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原理(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三视图ppt课件

建筑三视图ppt课件

建筑三视图ppt课件•建筑三视图基本概念与原理•正投影图绘制技巧与规范•剖面图与断面图绘制要点•透视效果图制作技巧与展示•建筑三视图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建筑三视图识图与审图能力培养•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建筑三视图基本概念与原理三视图定义及作用定义作用投影原理与方法投影原理投影方法根据建筑形体的不同位置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投影面和投影方向,将建筑形体向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相应的视图。

视图间关系与转换视图间关系视图转换02正投影图绘制技巧与规范确定投影方向绘制投影线完善投影图030201正投影图绘制步骤线条使用及标注方法线条使用在绘制正投影图时,应使用细实线表示可见轮廓线,虚线表示不可见轮廓线,点划线表示中心线或轴线。

标注方法在投影图上应标注必要的尺寸,包括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

标注时应选择合适的比例,使图纸清晰易读。

梁体正投影图梁体的正投影图通常呈现为长条形,表示梁体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在绘制时应注意梁体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标注。

柱体正投影图柱体的正投影图通常呈现为矩形或正方形,表示柱体的顶面和底面。

在绘制时应注意柱体的高度和宽度比例。

墙体正投影图墙体的正投影图通常呈现为矩形或不规则形状,表示墙体的厚度和高度。

在绘制时应注意墙体的厚度和高度比例以及门窗等开口的位置和尺寸。

典型结构正投影图示例03剖面图与断面图绘制要点剖面图类型及选择依据剖面图类型选择依据断面图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绘制方法注意事项实例分析:剖面图和断面图应用实例一实例二实例三04透视效果图制作技巧与展示透视效果图基本概念和特点透视效果图定义利用透视原理,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感的设计图纸。

透视效果图特点立体感强,能真实反映物体的空间关系和比例;视觉效果好,能增强设计方案的感染力。

制作透视效果图所需软件工具介绍SketchUpAutoCAD三维建模软件,适用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操作简单易上手,支持实时渲染。

3ds Max优秀透视效果图案例欣赏案例一某商业综合体透视效果图,展示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和周围环境,体现设计师的创意和表现技巧。

第三章--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PPT课件

第三章--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PPT课件

厨房:900/800mm
双扇门 门宽:1200~~1800mm
四扇门 门宽:2400~~3600mm
-
26
2、窗的面积:
窗口面积大小主要根据: 房间的使用要求 房间的面积 当地日照情况 设计时可根据窗地面积比=
进行窗口面积的估算,也可先确定窗口面积,然后根据表规 定的窗地面积比值进行验算。
-
27
不同的建筑空间为了保证室内的明亮程度, 照度标准是不一样的。离地面低于0.5米的 窗户洞口面积不计入窗地比的窗户面积如: 在住宅设计中客厅的窗地比一般是1/6~1/4, 卧室的窗地比一般为1/6~1/8 ;楼梯间 ---1/12;工业建筑中窗地比取为了1/8。
48
-
49
-
50
-
51
B、
❖ 楼梯的位置按使用性质分为
❖ 主要楼梯
❖ 次要楼梯
❖ 消防楼梯
-
52
(2)楼梯的宽度与数量 ——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
A、楼梯的宽度 〉=850mm/人 1100~~1200mm/两人
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要求 (注:住宅内部楼梯可减少到850~900mm/人) B、楼梯的数量——疏散楼梯 通常情况下,每一栋公共建筑均应设两个楼梯
建筑外观及经济性等各个方面。
-
24
-
25
1、门的宽度和数量
房间中门的最小宽度是由人体尺寸、通过人流股数及家具 设备的大小决定的。
单股人流通行的最小宽度取550mm
一个人侧身通过需要300mm
门的最小宽度——
单扇门
厕所:700mm 阳台:900mm
卧室:900mm 普通教室/办公室:1000mm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3低层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3低层

3 低层住宅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3.2.5 院落空间 1.住宅院落分类 1.住宅院落分类 按使用分:私有独院, 1)按使用分:私有独院,半私有独院 按空间关系分:宅院, 2)按空间关系分:宅院,庭院 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一户住宅,建筑在内, 宅院:指独立式住宅的外院,从属一户住宅,建筑在内,院 子在外, 字形—— ——开放 子在外,“回”字形——开放 庭院: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不少于三面围合) 庭院:指受到建筑不同程度围合(不少于三面围合)而形成 室外环境,建筑在“ 院落在“ ——封闭 室外环境,建筑在“外”,院落在“内”——封闭
3 低层住宅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3.2.2 房间组合 组合类型: 组合类型: 1.平房式低层住宅 1.平房式低层住宅 避免入户主要路线穿过家务院和K 避免入户主要路线穿过家务院和K,W,C等辅助部分 2.户空间占 户空间占2 2.户空间占2 ~ 3层的低层住宅 主要特点1 1)主要特点1:安排楼梯户内位置 形式: A)形式:平行双跑楼梯 转折楼梯 直跑楼梯
3 低层住宅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3.1.2 特点 缺点: 缺点: 1.不利于节约用地 1.不利于节约用地 2.低顶面积多 增加了地基与屋顶的处理量, 低顶面积多, 2.低顶面积多,增加了地基与屋顶的处理量,影响住宅建设 经济性 3.较大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人口密度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 3.较大建筑覆盖密度和较小人口密度不利于提高为住宅服务 的道路,管网, 的道路,管网,其它设施的使用效益
3.户空间占一层的集合型低层住宅 3.户空间占一层的集合型低层住宅
3 低层住宅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3.2.3 垂直交通 • 楼梯23°~ 45° 楼梯23 23° 45° • 局部爬梯45 ° ~ 90 ° 局部爬梯45 • 少数坡道10 °以下 少数坡道10 分类: 分类: • 公用楼梯,户内楼梯 公用楼梯, • 处理方式: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无顶盖) 处理方式: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无顶盖) • 梯间处理: 梯间处理: 封闭式(梯间式)楼梯:梯段独立, 封闭式(梯间式)楼梯:梯段独立,以实体隔开 开敞式楼梯:一边或两边无实墙,梯段与其它空间( 开敞式楼梯:一边或两边无实墙,梯段与其它空间(一 般是客厅) 般是客厅)相通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件第3章第4节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件第3章第4节
X ni
i2
m1
i振型上的惯性力在
j振型上作的虚功
X1i
m2
mn
X X
2i ni
i2
m
X
i
Wij m1i2 X1i X1j m2i2 X2i X2 j L
i2
X
T j
m
X
i
2.主振型的正交性
i振型上的惯性力在 j振型上作的虚功:
Wij
i2
X
2k m2 k12
0
k k m2
m2
EI1
k2 m1
EI1
k1
X
1
1 1.618
X 2
1 0.618
(2k 2m) k 2m k2 0
1.618
0.618
1 0.618 k / m 2 1.618 k / m
X11 1 ; X12 1 X 21 1.618 X 22 0.618
y1 y2
X1 sin(t ) X2 sin(t )
k11 X1 k21 X1
k12 X 2 k22 X 2
m12 X1 0 m22 X 2 0
(
k11 k21
k12
k22
m1 0 0 m2
2
)
X1 X2
=
0 0
(k2 m)X 0...366
k2 m 0...(3 69)
i) i)
质点上的惯性力为:
X 21
m2
X
2i
2 i
I1(t) I2 (t)
m1 y1 m2 y2
m1
X
1i
2 i
sin(
i
t
i
m2

建筑结构ppt课件完整版

建筑结构ppt课件完整版
砌体
由砖、石或砌块等砌筑而成, 具有良好的抗压、抗剪和保温 性能,适用于多层和底层建筑

13
材料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安全性
选用材料应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保证建筑物在正常使用和极
端情况下的稳定性。
经济性
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 选用价格合理、来源广泛的材
料,降低建筑成本。
耐久性
选用耐久性好、抗老化能力强 的材料,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绿色建筑材料
采用环保、可再生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降 低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
15
04
建筑结构基本构件设计原 理
2024/1/25
16
梁、板、柱设计原理
梁的设计原理
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的构件,设 计时需考虑梁的截面形状、尺寸
、配筋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
2024/1/25
板的设计原理
用以承载和传递荷载的平面构件, 设计时应根据板的类型(单向板、 双向板等)、荷载条件、边界约束 等因素进行。
能的建筑。
21
框架结构内力分析方法
1
弹性力学方法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进行内力 分析,适用于常规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 3
塑性力学方法
考虑材料的塑性性质,采用塑性力学方法进行内 力分析,适用于大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
有限元方法
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内力分 析,适用于复杂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02
抗力来源主要包括材料的强度、 构件的刚度及稳定性等因素。
10
荷载与抗力关系分析
荷载与抗力的关系是建筑结构设计和 分析的核心问题。
通过荷载与抗力的关系分析,可以确 定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建筑结 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建筑设计原理课件PPT

建筑设计原理课件PPT
展望建筑设计原则的未来,包括数字化、可持续性创新、智能建筑等方面的发展。
建筑设计原理
本课件介绍建筑设计的原则和重要性,讨论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以及与结 构、功能、安全措施、美学、可持续性、效率和成本效益相关的设计原则。 还探讨了技术与建筑设计原则的整合,无障碍与包容性,建筑法规和建筑师 在实施设计原则中的作用。 并通过成功案例展示了建筑设计原则的实施和面 临的挑战,最后展望了建筑设计原则的未来趋势。
智能控制
应用智能控制系统提高建筑安 全和舒适度
可视化技术
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 辅助设计
无障碍与包容性
关注无障碍设施和设计,确保建筑物对所有人的包容性,无论是身体残疾还是年长者。
建筑法规
了解与建筑设计原则相关的建筑法规和规定,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建筑师的角色
探讨建筑师在实施建筑设计原则中的作用,从提案到实施的全过程。
可持续性
能源效率
设计节能的建筑系统和设备
绿色技术
探索利用绿色技术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效率与成本效益
生产效率 运营成本 投资回报
优化建筑生产流程以提高效率 考虑建筑物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分析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
技术与建筑设计原则的整合
数字建模
利用3D建模技术进行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原则介绍
1 基础知识
了解建筑设计原则的定义和 背景
2 重要性
探索建筑设计原则对于建筑 的意义和价值
3 因素影响
分析影响建筑设计原则的各种因素
结构稳定性
内力分析
了解建筑结构的内力分析方法
地基设计
研究地基设计原则和施工技术
支撑结构
探讨建筑中的支撑结构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原理课件第一章概述

建筑设计原理课件第一章概述
建筑设计原理课件第一章 概述
• 建筑设计概述 • 建筑设计的要素 • 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 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Hale Waihona Puke 01建筑设计概述建筑设计的定义
总结词
建筑设计是对建筑物的创造过程,涉及对建筑外观、内部布局、功能需求等方面 的规划和设计。
详细描述
建筑设计是运用技术和艺术的手段,根据特定要求和条件,对建筑物的外观、内 部布局、材料、设施等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建筑设计旨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 求,同时创造出舒适、美观、符合功能要求的建筑空间。
技术设计原则
技术设计应遵循先进性、可靠性、 节能性等原则,以满足人们的生活 和工作需求。
技术设计技巧
技术设计需要考虑系统集成、设备 选型、设施布局等技巧,以实现建 筑物的功能和美学要求。
03
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设计构思阶段
创意构思
在设计构思阶段,建筑师会深入研究项目需求,理解客户的期望和限制条件,并 开始探索各种创意和可能性。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形成独特且符合项目要求的设计 理念。
结构要素
结构要素
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涉 及到建筑物的承重体系、 支撑体系、连接方式等。
结构设计原则
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 稳定性、经济性等原则, 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长 期使用。
结构设计技巧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 构造、施工方法等技巧, 以实现建筑物的功能和美 学要求。
美学要素
美学要素
美学设计技巧
04
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设计
总结词
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发 展方向,它强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 考虑环境因素,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VS

《建筑专业高清PPT课件》

《建筑专业高清PPT课件》

建筑文化与艺术
探索建筑与文化艺术的关系,了解建筑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多元文化价值。
建筑创新与发展
关注建筑领域的创新发展,学习新技术、新材料和可持续设计的应,包括结构类型、材料选用、施工技术和安全 管理等。
建筑材料与工艺
研究各类建筑材料的性质、特点和应用,了解不同工艺对建筑品质和功能的 影响。
建筑规划与设计
掌握建筑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综合效益分析等。
建筑装饰材料应用
学习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探索创意设计和环保技术在建筑装饰中的 运用。
建筑专业高清PPT课件
探索建筑专业的广阔领域,从建筑概述到创新发展的各个方面,让我们一起 探索建筑设计的原理、技术、规划与文化。
建筑专业概述
了解建筑专业的范畴、职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掌握建筑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
建筑设计原理
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审美原则、空间组织、比例关系和功能布局等。
建筑环境控制
了解建筑环境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采光、通风、隔热和节能等方面的技 术。
建筑工程管理
研究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项目策划、合同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提 升工程管理能力。
建筑施工与安全
掌握建筑施工的工艺和技术,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建筑维护与保养
学习建筑维护与保养的方法和技巧,保持建筑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建筑空间构成方法

建筑空间构成方法

d.过渡空间的形式与方位完全根据其 所联系的空间特征而定。
连接
e.巴黎澳大利亚大使馆
f.台湾中原大学图书馆
连接
在两个大体量空间 中间插进一个过渡性的 空间,过渡性空间应当 小一些,低一些,以便 借它来衬托主要空间。
连接
维特拉家具厂总部办公楼两 组空间的连接通道
连接
意大利维琴查电影学院
室内街道透视
格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六角形放射形建筑空间构成方法三三建筑空间的构成手法1网格构成法2轴线控制法3空间复合法4母题重复法5空间变换法6模数控制法7特异构成法8空间切分法9空间隐喻法10空间象征法网格减少网格增网格旋转网格插入网格返转网格混合31网格构成法建筑空间构成方法三三建筑空间的构成手法1网格构成法2轴线控制法3空间复合法4母题重复法5空间变换法6模数控制法7特异构成法8空间切分法9空间隐喻法10空间象征法东京女子大学文理学部四号馆网格构成法建筑空间构成方法三三建筑空间的构成手法1网格构成法2轴线控制法3空间复合法4母题重复法5空间变换法6模数控制法7特异构成
一是垂直方向,周围合起来也就限定了空间; 另一是水平方向,由于有重力,首先需要有个 底面,上面再覆一个顶面,便能限定出空间来。
垂直方向 的限定
垂直方向构件限定空间的方法有“围”和“设立”。 物体设置在空间中,指明空间中某一场所,从而限定其周围的局部空间,我们将 空间限定的这种形式称为设立。 设立是空间限定最简单的形式,设立仅是视觉心理上的限定,设立不可能划分出 某一部分具体肯定的空间,提供明确的形态和度量,而是靠实体形态的力、能、势获 得对空间的占有。因而聚合力是设立的主要特征,因此设立往往是一种中心限定。
相交
北京机械部情报所资料楼
相交
芬兰庞卡哈朱国家森林博物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PPT课件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PPT课件

住宅建筑的绿化设计
绿化布局
根据场地条件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绿化布局。
植物配置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配置,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绿化与建筑结合
将绿化融入建筑设计,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05
住宅建筑的结构与设备设计
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
结构选型
根据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基条件等因素,选择合 适的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 结构等。
场地布局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确保日照、通风、采光和景 观等要求。
场地交通
设计合理的交通流线,实现人车分流,提高交通 安全性。
住宅建筑的景观设计
1 2
景观规划
结合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
景观元素
运用植物、水体、小品等景观元素,打造宜人的 居住环境。
3
景观与建筑融合
实现景观与建筑的和谐共生,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
气候变化对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 高建筑的适应性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创新方向
创新方向一
数字化设计。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如BIM、VR等,实现住宅建 筑设计的数字化表达和模拟,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创新方向二
模块化设计。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实现住宅建筑的快速建造和 灵活组合,满足多样化的居住需求。
需求,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03
住宅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
室内光环境设计
自然采光设计
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布 局窗户、阳台等采光口, 确保室内光线充足且分布 均匀。
人工照明设计
根据室内不同功能区域的 需求,选择合适的灯具和 光源,营造舒适、温馨的 室内光环境。

建筑力学PPT课件

建筑力学PPT课件
绪论
石拱桥








第1页/共72页
爪 辈 寄 酒 澜 耐


绪论
结斗 构拱








第2页/共72页
谚 凛 椰 气 夷 祥


廊桥





蹿


第3页/共72页
叙 衔 耗 宇 挖 认


框架电梯公寓








第4页/共72页
滓 桑 路 像 醉 脱

亿
绪论
埃菲尔铁塔 高320.7米
力的三要素表明力是一矢量。它可用一有向线段来表示, 如图1.1所示。线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 方位角和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 的作用点。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的直线,称为力 的作用线。本书中用黑斜体字母表示矢量,如力表示力矢量; 而用普通字母表示这个矢量的大小。
F1 20N F2 40N F3 50N,各力方向如图所示。
【解】 可得出各力的合力在x、y轴上的投影为
FRx
Fx F1 cos 90 F2 cos 0 F3
3 32 42

0 40kN + 50kN 3 10kN

5
FRy
4
Fy F1 sin 90 F2 sin 0 F3
应当指出,既然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力就不能 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必须搞清哪个是施 力体,哪个是受力体。 实践证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

PPT课件房屋建筑学

PPT课件房屋建筑学
交通联系部分——明确的交通导向、足够宽度 和空间、满足防火疏散。
题目
1、影响房间形状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为 什么矩形房间被广泛采用。(平面、空间组合
二、平面组合
1、影响因素 功能分区:主次和内外关系、联系与分隔、明确的流线
组织。 结构类型:混合、框架和空间结构。 2、组合形式
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 和单元式。 3、建筑的间距和朝向 题目:如何确定建筑之间的间距?
第三章 建筑剖面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剖面形状,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建筑空间组合。
一、剖面形状
满足视听、采光通风和结构形式。
二、各部分高度确定
层高、净高、窗台高、室内外地面标高。
三、空间组合 组合方式——重复小空间组合,体量相差悬殊的空间组
合、综合性空间组合、错层式空间组合等。 处理方式——利用夹层空间,房间上部空间,楼梯间及
4、基础与地基是不同的概念。地基可分为天然 地基和人工地基。基础按形式分类可分为条形 基础、独立式基础和联合基础;按材料和传力 情况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基础的埋置 深度与地基状况、地下水及冻土深度、相邻基 础的位置以及设备布置等各方面因素有关。
5、地下室经常受到下渗地表水、土壤中的潮气 和地下水的侵蚀,应妥善处理地下室的防潮和 防水构造。当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且 无滞水可能时,地下室一般只做防潮处理。当 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对地下室必 须采取防水处理。根据防水材料的不同,地下 室防水可以采用沥青卷材防水、防水混凝土防 水、弹性材料防水等。
求出梯段长度。 3、求出楼梯的进深:根据梯段长度、休息平台宽度、缓
冲区长度,求和。 4、确定栏杆扶手等尺寸。 题目:某多层住宅层高3米,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6米,

《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了解建筑行业的最新技术进展 和创新应用。
材料选择
探索不同的建筑材料,如何选 择适合特定设计目标的材料。
艺术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形式与美学
探索建筑设计中形式与美学 元素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表现与创意
了解建筑设计如何通过表现 方式和创新思维传达艺术观 点。
观众与体验
考虑观众的感知和体验,设 计一个引人注目和令人愉悦 的建筑空间。
建筑设计中的比例、尺度和空 间感
深入探索建筑设计中比例与尺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空间布局和设计元 素创建独特的空间体验。
建筑色彩与设计的效果
了解建筑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如何利用色彩来创造特定的情绪和观感效果。
建筑材料与结构设计的选择
1
耐用与可靠
探索建筑材料和结构设计的选择,以
美观与创新
2
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文化传统
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风格和传 统建筑技术。
设计创新
追求设计创新,为未来社会和 生活需求做出贡献。
融合与多元
探索不同文化和设计风格的融 合与交流。
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
挖掘建筑设计在减少环境 影响和保护生态系统方面 的潜力。
自然与人工
探索如何融合自然元素和 人工结构,创造宜人的建 筑环境。
生态效益
了解建筑设计如何提供舒 适度、能源效率和资源保 护。
建筑构造与技术原理
结构设计
探索建筑结构的功能和美学, 以及材料选择和结构原理。
技术创新
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了解建筑设计原理的概述及重要性,探索建筑设计规范的制定,以及建筑设 计中功1
表现文化精神
通过建筑表达和设计元素,传递特定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人流集散的公共建筑如 展览馆、客运站、图书馆、 航站楼等。
3.单元式
特点:集中紧凑,易于保持安静和互不干扰 适用:住宅
4.大厅式
特点:以大量人流活动的主体空间为中心,围绕布置 辅助房间
适用:观演类建筑、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
5.庭院式
特点:以庭院为中心,周围布置空间 应用:办公楼、医院、学校、疗养院等。
需要加以区分。
物流——一般与后勤服务入口或储藏空间相连。 流线的组织方式
平面组织:不同性质流线尽量避免交叉和流线空间混杂、
干扰
立体组织:通过垂直交通的组织,与不同楼层功能分区相
结合考虑
博览建筑的流线
交通建筑的流线 请绘制出铁路旅客进站流线。注:主要功 能空间有广场、入口、售票厅、行李房、 专用候车室、候车大厅、检票口、站台。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借景: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
范围中来,园林中的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俗则摒之,嘉则收之”
计成《园冶》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指导人们行动方向的建筑处理称为导向性的设计手法。 •弯曲墙面 楼梯和踏步 天花和地面处理 灵活分隔 列柱 灯具等
2.3.1 建筑单体空间组合与设计
第一节 建筑功能与流线组织
一个完整的建筑是由一系列功能相联系的空间组成的,有机地组织这些 空间,形成合理的建筑布局,才能达到建筑功能的合理性。 适合的空间组合形式:必须按照建筑的功能联系特点来选择与之相适应 的空间组合形式。 合理的功能布局:合乎功能房间的位置、合乎功能房间之间的联系
6.综合式 特点: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注意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三、建筑空间组合的手法
空间的对比与变化:引起情绪上的突变和快感,对比手法有高矮、
开敞封闭、不同形状、不同方向等
空间的重复与再现:借助统一和协调,形成一种韵律节奏感 空间的衔接与过渡:避免空间衔接的突兀,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空间相通,相互因借,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弯曲墙面、特殊的楼梯和踏步、天花地面的
特殊处理、空间的灵活分隔等
空间的序列与节奏:将室内空间整体化的设计手法
空间的对比与过渡
空间的过渡一般应采用“统一”的手法,但高潮前后准备空 间应采用“对比”的手法。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空间的延伸:通过各种处理手法,强调空间的开展性、连续性、渗透
性,以达到小中见大、扩大空间感、更为融洽的室内外空间。
德萨包豪斯新校舍
一、功能分区与功能关系
功能分区: 将组成该建筑的各种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 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紧密程度加以划分与联系, 使功能既分区明确又联系方便。
功能布局: 空间的主次 空间的闹静 空间的内外
博览建筑的功能关系
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系图(功能泡泡图)
二、流线组织
流线的分类 人流——不同性质的人流区分,特别是内部人流和外部人流,
适用:被组合的空间面积不大,使用性质相同的房间 数量较多,例如:学校、行政办公建筑等
走廊式组合的功能分区 分段式 分层式 两者结合
普通教室 电教室 物理、化学实验室 办公室
房间组合:
开间进深尺寸的确定要照顾到大、 中、小各种房间的要求
2.穿套式
特点:各主要使用空间联系紧密,并有良好的连贯性 适用:房间之间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 形式:串联穿套式
汽车客运站功 能关系图
第二节 建筑空间组合
一、建筑空间组合的原则
功能分区合理 流线明确组织 空间布局紧凑 结构选型合理 设备布置恰当 体型简洁,构图完整
二、建筑空间组合的形式
走廊式 穿套式 单元式 大厅式 庭院式 综合式
1.走廊式
特点:把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明确分开,各房间 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又与交通空间联系方便,能保证 房间比较安静
空间序列的设计手法:
• 以人的行为模式为为客观依据,并达到一定艺术效果 的整体性空间组合
• 空间的连续性和时间性是空间序列的必要条件和基本 因素
• 空间序列的全过程——起承转合 • 起始阶段
• 过渡阶段 • 高潮阶段 • 回味阶段 • 终结阶段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放射穿套式 大空间穿套式 混合穿套式
串联穿套式
特点:保持各部分之间的 连贯性;
适用:博物馆中的陈列室、 商场以及某些工业建筑车 间。
放射穿套式
特点:
交通厅起集散人流的作用, 成为交通集散枢纽;
使用空间有比较安静的环境;
被组合的房间面积不大,使 用性质相同的房间数量较多;
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