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权采矿权管理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规定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规定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1998年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42号发布根据2014年7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管理,保护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矿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转让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的,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除按照下列规定可以转让外,探矿权、采矿权不得转让:(一)探矿权人有权在划定的勘查作业区内进行规定的勘查作业,有权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采矿权。
探矿权人在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后,经依法批准,可以将探矿权转让他人。
(二)已经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因企业合并、分立,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或者因企业资产出售以及有其他变更企业资产产权的情形,需要变更采矿权主体的,经依法批准,可以将采矿权转让他人采矿。
第四条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是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审批管理机关。
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由其审批发证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审批。
第五条转让探矿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自颁发勘查许可证之日起满2年,或者在勘查作业区内发现可供进一步勘查或者开采的矿产资源;(二)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三)探矿权属无争议;(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缴纳探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五)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转让采矿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矿山企业投入采矿生产满1年;(二)采矿权属无争议;(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缴纳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四)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行为,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管理工作,适用于所有矿产资源领域的转让行为。
第二章探矿权转让管理第三条探矿权转让条件1. 探矿权可以依法转让,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2. 探矿权转让应当经过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3. 探矿权转让应当公开、公平、公正进行。
第四条探矿权转让手续1. 探矿权转让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协议。
2. 探矿权转让须向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探矿权转让期限探矿权转让期限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超过期限应当依法终止。
第三章采矿权转让管理第六条采矿权转让条件1. 采矿权可以依法转让,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2. 采矿权转让应当经过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3. 采矿权转让应当按照矿产资源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七条采矿权转让手续1. 采矿权转让应当依法签订转让合同。
2. 采矿权转让应当向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并备案。
第八条采矿权转让期限采矿权转让期限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超过期限应当依法终止。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九条监督检查机制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转让行为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违法责任对违反矿产资源法规定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行为,相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办法解释权本办法的解释权归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所有。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是《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的内容。
希望能够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制度有关规定

矿业权是个综合概念,评估矿业权不可能不考虑 与矿业权密切相关的各种权能和社会关系。
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整体。 探矿权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有8项(见《矿产资
源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1、勘查必须符合勘 查许可证的规定;2、必须报告开工情况;3、必 须按工程设计施工;4、必须综合勘查、评价;5、 必须编写、提交地质报告审批;6、必须依法提交 地质资料;7、必须注意劳动安全、环境保护;8、 必须消除安全隐患。
法律1个:矿产资源法 行政法规7个:1)盐业管理条例(国务院51号令)
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制度有关规定
2)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国务院152号令) 3)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国务
院240号令) 4)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241
号令) 5)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
242号令) 6)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349号令) 7)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国务院520号令)
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制度有关规定
采矿权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有5项 (见《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三 十一条):1、采矿必须符合批准 的权限;2、必须保护和合理开发 利用矿产资源;3、必须依法缴纳 税费;4、必须注意劳动安全、水 土保持、土地复垦、环境保护;5、 必须依法接受监督管理。
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制度有关规定
从行政许可法的角度来看,探矿权、 采矿权许可是矿产资源行政许可当 中举足轻重的许可,也是探矿权、 采矿权管理当中不可绕过的环节。 探矿权、采矿权及其管理的内涵和 外延,应当注入行政许可的要素, 应当同时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制度有关规定
从物权法的角度来看,探矿权、采矿权属于用益 物权,属于“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三大 物权种类之一的物权。物权是一种财产权,是权 利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一定的物享有直接支 配并排除别人干涉的权利。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三 条的规定,使社会各界对矿业权特别是探矿权是 否属于财产权的争论尘埃落定。用益物权是指依 法对他人的物享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即探矿权、 采矿权是指依法对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享有勘查、 开采和获得勘查成果、矿产品等收益的权利。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规范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是指国家将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给探矿权人、采矿权人而依法收取的费用。
而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则是指国家将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给探矿权人、采矿权人而依法收取的价款。
首先,我们来谈谈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征收标准。
这一标准通常是根据矿区面积来确定的。
以探矿权为例,第一个勘查年度至第三个勘查年度,每平方公里每年的使用费可能为 100 元;从第四个勘查年度起,每平方公里每年增加 100 元,但最高不超过每平方公里每年 500 元。
对于采矿权,按照矿区范围面积逐年缴纳,每平方公里每年 1000 元。
采矿权使用费的缴纳方式通常是按年度进行。
采矿权人应当在每年的规定时间内,足额缴纳采矿权使用费。
如果未按时缴纳,可能会面临滞纳金的处罚,并可能影响其采矿权的正常行使。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的确定方式。
价款通常根据评估确认的结果来确定。
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在出让探矿权采矿权时,需要对其进行评估,以确定合理的价款。
评估的方法和参数选择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客观和准确。
在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的缴纳方面,采矿权人应当在办理采矿权登记手续时,一次性缴纳或者分期缴纳。
如果选择分期缴纳,首次缴纳的数额不得低于应缴数额的 20%,并且在取得采矿许可证后的两年内缴清全部价款。
对于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
这些费用和价款应当全额纳入国家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
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以促进矿产资源领域的持续发展。
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这些费用和价款的征收、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防止出现截留、挪用、侵占等违规行为。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领域,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管理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也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安全密切相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探矿权和采矿权。
探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
而采矿权则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
为了规范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行为,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国家的利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在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条件方面,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
转让探矿权,应当自颁发勘查许可证之日起满 2 年,或者在勘查作业区内发现可供进一步勘查或者开采的矿产资源。
同时,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
转让采矿权,投入采矿生产满 1 年。
而且,采矿权属无争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缴纳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
另外,国有矿山企业在申请转让采矿权前,应当征得矿山企业主管部门的同意。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审批管理也是关键环节。
转让探矿权、采矿权,必须由审批管理机关审查批准。
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是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审批管理机关。
在审批过程中,审批管理机关会对转让申请进行严格审查。
包括转让方和受让方的资质条件、转让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情况等。
只有在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情况下,才会批准转让。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程序也是有章可循的。
转让方和受让方应当签订转让合同,并向审批管理机关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通常包括转让申请书、转让合同、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复印件、勘查或者开采情况报告等。
审批管理机关在收到申请材料后,会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期限进行审查和审批。
对于违反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的行为,也有着相应的法律责任。
未经审批管理机关批准,擅自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河南省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南省探矿权和采矿权的管理,规范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收取和使用,保障资源开发利用效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探矿权和采矿权勘探开发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相关政府机构和组织。
第三条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是指授予探矿权和采矿权单位或个人依法使用探矿权和采矿权所支付的费用。
价款是指在资源开发中由探矿权和采矿权单位或个人所实际开发出的矿石等矿产资源所得到的经济利益。
第四条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的管理原则是合理、公开、公正、透明、便民。
第二章控制性接触第五条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收费标准由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上报财政部门备案。
第六条河南省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收费依据探矿权和采矿权合同约定,采矿权使用费的征收按年度、季度或根据开采阶段进行收费。
第七条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缴纳方式可以采用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等形式。
分期支付的方式应当按约定时间及时缴纳,不得拖欠。
第八条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收取由县级以上地方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具体执行机构由省自然资源厅确定。
第九条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的计算和支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执行机构由省自然资源厅确定。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十条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使用应当遵循高效、节约、环保、安全的原则,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费用;(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估费用;(三)矿区环境保护费用;(四)矿产资源科学研究费用;(五)提升勘探开发水平和技术创新的费用;(六)其他与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费用。
第十一条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使用应当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真实、完整、准确地记录,用于专项资金管理。
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资金的使用情况,接受监督和审计。
第十二条对于未按规定使用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应当依法追缴,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稀缺和对资源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论述。
一、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管理办法1. 探矿权使用费的定义和计算方式探矿权使用费是指矿产资源的开采者,在获得探矿权后需要向国家支付的费用。
其计算方式一般基于矿产资源储量、品位等因素。
2. 收费主体和依据探矿权使用费的收费主体为国家,依据为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3. 支付方式和时间探矿权使用费的支付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一般可以采用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的方式。
支付时间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及时到账。
二、采矿权价款管理办法1. 采矿权价款的定义和计算方式采矿权价款是指矿山企业或开采者需要向探矿权持有人支付的费用。
其计算方式一般基于采矿权的授予条件、储量、采矿成本等因素。
2. 价款支付方式和时间采矿权价款的支付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一般可以采用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的方式。
支付时间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及时到账。
3. 价款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为保证采矿权价款的支付透明、公正,应建立监督和审计机制,对价款支付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合规与规范。
三、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意义1.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控制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合理性,可以有效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开采的现象。
2. 保障国家利益和矿产资源安全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办法,有助于保障国家的利益和矿产资源的安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 鼓励技术创新和矿业发展合理设置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可以激发矿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矿业发展水平,推动矿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启示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健全和完善有关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为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指导。
2. 健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增加监督和审计力度,确保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云南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

云南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
云南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一项法规,其目的是加强对云南省探矿权和采矿权的管理,保护矿产资源,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以推动云南省矿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办法从探矿权和采矿权的申请、管理、转让、撤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首先,申请探矿权或采矿权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云南省的相关规定,并提交相关材料。
其次,针对探矿权和采矿权的管理,办法规定了不得未经许可进行探矿或采矿等行为,不得挪用探矿或采矿土地用途等规定。
此外,办法还规定了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受让、继承的相关规定,明确了转让流程和程序,保障了权益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另外,办法还规定了探矿和采矿活动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税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明确了责任追究的机制,加强了对探矿和采矿活动的监管和管理。
总之,云南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的实施,能够保障矿产资源开发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促进矿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云南省的矿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质量。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本月修正2023简版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行为,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管理。
第三条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应当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二章转让程序第四条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应当经过审批机关批准,并按照国家有关程序进行转让。
具体程序如下:1. 转让方向探矿权或采矿权所在地的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出转让申请,并提交相关手续和材料。
2. 接受转让的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的转让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并向审批机关提交申请材料。
3. 审批机关对转让申请进行审核,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则进行批准。
4. 转让方和接受方按照批准的转让结果签订转让协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第五条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应当公告,公告的内容包括转让的权利种类、范围、转让价格等相关信息,并应当在转让方所在地的媒体进行公示。
第六条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费用由转让双方自行协商确定,经审批机关批准后进行支付。
第三章转让条件第七条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 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期限未到或已经终止的除外。
2. 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不得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 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应当符合有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要求。
第八条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应当经过专业的评估机构评估,评估结果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第九条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双方应当具备合法的矿产经营资质和法人资格,并且具备良好商誉。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擅自转让探矿权和采矿权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并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双方因违反法律法规、合同约定等行为,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本办法解释权归国家有关部门所有。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是指对于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持有者,其所需支付的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规范和程序。
以下将介绍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
一、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管理办法1. 使用费的收取标准根据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和开采范围,探矿权采矿权的使用费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进行收取。
收取标准应当符合市场规律和资源节约利用的原则,合理确定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数额。
2. 使用费的支付方式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支付方式可以采取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等方式。
具体支付方式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并按照约定的方式进行支付。
3. 使用费的缴纳期限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缴纳期限应根据双方协商的约定进行缴纳,一般不超过合同生效之日起的30天。
4. 使用费的违约责任若探矿权采矿权的持有者未按照约定时间和方式支付使用费,则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滞纳金、停止使用权利等。
二、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管理办法1. 价款的支付方式探矿权采矿权的价款可以采取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等方式。
具体支付方式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并按照约定的方式进行支付。
2. 价款的缴纳期限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的缴纳期限应根据双方协商的约定进行缴纳,一般不超过合同生效之日起的30天。
3. 价款的违约责任若探矿权采矿权的持有者未按照约定时间和方式支付价款,则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滞纳金、解除合同等。
4. 价款的变更和调整若探矿权采矿权的价格发生变化,双方应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补充合同,对价款进行相应的变更和调整。
三、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的监督机制为了保证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合理管理,需要建立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 监督机构的设立:政府部门应设立相应的部门或机构,负责监督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收取和管理工作。
2. 监督检查:监督机构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收取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行为,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行为。
三、探矿权和采矿权转让条件1. 拟转让的探矿权或采矿权已完成勘探和评价,且取得有效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和开采设计方案。
2. 拟转让的探矿权或采矿权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矿业规划和产业政策。
3. 拟转让的探矿权或采矿权未被查封或被列为禁止交易的矿权。
4. 拟转让的探矿权或采矿权的转让方和受让方应当具备合法的经营主体资格。
5. 拟转让的探矿权或采矿权的转让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探矿权和采矿权转让流程1. 变更矿权证书转让方应当向省级矿业主管部门提交矿权证书变更申请,申请书应当包括矿权转让的基本情况、转让方和受让方的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组织机构代码、矿权证书号码等信息。
2. 审批程序省级矿业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矿权证书变更申请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审批程序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
如需要查阅矿权转让的有关文件、资料等,应当向拟转让方和受让方发出通知。
3. 矿业权益登记省级矿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审批通过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矿业权益登记,完成转让手续并颁发新的矿权证书。
五、违法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本办法的规定进行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行为,一经查实,将受到处罚,吊销相关证照等。
六、其他规定1. 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行为应当通过公开招标、协商转让、竞争性谈判等方式进行。
2. 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应当以合同形式进行,合同应当包括转让的矿权名称、矿权级别、储量和质量、转让价格等内容。
七、附件所涉及附件如下:1. 探矿权或采矿权矿业权益变更申请书2. 矿权转让合同范本3. 矿权评估报告模板4. 矿权勘探报告模板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 矿业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法。
2. 矿权证书:指国家批准颁发的探矿权或采矿权的证明文件。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1. 概述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是指针对探矿权和采矿权的使用方,制定并执行合理的费用和价款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的办法。
2.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确定2.1 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确定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合法性和公平性。
2.2 基于资源储量和品质使用方应根据探矿权或采矿权涉及的矿产储量和品质,结合市场价格进行合理定价,确保资源价值和使用费的关联性。
2.3 经济合理性原则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确定应遵循经济合理性原则,既能够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又能够符合使用方的经济承受能力。
3.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的支付3.1 价款支付方式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可以根据双方协商确定支付方式,包括一次性支付、分期支付或其他形式。
支付方式应尽量方便快捷并保证双方权益。
3.2 价款支付时限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的支付时间由合同约定或政府相关部门规定,应在约定时限内履行。
逾期支付可能会产生违约责任或额外费用。
3.3 价款支付凭证使用方应提供与支付金额相符的支付凭证,如银行汇款单、支票等,以确保支付款项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4. 管理办法的监督和考核4.1 监督机制建立监管部门应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的监督,确保执行的公平、透明和规范。
4.2 定期报告和相关资料使用方应根据规定要求,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相关报告和资料,包括资源产量、使用费及价款情况等,以便监管部门进行监督和考核。
4.3 处罚措施对未按时支付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监管部门可以依法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罚款、吊销权益等,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5. 合同解决争议的方法争议解决是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一般情况下,双方应尽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
如协商不成,可以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并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处理。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咱先来说说啥是探矿权和采矿权。
想象一下,地下藏着各种各样的宝贝矿石,就像藏着神秘的宝藏。
有人有权利去寻找这些宝藏,这就是探矿权;而有人有权利把找到的宝藏挖出来,这就是采矿权。
这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行的。
就好比你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要把它转让给别人,那也得有规矩不是?先来说说探矿权的转让。
比如说有个老板叫老王,他拿到了一块地的探矿权,兴冲冲地组织了一帮专业人员去勘探。
可探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资金紧张啦,或者技术跟不上,这时候他就想着把这探矿权转让出去。
但这可不能说转就转,得先满足一些条件。
比如说,他得把这探矿的工作进行得有一定成果了,不能啥都没发现就转手。
而且,还得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可不是自己私下里签个合同就行的。
再讲讲采矿权的转让。
有个叫老李的老板,拿到了采矿权,开了个矿场。
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干不下去了,想把采矿权转让。
这时候,他得保证自己的矿场没有违法违规的事儿,安全生产措施都到位,环境也没被破坏。
而且,和探矿权一样,也得经过相关部门严格审查批准。
我之前就遇到过这么一件事儿。
有个小矿主,想偷偷把自己的采矿权转给别人,也没走正规程序。
结果被发现了,不仅转让没成功,还被罚了一大笔钱。
这可真是得不偿失啊!所以说,这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必须得按照管理办法来,不能心存侥幸。
那有人可能就问了,为啥要管这么严呢?其实很简单,这地下的资源可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得合理开发利用,不能乱了套。
要是随便转让,谁都能来挖一铲子,那还不乱了套啦?而且,严格的管理办法也是为了保护环境。
要是随便转让,新接手的人不注意环保,把山挖得千疮百孔,把水弄得浑浊不堪,那咱们的家园不就遭殃了嘛。
总的来说,这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就像是给地下宝藏设的一道保护锁,既能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又能保护环境,还能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
咱们都得好好遵守,可不能马虎哟!。
云南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

云南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云南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云南省矿产资源管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探矿权、采矿权,是指由国家授予矿业权人对特定地区内的矿产资源进行勘查或者开采的独有权益。
第三条云南省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应当依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辟利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探矿权、采矿权,不得擅自向社会发放与矿产资源有关的信息,不得非法出卖、出租、转让矿业权益。
第二章探矿第五条探矿的勘查方式应当遵循科学技术、规范管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及时准确掌握中、低等级矿产资源储量及品位情况,为企业合理掌握矿源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条探矿权人应当根据探矿工程技术要求,依法申请探矿权,并严格按申请内容及工期完成勘查工作。
探矿权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勘查信息报告、提供样品、地质资料、调查报告等业务手续。
第七条探矿权人不得隐瞒、欺骗、篡改或者伪造勘查报告、计算报告、探测结果和调查材料等信息,不得伤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探矿权人在探矿过程中发现矿体应当即将向矿产资源管理部门报告,不得擅自开采。
第三章采矿第九条采矿的开采方式应当遵循科学技术、规范管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保证矿山安全、高效、可持续开采。
第十条采矿权人应当依法申请采矿权,并持有加盖公章的采矿许可证。
第十一条采矿权人在开采过程中应当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开采、文明施工和生态恢复等经营管理措施,减少矿山采空区、土地破坏、环境污染。
采矿权人应当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报告矿山安全生产情况,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第十二条采矿权人不得以非法手段、恶意竞争等方式进行矿业活动,不得隐瞒、篡改、伪造或者故意误导有关部门和公众。
第四章管理和监督第十三条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组织采矿权、探矿权的审核、批准、登记、监税、监管和统计工作。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而制定的。
本管理办法分为四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费用计算依据、缴纳管理、监督管理以及违约处理。
以下将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费用计算依据1.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计算依据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计算依据主要根据矿产资源的种类、开发程度、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确定。
根据国家法规和政策,各地区需要按照相应的指标和标准来进行计算。
2.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计算方法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按照矿产资源量、所在区域面积、年开采量等因素进行计算。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二、缴纳管理1.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缴纳方式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的缴纳方式通常包括一次性缴纳和分期缴纳两种方式。
一次性缴纳是指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一次性将使用费或者价款一次性支付给有关部门。
分期缴纳是指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将使用费或者价款分期支付给有关部门。
2.缴纳期限和罚款规定缴纳期限一般由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未按时缴纳的,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罚款标准进行罚款。
三、监督管理1.使用费和价款的监督管理使用费和价款的监督管理主要由有关部门进行监管。
有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使用费和价款的计算和缴纳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同时要监督和审核相关材料和数据。
2.价款发放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价款的发放和使用也需要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机构和制度,确保价款的发放和使用具有合规性和透明度,同时加强对采矿权人的监督。
四、违约处理1.违约处理的情况违反国家法规和政策规定,未按时缴纳使用费或者价款的,将被视为违约行为。
相关部门将对违约行为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停用或者撤销探矿权采矿权等措施。
2.违约处理的程序和方式违约处理的程序和方式应当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相关部门要依法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处罚,确保违约行为得到及时处理和妥善解决。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探矿权和采矿权是矿业资源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探矿权是指在规定范围内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和预测,以确认其规模、品位等有限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的权利。
而采矿权则是在探矿权的基础上,获得实际开采矿产资源的权利。
为了规范和管理探矿权采矿权的行使,使其更加合理和有序,我国制定了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
一、背景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的制定是基于矿业资源的国家所有制和资源有限性原则。
通过征收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可以实现国有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确保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二、管理办法的目的管理办法的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征收管理体系,对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行使进行规范和约束,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三、费用的确定和征收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矿产资源的类型、储量、品位、开采方式、环境影响和市场状况等。
费用应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时间灵活调整,以满足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需要。
具体征收方式可以采取定额或比例的方式,根据探矿权和采矿权的不同属性进行区分,以确保征收公平合理。
同时,征收机关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费用的及时缴纳和使用情况的透明公开。
四、费用的使用和管理征收的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应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估使用费和价款的一部分可以用于对勘探项目进行资金支持,促进矿产资源的勘探和评估工作。
这样可以进一步明确储量和品位,为采矿决策提供依据。
2.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采矿活动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一部分费用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可以采取技术措施,减少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加强生态修复工作,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3.公共福利和社会事业一部分费用可以用于公共福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可以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扶贫等方面,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监管机制和责任追究为了确保征收和使用的公平、公正和规范,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断增加,探矿和采矿权的转让交易活动逐渐增多。
为了规范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管理,保护矿产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制定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成为当务之急。
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法律依据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明确了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归属、获取条件以及行使和保护等相关规定。
同时,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规章来进一步明确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管理办法,如《探矿权管理办法》等。
三、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的目标1.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可以将资源交给具有更好勘查开采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单位或个人,有利于推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2. 保护矿产资源。
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科学勘查开采原则,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促进矿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规范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管理,可以提高矿业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程度,推动矿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程序1. 转让方与受让方达成协议。
转让方和受让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商确定转让条件、转让价格和转让方式等。
2. 提交转让申请。
转让方和受让方将达成的协议书、申请书及相关材料提交给有权批准的矿业行政部门。
3. 矿业行政部门审查。
矿业行政部门对转让申请进行审查,主要包括对转让方、受让方资质的审核,以及对转让条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评估。
4. 公示和听证。
矿业行政部门将转让申请的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听证程序,接受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5. 批准转让。
矿业行政部门根据审查结果,判断转让申请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
6. 转让登记。
批准后,矿业行政部门对探矿权、采矿权进行转让登记,并发放《探矿权转让登记证》、《采矿权转让登记证》等相关证件。
五、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的监督和处罚措施为了保证转让管理的公平性和规范性,矿业行政部门将加强对转让活动的监督和执法力度。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一、引言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以及价款的管理是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
为保障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确保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办法。
二、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管理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是指取得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的费用。
为保障合法权益,规范费用的管理,以下办法可供参考:1. 使用费计算标准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应按照资源的类型、规模、年产量、市场价格等因素来确定。
相关部门可以依据市场调查和测算结果,制定相关的计算标准,确保费用的公正合理。
2. 缴费方式使用费可以分为一次性缴纳和分期缴纳两种方式。
一次性缴纳适用于资源规模较小、开采期限较短的项目;分期缴纳适用于资源规模较大、开采期限较长的项目。
在确定缴费方式时应考虑资源的特性以及开采方的经济承受能力。
3. 使用费的征收与管理资源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征收和管理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征收工作应合法、透明,确保收费程序的规范与公正。
同时,建立健全的使用费管理制度,确保使用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价款管理办法采矿权价款是指采矿权的出让者按照事先约定或者法定计算方法,向采矿权受让者收取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的费用。
为确保价款管理的公正合理,以下办法可供参考:1. 价款的确定采矿权价款应综合考虑资源类型、储量、市场需求、开采成本等因素,并充分听取各相关方的意见,进行合理的评估。
确保价款的确定合理可行。
2. 价款支付方式价款支付可以分为一次性支付和分期支付两种方式。
根据采矿权的特性和采购方的经济状况,确定适当的支付方式。
在分期支付中,约定明确的支付期限和金额,加强对支付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3. 价款的监督与管理设立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价款的征收与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确保价款的及时到账,并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以减少相关方的损失。
四、结论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的管理对于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行为,保护资源所有者权益,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活动。
第三条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符合国家矿产资源规划和产业政策。
第四条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应当经过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转让。
第二章转让条件第五条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一)探矿权、采矿权权属无争议;(二)已经履行了法定的勘查、开采义务;(三)符合国家和地方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探矿权、采矿权转让方应当是依法取得相应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受让方应当具备相应的勘查、开采资质和能力。
第三章转让程序第七条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转让方和受让方达成协议;(二)向有权审批的机关提交转让申请;(三)审批机关对转让申请进行审查;(四)审查合格的,审批机关批准转让,并公告;(五)转让方和受让方按照批准文件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章转让合同第八条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转让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转让双方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二)转让的探矿权、采矿权的基本情况;(三)转让方式、期限和价格;(四)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五)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六)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第五章权利义务转移第十条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后,受让方承继转让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受让方应当按照原勘查、开采许可证规定的范围、期限和条件进行勘查、开采活动。
第六章许可证管理第十二条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经批准后,转让方应当将勘查、开采许可证交回原发证机关,由原发证机关为受让方换发新的勘查、开采许可证。
第十三条新勘查、开采许可证的有效期不得超过原勘查、开采许可证的有效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基本情况 • 1.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体制及沿革 • 3.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运行机制
(二)我国矿法沿革及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基本法律制度 • 1.我国矿法沿革 • 2.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主要法律、法规及规章规章制度 • 3.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基本法律制度 (三)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相关制度 • 1.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近两年已出台的相关制度 • 3.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下步需建立健全的相关制度
• 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地质矿产部的四项职能: 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对地质勘查工作进行行业管理; 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监督管理;对地质 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
• 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将原国家计委、煤炭、冶金、有色、 建材、化工等有关工业部门的矿产资源管理职能划转到国 土资源部,初步实现了从地面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的矿 产资源集中统一管理。
• 2005年以来,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矿 产资源管理方面又承担起参与宏观调控的职能。
(三)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运行机制
1.矿产资源勘查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勘查工作机制: • 是国家出资统包全部地质工作,由国家出资向地质队下达
工作计划、下拨工作经费开展地质勘查,资源探明后将矿 产地和相关资料交国家,国家再将探明储量的矿产地和相 关资料交国营矿山企业无偿开采 • 国营矿山企业开采矿产资源获利后将利税全部上缴国家。 我国地质工作改革的主要内容 • 是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原中央所属的 大部分地勘队伍实行属地化管理,地勘队伍实行企业化经 营,并逐步走向企业化。
(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主要法律、 法规及规章规章制度
具体由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三个方面 的规定构成: 1.矿产资源法律、法规; 2. 矿产资源规章规范性文件; 3.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1.矿产资源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 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 • 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 • 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
我国人均资源储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8%, 居第53位。
我国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程度不高。
• 一是部分矿种生产能力不足。
• 二是矿产资源储量保障程度低。
• 三是部分优势矿产正在失去优势。我国的 一些优势矿产由于过度开发,后备储备不 足,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 2009年底:
• 全国有效采矿许可证9.5万个,其中新立6851 个。煤矿采矿许可证约1.5万个。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基本情况
(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我国90%以上的一次能源 • 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 • 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 • 取自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 已发现矿产171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159种 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 • 单一矿产矿床少,共伴生矿产矿床多; • 大型、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 • 富矿少,贫矿多; • 资源总量大、人均资源量少; • 部分用量较大的支柱性矿产分布严重不均衡。
2.矿产资源开采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国营国有的矿产资源开
采管理制度。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矿产资源开采领域出现 了许多新变化。主要为:
• 投资主体多元化, • 采矿主体多种所有制, • 矿山企业多种经营形式, •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得到大力推进。 • 矿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 相应地,我国逐步建立起以经济政策推动矿产资源
3、1930年 中华民国颁布《矿业法》 • 矿藏均为国家所有; • 外国人在华入股办矿其股份半数以上必须为中华
民国人所有;
• 把探矿权采矿权抵押或转移给外国人者,取消探 矿权采矿权;
• 对铁矿、石油、铜矿及炼焦煤归国营; • 钨、锑、锰、铀、镭、钾、磷矿等划为国家保留
区和禁采区 . 4、1951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 5、1965年 颁布《矿产资源保护试行条例》 6、1986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二、探矿权采矿权审批登记管理
• (一)探矿权审批登记管理 • 1、新设和扩大勘查范围探矿权登记审批 • 2、探矿权变更(包括转让)登记审批 • 3、探矿权延续登记审批 • 4、探矿权保留登记审批 • 5、探矿权注销登记审批 • 6、地质调查申请审批
• (二)采矿权审批登记管理 • 1、矿区范围划定审批 • 2、新设采矿权登记审批 • 3、采矿权延续登记审批 • 4、采矿权转让审批 • 5、采矿权变更登记审批 • 6、采矿权注销登记审批
• 全国有效勘查许可证3.24万个,其中新立 3744个。煤炭勘查许可证4000多个。
(二)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体制及沿革
• 改革开放以来,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由过去多个产业部门分 散管理,逐步转变为由国土资源部门对矿产资源实行集中 统一管理的体制。
• 1982年地质部更名为地质矿产部,承担起负责矿产资源合 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
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管理的运行机制。
• 一是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和矿业权有偿取 得。
• 二是调整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
二、我国矿法沿革及矿产资源开发 管理基本法律制度
(一)我国矿法沿革 1、1907年(光绪年间)清朝颁布《大清矿务章程》 • “凡矿产系为国家所有,非经官准,不得私相接受”; • 优先获得采矿权的程序抽签决定; • 有:勘矿执照,开矿执照和试采小矿执照三种执照 2、1914年 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矿业条例》 • 把探矿权采矿权定义为物权,可以出租和转让、抵押; • 外国人可以入股开矿,但股份不得大于50%; • 探矿权期限两年,不得延续; • 采矿权没有年限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