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版讲义散文之部第6单元项脊轩志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项脊轩志》艺术特色分析
《项脊轩志》艺术特色分析《项脊轩志》表现出很强的艺术功力和写作技巧,分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细节“撩”情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
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现了出来。
环境固然清幽、谧静,充满诗意,然而作者更为怀念的是自己的亲人。
作者写祖母、写母亲、写妻子,只是通过一两件和她们有关联的事来叙述。
笔墨不多,事情不大,只留下人物的一些身影,但人物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
如写母亲听到大姐“呱呱而泣”时,用手指轻轻叩打南阁子的门扉说:“儿寒乎?欲食乎?”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悲戚的感情是很自然的生发的。
再如写祖母的一段文字,简洁细腻,绘声传神,“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两句话;“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一两个动作,把老年人对孙子的牵挂、赞许、鞭策的复杂感情,描绘的惟妙惟肖。
写亡妻,只说:“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寥寥数笔,绘出了夫妻之间的一片深情。
末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树。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
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
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
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
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质朴“增”情文章动情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质朴,不加藻饰。
作者不大张声势,不故作惊人之笔,甚至也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词藻来作恣意的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平平常常地叙事,老老实实地回忆。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教案
《项脊轩志》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归有光及本文写作背景;熟练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技能目标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自己的淡远深情的写作风格;理清作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脉络;笔译浅易的文言文语段。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深情;感受亲情。
教法学法⑴情景教学法;⑵诵读法;⑶导读法;⑷学生自主学习法;⑸讨论法;⑹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父爱、母爱,亲情无限。
在我们身边,永远流淌着家人的关爱。
爱,在文人笔下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那就是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虽然,有大约二十年的时间我没有再品读这篇精美的散文,但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肥胖的、慈爱的身影,每到此时,便心潮澎湃,不能自己。
是啊,亲情就是植物体渗出的汁液,看起来微乎其微,其实,那是爱的博大,那是心的折射。
我敢说,世界上最纯净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亲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再来感悟一下那份浓浓的眷恋情。
导入2:古人常说“人生四大喜事”,指的是哪四大喜事啊?生:“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师:四大喜排在最后的一个是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后就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古代的读书人谁不向往啊?据此老师设计了一个谜语:“衣锦还乡”打一明代作家,他是谁呢?生:归有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再来感悟一下那份浓浓的眷恋情。
二、题解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现在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
明亮
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日影反照 室始洞然
“喜”在何处呢?
• 借书满架, • 偃仰啸歌, • 冥然兀坐。
怡
好学
然
醉于书香
自
善思
得
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庭院显得 多么幽静,多么迷人! “三五之夜”,皓月当空,月色如水,桂 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微风过处,光影 摇动,幽香阵阵,心旷神怡。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正是诗 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 深挚的眷恋之情。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
1.从 2.省略句,状语后置 3.探望 4.人称代词,你 5.何,怎么;竟日,整日 6.太像 7.名作动,有成效 8.过了一会 9.判断句 10.在否定句中,代 词作宾语,宾语前 置。“不能控制自 己”
轩东故尝①为②厨,人往, 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 能以③足音辨人。轩凡④四遭火, 得⑤不焚⑥,殆⑦有神护者⑧。
• 不必写惊天动地的大事,曰常生活中的平 凡小事,只要你用心感受,抓住富有特征 的细节,定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平平淡淡总是真!
谈谈本文感人至深的原因在哪里?
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人物,把 真切强烈的感情融入生动的景物和场面之中, 使家庭琐事的叙写和个人哀乐的抒发增添了 令人回肠荡气的力量。
写作特色:
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 容笑貌,寄托深情。
2、善于利用细节描写。
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 挚。
谢 谢 欣 赏
解 题: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 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 名字呢?
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 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 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之项脊轩志教学设计-教学文档
项脊轩志教学目的: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句式: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3、理解“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4、了解“志”这种文体。
教学重点: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和以“喜”“悲”统摄全篇的组织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细节描写的精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特点;了解唐宋派;了解书斋取名为“项脊轩”的缘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代王锡爵说归氏散文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今天我们学习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探究作者在文中抒写了怎样的“欢愉惨恻”的情思。
二、归有光简介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
江苏昆山人。
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
嘉靖十九年(35岁)中举人。
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
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才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
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三、整体感知(一)诵读课文,疏通文意1.朗读,要求学生重点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语气、语调。
3.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注意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并进行归纳。
(1)重要词语:得、然、凡/而、若、汝得:“又北向,不能得日。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然:“室始洞然”,“冥然兀坐”/“然余居於此” 凡:“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 而”、“若”、“汝”、“尔”、“乃”都可以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课文中用了前三个,文中句子是“某所而母立於兹”/“吾儿,久不见若影”/“他日汝当用之。
”(2)数词的用法文言文中,数词常常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而不需要加量词;现代汉语中则需要结合量词,构成数量短语。
课文例句如下:“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 “顷之,持一象笏至。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六单元--自主赏析--项脊轩志-(共74张)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 古之立大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技 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击 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最深 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个人 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最苦 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 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 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是黑 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过短暂 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 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 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 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的枕头 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中 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 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 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做不 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 并把研究继续下去。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 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灾难,已经开始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意志若是屈 它都帮助了暴力。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意志坚强,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 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 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项脊轩志》课件 (共24张)
作者其文
博览群书,散文杰出,上承唐宋,下启 “桐城”;源出《史记》,取法唐宋,是明 代“唐宋派”(唐顺之、茅坤等人为主)代 表作家。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 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语言朴素简洁,感情真挚,通过记叙一些日 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 弟之间的深情。其中《项脊轩志》可为代 表, ; 被誉为“明文第一”, “今之欧阳 修”。代表作《先妣事略》《寒花葬志》 《项脊轩志》。著有《震川先生集》。
项 多可喜: 文人闲适之情
脊 轩
亦
志
今衰昔盛
多可悲
悼念亡母
物在人亡 怀念祖母
回忆亡妻
总结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 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 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 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 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假醉翁之亭欧阳绘山水相映表放情林木之乐意 托鄙陋之室禹锡寄仙龙之说议淡泊修业之洁志 借项脊之轩有光写三世变迁抒物是人非之悲情 借项脊之轩有光忆家庭琐事言时世变迁之感慨
联4:望月移步折桂枝,今生有恨; 睹物思人戚余心,来世续缘。
联5:风移影动轩不动, 物是人非情岂非。
联6:枇杷树下忆亡妻,爱亦渺渺,恨亦渺渺; 项脊轩中听足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作者其人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昆山人;别号
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9岁能文; 35岁中举,八次考进士不第;迁嘉定,收徒讲学;花 甲及第,授长兴县令,后任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 太仆”。 归有光不幸的人生: 8岁丧母周氏,17岁失奶奶夏氏,29岁发妻魏氏死, 32岁魏氏婢女寒花亡,43岁长子亡,44岁继室又死。
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 何异?”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6.4项脊轩志新课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2.课文第二段记叙了母亲哪几件往事?这些 事情是怎样串连起来的?回忆起这些琐事,为 什么会“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呢?
• 【参考思路】 这一段里一共记叙了母亲两件 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 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 的情景。这两件往事是通过老妪的回忆串连起 来的,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 抚和关怀,但正因为如此,作者对于母亲也怀 有更深的眷恋之情。
• 贺铸晚年退居苏州,本来就心情抑郁,又加上 不幸失去陪伴自己多年的妻子,写的这首词就 难免显得悲观沉重。
一、古字通假 而母立于兹(____通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寺院的主持 (2)往.往.而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常常
• 项脊轩志 •————————————————————
• □ 归有光
了解归有光及其散文成就
知识 ,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与能力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
言现象
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
过程 与方法
缠绵动人的特色,学习作 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 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
• 鹧鸪天
•
□贺 铸
•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 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
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 挑灯夜补衣。
• [赏析] 词意:重新走过苏州城的西门已经是 处处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能和你同来为 什么不能和你同归呢?失去你后,我就像那遭 了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失去了以往的活力。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版选修第六单元第3课《项脊轩志》教案
《项脊轩志》归有光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散文《项脊轩志》“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点,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感受其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琐事出发,通过细节刻画人物,抒发思想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琐事出发,通过细节刻画人物,抒发思想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思亲之情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巩固文言知识。
2、讨论法:通过广泛讨论,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
3、延伸法:通过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她建成于上个世纪70年代,可以称得上是老屋。
没有现代高楼的气势,没有别墅的豪华,有的只是她青灰色的古朴。
她保存了我童年的乐趣,相伴了我的青春年华,见证了我整个大家庭的发展。
明代的归有光也有一间老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老屋,聆听他的光阴故事,感受他的岁月情感,学习这篇被称为“明文第一”的《项脊轩志》二、听读全文,把握内容1、思考:围绕着项脊轩,作者记叙了哪些事情?明确:修葺项脊轩、叔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
2、行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作者在项脊轩中的生活的感受?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作用:承上启下)3、哪些事情悲,哪些事情喜?明确:喜——修葺项脊轩悲——叔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三、自由朗读,品味细节1、《项脊轩志》被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师姚鼐评为“太仆最胜之文”,这主要得力于作者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来表达。
举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6单元第4课 《项脊轩志》(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项脊轩志》教案教学目标(一)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二)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难点重点(一)课文第1段里,写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小屋的眷恋之情。
说说作者这种深挚的感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分析:明人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说,归有光的散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惨怛”,忧伤,痛苦。
“怛”读dá)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究其原因,归有光善于将感情融注在叙事和描写之中,因此,读他的文章,往往能感受到一种浓重的抒情气氛。
课文第1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略前而详后。
项脊轩原是陈年旧屋,又小,又破,又漏,又暗,简直不堪人居。
但作者对它却很有感情。
首先,修葺之时,不但“使不上漏”,而且“杂植兰佳竹木于庭,旧时栏媚,亦遂增胜”,着意对书斋周围的环境加以美化。
其次,修葺之后,作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满架的书都是“借”来的,说明作者当时处境之清寒,但他寒窗苦读,似有无穷乐趣。
正因为作者具有高洁的情操,所以他能够从朴素的环境中看到无穷诗意。
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在他笔下的庭院显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如是“三五之夜”,则“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正是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
皓月当空,月色如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
微风过处,顿见光影摇动,但闻幽香阵阵,更觉心旷神怡。
这里作者写的是景,但景中含情。
从作者笔下那“珊珊可爱”之景,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
(二)课文第2段记叙了母亲哪几件往事?这些事情是怎样串连起来的?回忆起这些琐事,为什么会“语末毕,余泣。
妪亦泣。
”呢?分析:这一段里一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姬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的情景。
这两件往事是通过老姬的回忆串连起来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六单元 自主赏析 项脊轩志 (共74张PPT)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 男人怕父母是孝顺,怕老婆是真爱。所以,好男人都是能耐大,脾气小,渣男则相反!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永远不要埋怨你已经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改变它,要么就安静的接受它。 就算你的朋友再多,人脉再广,其实真正对你好的人,你一辈子也遇不到几个。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梦想,但如果其中一个不断搅扰着你,剩下的就仅仅是行动了。 不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
婚姻的最大杀手不是外遇或出轨,而是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所以,平时的沟通很重要,而吵架也是另类的沟通,正所谓吵吵闹闹一辈子, 不吵不闹难白首!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心如镜,虽外景不断变化,镜面却不会转动,这就是一颗平常心,能够景转而心不转。 不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 知道自己目的地的人,才是旅行得最远的人。 不要太在乎自己的长相,因为能力不会写在脸上。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将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 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无法带给别人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脊轩志本课话题——思念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篇课文的结尾,可以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亲切面容,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何况这一番是永别呢!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
这一句话,托物寓情,寄托了作者对亡妻深切的思念。
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苏轼种树悼亡妻18岁那年,苏轼娶了15岁的王弗为妻,她是眉州乡贡进士王方之的女儿,贤淑、精明,正好与苏轼的旷达、坦率互补。
王弗也颇有才气,红袖添香夜读之余,还能谈一点自己对文章的见解。
苏轼不但对她倍加爱护,也视她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可惜的是,他们的幸福生活只保持了11年,王弗便染病去世了。
苏轼在安葬爱妻的山坡上种满了青松,他有诗句记载此事:“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
”苏轼的思念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此后他一首接一首地写诗悼念亡妻,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那首《江城子·记梦》。
玫瑰易凋,青松长翠,苏轼以文人的浪漫和超人的执着,向爱人表达了一份感天动地的情意和最真挚的思念之情。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思念是翅膀飞过的痕迹。
——泰戈尔如果一切真的消失地球也不见那我要我对你的思念再在世界里走几个光年。
——安东尼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渗漉..(shèn)(lù)修葺.(qì)栏楯.(shǔn)呱呱.而泣(ɡū) 扃.牖(jiōnɡ) 异爨.(cuàn)阖.门(hé) 垣.墙(yuán) 长号.(háo)老妪.(yù) 迨.(dài) 珊.珊可爱(shān)象笏.(hù) 偃.仰(yǎn) 先妣.(bǐ)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归⎩⎪⎨⎪⎧吾妻来归.(女子出嫁)臣请完璧归.赵(归还)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返回)若水之归.海也(汇聚)(2)得⎩⎨⎧又北向,不能得.日(得到,获得)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能够)(3)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安置)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设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丢下) (4)每⎩⎨⎧每.移案(每逢)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经常,不止 一次)(5)当⎩⎨⎧他日汝当.用之(副词,应当)以当.南日(挡住) (6)为⎩⎨⎧轩东故尝为.厨(作为,是)庭中通南北为.一(成为)余既为.此志(写作) (7)所⎩⎪⎨⎪⎧某所.,而母立于兹(地方、处所)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用在动词前,构成 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与“以”连用,表原因, “……的原因”)若属皆且为所.虏(助词,与“为”配合,表被动)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向下) (2)使不上.漏(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3)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阁子北面) (4)垣墙..周庭(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 (5)乳.二世(名词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 (6)执此以朝.(名词用作动词,上朝) (7)庭中通南北为一.(数词作名词,一体)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室仅方丈..古义:一丈见方。
今义:寺院的住持。
(2)往往..而是古义:到处。
今义: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3)三五..之夜古义:指农历每月十五。
今义:表示数目不多,约数。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判断句)译文: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
(2)妪,先大母婢也。
(判断句)译文: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
(3)鸡栖于厅。
(状语后置句)译文:鸡在厅堂里栖息。
(4)其制稍异于前。
(状语后置句)译文:形式与过去稍有不同。
(5)而母立于兹。
(状语后置句)译文:你的母亲(曾经)在这儿站着。
(6)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译文:我从童年起就在轩内读书。
(7)以当南日。
(省略句)译文: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
(8)语未毕,余泣。
(省略句)译文:(老婆婆)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
(9)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被动句)译文: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毁。
[识作者]苦读,9岁能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
但仕途并不顺利,35岁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
后迁居至嘉定(今上海嘉定)安亭江上,在此读书讲道20余年,学生常数百人,世称“震川先生”。
在文学上,以散文创作为主,取得较高的成就,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他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主要作品著述较多,主要有《文章指南》《诸子汇函》《震川文集》等[探背景]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他的散文题材较狭窄,只是就日常交往、身边琐事,尤其是家人、父子、夫妇之情着笔。
作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耳闻目睹,感受深笃,因而文字委婉凄恻,深刻动人。
这一特点在《先妣事略》《寒花葬志》及本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
作者35岁中举后,徙居嘉定安亭江上,授课讲学,不复回故里。
由此可以推知,他18岁写此文,35岁左右可能在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了附记,其间相距十六七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也生长了约五六年。
这样,不仅枇杷树“亭亭如盖”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且“多在外”“不常居”之语也有了着落。
[巧识文]志“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常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记事,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等,还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
屋子仅一丈见方,只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容纳一个人居住。
这是一间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头上的)泥土漏下,雨水也往下流;每当移动书桌时,环视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四周(竟然)没有可以安置(案桌)的地方。
方位又朝北,不能照到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qì),使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
我稍微修补了一下,使它上面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不再漏土漏雨。
阁子北面开辟了四扇窗子,院子周围砌上墙,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 ),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花、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yǎn)仰啸歌,也就增加了光彩。
借来的书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高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了也不离开。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影子交杂错落,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的事,也有许多可悲的事。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dài)诸父异爨(cuàn),内外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
等到伯、叔分居了,室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而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
庭院开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家中有个老婆婆,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
房子西边和内室相连,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先母曾经来过一次。
老婆婆经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的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西呢?’我在门外一一回答。
”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我从童年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整天默默地待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去的时候,用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得到效果,这孩子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了呀!”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上朝用的,以后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你会用到它!”回忆旧日事物,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长号(háo)不自禁。
忍不住放声大哭无法控制。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项脊轩的东边从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必须从轩前过。
余扃(jiōnɡ )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前经过。
我关上窗户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凭脚步声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辨别是谁。
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毁,大概有神护者。
……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写字。
我的妻子回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呀?”这以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六年,我的妻子去世,小轩破败没有整修。
又过了两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闲极无聊,就派人再次修补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形式跟过去稍有不同。
然而此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的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