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chapter1国际商务的学习chapter2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合集下载

第1章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第1章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择。
个体企业层次的国际商务活动——内容提要
本小节的主要内容包括: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商务活动
第二次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价值链的国际化与全球价值链组织
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类型与业务主体
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类型
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主体
第二次全球化的本质特征
19世纪运输成本的大幅下降引起了国际贸易的急剧增
“历史上高度发达、一体化的国际经济体在不可预见事件的压迫
下走向解体,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1930年霍利——斯姆特关税法(The Hawley-Smoot Tariff of
1930)。
当代全球化是否会终结
当代全球化面临的威胁


贸易争端;
恐怖主义及由此带来的恐慌后果; 反全球化运动等;
不深。
当今的全球化已经从市场全球化阶段,进入了生产全球 化的更高阶段,从本质上提升了全球化的层次。
价值链的国际化与全球价值链的组织
生产的全球化意味着传统的以市场为导向或寻求资源
的投资已经转变为寻求效率的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拆 分其资产,并且将生产的价值链国际化,这就使企业必然
采取复杂的国际一体化战略,将自身可以移动的资源与东
规模经济
国际贸易的现实——国际贸易的总体数量
20 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贸易的
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
国际贸易的现实——国际贸易的总体数量
国际贸易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
相关。
国际贸易的现实——国际贸易的类型结构
国际贸易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构比重,和其各自
国际贸易的理论可以大致划分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被称作传统或正统理论的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浙工商)复习过程

国际商务基础知识点整理(浙工商)复习过程

国际商务基础第一部分全球化1、全球商务活动:旨在达到个人、企业和组织的目的而计划并实施的跨国业务,主要类型包括进出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其他包括许可证经营、特许专营以及管理契约。

?进出口贸易:将有形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给其他国家或者从其他国家购买?外国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或拓展公司的业务。

第二部分全球化的驱动力第二章文化环境1、文化适应:调整并适应与己不同的特定文化的过程。

2、高背景文化:行为和环境的细微差别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比如交谈中的上下文与实际说了什么一样重要。

3、低背景文化:语言文字表达了大部分的信息。

4、文化要素:具体要素抽象要素语言(口头语言和非口头语言)审美观基础设施宗教信仰教育价值观和态度社会制度风俗习惯5、自我参照标准:无意识地参照某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指从某人自己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待其他文化的倾向。

国际经理们可以减少这种文化偏见以及本国中心主义,这需要通过对文化差异的全面理解和保持敏感性。

第三章全球贸易环境1、本国政策的影响:间接和直接影响贸易和投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家发展,达到充分就业。

2、对外政策的影响:保护国家安全,增加贸易和投资的机会。

3、1947年,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瑞士日内瓦),采用降低关税的方法来促进贸易的开展,一个重要的工具是最惠国条款(MFN),这一条款要求成员国遵照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待遇相互给予进出口方面同等的待遇,实质上是个平等机会条款,现在也被称为正常贸易关系。

4、世界贸易组织:唯一一个处理国家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机构。

主要目标:促进贸易尽可能自由地进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作为贸易国家之间进行贸易谈判的论坛。

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世贸组织不但使中国更加容易地进入全球市场,也为它改革缺乏效率的工业和农业带来了机遇。

当然,中国因为取消壁垒和大幅度削减关税,对本国企业也带来了冲击。

5、全球政策的变更:国家政策影响的降低(一个国家鼓励农业的发展,通常会遭到一些竞争伙伴的反对);传统国际制度的削弱(非关税贸易壁垒盛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冲突加剧(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变暖)。

《国际商务》课程笔记

《国际商务》课程笔记

《国际商务》课程笔记第一章:国际商务概述一、国际商务的概念1. 定义:国际商务是指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在跨越国界的情况下,进行的商品、服务、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资源的交换和流通活动。

这些活动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易、合作与竞争。

2. 范畴:国际商务涵盖了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

二、国际商务的特点1. 跨国界:- 语言差异:国际商务活动需要克服语言障碍,进行有效沟通。

-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影响商务行为和交易方式。

- 法律差异:各国的法律体系不同,国际商务活动需遵守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

2. 复杂性:- 政治因素:政治稳定性、国际关系等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影响。

- 经济因素:汇率波动、经济周期、市场竞争等影响国际商务的决策。

- 金融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资本流动限制等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影响。

3. 风险性:- 汇率风险:货币汇率变动可能导致收益或损失。

- 政治风险:政治动荡、政策变动可能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竞争格局变动等带来不确定性。

4. 机遇与挑战并存:- 市场机遇:国际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竞争挑战: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国际商务的重要性1. 促进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国际商务有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生产效率:国际竞争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进步。

2. 拓展市场空间:- 规模经济:企业通过国际商务活动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 市场多元化:企业可分散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3. 促进技术进步:- 技术引进:国际商务活动有助于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技术创新:国际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4.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产品多样化:国际商务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提高生活品质。

- 价格竞争:国际竞争促使企业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第一篇 国际商务导论 一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1

第一篇 国际商务导论 一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1

第一篇国际商务导论一全球化与国际商务1.1认识全球化1.1.1国际商务视角的全球化1.1.1.1历史上两次全球化1.1.1.2全球化的推动力1.1.1.3全球化的乐观与悲观观点1.1.2当代全球化是否会终结1.1.2.1当代全球化面临的威胁1.1.2.2当代全球化的不确定性1.1.2.3技术变革的可能影响1.2个体企业层次的国际商务活动1.2.1全球背景下的国际商务活动1.2.1.1第二次全球化的本质特征1.2.1.2价值链的国际化与全球价值链的组织1.2.2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类型与业务主体1.3世界经济层次的国际商务活动1.3.1际贸易理论与现实1.3.1.1国际贸易理论(不可能考)1.3.1.2国际贸易的现实1.3.2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现实1.3.2.1.多国企业理论1.3.2.2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二国际商务的学习2.1国际商务的学科属性2.1.1国际商务的内容2.1.2国际商务学科的学术正统性2.1.3美国商学院国际商务课程及及体系演进2.1.3.1国际上午在哈佛商学院的设置2.1.3.2国际商务在斯隆管理学院的设置2.1.3.3国际商务课程演进的背景2.1.3.4对于国际商务研究内容的认识2.2彭氏框架2.2.1一个基本问题2.2.2基于制度的观点2.2.3基于资源的观点第二篇国际商务环境三国际商务的国别制度环境3.1国际商务中的政治环境3.1.1政治制度3.1.1.1两种基本的政治制度3.1.1.2政府与政权3.1.2国际商务的政治风险3.1.2.1政治风险3.1.2.2政治风险与政策风险3.1.2.3政治风险与社会风险3.2国际商务中的经济环境3.2.1经济体制3.2.1.1市场经济体制3.2.1.2计划经济体制3.2.1.3混合经济体制3.2.2认识国别经济环境3.2.2.1.经济总量规模指标:国民总收入及其改进3.2.2.2经济特征的其他指标3.3.国际商务中的法律制度3.3.1法律体系3.3.2国际商务的法律环境3.3.2.1产权与侵犯产权的行为3.3.2.2知识产权的保护3.3.2.3产品安全与产品责任3.4国际商务的文化环境3.4.1文化3.4.2价值观、规范与国际商务3.4.2.1价值观与国际商务3.4.2.2规范与国际商务3.4.3其他要素与国际商务3.4.3.1宗教、伦理与国际商务3.4.3.2语言与国际商务3.4.3.3社会结构与国际商务3.5国际商务环境管理3.5.1国家风险管理3.5.2跨文化风险管理四国家贸易与投资环境4.1政府的贸易与投资政策4.1.1政府设置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原因4.1.2贸易与投资政策4.1.2.1贸易政策4.1.2.2投资政策4.1.3应对贸易与投资壁垒4.2全球与区域经济一体化4.2.1全球经济一体化4.2.1.1关贸总协定4.2.1.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4.2.2区域经济一体化4.2.2.1区域经济异化的不同层次4.2.2.2欧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4.2.2.3美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4.2.2.4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4.2.2.5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商务的影响五国际金融环境5.1国际货币体系5.1.1国际货币体系内容5.1.2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进与改革5.1.2.1国际金本位制5.1.2.2布雷顿森林体系5.1.2.3牙买加协议5.1.3当前国际货币体的改革思路5.2国际金融市场5.2.1外汇市场5.2.1.1外汇与汇率5.2.1.2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5.2.1.3外汇风险管理5.2.2欧洲货币市场5.2.2.1欧洲货币市场5.2.2.2欧洲货币短期信贷市场5.2.2.3欧洲货币中长期信贷市场5.2.3国际债券市场5.2.3.1外国债券市场5.2.3.2欧洲债券市场5.3国别金融环境5.3.1外汇管制5.3.2汇率制度5.3.3融资渠道5.3.4利率环境第三篇国际商务战略六外国市场进入6.1为何进入6.1.1寻求市场6.1.2寻求效率6.1.3寻求自然资源6.1.4寻求战略性资产6.2何处进入6.2.1国家风险6.2.2东道国政策6.2.3文化差异6.3何时进入6.3.1先动者优势6.3.2后动者优势6.3.3时机选择6.4如何进入6.4.1进入规模6.4.2选择进入模式:股权还是非股权6.4.3外国市场进入具体模式的确定6.5管理启示七跨国公司的组织与战略7.1企业战略与组织架构7.1.1企业战略7.1.2组织架构7.1.3大型企业中复杂的层级结构7.1.3.1部门划分7.1.3.2协调7.1.3.3配置决策权7.2跨国公司组织内部的选择机制7.2.1企业的基本结构7.2.1.1U型结构7.2.1.2M型结构7.2.1.3矩阵结构7.2.2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演进7.2.2.1第一阶段为国际部的国际化模式7 .2.2.2第一阶段为全球职能结构的国际化模式7.2.2.3第一阶段为母女结构的国际化模式7.2.2.4国际化演进模式的例外7.3跨国公司组织的外部选择机制7.3.1IR框架与全球战略7.3.1.1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面对的两大压力--全球征个压力与当地响应压力7.3.1.2全球战略选择7.3.2IR框架与组织设计7.4组织架构的其他要素7.4.1控制系统和奖励7.4.1.1控制系统7.4.1.2奖励7.4.2流程7.4.3组织文化7.4.3.1创建和保持组织文化7.4.3.2国际商务中的组织文化和绩效7.5战略演化与组织变革7.5.1战略演化7.5.2组织变革。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
(一)产生:20c初瑞典经济学家伊利·赫克 歇尔和伯利蒂·俄林共同创立
20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 Main points of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Factor endowment is different
价格的相对差异
Price is different
advantage 4.要素禀赋理论 The 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 5.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y
4
一、重商主义学说 Merchandise theory
(一)产生:15c末、16c初,欧洲 (二)观点:货币是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和
国家富强的象征
对外贸易 增加货币 增加财富
32
2. “干中学”与技术创新
Learning by doing &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技术变动的两个来源 Two resource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干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主动的技术创新 Ac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第二篇 国际商务的理论基础
Chapter 2 Theory basi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Section 1.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Section 2.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ory
• 代表了人们在国际贸易早期对国际贸易发生必
要性的理解,曾起到进步作用 • 诸如积极发展本国工业、鼓励制成品出口等观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课后习题详解(1-20章)【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课后习题详解(1-20章)【圣才出品】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课后习题详解(1-20章)【圣才出品】第Ⅰ篇引言和概论第1章全球化1.描述在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

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各意味着什么?答:(1)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在过去30年中,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的格局可用四个事实来描述:第一是美国在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中起主导作用;第二是美国支配了当时的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第三是在国际商务舞台上,美国的大型多国企业占统治地位;第四是地球上大约一半的计划经济国家对西方国际企业的排斥。

在过去30年中,这四个事实都已发生了变化或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①美国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但在相对规模上较20世纪60年代下降了许多。

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韩国,它们的世界产出份额显著增加。

②各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中所占的份额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在稳步增长,而发达国家的份额在逐渐下降。

③多国企业的性质也在变化。

多国企业的统计构成中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非美国的多国公司的增加,尤其是日本的多国企业;二是小型多国公司的增长。

④许多东欧国家和拉美国家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为国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出口与投资机会。

(2)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的影响①对英国和北美国际企业的影响美国和英国曾经主导世界,很少遭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威胁,但现在却受到一定的威胁。

如今,美国和英国的制造商必须与全世界的竞争者竞争订单,但发展中国家对其高新产品和技术的需要也能促进它们的出口份额。

此外,出于成本的考虑,英国和北美的公司可能会在成本相对低的地方设立分公司。

②对中国香港国际企业的影响中国大陆由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为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接近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其他亚洲市场,这为出口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国际商务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国际商务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3122021811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当前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世界经济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在全球范围不但存在着高度发达的世界商品市场和世界资本市场而且存在着日益完善世界服务市场和世界信息市场每天在世界各国间不计其数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川流不息且交织在一起国际商务的内涵和外延得到空前的丰富和发展国际商务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因而,国际商务具有国际化特性,更复杂、难度和
风险更大。它反映了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是国际经济活动的具体表现。
2021/4/11
13
1.2 国际商务的基本内容和类型
国际商务是指跨越国界的任何形 式的经济活动。它包括几乎任何形式 的经济资源:商品、资本、劳务、技 术和信息的国际转移。
2021/4/11
国际商务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人类社会生 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在世界经济日趋全 球化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日益国际化的背 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以生产的国际化、 交换的国际化以及消费的国际化为特征,并分 别通过产品流动和要素流动来实现的。它是根 据每个国家、政府、企业各自不同的战略目标, 各自的资源条件,以及外部环境提供的可能性, 进行多种的选择和组合的结果。一国商务国际 化的程度和空间跨度不同,它选择的国际商务 的活动形式也就不同。
2021/4/11
26
1.4 国际商务的基本成因
2 科技革命与国际商务
科技革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第一 原动力,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总是社会生产力 跃进一大步。但这一过程也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 系下进行的。一旦该生产关系受到科技革命所带 来的生产力的推动,那么其本身也将进入新的发 展阶段。因此,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使世界经济 也得以不断发展。这就导致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 关系的深刻变化,国际商务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 下产生与不断发展起来的。

国际商务课外知识点总结

国际商务课外知识点总结

国际商务课外知识点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下,国际商务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对于个人和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课堂学习之外,积极获取和总结课外知识也是提高对国际商务理解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国际商务的课外知识点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国际商务的复杂性和挑战。

一、全球化与国际商务1. 全球化的定义和趋势全球化是指经济、社会、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和深化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

国际商务作为全球化的产物,对全球化趋势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全球化对国际商务的影响全球化为国际商务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商机,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国际商务需要面对不同的文化、法律、语言等多种多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化视野。

二、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1. 国际商务的定义和特点国际商务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环境下进行各种商业活动的过程。

它的特点包括跨国交易、跨文化交流、跨国投资等,相比于国内商务,国际商务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

2. 国际商务的发展历程国际商务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贸易、直接投资到现在的多元化合作和全球价值链的构建。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商务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三、国际商务的相关知识1.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国际商务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等多个方面。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对于从事国际商务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2. 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是国际商务活动的舞台,它包括了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国际市场战略。

3. 国际商法国际商法是指涉及跨国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了解国际商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对于在国际商务领域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4. 商业谈判与沟通商业谈判和沟通是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了多种多样的技巧和策略。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商务第一章: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历史背景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日趋一体化和国际互动的深化程度。

它主要表现在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科技市场等方面。

全球化的发展源于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近年来更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加速。

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其加速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第二章:国际商务发展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商务发展呈现出多个趋势:1.自由化趋势:自由化是指政府取消对贸易和投资的限制,鼓励跨国企业的投资和运营。

近年来,自由化程度的提高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2.信息化趋势: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减少了距离、时间和文化障碍,提升了国际贸易的速度和效率。

在信息化趋势下,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全球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全球产业链分工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家的贸易方式也在发生巨变。

全球产业链分工已经形成,各国具备的资源和优势将会深入合作,组成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章:国际商务中面临的挑战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难点和挑战:1.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在全球化进程中,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不断升温。

特别是在美国推行“美国优先”政策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明显抬头。

2.缺乏规则约束体系:国际商务中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政策,往往缺乏对应的国际规则,导致商业纠纷和合同矛盾等问题难以解决。

3.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包括汇率波动、汇率异动等问题,将导致商业活动不确定性增大,为跨国企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也加剧了国际商务的难度。

第四章:国际商务的发展与未来面对这些挑战,跨国企业需要适应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下一步,国际商务的发展将走向以下几个方向:1.强化国际合作:各国之间应该密切沟通,加强解决相关问题的合作。

构建合作共赢的协作机制,并建立适合各方的合作模式,以实现互利共赢。

第一章全球化概述_国际商务)_FINAL_20100723

第一章全球化概述_国际商务)_FINAL_20100723

第一章 全球化概述
1.1.2生产全球化 1、生产全球化:指的是企业在全球范围 不同地方,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的质量 和成本(如劳动力、能源、土地和资本) 方面的差异,寻找货物、服务源头的一 种趋势。
第一章 全球化概述
2、企业希望籍此降低整个成本结构, 提高他们所提供的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进而能使他们更有效地与对手竞争。 比如美国波音公司最新的商用喷气飞机 777。的132500个主要零部件由遍布世 界各地的545个供应商提供;
第一章 全球化概述
麦当劳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21000多 家分店,每年32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有一 半来自海外分店。 在乌克兰生产的巨无霸的原料中,芝麻 来自墨西哥、泡菜来自德国、小圆面包 来自俄罗斯、肉饼来自匈牙利、奶酪来 自波兰、洋葱来自美国。
第一章 全球化概述
3、全球性分散的生产活动不仅限于像波音这 样的大公司,很多小公司也参与这样的活动。 比如斯万眼镜公司,总部在美国,年销售额不 过2000万~3000万美元之间,不能算是大公司, 然而斯万以香港为基地,在香港、中国内地合 营低成本的工厂。 斯万也持有日本、法国和意大利部分眼镜设计 室的少量股本。
引言
(2)、世界贸易构成的两个显著特点: (A)世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50年代,初级产品是主体,占60%多; 60年代,初级产品与制成品各占“半壁江山”; 90年代,制成品贸易额达到4.63万亿美元,占 世界贸易的74.9%。 (B)世界贸易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其中北美、欧盟和亚洲占到世界贸易出口的 80.2%,进口的82.4%。
引言
二、国际商务的函义 1、国际商务:包括一切为满足组织和个人 需求而跨越国界进行的交易活动。 2、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跨国界的活动; 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国家、企业、个人 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商业性经济 活动,非商业性的活动不在国际商务学 的研究范围之内。

国际商务 环境与运作(原书第15版)第一章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 环境与运作(原书第15版)第一章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同意这种结论。有人认为全球化的影响是积极的, 不仅保护了自然资源,而且维持了地球良好的环境。在他们看来,全球合作 确保全世界以良好且一致的标准应对环境问题,同时全球竞争可以激励企 业去寻求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的技术,如开发省油而且污染排放较少的汽 车。
1.3 全球化的代价
1.3.3 收入不平等与个人压力加剧
1.2 驱动全球化的因素
3.国际商务支撑服务的发展 4.消费者压力的增加 5.全球竞争的加剧
所谓的“天生全球化企业”(Born-global Company),自创业起就因 创建者的国际经验而吸引了全球的关注12,而且通信技术的进步也有助于 他们把握全球的市场和供应。以瑞典的音频共享网络服务商SoundCloud 公司为例,公司的两位创立者,一位出生于英国,另一位出生于瑞典。公司创 办后几个月内,他们就进入了德国,且很快打入了美国市场,并获得了5000万 美元的融资13。许多新公司设在具有很多竞争对和供应商的地区,这就是 所谓的“集群”(Clustering)或“集聚”(Agglomeration)。
2.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是指对另一实体拥有非控制的金融权益。有 两种常见形式:公司股票或对公司(或国家)的借款,这里的借款包括债券、账单或票 据。
1.5 国际商务的经营模式
1.5.4 国际组织的类型
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开展经营的企业。不过,我们可 以用多个术语来表示其各种经营业务。国际化程度高的跨国公司通常开展 多种类型的经营业务。企业共同经营的合作安排(Collaborative Arrangement)有合资企业、许可协议、合同管理、少数股权和长期合同 安排等形式。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有时也表示这些,但它经常指的 是对各方合作伙伴至关重要的协议,或是指不涉及联合所有权的协议。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CHAPTER1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学习目标】认识当今全球化的发展历程、推动力量和对于全球化典型的乐观与悲观观点;从技术变革的角度,深入思考当今全球化面对的挑战是否有可能终止。

理解全球化对于当代国际商务活动的本质影响,能够从业务类型和业务主体角度辨别理解国际商务活动的类型。

借助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知识,了解世界经济层次国际商务活动的总体景象。

(一)认识全球化一.全球化1、含义:全球化(globa1ization)是指全球向一个更加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的转变。

[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2、两次全球化浪潮:[O’Rourke and Wi11iamson(1999)]将过去150年间大西洋沿岸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全球化阶段:被誉为“美好时代”,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见证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顶峰”或“黄金年代”△1914~1950年:黑暗的反全球化的中间阶段△20世纪末的全球化潮流复兴阶段。

许多学者都将现阶段的全球化浪潮与第一阶段的全球化相比较,认为现阶段的贸易、资本流动以及经济一体化水平都并非史无前例,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实际上仅仅是在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等长期间歇后的“第二幕”全球化。

3、全球化的推动力○1共同点:国际交易的技术和政策障碍的急剧减少。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在技术方面,第一次全球化大潮很大程度上是19世纪通信和运输领域变革的结果。

△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直接影响。

国际电报和电话线缆的发明使人们不必实地移动就能相互沟通,通信瞬问便可以完成,从而大大缩短了信息传递所需时间。

△运输的显著进步加快了商品的跨国界流动,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长期发展,从而成为第一次全球化大潮的一个主要标志。

铁路和蒸汽船的发明同时也极大地便利了人口流动,引发了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的国际移民潮。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市场开拓培训资料2024年版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市场开拓培训资料2024年版

01
忽视市场调研导致决策失误
部分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未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导致产品定位
、营销策略等出现偏差。
02
文化差异引发冲突
因对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了解不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遭遇文化冲
突,影响业务发展。
03
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需遵守各国法律法规,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处罚和声
誉损失。
风险应对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风险发生时的处 理方式和责任承担。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部署
知识产权类型与保护范围
知识产权风险识别
了解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类型 及其保护范围,确保企业创新成果得到有 效保护。
分析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可能 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如侵权、被侵权等 。
知识产权布局与申请策略
法规解读与案例分析
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国际贸易法规在实践中的运用和 争议解决。
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风险点识别
合同主体资格审查
核实对方当事人的经营资质、信用状 况等,确保合同主体合法、有效。
合同条款审查
关注货物品质、数量、价格、交货期 限、支付方式等关键条款,避免模糊 表述和歧义。
合同履行风险点
识别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如 货物运输、保险、检验等环节可能出 现的问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数字化和智能化加速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企业将更加依赖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进行全球市场 拓展。
绿色低碳成为重要趋势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和发展方向 。
多元化和包容性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需要更加关注多元化和包容性,以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培训资料2024年版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培训资料2024年版
差异化优势构建
通过创新、品质、服务等方面构建自身的差异化优势,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脱颖而出。
产品定位策略及价格体系设计
产品定位策略
根据目标市场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如高端、中端 或低端市场。
价格体系设计
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品牌定位等因素,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体系。
跨文化沟通技巧与礼仪规范
跨文化沟通定义
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沟通,需要克服语言、价值观、思维 方式等差异。
沟通技巧
包括倾听、表达、反馈等,需要尊重对方文化,避免文化冲突。
礼仪规范
包括商务场合着装、言谈举止、礼品赠送等,需要了解并遵守不 同国家的商务礼仪。
03
CATALOGUE
全球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制定
建立有效沟通渠道
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 确保信息在团队内部及时、准确传递。
3
消除沟通障碍
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团队成员的跨文化 沟通能力,消除沟通障碍,促进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途径探讨
培养团队意识
强化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团 队活动,提高团队凝聚力。
建立信任关系
营销渠道拓展与促销活动规划
营销渠道拓展
积极开拓线上和线下营销渠道,包括电商平台、社交媒体、 代理商和分销商等,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促销活动规划
策划各种促销活动,如打折、满减、赠品等,以吸引消费者 购买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04
CATALOGUE
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实践与挑战应对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选择及入驻流程
各支付方式手续费率及汇率波动影响 分析。
风险防范措施部署

国际商务学教案修改

国际商务学教案修改

国际商务学教案修改第一章:国际商务导论1.1 课程简介介绍国际商务学的基本概念、范围和重要性解释国际商务与国内商务的区别1.2 国际商务的背景探讨全球化的定义和历程分析全球化对国际商务的影响1.3 国际商务的学科体系介绍国际商务学的主要学科领域解释国际商务学与其他商学领域的关联第二章:国际市场环境2.1 国际市场概述解释国际市场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国际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2.2 国际市场环境分析介绍国际市场环境的主要因素探讨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2.3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则介绍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第三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3.1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介绍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框架分析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3.2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解释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和类型探讨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因素3.3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分析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工具探讨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第四章: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4.1 国际商务谈判概述解释国际商务谈判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国际商务谈判的特点和挑战4.2 国际商务谈判策略与技巧介绍国际商务谈判的主要策略和技巧分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和应对方法4.3 国际商务沟通与协调解释国际商务沟通的重要性探讨国际商务沟通的主要方式和技巧第五章:国际商务伦理与文化5.1 国际商务伦理概述介绍国际商务伦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国际商务伦理的主要挑战和问题5.2 国际商务伦理原则与实践介绍国际商务伦理的主要原则和实践分析国际商务伦理的案例和影响5.3 国际商务文化与差异解释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的影响探讨国际商务文化适应和跨文化沟通的策略第六章:国际金融与外汇市场6.1 国际金融体系概述介绍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分析国际金融体系对国际商务的影响6.2 外汇市场与汇率解释外汇市场的定义和运作机制探讨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6.3 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探讨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与管理第七章: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7.1 国际物流概述介绍国际物流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国际物流的主要环节和流程7.2 供应链管理原理解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目标探讨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工具7.3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挑战分析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探讨应对挑战的策略和方法第八章:国际营销策略8.1 国际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解释国际市场细分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国际市场目标市场的选择策略8.2 国际产品策略分析国际产品策略的类型和选择探讨国际产品策略的影响因素8.3 国际促销与分销策略解释国际促销策略的类型和实施探讨国际分销渠道的选择和管理第九章:国际商务合同与法律风险9.1 国际商务合同概述介绍国际商务合同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国际商务合同的类型和内容9.2 国际商法基本原则解释国际商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探讨国际商法对国际商务的影响9.3 法律风险管理与争议解决分析国际商务中的法律风险类型探讨法律风险管理和争议解决的方法和策略第十章:国际商务战略与竞争力10.1 国际商务战略概述介绍国际商务战略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国际商务战略的主要类型和特点10.2 企业竞争力分析解释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构成探讨企业竞争力的评估方法和提升策略10.3 国际商务战略实施与评价分析国际商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和挑战探讨国际商务战略的评价标准和调整策略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国际商务学进行阐述,涵盖了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市场环境、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国际商务伦理与文化等多个方面。

【VIP专享】国际商务总复习要点归纳

【VIP专享】国际商务总复习要点归纳

国际商务教学幻灯片提要第一章全球化全球化:含义: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表现:市场的全球化(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全球的市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嗜好和偏爱正在趋向与某些全球标准.)生产的全球化(企业从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在生产要素上的成本和质量的差异,降低企业生产的总成本构成以及改善他们提供产品的功能,而达到更有效的参与竞争的目的),全球机构的出现(帮助管理,规范和监督全球市场,促使多国协议的制定来治理全球商务秩序)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三者间区别?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别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发展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和深入地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从而出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间高度依赖和融合的表现。

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或称全球经济一体化,它指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取消歧视,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

狭义的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或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间不断消除或降低彼此间经济政策与体制差异,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经济的过程。

全球化的驱动力:不断降低的关税及贸易壁垒,技术变革,跨国公司的兴起全球化的争议:就业与收入,劳工政策和环境问题,国家主权问题,世界上的穷国国际商务:为满足个人以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的商务活动国际商务研究的是跨越国界的商务活动,即以国家或企业为主体以实现某种经济目标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商务的含义:以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而开展的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活动。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商业: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行业贸易:各种商品买卖行为市场营销:商品供给主体实现市场销售的各种活动国际商务环境政治体制:民主制:纯民主制度,代议民主制度特点:言论自由,定期选举,完全公民与财产权,少数民族的权利,非政治性官僚机构极权制度:神权极权主义和世俗极权主义。

国际商务第1章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第1章 全球化与国际商务
具备以下四个可能相互重叠的条件之一,就可以 被定义为国际商务活动:
作为外国直接投资企业从事的商业活动; 跨境交付的国际服务贸易活动; 货物进出口活动; 直接为当地的进出口活动及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供服务
的活动。
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类型和业务主体
进而,我们可以对国际商务活动持有以下的理解:
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类型和业务主体
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主体,是制造商、贸易商、 服务商、承包商的身份。他们可以是跨国公司,也可 能是所谓的天生全球(born global)企业,或许就只是 纯粹的本土企业,规模上可以是大、中、小型的企业。
世界经济层次的国际商务活动——内容提要
本小节的主要内容包括:
全球化的乐观与悲观观点
过去一个半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历史经验表明, 自由和开放的国际经济并非是持续稳定的。
乐观观点 一个对经济乐观的人会视全球化为自19世纪后半叶以
来的常规态势,它只是被一系列罕见的全球性事件中断。 其核心逻辑是第一次全球化大潮是技术变革的结果,
有学者认为技术对世界的改变是不可逆转的(前提:决策 者为理性人的假设)。
当代全球化是否会终结
判断一个选择是否可行或合理,要看其社会和经济成本:国界 封闭之后,各国必须在国界范围之内重新构建复杂的生产体系。 由于我们并不清楚单个企业或者甚至单个国家经济体是否有能 力做到这一点,因此,对商品、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实施非常严 格的限制将会导致大范围的、严重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类型和业务主体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概念对于区分企业个体层次的 国际商务活动并无明确意义;
在某个国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是外国公司,其从事的国际 商务活动既属于国际贸易,也属于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商务部分

国际商务部分

国际商务部分第一章全球化1、什么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全球化是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与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

全球化有不同的侧面,包括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市场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markets)是指把历史上独特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

生产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指的是从全球各地去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本国在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上的成本和质量差异。

2、全球机构的出现(1)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主要负责监管世界贸易秩序和确保各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签署的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规则。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是由44 个国家于1944 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所创建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务是维持国际货币系统的秩序‘而世界银行则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重点在于向一些资金短缺的穷国政府发放低息贷款,以资助它们希望从事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当一国的经济出现混乱和货币相对其他国家大幅贬值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常视为可求助的最后的贷款者。

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常常是附加条件的,作为贷款的代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贷款国需采取特定的经济政策,以扭转混乱局面,使经济回归稳定和增长。

(3)联合国(United Nations)成立于1945 年10 月24 日,由51 个国家承诺通过国际合作和集体的安全防卫措施来维护和平。

根据宪章,联合国有四项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发展各国友好关系;共同解决国际问题和促进尊重人权;以及协调成为各国行动的中心。

3 全球化的推动力一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的障碍减少了;二是技术变革,特别是近年来通信、信息处理和运输技术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商务就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综合,这类观点持
有者多是经济学科背景;

国际商务就等于是国际管理(international management)或者是
管理职能(如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的国际扩展,此类观点多
由工商管理背景者持有。
国际商务的内容
什么是国际商务?至今,学术界仍然不能做出完美的回答。 对于国际商务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共识。
从3650亿美元增加到36650亿美元,增长了约10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超过19%。
国际贸易的现实——国际贸易的类型结构
服务贸易的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在三类服务贸易中,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在世界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其他服 务增长最快,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国际贸易的现实——国际贸易的国家主体
——引用深圳特区建设30周年纪念电视剧《命运》片段
市场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请举例:我们身边的外国商品
市场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中国产品远销到全球
目前中国产品已经远销到全球 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贸 易组织指出,2015年,中国 出口为全球的14%,美国为 9%,德国8%。欧洲和亚洲齐 头并进。在全球5579个出口 项目中,中国有1762个项目 的出口占比居首,排行全球第 一。
斯密(Adam Smith)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认为,在自由贸易下,每个国 家通过专门从事其具有绝对优势的经济活动来获益。
绝对优势是指一国所具有的绝对超过其他国家的经济优势。
国际贸易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David Ricardo)解释了即使其中一个国 家生产的全部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时,两个国家进行 贸易仍有利可图的原因。
Globalization
全球化
国际商务视角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 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 体。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历史上有两次全球化:
被誉为“美好时代”的19世纪末全球化;

从事国际商务的主体包括MNE(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也曾经
主要是MNE,但不能将MNE等同于国际商务的主体;

国际商务以企业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所以包括对国际商务组织
的研究,但是,研究对象不仅仅是国际商务企业,还包括国际商务
活动。
彭氏框架
国际商务是一个整合学科的自足知识体系
发动机 澳大利亚 轮胎 韩国 凯迪拉克—野兽 设计 美国
下:雪佛兰、别克、 GMC、凯迪拉克、
独立的氧气供应系统
宝骏、 霍顿、欧宝、 沃克斯豪尔以及五菱 等一系列品牌
车身薄板 日本 零部件 北美
变速器 加拿大 美国
20多个国家
中国品牌全球化
以家电行业为例:
康佳在印度和墨西哥设立了合资公司生产和销售彩电; 创维在土耳其、马来西亚和墨西哥开设了生产基地;
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类型和业务主体
总体上看,国际商务活动既包括跨境投资和跨境贸易,也包括对其提供直接协助 的国内活动;
国际商务活动的主体可以是本土企业,也可以是外国直接投资企业;

作为本土企业从事的有货物进出口、跨境交付的服务贸易,以及货物进出口和对外 (outward)直接投资的协助活动;

作为外国直接投资企业从事的国际商务活动,除了涵盖本国企业从事的那些国际商务活动, 还包括其他以商业存在形式提供的国际服务贸易活动。
20世纪末的全球化潮流复兴阶段。
被誉为“美好时代”的19世纪末全球化
国际交易的技术障碍和政策障碍的急剧减少

19世纪通信和运输领域变革的结果:
——海底电缆(国际电话、电报);
——铁路、蒸汽轮船(更为重要)。
20世纪末的全球化潮流复兴阶段
两次全球化大潮之间的不同点: 第一次大潮中贸易的重要性体现在货物交换; 第二次则是体现在观念的交换。 ——国际电话、手机、传真、卫星通讯、互联网、喷气式飞机。 当今的全球化已经从市场全球化阶段,进入了生产全球化的更高阶段,从本质上提 升了全球化的层次。
一位朋友说,在国外想给国内朋友带个礼物,一不留神就会带回中 国制造的商品。
生产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
生产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
世界十大奢华防弹车之一:奥巴马座驾 防弹玻璃 装甲车身 全密闭车厢 通用汽车( GM)旗
二是稳健不激进。收购了合作多年的东芝电视业务、美兹电视业务等。
三是围绕核心业务做强长板。
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类型和业务主体
具备以下四个可能相互重叠的条件之一,就可以被定义为国际商务活动:
作为外国直接投资企业从事的商业活动;
跨境交付的国际服务贸易活动;
货物进出口活动;
直接为当地的进出口活动及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供服务的活动。
Chapter 1
国际商务的学习
什么是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
一切为满足组织和个人需要而
跨越国界进行的交易活动
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资源的国际交换和转移
国际商务的学科属性
对于国际商务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流行两种典型的基本观点,且同观点持 有者的学术背景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认为,只要一个国家能相对 更有效率地生产另一国家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不设障碍地进 行贸易就是有利的。
国际贸易的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和俄林 (Bertil G. Ohlin)从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 即各个国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如劳动力、技术、土地 和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


新产品出现所创造的国外需求同当地供给的不匹配
货物可得性; 技术差距; 产品生命周期。 收入效应 规模经济
国际贸易的现实——国际贸易的总体数量
20 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 的增长速度。

1995~2010年间,世界实际GDP年平均增长率为3.2%,而全球货物出口贸易的年平均增
国际贸易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构比重,和其各自的内部结构都呈现了明确 的变动趋势和特点。

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
国际贸易的现实——国际贸易的类型结构
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1980年至2010年国际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总体上快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同期服务贸易出口额
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类型和业务主体
具体业务类型上,涵盖了制造、有形货物的进出口、许可与特许经营、国际工程
承包、国际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国际贸易融资(包括商业融 资和政策性融资)、相关代理和咨询服务等。
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主体,是制造商、贸易商、服务商、承包商的身份。他们可
以是跨国公司,也可能是所谓的天生全球(born global)企业,或许就只是纯粹的
国际贸易的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数量的 即为什么某国出口、进口某些类型的商品,其出口、进口数量是多少,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国际市场相对价格的决定、国际分工、国 内经济增长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以及国内
经济增长同国际贸易之间相互关系等问题。
国际贸易的理论
长虹在俄罗斯建立了工厂;
海尔集团在美国建立海尔工业园。
The nies that most benefited from overseas business
案例:如何用国际化再造一个新创维?
作为彩电业龙头的创维,显然早已意识到国际化重要性,因此在彩 电业集体低迷、亏损的大环境下,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举的创维不仅 持续盈利,而且显得后劲十足。作为中国显示行业的领军企业,创维 集团过去五年保持了营业额复合增长率达14.8% 的高速发展,并连续 六年成为彩电业品牌价值增长最快企业。 不久前创维数码公布的 2015/16财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创维集团 的营业额为195亿港元,比去年增加5.8%;毛利40亿港元,较去年同 期增加11%;集团总盈利9.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5%。创维彩 电产品于海外市场的营业额为 30.81 亿港元,占海外市场总营业额的 72.4%,较去年同期上升51.0%。
国际商务和国内商务(在环境上)有什么差别?

learning objectives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对于国际商务这一学科本身具备一个初步的清晰认识;


能够解国际商务的学科属性;
认识到“国际商务是一个整合学科的自足知识体系”。
Chapter 2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重商主义;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新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的理论——重商主义
新重商主义逻辑: 将政治势力等同于经济势力,将经济势力等同于 贸易顺差。 工会(努力保护本国就业机会)、农民(希望提高作物价格)和某些生产厂商 (非常依赖出口)都倾向于支持新重商主义。
国际贸易的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本土企业,规模上可以是大、中、小型的企业。
世界经济层次的国际商务活动——内容提要
本小节的主要内容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