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与法律探析

合集下载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探析及对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探析及对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探析及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社会治安形成了极大的隐患,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进行分析,针对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期达到运用全社会的力量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关键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认识模糊德育偏失。

我们一直亲昵地把少年儿童称为祖国的花朵,是因为他们纯洁可爱,天真无邪,是整个社会的未来。

但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仅滨城区检察院近两年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0余起80余人,占到整个刑事案件的10%,这些娇艳的花朵在被病毒感染后,疯狂地实施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罪恶行为,给社会形成了极大隐患。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而有必要对未成年人参与违法犯罪的心理进行深入探析,以期找出症结,对症下药,预防和减少该类犯罪的发生。

一、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1.对犯罪风险的心理认识有偏差。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象“杀人偿命”之类的道理为人们所共知,对于青少年犯罪人而言以上这个道理也自然懂得,但是一些青少年犯罪人由于法律意识淡漠,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对自身犯罪行为理应受到的刑事处罚非常模糊,因此在其犯罪前虽然知道犯罪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究竟什么样的风险了解不多。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过低地估计了自身犯罪的风险程度,对真实的犯罪风险缺乏了解。

2、冲动心理使犯罪的青少年往往不计后果。

由于青少年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在酒后、同伙的唆使下或者在受到他人的挑衅、引诱或攻击时,一般会出现反常心理,由于瞬间的冲动,一时失去理智,从而情不自禁地实施了犯罪行为,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3、结伙犯罪和模仿作案的心理非常突出。

由于单独作案成功率低,而群体作案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成功率高。

未成年人多数是与同校、同村、同爱好的同龄人共同作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发现不少由在校生组成的带有浓厚封建行帮色彩的犯罪团伙,有的还参加带有黑恶性质的犯罪团伙。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第一篇: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不断向成人化、智能化,犯罪类型也多种多样。

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同时,也将影响着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我们不断从犯罪心理角度研究分析犯罪动机,从发案特点寻求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新路子。

一、犯罪现状透视从近年来的调查情况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存在以下四个特点:1、团伙犯罪增多。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团伙犯罪(如:结伙抢劫、结伙偷盗等),他们往往模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成帮、结帮成派,共同进行犯罪活动。

2、暴力犯罪突出。

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偏轻,可塑性、模仿性都较强,犯罪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不顾一切,不计后果,仅凭一时冲动陷入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纵火等暴力型犯罪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待到如梦初醒时,后悔晚矣!3、犯罪类型多样。

与以往相比,未成年人犯罪涉足的类型也越来越广,除盗窃、抢劫、伤害等传统型犯罪外,一些新类型案件(如:绑架勒索、抢劫汽车、吸毒贩毒等)也有所涉足。

4、犯罪年龄下降。

未成年人犯罪中,在校生犯罪占据了相当比例,犯罪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初犯年龄越来越小。

二、犯罪心理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好奇心理。

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

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判断是非的能力差,辨别良莠的能力弱,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容易随心所欲,误入歧途。

由于好奇心理引发的犯罪类型主要是:吸毒、色情暴力、网络等。

2、逆反心理。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未成年人正处于逆反心理强烈时期,对家长的“棍棒教育”和学校的一些不当做法不堪忍受,易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

容易诱发逆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长教育不当,表现为过于严格、过于溺爱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忍受不了;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造成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进行反抗;三是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优等生的教育,而忽视差生的教育,容易使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中行为、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学,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涉及到诸多因素,如社会、家庭、个人等方面。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因素。

一、社会因素1.社会贫富差距社会的贫富差距导致了社会资源不均,造成了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得到优秀教育资源,失去了竞争优势,进而可能注定了他们的未来。

在不公正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理解到利用非法手段来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这将导致这些孩子更愿意通过违法手段来获取财富。

也正因此,一些未成年人可能因为贪图欲望而涉足犯罪组织。

2.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矛盾与错位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矛盾与错位,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在当今社会,一些未成年人也许已受到了现代信息的大量淫奢,并始终相信资本社会中钱是万能的,这就使得某些未成年人有可能通过不法手段实现快速发财的目的。

此外,我们也无法忽略宣扬暴力、不道德和非法的文化在青少年中的盛行,这使得一些青少年对于玩“黑社会”这种文化十分向往,进而对于参与违法活动感到渴望。

3.社会信任危机社会信任危机,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日渐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导致他们往往采取靠自己的方式获取金钱和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犯罪越来越成为一种遵从于自我意志的行为。

二、家庭因素1.亲密关系单薄家庭亲密关系的单薄反映在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父母的离异以及缺乏父母的关爱。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可能导致孩子对未来感到绝望,进而选择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来表达对未来的抗议。

此外,在这样的环境下,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容易加剧,童年时代的不良家庭环境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到了成年后,这可能进一步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2.家庭结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还与家庭的结构问题有关。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不可忽视,深入了解和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对于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存在哪些问题?1.1 性格与环境因素青少年个性不成熟,不懂得防范意识,缺乏自我控制、自我调适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这种对自我控制和自我宣泄的不足可能导致他们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犯罪。

此外,环境因素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环境中的负面影响或家庭中的不和谐与教育不到位可能加重年轻人犯罪的风险。

1.2 生活压力青少年犯罪的另一大原因是生活压力。

现在社会对学生学习的优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学习方面要求逐年加强,这给孩子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从中逃避的做法就是犯罪行为。

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异化的社会文化,也是造成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原因。

1.3 犯罪氛围的影响犯罪氛围的强大影响力不可小觑。

社会上的不良信息,如不良电影、网络游戏等,以及犯罪人员的“用力说服”和“暴力煽动”,都会影响年轻人对犯罪的认识。

二、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2.1 改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性格和道德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家庭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温暖,同时注重对他们进行引导和规范。

家庭成员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和习惯,让他们远离不良信息和犯罪思想。

2.2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对学校的安全和管理问题应加强关注。

学校教育应该以培养青少年的基本素质和道德作为根本目标。

同时,加强警示教育和实践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3 政府部门的关注和干预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政府部门还应对青少年开展必要的心理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平衡、开放的心态和意识。

三、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如何?3.1 心理治疗的意义心理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方法之一,具有多方面的治疗功能。

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心理学及社会学分析

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心理学及社会学分析

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心理学及社会学分析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是一个严重而复杂的问题,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说都具有重大影响。

理解其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

本文将就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进行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

青少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尚未完全成年的情况下,从事违反法律的行为。

儿童和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心理学方面有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个体因素是影响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犯罪者往往具有一些特定的心理特征,如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和易受外界影响等。

他们可能缺乏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和对后果的认识,容易受到同伴压力和环境的影响而参与犯罪活动。

其次,家庭环境也是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

家庭是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发展。

一些研究发现,家庭暴力、亲子关系不良、父母缺乏教养技能等因素与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密切相关。

家庭的温暖和平稳性可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而家庭的不良环境将导致他们易于追随不良行为的同伴和寻求刺激。

此外,社会因素也对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贫困、失业、教育资源的不均等分配等社会不公因素会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率。

此外,媒体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过度暴力的电视节目和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可能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增加他们参与犯罪的倾向。

除了心理学因素外,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也非常重要。

社会学角度关注的是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与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关系。

首先,社会结构因素是社会学角度研究儿童青少年犯罪行为的重要内容。

社会结构包括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和性别等因素。

例如,在贫困家庭中长大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从事犯罪行为,这与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等以及缺乏机会和资源的关联有关。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分析1. 引言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心理特点和犯罪动机。

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2.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点2.1. 认知发展水平未成年人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能力较差。

这导致他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容易做出冲动的行为。

2.2. 情绪波动未成年人情绪波动较大,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在遭受挫折或不满时,他们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情绪,进而采取极端行为。

2.3. 社交环境未成年人易受社交环境的影响。

不良的社交圈子可能导致他们研究不良行为,进而走上犯罪道路。

2.4.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在未成年人犯罪中起到重要作用。

家庭关系不和谐、缺乏关爱和管教可能导致未成年人产生犯罪心理。

3. 未成年人犯罪动机3.1. 好奇心理未成年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可能因尝试新鲜感而走上犯罪道路。

3.2. 报复心理未成年人可能在遭受不公待遇时,产生报复心理,进而采取犯罪行为。

3.3. 金钱欲望受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未成年人可能为追求物质享受而走上犯罪道路。

3.4. 自我价值缺失未成年人可能在缺乏自我价值认同的情况下,通过犯罪来寻求关注和认可。

4. 预防对策4.1. 教育引导加强未成年人教育,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2. 家庭教育家庭要为未成年人提供温馨、关爱的环境,加强家庭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3. 社会环境优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减少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为他们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4.4. 法律制裁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起到震慑作用,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

5. 结论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复杂,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深入了解其心理特点和犯罪动机,采取有效对策,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本文为您提供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与心理分析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与心理分析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与心理分析研究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同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心理因素等都可能会影响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本文将重点探讨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分析研究。

一、犯罪行为的普遍性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并不是个案,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和犯罪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少年盗窃、抢劫、故意伤害、强奸等犯罪行为最为常见。

二、心理因素分析1.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在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中,自我认同常常表现出认知上的紊乱和接受程度上的低下。

未成年人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往往易感受来自周围环境的观念和诱惑,从而放弃自己本质的价值取向,走向犯罪。

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而家庭是未成年人最重要的社会交往圈,也是未成年人人际关系的主要来源。

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影响很大。

家庭中的父母离异、家庭矛盾、家庭暴力等状况,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心理的不稳定,从而诱发犯罪。

3.意志力意志力指个体实现自我意愿的能力。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常常缺乏意志力。

由于年龄和生理的不成熟,未成年人常常容易受到诱惑和引导,往往能够轻松被罪犯组织利用而犯罪。

4.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行为的能力。

未成年人由于自身的年龄和生理的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通常较弱,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或者朋友的影响,冲动地做出犯罪行为。

三、预防措施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可能采取的预防措施如下:1.强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心理成长的主要途径。

家长应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从小开始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和教育。

2.提高法律意识未成年人应该正确理解和认识法律的规定和法律的规范,从而逐步提高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共秩序。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别断向成人化、智能化,犯罪类型也多种多样。

这别仅妨碍着个人的进展、家庭的幸福,并且,也将妨碍着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别断从犯罪心理角度研究分析犯罪动机,从发案特点找求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探究从全然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咨询题的新路子。

一、犯罪现状透视从近年来的调查事情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要紧存在以下四个特点:1、团伙犯罪增多。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团伙犯罪(如:结伙抢劫、结伙偷盗等),他们往往摹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成帮、结帮成派,共同进行犯罪活动。

2、暴力犯罪突出。

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偏轻,可塑性、摹仿性都较强,犯罪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别顾一切,别计后果,仅凭一时冲动陷入了有意杀人、有意损害、纵火等暴力型犯罪的泥坑而别能自拔。

待到如梦初醒时,懊悔晚矣!3、犯罪类型多样。

与以往相比,未成年人犯罪涉脚的类型也越来越广,除盗窃、抢劫、损害等传统型犯罪外,一些新类型案件(如:绑架勒索、抢劫汽车、吸毒贩毒等)也有所涉脚。

4、犯罪年龄下落。

未成年人犯罪中,在校生犯罪占领了相当比例,犯罪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初犯年龄越来越小。

二、犯罪心理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要紧有以下五个方面:1、好奇心理。

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

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推断是非的能力差,辨别良莠的能力弱,在缺乏良性诱导的事情下,容易为所欲为,误入歧途。

由于好奇心理引发的犯罪类型要紧是:吸毒、色情暴力、络等。

2、逆反心理。

从生理学的角度说,未成年人正处于逆反心理强烈阶段,对家长的“棍棒教育”和学校的一些别当做法别堪忍受,易产生严峻的对立情绪。

容易诱发逆反心理的因素要紧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长教育别当,表现为过于严格、过于溺爱或教育办法简单粗暴,使孩子忍受别了;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造成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进行抵抗;三是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优等生的教育,而忽视差生的教育,容易使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法医学观察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法医学观察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法医学观察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了解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对于预防和矫治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青少年犯罪心理学与法医学紧密相联,通过法医学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心理机制。

本文将从法医学角度出发,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定义和特征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下的违法犯罪行为。

犯罪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

与成年人犯罪相比,青少年犯罪有其自身的特征。

首先,青少年犯罪具有时代特征,随着社会发展,犯罪类型和手段也在不断变化。

其次,青少年犯罪往往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其中法医学观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法医学观察,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动机,对于预测和干预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结合神经科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可以全面而深入地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本质。

三、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影响因素。

首先,社会环境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容易造成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挫败感,进而导致犯罪行为。

其次,家庭因素也对青少年犯罪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的温暖和稳定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家庭的矛盾和冲突则可能导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四、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机制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心理成因、心理动机和心理表现等方面。

首先,青少年的心理成因包括了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

不良的家庭教育、学校欺凌以及社会的不健康风气等,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心理的受损和心理问题的出现。

其次,心理动机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推动力。

青少年可能出于寻求刺激、追求虚荣、逃避现实等心理动机而犯罪。

最后,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冷漠无情、自尊心脆弱、缺乏责任感等。

运用犯罪心理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运用犯罪心理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运用犯罪心理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心理分析社会分析青少年犯罪预防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现状和特点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

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基于共同的故意,共同实施某一犯罪的案件,如团伙盗窃案件,被告人中有的望风,有的实施作案,有的负责联系销赃,所得赃物销售后,得到的赃款共用。

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

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

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

主要表现在实施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有的手段极其残忍。

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达到方向发展。

犯罪年龄低龄化,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

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分析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未成年人犯罪也不例外。

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

因此为了探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必要运用多种学科作为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一)、主观因素青少年因其生理和心理诸因素都处于“变化活跃期”也可以说是“热变化”状态,加上其生活经历也比较简单,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景”都很难有正确的把握,这样只要“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导致出现“冲动”或者是“颓废”两种极端心态。

具体表现为:1.未成年人身心矛盾(1)精力过剩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未成年人生理机能迅速发育,使他们的活动量增大,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但是由于他们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2001 年“四五”普法期间,中央电视台和司法部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所列出的10个法律问题中最为人们所关心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1它与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被并称为“三大社会公害”。

2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正处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充满着种种矛盾: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不一致的矛盾,认识、意志与情绪发展异步性矛盾,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

本学期的教学见中我们参观了少年管教所,看到了未成年人罪犯。

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与高发的犯罪率之间密切相关,犯罪的原因很值得我们探析。

本文主要阐释了当今社会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现状以及为什么其犯罪两方面进行简单探析。

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特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 以上。

3在八十年代,我国犯罪率在万分之六,青少年所占犯罪率则达到万分之十五左右。

足以看到未成年人比成年人更容易走向犯罪。

有研究对山东省某两地在押15—18岁男性犯罪者进行了社会因素、个性特征和智力(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调查,结果提示青少年犯罪有低龄化倾向,这些人来自农村、低文化、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及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者占多数。

4我查阅了很多文献,可以看到国内的未成年人犯罪有如下一些特征:1 犯罪手段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是以暴力性、直接性为主要特征。

5未成年人罪犯的暴力性主要是以暴力手段进行,据统计,在爆炸、杀人、伤害、强奸等暴力性犯罪中,未成年人占百分之七十五左右。

其作案的手段十分凶残,在作案时,不计后果、残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如一名少女为报复另一少女,以实施性虐待威胁对方,迫使其与两名少年发生性关系;有的以拍摄被害人裸照的方式勒索钱财。

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心理学分析

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心理学分析

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心理学分析与年龄特点所适应的生理和心理矛盾贯穿未成年人成长的全过程,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很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

针对未成年人面临的各种“成长的烦恼”,应当注重对其进行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

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从“心”抓起,防患于未然。

标签: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学分析心理疏导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未成年人犯罪自然也不例外。

影响并最终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因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未成年人之所以产生犯罪心理并实施犯罪行为,反映出的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人品问题、道德问题,而且是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独特性,这与其特定的年龄阶段和生理、心理特点是分不开的。

笔者着重从心理学角度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探讨。

一、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亟需排解的身心矛盾在我国,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是指已满14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实施了刑法所规定罪名的犯罪行为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11岁~16岁是个体从童年期向成人期过渡的人生必经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心理学家称其为危险期、风暴压力期或狂飙期。

此时,个体在心理上从幼稚到成熟、从开放到封闭,其内心世界呈现出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特有现象。

这一时期的身心矛盾,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个体兴奋性高和控制力低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所具有的各种腺体的发育速度逐渐减快,未成年人的内分泌呈现旺盛态势,其大脑常常处于较为兴奋的状态,导致他们在之一阶段的情绪兴奋性高而且容易冲动;而此时,由于未成年人的大脑皮质功能尚未成熟,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却相对欠缺。

因此,未成年人容易出现冲动性和情景性的犯罪行为。

(二)精力过剩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

一方面,由于生理机能的迅速发育,未成年人的活动量增大,即使通过紧张的日常学习生活的转化释放,仍表现出精力和体力的大量过剩;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心理水平的提高却相对缓慢,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

未成年犯罪的心理分析与干预措施-毕业论文

未成年犯罪的心理分析与干预措施-毕业论文

未成年犯罪的心理分析与干预措施-毕业
论文
引言
本文旨在探讨未成年犯罪的心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未成年犯罪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于保障社会安全和保护未成
年人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未成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未成年犯罪的心理特征是引起其违法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心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许多未成年犯罪者在身份认同方面存
在问题,缺乏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认同感。

2. 情绪调控困难:未成年人常常难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对压力和挫折缺乏应对策略。

3. 社会影响力: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同伴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进而选择参与犯罪行为。

未成年犯罪的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未成年犯罪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1. 心理辅导:为未成年罪犯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他们解决身份认同问题,增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感。

2. 情绪管理培训:通过情绪管理培训,帮助未成年犯罪者学会有效地处理情绪,增强压力和挫折的应对能力。

3. 社会支持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支持,以减少未成年犯罪者受到负面社会影响的可能性。

总结
本文通过心理分析,探讨了未成年犯罪的心理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这些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未成年犯罪者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积极社会参与,从而减少未成年犯罪行为的发生。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分析摘要:未成年人犯罪一直以来是社会关心的普遍问题,随着社会多样化发展,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呈日益增高趋势,我国于2020年12月也针对这一现状修改调整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不仅要从法律及社会视角考量,更应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从未成年人心理角度对其进行干预和矫正。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未成年人引导防控对策引言:本文浅析了未成年人的犯罪特征,阐述了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及引导与防控,旨在讨论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这条刻不容缓的道路上能采取如何的相关措施。

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及特征1、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1.1家庭教育的引导缺失未成年人犯罪往往跟他们的心智发育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辨别能力有限有关。

家庭作为孩子出生后第一个社会组成结构,承担了孩子对社会认知的窗口作用,未成年人的行为规范接受的最原始教育矫正便来自于家庭,尤其再迈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会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心理从而产生一些冒险的行为,家庭则更需要关注其思想行为变化,关心和指导其心理发展方向。

1.2学校的教育关怀不足未成年人至具有学习能力时便参与到了学校之中进行学习,0至18岁里近三分之一年纪均在学校当中度过,因此学校对于未成年人性格塑造、心理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虽大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近两年来的校园霸凌犯罪案件比2018年日益下降但该现象仍然存在于学生们长期所处环境中,这就要求学校依然不可松懈,完善预防校园欺凌、性伤害、性骚扰等工作机制。

1.3社会舆论因素随着大数据时代来临,未成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各种平台百花绽放,造成了未成年人了解社会的信息扑面而来且未加严格管控。

在心智没有建设完全时期,一些网络的不良引导、错误示范都有可能使未成年人盲目跟风、走错方向。

2、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特征2.1、认知特征未成年人对于成年人有着模仿的天性,尤其处于青春期的群体,由于生理的的变化,开始对成人世界好奇且寻求摸索,渴望摆脱枷锁成就自我,但由于各种局限只能通过片面观察模仿,或从网络看到一些评论点击量高的视频,认为“义气比天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言论是自己达成自我成就感的门槛,易受到影响;但未成年人在自己认为的成就感获得道路上,又无法调节现实与预期的差别,容易出现心理落差,产生妄自菲薄的认知。

法律讲堂未成年案件分析(3篇)

法律讲堂未成年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渐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触犯法律,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

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本文将对未成年案件进行分析,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特点和预防措施。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1. 家庭原因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家庭原因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1)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未成年人缺乏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导致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薄,法制意识不强。

(3)家庭经济条件差:家庭经济条件差,未成年人可能为了满足物质需求而走上犯罪道路。

2. 学校原因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学校原因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1)学校教育质量不高:部分学校教育质量不高,未能充分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2)校园暴力现象:校园暴力现象严重,部分未成年人受到欺凌,产生心理扭曲,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3)学校管理不到位:部分学校管理不到位,对未成年人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3. 社会原因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社会原因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1)社会风气不正:社会风气不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

(2)网络不良信息:网络不良信息泛滥,部分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等,导致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淡薄。

(3)社会资源分配不均:部分未成年人生活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其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关爱。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分析1. 犯罪类型多样化未成年人犯罪涉及盗窃、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多种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法律归因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法律归因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法律归因近些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案件性质的严重程度不断加大的趋势。

未成年犯罪的预防以及矫正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深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法律归因,有针对地开展预防其犯罪与矫正,以更好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及发展。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法律归因进行分析,探索有效的应对方法。

标签: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法律归因未成年人是促进祖国未来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成年犯罪案件越来越多,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

如果不对未成年人犯罪做出有效且及时的求助以及保护,不仅会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法律归因及预防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法律归因分析归因指的是个体依据有关线索、信息对自身及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判断与推测的过程。

影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法律归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对法制的忽视。

学校方面较为忽略法制教育,即便加强法制也不外乎办几期法制宣传板报、组织几场讲座等,教育效果不佳。

很少有学习从根本上重视法制。

未成年人在学校大多是学习各科知识,很少挤出时间去关注和法律相关的事件。

二是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

已经辍学的未成年人大多处于“半法盲”或者“法盲”的状态,法律知识很缺乏,他们不清楚什么行为是违法的,无法准确辨别违法与守法,导致他们在面对压力或诱惑时,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即便有的未成年人对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还会由于他们尚未形成法制观念,难以通过法律意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是法律不够完善。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其犯罪一律不予刑事处罚。

但也不能只通过责令监护人或收容所严格管教。

而对于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其犯罪也不能只简单地给予刑事处罚,如果未成年人在监狱里待了几年,出来后和社会严重脱轨,他们不一定能适应,一旦适应不了,还会再犯罪,这和我国立法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与治理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与治理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与治理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数量逐渐上升,让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越来越关注。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但是心理因素在未成年人犯罪中也是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和治理,对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审美观念的形成现代社会崇尚物欲和消费,人们渴望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经常被媒体灌输各种信息,对于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和求知欲的增强,往往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

未成年人犯罪中最多的是盗窃类行为,特别是针对财产的盗窃或抢夺罪,其罪犯通常是未成年人。

而在现代社会中,钱财看起来比其他东西更容易获取,这就是为什么未成年犯罪者往往会选择攫取不属于他们的财物。

二、学业成绩与自尊心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还可能与学业成绩与自尊心有关。

学生在校园内拥有一定的地位和尊重,但是在家庭中,他们的地位和权利常常有所削弱,因此未成年人在外面往往会试图通过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来让自己更有价值感和自尊心。

然而在创造了自己的“事业”之后,天真的小学生也许并不知道走上了一条越来越危险的道路。

三、自我评价与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还与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有关。

出于各种原因,未成年人通常感到内心空虚、自卑、害怕、无力等。

而犯罪行为能让他们摆脱这些困惑和不安,赢得一些社会地位和认可。

因此,未成年人常常会在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这也导致了他们更加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家庭教养与家庭环境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还与家庭教养与家庭环境有关。

如果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引导,他们就可能会进行一些不良行为。

父母的疏于管教以及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容忍,会极大地影响到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展和治理。

如果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不良,他们很容易被引入犯罪的圈子,从而误入歧途。

所以说,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需要全方位地审视这个问题。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及其法律矫治措施.docx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及其法律矫治措施.docx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及其法律矫治措施当今未成年犯罪案件逐年攀升,已经引起了家庭、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

笔者认为家庭因素是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关键因素。

比如,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之子李天一案。

李天一可以说是一个禀赋极高的天才少年,又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家族,和同龄人相比他在各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让人扼腕叹息的是却走到今天被判十年下场。

回顾李天一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到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一) 暴力型家庭有的家庭父母持守传统的“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念,对孩子非打即骂,动辄拳脚相加,还声称是为孩子好。

其实这样的父母很多是把自己的怒气怨气强加到手无缚鸡之力、无法反抗的年幼孩子身上。

这种做法已经偏离了教育孩子的初衷。

打骂不是为了教育而是更多地发泄自己的怒火。

在这样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冷漠自私,对人不信任,表面温顺、内心残忍,这些都可能在孩子青春期时被外在因素所引爆。

(二) 溺爱型家庭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爱还爱不过来呢,哪舍得管教呢。

很多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

城市里很多家庭是四二一结构,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孩子更是全家的掌上明珠。

有时即使夫妻想管教,四个老人也会百般阻挠。

这样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惯,稍有不顺意就迁怒于人。

长大后容易形成任性自私、漠视他人的性格。

生活在这样家庭环境下的青少年做出违法的事情也有其必然的因素。

(三) 放纵型家庭有的父母对孩子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有的认为只要钱给足了,找个好学校就是万事大吉了;有的认为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就可以了,父母可以忙自己的事业;有的认为孩子大些,有些道理就自然而然地懂了,没必要小题大做。

这样家庭环境生长的孩子与父母缺少必要的沟通交流,遇事容易走极端。

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孤僻、抑郁、敏感多疑、缺乏同情心等人格缺陷。

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下,这样性格的孩子很容易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同样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不良心理要想更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还应在法律保障的提前下,在净化各方面环境的同时,充分认识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及其危害。

以矫治和消除不良心理为重点,从“心”抓起,防患于未然,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条主线。

一、不良心理和青少年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在犯罪心理学中,环境、心理和行为活动作为三大变量和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就是社会上消极因素在一些人不良消极心理因素中能动的反映,着眼于整个社会加以预控尤为必要,但未成年人个体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如反常的人际关系,过高的物质需求,畸形的需要结构,轻浮的生活态度,错误的思想意识,愤世嫉俗,偏执倾向,精神空虚,心理不平衡,承挫能力低等又决定了他们对不良刺激内容的选择和消化,如不及时矫治和消除,其直接恶果必然导致各种违法犯罪的发生。

犯罪是不良心理的结果及外化,未成年人犯罪不是偶然的,哪怕是激情型犯罪也不例外。

二、几种常见的不良心理及其危害1、家庭结构残缺,缺乏父爱和母爱导致的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理。

青少年在结构不整或畸形的家庭中,生活心理压力过重,对家庭易产生离心力,极易受坏人引诱而误入岐途。

如四川成都12岁女孩小丽因幼时被亲生父母送人,养父母待她很好,她也很活泼可爱,而随着养母的病逝,养父再娶后,小丽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总认为自己是多余的,开始不服管教,常离家出走,浪迹社会并交往了一些不良青年,盗窃犯罪,而她自己却不以为然。

2、心理极为脆弱、偏执,逆反心理重。

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方法不当,导致青少年存在不良心理极为普遍已越来越为家长们所注意。

如溺爱使子女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心理,有百弊而无一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与法律探析【摘要】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严重,数量、比重有所增加,且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手法成人化等特点,这与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本文试图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有关立法及司法经验,在犯罪封存制度、社区矫正、以及构建独立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方面加强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和对未成年罪犯的保护,完善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犯罪封存;社区矫正
一、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特点及成因
刑法学意义上的未成年人犯罪,意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法益,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其犯罪心理具有自身特点和时代烙印。

(一)未成年人认知的直观性和局限性
人的认识过程和思维能力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得到提高和加强。

而未成年人因为年纪和心理成熟状态,认知能力有限。

自制力差、情绪波动较大也是带来犯罪危险的潜在不安因素。

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未成年人身心普遍比较早熟,青少年生心的发展不能完全同步,形成了“心理断乳期”。

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个体,已逐渐养成了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希望得到尊重,亦非常重视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当过度的自
尊演化成极端的自卑时,容易引致极端犯罪行为的发生。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初始年龄不单是犯罪低龄化,侵犯财产及暴力犯罪数量也不断攀升。

有数据表明: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以盗窃、抢劫、故意伤害、强奸等犯罪为主,而盗窃犯罪占到了80%左右。

盗窃的方式多样化,这其中又以扒窃、入室盗窃、以及在宾馆、商店等公共场所实行犯罪行为为主。

[1] (二)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的缺位
通过对未成年人罪犯的家庭背景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未成年犯的家庭教育偏于极端。

未成年犯大多出自于四类家庭——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失和型家庭和留守型家庭。

[2]成年人多度关注乃至宠溺未成年人时,使得未成年人丧失出于本能学习自我保护的机会,变得自我、脆弱和盲目。

打骂型家庭教育的专制化则促使未成年人思想恶化,家长的暴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给未成年人起到了表率作用。

而失和家庭的隔阂,草率离婚又相互推诿教养责任的父母,长期缺乏与父母沟通的留守家庭,都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另外,学校教育方式有失偏颇,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也成为未成年犯罪滋生的温床。

学校对所谓“差生”采取歧视性措施,不尊重他们受教育的权利;甚至执意劝退学,迫使未成年人较早步入社会,容易受到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引诱,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三)社会背景变量和社会行为变量影响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爆炸,大量讯息的冲击致使未成年人无从选择,面临信仰危机,容易走向两方面的误区,一是盲目跟随,试图寻找心理依靠。

这也助长了目前学生团伙犯罪的滋生。

他们往往三五成群结伙作案,更甚者出现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集团犯罪,组织严密,犯罪手法日趋专业化、多样化。

[3]二是焦躁冷僻,转而向虚拟世界寻求成就感。

大量暴力、色情的网络游戏和媒体信息引导了少年层次的社会冷漠感。

未成年人犯罪会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念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分解和重组压力。

青少年缺乏恰当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很容易在认知上出现偏差。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哥们儿义气泛滥。

二、刑罚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运用
从未成年人自身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诸多因素考量,必须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犯罪差异性对启动模式的不同需求。

(一)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
正如前文所言,但正“心理断乳期”的影响,主观恶性小、可塑性强是未成年犯罪的突出特点。

只要加强管教,大部分都可以改过自新。

正是出于保护未成年犯的考虑,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75条增加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封存的规定。

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
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保密。

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以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现实司法过程中,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还有待精确化和完善。

首先是法律依据和启动程序。

[4]依托于《刑法修正案(八)》关于免除未成年人前科报告义务的规定,也就必然要求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予以事先封存,那么相对于不起诉者犯罪记录的封存就更加理所当然。

其次,封存后续的征求被害人意见、考察、核准程序,包括心理测试和社会调查工作也应相应变革。

再次,检查监督的必要性,必须运用国家权力,依法对有关司法机关适用该项制度是否正确实行监督,从程序上保证实施。

(二)社区矫正的法律调整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突出特点之一,还在于地区相对集中,以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地区居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教育理念偏差、留守少年缺乏关爱、以及家长、校方监护责任缺失。

另一方面,我国《刑法》规定的受案标准较高,大量未成年触法案件被拒绝在司法管辖之外,这正需要社区矫正组织的介入,以点带面,预防犯罪更大程度地发生蔓延。

目前,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已经引入了社区矫正制度,但并没有独立针对于未成年犯罪人的一整套矫正机制。

所以,首先,必须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立法,比如在刑法中增加社区服务刑
种等。

其次,建立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构,可参考引入英国司法实践中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

[5] “合适成年人”可为具备教育、心理、社会和法律知识的成年人,比如由城市社区以及乡村基层组织的青少年专干、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居委会村委会成员担任,同时可吸纳法律援助律师、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担任。

由他们在警方讯问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第一时间介入,协助沟通和确保侦查审讯依法公正进行,为涉法未成年人维权。

在对涉法未成年人的后期矫正,也能积极发挥心理辅导和教育作用。

(三)建立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制度
未成年犯罪,由于体力、智力发育尚不成熟,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同于成年人,其犯罪后也容易改造。

因此,在刑事立法上应给予保护和照顾,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并能保护和鼓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首先,从立法上应明确规定限制使用有关刑种、刑期,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的最高刑期与成年人犯罪适用的最高刑期进行区别
规定。

其次,建立独立的未成年犯缓刑制度,暂不判刑,而是设置一定的考察期,让被告人回到社会上继续就业或就学的同时予以考察帮教。

再根据期间表现和原犯情节做出量刑判决。

最后,从检察、审判模式而言,应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犯罪原因的特殊性,设立专门的侦办机构,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杜文俊,安文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3).
[2] 佟丽华.未成年人法学[m].北京:中国民主法律出版社,2001:176.
[3] 张旭.犯罪学要论[m].法律出版社,2003:288.
[4] 华肖.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构建与检察监督[j].政治与法律,2012(06).
[5]姚建龙.英国适当成年人介入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引入[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