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制作和传统膏方介绍
15种传统中医膏药配方及制法
![15种传统中医膏药配方及制法](https://img.taocdn.com/s3/m/d449ced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4.png)
15种传统中医膏药配方及制法膏药是我国中药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炼成膏”的记载。
刘宋《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贴”的记载,“薄”指软膏,“贴”指膏药。
唐、宋以来对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清代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著,目前中医临床及民间仍然广泛使用膏药。
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祛风湿、治跌打损伤等。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
现以黑膏药为主举例如下:一、狗皮膏【药方组成】枳壳、青皮、大枫子、赤石脂、赤芍、天麻、甘草、乌药、牛膝、独活、黄柏、补骨脂、威灵仙、生川乌、续断、白薇、桃仁、生附子、川芎、生草乌、杜仲、远志、穿山甲、香附、自术、川楝子、僵蚕、小茴香、蛇床子、当归、细辛、菟丝子、陈皮、清风藤、木香、肉桂各10克,轻粉、儿茶、丁香、乳香、没药、血竭、樟脑各5克。
【药物制作】以上43味,除樟脑外,木香、肉桂、轻粉、儿茶、丁香、乳香、没药、血竭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其余枳壳等34味,均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克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
另取黄丹750~1050克,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
取膏用文火熔化,将樟脑及上述粉末加入搅匀,分摊于狗皮(或其他兽皮)上,即得。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病证】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肌体麻木,跌打损伤。
【用法】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说明】每张净重15克或30克。
二、追风膏【药方组成】牛膝、桃仁、麻黄、当归、生草乌、红大戟、天麻、羌活、穿山甲、细辛、乌药、白芷、高良姜、独活、赤芍、海风藤、红花、威灵仙、肉桂各50克,地黄、熟地黄、续断、苏木各24克,五加皮、蛇蜕、生川乌各12克,蜈蚣15克,乳香、没药、雄黄、血竭、檀香各7.4克,冰片、麝香、丁香各2.4克。
中医传统膏方
![中医传统膏方](https://img.taocdn.com/s3/m/3731266c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8.png)
中医传统膏方
第6页
服用膏方季节
由此可见: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 进补最好季节。在冬天 内服滋补膏方, 强壮身 体, 到了明年春天, 精 神抖擞, 步行矫捷, 思 维灵敏。
中医传统膏方
第10页
(三) 老年人 伴随年纪增加, 而趋向衰退, 而冬令进补, 则能增强体质, 延缓衰老。
膏方适应人群 (四) 女性 女性以血为用、 以血为本, 有经、带、胎、产生理特点易耗血伤气、阴阳失衡, 临床上也以虚证为主, 所以女性非常适
合采取膏方调补 。意思是女性35岁开始就出现衰老迹象。
中医传统膏方
中医传统膏方
第1页Biblioteka 膏方, 又叫膏剂 。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基础上, 依据人不一样体质、不一样临床表现而确立不一样处方, 经浓煎后掺入一 些辅料而制成一个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补气养血, 滋阴润肺
一 、什么是膏方 美容养颜, 改进睡眠
膏方, 延缓衰老, 增强免疫 又叫膏剂。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基础上, 依据人不一样体质、不一样临床表现而确立不一样 处方, 经浓煎后掺入一些辅料而制成一个稠厚状半 流质或冻状剂型。
( 一 ) 服用方法
◎每个医院制作加工膏方 不一样, 所以服用方法 和储存方法亦有不一样 。
◎本院膏方均选取道地中
药材及辅料, 由有经验
中医教授开具处方, 由
专业中医师亲自制作加
工。
中医院膏方
中医传统膏方
第14页
膏方服用方法和储存方法
优点在于: 服用方便、便于储存、 携带方便、 口感极佳、 效果显著。
膏方
![膏方](https://img.taocdn.com/s3/m/8b21d3a0dd3383c4bb4cd254.png)
一人一方
2.扶正补虚,调治兼施 明清以后,膏方应用偏重于补益养生,其次才是 慢病调控中的应用。 补益药是膏方的主要成分,是膏方中的主体君药。 祛邪药是膏方得到次要辅助成分,是医生兼顾患 者或客个体的既往病史现病史,在补益的基础上配 伍理气祛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破结消积等祛 邪疗痰的药物。
膏方
目录
1、什么是膏方与膏方的渊源 2、膏方的制作方法与保存 3、膏方的处方原则 4、膏方的服用方法、注意事项 5、膏方进补优势与应用范围
一、什么是膏方
膏方,又称膏滋方。是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 的的所服用的中药膏剂,根据服用者的体质 状况 ,遵循中医整体观与辩证论治的思想, 选择单味药或多味药合理配伍组方,经过严 格的特定的工艺加工而成,主要用于滋补强 身、抗衰延年、防病调理。
4.4.服用膏方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1.病情出现被动或反复; 2.出现食欲不振、胸闷、腹胀、腹泻等消化 系统症状; 3.出现上火现象; 4.失眠、多梦、兴奋、多汗; 5.过敏反应; 6.小儿性早熟。
4.5 .其他要求
1.在服用膏方期间,可适度运动,但要防止 劳倦过度。 2.在服用膏方期间,应避免烟酒过度。
4.2.服用前的个体状态调整
1.心理调节 安定情志,遇事不怒,避免因怒与思虑而损伤肝脾。 如遇肝胆失衡,须调治脾肾,配合调泄肝胆,通利 水湿。 2.生理调节 2.1预防感冒。凡遇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之后,应 先疏风散寒,调和脾胃。 2.2饮食得当,避免暴饮暴食而大伤脾胃。凡遇有伤食 中寒,出现腹胀、腹痛、泄泻等症状,应以散寒消 滞、和中化湿之法调整。
4.开膏季节 主要根据膏方的用途决定: 1.养生进补膏方,冬季服用:服用时间多由冬至前一 周至立春结束。冬天为封藏季节,滋补为主的膏方 容易被机体吸收储存,所以冬令是进补的最佳季节。 2.慢病调理治疗性膏方,一年四级皆可服用:有慢性 病需要服用膏方者,一年四季皆可服用,不必拘泥 于冬季。
中药滋膏方制作方法简介
![中药滋膏方制作方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571b36f8e9951e79b89271e.png)
中医药膏方制作简介膏方是一门学问,又属中华文化之遗泽,应当传承不息,发扬光大。
物质------油脂成膏形态-------凝而不固味道------甘美滑腴内容------物之精粹作用----滋养膏润膏方,又称“煎膏”“膏滋”,是中医常用的剂型之一。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健身体与治疗疾病相结合,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膏类制剂。
按使用方法分类:1、内服膏方:成方膏滋药:选用一些疗效确切,组成简单的膏方方剂,由药厂成批生产加工成膏滋,作为中成药在药店销售,供患者对证选用,如:益母草膏、二仙膏等。
临床膏滋药:又称为定制膏方,是指经过医生针对患者身体状况辨证施治处方,一人一方,由药房或医院药房定制加工成膏方,每一剂膏方只适合患者本人服用。
2、外用膏方: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病以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疾病中使用。
3、按添加辅料分类:素膏:指用砂糖或者蜂蜜所收的膏剂荤膏:指在素膏中再加入阿胶或者龟板胶等动物胶而制成的膏剂。
膏方起源1、起源于汉唐,《黄帝内经》所在十三方中就有两张膏方豚膏和马膏,主供外用。
《金匱要略》大乌头膏、猪膏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
《千金药方》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内服。
2、萌芽于宋朝内服膏已受到普遍重视,膏逐渐替代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应用日趋广泛;《洪氏集验方》琼玉膏沿用至今,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
《圣济总录》瓜蒌根膏,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3、发展于明朝膏方日趋完善和成熟,膏方命名逐渐正规,制作比较规范,膏和煎有了明确的区别,“膏”专制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膏方的数量大大增加,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广为各类方书记载。
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
《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寿世保元》茯苓膏;《景岳全书》两仪膏。
4、兴盛于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内服膏滋方近30首,《张氏医通》记载的二冬膏、集灵膏为后世医家所沿用。
中药熬膏方制作过程
![中药熬膏方制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b8dc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4.png)
中药熬膏方制作过程
中药熬膏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肺热咳喘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下面是中药熬膏方的制作过程:
材料:
-中草药
-纯净水
-砂锅(或不锈钢锅)
-滤网
-蜂蜜(或冰糖)
步骤:
1. 将需要的中草药按比例配好,洗净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
2. 将浸泡好的中草药放入砂锅内,加入足够的纯净水,水量大约是中药的3-4倍。
3. 开火将砂锅内的药材煮沸后,调小火煨熬2-3小时,期间需要不时搅拌,防止药材粘在锅底或者煮干。
水分逐渐减少,煮到剩下原来的1/3到1/2左右即可,具体看药方。
4. 待药液变得浓稠时,关火,并让药液冷却至温热状态。
5. 使用滤网将药渣过滤出来,取出汁液。
6. 将汁液倒回砂锅中,开小火慢慢加热,期间不断搅拌,直到液体变得黏稠,但不粘锅底即可。
7. 最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或冰糖进行调味,搅拌均匀后可以熬制成糊状或者浓稠的膏剂。
注意事项:
1.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握,避免煮沸过久或者煮干,影响药效。
2. 熬制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搅拌,防止药材粘底或者煮干。
3. 中草药的选择和比例也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药方搭配合理。
在进行制作前最好请教医生或者中药师。
4. 制作好的熬膏方需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污染或者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中药膏方的制备及应用
![中药膏方的制备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3c788320912a216147929b5.png)
膏方保存
膏方启用后,必须妥善保存,及时放入冰箱
或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要放在温热潮湿的环 境中,以防霉变。 在每天服用膏方时,应该倒在一个固定清洁 的汤匙里,以免把水分带进锅罐里造成变质。 一旦天气变暖,或者气候潮湿,膏方上出现 一些霉点,此时宜用清洁水果刀刮去表面一 层,再用高温隔水蒸烊。
膏方适用人群
膏方的适用人群有以下7类。 1)慢性病患者:冬季可以对慢性病患者采用边补边治的方法,以促进疾病 的治疗和康复; 2)亚健康者:现代社会中青年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都很大(主 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造成人体各项正常 生理功能大幅度地变化,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 整体调理; 3)老年人:他们的各项生理功能都趋向衰退,冬令进补,能增强体质和延 缓衰老; 4)女性人群: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则元气不足,易致女性衰老,脾 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 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 5)儿童:尤其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等症的体虚患儿宜调补; 6)疾病康复期患者:病后、手术后、出血后处于康复阶段者,包括肿瘤患 者手术、化疗、放疗后; 7)性功能减退者。
膏方的特点
1、膏方均系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特点和不同症状、体征,不同的理化结果而 组方,充分体现辩证论治和因人、因时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原则,而且一人 一方,针对性强。 2、膏方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通过调补脏腑的虚损和阴阳气血的不足,人 体阴平阳秘,气血调畅,从而达到补中寓治,治中寓补的目的。 3、每料膏方可以连续服用一至两个月,与汤剂相比,省略了每天煎煮的步骤。 根据各人需要,可适当添加糖、蜜或甜味剂调味,口感怡人。膏方体积小, 携带和服用均比汤剂方便,适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膏方的制作工艺
![膏方的制作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cca91d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75.png)
膏方的制作工艺传统膏方制作工艺简单,但工序复杂。
最关键的工序是收膏。
整个过程需要经过浸泡、煎药、沉淀、过筛、浓缩、另煎兑入、过滤、收膏、凉膏等工序,最短加工周期也要3天。
1.浸泡:将群药加8~10倍量的水浸泡12小时。
膏方药物组成中根茎类占大多数,为取得优质的药液必须保证浸泡时间,否则将影响出膏量和成品质量。
2.煎药:煎药机煎药,第一煎达到煮沸程度后1小时。
第二煎加水5~6倍,至沸腾后约30~45分钟。
如特殊要求还可取第三煎。
合并药液沉淀。
3.沉淀:沉淀对于膏体质量有极大的影响,因中药材在经过长时间浸泡煎煮后,会产生很多极其细微的沉淀物,此类沉淀物单纯用筛网很难清除。
经过沉淀后再过80~100目筛,则可除去绝大部分。
4.过筛:将沉淀后的药液用80~100目筛过滤。
5.浓缩:放入铜锅或其他大型容器大火煎煮浓缩。
6.另煎兑入:人参、鹿茸、西洋参等贵细药物另煎兑入,避免贵重药物的损失。
7.过滤:浓缩至临近收膏的状态,用纱布或100目筛再次过滤药液以去除杂质,保证最终膏体的最佳质量。
8.收膏:收膏期间要加入珍珠粉、虫草等贵细粉末药物,还要加入阿胶、鹿角胶、冰糖、蜂蜜、木糖醇等辅料。
所以,收膏是整个制膏过程最关键的工序。
收膏必须用文火,每个膏必须由专人负责搅拌,搅拌人员不得离开,搅拌必须从药锅底部开始,以避免药液黏稠后造成糊锅。
糊锅的药液即成废品。
在收膏期间,应当有具备收膏合格资质的药师进行现场监督指导,以保证收膏质量。
9.凉膏:凉膏不得加盖,否则膏体内部水分不能蒸发,会造成未来膏方变质。
凉膏还能起到去除因长时间熬制所带来的“火气”。
传统制膏技术要求高,所制膏方可以达到“其黑如漆、其亮如镜、入口即化”的最优质量。
在现代膏方的制作过程中,任何一步都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现标准化管理,这是保证膏方市场不断发展的关键。
膏方制作流程
![膏方制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8db1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a.png)
膏方制作流程膏方是指中药药材经过炮制后制成的一种糊状药物,用于外用治疗皮肤疾病等病症。
膏方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以下是一般膏方制作的流程。
首先,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和辅料。
根据具体的药方要求,在药店或医院的中药房选择优质的中药材,并配备适量的辅料,如甘油、蜂蜜、植物油等。
第二步,炮制药材。
将药材清洗干净,去除杂质,然后根据药方要求进行炮制处理。
炮制的方法主要有炒、煮、炙、煨等,目的是提高药材的疗效,增强药性。
第三步,研磨药材。
将炮制后的药材用研磨器或研钵研磨成细粉。
研磨的细度要均匀,以便后续的熬制过程能更好地溶解药物。
第四步,熬制膏方。
在一个炖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加热至沸腾。
然后,将研磨后的药材粉慢慢加入炖锅中,同时不断搅拌,均匀溶解药物。
熬制的时间根据药方要求而定,一般需煮沸30-60分钟,直到药物完全溶解。
第五步,加入辅料。
待药物溶解后,将预先准备的辅料加入炖锅中,继续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辅料的种类和用量根据具体的药方而定,一般用于增加药物的药效以及调整药物的质地和使用特点。
第六步,炖制药物。
将炖锅放在小火上,继续加热慢炖药物,同时持续搅拌,防止药物糊底。
炖制的时间一般为1-2小时,直到药物呈现出黏稠的糊状。
最后,装瓶保存。
将熬制好的膏方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待其冷却后盖紧瓶盖,放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膏方的保存时间一般为3个月,过期后不可使用。
总体来说,膏方的制作流程相对简单,但需要掌握一定的药材炮制和熬制技术。
制作好的膏方使用方法一般是外用于患处,可根据需要适量涂抹或敷贴。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药物的储存和卫生,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使用,以达到治疗效果。
国家级非遗膏方熬制技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家级非遗膏方熬制技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201b3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e.png)
国家级非遗膏方熬制技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膏方熬制技艺是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传统的膏方熬制技艺是一种中医药制剂方法,通过熬煮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药材,提取有效成分,并将其配制成膏剂药品。
这种制剂方法在中医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膏方熬制技艺逐渐被一些新的制剂方法所取代,而这一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日益减弱和失传的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非遗技艺,我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其传承与创新。
首先,相关部门加强了对膏方熬制技艺的研究和整理工作,对传统的制剂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修订了一系列相关的技艺手册和标准,为传承者和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其次,政府还组织了一系列培训班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传授和交流膏方熬制技艺,提高传承者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的研发和创新工作,推动膏方熬制技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为其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膏方熬制技艺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首先,它是一种纯天然的制剂方法,无论是药材的选择还是制剂的加工过程,都完全依靠自然材料和传统工艺,没有任何人工添加物,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疗效。
其次,膏方熬制技艺制剂简单易懂,容易掌握和操作,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严格的操作环境,适合在各种条件下进行,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可行性。
最后,膏方熬制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文化内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与中医药文化和智慧相互交融,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智慧。
国家级非遗膏方熬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持续的关注,才能确保这一非遗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未来,我们期待膏方熬制技艺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膏方制作方法及步骤
![膏方制作方法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dda3db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c.png)
膏方制作方法及步骤膏方是中药疗法中的一种常用形式,利用传统的药材制作而成。
膏方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相对简单,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膏方的制作方法:1.药材选择: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药材,药材的选择通常需要根据疾病的特征和病情来确定。
一般来说,膏方中常用的药材有丹参、川芎、桂枝、生地、白芍、当归等。
2.药材配比:根据方剂的要求,将所需的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
在配比时需要注意药材的药性和功效,使其相互协调、相互增强。
3.药材处理:对于需要加工的药材,例如生地和当归,需要按照要求进行煮制或炒制处理。
煮制可以使药材的活性成分更易释出,从而增强药效。
4.研磨:将处理好的药材进行研磨,以便更好地混合在一起,并且方便后续的煎煮。
5.加入辅料:在一些特定的膏方中,会添加一些辅料来增强药效或改善质地。
例如,可以加入蜂蜜或糖来增强甜味,改善口感。
6.煎煮:将研磨好的药材和辅料一起放入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
煎煮的时间长短和火力大小需要根据方剂的要求来决定。
7.过滤:经过一定时间的煎煮后,将药液进行过滤。
过滤的目的是去除药渣,使得膏方更为纯净。
8.浓缩:将过滤后的药液继续加热,使水分蒸发浓缩,直至达到方剂的要求。
浓缩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免糊底或糊锅。
9.冷却:将浓缩好的膏方放置在通风处进行冷却,待其冷却后即可使用。
二、膏方制作的步骤:1.药材的准备:根据方剂的要求选择药材,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注意保持药材的干燥和存储条件。
2.药材处理:对于需要处理的药材,如煮制或炒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煮制时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控制。
3.药材研磨:将处理好的药材进行研磨,使其更加细腻,方便混合和提取药效。
4.辅料准备:根据方剂的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辅料。
辅料可以增加膏方的口感和药效。
5.煎煮:将药材和辅料放入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
根据方剂要求控制火力和煎煮时间。
6.过滤:将煎煮后的药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药渣,使其更为纯净。
中药膏方的制作流程步骤
![中药膏方的制作流程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00b3c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6.png)
中药膏方的制作流程步骤中药膏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具有滋补养生、调理身体的作用。
以下是制作中药膏方的步骤:1. 浸泡药材:将所需中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一般需要浸泡2-4小时,使药材充分吸水膨胀。
2. 煎煮药材:将浸泡好的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慢慢煎煮,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
一般需要煎煮2-3小时。
3. 过滤药渣:将煎煮好的药材过滤掉药渣,只留下药液。
4. 浓缩药液:将过滤后的药液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浓缩,使药液变得粘稠。
5. 加入蜜糖:将浓缩好的药液加入适量蜜糖,搅拌均匀。
6. 收膏:继续用小火慢慢加热,不断搅拌,使药液变得更为粘稠,直到药液变成膏状。
7. 装瓶:将收好的膏状药物趁热装入干净、干燥的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制作中药膏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中药材的质量和新鲜程度对膏方的效果影响很大,因此要选用质量好的药材,并在使用前进行筛选和清洗。
2. 在煎煮和浓缩过程中,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避免出现焦糊或药液过于稀薄的情况。
3. 加入蜜糖的比例要根据个人口味和身体状况来决定,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收膏时要注意火候和搅拌速度,以免出现糊底或结块的情况。
5. 装瓶时要趁热进行,并注意密封保存,避免受潮或污染。
使用中药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中药膏方一般用于滋补养生或调理身体,因此需要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2. 对于过敏体质或对某些中药过敏的人,应该先进行过敏试验,再使用中药膏方。
3. 使用中药膏方时应该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不要随意增加剂量或改变使用方法。
4. 在使用中药膏方期间,应该注意饮食调整和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5. 中药膏方的效果因人而异,因此在使用中药膏方时应该耐心等待效果的出现,不要急于求成。
膏滋煎制及常用膏滋方
![膏滋煎制及常用膏滋方](https://img.taocdn.com/s3/m/16efcd2d844769eae009ed5b.png)
膏滋煎制传统熬制膏方过程有“12小时浸渍,24小时化胶,武火3次,文火收成膏”等16道工序。
膏方制作过程简介如下:1.浸透中药。
一般要将中药饮片先浸泡12~24小时,胶类药用陈酒(黄酒)浸润,人参、西洋参等精细药物另浸另煎。
2.浓煎取汁。
将药物倒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开,文火慢煮,煎2~3遍,第一遍煎煮1小时,2遍40分钟,3遍30分钟,将三次药液合并过滤去掉药渣。
3.煎熬水膏。
将3次的药汁用纱布或绢筛过滤沉淀后,倒入锅内煎熬浓缩,至一定程度后加入糖类、胶类或蜂蜜。
4.慢火收膏。
收膏是最后一个关键过程,火候十分要紧,切不可火力太猛,防止焦底。
收膏时搅拌药汁有稠厚感,捞起少量药汁冷却后,膏液成带状向下滴,表明膏滋药已经熬成,即可收膏。
膏滋煎制详细流程1.药料处理:将处方规定的药料洗净,切成适宜的片、段或磨成粗末;若为新鲜果类,则宜洗净后压榨果汁备用。
2.浸泡:先将配齐的药料检查一遍,把胶类药拣出另放。
然后把其他药物统统放入容量相当的洁净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时。
3.煎煮: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
先以文火加热,逐渐加大火力至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约3小时左右,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为二煎,待至第三煎时,气味已淡薄,滤净药汁后,将残渣压榨(如药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
将前三煎所得药汁与残渣榨出液混合一处,静置后再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
4.浓缩:过滤净的药汁倒入锅中进行浓缩,可以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并随时撇去浮沫,让药汁慢慢变成稠厚,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此时应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极易粘底烧焦。
浓缩至稠膏状时沾取少许滴于滤纸上检视,以无渗润水迹为度(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
此时方可暂停煎熬,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5.收膏:把蒸烊化开的胶类药与糖(以冰糖和蜂蜜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炼,不断用铲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即可。
中医纯中药《自制膏药膏方大全》
![中医纯中药《自制膏药膏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253715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f.png)
中医纯中药《自制膏药膏方大全》推拿按摩少不了自己配点膏药来用,但是黑膏药难熬!为了自己对付着用,所以我常做的是松香膏药,而且有纯中药熬的渗透剂,不用买那么贵的氮酮,不会象黑膏药制作的那么麻烦,又不用麻烦去火毒,还而且量的多少可以随机调整。
制作时把中药分开研成粉,过100-120目细筛,然后照量称取,搅拌均匀加入基质里,稍凉摊膏就行。
基质配方:松香:蜂蜡:渗透油=100:9:18渗透油配方:生姜片50g 花椒30g 辣椒(整个)30g 葱头50g 独头蒜50g放500克油里炸好,这个油的配方是我师兄林少忠给我的,原来有血余50克,去掉用起来也可以,这个药油做渗透剂很好的,材料又易得!举例:膏药制作方法:原料准备:1、田七(选择20头的云南田七,头数越少越佳,现在一般中药店都可以帮你打成粉状)、2、白酒(50度以上,一般在菜市场10元左右的二锅头均可)3、中药小纱布袋医用胶布(贴布也可以用药店几毛钱的药贴替代也可,只是直接用胶布贴上去可以做到无异味)制作工序:1、先将田七放入碗内,然后倒入适量的白洒,切记白酒只需稍微泡住田七粉即可(也可以先倒酒后放粉),浸泡一天2、浸泡一天之后,将其装入备好的中药小袋里(也可以直接放其放在医用胶布上直接贴在身上)三、将自制好的田七膏药直接贴上疼痛处至此,膏药制作完毕,在此建议街坊,一贴可贴6~18小时左右,最好坚持6贴以上,然后再观察自己痛处的变化情况继续使用。
该贴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效果。
可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颈肩腰腿痛。
配合正骨及推拿在解决颈肩腰腿痛方面有事半功部的效果。
中医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黑膏药是指药物、植物油与黄丹炼制而成的外用制剂,中药膏药中最常用的一类,其基质为植物油与黄丹经高温炼制而成的铅硬膏。
黑膏药一般为黑褐色坚韧固体,用前需烘热软化后贴于皮肤上。
中药膏药应乌黑光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红斑,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且不易移动。
膏方制作加工流程
![膏方制作加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d4e33785acfa1c7aa00cc0d.png)
膏方制作加工流程1、配方方法:将饮片、细料和辅料配齐分装,送入加工区。
通常内服膏方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以在药房买到的现成膏方药,如治疗咳嗽的“枇杷膏”,治疗痛经的“益母膏”,治疗体虚多病的“十全大补膏”等,这一类膏方药,大多药物组成简单,作用单纯。
另一种是必须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疾病,经过医生全面诊断和辨证以后处定的膏方,一般应该先采用汤剂处方诊治服用一段时间,确定有效之后,将有效处方的用量增大10-15倍以上,即成为一次拟定的膏方剂量。
2、浸药方法:饮片以专用容器加水适量,充分浸透2小时。
将药物和匀后,放入有盖的容器内,容器以砂锅最佳,也可用铜锅或搪瓷锅、铝锅,但不可用铁锅,以免引起化学反应。
然后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浸泡,一般以水高出药面15厘米为度,浸泡时间约2小时左右,这样,药物中的有效成份容易煎出来。
3、提取方法:浸透饮片入紫铜药锅煮沸2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合并两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汁并入上述药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小时。
俗话说“煎药要煎透”。
所谓“透”,就是恰如其分的意思。
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煮至2小时后,过滤取出药液,药渣续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没药料即可,如法煎煮三次为度,合并药液,静置沉淀,再用四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4、浓缩方法:取药液经80目药筛滤过后置紫铜药锅中,加入另煎细料药液,加热至沸,撇去浮沫。
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用筷子或竹扁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用筷子或竹扁取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
此谓清膏。
至于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则不宜与他药同煎,以免造成浪费,应该用小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药汁冲入,或将人参、冬虫夏草研成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亦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药效。
5、收膏方法:在浓缩药液中加入胶类、黄酒和糖类细料,不断搅拌至胶块完全烊化,再经60目药筛滤过,倒入紫铜药锅继续加热搅拌至药汁滴下呈线或柱,再加入贵重细料,充分搅拌成膏滋。
中药养生中药膏方的制作与使用
![中药养生中药膏方的制作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bf10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2.png)
中药养生中药膏方的制作与使用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疗法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其中,中药膏方作为一种外用疗法,在中药养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中药膏方的制作与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药养生知识。
一、中药膏方的制作1. 材料准备制作中药膏方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料。
根据具体的病情和需要,选取适合的中药材料。
一般情况下,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具有滋养、调理功效的中草药,如黄芪、党参、当归等。
2. 材料炮制将选择好的中药材料进行炮制,以提高其功效。
炮制方法有炒、炒制、蒸等多种方式,具体方法可根据不同的中药材料而定。
炮制后的中药材料更易于吸收和利用。
3. 中药材料的搭配根据需要,将炮制好的中药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
搭配中药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搭配好的中药材料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4. 研磨成粉将搭配好的中药材料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细粉末状,以便于使用。
可以使用研磨机、研钵等工具进行研磨,将中药材料研磨成粉末后,可保存在干燥通风处,以备后用。
二、中药膏方的使用1. 清洁患处使用中药膏方前,首先需要将患处进行清洁。
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洗净患处,以保证患处的清洁和卫生。
2. 敷贴中药膏方将制作好的中药膏方取适量涂抹在纱布或纱布膜上,然后将其敷贴在患处。
注意不要过多使用中药膏方,以免造成不适。
3. 固定与保护敷贴好中药膏方后,需要将其固定在患处,以避免脱落和外界的干扰。
可以使用绷带、胶布等固定材料进行固定。
同时,还需保护好周围的健康皮肤,避免中药膏方对其他部位造成刺激。
4. 随时观察与调整在使用中药膏方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患处的变化。
如果出现过敏、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中药膏方的使用方法或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5. 定期更换中药膏方一般需要定期更换,具体更换的时间需要根据中药膏方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而定。
更换中药膏方时,应注意将原有的中药膏方清洗干净,避免细菌污染。
传统膏方制作技艺流程
![传统膏方制作技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c9016e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3.png)
传统膏方制作技艺流程一、准备药材。
膏方的药材那可讲究得很呢。
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功效去挑选药材。
比如说,要是想补气血,可能就会用到阿胶、红枣、桂圆这些个宝贝。
这些药材可得精心挑选,就像选对象似的,要挑品质好的。
从正规的药店或者靠谱的药材市场买回来,可不能含糊。
而且买回来之后啊,还得检查检查有没有杂质之类的。
把那些不好的部分去掉,就像给药材们来个小体检,把不健康的部分都剔除掉。
二、清洗与浸泡。
药材选好啦,接下来就是清洗。
这清洗也有门道呢。
不能像洗普通菜那样随便冲冲就完事儿了。
要用清水慢慢地、轻轻地冲洗,就像对待娇嫩的小花朵一样。
有些药材可能还得泡一泡,这浸泡的时间也有讲究。
不同的药材浸泡的时长不一样,短的可能几个小时,长的可能得一整天呢。
浸泡的目的是让药材们先喝饱水,这样在后面熬制的时候,它们体内的精华才能更好地被熬出来。
在浸泡的过程中,还得时不时去看看,就像照顾小宠物一样,看看水有没有变脏啦,需不需要换水之类的。
三、熬制。
浸泡好的药材就可以开始熬制喽。
这可是个大工程。
把药材和浸泡的水一起倒进锅里,用小火慢慢熬。
小火就像温柔的抚摸,能让药材的味道和营养慢慢散发出来。
在熬制的过程中,要不停地搅拌,这搅拌就像跳舞一样,要让每一味药材都能在锅里欢快地跳跃,均匀受热。
这个过程可漫长了,得有耐心。
有时候可能得熬上好几个小时呢,看着锅里咕噜咕噜地冒泡,闻着药材散发出来的香味,就像一场美妙的魔法正在进行。
四、过滤。
经过长时间的熬制,药材里的精华都跑到汤汁里了。
但是呢,这时候锅里还有很多药渣,就像一锅汤里的小沙子,得把它们去掉。
这就需要过滤啦。
找个干净的纱布或者滤网,把熬好的汤汁倒进去,让汤汁慢慢地流到另一个容器里,药渣就被留在纱布或者滤网上啦。
这个过程得小心翼翼的,可不能把药渣弄进过滤后的汤汁里,不然就像吃米饭吃到沙子一样,可不舒服了。
五、浓缩。
过滤后的汤汁还比较稀呢,这时候就要进行浓缩了。
把过滤后的汤汁再放到锅里,继续小火熬啊熬。
膏方制作和传统膏方介绍
![膏方制作和传统膏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c26480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7.png)
膏方制作和传统膏方介绍开膏方的药方往往是很大一张,里面有二三十味药。
膏方最好请富有经验的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开具,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代加工,患者也可以自己在家中熬治。
胡庆余堂煎制膏方的韩师傅介绍了煎膏要领。
步骤一:饮片入冷水浸泡,然后入锅煎煮,若药方中进补药多,煎煮时间较长。
同时,把荤膏(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放入黄酒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步骤二:根据个人体质,可在药汁中加入适量冰糖、饴糖、蜂蜜,糖尿病患者可加入木糖醇。
煎煮浓缩药汁,沉淀。
离火待用。
步骤三:熬糖膏。
把蜂蜜或饴糖放入火上浓缩,待糖变稠。
步骤四:把浓缩药汁与糖膏混合,可加入适当盐炒核桃、芝麻调味,一并放入不锈钢锅或沙锅中用文火煎熬,不停搅拌,熬至黏稠状。
步骤五:离火,自然冷却。
用搪瓷罐、瓷罐、沙锅陈放。
若用沙锅存放,沙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
名中医为你开出“名膏方” 省中医院膏方:1、国家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专家王会仍主治:亚健康、术后、病后体虚未复西党参(研末)250g、黄芪250g、白术120g、茯苓120g、甘草50g、熟地150g、全当归120g、川芎60g、白芍120g、桂枝60g、淮山药150g、陈萸肉120g、枸杞子120g、灵芝150g、陈皮60g、五味子60g、制黄精200g、玉竹120g、麦冬120g、巴戟肉120g、丹皮90g、杜仲120g、补骨脂120g、生米仁300g、龙眼肉60g、胡桃肉(研末)60g、阿胶250g、鹿角胶250g、黄酒250ml、冰糖250g。
(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2、省级名中医,儿科专家俞景茂主治:小儿哮喘太子参150g、天冬120g、熟地30g、炙冬花90g、黄芪120g、补骨脂90g、丹参90g、椒目45g、炙甘草50g、红枣150g、冰糖160g、阿胶120g、黄酒100ml、川贝粉30g。
(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此方为小儿固本克喘膏,可预防哮喘反复发作,有良好的抗哮喘复发作用。
膏方的制作工艺讲解
![膏方的制作工艺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fe61ea21a37f111f1855ba0.png)
药剂科 蔡庆群副主任药师
一、膏剂的分类
按使用方法分内服和外用膏剂 (1)外用膏剂 ①软膏剂:如硫磺软膏,尿素软膏 ②硬膏剂:狗皮膏,701 (2)内服膏剂
①流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 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 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剂型。除特别规定,每 mL与原药材1g相当。
(2)容器消毒:盛装容器在盛装膏霉、变质。也可放一些酒精燃烧消 毒。同时也预热容器。
7盛装
(3)贴标署名:在标签纸上填写顾客姓名、制 作日期等信息,并有制作人在标签上亲笔 署名。
(4)盛装:将锅内膏滋趁热倾出至预热的盛装 容器内。
8 凉膏 盛装后的膏滋不要马上加盖,要放入凉膏 间(架)待凉,使热膏内水汽散发,防止加盖 后盖上的冷凝水返流膏滋中,日后生霉。
熟蜜:生蜜的1-3步省略,直接按第4步操作。 将熟蜜倾入铜锅内加热,不断搅动,注
意火候,以防溢出,炼至中蜜(“泛鱼眼泡”, 或用手捻蜜时有粘性,两手指分开时无白丝 出现),即可。
(3)胶类
膏滋药中一般常 用胶类为:阿胶、 龟板胶、鹿角胶 等。胶虽不同, 但熔胶工艺基本 一致。多用黄酒 烊化胶类,同时 除腥味。
边搅边加,与膏充分混匀。或以开水冲和成 稀糊兑入膏中。
(3)研碎直入类:如黑芝麻、胡桃仁、龙眼肉、 红枣(去核)等药食两用的滋补品,需要除去 杂质,研碎或研成粗粒,在收膏时直接加 入膏中,搅拌均匀,直至成膏。
例如:阿胶固元膏
配方:阿胶粉,黄酒,冰糖粉,核桃,黑芝麻,红枣 (去核),比例全部是1,零售价:80元/斤
(3)胶类
熔胶步骤: ①打碎:将胶块用冲筒打碎 (或用粉碎机打成粗
粉),便于熔胶 ②浸软:将打碎的胶丁(或胶粉)置于瓷碗内,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膏方制作和传统膏方介绍
开膏方的药方往往是很大一张,里面有二三十味药。
膏方最好请富有经验的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开具,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代加工,患者也可以自己在家中熬治。
胡庆余堂煎制膏方的韩师傅介绍了煎膏要领。
步骤一:饮片入冷水浸泡,然后入锅煎煮,若药方中进补药多,煎煮时间较长。
同时,把荤膏(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放入黄酒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步骤二:根据个人体质,可在药汁中加入适量冰糖、饴糖、蜂蜜,糖尿病患者可加入木糖醇。
煎煮浓缩药汁,沉淀。
离火待用。
步骤三:熬糖膏。
把蜂蜜或饴糖放入火上浓缩,待糖变稠。
步骤四:把浓缩药汁与糖膏混合,可加入适当盐炒核桃、芝麻调味,一并放入不锈钢锅或沙锅中用文火煎熬,不停搅拌,熬至黏稠状。
步骤五:离火,自然冷却。
用搪瓷罐、瓷罐、沙锅陈放。
若用沙锅存放,沙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
名中医为你开出“名膏方”
国家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专家王会仍
主治:亚健康、术后、病后体虚未复
西党参(研末)250g、黄芪250g、白术120g、茯苓120g、甘草50g、熟地150g、全当归120g、川芎60g、白芍120g、桂枝60g、淮山药150g、陈萸肉120g、枸杞子120g、灵芝150g、陈皮60g、五味子60g、制黄精200g、玉竹120g、麦冬120g、巴戟肉120g、丹皮90g、杜仲120g、补骨脂120g、生米仁300g、龙眼肉60g、胡桃肉(研末)60g、阿胶250g、鹿角胶250g、黄酒250ml、冰糖250g。
(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
省级名中医,儿科专家俞景茂主治:小儿哮喘
太子参150g、天冬120g、熟地30g、炙冬花90g、黄芪120g、补骨脂90g、丹参90g、椒目45g、炙甘草50g、红枣150g、冰糖160g、阿胶120g、黄酒100ml、川贝粉30g。
(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
此方为小儿固本克喘膏,可预防哮喘反复发作,有良好的抗哮喘复发作用。
妇科专家傅萍
主治:子宫肌瘤
气虚血滞、疾湿内停,结而成症,月经量偏多,宜扶正运脾攻湿消症。
常用方剂: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加减,胶类选用阿胶及鳖甲胶,用量随症加减。
除胶类外,辅料可加入龙眼肉,核桃肉、红枣、黑芝麻等。
省立同德医院老年病专家李安民
主治:气血两虚症
十全大补汤(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肉桂)、人参养荣汤(人参、甘草、当归、茯苓、丹皮、泽泻、五味子)加减,配以阿胶收膏。
胡庆余堂名医馆馆长、中医妇科专家张承烈
主治:更年期综合症
太子参300g、百合300g、生地200g、当归150g、仙茅150g、仙灵脾150g、珍珠母400g、生白芍300g、川芎150g、知柏各150g、酸枣仁200g、紫丹参200g、茯苓300g、枸杞子250g、菟丝子250g、煅龙牡各200g、桑寄生250g、川断250g、巴吉天200g、复盆子200g、米仁300g、炒白术200g、胡桃200g、蜂蜜250g、阿胶250g。
实用膏方十全大补膏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90g,肉桂90g,白术150g,茯苓150g,黄芪150g,炙甘草60g,当归150g,白芍药150g,川芎90g,地黄150g。
[制剂]先将人参煎汁备用,其他药物水浸一宿,文武火煎取浓汁,冲入人参汁后熬成膏。
[服法]每服一匙,开水调服。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五劳七伤,诸虚不足,潮热骨疼,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夜梦遗精,脚膝无力,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忧虑伤血气,喘嗽中满,及病后未复等症。
[按语]十全大补膏由八珍汤加肉桂、黄芪而成。
取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加黄芪,补肺脾之气,四物汤(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益心肝之血,肉桂入肾温阳,诸药合用,五脏同补,气血双治。
凡老年人见上述症状者,可常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