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湿地减少的原因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地理每日一题湿地的功能及其保护

2018年高考地理每日一题湿地的功能及其保护

湿地的功能及其保护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2017届江西四校联考)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 cm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1—2题。

1.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③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上升⑤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工业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⑥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②④D.②⑤⑥2.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

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利于调节气候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③利于调节河流径流④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①④B.③④C.④⑤D.①②【参考答案】1.A 2.A2.红碱淖属于湿地资源,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提供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根据题干可知,该地区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水体盐碱化,动植物资源减少,可知保护红碱淖有利于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⑤是森林的作用;③与题干不相符;该湖已成为咸水湖,不是水源地,不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②错误。

解题必备湿地的功能及保护1.湿地的主要功能2.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

湿地消失的人为因素见下表:3.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学霸推荐(2015年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资源与环境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6期湿地对于调节生态环境有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其和海洋、森林一起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有着“天然物种库”、“地球之肾”的美称。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湿地面积日渐减小,湿地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

本文根据开封市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对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1存在问题1.1湿地面积被蚕食。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增,同时植被、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尤其是人为因素成为了湿地减少的主要因素。

开封市柳园口湿地也逐渐被蚕食,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湿地的功能逐渐退化。

1.2湿地生态环境逐渐被污染。

湿地植被面积逐渐减少,但是湿地植被斑块数目却有所增加,这说明湿地破碎化程度正逐渐加大。

而且人类的活动、城市化建设,也使得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农药、化肥、养殖污水等大量排入湿地,污染湿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程度降低,野生动物以及鸟类的数量减少,沼泽的植被逐渐减少,湿地自成一体的小生态链条断裂,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1.3区域内气候变化对湿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提升,导致水分蒸发量逐渐增大,天然水位下降;开封的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地下水以及河流补给天然湖泊的水量减少,从而引起自然水面面积减小,土地沙化、盐碱化比较严重,湿地植被退化,湿地生物多样性特质面临严峻考验。

1.4湿地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对湿地造成不良影响。

黄河湿地美景引人入胜,自然也成为趋利者眼中的“摇钱树”。

保护区内旅游项目的开发,吸引来数量众多的游客,投资的热潮也提升,他们借助湿地人文景观,大肆宣传湿地的文化特色,以此带来商机,获取更多的利润,众多的违章建筑及不合理的开发都会对湿地资源产生不良的影响。

1.5湿地交通与野生动物栖息产生矛盾。

湿地内的交通资源,如汽车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尾气以及道路两旁的灯光等都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捕食、生长、繁殖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迁移和分布。

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1.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A.气温低,蒸发弱B.降水丰富C.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答案】B【解析】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湿地区域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形成面积广大的城市湿地,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洁净,杂质和水汽含量少,降水较少,故答案选B。

【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最不可取的是()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特色农产品基地【答案】D【解析】湿地系统开垦发展蔬菜、瓜果特色农产品种植业,将会对该湿地造成严重的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大大降低,不利于环境保护,是最不可取的发展方向,故答案选D,而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都有利于保护湿地。

【考点】本题考查湿地生态生态系统的保护。

2.材料: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

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据此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洞庭湖萎缩的原因,湖泊面积缩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围湖造田,二是上游破外植被导致的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塞湖泊所致。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2014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一、基本情况为满足我国湿地保护管理需要,更好地履行《湿地公约》,2003年我国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初步掌握了单块面积100公顷以上湿地的基本情况。

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准确掌握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变化情况,制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政策,编制重大生态修复规划,国家林业局于2009-2013年组织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按照《湿地公约》,第二次调查确定起调面积为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开展了湿地类型、面积、分布、植被和保护状况调查,对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内的湿地,以及其他特有、分布有濒危物种和红树林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湿地开展了重点调查,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状况、利用和受威胁状况等。

参与本次调查的省级及以上单位203个、技术人员2.2万人,调查采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简称)与现地核查相结合的方法。

全国共区划湿地斑块27.62万块,区划湿地区3391个,重点调查湿地1579处,布设植物调查样方72227个,动物调查样带和样方14044个,获取调查成果数据2.6亿条。

二、调查结果调查主要成果:一是掌握了调查范围内符合公约标准的各类湿地面积、分布和保护状况,建立了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库。

二是掌握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其他重要湿地的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经济及受威胁状况等。

三是掌握了近十年来100公顷以上湿地面积、保护状况和受威胁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

四是建立了稳定的湿地资源调查专业队伍和专家团队。

五是形成了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系列技术规范。

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另有水稻田面积3005.70万公顷未计入),湿地率5.58%。

湿地生态学复习资料

湿地生态学复习资料

湿地生态学CH1 总论1.湿地之神——丹顶鹤。

2.中国“荷都”——微山湖红荷湿地。

3.湿地公约于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Ramsar)签订。

每年的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4.湿地: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5水是湿地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

6.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物种的基因库或生物超市。

7.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一)经济效益——单位面积湿地生产力最高:(1)高生产力(食物、药材、工业原料);(2)水资源丰富(居民、工业、农业用水来源);(3)泥炭(燃料、泥炭浴疗、生物肥)。

(二)社会效益:(光观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三)生态效益:(1)大气(调节气候、调节空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泥炭起着碳库的作用)(2)水——“自然之肾”,“地球之肾”功能。

(污水处理、水体净化,平衡补给地下水、调蓄水量、保岸护堤)(3)防止土壤酸化(4)生物(物种的基因库)8.湿地存在的问题。

(1)盲目开垦和改造(2)湿地水资源不合理利用(3)泥沙淤积(4)污染(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等)(5)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的破坏给依托湿地的生物带来了灭顶之灾。

)9.保护对策:(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2)制定湿地保护开发利用规划(3)加强湿地的研究(4)完善湿地法规(5)建立自然保护区(6)湿地公园(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为“湿地公园”。

)CH2 湿地类型拉姆萨(Ramsar)公约分类系统中湿地类型:滨海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1.滨海湿地的类型: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沼湿地,红树林沼泽,海岸咸水湖,海岸淡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湿地。

⑴红树林:红树植物的树皮内大多含有丰富的单宁酸,遇空气容易氧化成红色。

浅谈湿地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浅谈湿地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浅谈湿地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任瑞丽(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朔州036000)摘要:我国湿地资源丰富,面积位居世界第四。

湿地\有着重要的生态、生产功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大多数湿地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严重破坏,从而使得湿地的整体面积在逐渐减少,湿地水体污染非常严重,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而且整个湿地的物种多样性下降也非常明显。

面对上述问题,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湿地的状况以及湿地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后续的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湿地;现状;问题厂引言湿地在我国具有非常广泛的分布,类型也呈现多样化,这也使得我国的湿地资源非常丰富,在自然生态、生产、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岀巨大的价值。

湿地不仅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而且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够提升物种多样性、为周边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

湿地在吸附以及降解污染物方面的能力非常强大;在多样化的湿地景观中,人们能够得到环境良好的休闲场所。

此外,2019年的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提出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

然而,近十年来,由于人为活动影响加剧,湿地所承受压力越来越巨大,带来的变化也越来越剧烈。

联合国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这篇报告中充分表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各地湿地生态系统在逐步消失,而且和其他生态系统相比较,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速度非常快。

1湿地现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自然资源产生更大的需求。

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自然环境的问题,导致发生了很多破坏自然环境的现象,湿地的污染和破坏就是其中之一。

我国湿地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湿地面积减少近几年来,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为养殖业、围垦建造的迅速发展,导致湿地系统出现过度开发利用,湿地系统面积大幅下降。

在我国于2014年公布的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发现叫全国范围内湿地生态系统总体面积5360.26万公顷,占我国国土面积的5.58%,这次结果是2009到2013年我国所开展的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策研究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策研究

建筑设计262产 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策研究张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湿地作为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改善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分析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湿地生态环境现状,探索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建设的策略,旨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对策湿地是生态环境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在环境保护、气候调节等多个工作方面所表现出的优势非常明显。

但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很多地区湿地正在逐渐退化,同时还存在一些人为性破坏湿地等问题,对整个生态环境的质量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由于湿地是很多野生动物和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其中还包含了一些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和一些稀有的水生植物等,如果湿地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则这些动植物将会失去正常的生存空间而逐渐死亡。

1 湿地的形成与退化1.1 湿地的形成湿地可以通过大自然的进化以及人类后期开发形成,分为天然的和人工的。

天然湿地可以通过在自然环境中演化而成;河流海水经常流过的地方形成了泥潭;涨潮退潮形成湿地;冻土地普遍的地区雨水不易渗透而形成湿地;雪山冰川融化的雪水在低洼处长期积累,形成湿地等。

人工湿地是经过人为开发而形成的,比如养鱼用的池塘、储存水的水库、种植水稻的稻田等。

无论哪种方式形成的湿地,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多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和促进作用。

1.2 湿地退化的原因(1)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使江河湖海的水位不断下降,淤泥越来越多,没有足够的水源及时供给进行补充,使得水量不足,从而无法保证湿地的滋润,逐渐导致湿地干涸。

同样,土地沙漠化也是造成湿地减少的一大因素。

树木植被的减少使土地表层沙质化,无法保证地表水的储存,沙土使湿地变干,逐渐消失。

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有土地状态、气候条件、植被生长方面的因素,但更多方面是受人类不文明行为的影响。

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①气候冷湿②地形地平不理排水③土壤存在冻土层不利地表水下渗④河流较多,降水较多⑤植被稀少⑥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A.①②③⑤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湿地的形成原因。

沼泽地的形成主要从地表大量积水分析,从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水、地形影响排水和地表下渗等方面分析,故与⑤⑥关系不大。

故选择C项。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江湿地发生怎样的变化A.湿地数量增加B.湿地数量减少C.湿地质量下降D.基本没有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从图中信息可知,耕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减小。

故选择B 项。

【3】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荒垦殖B.气候变化C.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D.矿产资的大规模开发【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耕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减小,所以是过度开垦导致湿地减少。

故选择A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湿地问题。

2.西藏和黑龙江沼泽湿地面积广大。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1】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B.纬度高,蒸发微弱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D.气温低,蒸发微弱【解析】沼泽湿地的形成与降水、地形、气温、地形等因素有关。

西藏内陆高原,地形的阻挡,降水稀少,排除A;冰雪覆盖描述的是西藏的自然景观,排除C;西藏地势高,起伏大,排除B;西藏地势高,黑龙江纬度高,二者温度低,蒸发弱,故选D。

【2】下列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C.西藏湿地面积增大与全球变暖有关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答案】D【解析】黑龙江湿地减少,主要原因是人为的破坏,由于50年代不断拓荒,不断的破坏湿地,耕地不断的增加。

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

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

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湿地的定义“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深不超过2⽶的低地、⼟壤充⽔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深不过6⽶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淡⽔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三⾓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物多样性的⽣态系统,是⼈类最重要的⽣存环境之⼀。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然和⼈⼯两⼤类。

⾃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湿地主要有⽔稻⽥、⽔库、池塘等。

⼆、湿地的作⽤1、物质⽣产湿地具有强⼤的物质⽣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七⾥海沼泽湿地是天津沿海地区的重要饵料基地和初级⽣产⼒来源。

2、⼤⽓组分调节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量的⼆氧化碳⽓体,并放出氧⽓,湿地中的⼀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中有害⽓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组分。

3、⽔分调节湿地在蓄⽔、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和维持区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是蓄⽔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旱灾害。

4、净化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活污⽔和⼯业排放物)的流⽔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

⼀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中的有毒物质,净化⽔质。

5、提供动物栖息地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动物尤其是⼀些珍稀或濒危野⽣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6、调节局部⼩⽓候湿地⽔分通过蒸发成为⽔蒸汽,然后⼜以降⽔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量。

三、东北湿地东北地区是我国湿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之⼀, 地处温带、寒温带, 包括⿊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湿地类型以淡⽔沼泽和湖泊为主, 总⾯积为6731 78万hm2。

占全国湿地总⾯积的17151%。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 ⼤⼩兴安岭⼭地、长⽩⼭⼭地也发育了⼤⾯积的沼泽, 是我国淡⽔沼泽的集中分布区。

我国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及其对策

我国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及其对策

我国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及其对策作者:韩楚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8年第07期近年来,我国湿地生态系统遭遇了严重的退化危机,导致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其生态调节功能也逐渐减弱,给我国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影响。

本文简单介绍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负面作用,对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展开分析,并就其改善应对策略加以探讨。

湿地系统是我国极为常见的生态系统,从理论上来说属于水域生态系统,但也兼具陆域生态系统的部分特征。

可以说,湿地生态系统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源,同时对我国生态系统的调解有着良好作用,是我国必不可缺的重要生态系统。

但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问题愈发明显,需要加以重视并进行改善解决。

一、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负面作用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意味着其功能的全面减弱。

首先,湿地生化系统的退化会严重降低湿地的水量贮存作用,从而减弱其对洪水的抵抗作用,使得洪水的威胁性越来越大,增加防洪堤坝的压力。

其次,湿地生化系统的退化意味着湿地面积的减少,从而使得其供水能力大幅降低,难以为我国居民提供稳定的水源。

另外,湿地生态系统作为丰富的物种资源库,包含了大量的植物与生物,是保证我国生态平衡、能源丰富的重要基地。

而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使得其中包含的物种资源大量减少,对我国物种多样性造成严重打击。

最后,湿地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调节作用,能有效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更能净化水体,消减环境污染。

而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净化造成了严重影响。

例如,松江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河流型城市湿地,其生态系统退化给哈尔滨乃至整个黑龙江的生态环境保护都造成了恶劣影响。

二、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成因(一)自然环境变化湿地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积水,可以说,水是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

不可避免的,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量会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如季节性缺水。

湿地的功能和利用保护

湿地的功能和利用保护

(1)分析巴拉圭河流域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12分
)解析:结合材料分析巴拉圭河流域沼泽湿地形 成的原因,主要从水分来源(降水和河流水)、 地形、土壤性质等方面分析。
答案:气候湿润,年
;多条河流交汇,
;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流域内土质黏重,地表水不易下渗。(12分)
(2)说明湿地内鸟类资源丰富的优越条件。(8分)
4、(2018新课标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
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 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 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 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6分) 解析 考查区域地貌、气候特征。由材料“乌裕尔河原为 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 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为嫩江上游的支流 ,地 势较高;“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积水较 浅”。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 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是因为河谷相对较浅,地势平 坦、开阔;水量较少是因为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2014·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 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 (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 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 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 资源数量。右图所示的西西伯利 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 流众多,沼泽广布。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3.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1)数量在减少,如泥沙淤塞,围湖造田,滥垦沼 泽、滩涂等。 (2)水污染,质量在下降。 (3)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在降低。 (4)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降低。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一)生物物种减少造成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主要有:1、大面积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境的破坏;2、过度捕猎和利用野生物种资源;3、城市地域和工业区的大量发展;4、外来物种的引入或侵入毁掉了原有的生态系统;5、无控制旅游;6、土壤、水和大气受到污染;7、全球气候变化。

(二)森林资源破坏造成森林破坏多的原因有:1.砍伐林木;2.开垦林地,我国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我国开垦了大量的林地,特别是农民非法烧荒耕作,刀耕火种,造成了对森林的严重破坏,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所开垦林地的耕作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增加了,加剧了林地土壤侵蚀,严重损害了森林植被再生和恢复能力;3.采集薪材,我国约有一半以上人口用薪柴作炊事的主要燃料,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薪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采伐林木的压力越来越大;4.大规模放牧,在西北、内蒙地区放牧的规模越来越大,导致草地的大量减少。

(三)湿地减少湿地减少的原因:1.农牧业发展,农业的迅速发展,盲目开垦湿地,使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减。

畜牧业的不可持续发展,对湿地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同时农牧业的发展造成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水位下降,湿地水大量补充地下水,造成湿地系统物质能量流失衡及生态功能减弱,直接导致湿地系统的退化。

如松嫩平原的原始自然景观为疏林草原和草原,垦荒活动使草原面积大幅减少。

2.水利工程建设,人为修建水库和堤防,特别是随着水库库容和堤防长度和高度的增加,拦截水源使得河流下游以及周围的水利联系减少乃至被切断,一方面减少了平原区湖泊、沼泽、滩涂等湿地的上游水源;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切断了内流区的外泄通道,导致湖泊萎缩、沼泽化,沼泽湿地变干、萎缩,使地表盐分难以向下游排泄而加剧湿地盐碱化。

3.点面源污染,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营养物质富集、土地盐碱化、农药杀虫剂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的一系列点、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使湿地水体受损,水质恶化,生态系统结构受到破坏,湿地功能减弱,湿地系统不断退化。

湿地还是“失地”

湿地还是“失地”

4.河流湿地
受地形、气候条件等因素影 响,河流在流域上的分布不 均。河流湿地主要指河流等 流水水域沿岸、浅滩、缓流 河湾等发生沼泽化过程而形 成的湿地,包括以下分类: 永久性河流实地、季节性或 间歇性河流湿地、泛滥平原 湿地、喀斯特溶洞湿地。
5.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指受人为 活动影响而形成的湿 地。主要包括水库、 盐田、运河、输水河、 稻田、水塘等。我国 稻田的分布主要在亚 热带与热带地区,人 工湿地具有养殖、输 水、蓄水、发电、农 业灌溉和城市景观等 功能和作用,与人类 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人工湿地不仅能够满 足市民物质生产需求, 更是建设城市生态文 明的重要自然基础。
纬度比较高,气温低, 蒸发量小;地下有冻 土层,地表水不容易 下渗;地势低平,地 表水不容易排泄出去, 土壤中水分饱和,形 成大面积湿地。
平原地区
高纬度地区
降水丰富; 排水不畅形成湿地
热带雨林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 冰川融水较多而地表 水较丰富、且冻土广 布而水难以下渗,于 易积水的低洼处易形 成湿地
成因举例
三江平原气候湿润,降水 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 不畅;气温低,蒸发弱; 冻土发育,不易下渗。青 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 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 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 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 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 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 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 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 水不畅。
①提供丰富的农产 品。
②提供矿物资源。
③能源和航运。
①旅游观光。
②教育与科研价 值。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材料一: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内蒙古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克鲁伦河,它从蒙古国 草原流入我国境内最后汇入呼伦湖,是呼伦湖水重要来源。克鲁伦河在大草原上150多公里的直线 距离,画了至少100 多个圆圈。沿岸牧草丰富,自古为重要农牧业地带。 材料二:呼伦湖是中国第五大湖,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湖,湖水量大。旧时呼伦湖北与黑龙江上游河段 (海拉尔河)相通。湖泊水位涨落周期较长,约以十年左右为一个涨落周期,当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 成为排水湖,呼伦湖表现为淡水湖,当湖水量持续减少,水位不断下降,只吞不吐,甚至会变为微咸 水湖,故湖泊有微咸水湖和淡水湖的周期性相互转化现象。呼伦湖流域示意图及蛇曲景观图。

2019-2020学年地理人教版选修6同步检测: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2019-2020学年地理人教版选修6同步检测:4.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记一记一、什么是湿地 1.定义:(1)狭义: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

(2)广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功能,有“地球之肾”之称。

3.中国湿地:(1)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

(3)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原上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沉积物充满湖泊和沼泽。

(2)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围海造田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2.我国湖泊的减少:(1)主要原因:过度引水灌溉;盲目围湖造田。

(2)产生的影响: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导致湖水矿化度增加,水质变劣。

三、保护湿地1.湿地破坏的具体表现:(1)基础建设:湿地填平、建造楼宇。

(2)水利工程:裁弯取直、铺砌水泥护坡。

2.危害:割断了河流、湖泊与周围环境的水文联系和生态联系。

3.湿地保护的国际共识:(1)多个国家加入《湿地公约》。

(2)1.根据“中国政区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湿地的类型很多,主要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浅海滩涂湿地和人工湿地等,图中字母所示区域最主要的湿地类型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我国人工湿地以________为主,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有广泛的分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类型、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首先根据图示判断出A、B、C、D、E所在的地区,然后结合其所在地区的地理条件进行分类;我国南方地区的人工湿地以水稻田为主。

我国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问题

我国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问题

我国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问题
①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造成中国天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
②湿地污染加剧,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也使水质变坏;
③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严重影响着这些湿地的生态平衡;
④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日益严重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洪涝灾害
加剧;
⑤湿地保护投入不够湿地保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总之,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湿地的盲目开垦、环境污染及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等,这些威胁造成了湿地面积的减少和湿地功能的下降。

湿地

湿地

三、湿地干涸及其恢复(一)湿地1、定义:(1)狭义: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

只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沼泽和湖泊、海洋的滨岸部分,而不包括湖泊的开阔水体和海岸外面的浅海部分。

(2)广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理解。

(1)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2)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

(3)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

2、湿地的价值:(1)生态价值——“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2)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和水运。

(3)社会效益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

3、中国湿地现状(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

(3)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日益减少的湿地1、湿地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2)人类活动:——极大地加速湖沼消亡过程2、湖泊面积减少A.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

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现在又成为了第二大淡水湖。

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在缩小,由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一直到1960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

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

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湿地减少的原因
近年,湿地开垦与改造、污染、湿地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等,致使湿地成为全球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之一。

总体来看,我国湿地面临着四大问题:一是由于对湿地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湿地面积正不断减小,功能衰退。

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以及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给湿地带来了严重污染。

三是生物资源过度使用,严重影响着湿地的生态平衡。

四是湿地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使一些湿地严重退化甚至消失。

湿地减少:人地之争是驱动力。

湿地面积的变化在数量上以自然湿地的减少和人工湿地的增加为主要特征,同时自然湿地的减
少远大于人工湿地的增加。

其中自然湿地的减少一部分转化为人工湿地,而其余的部分则转化为非湿地。

受自然因素变化引起的湿地变化类型包括青藏高原上的内陆湿地类型,以及洪泛湿地。

而青藏高原和新疆增加的13 000余平方千米湿地,可能是由于冰川冻土和常年积雪的消融所致。

按照目前气候变化预测,青藏高原未来100年将变得更干旱温暖,青藏高原的新增湿地的命运不容乐观,极可能随冰雪消融殆尽而干涸。

从湿地生态保护角度看,我国1990~2000年湿地面临着“以次充好”、大面积退化的困境。

特别是缓解洪涝、净化水和空气环境、保护物种、提供珍稀野生动物必不可少的栖息地等重要的湿地生态功能,随着天然湿地的丧失而消失。

其主要驱动力是人类开垦、水产养殖和局部气候变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