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湖南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报告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报告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关乎学生的成长与未来。
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我们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诊断与改进。
以下是本次诊断与改进的详细报告。
一、诊断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校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通过对教学工作的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二、诊断目的1、全面了解教学工作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2、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3、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诊断依据1、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课程标准。
2、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相关文件。
3、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数据。
4、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同行评价。
5、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
四、诊断方法1、问卷调查:向学生、家长和教师发放问卷,收集对教学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2、课堂观察:深入课堂,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3、教师访谈: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在教学中的困惑和需求。
4、学生座谈:组织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倾听他们的学习感受和期望。
5、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考勤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问题。
五、诊断结果(一)教学理念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仍以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引导,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较低。
(二)教学方法方面1、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讲授法,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学习等,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2、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不足,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不够熟练,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3、教学评价方法不够科学,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评价不够全面,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汇报
数据采集查短板,催生管理内驱力——上海市贸易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汇报张建中2017-06-27目录思考与建议数据的重要性0103诊改数据的采集与运用02一数据的重要性(一)搭建数据管理系统是诊改的三大任务之一(二)数据是支撑诊改常态化的基础(三)数据是催生管理内驱力的源泉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状况。
——教职成厅【2015】2号中职诊改3大任务:(一)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二)搭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三)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学校4级架构的中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为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改提供数据服务为利益相关方参与诊改提供数据参考为教育行政部门抽样复核与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报告提供数据基础数据学校教学工作利益相关方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报告(二)数据是诊改常态化的有力支撑4大支撑(三)数据是催生管理内驱力的源泉02诊改数据的采集与运用(一)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运用(一)数据采集1.认真研究,做好采集准备工作2.搞好培训,明确采集任务分工3.事先沟通,难题解决萌芽状态4.加强指导,确定专门技术人员(1)做好6个数据编码部门名称及代码教职工姓名及工号专业名称及代码课程名称及代码班级名称及代码学生姓名及学号1.认真研究,做好采集准备工作2017-7-7课程名称考试类型课程学分预留代码跨学期情况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属性SWYYJD 14004B BX ZJ 举例:商务英语精读(4)说明:◆课程名称【课程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2-6位)】◆考试类型代码【1位(考试课1、考查课0)】◆课程学分代码(1位)◆预留代码【2位(00)】◆最后1位【跨学期课程用学期数、不跨学期用0】◆课程类型代码【A 类(纯理论课)/B 类(理论+实践)课/ C 类(纯实践课)】◆课程性质代码【BX 必修课/ZX 专业选修课/GX 公共选修课】◆课程属性代码【GJ 公共基础课/ZJ 专业技能课】(2)导入5个“数据源”完善学校信息——创建部门信息——导入基础信息部门设置表专业设置表课程设置表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3)明确所有教职工的身份(4类)⏹校内专任教师: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人员(含正式签约聘用的非在编全职教师)。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英文回答: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work in vocational schools is crucial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ensuring students' success. In this summary, I will discuss my experience and strategies in conducting 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work.Firstly, conducting regular classroom observation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iagnose teaching practices and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By observing teachers in action, I can assess their instructional methods, classroom management techniques, and student engagement strategies. For example, during one observation, I noticed that a teacher was using lecture-based teaching without incorporating any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his observation helped me identify the need for the teacher to incorporate more student-centered and hands-on activities to enhance student engagement and understanding.Secondly, analyzing student performance data is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teaching diagnosis. By analyzing test scores, homework completion rates, and other assessment data, I can identify patterns and trends in student learning. For instance, after analyzing the data, I found that a group of students consistently scored low on a particular topic. This analysis helped me realize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instructional support and targeted interventions for these students.Furthermore, seeking feedback from students and teacher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perspectives and improving teaching practices. By conducting surveys or interviews, I can gather valuable insights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student needs. For example, during a feedback session with students, I received feedback that some students found the pace of the lessons too fast. This feedback helped me adjust my teaching pace to better accommodate the learning needs of the students.In addition to these strategies, it is important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eachers to enhance their teaching skills. By organizing workshops, seminars, or training sessions, teachers can learn new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For instance, I organized a workshop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where teachers learned how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project-based activities in their classrooms. Thi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helped teachers enhance their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engage students in hands-on learning experiences.Overall, conducting 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work in vocational schools require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hat include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data analysis, feedback collec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y implementing these strategies, educators can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and ensure students' success.中文回答: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确保学生成功至关重要。
2017湖南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
2017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根据《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要求,现将我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2017年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和2018年重点工作汇报如下:一、2017年诊改工作推进情况根据我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安排,结合全省各地各校实际实况,现将2017年度我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一)全面开展诊改工作业务学习为把诊改工作落到实处,我省组织开展了两期职业院校管理人员跨省培训,强化对外学习交流。
全省高职高专院校自主组织诊改工作相关人员以多种形式接受培训,学习包括常州工程职院、南京工业职院等诊改工作先进院校的典型经验;部分院校(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到北京麦可思公司参加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培训班;部分院校(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全国诊改工作专家来校指导。
利用承办两期全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培训班契机,邀请杨应崧、袁洪志教授等全国诊改委专家,分别为市州教育局职成科负责人和部分示范性中职学校负责人进行了诊改工作专题培训。
长沙市组织了42所学校、130余名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中职诊改工作专题培训。
(二)基本形成校级诊改体系全省高职高专均成立了院领导牵头的诊改工作小组,部分院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等)成立了专门负责诊改工作的统筹机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级诊改实施方案。
各高职高专校基本建立了院—处室—系部(专业)三级诊改工作队伍,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形成网络化、常态化、全覆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株洲、衡阳等市建立了中职教学诊改工作机制,组建了专门工作机构,制订了市级诊改工作方案。
一大批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也陆续建立了校级诊改工作机制。
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一、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日趋成熟,职业学校已经成为了培育各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
但是,在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中,教师队伍人才结构和教学质量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因此,为了不断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需要对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诊断和改进。
二、诊断2.1 人才结构2.1.1 师资力量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的水平,目前,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以下问题:1.师资力量不充足:有些学校面临教师不足的情况,有些学校虽然招了人,但教育经验不足,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2.教师层级不明:在某些学校中,教师的层级不明,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2.1.2 教师能力教师能力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职业学校教师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经验不足:有些新进教师缺乏实际教育操作经验,不能同时兼顾好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方面。
2.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有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不愿意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导致教育教学内容老旧、缺乏时代感。
2.2 教学质量2.2.1 学生素质学生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但目前某些职业学校中,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态度不端正:有些学生对学校生活并不重视,没有认真听课或做作业等,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2.学生兴趣不强:有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没有充分激发学习的热情。
2.2.2 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某些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存在单一的情况,只是讲解知识点,无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教学内容不够实用: 有些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无法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
三、改进实施方案3.1 人才结构3.1.1 师资力量职业学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以下措施:1.择优录用教师:吸引高水平的教育人才加入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同时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选拔出素质较高的教师。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工作报告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工作报告各位领导: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浙教办高教〔2017〕78号)精神,现就我校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工作作出如下部署:一、进一步认识诊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于2013年教育部立项,2014年开展试点,到2017年试点学校取得了成绩并在全国推广,现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全面推进这项工作。
我省在2016年确定了一批7所省级试点实施院校,未参与第一批试点的所有省重点建设校和优质建设校于2017年增列为省级试点实施单位。
省教育厅要求,从2018年起,各院校于每年12月10日前将本校年度教学诊改工作总结及次年工作安排提交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对各院校教学诊改工作进行动态监测考核,并通过适当方式对各校相关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监测考核结果将列入年度教学业绩考核内容。
二、加强领导, 推动诊改工作快速展开为了加强对诊改工作的指导,建立党委领导,校长指挥的质量保证委员会,质量保证委员会通过规范工作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明确任务分工,推进诊改工作的有序开展。
质保会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党(校)办、人事处、学工部(学生处)、教务处、规划与督导处、设备与网络中心等部门的人员组成。
三、制定诊改工作方案制订《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包括时间节点)和措施,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
在保证学校基本管理规范的基础上,以教学工作为重点建立健全诊改制度。
四、落实专门的工作经费诊改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起步阶段需要建设平台,对全校师生员工和学生进行培训,外出调研和邀请专家进校指导。
平台建成之后,要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升级,并邀请相关专家参与诊改工作。
五、工作阶段1.全面培训。
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1. 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国家战略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当前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师资力量不足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影响到职业学校的发展。
因此,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诊断和改进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对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提升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促进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诊断工作对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诊断是制定改进方案的前提和基础。
下面对诊断工作进行具体介绍。
2.1 建立诊断团队首先应该建立一个诊断团队,由学校中的专家和管理者组成。
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诊断过程中要把握全局,也要注重细节。
2.2 诊断目标制定并明确好诊断的目标,应该涵盖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如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等。
并对每个目标进行量化分析,以便在诊断过程中进行实际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2.3 数据收集和分析针对诊断目标,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如文献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
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2.4 问题汇总和分类将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主要问题和局部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诊断。
2.5 结果呈现将分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写成报告,提交给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以作为制定教学改进方案的依据。
3. 改进方案根据诊断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具体方案如下:3.1 教学目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下功夫。
具体措施如下:•确定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将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相结合。
•制定具体可行性实际的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高职教师教学诊改报告
高职教师教学诊改报告1. 引言教育是国家的基石,而教师是教育的灵魂。
高职教师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中产力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为了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本次报告旨在对高职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改进。
2. 教学诊断2.1 教师能力在对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时,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某些老师教学经验欠缺,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够熟练;- 部分老师教学计划设计不够系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个别老师缺乏创新能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师授课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经过调研我们发现:- 部分教师在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方面存在欠缺,导致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教辅材料;- 学校对于教学资源的投入不够充分,教师缺乏先进教学设备和技术支持。
2.3 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但我们注意到:- 部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往往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缺乏互动与讨论;- 学生的参与度普遍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教学改进措施为了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3.1 培训与学习机会为教师提供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机会,如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研讨会、课堂教学观摩等,提高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熟悉度和运用能力。
3.2 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计,确保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教学内容。
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
3.3 教学资源建设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提供足够的先进教学设备和技术支持。
教师也应积极收集、整理和利用各种教辅材料,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
3.4 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教师应多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
4. 实施效果预期通过以上的改进措施,我们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效果:- 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教学资源的完善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将明显增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将增强学校的竞争力,为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内容(5篇材料)
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内容(5篇材料)第一篇: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内容一、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内容职业院校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既是深化落实《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
“通知”从战略高度阐述了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原因、内容和流程设计,为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指明了方向。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内容,“通知”明确了10大要素。
一是办学方向,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二是办学定位,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南;三是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依据;四是专业设置与条件,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五是教师队伍与建设,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条件;六是课程体系与改革,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抓手;七是课堂教学与实践,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八是学校管理与制度,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保证;九是校企合作和创新,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十是质量监控与成效,这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保障。
(一)诊断与改进须完成的五项任务 1.理顺工作机制“通知”要求依据一个方针,建构包括三项具体内容的工作机制。
一个方针就是“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三项内容就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断与改进,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工作机制就职业院校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
2.落实主体责任“通知”要求职业院校要切实履行好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责任,为此要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主体责任的落实奠定制度基础;二是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为主体责任的落实奠定工作基础;三是构建校内“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为主体责任的落实奠定组织基础。
3.分类指导推进“通知”从提高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针对性和实施效果出发,分别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各自的诊断重点。
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来说,因为统一的国家层面上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具体措施尚属首次,故其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重点是保证学校的“三个基本”,即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
教学诊断与改进报告
教学诊断与改进报告一、诊改工作开展情况(一)学院概况学院占地22.6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10.01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1.25亿元。
现设计算机系、机电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外语系、社会科学部和体育工作部6系2部。
拥有32个招生专业,其中,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工艺美术品设计示范专业点1个。
建有91个校内实训室和70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1个、省级现代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等。
有教职员工283人,在校学生5140人。
(二)诊改工作开展基本情况1、诊改工作进展20xx年x月,我省召开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会);20xx年x月,召开了我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启动会;会上宣读了我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启动方案),并对诊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20xx年x月,经7议起稿,形成(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试行;20xx年x月,方案试行中按照反馈意见不断修订改进,形成(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修订稿),上报省厅。
20xx年x月,我院在“河北省高职诊改试点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研讨会暨诊改培训会”作专题汇报介绍学院诊改工作;20xx年x月,按照国家诊改专委会专家意见,对我院诊改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20xx年x月,发布(诊改工作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制定20xx年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工作实施方案。
(分析:诊改工作思路)(一是抓“起点”,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二是抓“螺旋”,夯实诊改的基础;三是抓“诊断”,激活诊改的机制;四是抓“平台”,构建信息链,突破诊改的瓶颈;五是抓“举措”,推进诊改落实;六是培育“质量文化”,抓好诊改的根本和灵魂;七是求实效,实现六个转变:一是从过分关注结果质量评价向关注质量生成过程转变;二是从相对分隔、孤立的质量管控措施向全面系统的质量治理体系转变;三是从主要依赖外部问责机制产生动力向主要依靠内部常态自主诊改激发内生动力转变;四是从致力于静态、单一、趋同的标准化向追求动态、多样、持续提高的标准化转变;五是从学校身份表征质量向专业建设水准表征质量转变;六是从囿于机械思维的以寻求因果为主要方法的绩效评价向立足于大数据思维的以探究不确定性为主要途径的定位诊断转变。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精选)
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精选)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
通过对教学工作的全面检查和评估,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我们学校未来的教学工作改进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首先,我发现学校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诊断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教师对于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不熟悉,也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培训。
因此,我在过去一年里组织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活动,包括讲座、研讨会和观摩课等,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这些培训活动得到了教师们的积极反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次,我发现学校的课堂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在一些教室观摩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老师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我在过去一年里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如问题导向学习、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我还发现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需要更加灵活和创新。
在诊断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材和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现实需求的关注。
因此,我在过去一年里积极推动教师进行课程的和创新,并引入了一些新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最后,我还发现学校的评估和反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诊断的过程中,我发现学校的评估和反馈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为主,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评估。
因此,我在过去一年里推动学校建立了一套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里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学校诊改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为了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在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省、市对学校教学工作诊改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坚持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通过诊断与改进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现将本年度学校诊改工作总结如下:二、诊改工作概述1. 诊改工作组织领导本年度,我校成立了诊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诊改工作。
2. 诊改工作目标通过诊改工作,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3. 诊改工作内容(1)教学质量诊断:针对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学质量诊断,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教学管理诊断:对学校教学管理环节进行诊断,找出管理漏洞,完善管理制度。
(3)师资队伍建设诊断:对教师队伍进行诊断,找出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4)学生发展诊断:关注学生成长,了解学生需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诊改工作成果1. 教学质量得到提升通过诊改工作,我校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本年度,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较上年增长20%,学生就业率提高5%。
2. 教学管理更加规范诊改工作使学校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教学秩序得到有效保障。
3.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诊改工作使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本年度,我校引进高水平教师5名,教师培训率提高15%,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4.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诊改工作关注学生成长,本年度,我校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
(2)学校教学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学科师资力量薄弱。
(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待加强。
2. 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报告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报告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学工作则是教育事业的核心环节。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诊断与改进。
本报告旨在总结诊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未来的教学工作进行展望。
一、诊断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高端化。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的诊断与改进,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诊断方法本次诊断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学生座谈会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准确诊断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内容涵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学习兴趣等方面。
共发放问卷_____份,回收有效问卷_____份,对问卷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2、课堂观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科专家深入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累计观察课堂_____节。
3、教师访谈选取了不同学科、不同教龄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对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共访谈教师_____人。
4、学生座谈会召开了多次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看法和需求。
学生们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诊断结果(一)教学理念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较为传统,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二)教学方法方面1、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仍然以讲授法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总结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为推动我校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引导和促进我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在学习先进学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落实我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目标,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引导学校主动融入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12.自主原则。
学校、教职工、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是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也是教学工作诊改的主体。
在实际工作中要唤醒主体意识,明确教学工作诊改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职工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成长的基础。
在教学工作诊改行动中,要以问题为导向,自主查找补齐短板。
同时,也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3.质量至上原则。
学校教学工作诊改的核心是质量,对象是“三个基本”。
“基本办学方向”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基本办学条件”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基础,“基本管理规范”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保障,体现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提升,培育现代质量文化,是教学工作诊改的最终落脚点。
基于学校目前基础,我校力争通过实施教学工作诊改,建立并有效运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系统,完善学校自主诊改的人才质量培养评价机制,保证办学方向准确、办学条件完善、学校治理规范高效,逐步跻身综合实力省内一流、市内前列的品牌校,全面持续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017年教师教学诊改报告
2017年教师教学诊改报告著名教育学者,家庭教育研究专家,生命化教育发起人张文质认为,教师是所有职业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按马克思·范梅兰的观点,教师是唯一能够替代父母的人—这是教育学意味上的表达。
这个表达起码包含了一个方面的内容:教师这个职业的任务里面,是包含着对孩子生命的某种重责的。
大多数人认为,教师首先被赋予的就是一种权力—只要你在任何一种情形下被确认为教师,你就可以上台讲课,就可以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
你的自我认知也是:我是一个教师,我可以讲课,我可以组织活动,我可以评价,我可以批评,我可以惩罚。
你凭什么做教师?你能说你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吗?在各种复杂的纠结里,你能获得自我的内心平衡吗?你在受到不当刺激的时候,能保持情绪克制吗?这些都是极其困难的挑战。
我们强调课堂要充满激情,要用情感点燃冰冷的知识,知识才能具有吸引力。
这话说得很有诗意,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又是极其有挑战性的。
我如何每天都充满激情呢?每天的工作都是艰辛的,都是繁杂的,有时也都是苦恼的啊!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备课备到十点、十一点,还改作业,又有各种各样的任务……始终要保持这种生命热情,太困难了。
但是就这个职业而言,职业本身是需要热情的。
没有热情,也就意味着没有教育成效,意味着课堂丧失了吸引力,意味着课堂中很难形成那种美妙的常态化互动。
所以,我始终热爱这个职业,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做个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更重要的前提是:真爱这个职业,真爱学生。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归根到底要靠质量创造者自身来保证和提升。
每一位质量创造者“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情,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明天的劳动者和接班人,社会责任之重何止百倍。
企业尚且以“零缺陷制造”作为目标,教育更应以“零失败”作为自我要求。
当今时代教育是一个淘汰系统,而不是推动人成长的系统。
它通过筛选的方式,最后把一部分人归到这一类,把另一部分人归到那一类。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报告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方案报告
一、自我诊改工作概述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新形势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举措,是职业院校建构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制度的新尝试。
职业院校是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主体,良好的顶层制度设计能否得到贯彻,意图能否得到实现,效果能否得到体现,处于一线的职业院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职业院校对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认知、态度和实践情况,决定了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制度能否得到落实以及落实的程度,理性的职业院校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一认真学习
我校深刻认识到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对促进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
第二更新理念
牢固建构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就是理想与现实、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差距。
第三夯实基础
建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校本制度和工作机制。
第四培养队伍
夯实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人力基础,队伍是教学工作诊断的前提,也是教学工作能够取得成效的保证。
二、自我诊断与改进报告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报告根据《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要求,现将我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2017年工作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和2018年重点工作汇报如下:一、2017年诊改工作推进情况根据我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安排,结合全省各地各校实际实况,现将2017年度我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一)全面开展诊改工作业务学习为把诊改工作落到实处,我省组织开展了两期职业院校管理人员跨省培训,强化对外学习交流。
全省高职高专院校自主组织诊改工作相关人员以多种形式接受培训,学习包括常州工程职院、南京工业职院等诊改工作先进院校的典型经验;部分院校(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到北京麦可思公司参加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培训班;部分院校(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全国诊改工作专家来校指导。
利用承办两期全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培训班契机,邀请杨应崧、袁洪志教授等全国诊改委专家,分别为市州教育局职成科负责人和部分示范性中职学校负责人进行了诊改工作专题培训。
长沙市组织了42所学校、130余名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中职诊改工作专题培训。
(二)基本形成校级诊改体系全省高职高专均成立了院领导牵头的诊改工作小组,部分院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等)成立了专门负责诊改工作的统筹机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级诊改实施方案。
各高职高专校基本建立了院—处室—系部(专业)三级诊改工作队伍,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形成网络化、常态化、全覆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株洲、衡阳等市建立了中职教学诊改工作机制,组建了专门工作机构,制订了市级诊改工作方案。
一大批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也陆续建立了校级诊改工作机制。
(三)积极开展诊改试点工作一是启动6所高职诊改省级复核试点。
统筹确定了包括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长沙卫生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职院校为我省首批高等职业院校诊改工作省级复核试点学校,并组织6所试点高职院校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了解各院校诊改工作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导和协调院校诊改工作进度,阶段性总结和提炼职业院校诊改工作经验,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
二是积极支持株洲市开展中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制订并发布了市级诊改工作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专家对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专项诊断。
(四)建立诊改专家工作机构中、高职分别建立了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同时,组建了全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专家库。
为建好专家库,自主开发了全省职业院校诊改专家库管理信息平台。
发挥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对全省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的指导作用,健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专家工作机制,推动教学工作诊改实施。
长沙、株洲、衡阳等市州从本地遴选了一批熟悉职业教育、具有管理经验和公信力的行业企业专家、教育教学专家和职教研究人员,分别组建了市级诊改专家委员会,并建立了与本地中职学校专业布局相适应的专家库。
(五)与诊改相关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工作一是组织全省69所高职高专院校、14个市州及131所中职学校发布了校级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7),组织15家企业发布了《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报(2017)》,组织撰写出版了《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发布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年度质量报告》。
二是组织编写了45个职业院校管理典型案例,遴选产生了首批15所职业院校实习管理强校。
三是组织专家对35个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完善了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体系,实施了2017年高职院校专业技能抽查、毕业设计抽查,两项抽查基本实现学生全覆盖。
推动13个市州组织了中职专业技能抽查和文化素质抽考,其中专业技能抽查覆盖204所学校、105个专业、2.16万名学生;文化素质抽考覆盖了160所学校、1.4万名学生。
二、诊改工作遇到的问题(一)诊改工作推进程度不平衡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中职学校的诊改工作推进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主诊改意识薄弱,部分院校没有认识到诊改工作的重要性。
二是部分院校缺乏有效和完善的诊改工作推进制度,整体工作推进缓慢。
特别是今年刚升格的个别高专院校,诊改各项工作刚刚起步,诊改制度基本为零。
(二)诊改数据信息平台有待完善一是大部分院校没有建立校级诊改数据信息平台,“信息孤岛”多,信息数据采集口径不一,难以整合学院信息化资源,为诊改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省级信息系统与院校诊改信息化平台缺乏有效对接,省级层面了解信息不及时,不全面。
(三)诊改专家机构力量较弱一是诊改专家工作机构运行缺乏制度和经费保障,诊改专家往往身兼多职,对全省院校的整改工作很难面面俱到,缺乏实质性监督和指导;二是部分市州、职业院校诊改专家工作机构尚不健全,诊改专家业务能力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受财务、人事等管理制度制约,部分市州、职业院校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诊改工作的激励措施不多。
(四)诊改工作缺乏针对性一方面目前省内职业院校积累的诊改工作经验不足,可供参考、学习的案例不多。
因省情、校情不同,目前已有的外省先进案例模式和经验无法照搬挪用,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和尝试,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分类型的工作流程和标准。
三、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按照《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结合2017年我省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实施情况,2018年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统筹推进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一是加强对全省各职业院校诊改工作的过程管理和分层指导,开展调研和检查,督促诊改工作实施缓慢的院校完善诊改机制、落实诊改措施。
(时间:全年不定期开展) 二是完善诊改专家机构,充分发挥省级诊改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制定诊改专家委员会章程,为诊改专家委员会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
(时间:3-4月)三是充实诊改专家队伍,及时更新诊改专家库信息,吸引更多来自行业企业的诊改专家。
(时间:3-4月) (二)完善诊改工作信息平台(时间:4-5月)一是督促各职业院校建立和优化诊改数据信息平台,完善基于省级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诊改数据采集工作;二是整合省、院(校)数据信息资源,推动省校、校校数据的交互与共享。
(三)完成6所左右院校的复核试点(时间:10-11月)完成6所左右高职高专院校复核试点。
并按照“学校自主申请与省教育厅指定相结合,随机抽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随机抽样复核。
在复核中发现典型经验和案例,给全省职业院校诊改工作提供可复制的样本。
(四)开展全员诊改宣传教育工作(时间:全年开展)一是开辟网上专栏,及时传达教育部诊改工作重要指示、推荐诊改工作优秀典型案例、发布全省诊改工作相关情况,加强全省各职业院校诊改工作动态宣传和交流。
二是加强全省各职业院校诊改工作负责人业务工作培训,形成省—市(州)—院(校)全体师生的诊改工作培训教育体系,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提升自我诊改能力。
附:2017年度诊改工作推进较好的单位附2017年度诊改工作推进较好的单位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诊改工作与常规工作相结合。
一是初步形成了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链;二是初步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数据的即时采集、实时呈现,及时预警,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差距、分析相关原因,促进学生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全面发展。
2.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率先在湖南省高职院校管理中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和体系,全方位制定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记录文件四个层次的文件;全过程按照“输入—活动—输出”的过程方法和PDCA 闭环管理方法实现控制;全校、全员不懈追求学生、学生家长、就业单位等顾客满意度,定期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第三方评价等,实现全校、全员自我诊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持续改进。
3.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对工作流程按照标准和规划制订类、诊改类、教学工作类、学生工作类、行政服务工作类、数据采集与分析类等进行归类、命名,提出了流程编制的标准范式和编制要求4.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专项工作项目化管理为切入点,以一页纸项目管理(OPPM)作工具,成立项目管理专业化队伍,推广PDCA、SMART、WBS、SWOT、OPPM等质量管理高效工具和先进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基于OPPM的学校专项工作项目化管理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基于OPPM的学校专项工作项目化管理实践。
5.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对诊改平台的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修订了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制度文件,搭建了数据采集和管理队伍。
完成了师资队伍、专业、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社会评价、学生信息等10个部分、1万多条、 40万多个数据点的信息采集,系统化构建了诊改信息链。
目前,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目标链、标准链、信息链基本清晰,全覆盖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6、长沙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学院外网设立学院质量诊改专题网站,建立了通知公告、诊改动态、政策文件、成果展示、诊改论坛、质量简报等栏目并及时更新,大力宣传我院诊改工作进展与成效。
学院内部质量体系建设与运行工作会议报道3次被全国“职业教育诊改网”转载。
7.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十三五规划”和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为基础,建立目标链,紧扣目标任务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建立了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动态信息反馈网络和质量管控反馈机制,实行日常考核、专项考核与期末综合性考核结果相结合,落实了《督导简报》的月通报制,建立了各部门工作任务落实的自我诊改机制,期末形成各部门学期目标任务考核性诊断结果,并以此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干部考核、各类奖项评选依据,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数据说话、自我诊改、核查反馈”的内部治理常态。
8.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二级部门、教师个人的世界大学城空间建立各自的“质量诊改”专栏,通过超级链接二级部门、教师个人空间的“质量诊改”专栏,建立以督导处空间为连结的全校性“质量诊改”网络平台。
9.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麦可思签订《教学质量监测与改进》。
从2018年起,构建即时评价、教学信息反馈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评价体系,落实学生主体,推进教学形态转变,推动教学质量向自我保证、自我提升转变,创设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新环境。
10.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促进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与可思公司合作,通过使用基于麦可思教学质量平台的质量问卷调查,以及实地查看和统计分析等方式对人才培养跟踪测量,有效开展学生匿名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开展教师相互评价、开展学校督导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提高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加强了学校内部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