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8例急性中毒患者中毒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急性中毒分析及抢救措施.docx

最新整理急性中毒分析及抢救措施.docx

最新整理急性中毒分析及抢救措施本文对我院20xx年1月~20xx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并将急性中毒分析及抢救措施报告如下。

1 中毒分析1.1 毒物侵入途径毒物进入体内有三种途径:(1)呼吸道;(2)消化道;(3)皮肤粘膜。

在工业和农业上,毒物主要以粉尘、蒸汽、气溶胶的形态存在于空气中,多呼吸道侵入。

经呼吸道吸收的一般较快且完全,症状出现早而重。

呼吸道肺泡总面积为70~90m 2 ,毒气、烟雾能在短时间内被吸收,且对CNS 系统和心脏的作用是直接的,主要通过肝脏的氧化、还原、水解和合成方式转化为无毒或毒性低的物质。

毒物进入机体量大且迅速时,肝脏不能充分解毒或来不及发挥,临床症状就出现快且严重。

1.2 毒物分类(1)工业性毒物;(2)医用药物;(3)农业杀虫剂;(4)食物中毒。

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来苏水对组织有强烈的腐蚀性,经皮肤粘膜接触侵入人体可使组织发生溃烂坏死。

神经毒性毒物吸收后可使机体的CNS兴奋或抑制。

血液毒物如亚硝酸盐作用于血红蛋白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使皮肤粘膜发绀。

苯作用于骨髓而抑制造血功能。

内脏毒物可引起脏器功能障碍和器质性损害。

1.3 中毒原因1.3.1 职业性中毒毒物多呼吸道或皮肤侵入。

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劳动保护造成的。

1.3.2 非职业性中毒于误吸、误食有毒物质及药物过量而引起中毒。

这种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多见,尤其是集体误食被毒物污染的水和食物引起的中毒。

1.4 急性中毒的诊断无论何种中毒,必须搞清中毒的原因即接触史、现场情况、症状特征、必要的化验。

对于突然出现的神志改变,呼吸困难、发绀、惊厥、昏迷、休克、呕吐而原因不明者,要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性。

对于这种急症患者,应抓住其主要症状询问病史,迅速进行重点而必要的体格检查。

病情危急时必须边抢救边询问,边查边补充。

要重点从望、闻、问、检四方面着手,对毒物类别做出初步判断。

1.5 中毒临床表现1.5.1 中枢神经系统(1)昏睡或昏迷:镇静催眠药如安定类、巴比妥类、麻醉剂,抗组织胺类、CO、有机磷类;(2)谵妄、躁动:中枢神经兴奋药、颠茄类、毒蕈。

666例儿童急性中毒分析与临床预防对策

666例儿童急性中毒分析与临床预防对策

666例儿童急性中毒分析与临床预防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儿童急性中毒是儿童常见的急诊之一,危害性较大,易导致严重后果。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约有数千例儿童中毒事件发生,其中不乏因误食、误用药物等原因导致的急性中毒。

儿童由于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功能较弱,对外界毒物较为敏感,因此一旦发生急性中毒,往往病情会比较危急。

引起儿童急性中毒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家庭中自带危险性的药品、化学品等毒物、误食不明食物、误用药物等。

儿童急性中毒的症状也取决于中毒的毒物种类和剂量,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眩晕等。

为了及时有效应对儿童急性中毒,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儿童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提出预防措施和研究结果,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对儿童急性中毒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常见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预防措施。

通过对666例儿童急性中毒病例的研究,我们希望总结出一套系统、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以减少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率,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本研究的进行,也可以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2. 正文2.1 儿童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儿童急性中毒是指儿童在短时间内接触、吞食或吸入有毒物质而发生中毒的情况。

其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药物中毒药物中毒是导致儿童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儿童由于年龄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误服药物或药物过量的情况。

常见的药物中毒包括镇痛药、抗抑郁药、抗生素等。

2. 化学品中毒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类化学品,如清洁剂、农药、汽油等,都可能导致中毒。

儿童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较高,一旦误食或接触,容易引起中毒。

3.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儿童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之一。

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食物中毒原因菌、毒素等较为敏感。

常见化学中毒案例分析

常见化学中毒案例分析

慢性正己烷中毒
1、一定的潜伏期(3--6个月 2、一般症状---手脚多汗、麻木 3、周围神经损害表现----感觉异常 4、运动障碍-----肌腱反射减弱、肌肉萎 缩 5、神经肌电图表现为周围神经损害 6、尿2,5-己二酮升高
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
接触正己烷工人 工作3个月左右,出现周围神经损害 群体发病 神经肌电图异常 尿2,5-己二酮升高
9、容易误诊为一般的药疹、猩红热、麻疹 等等。
(续)
11、肝损害严重、出现肝性脑病的病人的 愈后不理想;
1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多数患 者的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增高,肝损 害指标异常、多数病人尿三氯乙酸升高;
13、其他损害:眼睛黏膜、消化道出血等。
诊断原则:
1、患者约10-45天的三氯乙烯接触史 2、临床上表现为发热、皮损、全身浅淋 巴结肿大和触痛、以及肝损害 3、与药物性皮炎、猩红热、系统性红斑 狼疮等进行鉴别诊断
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案例
去年5月份,我院对三九脑科医院收治一 名脑白质改变的昏迷患者会诊,考虑中 毒性脑病,了解到是鞋厂的员工,考虑 二氯乙烷可能性。
我院发出职业卫生快报给惠州卫生局, 当地调查检测二氯乙烷严重超标。
发现惠州市中心医院收治1名昏迷7天地 病人,后转我院。
后在广州市、惠州市等地发现多名中毒 病人(有死亡病例)。
患者工厂是五金加工,有喷油岗位。 三水疾病防治所突击对现场检测、人员
体检,发现苯严重超标,3人再障、1人 白细胞减少,均送我院住院。
急性二氯乙烷中毒
1、2---二氯乙烷 目前国内主要用作有机溶剂与粘合剂。
二氯乙烷
属高毒类,对眼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其蒸气可使动物角膜混浊。吸入可引起 脑水肿和肺水肿。并能抑制中枢神经系 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心血管系统和肝 肾损害,皮肤接触后可致皮炎

急性中毒208例病因分析

急性中毒208例病因分析

急性中毒208例病因分析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摄入某种毒物后引起的中毒症状,在临床上呈现为急性中毒症状,病情危急,需要紧急治疗。

急性中毒的病因复杂,包括化学毒物中毒、食物中毒、动植物毒物中毒等多种类型。

近年来,我国急性中毒病例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因化学物质中毒引起的急性中毒病例增多。

本文通过对208例急性中毒病例的病因分析,总结了引起急性中毒的常见病因,并就预防和治疗急性中毒提出相关建议。

一、化学毒物中毒引起的急性中毒1. 化学品工业生产中的事故化学品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化学品泄漏,引发急性中毒。

病例中有多起因化学品工业事故引发的急性中毒,主要包括氨气、苯酚、氯气等化学物质中毒。

2. 化工企业职工职业中毒职业中毒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有害物质而致病。

病例中有不少职工因接触有害化学品而引发急性中毒,如接触重金属铅、汞、砷等,或者吸入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

3. 化学品误食或误用化学品是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但由于误食或误用造成的急性中毒病例屡见不鲜。

比如儿童误食家中存放的农药、洗衣液、洗洁精等,或者误用医药制剂和化妆品。

化学毒物中毒引起的急性中毒病例较多,应引起重视。

预防措施包括化工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加强职工职业健康的监测和防护,加强对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管理,家庭生活中要将有毒化学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注意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品。

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变质或受污染的食物,引发急性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

病例中有不少是由于食用变质食物或者受污染食物所致,导致急性中毒。

1. 食用野生动物一些地方的居民喜欢食用野生动物,但由于野生动物身体内寄生有毒素或者受到环境污染,食用后会引起急性中毒。

如食用蘑菇、野生动物肉等。

2. 食用腐烂变质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后产生一些有害物质,食用后易引起急性中毒。

比如食用变质的海鲜、肉类、蔬菜等。

常见毒物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

常见毒物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

常见毒物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
常见特效解毒剂使用方法及人均使用量
常见化学毒物急性中毒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原则
常见化学毒物急性中毒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原则
常见化学毒物急性中毒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原则
常见化学毒物急性中毒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原则
常见化学毒物急性中毒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原则
常见化学毒物急性中毒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原则
常见化学毒物急性中毒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原则
常见化学毒物急性中毒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原则。

284例中毒患者临床分析

284例中毒患者临床分析
10 72
V 1 1 N . o 2 o9 .
Ae o p c d cn r s a e Me ii e
Sp2 1 e 0 0
2 4例 中毒 患者 临床 分 析 8
吴云峰 付远敏 ,
(. 1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 医院消化 内科 , 贵州 遵义 5 30 ;. 6 00 2 贵州省遵义市沙河医院 , 贵州 遵义 53 0 ) 6 03
摘要
目的: 通过 回顾 中毒流行病学资料 , 为今后 本地 区中毒防治提 供依据 , 以提 高对我地 区中毒 的临床 防
治水平。方法 : 通过 对我 院住院成人 中毒病例 , 观察 分析记录 患者 的病 因、 发病季 节、 发病年龄 、 别构成、 院 性 住 天数及费用支出、 愈后 等多个因素。结果 : 我院 3年 来共收治需要住 院的病例 中, 发病年龄在 1 4—8 1岁之 间, 其
筛查出的 13例男性精液异 常的患者进行临床药物 治疗 , 2
疗程为 3 月 , 个 结果显示 , 药物治疗 前后患者精液质量发生 了明显改变 , 主要指标 : 精液 量 、 子密度 、 子活率 、 精 精 a级 精子率 明显高于治疗前。我所采用 的治疗方 案中药不孕 3 号加锌硒宝 、 克罗米芬 、 阿奇霉 素 、 酸美 它环素 等。此用 盐 药机制 : 中药不孕 3号 主要 成份 阳起石 、 党参 、 白术 、 山药 、
通过此次调查我州男 性精液质 量近年来呈 下降趋势 ,
男性生殖健康状况问题值 得重视 , 因此增强生 殖健康保健 知识宣传咨询 , 其是 男性 生殖健 康 内容非 常重要 ; 时 尤 同
表明 , 吸烟者与非 吸烟 者相 比, 液质量 的各 主要指标 都 精
显著降低 , 精子的畸形率 升高 , 液中 白细胞 的数量增加 , 精 烟草 中产生的尼 古丁和 多环芳 香烃类 化合 物会 引起睾 丸 萎缩何精子形态改变 , 本研 究也显示 吸烟可使 a级活动 精

急性中毒与283例临床分析

急性中毒与283例临床分析

急性中毒与283例临床分析急性中毒是临床内科常见疾病之一,为了解本地区急性中毒的原因、种类及毒物来源情况分布,笔者对我院急性中毒的住院患者其毒物的种类及来源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本院内科。

2000~2005年抢救记录为主要依据。

性别、职业与年龄:283例中,男85例(30%),女198例(35%~70%),男女之比1:2.3。

年龄最小者1.3岁,35~70岁以下(青少年组)202例(74.9%),36~59岁(中年组)72例(25.4%),60岁以上(老年组)9例(3.2%)。

本组病例中,外地来疆民工30例(10.6%),车排子镇农民110例(38.9%),工人58例(20.5%),干部42例(14.8%),儿童43例(15.2%)。

中毒种类及构成比,见表。

表中看出:有机磷农药居各类中毒之首,占56.5%,其中以乐果及3911最多,112例(70%);灭鼠药中毒中,红大米中毒者30例(78.9%);安眠药中毒中,安定中毒者24例(88.9%),与文献报道接近[1]。

中毒原因:283例中毒中,属生产性中毒者128例(45.2%),均属接触性中毒,系喷洒农药时,未遵守操作规程,忽视自我防护;棉农拌棉种时,卫生防护不善所致。

非生产性中毒155例(54.8%),其主要原因有:①口服中毒者92例(62.6%);其中男25例(25.8%),女58例(59.8%)。

中毒人数占各种原因之首,以外地来疆女民工多见,因婚恋挫折及家庭予盾未能恰当解决而自寻短见;亦见瘫痪在床、病重的老年人因无人照顾,身心痛苦而轻生。

②误服26例(16.8%),以儿童多见,因家人照顾不周而误服农药(如红大米)及各种颜色鲜艳的药物等。

③其他32例,多以家庭为单位出现,因卫生知识缺乏、思想麻痹酿成,如亚硝酸盐中毒、肉毒中毒等,亦是中毒的主要原因。

中毒途径:283例中,经消化道中毒者(包括自服、误服)118例(41.7%);呼吸道中毒者35例(12.4%),多为CO中毒;接触性中毒130例(45.9%),多为皮肤接触农药及毒物引起。

急性中毒208例病因分析

急性中毒208例病因分析

急性中毒208例病因分析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后引起中毒反应的一类疾病。

中毒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化学物质、药物、毒蘑菇、植物、动物等。

本次病例分析收集了208例急性中毒的相关资料,以下对病例中常见的病因进行分析。

1. 化学物质中毒化学物质中毒是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例如工业用化学原料、农业用化学品、日常消费品等。

在病例中,有52例因接触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业残渣、废气、废水、废渣等而出现化学物质中毒。

病例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毒包括酒精、苯、丙酮等,其症状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肌肉麻痹、昏迷等。

药物中毒是导致急性中毒的另一种常见原因。

在病例中,有47例因误服、过量服用药品引起中毒。

常见的药品中毒包括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镇静药、抗抑郁药等。

药物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跳过快或过慢、呕吐、头晕等。

3. 毒蘑菇中毒在病例中,有35例因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出现中毒。

毒蘑菇中的毒素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严重的损伤,导致昏迷、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4. 植物毒素中毒在病例中,有26例因误食有毒植物而出现中毒。

常见的有毒植物有水仙、鸡毛菜、荖蒲等。

植物毒素会对人体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症状包括呕吐、腹泻、疲劳等。

在病例中,有8例因接触有毒动物而出现中毒。

常见的有毒动物包括蛇、蜘蛛等。

中毒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皮肤瘙痒、出血等。

总的来说,急性中毒病因多种多样,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化学物质和药物是常见的中毒原因。

预防急性中毒的发生,需要加强对于有害物质的认识,避免误用误食引起中毒问题的发生。

同时,需要加强对于中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急性中毒事件的毒性解读与急救处理

急性中毒事件的毒性解读与急救处理
分类
根据毒物种类,急性中毒可分为化学 性中毒、生物性中毒和物理性中毒; 根据中毒途径,可分为食入性中毒、 吸入性中毒和接触性中毒。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主要包括意外接触、误食误用、 自杀或他杀行为,以及工业生产 事故等。
危险因素
包括毒物的种类、剂量、接触时 间和接触途径,以及个体差异如 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
生物转化
在肝脏等器官的作用下,毒性物质经 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转化为 水溶性较高的物质,便于排出体外。
毒性物质对人体器官损害分析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毒性物质可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引 起头痛、头晕、昏迷等症状,严重时可导 致脑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毒性物质对呼吸道和肺部造成刺激和损害 ,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 导致呼吸衰竭。
毒性物质可通过皮肤接触、吸收进 入人体,对皮肤造成刺激和损害, 同时也可引起全身性中毒反应。
消化道摄入
毒性物质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被 人体吸收后引起中毒反应,严重时 可导致死亡。
毒性物质在人体内代谢过程
分布
毒性物质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分布到 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排泄
毒性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 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也可通过皮肤 、呼吸、胆汁等途径排出。
对于昏迷、呼吸困难的患者, 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 吸道通畅。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呼吸、心率、血压和体温等 指标。
对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休克 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应立即采 取紧急救治措施。
积极防治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加强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 发症的发生。
对于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 紊乱等并发症的患者,应给予相
与接收单位做好交接工作

183例急性中毒临床分析

183例急性中毒临床分析

反 流性 胃炎效 果显 著 , 治 疗有 效 率 高 , 能够 较好 地
控 制 胆汁 反 流 时 间 和胆 汁 反 流 次 数 , 同时 治 疗 的
5 . H T 2受体均无 亲 和力 , 因此 不会 引 起锥 体 外 系综
合征 及心 血管 不 良反应 。第 二种 方 法便 是 通 过 中和 胃酸结合胆 酸 的方法进 行 治疗 , 铝 碳 酸镁是 一 种 中和 胃酸 的 药 , 同 时还 能 结合 胆 汁 酸 , 更 为重 要 的是 , 结合胆 汁 酸并 不 会 影 响 患者 肝 肠 循 环 , 因 为
次数 明显小 于对 照组 , 进一 步 揭示 了联 合用 药治 疗 胆汁 反流性 胃炎 的效 果要 优 于单 用 莫沙 必 利 。在 两组 患者治疗有效 率和 复发 率 比较方 面 , 联 合用 药
S u r f B B i o i n t e r f a c e s , 2 0 1 1 , 8 7 ( 2 ) : 2 1 7
复 发 率低 , 具有 重要 的临床 治疗 价值 。
参考 文献 :
[ 1 ]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 究会 消化 系统疾病 专业 委 员会. 慢
性 胃炎 的 中西 医结 合 诊 治 方 案 ( 草案) [ J ] . 中 国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 2 0 0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5 ( 2 ) : 1 7 2
3 8 8
湖 j c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 医 学 版 ) 2 0 1 4 年 第 2 8 卷 第5 期 ( J o u ma l o f H 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 表 明联 合用药具 有重要优 势 。 综 上所 述 , 莫 沙 必 利 联 合 铝 碳 酸镁 治 疗 胆 汁

急性中毒208例病因分析

急性中毒208例病因分析

急性中毒208例病因分析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摄入或接触到某些化学、物理或生物性物质而引起的临床表现,严重者会造成危及生命的后果。

本次研究共收集了208例急性中毒的患者,通过对这些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常见的中毒原因。

一、药物中毒药物中毒是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研究中共有73例中毒患者为药物中毒。

其中,大部分患者未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或者使用过期药品或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此外,还有一部分患者因为因为记忆力衰退、药品包装混淆等原因错误地用了药物,导致中毒发生。

二、农药中毒农药中毒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化学中毒,本研究中共有57例中毒患者为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常常发生在从事农业、环卫等行业的人群中,主要是鉴于对农药的不当使用和储存。

农村地区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知识,会造成许多错误的情况,例如在家中或者在农田使用农药的方法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农药直接中毒。

三、食物中毒对于进食不良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危害很大,它们会在肠道内产生毒素,从而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

本研究中共有32例中毒患者为食物中毒。

其中,主要是由于错误食品处理、保存不当,或者购买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劣质食品等原因引起中毒。

四、化学品中毒化学品在医学、工程、农业、家庭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们也会引起化学中毒。

本研究中共有20例中毒患者为化学品中毒。

化学品中毒通常发生在对化学品处理不当的行业,包括化工、制药、建筑等行业,同时也会在家庭生活中以及车祸发生时出现。

五、毒蘑菇中毒毒蘑菇中毒是由于误食野生菌类引起的疾病,它们可能会产生非常强的毒性,并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有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研究中共有16例中毒患者为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通常出现在人们在山林寻找野生菌类的时候。

综上所述,总结出以下结论。

药物中毒、农药中毒、食物中毒、化学品中毒和毒蘑菇中毒是急性中毒的常见原因,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人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并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处理各种化学、物理或生物性危险物质。

232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232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232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回顾性分析发表时间:2012-03-15T09:18:12.4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8期供稿作者:包双河1 王洁晓2(通讯作者) [导读] 急性中毒防治的关键在于强化人们身心健康教育以及提高基层临床医生对急性中毒救治的技术水平。

包双河1 王洁晓2(通讯作者)(1内蒙古兴安盟红十字会血站 137400;2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 137400)【中图分类号】R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237-02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各种急性中毒的发病特点, 对急性中毒的抢救、防范、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提供实际意义。

方法统计我院收治的232例资料完整的门诊及住院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毒物种类、中毒原因、诊治、转归及死亡等项目。

结果所调查病例中男女之比1:2.09;高发年龄为20—40岁,无业人员和农民较多、其次工人和学生、干部最少。

中毒类型:各种药物中毒131例、农药中毒51例、食物中毒31例、酒精中毒12例、酒精及药物同时中毒7例、一氧化碳中毒6例;自杀是中毒的主要原因;治愈227例,死亡5例。

结论急性中毒防治的关键在于强化人们身心健康教育以及提高基层临床医生对急性中毒救治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急性中毒回顾性分析中毒病例发病特点毒物种类急诊抢救急性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232例。

先回顾分析如下,旨在能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教训,更进一步提高我院急性中毒抢救成功率。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急性中毒232例,其中男性75例、年龄14~88岁、平均年龄39.89岁。

女性157例、年龄12~81岁、平均年龄33岁,男女1:2.09。

其中10~20岁:女25例;男7例、21~30岁:女47例;男24例、31~40岁:女41例;男17例、41~50岁:女28例;男10例、51~60岁:女9例;男8例、61~70岁:女5例;男6例、70以上:女2例;男3例。

482例急性中毒患者检测报告分析

482例急性中毒患者检测报告分析

482例急性中毒患者检测报告分析边原;何林;陈璐;余继英;肖洪涛;李晋奇【摘要】目的:分析近10年来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特点。

方法收集该院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标本检测结果,运用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画图、归类、统计、分析。

结果共送检标本482例,有毒成分平均检出251次,其中10~20岁组检出例数最多,占检出例数的29.08%。

检测结果排名前三类的药物分别为杀鼠剂、有机磷农药类和口服镇静、催眠、抗抑郁类药物,分别占检出例次的43.43%,26.29%和19.92% 。

结论应根据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公共安全预防建设和毒物分析检测技术的提高,以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提升处置能力。

【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407-409)【关键词】毒物分析;中毒;公共安全;检测技术【作者】边原;何林;陈璐;余继英;肖洪涛;李晋奇【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成都 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002年四川省急救中心在我院正式挂牌,同年我院药学部药物研究室开展毒物分析工作,目前常见毒物定性定量分析、乙醇含量测定等已成为我部的常规检测工作。

笔者在本文中对2002年1月—2012年12月我部毒物分析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各类急性毒物导致中毒的构成比,对急性中毒的公共安全防范、检验技术的更新及其发展趋势作简要阐述。

320例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320例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320例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徐大伟;徐小尚;陆纬;倪逊【摘要】目的调查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7年11月10年期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20例急性中毒住院患者,对其性别、年龄、职业分布、中毒原因等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急性中毒住院患者人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17年急性中毒病例数较2008年翻了两番,患者年龄为1~84岁,男女比例为1.06:1,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患者以农民为主(70.31%).急性中毒最常见原因为自杀(254例,79.38%),其中因家庭矛盾自杀患者120例,占37.5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毒物以农药、酒精为主,其中农药占69.69%,农药中有机磷农药占55.00%,百草枯占3.13%,酒精中毒占10.94%.中毒月分布中全年出现两个高峰,2月和7月.结论该研究总结该院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有利于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策略制定.【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19【总页数】4页(P92-95)【关键词】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作者】徐大伟;徐小尚;陆纬;倪逊【作者单位】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 2238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 2238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 2238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 223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急性中毒事件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易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

据2008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的全国死因调查数据,结果提示急性中毒已成为继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后的第五大死亡原因,占总体病死率的10.7%[1]。

目前,急性中毒患者的院内死亡率达到2.8%[2],因此,积极做好临床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早期降低急性中毒发病率以及提高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治疗成功率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89例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289例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289例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洪广亮;邱俏檬;刘刚;卢中秋;吴斌;李景荣【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8)5【摘要】目的调查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急性中毒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就诊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中毒患者,对其性别、年龄等10项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结果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该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289例,男女性比为1.65∶1。

中毒的年龄主要集中于20~49岁(62.28%),以农民为多(32.18%)。

该资料中低收入患者占47.06%,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占49.48%。

中毒事件以第三季度高发(39.45%)。

最常见的中毒原因是自杀(43.94%)。

男性最常见的自杀毒物是农药,女性为镇静安眠药。

急性中毒患者中农药中毒居第一位(32.87%),集中发生在第三季度(49.47%),明显高于其他季度。

农民、外来务工者、待业者首位中毒毒物分别是农药、化学物品和镇静安眠药。

急性中毒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0.42%,死亡率2.08%,而外来务工者中毒死亡率达5.55%,显著高于其他职业。

结论本研究提供了该院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的基本资料,为制定本地区急性中毒防治策略提供有用信息。

【总页数】4页(P590-593)【关键词】急性中毒;流行病学;急诊;医院【作者】洪广亮;邱俏檬;刘刚;卢中秋;吴斌;李景荣【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1.1【相关文献】1.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对策 [J], 王佐2.3772例急性中毒注册病例流行病学研究报告 [J], 何宁宁;李凯;宋维3.72例重症急性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J], 杨莹;周启棣;张卫星4.462例灭鼠药急性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疗效分析 [J], 王晓梅;施阳;董芸;代将;王一凡5.173例住院急性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J], 邱红; 李满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中毒320例急诊分析

急性中毒320例急诊分析

急性中毒320例急诊分析
徐钟辰;曹先;尹福在;刘宇鹏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刊》
【年(卷),期】2007(034)009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中毒的种类及相关原因.方法以急诊科抢救的320例急性中毒患者,按病种、例次、性别、年龄等百分比计算.结果急性中毒最多的为农药中毒(35.94%),其次为安眠药中毒(25.00%)和乙醇中毒(18.75%).中毒原因以内服毒物自杀者最多(55.00%),21~30岁年龄组最多(42.5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X2=10.16,P<0.01).结论急性中毒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性格、受教育程度及生活经验等有直接关系.
【总页数】1页(P39)
【作者】徐钟辰;曹先;尹福在;刘宇鹏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秦皇岛,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秦皇岛,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秦皇岛,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秦皇岛,0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基层急诊儿科急性中毒、意外事故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J], 但蓓蓓
2.急诊重症监护急性中毒患者合并院内感染相关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J], 于芝瑞;
郜炎辉;刘其昌;崔宝利
3.急诊重症监护室331例急性中毒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J], 占钻;黄亮;曹春水
4.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急性中毒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J], 骆雪萍; 夏炳杰; 唐慧京; 黄帆
5.急诊ICU 310例急性中毒患者治疗影响因素分析 [J], 陈欣; 王大明; 张月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a t e r n a l a n d C h i l d H e a l t h H o s p i t a l o f G u a n g x i , N a n n i n g 5 3 0 0 2 0, C h i n a ; Y u l i n C e n t e r f o r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 Y u l i n 5 3 7 0 0 0 , C h i n )
45 2
I n t e r n a l Me d i c i n e o f C h i n a Au g . 2 0 1 5, V o / . 1 0, No . 4

2 3 2 8例急 性 中毒患者 中毒特 征分析 ▲
陈明 刘义威 李文
( 广西壮族 自治 区妇幼保健院 , 南宁市 5 3 0 0 2 0 ; 广西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玉林市 5 3 7 0 0 0 )
Ch a r a e t e r i t i c s a na l y s i s o n 23 2 8 c a s e s wi t h ac ut e po i s o n i ng
CHEN Mi n g , Yi . We i ,L I We n g2
s i v e h o s p i t ls a i n Y u l i n c i t y . Re s u l t s F e ma l e a n d ma l e p a t i e n t c a s e s n u m b e r s w e r e n e a r l y t h e s a me ( t h e r a t i o o f m le a a n d f e ma l e w a s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l e s s e n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a n d d e v e l o p c o n s t i t u t e m e a s u r e s o f c o n t r o l l i n g a n d p r e v e n t i n g a c u t e t o x i c o s i s
【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中毒人群年龄 、 性别分布特征 、 毒物种类、 性质以及 中毒原 因, 为减 少急性 中毒事件的发生,
制定 防控 措施提 供参 考依据 。方 法 回顾性 分析 。结果 对 广西 玉林 市 6家县级 以上 综合 医院收 治 的急性 中毒 患者 2 3 2 8例 的 临床 资料 进行 在2 3 2 8例 急性 中毒 患者 中, 男女 比例 接 近( 1 . 0 2: 1 ) , 2 0以下 岁年龄 段 中毒所 占比例 最高 ( 3 2 . 5 2 %) ;
1 . 0 2 :I ) . 3 2 . 5 2 % o f t h e c a s e s we r e b e l o w 2 0 y e rs a o l d a n d 1 1 . 2 5 % o f t h e c a s e s we r e o v e r 6 0 y e a r s o l d wh i c h we r e t h e h i g h e s t a n d
v i a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d i s t i r b u t i o n o f a g e s ,g e n d e s,t r y p e s a n d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 o i s o n o u s s u b s t a n c e s , a n d t h e c a u s e s o f t o x i c c a s e s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e t h o d s R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ly a s i s wa s u s e d i n t h i s r e s e a r c h a n d a l l t h e 2 3 2 8 a c u t e t o x i c o s i s c a s e s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s i x c o mp r e h e n —
【 关键词】 急性 中毒 ; 中毒原因; 毒物; 流行病 学 【 中图分类号】 R 5 9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6 7 3 - 7 7 6 8 ( 2 0 1 5 ) 0 4 - 0 4 5 2 - 0 3
DO I : 1 0 . 1 6 1 2 1 / j . c n k i . e n 4 5 — 1 3 4 7 / r . 2 0 1 5 . 0 4 . 0 6
6 0岁以上年龄 段所 占比例 最低 ( 1 1 . 2 5 %) , 中毒 人 群 主要 集 中在 6 0岁 以 下年龄 段 ( 8 8 . 7 6 %) 。不 同年龄 段 人 群 急性 中毒 6 种 原 因所 占比例 各 不相 同 , 差 异均有 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1 ) 。不 同年龄 段 人群 急性 中毒 毒物 所 占比例 , 除动 物 类毒 物外 , 其余 5类毒物 比较 , 差异 均有统 计 学意义 ( P< 0 . 0 1 ) 。结论 急性 中毒人 群 以具有 劳动能 力的成年 人 为主 , 男女 比例接 近 , 中毒毒 物 以农 药类 与化 学类毒物 为主 , 中毒 原 因以意外 中毒 与 自杀性 中毒 为 主。加 强人 们 的 自 我 防 范意 识 , 对 特殊 人群 如 农村 中青年 女性 等进行 必要 的心理疏 导 , 可减 少急性 中毒 事件的发 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