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
2021年自学考试《普通逻辑学》知识点 4
2021年自学考试《普通逻辑学》知识点41、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2、论证的组成:任何一个论证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的。
(1)论题:是通过论证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它所要回答的的是“论证什么”的问题。
论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科学上已被证明的判断,对于这类论证,其目的主要是在于宣传真理,使人们确信某个论题的真实性,另一类论题使科学上尚待证明的判断,对这类论题的论证,其目的在于探索论题的真实性。
(2)论据:用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判断,它使使论题成立并使人信服的理由或按照,它所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
可作为论据的判断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已被确认的关于事实的判断,另一类论据是表述科学原理的判断(包罗定义、公理、定律、原理等)有些论证是分层次的,在确定某一判断(论题)的真实性过程中,如果引用的论据(第一层论据)本身还不是很明显真实性的判断,就要引用其他判断(第二层论据)对这些论据进行论证。
如此类推,还可以有第三层论据、第四层论据等。
在一个论证中,只能有一个论题,论据一般有多个。
(3)论证方法:是指论据和论题之间的联系方式,即论证过程中所采用的推理形式,它所回答的是“怎样用论据论证论题”的问题。
一个论证过程可以只包含一个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
3、论证与推理的关系:论证推理论题前提论据结论论证方式推理形式(1)联系:推理是论证的工具,论证是推理的应用,任何论证都要借助于推理才能进行。
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题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证方式相当于推理形式。
其结构上的关系如图::(2)区别:1、二者认识过程不同,论证是先有论题后找论据,再用论据对论题进行论证,推理则是先有前提后得结论,2、二者要求的重点不同,论证是由一个或几个判断的真实性推断出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因此,论证的重点主要放在论题和论据的真实性上,特别强调论据必需真实,推理只强调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推理形式本身并不要求前提真,所以,任何论证都要用推理,但并非任何推理都要用论证,这是论证和推理的最根本区别,3、二者逻辑结构的繁简不同,论证的结构通常比力复杂,它往往由一系列的推理构成的。
自考本科科目《普通逻辑00024》第一到第四章复习资料
内容
概念的内涵
和外延
1.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具有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的集合
集合概念
2.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成为正概念。
4.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成为负概念。
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
19.划分后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一划分规则,
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
20.每次的划分必须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知识点名称
内容
判断及其基础特征
21.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判断。
56.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特征及真值表:“p←q”的真值特征:
只有p假、q真时,“p←q"才假,其余均真。真值表如下:
p
q
p←q
1
1
1
1
0
1
0
1
0
0
0
1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57.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57.58.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p当且仅当q,写作p↔q,其中p、q分别称为前件和后件,当且仅当表示联结词,↔读作等值。
只有p真、q假时,“p→q才假,其余均真。真值表如下:
p
q
p→q
1
1
1
1
0
0
0
1
1
0
0
1
必要条件
假言判断
54.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普通逻辑自考资料
第一章引论[要点] 一、什么是逻辑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三、逻辑简史第一节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一、什么是逻辑1.逻辑的语源学:逻各斯、Logic、名学、辩学等。
2.“逻辑”的多义性: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规则;逻辑学等(1)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例如:“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
(2)指人类的思维规律例如:“律师讲话的逻辑性很强”。
(3)指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例如:“今天上逻辑课”。
3.逻辑的定义(1)狭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的理论。
有效推理就是正确地从已知推出未知,并且不会出现真前提而假结论。
(2)广义而言,逻辑是有效推理和有效交际的理论。
有效交际就是正确地表达和理解,并且理解与表达相一致。
【思维训练题】一个猜帽子的游戏有甲乙丙三人,同向站立。
在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主持人给三人各戴上一顶子:红帽或白帽。
三人都知道有三顶红帽和两顶白帽。
丙可看见甲和乙的帽子,乙可看见甲的帽子。
主持人问丙是否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帽子,丙答不知道;又问乙是否知道,也答不知道;问甲是否知道,甲答知道了,是——。
甲是怎么知道的?他的推理过程是——。
二、普通逻辑的对象和性质1.普通逻辑的对象(1)思维的逻辑形式——是指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形式结构)。
(2)逻辑基本规律——主要指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3)简单的逻辑方法——主要指定义、划分、限制、概括、观察和实验、分析和综合等方法。
2.逻辑的性质(1)基础性: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列于七大基础科学中,位居第二。
“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2)工具性:提供逻辑手段和方法;“思维的文法”;《工具论》、《新工具》(3)无阶级性或全人类性:自古以来,中国、印度和西方都曾对逻辑这门学科的发生、发展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
3.逻辑形式的结构(1)逻辑常项——是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表示思维的形式;(2)逻辑变项——表示思维的内容。
自考00024普通逻辑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
相等★★
每次划分必
须按照同一
20. 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标准进行★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知识点名称
判断及其基
本特征
★★
内容
21. 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是判断。
22. 判断的基本特征:
(1)判断都有所断定。(2)判断都有真假。
命题和命题
不成立,那么关系 R 是禁对称的。
42. 非对称关系:是指在特定论域中,存在对象 a 和 b, 如果 R(a,b)成立,但 R(b,a)不成
立,那么关系 R 是非对称的。
传递★★
43. 传递:关系的传递性分为传递、禁传递、非传递。
第四章 复合判断知识点名称 Nhomakorabea内容
什么是联言
44. 联言判断的逻辑形式:p 并且 q,写作 p∧q,其中 p、q 称为联言支,并且表示联结词,并且用符
五、性质判
断主、谓项
的周延性★
★★★
38. 关系判断有各种性质,其中最重要的对称性和传递性。
39. 对称:关系的对称性分为对称、禁对称和非对称。
40. 对称关系:是指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 a 和 b,如果 R(a,b)成立,则 R(b,a)一定成
对称★★★
★★
立,那么关系 R 是对称的。
41. 禁对称关系:是指对于特定论域中的任一对象 a 和 b,如果 R(a,b)成立,则 R(b,a)一定
理、或然性
理。
推理★★★
85. 或然性推理:如果前提为真,那么结论仅仅可能真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属于或然
性推理。
86. 根据推理中前提所含判断数目的不同,可以把推理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自考高频考点串讲资料00024普通逻辑学
1.概念的外延 P58: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 集合(或类)。 2.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即概念所反映的 对象的数量不同做的分类);
3 / 19
3.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4.根据概念所反应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 系概念。 5.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属性而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对于 A、B 两个概念,其外延之间可能存在如下五种关系:同一关系、真包含 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三、图表题(选择、填空) 1.同一关系 P66:A、B 两个概念之间有同一关系,当且仅当它们的外延完全相同, 即所有的 A 都是 B,同时,所有的 B 都是 A。同一关系的欧拉图如下:
5.全异关系 P70:A、B 外延完全不同,即所有的 A 都不是 B,那么 A 与 B 之间的 关系就是全异关系。全异关系又叫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 关系。 (1)矛盾关系 P71:具有全异关系的 A、B 两个概念,它们都包含于另一个概念 C,如果 A 与 B 的外延之和等于 C 的全部外延,那么 A 与 B 之间就是矛盾关系。 外延之间的关系相当于 A+B=C。矛盾关系的欧拉图如下:
第一章 引论
一、选择题 1. “逻辑”在汉语中的用法 P43: (1)思维规律(2)客观规律(3)看问题的特殊方法或视角 (4)逻辑学,一门研究推理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
二、填空题 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P45:推理的有效性。 (1)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2)推理的形式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在形式上的联系方式。 (3)推理的形式有效性指的是对于一个推理形式假设其前提是真的,则结论 一定也是真的。 2.逻辑思想的发源地: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重点汇总(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重点汇总(一)第一章引论1、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有效性问题。
2、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推理形式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在形式上的联系方式。
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概述1、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所组成的集合。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一、依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讲概念划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1、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2、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
3、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二、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同类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
2、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
3、辨别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的方法: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非集合概念。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未必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集合概念。
三、根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与关系概念。
1、个体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个体的概念称为个体概念。
2、性质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性质的概念称为性质概念。
3、关系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概念称为个体概念。
4、判断关系概念是几元关系概念,其关键是看这个概念涉及几个个体。
5、个体概念是和性质概念、关系概念相对而言的,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时表达的是个体概念,有时表达的是性质概念或者关系概念。
四、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自考普通逻辑(00024适用全国 ) 速记宝典
普通逻辑(00024适用全国)速记宝典考点1:“逻辑”的常见用法答:(1)思维规律。
“他的想法符合逻辑。
”(2)客观规律。
“事物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
”(3)看问题的特殊方法或者视角。
“这是强盗逻辑。
”(4)一门研究推理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
“逻辑学。
”考点2:一个逻辑推理是形式有效的,指的是对一个推理形式,如果假设其前提是真的,那么其结论也一定是()。
答:真考点3: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和古希腊。
答:古印度考点4:任何概念都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即概念的外延和()。
答:内涵。
任何概念都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2)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
考点5: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答:(1)辨别:要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
(2)基本方法:看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①集合概念: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未必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②非集合概念: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考点6:概念的限制。
答: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考点7:概念的概括。
答: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考点8:欧拉图答: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关系的图称为欧拉图。
假设我们用A、B表示概念A、概念B的外延,如下图表示:A B考点9:什么是定义?答:定义是以确切、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或者外延的逻辑方法。
定义的组成: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
(1)被定义项:需要揭示其内涵或外延的概念;(2)定义项: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或外延的概念;(3)定义联项:连接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概念。
考点10:定义的规则。
答:一个合适的定义,需要遵守下列规则:(1)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是同一关系;违反规则:定义过窄、定义过宽、定义交叉、定义全异。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
作者◆一剑钻神一、判断(一)1.SAP是指所有的S是P; 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2.A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逻辑方阵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A 1 1 0 0 0E 0 0 0 0 1I 1 1 1 1 0O 0 0 1 1 1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自考普通逻辑经典笔记
普通逻辑1﹑概念:a ﹑定义: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b ﹑概念的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也可以叫做概念的含义。
c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
d ﹑概念的分类:2﹑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列表如下:概念关系3﹑逻辑符号表:4﹑性质判断的结构:5﹑周延性:在一个性质判断中,如果其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都得到形式的断定,就称称该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否则,就称为不周延。
第一﹑全称判断主项都周延;第二﹑特称判断主项都不周延;第三﹑肯定判断的谓项都不周延;第三﹑否定判断的谓项都周延。
5﹑性质判断的分类:6﹑性质判断的关系:同一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称为对当关系7﹑复合判断的特点:8﹑各复合判断的定义:9﹑复合判断的联结词:10﹑假言判断普遍规律︰a ﹑如果p 是q 的充分条件,那么q 是p 的必要条件;b ﹑如果q 是p 的必要条件,那么p 是q 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p→q 和q ←p 是等值的11﹑复合判断的真值表: a ﹑联言判断真值表(全真为真):b ﹑选言判断真值表(全假为假):c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真值表(前真后假为假,其余为真):c﹑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值表(前假后真为假,其余全真):d﹑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值表(全真全假为真,其余为假):12﹑复合判断的负判断等值关系:13﹑模态逻辑的关系:14﹑模态逻辑的等值关系:15﹑逻辑的基本规律:16﹑推理:a ﹑定义:根据已知的判断得到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b ﹑组成:推理分为前提和结论两部分。
前提是推理所依据的判断,结论是推理所得的判断。
c ﹑推理结论有效需满足的条件:第一﹑推理有效。
第二﹑前提真实。
17﹑推理的分类18﹑直接推理:是以一个判断为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
直接推理的前提和结论都是性质判断。
书本包括两种推理的介绍:a﹑对当关系的推理b﹑判断变形关系的推理。
自学考试普通逻辑
第三节 不矛盾律 一、不矛盾律(矛盾律)的内容和要求
不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 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也就是说,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 的思想,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其中至少必有一个是假的。 不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
“A”与“非A”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A”与 “非A”不能同真。 二、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1、小方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对了。 2、小刚说的是真话,小林的答案错了。 3、小林说对了,小方和小林的答案都不对。 4、小林说错了,小方的答案是对的。 5、小刚说对了,小方和小林的答案都不对。
四、逻辑老师到底住在几单元几楼几号?
某大学讲授形式逻辑课的老师都住在一号教 师宿舍楼,这是一座有四个单元门的四层楼房。 由于家庭的熏陶,他们的家属,不论成人、孩子, 对形式逻辑的各种推理规则都非常熟悉,并且常 常运用逻辑问题开玩笑。
逻辑错误是“自相矛盾”。
有十个人,每个人都讲了一句话: 赵:我们十人中只有一人讲假话。 钱:我们十人中只有二人讲假话。 孙:我们十人中只有三人讲假话。 李:我们十人中只有四人讲假话。 周:我们十人中只有五人讲假话。 吴:我们十人中只有六人讲假话。 郑:我们十人中只有七人讲假话。 王:我们十人中只有八人讲假话。 冯:我们十人中只有九人讲假话。 陈:我们十人中没有人讲假话。
第二节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是与其 自身保持同一。 “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 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 二、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 例1:《韩非子》 例2: 你不如我。
2023年自考普通逻辑原理
0024 - 一般逻辑原理《一般逻辑原理》吴家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辑,一般逻辑即老式旳形式逻辑。
本规律和简朴逻辑措施旳科学。
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脑中产生旳有关事物旳个别属性旳反应。
应。
有一定概括性旳感性形象。
思维形式,是思维机构旳基本构成要素。
式。
它是由概念构成旳,同步,它又为推理提供了前提和结论。
性。
联络方式或形式构造,也叫思维形式旳构造。
不一样旳推理内容中抽取出来旳多种共同旳逻辑形式。
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是什么,不能把不一样旳思想混为一谈。
中,必须承认至少一种是假旳,而不能承认它们都是真旳。
中,必须承认至少一种是真旳,即两者必居其一,排除第三种也许性。
为真,都必须拿出充足旳理由。
究思维旳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旳。
能给人们直接提供多种详细旳科学知识,不过它可以为人们进行对旳思维,获取新知识,表述论证思想,提供必要旳逻辑手段和措施。
1、有助于人们对旳认识事物,获取新知识,2、有助于人们精确地体现思想,严格论证思想,3、有助于人们识别、驳斥谬误与狡辩,4、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5、有助于提高人们旳办事效率。
20代中国、印度、希腊。
古希腊是逻辑学旳重要诞生地。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提出科学归纳法,奠定了归纳逻辑旳基础,提出三表法(存在和具有表、差异表、程度表),培根后,英国哲学家约翰。
穆勒继承并发展了培根旳归纳逻辑,形成五种归纳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使用方法、共变法、剩余法)史称穆勒五法。
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用数学措施处理演绎逻辑、把推理变成逻辑演算旳光辉思想,成为数学逻辑(即现代形式逻辑)旳奠定人。
思维形式。
旳过程,一般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措施完毕旳,最重要旳是抽象。
行判断和推理旳基本要素,是思维形式旳最基本单位,由概念构成判断,由判断构成推理,没有概念,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
借助概念,人们可以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联络起来,把不一样类对象辨别开来。
自考普通逻辑复习资料
普通逻辑第一章引论1、逻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2、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
一个完整的判断是由若干概念构成的,其中包括判断的主项、谓项和联项。
3、思维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推理通常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的,判断一般是通过语句来表达的,而概念是通过语词来表达,论证则通过句群来表达。
4、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有效性问题。
所谓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的形式有效性。
5、逻辑思想的发源地主要有三个,即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第二章概念5、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珠思维形式。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6、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7、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集合(或者类)。
8、根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9、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10、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
表达单独概念的语词有二种:一种是专有名词,如拿破仑、长江;一种是摹状词。
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11、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12、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13、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
如西沙群岛、森林,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的个体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集合体所具有的性质未必为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14、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
“类”概念是非集合概念中的普遍概念,因此这些“类”概念所反映的属性必定为属于这个“类”的一个个体所具有。
15、判断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要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
基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完整版)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
and作者◆一剑钻神一、判断(一)1.SAP是指所有的S是P; 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2.A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逻辑方阵3.性质判断真值表: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A11000E00001I11110O00111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普通逻辑几个知识点的简易记忆
普通逻辑几个知识点的简易记忆周延性: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情况:全主否谓都周延;特主肯谓两不周逻辑方阵:1.A、E、I、O逻辑方阵图:上全下特,左肯右否2.真值模态判断逻辑方阵图:上必然,下可能,左肯定,右否定3.规范模态判断逻辑方阵图:上必须,下允许,左肯定(不含“禁止肯定”,禁止肯定=必须否定),右否定(不含“禁止否定”。
禁止否定=必须肯定)变形推理:1.性质判断变形的直接推理:换质须反谓,换位莫误周2.假言变形的直接推理:(1)假言易位推理:换位换条件(充必互换)(2)假言换质推理:换值换条件(充必互换)(3)假言易位换质推理:换位又换值,条件不改变三段论一、一般规则中项至少一周延,大项小项不扩展,一特得特否得否,双特双否结论难。
(“中项至少一周延”或作“中(中项)有周延概念三”)二、各格规则1.第一格规则:大全小肯前无O(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前提中无特称否定判断)2.第二格规则:大全一否(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大小前提中必有一为否定判断)3.第三格规则:小肯结特(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结论则必为特称判断——“一特得特”)4.第四格规则:大肯则小全,一否则大全,前无O、结无A(1)大肯则小全:大前提是肯定判断则小前提为全称判断(不能理解为“小全则大肯”,见EAO式)(2)一否则大全:前提中有一否定判断则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不能理解为“大全则一否”,见AAI式)(3)前无O、结无A:前提中无O判断,结论中无A判断三、1—4格中项位置口诀歌:双谓双主居中立,主谓谓主在两端。
业字头上排四笔,四格中项最直观。
解释:双谓双主居中立:第二格的中项在大小前提中都充当谓项(“双谓”),第三格的中项在大小前提中都充当主项(“双主”)。
第二格、第三格在一至四格中处于居中位置。
主谓谓主在两端:第一格的中项在大小前提中分别充当主项和谓项(“主谓”),第四格的中项在大小前提中则分别充当谓项和主项(“谓主”,与第一格正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普通逻辑学知识点及公式-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作者◆一剑钻神一、判断(一)是指所有的S是P; SEP是指所有的S不是P;SIP是指有的S是P; SOP是指有的S不是P。
与E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I与O时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A与O和E与I是矛盾关系(不能同假,已不能同真);A与I和E与O是差等关系逻辑方阵3.性质判断真值表:全同真包含于真包含交叉全异A11000E00001I11110 O00111A、E、I、O四种判断的真假情况列表注:1代表“真”;0代表“假”(下同)。
4.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
普通逻辑所研究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中的知性思维。
现代形式逻辑主要是指数理逻辑。
知觉是感觉的综合。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是直接感受性。
人们平常提到逻辑学时,通常指的是形式逻辑。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感觉、知觉、表象。
在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三种存在形式人别是概念、判断、推理。
5.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有两个逻辑特征,他们是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到概念中的对象中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称为概念的外延。
从逻辑的角度讲,所谓明确概念,指的就是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普通逻辑不去研究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关系,而是把概念作为思维形式,从内涵或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的外延大小,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6.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的外延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相同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项中不得包括含混的概念和语词,不得用比喻。
7.划分的规则(1)划分的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的外延相等(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
(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8. 判断的逻辑特征是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和有真假。
普通逻辑不研究判断的具体内容的真假,只研究判断在形式上的真假特征和真假关系。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它是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部分组成。
性质判断的四种基本形式SAP、SEP、SIP、SOP。
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自身不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就是自身中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9. 属于非传递的关系有:判断间的不等值关系、概念间的交叉关系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有: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和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非传递关系的是:判断间的矛盾关系和判断间的交叉关系。
具有反对称性质的是: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
具有传递性质的关系的有:概念间的全同关系和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周延的判断有全称否定和单称否定。
10.根据逻辑方阵的刻划,对第2项具体叙述:(1)矛盾关系其中一个判断是真,另外一个判断一定是假;其中一个判断是假,另外一个判断一定是真。
(2)反对关系其中一个判断是真,另外一个判断一定是假;其中一个判断是假,另外一个判断真假不定。
(3)下反对关系其中一个判断是真,另外一个判断真假不定;其中一个判断是假,另外一个判断一定是真。
(4)差等关系(其中一个是全称判断,另一个是特称判断)全称判断真,则特称判断真;全称判断假,则特称判断真假不定;特称判断假,则全称判断假;特称判断真,则全称判断真假不定。
11.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1)项的周延性项的周延性,指的是在性质判断中对主项、谓项处延数量的断定情况。
(2)A、E、I、O、a、e六种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全称判断主项都是周延,还有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其二、判断(二)1.复合判断的联结词的对应表:注:-在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中使用,表示“并非”。
⌝在复合判断和模态判断中使用,表示“并非”。
∧在复合判断中使用,读作“合取”,表示“并且”。
∨在复合判断中使用,读作“析取”,表示“或者”。
.∨在复合判断中使用,读作“不相容的析取”,表示“要么”。
→在复合判断中使用时,读作“蕴涵”, 表示“如果,则”;在推理中使用时,读作“推出”,表示“所以”。
←在复合判断中使用,读作“逆蕴涵”, 表示“只有,才”。
↔在复合判断中使用,读作“等值”, 表示“当且仅当”。
□在模态判断中使用,表示“必然”。
◇在模态判断中使用,表示“可能”。
2. 联言判断的公式是q p ∧;联言判断的负判断的公式是)q p ∧⌝(;它等值于q p ⌝⌝∨。
相容选言判断的公式是q p ∨;相容选言判断的负判断的公式是)q p ∨⌝(;等值于q p ⌝⌝∧。
复合判断是自身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它是由支判断和联结词构成的,它的逻辑性质是由联结词的逻辑性质决定的;复合判断的真假是有支判断的真假决定的。
相容的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个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只有在选言支都假时,相容的选言判断才是假的。
4.模态方阵之间的真假关系:(1)□p 与□p ⌝可以同假但不可同真(反对关系); ◇p 与◇p ⌝可以同真但不可同假(下反对关系);□p 与◇p ⌝和□p ⌝与◇p 既不可同真又不可同假(矛盾关系)。
(2)□p 与◇p 是差等关系:□p 真,则◇p 真;◇p 假,则□p 假;□p 假,则◇p 真假不定;◇p 真,则□p 真假不定。
(3)□p ⌝与◇p ⌝时差等关系:□p ⌝真,则◇p ⌝真;◇p ⌝假,则□p ⌝假;□p ⌝假,则◇p ⌝真假不定;◇p ⌝真,则□p ⌝真假不定。
(4)⌝□p ↔◇p ⌝ ⌝◇p ⌝↔□p⌝□p⌝↔□p ⌝□p↔□p⌝三、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1.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同一律的公式可以表示为A是A,或pp→。
3.违反同一律常见的逻辑错误是,在概念方面,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在判断方面,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4.矛盾律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思维具有无矛盾性,矛盾律要求排除的矛盾,是同一思维过程中的逻辑矛盾;在论证中,矛盾律是间接反驳的逻辑根据。
5.依据矛盾律,可以由真推假;依据排中律,可以由假推真。
6.充足理由律的逻辑要求主要有两条:第一,理由必须真实;第二,理由和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违反这两条就会犯理由虚假或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1.根据前提是否蕴涵结论,把推理划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
2.推理形式有效,是推理获得真实结论的必要条件。
3.如果一个演绎推理的形式正确,则前提不真实时,结论不一定为真。
4.若一必然性推理的结论为假,则其前提假或形式无效。
5.若一推理的前提与结论均假,则其推理形式可能有效。
6.一个演绎推理,如果推理无效,则推理形式错误或结论可能虚假。
7.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它的前提蕴涵结论。
8.推理要获得真实结论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前提真实和推理形式有效。
9.一个有效地第一格三段论式,其结论为SAP,则其大前提应为MAP,小前提应是SAM。
10.一个有效地第二格三段论,如果为SOM,则大前提应为PAM,结论应为SOP。
11.一个有效地第二格三段论,若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12.三段论的格,就是中项在前提的不同位置所构成的三段论的不同形式。
13.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主要有以下七条:(1)一个正确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项错误”的逻辑错误)。
(2)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和“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4)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结论(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两否定推结论”的逻辑错误)。
(5)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只能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由否定推肯定”的逻辑错误)。
(6)两个特称前提不能提出结论。
(7)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也是特称的。
即前提有一特称,则结论必特称。
14.什么是三段论(1)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词项的性质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
叫做性质判断间接推理。
所谓间接推理,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
三段论只是间接推理的一种。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着三个不同的词项:大项、小项和中项。
结论中的谓项叫做大项,用“P”表示。
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
前提中出现两次而结论不出现的词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着三个不同的判断,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三段论的词项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任何一个三段论,必须有也只能有三个不同的词项。
第二,任何一个三段论,其中的每一个词项必须并且只能在两个性质判断中各出现一次。
(2)、三段论的公理三段论的公理:凡对一类对象的全部对象有所肯定,则对该对象的每一个子类(或分子)对象也有所肯定;反之,凡对一类对象的全部对象有所否定,则对该类对象的每个子类(或分子)也有所否定。
熟悉下图原理:三段论的有效式就是根据这个公理来进行推理的。
15.换质法的规则是:(1)结论和前提不同质,即前提是肯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前提是否定的,则结论是肯定的。
(2)结论的主项和谓项与前提保持不变,结论的谓项是前提谓项的矛盾概念。
换位法的规则是:(1)结论和前提的质相同,即前提是肯定的,则结论是肯定的;前提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
(2)结论的主项和谓项,分别是前提的谓项和主项。
(3)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到结论中不得周延。
16.换质法是通过改变前提的质(肯定改为否定,否定改为肯定),从而得出结论的直接推理方法。
换位法是通过交换前提中主、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直接推理方法。
O判断不能换位,因为O判断的主项是不周延的。
17.三段论各格的性质及规则:(识记)注:上述24格有效式中,有5格带括号,称为弱式。
所谓弱式,是指本来可以得出全称的结论,但却只得出了特称的结论。
1.演绎推理公式:3.统计推理中包括纯随机抽样法、机械抽样法、分层抽样法和整群抽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