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蹈ppt.ppt

合集下载

欣赏 《草原就是我的家》课件(共25张PPT)

欣赏 《草原就是我的家》课件(共25张PPT)

四、学习方法建议 聆听与演唱:可以多聆听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尝试演唱这首歌曲。通 过自己的演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了解背景:可以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这 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意义。 拓展学习:可以拓展学习其他与蒙古族文化和草原生活相关的音乐作品,了解更多关 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或者参加相关的文化活 动等,更全面地了解蒙古族文化和草原生活的多样性。 实践体验:如果有机会,可以亲自到草原体验草原游牧生活,感受蒙古族人民的坚韧 和勇敢。可以通过参加旅游、参观蒙古包等途径来深入了解蒙古族文化和草原生活, 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课后小结 二、音乐特点
课 后 小 结
旋律优美: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优美,曲调流畅,音域适中,听起来非常舒服。歌曲 的旋律不仅表现了草原的壮美景色,也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深情和热爱。 节奏明快:这首歌曲的节奏明快,特别是歌曲的前半部分,通过明快的节奏让人们感 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和豪迈。 歌词深刻:歌曲的歌词非常深刻,描绘了草原的壮美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游牧场 景,让人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
4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通过以上学习方法的建议,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歌曲 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能够将学习所得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未来的学习旅程中,我 们会继续探索音乐的世界和文化的多样性!
下课! 同学们再见!
祝大家身体健康!
1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经典的蒙古族歌曲,这首歌曲以草原为主题,描绘了蒙古 族人民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以下是对这首歌曲的课后小结:

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

• 敖包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媒体的传播下 已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会》的 蒙古民族民歌,更是敖包文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宣传热度, 红透大江南北。 • 在无际的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 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 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 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 • 敖包,又称"鄂博"、"脑包"、"堆子"、"石堆"、"鼓包"。 指的是在自己游牧的区域内,选择一个幽静的地方,用石 头堆起的圆形堆。《中华全国风俗志· 卷九》云:"鄂博随 在皆有……其形圆,其顶尖,颠立方角蒙经旗,其上下则 埋哈达一方,粮食五种,银数钱,每年必一祭。"阮葵生 《蒙古吉林风土记》云:"垒石象山冢,悬帛以致祷,报 赛则植木表,谓之"鄂博",过者无敢犯。"敖包,在蒙古 牧人看来是神圣之所在。 •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
民间舞蹈?安代舞?圆舞?马拉特走马舞?筷子舞?盅碗舞?育呼尔舞?鞭鼓舞?太平鼓舞?倒喇舞?好德格沁?鄂尔多斯舞?牛斗虎?跳鹿舞?查干林德舞?乐舞白沙细乐安代舞?是流传在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族民间歌舞是蒙古族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花异葩
新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广袤草原蒙古包
•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 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 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 族”。
• "那达慕"是蒙古语译音,即"娱乐、游戏"之意"。作为蒙古族的传统娱乐活动, "那达慕"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区特点。 • "那达慕"历史悠久。在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虽无"那达慕"的直接记载, 但从诗中关于西征、祝捷的描写,已可略见"那达慕"的雏形。据《蒙古秘史》 有关记载,这一活动最晚当形成于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后不久。 • 最初的"那达慕",其主要内容是祈祷神灵的保佑,即"祭敖包",又叫作"敖包 塔克勒根"。游牧射猎的生活方式和世代征战的社会环境,使蒙古族养成一种 尚武精神。因此,每年一度的"敖包塔克勒根"在浓厚的宗教色彩之外,又有 了赛马、摔跤、射箭三项竞技的内容,以充分展示蒙古族男子的阳刚之气。 后来又因歌舞的介入,"敖包塔克勒根"娱乐、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逐渐演

蒙古族音乐舞蹈

蒙古族音乐舞蹈

03
舞蹈场面的烘托
蒙古族舞蹈常常以群舞的形式出现,场面宏大、气势磅礴。音乐在烘托
舞蹈场面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的渲染和烘托,使得舞
蹈场面更加震撼人心。
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音乐与舞蹈的互补性
音乐与舞蹈的创新性
蒙古族音乐和舞蹈在表现形式和内容 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音乐通过声音 来传达情感和意境,而舞蹈则通过动 作和姿态来表现音乐的内涵和韵律。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映衬,共同构成 了蒙古族音乐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
手段。
舞蹈对音乐的需求与呈现
01
舞蹈动作的多样性
蒙古族舞蹈动作丰富多样,包括抖肩、翻腕、马步等,这些动作需要音
乐的节奏和旋律来引导和配合,以展现出独特的舞蹈魅力。
02
情感表达的深度
蒙古族舞蹈注重情感表达,通过舞蹈动作来展现内心的喜怒哀乐。音乐
在情感表达上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使得舞蹈的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发展
随着蒙古族社会的演变和进步, 蒙古族音乐舞蹈不断吸收其他民 族和外来文化的艺术元素,逐渐 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艺术风格。
蒙古族音乐舞蹈的特点与风格
特点
蒙古族音乐舞蹈以豪放、粗犷、热情 、奔放为主要特点,表现了蒙古族人 民的勇敢、热情和豪迈性格。
风格
蒙古族音乐舞蹈的风格独特,既有浓 郁的草原气息,又融合了其他民族和 外来文化的艺术元素,形成了多元化 的艺术风格。
顶碗舞的舞蹈动作难度较大,需要舞者具备高超的技艺和平衡能力,体现了蒙古 族人民的智慧和技巧。
萨满舞蹈
萨满舞蹈是蒙古族的一种原始宗教舞蹈,具有浓郁的神秘色 彩。舞者身着萨满服饰,手持法器,通过舞蹈祈求神灵保佑 和消灾解难。
萨满舞蹈的舞蹈动作狂野奔放,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神灵的 敬畏和祈求。

8.2蒙古舞——鸿雁组合 课件(共17张PPT) 《形体礼仪》(上海交大出版社).ppt

8.2蒙古舞——鸿雁组合  课件(共17张PPT) 《形体礼仪》(上海交大出版社).ppt

谢谢观看
图8-10
一、组合顺序
图8-11
图8-12
3.硬腕、踏踮步 [5]~8拍:踏步左脚在前,双手一位手位,1拍提腕,1拍压腕。重复做一个8
拍。如图8-11所示。 [6]~8拍:踏步左脚在后,右脚在前踮步,双手二位手位,1拍提腕,1拍压腕。
重复做一个8拍。如图8-12所示。
一、组合顺序
4.软手、踏踮步 [7]~8拍:踏步左脚在前,双手一位,2拍软手1次。重复做一个8拍。 [8]~8拍:踏步左脚在后,右脚在前踮步,双手二位,2拍软手1次。重复做
5~6拍:重复1~2拍的动作。 7~8拍:重复3~4拍的动作。 [18]~8拍:保持左腿膝盖跪地不动。 软手2拍一次,做四次,共一个8拍。由五位分 四次逐渐打开至大鹏展翅的造型。
一、组合顺序
图8-29
图8-30
11.结束动作 [19]~4拍:身体由左膝跪地慢慢站直,双手慢慢放下,自然垂直在体侧。 5~6拍:身体由左向五点方向转身。 7~8拍:双手变斜上举。
一个8拍。
一、组合顺序
5.硬腕、右弓步、踏踮步 [9]~2拍:右脚向2点方向,向前
一步变弓步,同时右手变三位斜下举提压 腕1次,左手变四位斜上举提压腕1次。如 图8-13所示。
3~4拍:右脚向6点方向,撤一步变 踮步,左脚不动踏步向2点方向,同时右手 变四位斜上举提压腕1次,左手变二位侧平 举提压腕1次。如图8-14所示。
3~4拍:右手向2点斜上举软手1次,左手 变二位侧平举。如图8-24所示。
5~6拍:重复1~2拍的动作。 7~8拍:重复3~4拍的动作。 [15]~8拍:保持右腿膝盖跪地不动。 软手2拍一次,做四次,共一个8拍。由五位分 四次逐渐打开至大鹏展翅的造型。
一、组合顺序

《蒙古族音乐舞蹈》课件

《蒙古族音乐舞蹈》课件
神和集体荣誉感。
旅游开发的意义
蒙古族音乐舞蹈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 源,可以为旅游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 益。
旅游开发可以为蒙古族音乐舞蹈提供 更广阔的舞台和传播渠道,推动其传 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 供有力支持。
通过将蒙古族音乐舞蹈融入旅游开发 ,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 质,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舞蹈使音乐更具有表现力
通过舞蹈的表演,音乐的情感和故事情节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表现 ,使观众有更深刻的体验。
音乐与舞蹈相互补充
在蒙古族艺术表演中,音乐与舞蹈常常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 营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效果。
04 蒙古族音乐舞蹈的表演形 式
音乐表演形式
蒙古族长调
长调是蒙古族音乐的代表,具有 辽阔、豪放的特点,通常在草原
《蒙古族音乐舞蹈》ppt课件
目 录
• 蒙古族音乐概述 • 蒙古族舞蹈概述 • 蒙古族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 蒙古族音乐舞蹈的表演形式 • 蒙古族音乐舞蹈的文化意义 • 蒙古族音乐舞蹈的未来发展
01 蒙古族音乐概述
蒙古族音乐的起源与历史
蒙古族音乐的起源
起源于古代蒙古部落的狩猎和游 牧生活,以及与周边民族的交流 融合。
蒙古族舞蹈的起源与历史
起源
起源于古代蒙古部落的仪式和庆典,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创造并传承 下来的。
历史
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狩猎舞蹈到后期的宫廷舞蹈,都反映了蒙古族社 会历史的变迁。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与分类
特点
以粗犷、豪放、热情的风格著称,注重身体的起伏、旋转和 跳跃,以及手、脚、头的协调配合。
表现形式
音乐主要通过声音来表现 ,而舞蹈则通过动作和表 情来表现。
表达方式

蒙古舞蹈课件

蒙古舞蹈课件
节奏韵律
蒙古舞蹈的节奏明快、欢快,通常以三拍或四拍为主,具有强烈的跳跃感;而汉族舞蹈的节奏则相对缓慢、平稳,通常以二拍或四拍为主,具有柔和、优美的韵律。
蒙古舞蹈与汉族舞蹈的比较
舞蹈风格
蒙古舞蹈和国际标准舞在风格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蒙古舞蹈是一种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强调身体的灵活性和舞者的表现力;而国际标准舞则是一种竞技性舞蹈,注重舞步的规范性和技术的精湛性。
《蒙古舞蹈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contents
蒙古舞蹈的起源和历史蒙古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蒙古舞蹈的表演形式和风格蒙古舞蹈和其他舞蹈的比较蒙古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蒙古舞蹈的实践活动
01
பைடு நூலகம்
蒙古舞蹈的起源和历史
蒙古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蒙古人的生活习俗和游牧文化。
蒙古舞蹈的起源与蒙古人的日常生活、节日庆典、自然崇拜等密切相关。
蒙古舞蹈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蒙古舞蹈的起源
蒙古舞蹈的历史发展
古代蒙古舞蹈主要受藏传佛教和萨满教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蒙古帝国时期,受到中亚和西亚舞蹈的影响,蒙古舞蹈开始向世俗化转型。
蒙古舞蹈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
蒙古舞蹈的文化内涵
蒙古舞蹈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蒙古人的信仰、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师徒传承
许多学校开设了有关蒙古舞蹈的课程,使更多的人能够在更广泛的环境中学习和传承这种舞蹈。
学校传承
蒙古舞蹈的传承方式
创新舞蹈语言
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
传达现代主题
蒙古舞蹈的现代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蒙古舞蹈,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 PPT

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 PPT

以牲最苗一很易苗
草口上族种重,族 盖圈层的通,加大

顶。很吊风不上多 。两矮脚性宜天居

现层,楼能起气住 多者只通好居阴在

以则放常的。雨山
改不粮建干因多区
为盖食造爽而变,
瓦顶不在的,,山
顶层住斜木苗潮高
。。人坡楼族湿坡
一。上,历多陡
般楼,叫来雾,
以 竹 编 糊 泥
下 堆 放 杂 物
分 两 层 或 三
处的一种表现。
舞蹈:花鼓舞——古时,有个能歌善舞的彝族美
丽姑娘,有一天,她在洗瓦罐,无意间拍打了罐口,瓦 罐便发出了咚咚的声音。她觉得很好听,在上山砍柴时 便取回了一根空心树,蒙上羊皮,用木棍一敲,其声音 特别悦耳动听。从此以后,彝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鼓和 跳花鼓的活动。
左脚舞——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
舞蹈
YOUR TITLE HERE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 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 进行修改。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 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 进行修改。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 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 进行修改。
竹筒饭
美食
酸汤鱼
三色饭 烧糍粑
服饰:壮族服饰简称"壮服"主要有蓝、黑、
棕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 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男子礼服 惯穿长袍,外面套上一件短褂,通称"长衫配 马褂",起先是头戴顶圆帽,后来改戴礼帽。 男女都穿布鞋。
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 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 消灾祈福。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 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 为蛙形舞姿。壮族民间其它舞蹈,多模仿劳动动 作。据统计,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舞蹈多达几 十种。著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 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 等。

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及训练组合

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及训练组合
膝于右腿后,左膝抵住右膝盖窝处,左前脚掌后点 地;双腿夹紧,右腿为主力腿保持重心直立,左腿
为支撑腿固定右腿重心。
小八字步
大八字步
踏步位
3.虚位点步 以左腿为主力腿,右半脚掌可于主力腿的前和旁轻轻点地。动作时双腿
可屈膝亦可直膝。
虚位点步
(二)基本舞步
1.平步
准备拍 小八字步位,双手拇指冲压腕叉腰。
1-2拍 双肩快速交替,左肩向前,右肩向后。 3-4拍 右肩向前,左肩向后。
1-2。拍 在硬肩的基础上,将硬肩顿挫 感的脆转变成连绵不断的韧与柔。
3.绕肩:
绕肩分为前后绕肩、单双绕肩与交替绕肩 准备拍 双手拇指冲压腕叉腰,双肩自然 下垂。 1-2拍 双(单)肩由后(前)向前(后 )经划立圆落回至准备拍位置。
2.软手(正) 准备拍 双手按掌于胸前。 1—4拍:提腕随后下压,微架起手肘,再次提压腕时手指 尖微微卷曲逐渐伸长后将双臂向体侧与肩平行展开,连续不断 地保持提压腕、架肘、卷曲延伸至指尖的运动路线。
(三)蒙古族舞蹈的“肩”
1.硬肩
2.柔肩
硬肩分为单硬肩与双硬肩。
准备拍 双手拇指冲压腕叉腰,右肩向
准备拍 双手拇指冲压腕叉腰,右肩向前左肩向后。前,左肩向后。
胯前端手
胸前端手
扬鞭勒马手
3.硬腕 硬腕也称“提压腕”,是手掌与手腕处 于平直姿态时,以上提与下压的手腕动
作进行手臂动作的舞动,动作中要求脆与韧的交替结合。
4.勒马手 勒马手包括单手勒马式、双手勒马式、扬鞭勒马式等。
提腕
压腕
单手勒马式Leabharlann 双手勒马式扬鞭勒马式
(二)蒙古族舞蹈的“臂”
1.柔臂 准备拍 右手直臂压腕于体侧右下方,左手直臂提腕于体 侧左上方 1—4拍 由大臂与手肘部发力,左手成压腕,右手成提腕, 将两只手臂交替的波浪式手臂运动,动作收于右手直臂提腕于 体侧右上方,左手直臂压腕于体侧左下方。

蒙古舞蹈ppt.ppt

蒙古舞蹈ppt.ppt
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公里;全区总面积 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 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 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全区地势较 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在 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 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
依据习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一断轴车轮或木杆 (意为镇妖避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 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 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有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 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 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蒙古舞蹈
姓名: 学号:
蒙古舞蹈
蒙古族的地理位置 蒙古族的服饰特点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特色乐器及音乐欣赏 蒙古族舞蹈特点、分类 蒙古舞蹈欣赏
内蒙古地理位置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由东北向西斜 伸,呈狭长形。经纬度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 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
3、灯舞、盅碗舞 《灯舞、盅碗舞》---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
主要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
它的形成,元代就有记载,足见其历史悠久。对此,清.陆次云在他 所作《满庭芳》一词中曾有所描述:“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 燃灯。更口噙汀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卉,故使人惊。 哀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其温雅婉约的技巧,可见一斑。此 舞因受地点(蒙古包)道具(灯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立而舞。主 要赁借手、腕、臂、肩的樟、挑、拉揉和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 表演。技艺精湛者,亦能双手各托燃灯,边快步奔走边作流星般盘绕 动,此时灯焰飘忽摇曳,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魅力,堪舆杂技相 媲美。

少数民族蒙古族民俗风俗介绍PPT模板

少数民族蒙古族民俗风俗介绍PPT模板
子”﹑“盲骨子”﹑“萌骨”等许多同音译名。 • “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
蒙古族人口
成吉思汗时期
蒙古草原上的总人口在170 万左右。纪元1206年蒙古 汗国正式建立的时候,减去 二十多年争战的死亡数字, 蒙古汗国的总人口应不少于 150万。
中国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 普查数据中国蒙古族人口约 为650万,中国的蒙古族人 口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 东北,在新疆、河北、青海 都有分布,其余散布于河南、 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 地。
• 英雄史诗:《勇士古那干》《江格尔》 • 史传文学名著:《蒙古秘史》 • 民间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 抒情歌谣:《母子歌》
蒙古族的舞蹈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 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 蒙古民族的 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 联系。
• 蒙古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 由于长期生活在 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 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牧民们在生活中创 造了大量的音乐舞蹈,比如“挤奶舞”、“筷子 舞”、“盅碗舞”,其中最著名的是“安代舞”。
蒙古包在《汉书》等汉语典籍中,被称作“毡帐”或“穹庐”。 在蒙文典籍里被称为“斡鲁格台格儿”,意为无窗的房子,
现代蒙古语则称“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为圆形或蒙古人房子。 “
蒙古包
蒙古族的绘画与文学舞蹈
蒙古族的绘画Leabharlann 最早的古代蒙古绘画艺术,是游牧人的岩 画,大多是民间画家所为。 反映了当时人 们的生产、劳动的形象。
蒙古族的统一与对外征伐
•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 汗,建立了大蒙古国。 蒙古汗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

蒙古舞蹈ppt1234

蒙古舞蹈ppt1234

图片欣赏
舞蹈欣赏 顶碗舞
它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
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拉弓多
用藤条或木杆与马尾作成,两条琴弦分别用40 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两 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马头琴的演奏方法 与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 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像 小提琴)。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其发音柔 和、浑厚而低沉,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 风味,因而有人形容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 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 言更直接。
2、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
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 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 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 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 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 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 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 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 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 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 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 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 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 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 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 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 便成"布斯贵浑"(蒙古语,意 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 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 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舞蹈
姓名:廖 锐
学号: 20100014
蒙古舞蹈




蒙古族的地理位置 蒙古族的服饰特点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特色乐器及音乐欣赏 蒙古族舞蹈特点、分类 蒙古舞蹈欣赏
内蒙古地理位置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边疆,由东北向西斜 伸,呈狭长形。经纬度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 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 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公里;全区总面积 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 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 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全区地势较 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在 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 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 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 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 等水面面积占0.8%。

非遗文化蒙古族歌舞PPT

非遗文化蒙古族歌舞PPT


礼 仪 与 体 态 探究歌曲旋律与舞蹈动作之
间联系,观察舞蹈体态特征。
• 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有蒙古族长

调音乐特征。



• 动作舒展流畅,意境与旋律高度契合。 律
• 挺腰拔背
平手 附手位
基礼
• 沉肩抬颌 跨前端手 旁平手位 斜前上位 踏步
本仪 体组
态合
• 身体微微后仰
音牧
乐区
强弱
强弱
玩不


舞蹈风格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歌舞都具有
鲜明的独特性和地域性。丰富的舞蹈语言和独特


的舞蹈风格都承载其悠久的历史、古老的生活习

俗与歌舞文化,因此,少数民族歌舞既是蕴藏丰


富的中华艺术宝库,也是我国人类学、社会学、

民俗学上极具研究价值的珍贵资料。
谢 谢 观 看


>
>
>
>

2/4 X X X X | X X X X ||

• 肩:耸肩、硬肩
• 臂:压臂
舞蹈组合
基 本 动
• 腕:提压腕

• 站姿:踏步站姿

舞蹈风格
西部卫拉特 《沙吾尔登》
东部科尔沁 《顶碗舞》
答疑
是什么原因导致蒙古族民间舞蹈 风格上的差异呢?
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环境对歌
舞文化也有相应的影响。因此,蒙古族舞蹈

既饱有前民族的统一性,又保留了各个部落


的独特性。例如东部的科尔沁与西部的卫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舞蹈
姓名: 学号:
蒙古舞蹈
蒙古族的地理位置 蒙古族的服饰特点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特色乐器及音乐欣赏 蒙古族舞蹈特点、分类 蒙古舞蹈欣赏
内蒙古地理位置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边疆,由东北向西斜 伸,呈狭长形。经纬度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 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
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公里;全区总面积 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 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 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全区地势较 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在 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 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
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 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
等水面面积占0.8%。
服饰特点
1、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 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 部分,上衣高领是特点, 男子穿长袍和围腰,脚蹬 长靴,头裹头巾。妇女喜 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 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 腕,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 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 第三件为无领对襟坎肩, 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 醒目。妇女头上的装饰多 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2、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 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 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 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 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 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 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 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 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 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 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 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 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 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 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 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 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 便成"布斯贵浑"(蒙古语,意 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 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 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特色乐器: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 又名“胡兀儿”、“胡琴”、“马尾胡琴”、“莫 林胡兀儿”等。为擦弦类弦鸣乐器。因琴 杆上端雕有马头为装饰而得名。
它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 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多为梯 形,也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 形的。箱框板用硬质木板制作,两面蒙 以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 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杆用色木、梨木或 红木等制作,
女子舞姿端庄、典雅、雍容大度,多以抖肩、翻腕动作来表 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
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于一挥手、一扬 鞭、一腾跳间,表现出蒙古族男性粗犷、强健、骁勇,刚劲 有力之美
由于受生活空间的影响,蒙古族舞蹈在室内外有不同的表现 风格。蒙古包内空间狭小,舞蹈主要表现在手腕肩膀腰身上, 动作温婉轻柔。草原宽广辽阔,舞蹈则多展现在腰腿部,动 作舒展豪放。蒙古族舞蹈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 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相传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姑娘突然得了 一种怪病,神智恍惚,举止失常,几经医治不见起色,老阿爸只得用 牛车拉上女儿前往它乡求医。行途中车轴断裂,女儿病情加重,奄奄 一息,老阿爸急得绕车奔走,以歌代哭。歌声引来附近百姓,见此状 无不潸然泪下,皆随老阿爸身后甩臂跺足,绕行哀歌。不料哀痛的歌 声惊醒了姑娘,她悄然走下牛车,尾随众人奋力而舞,待大家发现时, 她已跳得汗如雨注,病愈如初。消息不胫而走,以后,人们皆仿效这 种载歌载舞的方式,为患有类似病症的的人治病,取名“安代”。又 在求雨、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群众集会中采用,并广为流传,逐步 发展成为自由地表现思想感情和生活的集体舞。
安代舞》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活 跃的特色,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依据习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一断轴车轮或木杆 (意为镇妖避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 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 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有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 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 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音乐欣赏
《赞歌》
《鸿雁》
蒙古舞蹈特点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欢快,舞步轻捷,热情奔放,风格 独特。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 质。手臂、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十分丰富,其特点 是手腕、臂部、肩部松弛柔韧,舒展屈收,特别强调圆和远 的感觉,腿部动作屈伸有控制,灵活多变,刚柔相济。
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拉弓多 用藤条或木杆与马尾作成,两条琴弦分别用40 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两 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马头琴的演奏方法 与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 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像 小提琴)。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其发音柔 和、浑厚而低沉,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 风味,因而有人形容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 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 言更直接。
蒙古舞蹈分类
宗教习俗舞蹈
节日庆典舞蹈
宗教习俗舞蹈
祭神树舞 战旗舞 十二属相舞 丹布尔舞 筷子舞 蛊碗舞 盘子舞 浩德格沁舞 雅布根好布吉木舞 安代舞等
著名传统舞蹈简介
1、安代舞
《安代舞》---是一种集体舞蹈。"安代"为"欠身起来"、"抬起头来"之 意。最初是一种用来求神治病的仪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