阳极氧化膜与铝材表面质量的关系
铝合金表面处理原理讲解
铝合金表面处理原理第一章概述一、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的目的:(主要指阳极氧化)1、防腐蚀天然氧化膜→薄,阳极氧化膜→厚≥10μm漆膜→耐磨、耐蚀、耐光、耐候2、防护—装饰形成微孔人工氧化膜后,可染成各种颜色和图案。
3、功能作用绝缘性≥100μm微孔渗渍硫化钼润滑剂→摩擦系数↓电沉积磁性金属→磁性录音盘、记忆元件等等。
二、铝及其合金表面处理的分类机械法、化学法、电化学法、阳极化膜后处理(见后面附录)三、铝型材表面处理产品种类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1)阳极氧化(银白、砂白料)2)阳极氧化+ 电解着色(浅古铜、古铜、黑色等)3)电泳涂漆4)静电喷漆、氟碳喷漆5)静电粉末喷涂第二章铝材阳极氧化前的处理铝合金建筑型材生产工艺流程:铝材装架→脱脂→水洗→碱蚀→水洗(二道)→中和(出光)→水洗→阳极氧化(DC法)→水洗→封孔水洗→着色(AC→水洗→卸架第一节装架一、方式:横吊式、竖吊式纵吊式特点:1、适合大批量生产:每批可装载大量铝材2、减少装卸工人:减轻了装卸时的劳动力3、降低生产成本:溶液带出量少,减少化学品消耗量,夹具不浸入处理液中,减少夹具消耗量。
4、减少用水量:带出水量减少,耗水量及废水处理量减少。
适于生产能力在600吨/月以上。
目前,一般采用横吊式为多。
二、注意事项:(横吊式)1)铝材要有一定倾角(3º~ 5º)→便于氧化时气泡逸出。
2)扎料要紧,导电杆脱模要干净→保证导电良好。
3)每根料之间间距应保证→防止色差。
4)避免不同型号、长度的料扎在一起着色→防止色差。
5)每次上料面积要一定,最好是对极面积的80%,最大100%。
第二节脱脂处理一、目的:除去制品表面的工艺润滑油、防锈油及其他污物,以保证在碱洗工序中,制品表面腐蚀均匀和碱洗槽的清洁,从面提高氧化制品质量。
二、油脂种类:动物油、植物油→属皂化油,可与苛性碱发生皂化反应矿物油→属非皂化油,不与苛性碱发生皂化反应锯切液三、脱脂方法与原理1)有机溶剂:酒精、煤油、汽油、丙酮、甲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
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性能探讨
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性能探讨铝合金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它的密度仅为2.702 ,因为其材质轻盈,强度高,价格低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在汽车、航空、船舶、农业、电器、家具等各个领域中[1,2]。
在海洋复杂环境中,铝合金表面极易腐蚀,从而破坏铝基表面,造成结构受损[3]。
因此,通常把铝合金材料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处理,使其表面获得一层致密的硬质氧化膜,保护铝壳体在苛刻的海洋环境中使用[4-7]。
但在实际应用中,铝合金壳体硬质阳极氧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氧化过度或者氧化不够充分,从而影响铝壳体的性能,因此有必要探讨硬质阳极氧化的工艺。
常见铝合金的硬质阳极氧化方法有铬酸阳极氧化、草酸阳极化、磷酸阳极氧化、硼硫酸阳极氧化、硫酸阳极氧化等[8,9]。
本试验采用6061 铝合金作为研究载体,选用硫酸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研究在不同氧化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能,以及表面的孔隙分布情况,最后确定最佳氧化工艺条件。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形成过程如下:电解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1 试验材料与方法使用6061 铝合金板材,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如表1 所示。
取6061 铝合金材料样品3 块,分别标记成样品a、样品b、样品c,然后将样品都加工成40mm×40mm×2mm,将各样品表面进行抛光、油渍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处理。
采用直流电源恒流模式,以硫酸作为电解质,在硫酸电解液中进行硬质阳极氧化:电解液中电流大小为3.8A,温度均为室温;硫酸浓度为1mol/L,氧化时间分别为35 、45 、55min。
然后将硬质阳极氧化后的试样依次置于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清洗15min,烘干。
采用JSM-7800F扫描电镜(SEM)分别观察6061 铝合金氧化膜的表面形貌结构分布。
然后采用维氏硬度测量仪分别测试试样表面的硬度大小。
再将样品进行耐腐蚀试验,比较样品的抗腐蚀性能。
最后得到三种铝合金样品的最佳硬质阳极氧化工艺处理条件。
2 结果与讨论分析2.1 硬度与耐腐蚀性分析采用维氏硬度测量仪依次在试样表面不同地方测量多个点,制备的硬质阳极氧化层硬度如表2 所示。
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
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用于增强铝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装饰性。
本文将介绍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的形成原理、特点及应用领域。
一、形成原理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的形成是通过在铝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铝材料作为阳极,通过在电解液中施加电压形成氧化电流,使铝表面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阳极氧化过程中,铝表面的氧化膜主要由Al2O3组成。
氧化膜具有多孔性结构,可以通过控制氧化工艺参数来调节其孔径和厚度。
氧化膜的孔径与电解液中含有的添加剂有关,而氧化膜的厚度则与氧化时间和电压有关。
二、特点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具有以下特点:1. 耐腐蚀性:硬质阳极氧化膜形成后,能有效提高铝材料的耐腐蚀性,使其在恶劣环境下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能。
2. 高硬度:氧化膜的硬度可达到1500-3000HV,比铝材料本身的硬度要高出数倍,能有效提高铝材料的抗划伤性能。
3. 装饰性:氧化膜的颜色可以通过改变氧化工艺参数和添加特定的染色剂来调节,因此可以获得不同的颜色,增加铝材料的装饰性。
4. 绝缘性:氧化膜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电流的通过,提高铝材料在电气领域的应用性能。
5. 纳米级孔隙结构:氧化膜具有多孔性结构,这些纳米级孔隙可以用于储存润滑油或其他功能性材料,提高铝材料的附加功能。
三、应用领域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建筑装饰:铝材料经过阳极氧化后,可以获得不同颜色的氧化膜,用于建筑装饰材料,如铝合金门窗、幕墙板材等。
2. 电子领域:氧化膜的绝缘性能使其在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绝缘层、散热器、电子外壳等。
3. 汽车工业: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可以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耐腐蚀性和硬度,用于汽车外饰件、发动机零部件等。
4. 航空航天:氧化膜的轻质、高硬度和抗腐蚀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应用,用于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等。
阳极氧化处理对铝合金表面硬度的影响研究
阳极氧化处理对铝合金表面硬度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铝合金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铝合金表面的机械性能往往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例如硬度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阳极氧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铝合金表面的硬度,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阳极氧化处理对铝合金表面硬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阳极氧化处理的基本原理阳极氧化处理是一种将铝及其合金表面氧化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先将铝或铝合金部件作为阳极,在强酸中进行电化学反应,使元件表面氧化层的厚度增加,从而提高其硬度。
在阳极氧化过程中,表面氧化层的特性取决于氧化电解液的成分和温度、电解液的pH值、电极电压及时间等因素。
在实践中,人们通常会对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以取得最佳的表面处理效果。
三、实验设计为了研究阳极氧化处理对铝合金表面硬度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1. 实验样本制备:选用6061铝合金板作为实验样本。
2. 实验组设置:分别设立阳极氧化实验组和对照组。
3. 实验方法:将实验样本分别放入阳极氧化处理液中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30分钟,工艺参数如下:精锆陶瓷管浸入电解液中,电解液组分为3%硫酸、3%草酸和7%硫酸铝,电极电压为12V,温度为20℃。
处理结束后将样本取出,进行硬度测量。
4.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出阳极氧化处理前后的硬度变化曲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6061铝合金的硬度明显提高。
具体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样本编号处理前硬度(HV)处理后硬度(HV)样本1 80 120样本2 85 122样本3 82 118样本4 84 12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阳极氧化处理后,6061铝合金的硬度平均值达到了120HV,明显高于处理前的平均值(83HV),并且处理前后的硬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6061铝合金的硬度曲线明显上升,且硬度变化量较大。
高亮度阳极氧化对铝合金铝型材的材质要求及注意事项
高亮度阳极氧化对铝合金铝型材的材质要求及注意事项
摘要:
一、高亮度阳极氧化概述
二、铝合金铝型材的材质要求
三、高亮度阳极氧化注意事项
正文:
高亮度阳极氧化是一种对铝合金铝型材进行表面处理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使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从而提高其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
这种氧化膜具有很高的光泽度,使得铝合金制品更加美观。
在进行高亮度阳极氧化处理时,对铝合金铝型材的材质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铝合金的纯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以保证形成的氧化膜的质量和性能。
其次,铝合金的成分和硬度也会影响到氧化膜的性能,因此,在进行高亮度阳极氧化处理前,需要对铝合金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筛选。
在高亮度阳极氧化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阳极氧化溶液和处理工艺,以保证氧化膜的质量和性能。
其次,要控制好阳极氧化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避免过大的电流和电压导致氧化膜的破裂和损坏。
最后,要注意对氧化后的铝合金进行充分的清洗和干燥,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水分,提高氧化膜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铝型材的表面处理技术
铝型材的表面处理技术
铝型材的表面处理技术是指对铝型材表面进行各种处理,以改善其外观、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的一系列工艺。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铝型材表面处理技术:
1. 阳极氧化(Anodizing):阳极氧化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铝型材表面处理技术之一。
该过程通过在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增加了铝的耐腐蚀性和硬度。
阳极氧化还可以通过染色,使铝型材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 粉末涂装(Powder Coating):粉末涂装是将粉末涂料均匀地喷涂在铝型材表面,并在烘烤过程中使其固化。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颜色选择,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
3. 电泳涂装(Electrophoretic Coating):电泳涂装是一种将铝型材浸入电泳涂料中,利用电场作用使涂料均匀地附着在铝表面的技术。
电泳涂装具有较高的涂层质量、耐候性和耐腐蚀性。
4. 机械抛光(Mechanical Polishing):机械抛光是通过机械摩擦和研磨将铝型材表面磨光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铝型材的光洁度和光亮度,使其具有更好的外观。
5. 化学清洗(Chemical Cleaning):化学清洗是通过使用特定的化学溶液,去除铝型材表面的污垢和油脂的过程。
这种处理可以为后续的表面处理工艺提供清洁的基础,以确保涂层或氧化膜的附着性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铝型材表面处理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和需求。
选择适合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提高铝型材的质量和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铝与铝合金的氧化处理一般知识介绍
铝与铝合金的氧化处理铝及铝合金在大气中虽能自然形成一层氧化膜,但膜薄( 40- 50A )而疏松多孔,为非晶态的、不均匀也不连续的膜层,不能作为可靠的防护、装饰性膜层。
随着铝制品加工工业的不断发展,在工业上越来越广泛地采用阳极氧化或化学氧化的方法,在铝及铝合金制件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以达到防护、装饰的目的。
一、经化学氧化处理获得的氧化膜,厚度一般为0.3 ~4um ,质软、耐磨和抗蚀性能均低于阳极氧化膜。
所以,除有特殊用途外,很少单独使用。
但它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在其表面再涂漆,可有效地提高铝制品的耐蚀性和装饰性。
二、经阳极氧化处理获得的氧化膜,厚度一般在5-20um ,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可达60- 250um 。
其膜层还具有以下特性:(1)硬度较高。
纯铝氧化膜的硬度比铝合金氧化膜的硬度高。
通常,它的硬度大小与铝的合金成份、阳极氧化时电解液的技术条件有关。
阳极氧化膜不仅硬度较高,而且有较好的耐磨性。
尤其是表面层多孔的氧化膜具有吸附润滑剂的能力,还可进一步改善表面的耐磨性能。
(2)有较高的耐蚀性。
这是由于阳极氧化膜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经测试,纯铝的阳极氧化膜比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耐蚀性好。
这是由于合金成分夹杂或形成金属化合物不能被氧化或被溶解,而使氧化膜不连续或产生空隙,从而使氧化膜的耐蚀性大为降低。
所以,一般经阳极氧化后所得的膜必须进行封闭处理,才能提高其耐蚀性能。
(3)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为多孔结构,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所以给孔内填充各种颜料、润滑剂、树脂等可进一步提高铝制品的防护、绝缘、耐磨和装饰性能。
( 4)有很好的绝缘性能。
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膜,已不具备金属的导电性质,而成为良好的绝缘材料。
(5)绝热抗热性能强。
这是因为阳极氧化膜的导热系数大大低于纯铝。
阳极氧化膜可耐温1500 ℃左右,而纯铝只能耐660 ℃。
综上所述,铝和铝合金经化学氧化处理,特别是阳极氧化处理后,在其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具有良好的防护、装饰等特性。
铝型材阳极氧化标准
铝型材阳极氧化标准铝型材阳极氧化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提高铝型材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
在实际生产中,铝型材阳极氧化的质量标准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铝型材阳极氧化的标准要求,以便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工艺的要点。
首先,铝型材阳极氧化的标准要求包括对铝型材表面质量的要求、氧化膜的厚度和颜色、耐蚀性和耐磨性等方面。
在表面质量方面,阳极氧化后的铝型材表面应平整、无气泡、无裂纹、无污点,颜色均匀一致。
氧化膜的厚度和颜色也是关键指标,一般来说,氧化膜的厚度应在10-25μm之间,颜色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
此外,耐蚀性和耐磨性也是重要的标准要求,阳极氧化后的铝型材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以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其次,铝型材阳极氧化的标准还包括工艺要求。
在阳极氧化的工艺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如氧化液的成分和浓度、温度、电流密度等。
此外,还需要控制阳极氧化的时间,以保证氧化膜的厚度和颜色符合标准要求。
在工艺控制方面,还需要注意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以保证阳极氧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最后,铝型材阳极氧化的标准还包括检测要求。
在阳极氧化后,需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项目包括表面质量检测、氧化膜厚度和颜色检测、耐蚀性和耐磨性检测等。
通过严格的检测,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综上所述,铝型材阳极氧化的标准要求涉及表面质量、氧化膜厚度和颜色、耐蚀性和耐磨性、工艺要求和检测要求等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才能够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优质铝型材产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铝型材阳极氧化的标准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2016新编阳极氧化工艺参数的影响
阳极氧化工艺参数的影响1)H2SO4浓度。
改变H2SO4浓度对氧化膜的阻挡层厚度,溶液的导电性、氧化膜的耐蚀性和耐磨性以及后处理的封孔质量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H2SO4浓度阻挡层厚度维持电压耐蚀、耐磨性气化膜质量膜层发灰,疏松,膜孔外层孔径大,封孔困难2)槽液温度阳极氧化过程中,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槽液温度会不断上升,而随着温度的上升,膜层损失会增加而且成膜质量变差,膜耐磨性下降,尤其对15um以上膜层,甚至在空气中就会出现“粉化”现象,因此过程中需要对槽液降温,以维持适宜的温度。
一般来说:槽温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获得氧化膜重量减小,膜变软但较光亮。
槽液温度高,生成的氧化膜外层膜孔径和度变大,造成封孔困难,也易产生封孔“粉霜”。
槽温较高时,氧化膜易染色。
但对于保持颜色深浅一致时较难,所以一般染色膜的氧化温度为20~25℃降低温度,得到的氧化膜硬度高,耐磨性好,在氧化过程中维持电流密度所需电压较高,能耗大,所以一般普通氧化选择18~22℃3)氧化电压阳极氧化电压决定氧化膜的孔径大小,低压生成的膜孔径小,孔数多,而高压生成的膜孔径大,孔数小,一定范围内高压有利于生成致密,均匀的膜。
4)电流密度电流密度大,成膜快,生产效率高,但过高则易烧伤工件。
一般电流密度控制在1.2~1.8A/dm2范围内电流密度低,生产效率低,但处理面光亮(约1A/dm2)电流密度高,成膜快,但易产生软膜,甚至烧伤如果冷冻能力足够,搅拌良好,则采用较大电流氧化,有利于提高膜的耐磨性。
5)搅拌足够的搅拌可保持槽液温度的均匀和恒定,对于控制膜厚,膜层质量,着色均匀性均有好处。
6)铝离子和其它杂质的影响铝离子。
Al3+离子含量升高会使电流密度下降。
铝含量较高会使染色困难,而一定的铝含量对氧化膜厚度,耐蚀性,耐磨性有很大好处。
一般来说铝含量1~10g/L会产生有利影响,超过10g/L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大多厂家选择控制为12~18g/L其他阳离子杂质铁含量超过25~50mg/g时会导致光亮度下降,膜层松软等。
阳极氧化工艺对铝合金表面氧化层性能的影响
阳极氧化工艺对铝合金表面氧化层性能的影响铝合金是一种高强度、轻量、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
为了提高铝合金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常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
本文将就阳极氧化工艺对铝合金表面氧化层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阳极氧化工艺概述阳极氧化,是指将铝合金作为阳极,在电解液中施加电压,使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硬度高的氧化层。
阳极氧化的电解液主要有硫酸、草酸、硫酸铬等。
硫酸电解液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能形成较厚的氧化层,可用于防腐蚀和美化。
草酸电解液适用于制备颜色较浅的氧化层,常用于电子元件的制备。
硫酸铬电解液则是一种环保的电解液,由于含有有毒物质铬酸盐,目前已逐渐被淘汰。
在阳极氧化过程中,需要控制电解液的温度、浓度、电流密度等因素,以控制氧化层的厚度和化学成分。
二、阳极氧化对氧化层厚度的影响氧化层厚度是衡量氧化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氧化层厚度的增加可以提高铝合金的耐磨损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
氧化层厚度的大小与阳极氧化液的化学成分、浓度、电流密度等因素有关。
通常来说,较高的电流密度可以加速氧化反应,促进氧化层的形成,但过高的电流密度也会导致氧化层孔洞较多、成分不均匀等问题。
因此,在阳极氧化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和电解液,以达到最佳的氧化层厚度。
三、阳极氧化对氧化层硬度的影响氧化层的硬度是防护性氧化层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是衡量铝合金耐磨损性和耐腐蚀性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氧化层硬度的大小与氧化层中晶体的大小、结晶度、原子取代度等因素有关。
阳极氧化时,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成分和条件,可以调节氧化层的晶体结构,从而影响氧化层的硬度。
此外,氧化层硬度还受到铝合金基材的影响。
一般来说,铝合金硬度越高,氧化层硬度也会相应提高。
四、阳极氧化对氧化层膜层结构的影响氧化层膜层结构是防护性氧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氧化层的耐腐蚀性和摩擦磨损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氧化处理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分析
氧化处理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分析氧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对材料表面性能进行改善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氧化层,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等。
本文将对氧化处理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以铝材料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氧化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在氧化处理过程中,材料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这种氧化层能够阻隔外界氧气和水分的侵蚀,有效减少材料的腐蚀速度。
以铝材料为例,经过氧化处理后的铝表面会形成一层坚硬且密封性良好的氧化膜,可以防止铝的继续氧化进一步腐蚀。
同时,氧化层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提高材料的耐酸碱性,使其在酸碱环境中具有更好的抗腐蚀能力。
其次,氧化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
材料经过氧化处理后,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这种氧化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以铝材料为例,经过氧化处理后的铝表面会形成硬度较高的氧化膜,具有一定的抗刮擦和抗磨损能力,能够有效提高铝材料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氧化处理还可以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
在氧化处理过程中,材料表面形成的氧化层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能。
以铝材料为例,经过氧化处理后的铝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较低的蒸发速率和高的导热性能,提高了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使其能够在高温环境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总之,氧化处理对材料表面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氧化处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耐磨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等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
此外,氧化处理方法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
未来,随着氧化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氧化处理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并在更多的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材料科学领域,氧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改性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的性能。
氧化处理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等。
铝合金阳极氧化后的粗糙度
铝合金阳极氧化后的粗糙度铝合金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具有轻质、耐腐蚀和导热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铝合金表面的平滑度对于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也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改善铝合金的表面性能,常常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进行处理。
阳极氧化不仅能增加铝合金表面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还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提高铝合金的保护能力。
然而,阳极氧化处理后的铝合金表面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粗糙度,本文将探讨铝合金阳极氧化后的粗糙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需要明确的是,铝合金阳极氧化后的粗糙度是指表面的不平整程度。
粗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阳极氧化工艺参数的选择,如氧化液的成分、温度、电压和氧化时间等。
一般来说,氧化液中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通过施加电压使铝合金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膜。
在氧化过程中,铝合金表面的微观形貌会发生变化,因此导致了表面粗糙度的增加。
粗糙度对于铝合金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粗糙度会影响到铝合金的外观。
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增加,会导致表面光洁度下降,从而影响到铝合金制品的美观性。
其次,粗糙度还会影响到涂层的附着力。
一般来说,涂层的附着力与基材表面的粗糙度成正相关关系,即粗糙度越大,涂层的附着力越好。
因此,在一些需要涂层保护的应用中,阳极氧化后的铝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是有益的。
此外,粗糙度还会影响到表面的摩擦性能。
铝合金阳极氧化后的粗糙度增加,会导致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增加表面的摩擦系数。
为了控制铝合金阳极氧化后的粗糙度,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实现。
首先,可以调整氧化液的成分。
不同的氧化液成分会对铝合金表面的形貌和粗糙度产生影响。
其次,可以调整氧化液的温度。
温度的升高会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到铝合金表面的粗糙度。
此外,还可以调整施加的电压和氧化时间。
电压的增加会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氧化时间的延长也会增加氧化膜的厚度,从而影响到铝合金表面的粗糙度。
铝合金阳极氧化后的粗糙度对于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硫酸阳极氧化工艺条件和材质对铝材光泽度的影响
硫酸阳极氧化工艺条件和材质对铝材光泽度的影响重庆西南铝合金加工研究所(401326) 张志强1 前 言目前,铝材的外观要求已由单纯的普通光面发展为亚光面、普通光面和仿不锈钢表面。
要达到对表面光泽度的特定要求,除在氧化前处理上进行工艺控制外,阳极氧化工艺也有着或轻或重的影响。
我们根据多年科研生产经验,结合生产实践,进行了系统实验研究。
由于铝材亚光面(反射率0~20%)、普通光面(反射率20%~40%)、仿不锈钢表面(反射率>40%)三类表面中,前两类因为反射率较低,阳极氧化工艺对其光泽影响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我们主要讨论阳极氧化工艺对仿不锈钢表面光泽的影响。
同时简单分析了材质对光泽度的影响规律。
2 实验方法用1cm×1cm的L2Y板片和6063T5型材进行实验,抛光工艺采用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解抛光三者结合的办法。
阳极氧化槽用100×150×200的有机玻璃槽,极板为石墨板,搅拌采用空气搅拌,反射率用英产GL O SS-N OV O光泽仪测量。
对氧化槽硫酸浓度、电流密度、电压、氧化时间、氧化温度、铝离子浓度等可变参数逐项进行实验,即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固定其余参数,最后得出结论。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合金元素、溶液中杂质对铝材光泽度的影响。
3 结果与讨论3.1 硫酸浓度的影响改变硫酸浓度,固定其他工艺参数为:温度20±2℃,电流1.5A/dm2,时间30min,Al3+5g/L,L2Y板反射率为80%, 6063T5型材反射率为75%。
实验发现,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从5%上升到40%),铝材光泽度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
但若硫酸浓度过高,氧化膜生成和溶解的速率都会增加,从而对光泽产生较大影响。
3.2 电流密度的影响改变电流密度,其他条件同3.1,硫酸浓度取15%。
阳极氧化时,在一定的范围内,电流密度与氧化膜的生成遵循法拉第定律,膜的生成与电流密度成正比。
铝型材表面氧化膜标准
铝型材表面氧化膜标准铝型材表面氧化膜是通过铝与空气中氧气的反应而形成的。
在铝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起到防护、美观和耐腐蚀的功能。
氧化层厚度的大小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情况下,氧化膜厚度越大,防腐蚀能力越强,不过很厚的氧化膜有时会带来组织松散的问题。
一、铝型材表面氧化膜标准:氧化层厚度过厚,不但耗费资源而且会使整个氧化过程变得不稳定,容易导致氧化层松散、脱落,影响铝材表面的平整度和质量。
而氧化层厚度过薄,则会影响铝材表面的防腐性能。
铝型材氧化层的厚度一般采用氧化度来表征,氧化度是指氧化层的厚度与铝材基体厚度的比值。
国标GB/T5237.2规定,厚氧型铝材氧化层厚度应大于等于10μm,氧化度不小于8μm/m;中氧型铝材氧化层厚度应大于等于8μm,氧化度不小于6μm/m;薄氧型铝材氧化层厚度应大于等于5μm,氧化度不小于3μm/m。
二、影响因素铝型材的化学成分、表面状态、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都会对氧化层的厚度产生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电解氧化方法形成氧化层,通过控制电解液的组成、浓度和温度等条件。
同时采用适当的阳极处理方式,使铝型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达到最佳的防腐性能。
三、检测方法用较光滑的硬物去划工业铝型材的表面,合格的工业铝型材表面会出现一道白色痕迹。
用手去擦拭的话,就可以把这道痕迹给抹掉。
这就是氧化膜合格的检测方法。
四、铝型材表面氧化方法1、阳极氧化。
铝型材表面氧化膜厚,根据使用需要主要分4个等级,分别是AA10、AA15、AA20、AA25,即铝合金型材的表面膜厚均值分别是10μm、15μm、20μm、25μm,其局部不低于8μm、12μm、16μm、20μm。
2、是粉末喷涂。
粉末喷涂表面涂层膜厚一般不分等级,通常平均膜厚不低于40μm,局部不低于35μm。
铝型材表面氧化膜厚度是关键指标之一,影响着铝型材的性能和耐久性。
通过深入了解铝型材氧化层厚度的含义与影响,可为铝型材加工与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铝合金阳极氧化检验规范
铝合金阳极氧化检验规范1 目的本检验规范之订定,提供品质人员在执行铝合金阳极氧化检验工作时之检验依据,确保本公司所有外协阳极氧化物料及成品皆能达到客户期望之品质水准。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对铝合金阳极氧化层的设计规范、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和验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外协加工铝合金阳极氧化的设计、加工和检验。
本标准同时适用于铝合金阳极氧化工艺的鉴定和批量生产的质量检验依据。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主要表面零件表面必须覆有氧化膜的部分,这部分氧化膜的外观和性能都很重要。
3.2 局部厚度在主要表面内,选择平均分布的十个点进行厚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3.3最小局部厚度在一个工件主要表面上测得的局部厚度的最小值。
适用于能被直径为20mm 的球接触的主要表面部分进行测量。
3.4批同一供方在同一时间或大约同一时间提供的、按同一规范在相同条件下生产的并按同一质量要求提交检查的一组产品。
4 分类、适用条件及膜层设计表示4.1 硫酸阳极氧化硫酸阳极氧化:硫酸阳极氧化工艺获得的氧化膜外观为无色透明,膜厚约为5~20微米,硬度较高,孔隙多(孔隙率平均为10~15%),吸附力强,有利于染色。
经封闭处理后,具有较高的抗蚀能力,主要用于防护和装饰目的硫酸阳极氧化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溶液稳定,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除不适用于松孔度大的铸件、电焊件和铆接组合件外,对其他铝合金都适用。
4.2 铬酸阳极氧化铬酸阳极氧化工艺得到的氧化膜较薄,一般厚度只有1~5微米,膜层质软,弹性高,具有不透明的灰白色至深灰色外观。
氧化膜空隙极少,染色困难。
其耐磨性不如硫酸阳极氧化膜,但在同样厚度条件下,它的抗蚀能力比不经封闭的硫酸阳极氧化膜高。
该膜层与有机涂料的结合力良好,是涂料的良好底层。
由于铝在铬酸氧化液中不易溶解,形成氧化膜后,仍能保持原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铬酸阳极氧化工艺适用于容差小,表面粗糙度低的零件以及一些铸件,铆接件和电焊件等。
铝板阳极氧化的作用
铝板阳极氧化的作用
防腐蚀:铝材表面的氧化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铝材的抗腐蚀性能。
氧化膜是一种密封性很好的氧化层,可以有效地隔绝外界氧气和水分的侵蚀,从而延长铝材的使用寿命。
增加硬度: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的铝材,氧化膜的硬度一般在200-500HV之间,远高于未经处理的铝材。
这种硬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铝材的耐磨性和耐划伤性。
增加美观度:铝材表面的氧化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铝材的外观颜色和光泽度,从而增加铝材的美观度和装饰效果。
增加绝缘性:氧化膜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铝材与其他金属材料或电解质接触时的电化学反应,从而提高铝材的使用安全性。
总之,铝阳极氧化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可以为铝材提供多种优良的性能和外观效果。
铝合金基材硬度和阳极氧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铝合金基材硬度和阳极氧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铝合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的重要材料。
在实际应用中,铝合金的硬度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铝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阳极氧化是一种通过在铝表面形成氧化层来增加其硬度和改善其耐蚀性的表面处理技术。
这种氧化层一般由氧化铝所组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附着力。
通过阳极氧化处理,铝合金的表面可以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层,从而提高其抗磨损、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
铝合金基材的硬度是影响阳极氧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高的基材硬度可以促进氧化膜的形成,并增加其硬度和厚度。
另外,基材硬度还会影响氧化膜的致密程度和孔隙度,进而影响阳极氧化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然而,铝合金基材的硬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合金成分、热处理工艺、冷变形等。
不同的合金和处理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硬度值和硬度分布。
因此,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前,需要对铝合金基材的硬度进行测试和评估,以选择合适的处理参数和工艺条件。
本文旨在通过对铝合金基材硬度和阳极氧化的研究,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为铝合金的应用和加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讨论铝合金基材硬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阳极氧化对铝合金基材硬度的影响。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个概述来介绍铝合金基材硬度和阳极氧化的背景和重要性。
我们还将介绍文章的结构,向读者阐明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最后,我们将阐明本文的目的,即为了研究和分析铝合金基材硬度和阳极氧化之间的关系。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探讨铝合金基材硬度的相关知识。
我们将介绍铝合金基材硬度测试方法、硬度的定义和影响硬度的因素。
然后,我们将转向讨论阳极氧化的过程、方法和应用。
我们将探讨阳极氧化对铝合金基材硬度的影响,并讨论可能的机理和原因。
阳极氧化膜的作用
阳极氧化膜的作用
阳极氧化膜是一种在金属表面形成的氧化膜,主要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表面硬度。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建筑、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
阳极氧化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将详细介绍。
阳极氧化膜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
金属在氧气和水的存在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金属腐蚀。
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有效隔离金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减少金属腐蚀的可能性。
这种氧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酸碱等恶劣环境中保护金属材料不受腐蚀。
阳极氧化膜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硬度。
金属材料的表面通常比内部更容易受到磨损和划伤,因此表面硬度的提高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用性非常重要。
阳极氧化膜形成的氧化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可以有效增加金属材料的表面硬度,使其更加耐磨耐刮。
这对于一些需要经常接触或摩擦的金属制品,如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厨房用具等,具有重要意义。
阳极氧化膜还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质。
例如,阳极氧化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离金属与外界的电流接触,从而减少电化学反应的发生。
这对于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尤为重要,可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阳极氧化膜通过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表面硬度和改善表面性质,对于提高金属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附加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阳极氧化膜的制备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将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期待着阳极氧化膜在未来的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极氧化膜与铝材表面质量的关系
铝材表面处理工艺条件与阳极氧化膜质量有何关系?
阳极氧化工艺条件的掌握与氧化膜质量关系密切,这是因为工艺条件是根据不同的工艺配方,经过一系列实验而得出的,进行阳极氧化之前,对所指定的工艺条件均应做到心中有数,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做。
其中最基本,也是对质量影响最敏感的因素有:溶液温度、电压和电流密度的控制范围,阳极氧化时间、溶液搅拌方法、槽液体积电流密度和槽液体积与阳极氧化面积之比等等。
在执行这些工艺条件的过程中若有偏差,则阳极氧化膜的质量将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当偏差过大时,还可能引起制件报废,造成经济损失。
各项工艺条件超越控制范围时,对阳极氧化膜质量关系的影响程度,不同的症状现象以及纠正方法等有关技术,在以下各问答题中分别进行探讨。
阳极氧化时电压如何控制?
电压的调节要随溶液温度而定。
溶液温度较低时要采用规定上限的电压,这是因为溶液温度较低时所获得的氧化膜致密,氧化膜电阻大,要加厚氧化膜必然要采取较高电压,否则难以获得正常的氧化膜质量。
溶液温度较高时则相反,要降低电压,否则会出现因所生成的氧化膜疏松而引起膜层溶液过快,难以获得理想的氧化膜厚度。
例如:在无冷却装置的单位,夏季溶液温度会接近极限温度,如仍需继续工作的,则电压不可超过12V。
而冬季溶液温度低于极限温度下限,此时电压要升至高位值,如18V。
阳极氧化是放热反应,当工作量较饱满时,溶液的温度会逐渐上升,故要随时测试,作为提供调节电压的依据。
若温度继续升高,此时电压将至规范以下也难以保证质量。
此时应停止生产。
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降温,待符合工艺要求时再进行加工。
阳极氧化时电流密度如何控制?
在正常的温度条件下(20℃左右),除特种的工艺配方之外,一般铝及其合金阳极氧化的电流密度控制在1——1.5A/dm2之间。
根据溶液的温度、溶液浓度、制件形状及其他有关工艺条件进行选择。
在可能条件下,适当提高电流密度有利于加速膜的生成速度,缩短阳极氧化时间,增加膜层的孔隙率,提高着色效果。
但当继续升高电流密度时,阳极氧化过程中会增加受到焦耳热的影响,膜孔内热效应加大,局部温升显著,从而加快的氧化膜
的溶解速度,成膜速度下降,遇到复杂件还会造成电流分布不均,影响着色效果。
在制件表面还可能出现容易擦去的疏松氧化膜、或膜层发脆、开裂,或出现白色痕迹,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烧蚀制件。
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可加速膜的生长速度,但当超过一定值后,成膜速度反而降低。
根据上述规律,为保证产品质量及提高生产效率,可采取以下的方法。
在冷却条件好、溶液能满足强烈搅拌时,可采用电流密度的上限,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既无冷却装置、又无强烈搅拌的条件下,虽然当时溶液的温度适中,电流密度仍要适当控制,以防阳极氧化过程中因升温过快而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制件烧蚀。
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体积电流密度。
阳极氧化制件表面积的正确估算,也是合理控制电流密度的重要条件,应予以重视。
阳极氧化件深凹部位的表面应与其它表面配送相同电流密度。
影响阳极氧化膜质量的几大主要因素
①电流密度:在一定限度内,电流密度升高,膜生长速度升高,氧化时间缩短,生成膜的孔隙多,易于着色,且硬度和耐磨性升高;电流密度过高,则会因焦耳热的影响,使零件表面过热和局部溶液温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升高,且有烧毁零件的可能;电流密度过低,则膜生长速度缓慢,但生成的膜较致密,硬度和耐磨性降低。
铝氧化,用于防护,装饰及纯装饰加工时,多使用允许浓度的上限,即20%浓度的硫酸做电解液。
②氧化时间:氧化时间的选择,取决于电解液浓度,温度,阳极电流密度和所需要的膜厚。
相同条件下,当电流密度恒定时,膜的生长速度与氧化时间成正比;但当膜生长到一定厚度时,由于膜电阻升高,影响导电能力,而且由于温升,膜的溶解速度增大,所以膜的生长速度会逐渐降低,到最后不再增加。
③硫酸浓度:通常采用15%——20%。
浓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加大,膜的生长速度降低,膜的孔隙率高,吸附力强,富有弹性,染色性好(易于染深色),但硬度,耐磨性略差;而降低硫酸浓度,则氧化膜生长速度加快,膜的孔隙少,硬度高,耐磨性好。
④电解液温度:电解液温度对氧化膜质量影响很大。
温度升高,膜的溶解速度加大,膜厚降低。
当温度为22——30℃时,所得到的膜是柔软的,吸附能力好,但
耐磨性相当差;当温度大于30℃时,膜就变得疏松且不均匀,有时甚至不连续,且硬度低,因而失去使用价值;当温度在10——20℃之间时,所生成的氧化膜多孔,吸附能力强,并富有弹性,适宜染色,但膜的硬度低,耐磨性差;当温度低于10℃,氧化膜的厚度增大,硬度高,耐磨性好,但孔隙率较低。
因此,生产时必须严格控制电解液的温度。
要制取厚而硬的氧化膜时,必须降低操作温度,在氧化过程中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和比较低的温度,通常在零度左右进行硬质氧化。
⑤搅拌和移动:可促使电解液对流,强化冷却效果,保证溶液温度的均匀性,不会造成因金属局部升温而导致氧化膜的质量下降。
⑥电解液中的杂质:在铝阳极氧化所用电解液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有Clˉ,Fˉ,NO3ˉ,Cu2+,Al3+,Fe2+等。
其中Clˉ,Fˉ,NO3ˉ使膜的孔隙率增加,表面粗糙和疏松。
若其含量超过极限值,甚至会使制件发生腐蚀穿孔(Clˉ应小于0.05g/L,Fˉ应小于0.01g/L);当电解液中Al3+含量超过一定值时,往往使工件表面出现白点或斑状白块,并使膜的吸附性能下降,染色困难(Al3+应小于20g/L);当Cu2+含量达0.02g/L 时,氧化膜上会出现暗色条纹或黑色斑点;Si2+常以悬浮状态存在于电解液中,使电解液微量混浊,以褐色粉状物吸附于膜上。
⑦铝合金成分:一般来说,铝金属中的其它元素使膜的质量下降,且得到的氧化膜没有纯铝上得到的厚,硬度也低,不同成分的铝合金,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时要注意不能同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