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峻 论语译注
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
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
论语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著作,源自春秋时期的传说中的孔子。
《论语》这部著作汇集了孔子的重要思想,被誉为“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部著作”,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著作,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
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论语》的学术研究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译介著作之一,它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欢迎,受到普遍的好评,其译注工作满足了学者们对《论语》的研究。
杨伯峻,1893年出生于福州,1952年去世,他是中国儒家学派晚期重要的学者,他的《论语译注》一书大概耗时10年。
杨伯峻在这本书中不仅详细解释了《论语》的含义,而且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个人的见解,使得这本书更加具有学术价值。
《论语译注》不仅扩展了对《论语》的研究,而且为学生们理解《论语》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
《论语译注》为学者们深入研究《论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杨伯峻在书中还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思想,为今天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而言之,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对中国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当今学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促进了《论语》研究的深入。
;。
论语注解——杨伯峻
【编辑按语】本文为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杨伯峻之《论语译注》。
目录导言例言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导言(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若干学生的言语行事。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从这两段话裹,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
(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
论,伦也,有伦理也。
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
”那么,“论语”的意义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
说到这里,谁都不免会问一句:难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别人的说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如果不是这样,那“论语”这样命名有什么意义呢?可见刘熙这一解释是很牵强的。
(《释名》的训诂名物,以音训为主,其中不少牵强傅会的地方。
)还有把“论”解释为“讨论”的,说“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何异孙的《十一经问对》便如是主张,更是后出的主观的看法了。
关于《论语》命名的来由,也有不同的说法。
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
”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
这一说法不但和刘歆、班固的说法不同,而且也未必与事实相合,《礼记?坊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
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三则大全
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三则大全第一篇: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三则大全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三则鄂海鹏【摘要】: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
注释比较精审,译文比较通达,但是在译注方面也有一些疏漏和不够精审的地方。
《论语》是中国儒家的宝典,其中记载着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现在最通行的《论语》新注本,注释比较精审,译文比较通达,为广大文史教学工作者和一般读者所欢迎。
但是在译注方面也有一些疏漏和不够精审的地方。
笔者特此撰文以补正。
一《论语·子张》:“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其中“堂堂”一词具体意义如何,古今解释纷纭。
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把“堂堂”译为“高不可攀”。
他又说:“根据《论语》和后代儒家诸书,可以证明曾子学问重在‘正心诚意’,而子张重在言语形貌。
”(《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1980年12月第2版 202页)因此“堂堂”为“高不可攀”,有待商榷。
愚按:“堂”即“党”之假借。
《说文解字》:“堂,殿也。
从土,尚声。
”“党,不鲜也。
从黑,尚声。
”《广韵》:“堂,徒郎切。
”《广韵》:“党,多朗切。
”二字形近叠韵假借。
《荀子·非相》:“文而致实,博而党正。
”杨倞注:“党与谠同,谓直言也。
”王先谦《荀子集解》注引郝懿行曰:“党,谠古今字。
谠言即昌言,谓善言也。
此明士君子之辩,文而緻密坚实,博而昌明雅正,斯辩之善者也。
”郝说甚是。
子张重在言语形貌,盖曾子说子张有辩才,讲善言、直言也。
《后汉书·叙传上》:“吾久不见班生,今日复闻谠言。
”颜师古注:“谠言,善言也。
”“堂堂”即“谠谠”。
由此我认为“堂堂乎张也”可解为讲善言,有辩才的子张啊!二《论语·泰伯》:“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狂而不直”,即狂傲而不正直。
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三则商榷
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三则商榷
这三篇商榷文章,聚焦论语及其译注之整体结构,梳理论语思想与其传承历史,真正丰富甚至颠覆普通读者的理解。
这是杨伯峻先生驾
驭“朱熹之古派”与“徐鉴之后派”、建构“补充对比”的学术新篇章,对今日学者而言,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收藏之物。
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的三则商榷,一直为古籍学家和学者们所关注和研究。
17世纪宋代杨伯峻先生是一位卓越的学者,继承了南宋
大文学家范仲淹和北宋李渔著名文学传统,深入挖掘和研究了《论语》这部著作,给出了三则商榷,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宋代早期的杨伯峻把《论语》的主题归纳为“行有道”。
在杨伯
峻看来,《论语》以“行有道”为哲学信条,强调行为的重要性,他认
为做一件事事先考虑行为的对错,对的就去做,错的就不要做,因此
个人的行为应该遵循“行有道”,尤其是施政者,更加应该遵守此原则。
(二)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还强调“至诚可以下手”观点。
他认为,只有通过尽心尽力地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若
想取得成功,无论在什么领域都要把最大的诚意带入其中。
(三)最后,杨伯峻提出“乐柔而不乐革”观点,主张推行仁爱政策,把政府适当的柔顺和改革能相结合。
他的观点是:柔和的应有尽有,而改革必须要有度,只有以柔为主,才能令眾人和睦相处,并实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整体来看,杨伯峻的这三则商榷对于现代政治和教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中,“行有道”强调了重视道德和行为准则;“至诚可以下手”提倡积极进取,勤奋好学;“乐柔而不乐革”则引导政府把柔和和改革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为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论语译注》杨伯峻
學而篇第一共十六章1.1子⑴曰:“學而時⑵習⑶之,不亦説⑷乎?有朋⑸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⑹,而不愠⑺,不亦君子⑻乎?”1.2有子⑴曰:“其爲人也孝弟⑵,而好犯⑶上者,鮮⑷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⑸。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⑹與⑺!”1.3子曰:“巧言令色⑴,鮮矣仁!”1.4曾子⑴曰:“吾日三省⑵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⑶乎?傳⑷不習⑸乎?”1.5子曰:“道⑴千乘之國⑵,敬事⑶而信,節用而愛人⑷,使民以時⑸。
”1.6子曰:“弟子⑴入⑵則孝,出⑵則悌,謹⑶而信,汎愛衆,而親仁⑷。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7子夏⑴曰:“賢賢易色⑵;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⑶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1.8子曰:“君子⑴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⑵。
無友不如己者⑶。
過,則勿憚改。
”1.9曾子曰:“慎終⑴,追遠⑵,民德歸厚矣。
”1.10子禽⑴問於子貢⑵曰:“夫子⑶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諸⑷異乎人之求之與?”1.11子曰:“父在,觀其⑴志;父没,觀其⑴行⑵;三年⑶無改於父之道⑷,可謂孝矣。
”1.12有子曰:“禮之用,和⑴爲貴。
先王之道,斯爲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⑵,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1.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⑴也。
恭近於禮,遠⑵恥辱也。
因⑶不失其親,亦可宗⑷也。
”1.14子曰:“君子⑴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⑵焉,可謂好學也已。
”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⑴?”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⑵,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⑶’其斯之謂與?”子曰:“赐⑷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⑸。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爲政篇第二共二十四章2.1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⑴居其所而衆星共⑵之。
论语十则-文化经典与研读(杨伯峻译注)
1.14子曰:“君子⑴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⑵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孔子説:“君子,吃食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説話却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説是好學了。
”【注釋】⑴君子——《論語》的“君子”有時指“有位之人”,有時指“有德之人”。
但有的地方究竟是指有位者,還是指有德者,很難分别。
此處大概是指有德者。
⑵正——《論語》“正”字用了很多次。
當動詞的,都作“匡正”或“端正”講,這裏不必例外。
一般把“正”字解爲“正其是非”、“判其得失”,我所不取。
2.4子曰:“吾十有⑴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⑵,四十而不惑⑶,五十而知天命⑷,六十而耳順⑸,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⑹。
”【譯文】孔子説:“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説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别人言語,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随心所欲,任何念頭不越出規矩。
”【注釋】⑴有——同又。
古人在整數和小一位的數字之間多用“有”字,不用“又”字。
⑵立——泰伯篇説:“立於禮。
”季氏篇又説:“不學禮,無以立。
”因之譯文添了“懂得禮儀”幾個字。
“立”是站立的意思,這裏是“站得住”的意思,爲求上下文的流暢,意譯爲遇事“都有把握”。
⑶不惑——子罕篇和憲問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話,所以譯文用“掌握了知識”來説明“不惑”。
⑷天命——孔子不是宿命論者,但也講天命。
孔子的天命,我已有文探討。
後來的人雖然談得很多,未必符合孔子本意。
因此,這兩個字暫不譯出。
⑸耳順——這兩個字很難講,企圖把它講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覺牽強。
譯者姑且作如此講解。
⑷從心所欲不踰矩——“從”字有作“縱”字的,皇侃《義疏》也讀爲“縱”,解爲放縱。
柳宗元〈與楊晦之書〉説“孔子七十而縱心”,不但“從”字寫作“縱”,而且以“心”字絕句,“所欲”屬下讀。
“七十而縱心,所欲不踰矩”。
杨伯峻《论语译注》今译研究
杨伯峻《论语译注》今译研究论语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哲学著作,记载的是春秋时期孟子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思想,被表彰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作品。
而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对“论语”的细腻的研究,也是一部重要的论语学习参考书。
杨伯峻(1762-1836)是清朝文学家、学者,活跃在北京内务府文史研究班,在内务府文史研究班任职期间,他出版了《论语译注》,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中收录了论语的文字作品,并加以解读,更深入地对论语进行了研究。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的研究成果是对论语的文字解读,他在译读论语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论语研究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他的研究中,他不断探讨论语中语言、思维、文化、社会、宗教等方面的内涵,把论语的内涵揭示出来,对论语的研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天,论语学习研究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诸多学者和思想家继续以杨伯峻的研究为基础,不断深入研究论语。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不仅是一本学术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以杨伯峻的思想为先导,对论语进行有效的研究,从而理解和提升论语历史精华,指导我们进行论语研究,深入剖析孟子的思想,分析思想的内涵,丰富论语研究的内涵,引导实践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理论水平。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论语研究的重要成果,其译注解读对论语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完善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传承他的思想,继承他的文学成果,为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儒家文化,创造更多新的文学及学术成果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论语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不仅是对论语文字的解读和研究,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思想启示,指导我们学习和研究论语,从而提升我们的学术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实现文化的新的繁荣。
【经典】入则孝, 出则悌|杨伯峻
【经典】入则孝, 出则悌|杨伯峻
编者按:读书要先读经典。
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
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学习经典,共同进步。
1·6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②则悌,谨③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④。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译文】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注释】①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甲)年纪幼小的人,(乙)学生。
这里用的是第一种意义。
②入、出———《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
”则知这里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
“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
③谨———寡言叫做谨。
详见杨遇夫先生的《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一。
④仁———“仁”即“仁人”,和《雍也篇第六》的“井有仁焉”的“仁”一样。
古代的词汇经常运用这样一种规律:用某一具体人和事物的性质、特征甚至原料来代表那一具体的人和事物。
(统筹:启正;编辑:面包)。
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
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一书,是一部集东西方经典文学知识和思想精华于一体的学术巨著,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把儒家传统教育的学术智慧,引领到当今时代。
“论语”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灿烂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经典文学”,广泛流传于各个地方,也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
杨伯峻先生早年曾在清华大学学习,深受孔子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论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因此,他选择了《论语》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把它的思想内涵和智慧提炼出来,并作译注。
在他的《论语译注》中,杨伯峻先生采用了新颖的研究方法和形式,在“论语”的思想内涵的层面,他采用了现代的文学剖析方法和语言学的分析思想对“论语”进行了详细解读和剖析,把许多在以往语法文字解释中未能解决的难题,得到了深入洞察和解决。
此外,杨伯峻先生还用历史的视角,从政治文化背景来探讨“论语”,论及它的社会文化脉络及其他内容,如诸子志行,把他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历史、哲学、道德、政治等诸多方面,将“论语”归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并重新审视和诠释它,使之得到全新的理解和欣赏。
除了载注和解释,杨伯峻先生把“论语”原文与当代社会凝练地联系起来,有时也能把“论语”中的历史政治思想发挥到当代社会,起到警醒人们的作用。
在“论语”译注的研究中,杨伯峻先生凭借他的精湛的学术技巧,一如既往地研究“论语”,从更深入和丰富的角度去阐释原文,以想象力丰富的视角把“论语”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以使普通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论语”的深意,一边发掘、探究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一边将其与当代社会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经典文学思想文学活起来,以及儒家思想在当代文化生活中,起到社会教育作用。
以《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为话题,总结起来,杨伯峻先生传承了中华古代文化和传统教育,并将其纳入当代社会文化中,给中国传统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受到了读者的广泛称赞和欢迎。
论语注释最好的版本
论语注释最好的版本以下是一些《论语》注释比较好的版本:1.杨伯峻《论语译注》1.特点:注释精准,侧重于字音词义、语法修辞、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
在集古今学者之大成特别是清人经学成就的基础上,又有个人新见,不落前人窠臼。
译文在追求符合《论语》原意的前提下,尽量口语化,非常流畅明白。
该书不但给专业研究者提供了若干研究线索,也便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是当代很受欢迎且具有较高权威性的《论语》读本之一。
2.示例原文及注释(部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注释:“学” 指学习;“时习” 即时常温习、练习;“说” 同“悦”,表示高兴、愉悦;“朋” 在古代指志同道合的人;“愠” 是生气、恼怒的意思。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集注》1.特点:朱熹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儒家经典的重要注释版本。
在《论语集注》中,朱熹对《论语》的义理阐释较为深入,注重从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示例原文及注释(部分):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注释:朱熹认为“省” 是反省的意思,“忠” 是尽心尽力,“信” 是诚实不欺,“传” 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他强调通过不断反省自身在为人处世、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行为,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3.孙钦善《论语注译》1.特点:注译者孙钦善为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儒藏》总编纂。
注释中除注明生僻字词及人物、史实、典制、名物等具体知识外,还多方取证,据以分析文字背后的思想内容,力求做到训诂、考证和义理辨析相结合。
该书特别适合初、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学习。
2.示例原文及注释(部分):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注释:“温故” 即温习旧的知识,“知新” 是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师” 在这里指老师,也可引申为榜样。
论语译注1982年版
论语译注1982年版1982 年版的《论语译注》较常见的是杨伯峻先生所著的版本。
学而篇第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 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在周秦时代,“时” 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 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 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愠:音yùn,恼怒,怨恨。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为政篇第二•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十有五:“有” 通“又”,古人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多用“有”字。
十有五即十五岁。
•立:站得住的意思,可理解为说话做事都有把握。
•不惑: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一般可理解为上天的旨意或自然的规律等。
•耳顺: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杨伯峻 论语十二章
杨伯峻《论语译注》1.1子⑴曰:“学而时⑵习⑶之,不亦说⑷乎?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⑹,而不愠⑺,不亦君子⑻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注释】⑴子——《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⑵时——“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
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
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
⑶习——一般人把习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如《礼记•射义》的“习礼乐”、“习射”。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这一“习”字,更是演习的意思。
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
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
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
⑷说——音读和意义跟“悦”字相同,高兴、愉快的意思。
⑸有朋——古本有作“友朋”的。
旧注说:“同门曰朋。
”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这里的“朋”字卽指“弟子”,就是《史记•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译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卽本此义。
⑹人不知——这一句,“知”下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说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给说出。
这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
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
这样,“人不知”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
这种说法我嫌牵强,所以仍照一般的解释。
这一句和宪问篇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精神相同。
⑺愠——yùn,怨恨。
⑻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论语译注(杨伯峻)
《論語譯注》楊伯峻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北京《論語譯注》試論孔子導言例言學而篇第一爲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長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鄉黨篇第十先進篇第十一顏淵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憲問篇第十四衞靈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陽貨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張篇第十九堯曰篇第二十試論孔子(一)孔子身世孔子名丘,字仲尼,一說生於魯襄公二十一年(《公羊傳》和《穀梁傳》,卽公元前五五一年),一說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史記·孔子世家》),相差僅一年.前人爲此打了許多筆墨官司,實在不必。
死於魯哀公十六年,卽公元前四七九年。
終年實七十二歲.孔子自己說“而丘也,殷人也”(《禮記·檀弓上》),就是說他是殷商的苗裔。
周武王滅了殷商,封殷商的微子啓於宋。
孔子的先祖孔父嘉是宋國宗室,因爲距離宋國始祖已經超過五代,便改爲孔氏。
孔父嘉無辜被華父督殺害(見《左傳》桓公元年和二年)。
據《史記·孔子世家·索隱》,孔父嘉的後代防叔畏懼華氏的逼迫而出奔到魯國,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因此孔子便成爲魯國人。
殷商是奴隸社會,《禮記·表記》說:“殷人尚神",這些都能從卜辭中得到證明。
孔子也說:“殷禮,吾能言之。
”(3。
9)孔子所處的時代正是奴隸社會衰亡、新興封建制逐渐興起的交替時期。
孔子本人,便看到這些跡象.譬如微子篇(18。
6)耦耕的長沮、桀溺,不但知道孔子,譏諷孔子,而且知道子路是“魯孔丘之徒"。
這種農民,有文化,通風氣,有自己的思想,絕對不是農業奴隸。
在孔子生前,魯宣公十五年,卽公元前五九四年,魯國實行“初税畝"制.卽依各人所擁有的田地畝數抽收賦税,這表明了承認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詩經·小雅·北山》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是奴隸社會的情況.天下的土地全是天子的土地,天子再分封一些給他的宗族、親戚、功臣和古代延續下來的舊國,或者成爲國家,或者成爲采邑。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简体)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简体)点击购买《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1980年]导言例言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仁篇第四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曰篇第二十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
论语译注学而篇第一10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子:对男子的尊称,这里特指孔子。
曰(约):说。
时:时常。
习:用于实践,实习。
亦:也是。
乎:吗。
朋:同学为朋,同志为友。
愠(运):怨恨,恼怒。
"【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102【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注释】悌(替):尊敬师长。
鲜(显):很少。
犯上作乱:冒犯尊长,颠覆国家。
【译文】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好犯上的人,少极了;不好犯上,却好作乱的人,绝对没有。
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103【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巧:好。
令:善于。
色:脸色。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104【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吾(务):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醒):检查,反省。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105【原文】子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杨伯峻版】
《论语》【杨伯峻版】学而第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4』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17』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9』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的语法问题二则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的语法问题二则孔飞祥一、主语的选择在《论语》中,主语省略的情况比比皆是。
学者们在补充主语时,常常仁者见仁,各执一词。
其实,许多分歧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是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在主语选择时的一处疏漏。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
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能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蠢。
”按杨先生的意思,“省其私”应该是“回自己研究”,其实这里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吾)省其私”。
《大词典》在对“私”进行解释时正好选用了“退而省其私”作为例句。
“朱熹集注:‘私谓燕居独处。
’邢昺疏:‘回既退还,而省察其在私室与二三子说释道义,亦足以发明大体。
’”很明显,朱氏和邢氏的意见是相同的,他们都认为“省”是孔子对颜回进行“考察”,即“省其私”主语是孔子。
[注]孔安国曰:察其退还与二三子说释道义,发明大体,知其不愚也。
据孔注看,“察其退还”的主语依然是孔子。
当代学者对本章的翻译,也纷纷采纳了朱熹和邢昺的观点: 孔子说,我整天对颜回讲话,他从不反问,好像是一个愚憨的人。
但是我看他自修时和同学谈论,他的意思很有可以启发人此地方。
他决不愚!等他退下去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也能对我讲的有所发挥,颜回其实并不愚笨呀。
[可是,]课后我考察他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对我的所讲的课能充分发挥,颜回并不是愚笨的。
(徐志刚《论语通译》第13页)待他退下,我省察他的私人言行,对我所言,甚能发挥。
回呀!他实是不愚呀!这些翻译仅管还有着这样那样的出入,但大家一致认为“省其私”的主语是“孔子”,而不是“颜回”。
杨先生在注释里说,“朱熹在集注以为孔子退而省颜回的私……说也可通”。
看来杨先生是想到过这一点的,遗憾的是,杨先生虽然注意到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却不肯放弃自己的错误理解。
为什么说杨先生的译文存在错误呢?第一,“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能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蠢”一句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杨伯峻《论语译注》
杨伯峻《论语译注》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家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
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
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
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
弗父何为卿。
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之家。
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
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
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候,“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
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
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
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
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
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
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生平】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
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
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
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
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
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
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
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
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
美丽的邂逅杨伯峻论语译注
美丽的邂逅杨伯峻论语译注
论语第三十一章。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
杨伯峻注:
中庸,尽中道之分别也。
以此为德,心境得以平定,神色得以安宁。
中庸之妙,在于不失其和,和之为美而美之为和,和美妙合,乃是至善象也。
由此可知,先圣所谓‘宜中弘上下接’者,之谓此也。
人若能守此中
庸之分别,其所得者,无不益也。
久者,亦不知如何极也。
我的翻译: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德行,真是极好的!然而人们却很少能够做
到坚持不懈。
”
杨伯峻的注释:
中庸,是指充分分辨中庸之道。
以此为德,心态就能够稳定,精神就
能够安宁。
中庸的奥妙在于不失去平衡,和美的美就是平衡美,平衡美的
奇妙合一,也正是至善的象征。
由此可知,古圣所说的‘应该恰当地扩张,上让下接’,就是指这一点。
如果人能够守住这种中庸的分别,他所得到的,没有不受益的。
而且,时间越久,他的益处也越难以理解。
杨伯峻译《论语》
杨伯峻译《论语》
2020.10.28
卫灵公第十五
(23~29)
杨伯峻译
15.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道:“大概是‘恕’罢!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
15.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译文】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了谁?称赞了谁?假若我有所称赞,必然是曾经考验过他的。
夏、商、周三代的人都如此,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
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
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译文】孔子说:“我还能够看到史书存疑的地方。
有马的人[自己不会训练,]先给别人使用,这种精神,今天也没有了罢,”
15.27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⑴,则乱大谋。
”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足以败坏道德。
小事情不忍耐,便会败坏大事情。
”
15.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⑴;众好之,必察焉。
”
【译文】孔子说:“大家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
15.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⑴。
”
【译文】孔子说:“人能够把道廓大,不是用道来廓大人。
”。
杨伯峻中庸译注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是一本对《论语》进行注释和翻译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杨伯峻对“中庸”做了注解,认为“中”为折中无过,也无不及,是调和之意;“庸”的意思则是平常。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杨伯峻将这句话翻译为:“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
”
然而,仅仅将“中庸”理解为折中的和平常的东西,并不能完全解释孔子所说的“中庸”。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中庸”的含义。
在孔子的思想中,“中庸”并不仅仅是一种看问题和办事情的具体操作方法,而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因此,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对“中庸”的注解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能完全解释孔子所说的“中庸”的含义。
要真正理解“中庸”,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孔子的思想体系,并结合《论语》中的其他篇章来全面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伯峻论语译注
杨伯峻论语译注_孔子与商丘简介:明末清初文学家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谈到孔子时说:“仲尼,一旅人也。
”顾炎武本人也走了很远的路,以是他很懂孔子,说孔子是文学家、教育家、文献打叠整顿家的,而说孔子在天性上只是1个旅行者。
看来,顾炎武对孔子的这类看法是切合二千多年前孔子的实情的,也备感亲切。
咱…
明末清初文学家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谈到孔子时说:“仲尼,一旅人也。
”顾炎武本人也走了很远的路,以是他很懂孔子,说孔子是文学家、教育家、文献打叠整顿家的,而说孔子在天性上只是1个旅行者。
看来,顾炎武对孔子的这类看法是切合二千多年前孔子的实情的,也备感亲切。
咱们常说“健康熬头”。
孔子的身板和生理健康的,否则,他就无法长达14年的艰难旅行~据《左传》记录,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个士,以勇武果敢著称。
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晋国率领诸侯联军围击逼阳(今东省枣庄市南面),叔梁纥一名武士,伴同鲁军到场作战。
在攻城时,逼阳报酬诱敌入城,存心把城门打开,放一攻城的部队进去,然后再俄然放下悬门,将攻城的部队拦腰截断,打样聚歼。
就在悬守门员次沉落的刹那间,叔梁纥飞步上前,双手托起悬门,使攻进城内的鲁军实时撤了,制止了伤亡,为鲁军立下了战功。
叔梁纥能双手托起城门,疑难是名副真格的士。
很遗传的缘故原由,有学者指出,孔子身高为1(91米,筋骨强健,力大过人。
《吕氏年龄?慎大》篇记录:“孔子之劲,能招(通翘)国门之关。
”关,指门闩。
国门之关,指城门上用一横木做成的门闩。
孔子的力气虽则不及其父,但举国门之关的力气也很是人可比。
《淮南子?主术训》篇还记录孔子有多项超出众人的本事:“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足蹑郊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
”苌宏是周大夫,以博学多才著称,而孔子的睿智超过了苌宏。
孟贲是出名的勇士,传说他“水行不避蛟
龙,陆行不避兕虎”,力大至“生拔牛角”,而孔子之勇犹过之。
“足蹑郊菟”,菟即兔,是说孔子双足疾跑可以或许追上郊外的野兔。
“力招城关”,即前述“能招国门之关”。
可见,孔子并非咱们印象中的1个墨客气统统的“夫子”,而是1个身子骨儿结实、能文能武的“君子”。
孔子讲授生“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看来,学生习“六艺”是发展,而且需要身心结实。
可以设想,1个瘦弱的墨客,怎么在正规的场所见礼、行乐,怎么操练射箭、进修驱车,书法和计较也需要似的气力啊~孔子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就归天了。
寡母扶养孔子,孔子也得供养寡母,,他就要做杂活。
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
事。
”(《论语?子罕》)鄙事杂活,申明孔子钟头辰要干身体的力量活的。
孔子是1个热肠救世的人,他的人的生活不雅的,这从他“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中可以见得。
2、孔子的本籍在商丘夏邑县众所周知,孔子宣传和奉行的政治抱负,曾周游列国。
孔子的行程中有的商丘一站,他来商丘的目的是回乡祭祖,很短,但他的萍踪却具备象征意义,很值得一书。
孔子生在鲁国的曲阜,但孔子的先人是了灿烂文化的商人,厥后又在周朝成立了宋国。
孔子曾说“而丘也,殷人也。
”(《礼记?檀弓上》)孔子的老家在的商丘夏邑县,孔子的夏商周祖孔防叔避祸迁鲁。
后报酬了记念孔子回乡,在的夏邑县修建了“孔子还乡祠”。
道光二十年《夏邑县志》记录,夏邑知县孔繁洁说:“夏邑有还乡祠,祀我祖至圣先师,祀之所自始,前碑尽之矣。
余自幼念书,时考其世代相承,知我祖发祥于鲁,实肇基于宋。
夏邑在宋地,先代世为宋卿,食采于斯,此省墓还乡之所由来欤~故后人建祠以祀子。
”道光二,,月,日年夏邑知县陈诒枢在《重修还乡四代祠记》中说:“夏邑古宋地,而孔氏之采邑在焉,食采于斯,亦卜兆于斯,孔子还乡省墓,盖数数矣。
”是说夏邑是孔氏的采邑(俸禄之地)。
孔子是宋国的成立者宋微子之后,孔子的父亲名叔梁纥,叔梁纥的父亲叫伯夏,伯夏的父亲名孔防叔,孔防叔的父亲名睪夷,睪夷的父亲名木金父,木金父的父亲叫孔父嘉。
孔父嘉
在宋国罹难,他的重孙孔防叔避祸迁鲁。
宋国在周初封国中是1个比力的,与卫、鲁、齐、晋、燕等国具备同等的地位。
但宋国事1个公族在朝的,强宗富家专权,政权始末为华、乐、向、皇、鱼等富家所把持。
华、乐、皇、老等族是宋戴公的
儿女,向、鱼、鳞、荡等族是宋桓公的儿女,势力都很煊赫,合称“戴桓之族”。
“戴四族”族代表人物有太宰华督、右师华元,乐族代表人物有乐术、乐吕、乐大心、乐豫、乐喜,皇族代表人物有皇喜、皇父充石、皇瑗,老族代表人物有老佐;“桓四族”中向族代表人物有向戌、向带、向宁、向为人,鱼族代表人物有公子目夷(司马子鱼)、左师鱼石,鳞族代表人物有少司空鳞朱,荡族代表人物有司城荡忌诸、大司马荡虺、荡泽等。
代表人物在宋国势力强大,都曾一时叱咤风云。
公族在朝,宋国内乱频繁,这此中最著名的一出华父督杀孔父嘉事件。
华父督是宋戴公的孙子儿,是当时宋国的太宰,孔父嘉是正考父之子,是当时宋国的大司马,两人宋国的权臣。
据《左传?桓公元年》记录,有一天,华父督在路上碰见了孔父嘉的妻子,孔父嘉的妻子长得既标致又有几分妖艳,使得华父督很是垂涎。
于是在年的春天,华父督杀死了孔父嘉并将其妻子据为己有。
宋国的国君宋殇公大为大怒,欲治罪华父督。
华父督先下手为强,又杀死了宋殇公,将居住在郑国的宋穆公的儿子冯迎回宋国,立为国君,是为宋庄公。
华族势力的强大可知一斑。
孔父嘉被杀,妻子被夺。
这是宋国内乱事件中一件极不色泽的事件,孔子先人的辱没。
华氏势力强大,孔父嘉的重孙也即孔子的夏商周祖孔防叔不敢在宋国糊口下去,于是避祸迁到了鲁国。
三、孔子在商丘的萍踪孔子从55岁起头,脱离妻子和儿子,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
走,14年,直至68岁时才回到鲁国。
孔子回到鲁国的前一年,一直等待他回家的妻子归天了,回到鲁国的年,他的儿子孔鲤归天了,又过了一年,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也归天了,再一年,子路和司马耕也归天了。
身边人的相继离去,对孔子的打击可想而知。
这之后,孔子一给学生讲课,一
埋首致力于打叠整顿古典文献,直至73岁时死去。
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求仕”,“行道”,即求官和奉行他的“仁慈政治德治”。
14年中他前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等巨细六个,首要逗留所在是卫、陈两国。
孔子周游列国,列都城他的待遇,也他的主意,但人,他的主意实践起来太难了。
以是,他处处碰壁,甚至还了危险。
孔子从鲁国到卫国,在卫国约5年。
之后到了曹国,曹国欢迎他。
孔子本想到陈国去,但目的地又不甚,于是先降临了宋国。
孔子在宋国,很是难堪,这里有两件事情值得一说。
宋国非但欢迎他,而且宋国的大司马桓魋还想杀害他。
据说孔子带领弟子在一棵大树下习礼,桓魋命人将树砍倒,孔子险遭意外。
缘故原由是大司马桓魋不久前为造了一口石块寿材,花了3年还。
孔子据说后,就批评说,的浪费,死了倒不比快些烂掉的好些~(《礼记?檀弓上》)此话传到了桓魋的耳朵里,真是狭路相逢,被激愤的桓魋要侵犯于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