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紊乱和自闭症3
从肠道菌群-肠-脑轴调控角度探讨针刺长强穴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机制
福建中医药2024 年1 月第55 卷第1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January 2024,55(1)从肠道菌群-肠-脑轴调控角度探讨针刺长强穴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机制卜婉萍1,林栋2*(1.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 362011;2.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有关,肠道菌群可通过肠-脑轴对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产生多途径调控作用,ASD患者常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影响机体的神经发育及行为认知。
针刺长强穴具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之功,可改善ASD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等。
笔者基于“肠脑同治”中医理论,从肠道菌群-肠-脑轴调控角度分析认为针刺长强穴治疗ASD的具体调节途径分别为:参与调节肠脑神经通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肠道菌群-肠-脑轴;长强穴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属于复杂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随着生活节奏及大环境的改变,患有ASD的人群日益攀升。
美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SD的发病率约2.3%[1],最新数据显示我国ASD的发病率也达到1%左右[2]。
然而对ASD发病机制的认识并不清楚,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其病因与遗传及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相关[3]。
罹患ASD给患儿的生活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ASD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长强穴作为督脉上的起始穴位,是督脉经气初始的地方,具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功效,常被用于ASD的相关治疗[4]。
既往对其针刺效应的研究多着眼于脑功能效应,鲜有关注肠道菌群-肠-脑轴与其针刺效应的关系。
相关研究表明消化道相关疾病作为儿童ASD占比最高的共患病,在ASD儿童中占23%~70%[5],因此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肠道菌群与肠-脑轴之间的关系及对ASD发病机制的影响。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以影响γ-氨基丁酸、多巴胺等大脑神经递质的合成与调节,对大脑调控情绪、认知、学习能力及注意力等方面至关重要[6]。
自闭症是什么原因引起
自闭症是什么原因引起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它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对于自闭症的成因,科学界至今仍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但已经有了一些较为明确的线索和可能的因素。
遗传因素在自闭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亲属中有自闭症患者,那么他患自闭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许多基因的变异和组合可能与自闭症的发展有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大脑的发育、神经连接的形成以及神经递质的功能。
例如,某些基因可能影响神经元的迁移和分化,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环境因素也被认为可能对自闭症的发生产生影响。
在胎儿发育期间,母亲的健康状况、感染、药物使用、营养不良等都可能对胎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增加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
另外,出生时的并发症,如早产、低体重出生、缺氧等,也可能对婴儿的大脑发育造成损害,从而增加自闭症的发生几率。
神经生物学因素在自闭症的成因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异常。
例如,大脑的体积、皮层厚度、神经元的数量和分布等方面可能与正常人有所不同。
在神经连接方面,自闭症患者大脑中的突触连接可能存在异常,导致信息传递和处理的障碍。
神经递质的失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也可能影响大脑的功能和行为表现。
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可能与自闭症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存在过度活跃或反应不当的情况。
免疫系统的异常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功能。
此外,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能攻击自身的神经细胞,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
肠道微生物群的失衡也被认为是自闭症的一个潜在因素。
肠道微生物群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影响免疫系统、代谢和神经功能。
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与正常人有所不同,这种失衡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功能。
环境毒素的暴露也可能是自闭症的一个诱因。
自闭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自闭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目前,医学领域对自闭症的病理和病因的了解较浅,虽然有大量的行为治疗被证明是科学、有效的,但有效的药物却很少。
另有研究发现,很多自闭症患者同时还存在严重的胃肠道疾病,所以自闭症与肠道菌群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下文针对自闭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进行介绍。
一、肠道菌群与自闭症的关系肠道菌群是非常复杂的群落,在人体肠道系统中,有超过1 000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其中最主要的细菌门是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两种,这两种细菌可占据肠道菌群的93.8%左右。
而像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等的数量则较少。
对于自闭症患者来说,除了会表现出一些神经系统异常现象以外,还会存在大量的肠道疾病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肠胃胀气、胃食管反流等。
因此,在自闭症患者中表现出的这些肠道问题,可以佐证肠道菌群会在自闭症患者的发病机制中产生一定影响。
肠道菌群之所以可以对自闭症造成影响,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闭症患者的肠道通透性较强,所以患者胃肠道屏障会存在缺陷,最终造成毒素和细菌产物等进入到血液中,从而影响到大脑的正常功能。
比如,肠道酵母菌不仅能够黏附并定植于肠道黏膜上,还具有穿透肠黏膜屏障的转运能力,能够破坏肠道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酵母菌过度增殖会使肠道通透性增大。
还有一些微生物群会产生神经活性化合物,它们会通过肠—脑轴进入大脑,并影响神经回路,从而对大脑功能造成影响并诱发一些异常行为。
而某些肠道菌群的代谢物及神经活性化合物会促使肠神经元活跃,然后通过迷走神经对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文/樊郑阳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陈伟民 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二、肠道菌群治疗自闭症1.益生元改善自闭症益生元主要是纤维,属于不容易消化食物中存在的必要成分,这种物质可以选择性刺激结肠中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或者是活性,从而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
而益生元组的低聚半乳糖,也会促进双歧杆菌的增值。
而在体外肠道模型中,有研究特意采集了有无服用益生元的自闭症儿童的粪便,将肠道有益菌群数量进行对比,发现低聚半乳糖对胃肠道中有益菌群的增多有着很大程度的贡献,同时还在多种研究层面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肠道藏着的心理秘密之这是怎么回事莫桂珍
如果孩子平时喜欢跪着睡或者用什么东西抵住腹部,那很有可能是肠胃不适导致的,因为自闭患儿的表达往往会存在问题,所以很容易用一些发脾气和自伤行为表达不适。
通过X光可以发现有些孩子的消化道出现了一种“粪便压实”的状况,沉积的粪便会导致寄生虫、真菌、病毒的繁殖,产生的毒素可能会进入孩子的血液中。
自闭患儿的肠道活检显示,自闭症与肠道慢性炎症疾病有关,这些患儿的直肠,出现了回肠淋巴组织结节样增生和非特异性结肠炎。
回肠是小肠的最后一段,约占小肠的3/5,小肠主要负责吸收营养,而回肠有两大功能:第一个功能是过滤来自回肠的淋巴液,去除细菌、真菌、病毒死亡的细胞和各种毒素。
第二个功能是产生淋巴细胞,即免疫系统细胞中的一大群,主要负责对抗感染。
遇到感染时淋巴结会变大和发炎,而自闭患儿就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很多孩子在接受了麻疹疫苗后发展成了自闭症,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医生邀请了知名的病毒学家——约翰·奥利瑞加入了研究,在自闭症患儿的回肠淋巴结中也发现了麻疹病毒,虽然引发了很大的争论和政府的阻拦,但是由于对抗麻疹病毒而肿胀的淋巴结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个清晰的信号。
这类细菌是人体固有的友好细菌。
主要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丙酸杆菌、大肠杆菌的生理性菌株、消化链链球菌及肠球菌。
第二,机会型菌群。
数量和组合形态因人而异。
包括拟杆菌、消化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酵母菌、肠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柠檬酸杆菌等)、梭杆菌、真细菌、粪球菌和许多其他细菌。
这些细菌受到有益菌的严格控制,如果在有益菌失衡的情况下,这些细菌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
第三,过渡型菌群。
这些是通过饮食进入肠道的菌群,通常是非发酵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如果有益菌失衡,这种菌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我们的消化道是被细菌涂布的,免于受到外界微生物、化学物质和毒素的侵害,如果这层屏障破损,胃肠壁就会遭殃。
肠道菌群产出类抗菌物质、抗真菌挥发物、抗病毒物质(干扰素、溶菌酶、表面活性肽)融解病毒和细菌的膜,对抗微生物。
肠道菌群失调症
肠道菌群失调症人体消化功能图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特点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而产生病理性组合,引起临床症状就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alteration of intestinal flora)。
本症的发生率约为2%~3%。
治疗措施一全身支持疗效对施行大手术患者,手术前注意补充营养,亦可肌注丙种球蛋白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有研究表明,溃结患者肌注入免疫球蛋白可使结肠内乳酸杆菌和双岐杆菌增加,某些条件致病菌减少。
也可试用注射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等,亦可用白细胞介素2,每次5万U 肌注,10日为一疗程,可连续应用。
二原因治疗如由于巨结肠,胆囊炎引起的肠球菌过度繁殖;维生素缺乏造成的肠球菌减少或消失;小肠蠕动过快而引起的酵母菌过多等,都必须无除去这些原因,然后再扶持正常菌群,方能奏效。
三调整菌群治疗1.饮食调整:发酵性腹泻应限制碳水化合物;腐败性腹泻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增强肠粘膜的局部防御屏障功能,防止细菌易位,应增加纤维食物。
2.抗菌药物:立即停止原抗生素,应根据菌群分析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以及抑制过度繁殖的细菌,从而间接扶植肠道繁殖不足的细菌。
此外还可采用广谱抗菌药物将肠道细菌大部分消灭,然后再灌入正常肠道菌群的菌液以使其恢复。
3.活菌制剂:目前常用的活菌制剂有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杆菌、芽胞乳杆菌、分叉乳杆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粪杆菌和枯草杆菌等。
其中以分叉乳杆菌制剂疗效最好。
枯草杆菌制剂疗效也较好,其疗效机制可能是由于该菌是需氧的,能吸收氧氧,降低肠腔氧化还原电位,支持厌氧菌(类杆菌、乳杆菌)生长,从而间接扶植了正常菌菌群。
还可以用正常人大便悬液做成复方活菌制剂用来治疗葡萄球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收到较好的效果。
自闭症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及NS乳酸菌干预机制研究
自闭症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及NS乳酸菌干预机制研究研究背景: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它对社会和患者家庭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和医疗负担,并且目前临床中尚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据保守估计我国自闭症患病率为1 070,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自闭症患者不仅表现出行为症状,还伴随着诸多典型的生物学症状,如免疫功能异常、胃肠功能紊乱、多种过敏等问题。
尽管人们多年来致力于寻找致病基因,但其患病率急剧上升的现状完全不符合群体遗传学的哈迪一温伯格平衡,表明外在因素对其发生的影响远大于遗传因素。
事实上,肠道微生物在自闭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自闭症与个体的肠道微生物失衡及肠一脑轴异常密切相关。
由于婴幼儿的肠脑发育与大脑发育几乎同步,因而在发育关键期,任何影响其肠道微生物的因素均可增加自闭症风险。
肠道微生物可通过其代谢产物、免疫、神经内分泌、以及迷走神经等途径影响大脑和行为。
目前以肠道微生物为靶点干预自闭症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主要方式包括饮食干预、药物干预、粪菌移植和益生菌干预,其中益生菌以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较多认可。
本研究在关注近年来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自闭症研究基础上,尝试对自闭症患者进行特定益生菌干预,从而为了解共生微生物在自闭症发病中的角色和相应对策展开深层次的认识。
研究目的:1.建立健康儿童以及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物数据库,分析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物的构成,尝试通过调整和改变肠道微生物组份来干预自闭症。
2.通过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物与对照儿童肠道微生物结构的比较研究,确定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物的变化,确定自闭症相关微生物标记物。
3.通过检测微生物一肠一脑轴功能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自闭症儿童与健康对照儿童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探讨肠道微生物影响自闭症的分子途径。
确定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及其变化,为临床诊断和干预提供参考。
4.通过分析直接监护人填写的评估问卷,对比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异常和消化道症状在特定乳酸菌干预前后的变化,评估患者行为认知症状和胃肠道症状的改善程度。
肠道脆弱拟杆菌BF839让你远离自闭症
肠道脆弱拟杆菌(BF839):可以让人远离自闭症肠道细菌能够影响消化、过敏反应以及新陈代谢,这些都是我们所熟知的。
但是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出现更深入影响,甚至会深及人类大脑。
现在人们对于肠道菌群的生态系统已经耳熟能详了,在全球各地,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对这个微生物组(Microbiome)如何调节人类的想法和感觉进行探索。
而且现在一些科学家们已经发现证据,这个总重量在一磅到三磅之间、包含着一千多种不同的细菌、由万亿个细胞共同形成的细菌集合物,可以在很多的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自闭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其他的疾病。
近几十年来,在自闭症的研究上我们取得了一些非常引人注目的成果。
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大约四分之三的自闭症患者都会出现某些胃肠功能异常,例如消化问题、食物过敏或麸质过敏(gluten sensitivity)。
这项研究结果促进了科学家们检验肠道微生物与自闭症之间的潜在联系,最近几期的报告以及研究显示着,自闭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加州理工学院的微生物学家萨尔基斯·马兹曼尼亚(Sarkis Mazmanian)主要对肠道菌群中一种常见品种——脆弱拟杆菌BF839(Bacteroides fragilis)进行深入研究,很多的研究证实,脆弱拟杆菌BF839zai 自闭症儿童体内数量较少。
在两年前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的一篇论文中,马兹曼尼亚以及同事对类似于自闭症症状的小鼠使用了取自人体的脆弱拟杆菌BF839进行饲喂,结果显示这种细菌不仅改变了小鼠体内的菌群组成,更加然人欣喜的是,脆弱拟杆菌BF839更改善了它们的行为,结果显示,这些小鼠的焦虑程度降低,与其他小鼠的互动更多,重复性行为明显的减少。
马兹曼尼亚在2012年,因为他在肠道菌群方面的贡献,从而获得了麦克阿瑟奖。
马兹曼尼亚将这一研究发现称为为对研究微生物如何在自闭症和其他神经发育障碍中起作用所取得的“潜在的突破性进展”。
肠道菌群失调诊断标准
肠道菌群失调诊断标准
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 轻度菌群失调:在去除致病因素后,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可以恢复好转。
这种情况通常见于急性疾病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
2. 中度菌群失调:即使去除病因,肠道症状往往不能恢复,并且出现慢性肠道症状。
3. 重度菌群失调:表现为菌群交替或二重感染,需要通过粪便性状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特异性诱因,例如志贺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艰难梭菌和轮状病毒感染等。
如果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如便秘、腹泻、胀气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前沿研究丨肠道菌群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潜在靶点
前沿研究⼁肠道菌群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潜在靶点编者按⼈体胃肠道系统寄居着上万亿的微⽣物,这些微⽣物统称为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免疫和代谢平衡等⽅⾯具有重要作⽤。
通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失调会带来各种慢性疾病的发⽣,如肥胖、2型糖尿病等。
然⽽,令⼈欣喜的是,近年的相关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肠道菌群是如何影响神经系统的,可通过哪些⽅式调节肠道菌群?饮⾷和营养在塑造肠道菌群中起哪些作⽤?中国⼯程院陈卫院⼠科研团队在中国⼯程院院刊《Engineering》撰⽂,介绍了肠道菌群与⼤脑相互作⽤的肠–脑轴分⼦机制,以及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情况。
⽂章指出,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是⼲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潜在策略,基于⽬前对肠-脑轴的认识,分析和评估了以肠道菌群失调为靶点的神经系统疾病⼲预策略,如使⽤益⽣菌、益⽣元、合⽣元以及饮⾷和营养等。
⽬前关于肠道菌群–肠–脑轴⽅⾯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未来仍需深⼊研究阐明肠道菌群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分⼦机制,揭⽰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新型病理机制,为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提供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预策略,形成针对肠道菌群失调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新治疗⽅法。
⼀、引⾔据估算,⼀个体重为70 kg的⼈体内的细菌总量⼤约有3.8×1013个,⽐⼈体内细胞数(⼤约3.0×1013个)还要略多⼀些。
⼈体胃肠道系统寄居着上万亿的微⽣物,这些微⽣物统称为肠道菌群。
其中位于胃肠道系统末端的结肠和直肠具有⼈体内最⾼的菌群密度。
肠道菌群这个复杂的⽣态系统主要由细菌组成,其余则包括病毒、古细菌、原⽣⽣物和酵母。
因此,共⽣的肠道菌群⼀直被认为是宿主的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的重要界⾯,并且宿主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共⽣⽣理机制。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理功能⽅⾯发挥着重要作⽤,如维持宿主的免疫和代谢平衡。
⼈从⼀出⽣便获得了肠道菌群,并且在整个⽣命周期中,肠道菌群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化(表1)。
肠道健康对于儿童孤独症的影响-访泰和国医尤欣
肠道健康对于儿童孤独症的影响-访北京泰和国医尤欣从功能医学的角度出发,发现自闭症的胃肠道问题主要存在几大方面,包括:1. 食物慢性过敏(也叫食物敏感或食物肠道过敏):不同于急性过敏,食物的慢性过敏常常被忽视,也被错误的翻译为食物不耐受。
实际上,食物敏感(Food Sensitivity)是由食物引起的迟发型过敏反应,由IgG 或IgA介导,可引起粘膜炎症反应,使人体各器官、系统出现症状,久而久之产生各种疾病。
因为食物敏感的影响不是短时间显现,不容易把食物和症状关联,因此常常被忽视。
孤独症儿童中与食物敏感造成的有关症状,包括:在消化系统表现为:口臭、恶心、腹痛、便秘、胀气等;在皮肤系统表现为:黑眼圈、眼皮肿、湿疹、指甲变薄变脆等;在呼吸系统表现为:睡觉打鼾、揉鼻子、哮喘、咳嗽等;在骨骼肌肉系统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炎、四肢乏力等;在泌尿系统表现为:尿床、尿频等;在神经系统表现为:易怒、焦虑、攻击性强、注意力障碍、睡眠障碍、癫痫发作、认知障碍等;食物敏感与多动症、自闭症、发育迟缓关系密切!2. 消化不良、便秘、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3.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如今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套基因组,可见肠道菌群的重要性。
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已经有多项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肠道菌群发生改变,造成B族维生素合成缺乏,GABA等神经递质的合成缺乏,同时毒性的代谢物质升高,对大脑产生影响。
肠道菌群失调中有一个需要特别强调的问题就是酵母菌感染,酵母菌的过度生长可能造成儿童的多项表现,包括湿疹、疲劳、腹胀、黑眼圈、肛门周围瘙痒或发红、自我沉溺、多动和兴奋、醉酒表现(包括傻笑、头晕、头痛)。
因此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改善肠道菌群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皮球肚,也叫青蛙肚,腹胀的表现)4. 肠道通透性增加(肠漏)营养不良、消化不良、毒素、感染、使用抗生素或类固醇类药品等,导致肠道细胞之间的缝隙增加,引起炎症反应。
益生菌治疗自闭症的研究进展
益生菌治疗自闭症的研究进展
现有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大脑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产生代谢
产物来参与神经传导和免疫调节等过程,进而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和功能。
自闭症患者的肠
道菌群组成常常存在异常,包括菌群多样性降低和特定菌种的数量变化等。
通过调节肠道
菌群可能有助于改善自闭症患者的症状。
益生菌是一类对于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常见的包括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
益生菌可
以通过直接竞争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活动,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促进肠道屏障的
完整性和稳定性。
益生菌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方法。
一些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已经探索了益生菌在治疗自闭症中的作用。
动物研究发现,
通过给予自闭症模型动物益生菌,可以改善它们的社交行为和认知能力。
临床试验也显示,在给予自闭症儿童益生菌补充剂后,他们的行为和情绪问题有所改善。
一些研究还发现,
与益生菌补充剂相比,使用粪菌移植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自闭症患者的症状。
尽管存在一些积极的研究结果,但目前尚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来证实益
生菌治疗自闭症的效果。
不同的自闭症患者对益生菌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一
步研究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和剂量。
益生菌治疗自闭症是一个有前途的研究领域,但目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其机制
并证实其疗效。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投入到这个领域,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改
善自闭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疾病
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疾病我们的肠道居住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它们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这些微生物不仅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还对我们的免疫系统、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当肠道微生物失衡时,人体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本文将探讨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
肠道微生物是指在肠道内定居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与肠道细胞相互作用,参与人体的消化、代谢、免疫等多个过程。
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因个体差异而异,也会随着年龄、饮食等因素发生变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与多种人类疾病有着密切的。
以下是一些例子:1、肥胖症:研究发现,肥胖人群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较低,且富含产生脂肪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通过调节脂肪储存、能量消耗等方式影响肥胖症的发生。
2、糖尿病: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参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健康人存在差异,且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可以改善糖尿病症状。
3、神经性疾病:肠道微生物还与一些神经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有关。
研究发现,这些疾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健康人不同,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可以改善症状。
为了探究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发现了一些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
例如,饮食习惯、抗生素使用、压力等都可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
因此,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式,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肠道微生物,从而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总之,肠道微生物与人类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
通过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我们有望找到新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摘要:口腔微生物、口腔疾病、肠道菌群和肠道疾病是相互关联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综述这些方面的发展,重点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和相互作用。
关键词:口腔微生物,口腔疾病,肠道菌群,肠道疾病,关联性,研究进展。
引言:口腔微生物、肠道菌群与口腔疾病、肠道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 肠道菌群失调造成的危害
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肠道菌群失调造成的危害通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一旦失调,会给我们的身体发出信号,只是很多人都忽视了,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肠道菌群失衡的那些提示信号。
一、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感冒一般是病毒、细菌侵害机体所造成,当病毒、细菌侵害人体时,身体自身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就会被积极调动,对抗、吞噬这些外来侵略者,使病程缩短。
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这些病毒超过了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所能发挥的消灭能力,致使机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害。
反复感冒与机体的免疫力差有直接的关系,身体抗病能力不强,不能抵御外来的致病菌,所以就容易反复发作。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70~80%是分布在肠道内或者肠道周围,肠道菌群失衡是免疫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二、腹泻便秘及其它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病因有食物过敏、应激反应、乳糖不耐受、情绪变化、环境因素、使用激素等。
多项研究发现,患者与健康人群比较,其肠道菌群不平衡,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较低。
瑞典等研究发现每天服用一定剂量的酪酸梭菌会减轻产气、痉挛等症状甚至痊愈。
三、食物不耐受人体自身有能力代谢降解单糖、双糖、淀粉和蛋白质等我们从食物中获得的主要营养物质。
但也有部分例外。
绝大多数的非淀粉多糖和其他一些我们通过食物摄取的物质是被我们的共生微生物降解的。
所以当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和所摄入的食物不匹配时就会出现食物不耐受。
如果肠道中缺乏某些降解摄入食物的细菌,那么不仅通过这些食物改善健康的愿望会落空,还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和肠漏。
四、焦虑抑郁有确凿的研究证据表明抑郁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
困扰科学家的是这种伴随着抑郁出现的轻度炎症,究竟起源于哪里?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诱导焦虑和抑郁的发病中发挥作了关键作用。
肠道内一些细菌可能让您感到抑郁,而另一些细菌又可以帮您抵抗抑郁。
所以研究者们认为未来益生菌产品或许可以替代抗抑郁药物或者至少可以作为抗抑郁药物的辅助剂。
饮食调整在幼儿自闭症治疗中的作用
饮食调整在幼儿自闭症治疗中的作用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和兴趣。
目前,自闭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饮食调整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饮食调整在幼儿自闭症治疗中的作用。
一、饮食与自闭症的关系饮食与自闭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正常人存在差异,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与自闭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此外,自闭症患者常伴随着食物选择偏好和进食困难等问题,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消化系统问题。
因此,通过饮食调整来改善肠道菌群和营养状况,有望对自闭症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饮食调整的原则在进行饮食调整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可以通过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食物的摄入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2. 控制糖分摄入: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的血糖调节能力较差,过多的糖分摄入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进而影响大脑功能。
因此,应该限制糖分的摄入,减少糖分对自闭症患者的不良影响。
3. 补充必需营养素:自闭症患者常伴随着营养不良的问题,因此需要补充必需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
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来获得这些营养素,也可以考虑适当的营养补充剂。
4. 避免过敏原:有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中存在较高的食物过敏率。
因此,在饮食调整中应该避免患者对某些食物的过敏反应,如鸡蛋、牛奶、麸质等。
三、饮食调整的效果饮食调整在幼儿自闭症治疗中可能产生以下效果:1. 改善肠道菌群:通过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改善自闭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减少有害菌的生长,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
2. 提升营养状况:饮食调整可以补充必需营养素,改善自闭症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身体健康和发育。
3. 减少过敏反应:避免过敏原的摄入可以减少自闭症患者的过敏反应,改善身体不适和行为问题。
4. 改善行为和注意力:一些研究发现,饮食调整可以改善自闭症患者的行为问题和注意力集中能力,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肠道是我们身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其中肠道菌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肠道菌群是指在人类肠道内共生的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非常丰富,它们对人体的消化、代谢、免疫和神经系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构成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1. 肠道菌群的健康意义肠道菌群是肠道内最大的微生物系统,其种类和数量比人类细胞还要多。
肠道菌群的构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生活方式、抗生素等。
当肠道菌群失衡时,人体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正常的肠道菌群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吸收养分、产生有益物质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等。
它们还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以及强化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与炎症、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肠道菌群对于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近年来,世界各地肥胖病患者数量激增。
除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外,肠道菌群的变化也被认为是导致肥胖的一个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肥胖者的肠道菌群和正常人有所不同,导致肥胖者在摄取相同的食物时,“吸取”的能量更多。
肠道菌群通过产生一些代谢物质,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也可能影响食欲和饱腹感等方面。
另一方面,一些其他的微生物外源性贡献,如另类厚壳藻属(Akkermansia)的微生物学发现有助于减轻肥胖的体重,至少在实验室研究中有积极的表现。
这都表明肥胖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热量摄入不足或消耗不足,肠道菌群调节人体代谢和能量平衡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 肠道菌群与自闭症的关系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病因非常复杂。
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自闭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十分有趣的一项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肠道菌群在某种程度上与正常的肠道菌群有很大的差别,包括类链球菌、菌单胞菌和Bifidobacterium等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问题。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通过在自闭症患者身上进行肠道菌群移植,可以改善其中一些症状。
肠道菌群失调症疾病研究报告
肠道菌群失调症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肠道菌群失调症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消化内科病症体征:恶心,粪便带绿色,消化不良,腹痛,水样便疾病介绍:肠道菌群失调症是怎么回事?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那么,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呢?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特点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而产生病理性组合,引起临床症状就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ALTERATION OF INTESTINA FLORA),本症的发生率约为2%~3%症状体征:肠道菌群失调症有哪些症状?肠道菌群失调症以严重腹泻或慢性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如突然发生腹泻,或原有腹泻加重,即有可能发生本症。
一、腹泻多为淡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如蛋花样。
真菌感染可呈泡沫样稀便,有腥臭味,脓血便;葡萄球菌感染可排黄绿色稀便,每日3~20余次,伴有腹胀,腹痛一般不著,吐泻严重者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升高、血压下降;二、白色念珠菌感染一般多从上消化道开始,蔓延到小肠甚至肛周,鹅口疮常是白色念珠菌肠炎最早的信号,如小肠粘膜糜烂或溃疡可引起多次的无臭粘液脓性粪便,有时可呈水泻,伴有消化不良,如治疗不及时,可扩散至呼吸道、泌尿道甚至脑组织;绿脓杆菌感染能产生蓝绿色荧光素使粪便带绿色,但并不经常引起腹泻,个别病例粪便中有粉一般腹痛轻,少数伴恶心、呕吐、多有水、电解质紊乱,重症可发生休克。
有些旅游者可能因气候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肠道菌丛失调俗称水土不服。
近年来,由于冰箱的普及使用,有的家庭储存大量的肉食品及疏莱,过久的储存使食物变质,食用后引起肠道菌群失调,造成呕吐、腹泻,有地出现精神不集中甚至精神恍惚。
临床常见肠道菌群失调症有什么症状?㈠白色念珠菌性肠炎:是肠道菌群失调症最常见的一种。
肠道菌群能预报疾病,你信吗?
肠道菌群能预报疾病,你信吗?*导读:人从小到大肠道菌群会随身体的健康情况而发生变化,与年龄和疾病都有关系。
中国人的肠道菌群结构与美国人有明显差异,这意味着在比较两个国家各种疾病发生的风险时,除了考虑遗传差异,还必须要考虑肠道菌群的差异,因为菌群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对疾病的易感性都会有所不同。
由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5家国内外科研和医疗机构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经3年联合攻关,在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对一个四世同堂的中国家庭7位成员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人体代谢特征进行了分析,鉴定出肠道内参与人体代谢过程的一些重要细菌。
其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生活在人体肠道内数以万亿计的细菌被统称为肠道菌群,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
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特别是吃出来的病,往往与肠道菌群结构紊乱有关,比如肥胖、糖尿病等。
此外,免疫类疾病和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可能也与此有关。
像自闭症患者肠道内能产生神经毒素的细菌就异常增多,清除这些细菌的方法对病情有缓解作用。
人从小到大肠道菌群会随身体的健康情况而发生变化,与年龄和疾病都有关系。
在研究这7位中国家庭成员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时,发现他们尽管属于同一个家庭,遗传背景彼此相关、生活环境相似,但每一个个体仍然具有其特有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
人体内的基因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先天遗传的,另一种就是后天从外界环境中获得的微生物所携带的基因,尤其是肠道菌群,因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不亚于人自己的基因。
专家指出,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菌群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当身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时,肠道菌群的结构也会随之变化,如果连续几年测定一个人的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就有可能发现早期的异常变化,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预测。
该技术可以实现对肠道菌群整体结构和功能的准确精细的测定,因此,将来在健康检查中,很有可能加上肠道菌群结构化验,通过肠道菌群的变化来监测健康情况。
菌群失调的名词解释
菌群失调的名词解释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菌群失调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菌群失调指的是人体内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紊乱,也被称为肠道菌群紊乱。
肠道菌群是指肠道中存在的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集合体,它们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肠道菌群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个大脑”,它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参与食物消化、维持免疫系统健康、合成维生素等多个方面的生理过程。
菌群失调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发生。
首先,菌群失调可能影响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
肠道菌群中的某些菌种具有活化酶的功能,有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
菌群失调会导致这些菌种数量减少,从而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引发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
其次,菌群失调还可能引发免疫系统问题。
肠道菌群与人体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能够刺激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而当菌群失调时,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可能受到抑制,导致免疫系统失调,易患上感染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此外,菌群失调还可能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人们常说“肠胃不和,心情也不好”,事实上肠道菌群与人的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
菌群失调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菌群失调与躁郁症、自闭症等精神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那么,如何预防和改善菌群失调呢?首先,饮食习惯是关键。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及全谷类食物,可以提供菌群所需的营养物质。
此外,要适量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菌群平衡。
其次,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能够杀死致病菌,但同时也会对肠道菌群产生较大的破坏。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同时适当进行菌群调节。
最后,适当的生活方式也对菌群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睡眠、适度的运动以及减少精神压力能够提高肠道菌群的稳定性。
总之,菌群失调是指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紊乱,它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菌群失调可能导致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问题、免疫系统失调以及心理健康问题。
肠道菌群与精神健康的关联
肠道菌群与精神健康的关联肠道菌群是指生活在我们肠道中的各种微生物的集合体。
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除了对身体的影响外,肠道菌群与精神健康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我们的肠道中有着数万种不同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对我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参与了多种生物化学过程,例如食物消化、维生素合成和免疫系统的调节等。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稳定与我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首先,肠道菌群与情绪和应激反应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以通过神经途径与我们的大脑进行相互作用。
肠道菌群中的某些菌株可以产生多种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
这些神经递质对我们的情绪和应激反应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当肠道菌群紊乱时,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和应激反应异常。
其次,肠道菌群与心理疾病的发生有关。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紊乱与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一项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肠道菌群的调整,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这一发现表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
此外,肠道菌群还与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 的发生有关。
ASD 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疾病,患者常表现出社交交往障碍和言语沟通困难。
最近的研究发现,在 ASD 患者的肠道菌群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神经发育,导致 ASD 症状的出现。
因此,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为 ASD 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肠道菌群与精神健康之间的关联也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
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可以改善精神健康问题,并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通过饮食的调整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从而促进精神健康的恢复。
此外,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摄入也可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起到调节情绪和减轻应激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肠道菌群与精神健康的关联目前仅为初步研究阶段,还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据来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菌群紊乱和自闭症3•1Faculty of Life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Manchester , UK.Abstract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is a heterogeneous condition affecting an individual's ability tocommunicate and socialize and often presents with repetitive movements or behaviors. It tends to be severe with less than 10% achieving independent living with a marked variation in the progression of the condition. To date, the literature supports a multifactorial model with the largest, most detailed twin study demonstrating strong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dition. Here, we present a brief review of the neurological, immunological, and autonomic abnormalities in ASD focusing on the causative roles of environmental agents and abnormal gut microbiota. We present a working hypothesis attempting to bring together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on the abnormal neurological, immunological, and neuroimmunological functions and we explain in brief how such pathophysiology can lead to, and/or exacerbate ASD symptomatology. At present, there is a lack of consistent findings relating to theneurobiology of autism. Whilst we postulate such variable findings may reflect the marked heterogeneity in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as such the variable findings may be of pathophysiological relevance, more research into the neurobiology of autism is necessary before establishing a working hypothesis. Both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hypothesis presented here explore possible neurobiological explanations with an emphasis of environmental etiologies and are presented with this bias.Ann Pharm Fr. 2014 Jan;72(1):15-21. doi: 10.1016/j.pharma.2013.09.001. Epub 2013 Oct 16.[Current view on gut microbiota].[Article in French]Bourlioux P1.Author information•111, avenue de la République, 94400 Vitry-sur-Seine, France. Electronic address: pierre.bourlioux@u-psud.fr.AbstractGut microbiota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ince metagenomic research have brought new knowledge on this topic especially for human health. Firstly, gut microbiota is a key element for our organism he lives in symbiosis with. Secondly, it interacts favorably with man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our organism. Thirdly, at the opposite, it can be an active participant in intestinal pathologies linked to a dysbiosis mainly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like Crohn disease or ulcerative colitis but also in obesity, metabolic syndrome, and more prudently in autism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In order to keep a good health, it is essential to protect our gut microbiota as soon as our young age and maintain it healthy. Face to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number of publications for treating certain digestive diseases with fecal microbial transplantation, it needs to be very careful and recommend further studies in order to assess risks and define standardized protocols. Gut microbiota metabolic capacities towards xenobiotics need to bedeveloped, and we must take an interest in the modifications they induce on medicinal molecules. On theother hand, it is essential to study the potent effects of pesticides and other pollutantson microbiota functions.•1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Geisel School of Medicine, Dartmouth College, Hanover, NH, USA; Department of Medicine, Geisel School of Medicine, Dartmouth College, Hanover, NH, USA.•2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Geisel School of Medicine, Dartmouth College, Hanover, NH, USA; Department of Medicine, Geisel School of Medicine, Dartmouth College, Hanover, NH, USA. Electronic address: Lloyd.H.Kasper@.AbstractMammals live in a co-evolutionary association with the plethora of microorganisms that reside at a variety of tissue microenvironments. The microbiome represents the collective genomes of these co-existing microorganisms, which is shaped by host factors such as genetics and nutrients but in turn is able to influence host biology in health and disease. Niche-specific microbiome, prominently the gut microbiome, has the capacity to effect both local and distal sites within the host. The gut microbiome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bidirectional gut-brain axis that integrates the gut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activities, and thus the concept of microbiome-gut-brain axis is emerging. Studies are revealing how diverse forms of neuro-immune and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are correlated with or modulated by variations of microbiome, microbiota-derived products and exogenous antibiotics and probiotics. The microbiome poises the peripheral immune homeostasis and predisposes host susceptibility to CNS autoimmune diseases such as multiple sclerosis. Neural,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mechanisms are also critical mediators of the microbiome-CNS signaling, which are more involved in neuro-psychiatricdisorders such as autism,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microbiome in CNSdisorders deepens our academic knowledge about host-microbiome commensalism in central regulation and in practicality, holds conceivable promise for developing novel pro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venues for CNS disorders.Nat Rev Neurol. 2014 Feb;10(2):60. doi: 10.1038/nrneurol.2013.267. Epub 2013 Dec 24.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human gut microbiota alleviate behavioural symptoms in a mouse modelofautism spectrum disorder.Malkki H.Comment on•1Division of Pharmacology, Utrecht Institute for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Faculty of Science, Utrecht University, Utrecht, The Netherlands.•2Nutricia Research,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Laboratory of Microbiology, Wageningen University,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3Nutricia Research,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Division of Pharmacology, Utrecht Institute for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Faculty of Science, Utrecht University, Utrecht, The Netherlands.•4Nutricia Research, Utrecht, The Netherlands.•5Nutricia Research,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Electronic address: raish.oozeer@.Abstract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is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complex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with evidence of genetic predisposition. Intestinal disturbances are reported in ASD patients and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gut microbiota are described. However, the role of microbiota in brain disorders is poorly documented. Here, we used a murine model of AS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autism-like behaviour. Using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technology, microbiota composi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mice in utero exposed to valproic acid (VPA).Moreover, levels of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 and lactic acid in caecal content were determined. Our data demonstrate a transgenerational impact of in utero VPA exposure on gut microbiota in the offspring.Prenatal VPA exposure affected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assigned to genera within the main phyla of Bacteroidetes and Firmicutes and the order of Desulfovibrionales, corroborating human ASD studies. In addition, OTUs assigned to genera of Alistipes, Enterorhabdus, Mollicutes andErysipelotrichalis were especially associated with male VPA-exposed offspring. The microbial differences of VPA in utero-exposed males deviated from those observed in females and was (i)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levels of caecal butyrate as well as ileal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and (ii)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intestinal levels of serotonin and social behaviour scores.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autism-likebehaviour and its intestinal phen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altered microbial colo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a murine model for ASD, with preponderance in male offspring. These results open new avenues in the scientific trajectory of managing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by gut microbiome modulation.•1Division of Biolog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CA 91125, USA; Division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Pasadena, CA 91125, USA. Electronic address: ehsiao@.•2Division of Biolog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CA 91125, USA.•3Alkek Center for Metagenomics and Microbiome Research,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Houston, TX 77030, USA.•4Division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CA 91125, USA.•5Division of Biolog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CA 91125, USA. Electronic address: php@.•6Division of Biology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CA 91125, USA. Electronic address: sarkis@.Abstract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nclud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are defined by core behavioral impairments; however, subsets of individuals display a spectrum of gastrointestinal (GI) abnormalities.We demonstrate GI barrier defects and microbiota alterations in the 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 (MIA) mouse model that is known to display features of ASD. Oral treatment of MIA offspring with the human commensal Bacteroides fragilis corrects gut permeability, alters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 ameliorates defects in communicative, stereotypic, anxiety-like and sensorimotor behaviors. MIA offspring display an altered serum metabolomic profile, and B. fragilis modulates levels of several metabolites. Treating naive mice with a metabolite that is increased by MIA and restored by B. fragilis causes certain 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suggesting that gut bacterial effects on the host metabolome impact behavior. Taken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support a gut-microbiome-brain connec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ASD and identifya potential probiotic therapy for GI and particular behavioral symptoms in human neurodevelopmentaldisorders.•1Alimentary Pharmabiotic Center.AbstractTo date, there is rapidly increasing evidence for host-microbe interaction at virtually all levels ofcomplexity, ranging from direct cell-to-cell communication to extensive systemic signalling, and involving various organs and organ systems, including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s such, the discovery that differential microbial compo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lterations in behaviour and cognition has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establishing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as an extension of the well-accepted gut-brain axis concept. Many efforts have been focused on delineating a role for this axis in health and disease, ranging from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anxiety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to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such as autism. There is also a growing appreciation of the role of epigenetic mechanisms in shaping brain and behaviour. However, the role of epigenetics ininforming host-microbe interactions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to date. This i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many plausible route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epigenetic mechanisms and the host-microbiota dialogue. From this new perspective we put forward novel, yet testable, hypotheses. Firstly, we suggest that gut-microbial products can affect chromatin plasticity within their host's brain that in turn leads to changes in neuronal transcription and eventually alters host behaviour. Secondly, we argue that the microbiota is an important mediator of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Finally, we reason thatthe microbiota itself may be viewed as an epigenetic entity. In conclusion, the fields of (neuro)epigenetics and microbiology are converging at many levels and more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unravel the full range of this interaction.•1Preventative Health National Research Flagship, CSIRO Animal, Food and Health Sciences, Gate 13, Kintore Avenue,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5001, Australia. michael.conlon@csiro.au.AbstractBACKGROUND:A recent report indicated that numbers of Sutterella spp. are elevated in gastrointestinal biopsies takenfrom children with autismspectrum disorder (ASD). We have recently reported changes in the numbers of some bacteria within the stool of ASD children, and now examine whether numbers of Sutterella spp. and some other mucosa-associated bacteria linked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Ruminococcus gnavus and Ruminococcus torques) are also altered in the stool of these children.FINDINGS:We show that numbers of Sutterella spp. are elevated in feces of ASD children relative to controls, and that numbers of R. torques are higher in the children with ASD with a reported 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than those without such a disorder.CONCLUSIONS:We show further evidence of changes in the gut microbiota of children with ASD and confirm that the abundance of Sutterella spp. is altered in stool.•1Division of Pharmacology, Faculty of Science, Utrecht Institute for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Utrecht University, Utrecht, The Netherlands.Abstract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are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which occur in childhood and may persist into adulthood. Although the etiology of these disorders is largely unknown,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thought to play a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SD and ADHD. Allergic immune reactions, in prenatal and postnatal phases, are examples of the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adverse reactions to foods are reported in thesechildren. In this review, we address the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findings of (food) allergy in ASD and ADHD and suggest possible underlying mechanisms. Furthermore, opportunities for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in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are provided.•1Department of Soil, Plant and Food Sciences, University of Bari Aldo Moro, Bari, Italy.Abstract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fecal microbiota and metabolome of children with Pervasive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PDD-NOS) and autism (AD) in comparison to healthy children (HC). Bacterial tag-encoded FLX-titanium amplicon pyrosequencing (bTEFAP) of the 16S rDNA and 16S rRNA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otal bacteria (16S rDNA) and metabolically active bacteria (16S rRNA), respectively. The main bacterial phyla (Firmicutes, Bacteroidetes, Fusobacteria and Verrucomicrobia) significantly (P<0.05) chang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of children. As estimated by rarefaction, Chao and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the highest microbial diversity was found in AD children.Based on 16S-rRNA and culture-dependent data, Faecalibacterium and Ruminococcus were present at the highest level in fecal samples of PDD-NOS and HC children. Caloramator, Sarcina and Clostridium genera were the highest in AD children. Compared to HC, the composition of Lachnospiraceae family also differed in PDD-NOS and, especially, AD children. Except for Eubacterium siraeum, the lowest level of Eubacteriaceae was found on fecal samples of AD children. The level of Bacteroidetes genera and some Alistipes and Akkermansia species were almost the highest in PDD-NOS or AD children as well as almost all the identified Sutterellaceae and Enterobacteriaceae were the highest in AD. Compared to HC children, Bifidobacterium species decreased in AD. As shown by Canonical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Principal Coordinates, the levels of free amino acids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f fecal samples were markedly affected in PDD-NOS and, especially, AD children. If the gut microbiota differences among AD and PDD-NOS and HC children are one of the concomitant causes or the consequence of autism, they may have implications regarding specific diagnostic test, and/or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