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全注一、读书壮游及困守长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七律全注一、读书壮游及困守长安

杜甫七律全注一、读书壮游及困守长安

这是杜甫创作的第一时期,即叶嘉莹所指的天宝之乱以前。杜甫曾在江南、山东一带读书游历,过着“裘马颇轻狂”的日子,结识了李白和高适等人,而且文学才能已经为当时一些高官名士所称赏。著名的五古《望岳》就作在这一时期。

天宝五年(746), 杜甫35 岁,到当时的首都长安求仕,结果大失所望,困守长安10年。

这是杜甫七言律诗作得最少,成绩也最差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杜甫仍然停留在模拟之中,其所作如:《题张氏隐居》、《郑驸马宅宴洞中》、《城西陂泛舟》、《赠田九判官梁丘》、《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其内容与一般作者一样,也仍然都是以酬赠及写作为主,技巧方面也只是对偶工丽、句法平顺,丝毫没有什么开创与改进之处。叶嘉莹,1997,p26

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一)

春山无伴独相求1,伐木丁丁山更幽2。

涧道馀寒历冰雪3,石门斜日到林丘4。

不贪夜识金银气5,远害朝看麋鹿游6。

乘兴杳然迷出处7,对君疑是泛虚舟8。

[年代] 此诗当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25 岁

[地点] 山东。时杜甫游齐赵(今山东一带)

[题解] 张氏,一位隐士。钱注:不必求其人以实之。

所题诗共两首,另一为五言。

【注释】

1 春山在此作壮语,而不是主语。“无伴独相求”的主语是杜甫,他来访问张氏隐居。相求,见于《周易•乾》:“同气相求”,比喻志趣相同的人在一起。

2 《诗•小雅》:“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丁丁(音征证),指伐木声。用声音来反衬山中幽静是诗歌中的常用手法,例如王籍诗:“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3 这句写沿途经历了涧道冰雪。根据本诗的第一句,当时已经是春天,但仍有冰雪,故称“馀寒”,“馀”同“余”。涧道,山谷中沿着山涧的道路。

4 仇注:石门不必确指地名,公《桥陵》诗云“石门霜露白”,亦只泛言。仇注中的“公”指杜甫,古代各杜诗注家对杜甫均十分推崇,往往不直呼其名,而称为公或杜公,下同。林丘,亦作"林邱",意为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亦指隐居之处。

5 该句引用了以下一些典故,所以众说纷纭,很多注者认为意指张氏不贪,所以能够“夜识金银气”。我较

为赞同叶嘉莹女士的解释:“五句写夜宿所见的烟岚霞气之美,藉以映衬张氏之高洁清廉。”

朱注:《南史》载梁隐士孔祐至行通神,尝见四明山谷中有钱数百斛,视之如瓦石。樵人竞取,入手即成沙砾。金银气殆是类耶。《史记•天官书》:败军场,破国之墟,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

6 远害,远离灾祸。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孔子曰:“晏子可谓能远害矣。”麋鹿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又称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体长可达两米。古时相当繁盛。原为我国特有动物,曾被英法运出国外。后在我国灭绝,1985 年重新从英国引入。

关于麋鹿的记载多次见于史籍,例如《史记•李斯传》:“麋鹿游于朝。”《史记•淮南王刘安传》“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这里指山中隐幽,充满自然生机,也有“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晓望)的意味在内。

7 “乘兴”一词用典:《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杳(音咬)然,也作窅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语出《庄子•逍遥游》: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然丧其天下焉。迷出处一词暗用桃花源的典故。晋陶潜(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石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唐朝其他诗人也有这个用法,如沈佺期“此中迷出处”(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卢照邻“桃源迷处所”(过东山谷口)、曹唐“不知此地归何处,须就桃源问主人”(刘晨阮肇游天台)等。有些注本也许未注意到“迷”字,而把这里的“出处”解释为不再隐居而开始出仕,并认为“出处”中之“出”在此念

“楚”。“出处”的这种含义见于杜甫其它诗中(例如《覃山人隐居》),但在这里作如此解释恐有不妥。

8 虚舟,语出《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褊心1之人不怒。

仇注:虚舟,谓空无所系。

叶嘉莹:八句写对此高隐之士,此心荡然,全无所系,有宾主俱化之感。

本句可以与韦应物“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参看。

郑驸马宅宴洞中

主家阴洞细烟雾1,留客夏簟清琅玕2。

春酒杯浓琥珀薄3,冰浆碗碧玛瑙寒4。

误疑茅堂过江麓5,已入风磴霾云端6。

自是秦楼压郑谷7,时闻杂佩声珊珊8。

[年代] 此诗当作于天宝五年(746),杜甫35岁

[地点] 长安

[题解] 郑驸马,指郑潜曜,为杜甫老友郑虔的侄子。杜甫后有多首与郑驸马相酬之作,如《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新唐书》卷96 记载:临晋公主,皇甫淑妃所生。下嫁郭潜曜。

洞指莲花洞,钱注:《长安志》:莲花洞在神禾原郑驸马之居,杜诗所谓“主家阴洞”者也。《杜诗释地》:郑潜曜在长安县神禾原有别墅,遗址在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樊川小江村郑谷庄,俗称莲花洞,也称郑驸马洞。

关于“洞中”,未见诸家注释,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山洞之中,其实不然。

施蛰存先生在《唐诗百话》中注释其他诗时把这个问题解释得很明白:古人用“洞”字,意义和现在不同。所谓“洞中”并不是指山的岩穴,而是指四山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