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用计算器计算 1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学会灵敏运用试商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拟、灵敏运用知识的才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灵敏运用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
1.让学生口算。
145 158 164 254 245 263 156 147 156+15 258-25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6 160 159 1203.笔算下面各题。
33〕2 8 0 38〕1 8 0独立试做,反思做法,到达灵敏运用让学生观察复习3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各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4。
〔1〕出例如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026=〔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展试商。
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4〕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
然后进展小组汇报交流。
〔5〕老师把学生说的几种情况板书,让他们比拟那种方法简便一些,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敏运用,选择适宜你自己的试商方法。
学生观察、比拟哪一种方法简便些?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这类题目用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使学生认识到:遇到除数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几,这样试商比拟简便。
三、练习练习十五第512题第5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6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分析^p 解决问题。
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
做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讨论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络?第7~11题,实际应用的题目。
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既稳固了计算的方法又体会了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第12题,是开放题。
让学生自主选择条件,独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四、总结。
〔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 一、教学目的本册教材包括如下内容:四那么混合运算;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加减法;角;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相交与平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可能性;总复习八个单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目标:1.让学生借助计算器计算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时积的变化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初步了解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难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初步了解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卡片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用计算器计算。
知道用计算器计算既快捷又准确。
这节课我们借助计算器探索一条很重要的数学规律,那就是“积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这条规律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十分有用,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还能学到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我想你们一定会对这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
出示下表。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的变化┃┣━━━━━━╋━━━━━━━╋━━━━━╋━━━━━━━┫┃ 36 ┃ 30 ┃ 1080 ┃┃┣━━━━━━╋━━━━━━━╋━━━━━╋━━━━━━━┫┃ 36 ┃ 30×2 ┃┃ 1080×2 ┃┣━━━━━━╋━━━━━━━╋━━━━━╋━━━━━━━┫┃ 36 ┃ 30×10 ┃┃┃┣━━━━━━╋━━━━━━━╋━━━━━╋━━━━━━━┫(1)指导填表。
谈话:请大家先看表的第一行,明白这四项内容的意思吗?第三栏积和第四栏积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第三栏积要求填上计算所得的数,第四栏积的变化填写原来的积1080乘几)大家再看第二行,用计算器算一下36×30是不是得1080。
再看第三行,先用计算器算出第二个因数,再计算出积。
(指名报得数,教师填表) 提问:积的变化一栏要求填1080乘几,横线上的数应该怎样计算出来?(指名回答)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因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160,一个因数是1080,求另一个因数,所以用除法计算)请算出结果填在横线上。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2.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及意义;3.学生培养对数字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学生能够通过计算器对加减乘除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在计算器上输入数字和计算符号;2.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班级计算器;2.预备好的计算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0分钟)1.向学生介绍计算器,并简单说明计算器的功能;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用计算器计算》。
讲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0分钟)1.向学生展示计算器上的数字键、加减乘除键、等号键等;2.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例子来实践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3.提醒学生使用计算器要按清屏键,防止出现错误运算结果。
实践活动(30分钟)1.分发计算题,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2.教师现场辅导,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寻找简便的方法解决计算问题。
温故知新(10分钟)1.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计算结果;2.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方法,并提示学生注意事项。
教学作业练习册P17 - P20。
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使用计算器的效果不错。
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式,并能够灵活运用计算器解决计算问题;2.学生在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清楚运算符号,避免出现错误结果;3.教学画面、语言应更加清晰明了,使学生更好的听懂学习。
教学结束。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热门12篇)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热门12篇)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101×11-900585÷9+152、教学例2.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
③练习:52+12×4110-11÷793对比、发现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符号意识、数感;几何直观、空间想象) 2.逻辑推理(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3.数学模型(模型思想、数据分析观念)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评价中考查数学核心素养
教育质量监测的四个原则 1.不要求计算速度(速度的训练是课业负担重的主要原因) 2.监测内容蕴含的数学素养(概念、推理、计算、想象) 3.应当有一道开放题(超市的位置,加分原则) 4.说学生能懂的话(对可能性的理解)
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 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 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 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 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 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 算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 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 算几百万亿次。
292÷12≈24(月) 24个月合2年。
计算工具的演变史
原始社会,人类智力 低下,当时把石块放进皮 袋,或用贝壳串成珠子,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计算需要计数的物品。
后来,人们又发明在 长绳上打结记事或计数, 这比用石块贝壳方便了许 多。
算筹是中国古代普遍采用 的一种计算工具。算筹不仅可 以替代手指来帮助计数,而且 能做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用计算器计算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同学们要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应用计 算器计算我们学习过的四则运算。
现在计算器使 用十分广泛。
—显示器 ——关机键 ——开机键
——键盘
用计算器算一算
38+27
30×18
用计算器计算38+27。 63258723..
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1)提问:根据发现的规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进行填写。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填完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
(3)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练”。
让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面几题的得数,最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所写的得数是否正确。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七”第6题。
第6题。
让学生说一说教材中的算式分别是按什么规律写的。
用计算器计算每个算式的和。
观察各个算式的得数,说说有什么发现。
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如:
438+951+276=1665
834+159+672=1665
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左边的算式,说说算式中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题3。
2.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教师: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小组内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发现:被除数相同,除数乘2,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2,除数乘3,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3。
第1课时 ( 月 日 ) NO:
教学内容:
例1、例2、练一练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计算精品教案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课题一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2、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CAI课件学生自带计算器教学过程:课题二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它的基本功能,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重点:1、学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2、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课题三练习十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2、借助计算器计算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简单数表中有关数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课题四一亿有多大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范本五篇——减法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范本五篇——减法教案
第一节: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减法的定义,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减法计算。
第二节:教学重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为:减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难点为: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减法计算。
第四节: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示例展示一组减法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新知讲解
通过讲解减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使学生了解减法的概念和应用。
3、示范演练
通过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际的减法计算,让学生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
4、课堂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和实践所学的减法计算方法。
5、作业布置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减法计算,并在家中进行实际的应用练习。
第五节: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解、示范演练和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减法的应用方法。
第六节:教学评价
通过作业、实际应用和课后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在减法计算方面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电子计算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运算2、会根据题目特点,有选择*地使用计算器;3、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究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4、能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
5。
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重点难点:会根据题目特点,有选择*地使用计算器;能用计算器探究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请看一段录象(计算工具的发展)师:刚才这段录象提到了哪几种计算工具?(示算筹图算盘图)师:1945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了,1977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日问世以后计算机就成为了人们计算经常用到的工具。
(课件出示各种常见的计算机)师: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有人使用计算器?你会用吗?二、使用计算器1、计算器介绍你知道计算器上各中按键的名称和功能吗?请同座相互说说介绍。
(然后叫一人上台用展示仪演示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
on、of、ac、ce、c的功能是什么?如果要进行计算怎样按?数字符号等号清除)我们都知道了计算机的使用方法,那这节课咱们就用计算器来计算。
(板书课题)2、尝试练习,规范*作(电脑)银盆岭小学在校学生775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千克,一天可节约用水775千克,一年(365天)共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1)指名口头列式(2)学生试算(3)汇报结果,纠错(电脑)一年节约282875千克,如果缺水地区一家三口每天用水25千克,这些水够他们用多少天?学生试算(电脑)每年按365天计算,115131天是多少年?学生试算师:通过我们做的题目的数字这么大,但是你感觉难不难?你认为使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好处?3、灵活运用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学生计算,教师巡视、辅导21935=41600128=246=1258=138976-138970=1379+34089=(2)学生汇报,集体订正师:这些题都是用计算器算的吗?哪些没有用?为什么?(3)归纳总结师:你认为什么样的题适合用计算器计算?三、能力提升师:想不想算一个又大又难算的题目?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挑战极限的游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用计算器计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
包括以下3个方面:1.计算器的基础知识2.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3.计算器进行小数和分数运算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知道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3.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和分数运算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2.理解小数和分数运算的基本规则,并能够在计算过程中正确使用计算器教学难点:1.清晰地认识到计算器对分数的处理方式2.能够通过计算器反复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1.同步展示: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使用同步展示的方式在投影屏幕上展示计算器的使用过程和计算步骤,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加清晰明确2.知识点讲解:老师对计算器的各种功能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实践3.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逐渐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五、教学过程1. 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首先,老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计算器按键功能。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展示清晰的计算器图示,为学生展示各个按键的功能。
2. 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老师给出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题目,并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同时老师还要详细介绍计算器上 +/-、x、÷、% 几个常用的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实际演示操作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计算器进行小数和分数运算老师讲解小数和分数运算的基本规则,并对学生进行同样的计算操作。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到计算器对分数的处理方法,以及带小数位数的计算结果如何保留一定的位数。
4. 反复练习最后,让学生进行数学运算的反复练习。
除了练习课上所学的基本运算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较难的计算题目,以利于学生掌握更高水平的计算技能。
六、教学评估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估:1.课堂测验: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一份合适难度的测试题,既测试学生的计算速度,又测试学生的实际运算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00页的“用计算器计算”及相关练习。
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取得了普遍的利用,它给人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同时为探讨数学问题,揭露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份的学生或多或少地接触和利用了计算器。
学好这部份知识能够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能够培育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爱好,为尔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运算机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编排突出以下三个特点:①注重计算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②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③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探讨性学习。
3、教学目标依照教材的编写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生活经历及学生的学情进展方面动身,我拟定本课教学目标为:①使学生初步熟悉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
②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计算中体会计算器的优势,激发学生利用计算器的爱好,从小培育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③在引导学生自主探讨的进程中,培育学生观看、动手操作、解决问题4、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地达本钱节课的教学目标,按主次轻重处置好教学内容,我确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初步了解计算器的计算功能,会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而且大部份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在课堂上斗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熟悉,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斗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三、说教法、学法以学生的进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全然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取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进展。
依照这一整体目标,教师要培育学生踊跃观看,勤于动手操作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用计算器计算练习.
在学生发现规律后,引导他们运用规律研究框下面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
3.P105“你知道吗”?
师:你知道那些有关计算的工具?
2.师:接下来我们进行抢答比赛:算一算结果是多少?
师:“哪个小组比赛的表现更好啊?”(对获胜的小组给予表扬,对另一小组要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争取下次比赛获胜)
3.P104页第3题。
老师在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全班交流,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以及编题时的思考过程。
1.P104页第4题
如果学生对题意有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做适当的讲解或提示。
4.P104页第4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思考:右边的发票中反映了怎样的数量关系?已经知道了什么?要填什么?
集体交流,说说自己在填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5.P104页第5题。
(1)学生算出红色方框中9个数的和,再观察和与中间的15有什么关系。
(2)试一试:任意框9个数都有这种关系吗?
(3)要使方框内9个数的和是153,该怎样框?
2.碰到有括号的运算时,该怎样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好处?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5分钟)
交流预习作业:
1.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碰到有括号的运算时,该怎样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好处?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20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P104第一题。
集体订正,错误的同学自己查找原因。
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算式卡片进行抢答,谁答对了,卡片送给谁,看看哪组同学获得卡片最多,获得卡片最多的小组就是获胜组:94×86÷47
8450÷25-24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计算器计算
三维目标:
1. 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2. 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初步感受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的计算方式。
3.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方面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师用算盘一只,教学课件,计算器一只。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计算器一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某家电超市购物收银台营业员结账时的场面。
老师昨天去家电超市,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知不觉选了以下一些商品,可是老师的卡里只有16000元,大家帮我算算看带的钱够不够?如果有剩余,还剩下多少?
笔记本电脑1台,单价12800元。
打印机1台,单价586元。
电脑打印纸8盒,每盒36元。
胶卷5盒,每盒32元
2.看着学生忙碌地用笔在计算,师不慌不忙地报出了答案。
问:你们知道老师怎么算的吗?(师出示一个计算器)。
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二、介绍计算器
1.谈话:了解计算器吗?你还在哪儿看到过计算器?把你知道的与同桌交流。
2.投影出示计算器模型,引导学生说出计算器上主要键的名称及功能。
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计算器的信息?
三、初试本领
1.谈话:会使用计算器吗?我们先来“初试本领”。
注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准备好身边的学习用品,开始!
投影出示:
计算下列各题:
① 1 256 - 768 = ②477 × 167 =
③32 ÷ 4 =④36 × 99 ≈
2.交流计算结果。
3.小结:为什么有的同学计算得这么快呢?能把你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吗?(交流并得出:在计算时,能口算或要求估算时,不需要使用计算器)
四、再显身手
1.谈话:看来,大家对计算器的使用真的比较熟练。
想不想“再显身手”?请看这组题:
①438 × 15 - 1 274
② 2 940 ÷ 28 + 763
③ 40 000 - 165 × 182
④25 120 ÷ (449 - 289)
提问:这四道题与上面四道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会做吗?请试一试。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2.交流计算结果(学生的答案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1)引导:你有没有感觉到这四道题的计算过程不一样?(第③、④题要先算后一步,而①、②两题只要按顺序计算就行了)
(2)讨论:用计算器计算③、④两题,该怎么操作呢?我们以第③题为例,谁来介绍介绍你是怎样算的?(突出记住中间数、使用MR键、倒减等方法)
五、欣赏史料
1.谈话:同学们学习得非常投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短片,好吗?
短片配音:你知道吗
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上,人们一直就没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脚步。
远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领先于世界千余年。
到了周代,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筹。
算筹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
计算时,通常编出一套歌诀形式的算法,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
到了东汉末年,我国人民又发明了算盘,这也是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发明。
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计算工具,至今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它被人们誉为“人类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
1977年,日本卡西欧公司生产出了第一部微型计算器,这种袖珍型计算器可握在手中,使用方便,适合所有人的使用。
如今,计算机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正被许多行业所使用,有的计算机每秒钟可计算1 000万亿次,过去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计算,现在片刻间就能算出结果。
2.提问:感受到科学前进的脚步了吧?看了上面的短片,你有什么想法?
六、一展风采
1.游戏:转盘上有14965五个数字,按顺时针方向,可以组成哪些数字?
哪些五位数除以41,商是整数呢?谁先找到就能得到一颗幸运星。
交流:
14965÷41=365
49651÷41=1211
96514÷41=2354
65149÷41=1589
51496÷41=1256
师:相信还有吗?为什么?
师: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数学真奇妙。
把你刚才没有找到的再试试看。
2.让我们尽情享受科学带来的快乐吧!请拿起计算器,一展自己的风采!
(1)谈话:请看问题2:有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
①每天大约滴水16千克,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千克的水。
②把这些水装入饮水桶,若每桶装25千克,大约可装()桶。
③如果一个家庭每天需要4桶水,这些水可够()个家庭用一天。
学生独立完成后,核对答案。
提问: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2)谈话:来看问题3:有一天,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490 × 16”时,发现计算器的键“4”坏了,聪明的小明灵机一动,很快还是用这个计算器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了,你知道他是怎样算的吗?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组织交流,并选择其中一种方法用计算器验证。
七、挑战极限
1.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出色,领略了大家的风采,想挑战计算器的极限吗?
计算:111111 × 111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