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矿权和探矿权在价值上没有区别

合集下载

论矿业权价值评估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论矿业权价值评估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类 资 产 的管 理 和 评 估 起 步 较 晚 ,在 理 论 和 实 际 上 尤其 缺 乏对 矿 业 权 类 资 产 管 理 的探 究 。 因 此 ,从 评 估 方 法 、评 估 理 论 、评 估 管 理 等 多 个 角 度对 矿业 权 价 值 评 估 进 行 研 究 ,便 显 得 很 有 必 要 了 。本 文 对 矿业 权 评 估 方 法 和理 论 的 不 足 ,提 出 了 一 些 探 索 性 的 看 法 ,以供 矿 业 权 评 估 管 理 部 门 、矿 业 权 评 估 机 构 和从 业 人 员探讨 。 关 键 词 : 业 权 ;评 估 ;折 现 率 矿 中 图分 类 号 :F 0 . 47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0 4 0 1 (0 1 2 0 9 4 1 0 —4 5 2 1 )0 —0 4 —0
件 ,主 要 有 矿 石 类 型 、 矿 物 组 成 、技 术 品 级 、 矿
( ) 市场 途 径 ,也 叫 市 场 比较 途 径 。其 途 经 1
是 指 通 过 比较 被 评 估 矿 业 权 与 最 近 交 易 的 矿 业 权
石结构 、主元 素和共 生 伴 生元 素 等 。选 冶 条 件好 ,
( )产 品方 案 。产 品方 案 包 括 产 品 种 类 和 产 5
品构 成 、 产 品 质 量 、 销 售 方 式 及 主 要 流 向 等 。 评 估 设 定 的 产 品 方 案 可 以 为 原 矿 , 也 可 以 为 精 矿 或
评估 方法 ,借 鉴 国外 先 进 经 验 ,综 合 我 国评 估 工
作 的 具 体 实 践 加 以 创 新 。 现 行 的 矿 业 权 价 值 评 估 途 径 ,主 要 有 市 价 途 径 、 收 益 途 径 和 成 本 途 径

采矿权与探矿权的关系

采矿权与探矿权的关系

采矿权与探矿权的关系2012年05月04日投稿人:孟为律师点击:1113次摘要:采矿权和探矿权常作为一对相伴相生的权利,共性与个性并存,在理论上应予以清晰化。

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

取得勘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称为探矿权人。

探矿权与采矿权作为矿业权体系的基本单元,矿业权的整体特点反映出二者的共性,如二者均是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所派生出的子权利,其最终目的均是对矿产资源的利用和收益,二者的取得变更均须遵循严格的要式主义等。

采矿权和探矿权常作为一对相伴相生的权利,共性与个性并存,在理论上应予以清晰化。

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

取得勘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称为探矿权人。

探矿权与采矿权作为矿业权体系的基本单元,矿业权的整体特点反映出二者的共性,如二者均是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所派生出的子权利,其最终目的均是对矿产资源的利用和收益,二者的取得变更均须遵循严格的要式主义等。

但二者在时间轴上处于不同位置,探矿权作为采矿权得以最终实现的前置性权利,而采矿权则是实现探矿权最终目的的必要延续。

因此,二者在紧密相联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呈现出相互区别的个性:第一,就权利主体而言:在中国,探矿权主体具有一元性,只有符合法定主体资格的地质队方可成为探矿权主体;而采矿权主体具有多元性,只要符合法定主体资格,无论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均可成为采矿权主体。

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对于一些特别复杂的,难以正规开采的矿床,可以采取边探边采或滚动开发的方法。

在边探边采的情况下,探矿权主体与采矿权主体即合二而一。

第二,就权利内容而言:探矿权是矿产资源勘探工作阶段的权利,其内容是对矿产资源进行普查、详查和勘探;而采矿权则是对矿产资源开采工作阶段的权利,其内容包括采掘矿产资源并获得、销售矿产品等权利。

第三,就权利行使的结果而言,探矿权人行使探矿权的结果是地质成果报告,作为一种智力成果它属于无形财产;而采矿权人行使采矿权的结果则是获得矿产品,作为一种实物商品它属于有形财产。

探矿权与采矿权

探矿权与采矿权

探矿权转采矿权的流程方法近几年来,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交易市场日趋繁荣,因此也就充斥着企图高抛低吸的投机者。

交易本身并不创造价值,矿业权真正创造附加值的途径仍然是矿产品的开采与销售。

不断炒高的矿业权交易价格,尤其是其中的探矿权交易价格,也在增加着实业投资者的风险。

文章重点探讨探矿权与采矿权的区别,以及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法定程序,为实际的探矿权交易提供法律支持。

一、探矿权与采矿权的区别(一)探矿权概述1、探矿权的定义根据《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

取得勘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称为探矿权人。

探矿权人有权在划定的勘查作业区内进行规定的勘查作业,有权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

2、探矿权人的权利义务根据《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探矿权人的权利义务如下:(1)探矿权人享有下列权利:①在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勘查活动,其他人不得在其范围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活动;②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③依法转让探矿权;④依法申请探矿权保留;⑤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⑥自行销售勘查中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施工回收的矿产品,但是国务院规定由指定单位统一收购的矿产品除外;⑦可以要求登记管理机关对其有关资料予以保密;⑧根据勘查的需要依法临时使用土地;⑨申请撤销勘查项目。

探矿权人行使上述权利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过批准或者履行其他手续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探矿权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①缴纳探矿权使用费;②依法申请探矿权的变更登记;③保证勘查投资不低于法定的最低投入;④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始施工,并在勘查许可证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勘查工作;⑤向勘查登记管理机关报告开工等情况;⑥按照探矿工程设计施工,不得擅自进行采矿活动;⑦在查明主要矿种的同时,对共生、伴生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⑧编写矿产资源勘查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审批;⑨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报经矿产资源储量审批机关批准;⑩接受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并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汇交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档案资料;⑾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关于劳动安全、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规定;⑿因勘查活动对他人造成财产损害的给予补偿;⒀依法办理勘查许可证注销手续。

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说明

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说明

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说明《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说明《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以下简称《修改方案》)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是:以统一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方法为主,完善和调整评估方法适用范围;参数修改方面依据国家法规、制度及规程等,全面考虑现行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合理进入评估计算参数;强调对评估参考或依据资料及评估参数确定的评述,修正、完善《矿业权评估指南》(2004年修订版,下简称《指南》)中的相关部分,以解决当前重要实际问题。

一、矿业权评估价值的内涵对矿业权评估价值的准确定义是评估计算模型推导的前提。

《指南》之前,矿业权评估价值的内涵实际为矿业权投资 (勘查投资)及矿业权投资收益。

这是收益途径评估方法的基本思路。

按其内涵,以采矿权DCF法为例,其计算模型推导过程图示如下:评估价值=矿业权投资+矿业权投资收益=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开发投资、经营成本、税金及附加)-开发投资收益这是采矿权DCF法扣除开发投资收益的由来,也说明了为什么矿业权DCF法评估在现金流出中不考虑评估时点前发生的勘查投入的原因。

很显然,按上述矿业权评估价值的内涵,对无勘查投入的矿产地,理论上其矿业权也不存在评估价值,但这和现行一些未出资勘查即出让矿业权收取价款矛盾,因此,《指南》回避评估价值内涵的解释(“勘查或开采矿产资源所获得或支付的货币量”)。

从近些年评估实践尤其是矿业权招拍挂市场交易情况看,矿权成交价往往高出评估价很多(与澳大利亚的评估师通常把勘探项目的价值高估40%相反),其原因很多,但矿权交易价与评估价内涵不一致或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矿权交易价除包括了矿业权勘查投资及勘查投资收益(前述的“矿业权价值”)外,也包括排他性(垄断性)勘查开发因矿产资源禀赋优势而产生的超额收益,而后者-超额收益本应全部或至少部分属于矿业权出让、转让者的。

修改方案讨论过程中,多数专家认同评估价值包括矿业权投资及其投资收益,但对勘查投资收益的表述,是用平均收益还是合理收益、体现不体现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含不含超额收益及其是否在出让、受让者之间的分配存在争议。

浅议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浅议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浅议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对煤炭企业的影响摘要:探矿权以及采矿权的有偿使用,一方面可以为煤炭企业创造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会是大量的煤炭企业面临极大的挑战。

本文将主要从机遇和挑战两方面来论述探矿权和采矿权有权使用给煤炭企业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产和基础能源,煤炭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山西是国内煤炭最大产煤省,其城市大同被称为中国的煤炭之都,而且煤炭种类齐全、煤质较好。

目前全省已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65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565亿吨,但是近年来对于煤炭生产的改革,我国将进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目的是促进煤炭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为目标,调整煤炭资源税费政策,逐步使煤炭企业合理负担煤炭资源成本,煤炭产品价格真实反映价值,同时,政府可通过依法监管获得相应收益。

1 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给煤炭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将会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广大煤炭企业的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的意识,有利于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矿权及采矿权无偿取得,所造成的最直接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有限煤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煤炭的利用率不高。

就我国目前而言,煤炭企业平均资源回收率还不到50%,对于分布广泛的小型煤炭企业来说,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其资源回收率大概只有15%左右,国外产煤国家,煤炭企业的资源回收率,一般都能达到60%以上,两者相比,悬殊之大可见一斑,也不难看出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程度。

之所以会出现煤炭资源浪费情况如此严重的状况,主要原因就在于:早我国煤炭资源相比较而言属于是廉价资源,广大的煤炭企业的资源合理利用及有效利用的意识不到位,对有限的煤炭资源的重视程度和珍惜程度不够,尤其是产煤地区随处可见的小煤矿、小煤窑,由于采煤工艺水平的落后以及相关条件的不具备,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滥采滥挖以及采富采易等野蛮开采行为造成了煤炭资源浪费的严重后果。

论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性质_马斌

论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性质_马斌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9卷2013年)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权利性质,一直是我国学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虽然《物权法》在第123条将探矿权和采矿权列入用益物权,但是这并没有成为盖棺定论,反而引起了新一轮的争议。

在《物权法》颁布之前矿业权准物权说占有优势地位,而在《物权法》颁布之后,大批学者转投用益物权说阵营,提出各种主张为《物权法》辩解,又激起了其他学者的批判。

探矿权和采矿权性质的不明使得矿业法律关系混乱,在实践中造成诸多问题。

本文将对矿业活动进行考察,结合法律规定和有关学说,对矿业活动中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力图厘清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性质。

一、探矿权和采矿权性质学说综论我国目前从立法到实践都接受了“探采分离”的理论,即认为矿业活动分为探矿和采矿两个环节,并分别设立了探矿权和采矿权。

一般学者在介绍探矿和采矿活动的性质时,往往会介绍用债权说、用益物权说、准用益物权说、准物权说、自物权说等理论,但是本文认为,矿业活动的性质研究现状应当分为两大类三个方向。

首先依据是否承认矿业权,分为矿业权承认说和矿业权否认说。

矿业权承认说认为,探矿权和采矿权具有相同的性质,而矿业权是它们的上位权利,这包括前述的债权说、用益物权说、准物权说,以及特许物权说、占有说、知识产权说等。

矿业权否认说则认为探矿权和采矿权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存在所谓的矿业权。

在矿业权否认说里又分成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仍然在原有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分离的框架下讨论两者的性质,其中多数学者认同探矿权是用益物权,而采矿权则有所有权说、准用益物权说、准物权说、债权说与所有权说等。

第二个方向则脱离了现有的框架,取消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机械划分,姑且称为“新体系说”。

例如,有的学者主张应当用矿权取代矿业权,矿权包括勘探权、开采权和企业经营权[1];还有学者主张,现有的矿业权利应当划分为静态的矿产物权、动态的开发行为权和行政许可授权。

[2]收稿日期:2013-01-16作者简介:马斌(1990-),男,江苏徐州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创】探矿权、采矿权的相同之处与差别

【原创】探矿权、采矿权的相同之处与差别

【原创】探矿权、采矿权的相同之处与差别张洪律师【四川高扬律师事务所常务副主任、高级合伙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

取得勘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称为探矿权人。

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

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称为采矿权人。

一、相同之处:(一)、权利的取得必须经过行政许可,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证。

中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

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

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分别申请、经批准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并办理登记;但是,已经依法申请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在划定的矿区范围内为本企业的生产而进行的勘查除外。

(二)、行使探矿权和采矿权都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条规定,国家保护探矿权和采矿权不受侵犯,保障矿区和勘查作业区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不受影响和破坏。

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必须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

(三)、都是实行有偿取得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但是,国家对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费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规定予以减缴、免缴。

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四)、都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进行转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六条规定,除按下列规定可以转让外,探矿权、采矿权不得转让:探矿权人有权在划定的勘查作业区内进行规定的勘查作业,有权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

探矿权人在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后,经依法批准,可以将探矿权转让他人。

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区别

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区别

我国一直用‎探矿权和采‎矿权代表矿‎资产,这使‎得“矿业权‎”一词承担‎了双重责任‎。

在许多情‎况下,其法‎律属性与资‎产属性混在‎一起,导致‎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混在一‎起,不利于‎政府清晰地‎执行其矿产‎资源的行政‎审批和资产‎监管职能。

‎政府应把自‎己定位为两‎权的审批者‎,而不是两‎权的决定者‎■建议‎在矿法修改‎中确立以下‎术语:矿业‎权分两级:‎探矿权、采‎矿权;矿产‎资源资产,‎不分级。

‎李裕伟‎对于同一‎个矿产地,‎说起采矿权‎,人们总觉‎得它的价值‎要高于探矿‎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法律的‎层面,探矿‎权和采矿权‎是有区别的‎;但在经济‎的层面,探‎矿权与采矿‎权并不一定‎有区别。

‎国外矿业‎权、矿资产‎是两个概念‎,矿业权通‎过行政审批‎获得,矿资‎产通过市场‎机制运转首‎先,我们要‎引入矿产资‎源资产(以‎下简称矿资‎产)的概念‎,它同这宗‎资产是在探‎矿权名下还‎是在采矿权‎名下无关。

‎譬如说有一‎宗煤炭资源‎的矿产资源‎资产,经评‎估其价值为‎2000万‎元,那么不‎论该资产是‎作为探矿权‎出让,还是‎作为采矿权‎出让,其价‎值均应为2‎000万元‎。

正是‎因为在我国‎矿产资源法‎规体系中没‎有引入矿资‎产的概念,‎而是用矿业‎权代表矿资‎产,具体讲‎是用探矿权‎和采矿权代‎表矿资产,‎这就使得“‎矿业权”一‎词承担了双‎重责任:其‎一是矿产资‎源的法律保‎障,其二是‎矿产资源的‎资产实物。

‎基于这种把‎矿产资源的‎法律属性和‎经济属性混‎合成一个词‎的现实,于‎是“矿业权‎”既作为一‎种权属在政‎府部门审批‎,又作为一‎种资产在市‎场上转让。

‎在许多情况‎下,其权力‎属性与资产‎属性混在一‎起,导致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混在‎一起,不利‎于政府清晰‎地执行其矿‎产资源的行‎政审批和资‎产监管职能‎。

国外‎矿业权和矿‎资产是两个‎概念,用两‎个名词来表‎示。

矿业权‎(mini‎n gtit‎l e或mi‎n ingr‎i ght)‎是对某一特‎定矿产地开‎展矿业活动‎的法律保障‎;矿资产(‎m iner‎a lpro‎p erty‎)是在该矿‎产地中的矿‎产资源实物‎,包括资源‎/储量、矿‎床、矿体、‎矿化、异常‎、远景区等‎,对它们应‎进行圈定和‎评估。

探矿权、采矿权会计核算探讨

探矿权、采矿权会计核算探讨

权、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的具体配套实施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资源价值在会计准则体系中的反映。

矿业权的会计核算游离于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之外,使得煤炭上市公司对矿业权在确认、摊销和其他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违背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原则,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几点思考1.关于对探矿权的思考在四家拥有探矿权的公司中,三家公司将探矿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其中两家公司对探矿权进行了摊销。

如果将探矿权作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加以管理,必然涉及在其预计的使用年限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摊销的问题。

探矿权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

勘查矿产资源的结果能否使探矿权顺利转成采矿权,以及与探矿权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否能流入企业,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对探矿权按使用年限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是不合适的。

2.对采矿权的思考(1)根据惯例,采矿权和土地使用权均在无形资产科目中核算。

但是,采矿权与土地使用权有着本质的区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值不会趋于零,甚至会增值;而采矿权的实际价值只会越来越少。

按照无形资产准则指南所述,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是无形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特征之一。

采矿权人取得采矿权后,以矿产资源实体灭失为代价,尽其所能消耗矿产资源使其转化为产品。

采矿权不符合上述无形资产的特征,将其归属于无形资产有点牵强。

(2)采矿权的摊销方法不规范。

按规定,有特定产量限制的特许经营权,应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

只有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无形资产才采用直线法摊销。

煤炭企业的产能受行业主管部门核定生产能力的限制,对采矿权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更能反映与采矿权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综上,随着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全面展开,监管部门会将主要构成煤炭产品成本的矿业权、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作为资源税费改革的突破口进行规范。

关于采矿权价值的会计核算

关于采矿权价值的会计核算

采矿权价值的会计核算根据目前对无形资产的界定,可以将采矿权价款暂时理解为一种资源开采的权利,本文作者就是将采矿权统一为无形资产核算进展探讨。

在实务中,采矿权的入账价值可以直接根据以投资的形式划入的、租赁的、借入的价格或实际购置价格来计价。

进展采矿权的会计核算时,应在无形资产总账账户下开设采矿权、采矿权摊销、采矿权减值准备三级明细科目。

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取得采矿权,最终表现为企业采矿权资产的增加,因此,借记“无形资产——采矿权〞,贷记相关科目。

采矿权如果减值,根据慎重性原那么,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相反,假设增值,那么应在增加采矿权价值的同时,将这一局部增值计入“营业外收入〞。

矿产资源具有客观的开采年限,因此采矿权价值应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进展合理的摊销,常用的摊销方法是产量比例法〔工作量法〕,摊销额应该作为当期费用按配比原那么合理归集。

采矿权价值除了要随矿产资源的开采而逐渐减少外,还可能因为向外转让、投资、捐赠等而减少,从而会使采矿权价值整体减少,因此,借记相关科目,贷记“无形资产——采矿权〞。

对于采矿权价值的披露,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工程下增设明细,采用类似披露固定资产的格式来披露采矿权价值的情况。

同时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还应对采矿权价值的增减变动、减值准备计提与摊销进展专项分析说明。

我公司主营石灰石矿开采\销售,现想进展对该矿山进展采矿权的评估,用于银行的贷款抵押.请问经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评估的采矿权价值能入账吗?如何进展账务处理?可以根据评估价值入账,计入“无形资产〞科目。

借:无形资产--采矿权贷:资本公积等相关科目一、采矿权的概念及属性(一)采矿权的概念及特征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权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和期限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矿产品的权利。

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被称为采矿权人。

采矿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采矿权是由矿产资源所有权派生出来的他物权。

矿产资源价值及矿业权价值评估探讨

矿产资源价值及矿业权价值评估探讨

矿产资源价值及矿业权价值评估探讨矿业开发不同于其他的商品生产,一般都有三个主体参与,即矿产资源所有者、探矿权人及采矿权人,后两者又统称为矿业权人。

不同主体的权益及其实现的方式与途径各不相同,但最终都是通过分割矿业开发生产出的矿产品实现的。

因此,为计算矿产资源价值和矿业权价值,首先必须弄清各主体之间的权利及收益关系。

一、矿业开发的主体及其权利我国实行的是矿产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

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凭借所有权设置使用权,使用权分为探矿权和采矿权,统称为矿业权,其具体关系如下:1.矿产资源所有者:我国法律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禁止矿产资源流通,国家是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唯一主体。

2.探矿权人:是矿产资源勘查的出资人,探矿权是探矿权人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

3.采矿权人:是开采矿产资源的投资人,采矿权是采矿权人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

4.矿产资源所有权和矿业权的区别:①权利主体不同:矿产资源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是唯一的;矿业权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②权利内容不同:矿产资源所有者对矿产资源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而矿业权人仅享有对矿产资源占有、使用和收益权。

③权利的流转性不同:矿产资源所有权不允许流转,禁止流通,而矿业权依法可以流转,限制流通。

④权利取得的方式不同:矿产资源所有权是由宪法规定的;而矿业权是通过申请、审批登记和其他法定的竞争方式有偿取得的。

二、不同主体的权益及其实现方式矿产资源开发的目的是生产矿产品,不同主体的权益最终是通过分享矿产品的价值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不同主体依据其权利在矿产品价值中分割得到其相应的份额。

1.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依靠的是行政垄断权,从理论上讲,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是由矿产资源的自身价值大小决定的。

目前矿产资源所有者是通过收取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的方式实现其权利的收益,其收益不能真正反映矿产资源自身价值。

浅谈中国矿产资源的探矿权与采矿权内涵及其外延

浅谈中国矿产资源的探矿权与采矿权内涵及其外延

浅谈中国矿产资源的探矿权与采矿权内涵及其外延【摘要】为了了解我国对矿产企业采矿权与探矿权所制定的法律法规,需要从多方面科学分析我国法治经济的概念。

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对采矿权与探矿权其中存在的深刻含义,对其外延进行相关探讨,提出问题并且制定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国矿产;探矿权;采矿权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需要合理运用我国矿产资源,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强化矿产资源利用率。

为了更好的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就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来约束矿产企业的采矿权与探矿权。

要想分析采矿权与探矿权的内涵与外延就需要从社会经济形式上分析立法者的根本思想,通过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与自然过程来界定范围,以此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矿业体系。

1 中国矿产资源法规内涵根据相关法律体现出的内涵是非常全面的,探矿权的具体条规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勘查许可证来指定范围,一般情况下是利用经纬度来将矿产分为1X1的基本块,根据勘查许可证的不同探矿范围也不同,大区间是四分之一基本块,小区间是十六分之一基本块。

由于无法判断矿产资源在地理环境的具体深度,所以探矿过程并不规定深度范围,只是一些特殊地理结构需要根据相关规定来进行勘探,只有获得勘查许可证的相关单位或者个人才可以进行矿产勘探。

采矿权也需要获得政府许可的采矿许可证,通过政府制定的开采范围进行开采,并且需要在开采的过程中承担起相应责任。

探矿权与采矿权是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的一种社会性全力职责,分析采矿权与探矿权的相关内涵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它不仅仅是一种法律方面的条款,更是一种社会经济行为的表现。

1.1 采矿者与探矿者的权利义务1.1.1 探矿者权利义务探矿者在进行勘探的过程中受到法律保护:在勘查许可证范围之内进行勘探的过程中,其他勘探者不可以进入勘探区域进行勘探,而且在探矿者没有委托的情况下不可以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并且在缴纳相关费用时会有所减免。

如果勘探出了矿产资源,可以优先获得对应的采矿权,并且可以在法律法规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转让。

有些同志多年从事地矿工作,竟不知此概念,那就尴尬了!

有些同志多年从事地矿工作,竟不知此概念,那就尴尬了!

有些同志多年从事地矿工作,竟不知此概念,那就尴尬了!矿产资源辩疑◎李裕伟/文矿产资源是矿业权人使用的两大自然资源之一。

矿业权属国家所有,矿业权人具有使用权。

按照物权法,矿产资源是一种主物权,相应于这个产权的资产是矿产资源;矿业权是用益物权,相应于这个产权的资产名叫什么呢?首先,它不可能是“矿产资源”,因为已法律明确告诉你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其次,它必须有个名字,否则国家的矿产资源到矿业权人手中就断线了。

最后要研究一下,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和矿业权人所有的那个名字的资源之间是个什么样的产权关系。

一、矿产资源是什么?“矿产资源”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新闻、讲话、报告、讨论随处可见可闻;但要说清楚矿产资源是什么,似乎也并不容易。

什么是矿产资源,就看你站在那个角度讲。

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在说“矿产资源”时是没有任何约束的,他可以说矿产资源就是金银铜铁锡、石油煤炭天然气、矿山矿区矿堆;对于矿床地质学家来说,就是矿带、矿床、矿体;对于矿业公司来说,矿产资源就是矿产资源量和储量;对于矿产资源政府管理部门来说,矿产资源或者是工业的粮食,或者是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总而言之,矿产资源可以是人们用来表示矿的各种各样的东西。

应该说,他们都没有说错,上面所有那些东西都可以归入矿产资源这个大口袋中。

但如果你是个政府矿产资源管理官员,或者是个矿业权人,就不能这么自由自在地谈论矿产资源了。

在这种情况下,对矿产资源的表述应符合你的产权主体身份:如果你是矿产资源主物权的代表,有一套说法;如果你是矿产资源用益物权的代表,有另外一套说法。

站在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的角度,矿产资源的名称就叫“矿产资源”。

这个矿产资源,是地质过程的产物,没有经过任何勘查投资加工,其有无,位置、形态、数量、质量均已客观存在,且永恒不变,但因埋藏于地下,人们并不知晓。

我们平时在各种文件、报告、新闻、讲话、谈论中使用的“矿产资源”一词,多半指是这种自然状态下的矿产资源,而且多半是把“矿产资源”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资产对象来使用,但它具有主物权的资产性质是不容置疑的。

探矿权、采矿权中介服务(优秀范文五篇)

探矿权、采矿权中介服务(优秀范文五篇)

探矿权、采矿权中介服务(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探矿权、采矿权中介服务探矿权、采矿权中介服务探矿权、采矿权评估[什么是矿业权评估,矿业权评估的作用] 1.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是指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方或转让方委托依法取得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依照法定的程序和一定的方法对探矿权、采矿权价值进行评价估算的行为。

2.转让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必须依法进行评估,并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其评估结果依法确认。

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由省以下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发证的探矿权、采矿权的评估结果进行确认。

3.探矿权、采矿权评估必须以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或与评估有关的其他地质报告为依据。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中的矿产资源储量必须符合国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有关办法的规定。

4.探矿权、采矿权评估,应由评估委托人与评估机构签订评估委托合同书。

评估委托合同书应包括评估项目名称、评估目的、评估对象、评估范围、评估期限、收费方式和金额、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

5.评估委托人应向评估机构提供完整真实的评估背景资料,并对其负法律责任。

评估机构应依据评估委托人提供的资料和资产状况进行现场实地核查,选择法定的评估方法及合理的参数,独立地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提出评估报告。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手续](一)下列矿产资源储量必须依法进行评审、认定:1.申请供矿山建设设计使用的采矿权或取水许可证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2.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在转让探矿权或者采矿权时应该核实的矿产资源储量;3.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集、融资时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4.停办或关闭矿山时提交的尚未采尽的和注销的矿产资源储量;5.矿区内的矿产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评审认定的矿产资源储量;6.国土资源部认为应予以评审、认定的其他情形的矿产资源储量。

(二)提交评审机构评审矿产资源储量,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1.矿产资源储量报告;2.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复印件;3.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对提交送审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有主管单位的,应同时提交主管单位的初审意见书;4.矿床开发的可行性评价工作的有关资料;5.矿产资源勘查合同以及矿区开发建设或水源地建设有关的其他文件;6.评审机构认为应当提交的与评审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

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区别(Thedi...

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区别(Thedi...

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区别(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 and mining rights)China has always used prospecting and mining rights to represent mineral assets, which makes the term "mining rights" bear double responsibility. In many cases, its legal attributes are mixed with asset attributes, leading to governance-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market behavior of mixed together,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government clearly implementation of its mineral resources assets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and regulatory function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osition itself as the approver of the two power rather than the two power makerIn the proposal of establishing the following terms in the revis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law in mining right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prospecting and mining rights; mineral resources assets classification.LiyuweiFor the same mining area, the mining rights are always felt to be worth more than the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 but this is a misunderstanding. In the legal level, the prospecting right and the mining right are different, but in the economic level, the prospecting right and the mining right are not necessarily different.Foreign mining rights, mining assets are two concepts of mining rights through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mining assets through the market mechanism operation, firstly,we should introduce the mineral resources asset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mine assets) concept, it is the same in this case asset in the prospecting or mining rights in the name of independent under the name of. For example, there is a mineral resources of coal resources, the 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20 million yuan, then, whether it is as a transfer of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 or as mining rights transfer, its value should be 20 million yuan.It is because the concept of mining assets are not introduced in the regulations of China's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system, but with the mining right on behalf of mine assets, specifically the use of prospecting and mining rights on behalf of mineral assets, which makes the mining right word bears double responsibility: one is the legal guarantee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 mineral resources asset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legal attributes and economic attributes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mixed into one word, the mining right is not only used as a kind of ownership in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but also transferred as an asset in the market. In many cases, the combination of its power attribute and asset attribute leads to the mixing of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market behavior,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government's clear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and asset supervision function of its mineral resources.Foreign mining rights and mineral assets are two concepts, expressed in two terms. Mining right (miningtitle or miningright) is a legal guarantee to carry out mining activities on a particular mineral; mineral assets (mineralproperty) is a kind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miningareas in the resources and reserves, including deposits, deposit, mineralization, anomaly and prospect areas, they should be delineated and evaluated. Mineral assets have two basic ownership bodies: owners and users. In our country, the owner is the state, and the user is the enterprise.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ineral company (the user), the mineral assets equal the total value of the mine's origin, minus the royalty and other forms of extraction of the owner of mineral resources. Assuming that the total value of the mine is Q, the state owns the P, the mineral asset R = Q - P.R is a mineral asset, and mining rights are legal protections for R. Mining rights are obtained through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nd mineral assets run through the market mechanism.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ining holder is the discoverer of all mineral asset value Q, but he owns only part of the Q, that is, the mineral asset R, because it must be paid to the owner. From the country's point of view, P is the real asset owned by the state (owner). Q is an asset owned by both the state and the enterprises. The state has the right to carry out macro control from the angle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but it can not be dealt with microscopically. The state should also carry out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n the physical form of Q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In our country, because of the ownership and the use of the same noun, the assets relationship between Q, P and R is often confused.In the "secondary market" resource transfer operation, the relevant units for assessment agencies according to the miningrights assessment a prospecting, so as to obtain a higher price,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sset evaluation with mining rights and mining assets of two terms, knew from the asset's point of view, why the the right of mining assets and assets without distinction. For example, a mining area has 10 million tons of coal control reserves, as well as 20 million tons of coal inferred resources, there is a 30 square kilometers of coal prospecting far scenic area, after assessment, these three worth 100 million yuan. Then, the value of the mine assets is 100 million yuan rmb. As long as there is no further investment in geological prospecting, the value of the mine is 100 million yuan,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mineral rights holder has been granted mineral exploration or mining rights. We are talking about the value of mineral assets in theso-called "two tier" market.For the "primary market", this time refers to the country's mineral assets rather than the enterprise's mineral assets. The country's mineral assets are represented by P. As P has many forms, part of it is obtained by market operation,The other part may be collected annually by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royalty,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 when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the P. P and R are derived from the Q, so Q, P and R is actually a policy problem: to get a little more or a little enterprise, depends on economic system demand and policy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industry. Similarly, once the P is evaluated, it is of equal value, whether in the name of mineral exploration or under the name of mining rights. But in the actual "market level" resource transfer operation, peoplealways think the price of the prospecting rights and mining rights price lower than many, so let the assessment agencies according to the mining right evaluation time, so as to obtain a higher price. If an evaluation institution estimates the price of the exploration right and the price of the mining right differently from the same ore area, it violat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asset evaluation. How can the same object evaluate two values? The reason is that the evaluation of mineral assets is not in place or the expected value of mineral assets is too high. Therefore, there is no artificial way to upgrade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 into mining rights to improve the value of mineral assets.It is against the law of mineral resources to change the price of exploration right into the transfer of the price of mining rights. The subject of prospecting or mining rights should be applicants (mining enterprises), not government departments.The government's task is to examine and approve the enterprise's prospecting or mining rights. Enterprises to apply for the prospecting or mining rights to apply for compliance with the two rights and relevant norms and standards, including mineral resources, resources / reserves classification regulations, feasibility study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provisions, to declare the material necessary for explanation and demonstration. If the government chooses the two right, then whether the government will carry out the selected mineral rights types, prepare materials and carry ou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demonst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laws and regulations, standards and standards? Obviously, thegovernment should not do this and can not do it. Therefore, apply for mining counterpoises, a series of basic laws relating to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mine development stage, not random subjective determin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position themselves for the two right of approval, not two right decision.In order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manage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legal attribute and asset attributes, proposed to amend the law in the following terms: ore mining rights is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the prospecting and mining rights; mineral resources assets classification. Thus, in the case of law, the term "mining rights" is used, and the term "mineral assets" is used in economic situations.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way of expression, avoiding the problem of dual-use words.08-09-13 | add commentsZeroMaxiangcao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 and mining rightsThe right to mineral exploration refers to the right to explore mineral resources within the scope prescribed by the prospecting license obtained according to law. The unit or individual that has obtained the prospecting license is called the exploration right holder.Mining rights refer to the right to exploit mineral resources and obtain mineral products within the limits prescribed by the mining licenses according to law. The unit or individual that has obtained the mining license is called the mining right holder.Mr. Li Yuwei, deputy director of the Advisory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believes that for the same mining area, the mining rights are always felt to be worth more than the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 but this is a misunderstanding. At the legal level, the prospecting right and the mining right are different, bu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specting right and the mining right in the economic level. Then, from the legal level,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 and mining rights?(I) different ways of obtainingThere are three ways of obtaining mining rights:1., first apply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 proven mineral resources reserves, apply for mining rights;2., through the mining authorities to organize bidding, auction, listing competition;3. acquisition of transfer of mining rights through other mining rights holders. Because of merger, division, joint venture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business enterprises, or bythe sale of assets or other changes in the property rights of the enterprise assets but needs to change the main body of the mining right, approved by law, mining rights can be transferred, the transferee shall change the registration formalities, receive a mining license, a mining right person.There are three ways to obtain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1. applying directly to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for the purpose of applying the principle of prior application, and applying first and first;2., through bidding, auction, listing competition;3. acquisition of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 through other prospector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escribed minimum exploration investment, the exploration right holder may transfer the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 to another person by approval according to law.(two) the terms of the transfer are differentMining enterprises that have obtained mining rights shall, with the merger or division of enterprises, engage in joint ventures and joint ventures with others,Or, if the enterprise sells the assets and has other changes in the property right of the enterprise, the principal of the mining right shall be altered, and the mining right may be transferred to another person for mining after approval according to law.In the transfer of mining rights,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hall be met:1., mining enterprises to invest in mining for 1 years;2., the mining ownership is not controversial;3.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the mining right, the use fee, the mining right price, the mineral resources compensation fee and the resource tax have been paid;4. other conditions stipulated by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under the state council.The prospecting right holder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carry out the prescribed exploration operation within the designated exploration operation area, and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obtain the mining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s within the exploration operation area.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escribed minimum exploration investment, the exploration right holder may transfer the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 to another person by approval according to law.In the transfer of mineral exploration rights,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hall be met:1. 2 years from the date of issuance of the prospecting permit, or the discovery of mineral resource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r exploitation within the exploration operating area;2. complete the required minimum prospecting input;3., the ownership of exploration is not disputed;4.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has paid exploration fees, royalties and prospecting price;5.. Other conditions stipulated by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under the state council.(three) the rights enjoyed are differentThe mining right holder shall enjoy the following rights:1. mining activities shall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ining scope and term prescribed by the mining license;2. self selling mineral products, but the State Council stipulates that the purchase of mineral products by the designated units except;3.,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facilities need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ning area shall be built within the mining area;4.,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law to obtain land use rights;5. other rights provided by laws and regulations.The prospector shall enjoy the following rights:1. to carry out explor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gion, term and object of the survey permit;2. the power supply, water supply and communication pipelines shall be erected in the exploration operation area and adjacent areas, but the existing power supply, water supply facilities and communication pipelines shall not be affected or damaged;3. pass through the prospecting area and adjacent areas;4. temporary use of l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project;5., priority shall be given to the prospecting rights of newly discovered minerals in the exploration operation area;6., priority shall be given to the mining right of mineral resources within the exploration operation area;7. to sell mineral produc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roved projec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n their own sale, except for the mineral products purchased by the designated units under the state council.(four) the obligations are differentThe mining rights holder shall perform the following obligations:1. construction or exploitation of mines within the approvedtime limit;2., effective protection, rational mining,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3., the resources tax and mineral resources compensation fee shall be pai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4. comply with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State concerning labor safet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land reclam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5. to accept th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s concerned, and fill in the mineral reserves tables and statistical reports o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A prospecting right holder shall perform the following obligations:1. construction within the prescribed time limit and comple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within the time limit prescribed by the exploration permit;2. report to the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 of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3., mining activities shall not be carried out without authoriz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rospecting project;4.,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minerals at the same time, the symbiotic and associated mineral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5., the prepar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report submitted 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for approval;6.,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collec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records of the information;7. comply with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labor safety, land reclam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gulations;8.,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timely sealing and filling the remaining wells, tunnels, or other measures to eliminate hidden dangers.。

收益途径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方法.doc

收益途径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方法.doc

收益途径探矿权采矿权评估方法统一方案意见(第三稿)《矿业权评估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公告2004年第14号)发布以来,规范了矿业权评估工作,促进了矿业权市场的建设,取得了成效。

但在评估实践中也发现一些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地方。

现就收益途径评估方法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方案意见:一、明确矿业权评估价值的内涵矿业权评估价值的内涵明确为矿业权合理勘查投资及其平均收益,以及矿产资源所有权人应分享的矿产开发的超额收益。

二、调整评估方法适用范围适当调整收益权益法适用范围,对具备DCF法、收益法等条件的(具备或可类比确定评估参数),限制使用收益权益法。

约当投资-折现现金流法简称为约当投资-现金流量法,改变其适用范围,由原来适用于探矿权评估改为用于多方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或采矿权评估价值分割。

折现现金流风险系数调整法简称为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其适用范围修改为限定于预查及普查阶段矿业权评估(详查及其以上阶段探矿权评估采用现金流量法),取消编制基础资料时对地质报告资质和评审备案的条件要求,其他仍按指南规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三、统一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贴现现金流量法将探矿权的折现现金流量法和采矿权的贴现现金流量法统称现金流量法(DCF法) ;采用探矿权的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模型进行评估(取消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计算模型,不从项目净现金流中扣除开发投资收益)。

四、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参数处理1、评估计算中资源量和边际经济基础储量的处理对资源储量应结合开发利用方案或(预)可行性研究或设计进行经济分析后分类处理: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和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原则上不参与评估计算,但属经济的(包括设计或实际利用的)应全部参与计算。

探明的或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332)应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属经济的全部参与评估计算,属边际经济和次边际经济的不参与评估计算。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应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属边际经济和次边际经济的不参与评估计算;属经济的可参按开发利用方案或(预)可行性研究或设计取值,开发利用方案或(预)可行性研究或设计未参与设计的可按可信度系数0.5~0.8取值,可信度系数具体取值应按矿床(总体)地质工作程度、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与其周边探明的或控制的资源储量关系、矿种及矿床勘探类型等确定。

探矿权评估与采矿权评估差异的法律分析

探矿权评估与采矿权评估差异的法律分析

探矿权评估与采矿权评估差异的法律分析探矿权评估与采矿权评估差异的法律分析[摘要]矿业市场的建设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要,完善现有矿产资源法律制度是矿业市场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

文章运用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来揭示“两权”评估的本质,即探矿权和采矿权权益的经济价值是如何估算的,重点说明探矿权评估价值的本质并思考其应然的权利设置,进而对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提出意见。

[关键词]探矿权;地勘成果;信息财产权;评估矿业权评估是一种为矿业权价值提供专业咨询意见的市场服务行为。

具体是委托人通过委托具有矿业权评估资质的机构和具有矿业权评估资格的人员,对约定的矿业权基于特定评估目的、特定时点的价值进行评价、估算的过程。

矿业权的评估对象是探矿权和采矿权。

矿业权评估的特点表现在矿产资源信息的不确定性、矿山生产有确定的寿命期限、矿产资源开发的多方案性、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的预测性和动态性。

因此,矿业权评估有别与其他资产评估。

一、矿业权评估制度现状与实践问题(1)矿业权评估的制度现状我国的矿业权评估制度经历了从地勘成果评估到矿业权评估,从不规范评估到规范评估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早在1993年,原地质矿产部领导和有关司局就着手筹划“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有偿使用的评估办法。

1994年原地质矿产部发布的《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有偿使用管理试行办法》中规定:“有偿转让勘查成果必须经有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这个阶段的实践为后续的矿业权评估奠定了基础。

1996年,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明确了探矿权、采矿权的概念和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

1998年,国务院又相继颁发了《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以及《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三个配套法规,明确探矿权、采矿权为财产权,统称为矿业权。

同时对矿业权流转作了具体规定,从而为矿业权作为商品进入矿业市场提供了法律依据,流转必须进行价值评估,至此确定了矿业权评估的法律地位。

资产评估师考试《资产评估》知识点:矿业权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资产评估师考试《资产评估》知识点:矿业权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资产评估师考试《资产评估》知识点:矿业权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知识点:矿业权价值及其影响因素1.矿业权价值矿业权是矿产资源分离出来的使用权,具体分为探矿权和采矿权。

探矿权和采矿权的价值,是矿产资源勘查权利的价值和矿产资源开采权利的价值,是矿产资源勘查区和矿产地价值的一种体现,与矿产勘查区、矿产地不可分割。

(1)处于预查和普查阶段的勘查区,未查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勘查权利的价值取决于投入的勘查工作成本及其效用以及勘查工作对未来找矿潜力和矿产资源开发前景的作用。

这也是矿业权成本法评估结果的内涵。

分析勘查投资的价值构成,能够清晰理解勘查权利价值。

(2)处于详查和勘探阶段的勘查区,或已查明矿产资源的矿产地,矿产资源开采权利的价值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价值,而矿产资源开发价值取决于矿床本身的禀赋优势。

如矿床及矿体的储量、矿石的品位、开采条件、矿石的选冶及加工性质等一系列因素。

2.矿业权价值的影响因素一般说来,影响矿业权价值的因素主要有:(1)矿产资源本身的稀缺程度和可替代程度;(2)矿产品的供求状况;(3)矿床自然丰度和地理位置;(4)科技进步;(5)资本化率;(6)社会平均利润率等。

(1)矿产资源本身的稀缺程度和可替代程度在市场需求一定的情况下,矿产资源的稀缺程度越高,可替代程度越低,其矿业权价值也越高。

同时,由于国家对稀缺资源一般会实行保护性开采政策,稀缺的矿产资源矿业权通常具有更高的价值。

(2)矿产品的供求状况矿产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矿产品价值的实现程度,决定何种等级的矿产资源将被投入到开采过程,从而影响矿业权的价值高低。

(3)矿床自然丰度和地理位置矿床的自然丰度是通过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厚薄、品位和埋深等一系列指标综合反映的。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矿床的自然丰度越高,开采所需投入的成本越低,企业的超额利润会越大,矿业权价值也会相应增加。

矿床的地理位置对矿业权价值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矿床本身的丰度。

矿床距离加工和消费地的远近、运输条件和矿山建设条件的优劣,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矿权和探矿权在资产价值上没有区别
——兼谈某些矿产资源管理名词的完善
咨询委员李裕伟
对于同一个矿产地,说起采矿权,人们总觉得它的价值要高于探矿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法律的层面上,探矿权和采矿权是有区别的;但在经济的层面上,探矿权与采矿权并无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引入矿产资源资产(以下简称矿资产)的概念,它同这宗资产是在探矿权名下还是在采矿权名下无关。

譬如说有一宗煤炭资源的矿产资源资产,经评估其价值为2000万元,那么不论该资产是作为探矿权出让,还是作为采矿权出让,其价值均应为2000万元。

正是因为在我国的矿产资源法规体系中没有引入矿资产的概念,而是用矿业权代表矿资产,具体讲是用探矿权和采矿权代表矿资产,这就使得“矿业权”一词具承担了双重责任:其一是矿产资源的法律保障,其二是矿产资源的资产实物。

基于这种把矿产资源的法律属性和经济属性混合成一个词的现实,于是“矿业权”既作为一种权属在政府部门审批,又作为一种资产在市场上转让,但到底在什么情况下矿业权是权力的代表,什么时候是资产的代表,人们很难说得清楚。

在许多情况下是其权力属性与资产属性混在一起,从而导致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混在一起,不利于政府清晰地执行其矿产资源的行政审批
和资产监管职能。

国外矿业权和矿产资源资产是两个概念,用两个名词来表示。

矿业权(mining title 或 mining right)是对某一特定矿产地开展矿业活动的法律保障;矿资产(mineral property)是在该矿产地中的矿产资源实物,包括资源/储量、矿床、矿体、矿化、异常、远景区等,对它们应进行了圈定和评估。

矿资产有两个基本权属主体:所有者和使用者。

在我国,所有者是国家,使用者是企业。

按照国外惯例,从矿业公司(使用者)的角度,矿资产等于该矿产地的全部价值减去权利金及其他形式的矿产资源所有者提取部分。

假定该矿产地的全部价值为Q,国家作为所有者占有P,矿资产R=Q-P。

R是矿资产,而矿业权是对R进行法律保护。

矿业权通过行政审批获得,矿资产通过市场机制运转。

一般说来,矿业权人是全部矿产资源资产价值Q的发现者,但他拥有只是Q的一部分,即矿资产R,因为它必须对所有者有所支付。

站在国家的角度,P是国家(所有者)拥有的实际资产。

Q 是国家和企业共同拥有的资产,国家有权从政策和法规的角度进行宏观调控,但不能进行微观处置。

国家还应对Q的实物形态进行宏观调控,以保障国家经济系统的健康运行。

我国由于权属和资产使用同一个名词,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混淆了Q、P、R之间的资产关系。

有了矿业权和矿资产两个名词,就知道从资产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探矿权资产和采矿权资产没有区别了。

现在我们先不用考虑一个矿产地被授予的是探矿权还是采矿权,仅看它的资产由什么构成,值多少钱。

例如,某矿产地有1000万吨煤的控制储量,还有2000万吨煤的推断资源量,还有一块30km
2找煤远景区,经评估,这三项价值1亿人民币。

那么,该矿资产的价值就是1亿人民币。

只要没有进一步的地质勘查工作投入,那么,不论矿业权人被授予的是探矿权还是采矿权,该矿产地价值就是1亿人民币(当然允许不同评估方法有差异)。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所谓“二级”市场的矿资产价值问题。

对于“一级市场”,这时候指的是国家的矿资产而非企业的矿资产。

国家的矿资产用P表示。

由于P具有多种形式,一部分通过市场运作一次性获取,另外部分可能通过权利金由政府部门逐年收取,因此在估计P的价值是要明晰二者的关系。

P和R都来源于Q,因此Q 定了,P和R实际上就是一个政策调控问题:国家多得一点还是企业多得一点,取决于国家经济系统的需求和对矿业开发的政策走向。

同样,P一旦评估出来,不管是在探矿权名下,还是在采矿权名下,它的价值是不变的。

但是在实际的“一级市场”资源出让操作中,人们总觉得探矿权价款比采矿权价款低了许多,于是让评估机构再按采矿权评估一次,从而获得一个更高的价款。

如果一个评估机构对同一个矿产地评估出的探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价款差别很大,这就违背了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

同一个对象怎么会评估出两个价值呢?究其原因,是对矿资产评估不到位或对矿资产的期望值过高造成的。

假定评估出的采矿权资产价值是合理的,则表明对探矿权资产评估过低,其矿资产的评估不到位;假定评估出的探矿权资产价值是合理的,则表明出让者对矿资产的主观期望值过高,希望通过按采矿权进行资产评估提高该矿资产的价值,应该合理地降低期望值,实事求是地进行矿资产
定价。

因此,根本不存在通过人工方式将探矿权升级为采矿权来提高矿资产的价值问题。

将探矿权价款改为采矿权价款出让,是违背矿产资源法的。

提出探矿权或采矿权的主体应该是申请者(矿山企业),而不是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的任务是对企业申请的探矿权或采矿权进行审批:如果符合申请条件,就批准;否则就不批准。

企业申请探矿权或采矿权要遵照两权的申请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包括矿产资源法规、资源/储量分类、可行性研究要求和环境评价规定等,申报必要的材料,进行说明和论证。

如果由政府来选择两权,那么是否也由政府按照上述法规、规范标准来进行它所选定的矿业权类型准备材料和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呢?政府显然不应做,也做不到这一点。

因此,是申请探矿权还是采矿权,涉及地质勘查和矿山开发阶段的一系列基本规律,不是随意主观确定的,政府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两权的审批者,而不是两权的提出者。

还需要指出,在国外,矿资产(mineral property)和矿业资产(mining property)是不同的:矿资产是指地下的矿产资源实体,包括资源/储量、矿床、矿体、矿化、异常、远景区等;矿业资产包括全部矿资产,此外还包括采矿坑道系统、采矿装备、选矿设备及厂房、实验室、动力系统、行政管理设施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矿资产是一种有形资产,在国外矿业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均把矿资产(资源/储量等)列入有形资产(tangible assets)。

如把矿业权作为资产的代名词,则人们容易将其误认为是一种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因为权力往往可以构成无形资产。

从这个意义上讲,也需要将矿业权与矿资产两个词分开使用。

为了在矿产资源管理中准确地表述矿产资源的法律属性和资产属性,建议在矿法修改中确立以下术语:
矿业权(mineral right),分两级:
——探矿权(exploration right)
——采矿权(exploitation right)
矿产资源资产(mineral property),不分级。

这样,在涉及法律的场合,使用“矿业权”一词;在涉及经济的场合,使用“矿产资源资产”一词。

这就同国际的表述方式接了轨,泾渭分明,避免了一词两用带来的问题。

注:作者是原地矿部国际合作司司长,现任国土资源部咨询中心副主任.李裕伟先生长期关注和研究我国和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矿业权管理和矿业权评估问题,有过多篇值得细读的著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