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合集下载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1)世界形势:自 由资本主义向垄断 资本主义过渡。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 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七艘,共 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 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五艘, 共一万七千多吨。然而,1894 年,日本悍然发动对大清帝国 的战争。
它怎敢打 “师傅”?
一、甲、背景:
(1)世界形势:自 由资本主义向垄断 资本主义过渡。 (2)日本:出台 “大陆政策”,侵 华野心蓄谋已久。
“日本乃万国之 本”,“开拓万 里之波涛” , “布国威于四 方”。 —明治天皇 《御笔信》
满蒙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的大陆政策
台南 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 50000余人,打死打伤32000 余人,击毙北白川宫能久亲 王山根信成少将。
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3.结果:清朝战 败,被迫签订《马 关条约》。
内因: 1.统治腐朽,制度落后 (根本原因) 2.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 3.未能充分动员民众
慈禧:哪管 国家兴亡 , 生日非过不 可。“万寿 外因:1.日本蓄谋已久, 无疆,普天 且制度先进; 同庆;三军败 2.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 绩 割地求 持。 和。”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原因):
(1)世界形势:自 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 本主义过渡。 (2)日本:出台“大 陆政策”,侵华野心 蓄谋已久。 根本原因
(3)欧美列强:默许 或支持日本侵略。
材料1:19世纪末,对于日 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 各打着自己的算盘: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一、背景①根本原因:19世纪末,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制定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②重要原因: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③国际因素:列强的默许和纵容。

④导火线: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战争的战火从朝鲜燃起;二、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丁汝昌、邓世昌牺牲,北洋舰队受损,李鸿章避敌保船,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双方互有胜负,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就近代化意义而言,甲午战争与前两次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主要不同:两国现代化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三、性质: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四、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⑴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⑵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⑶开埠;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⑷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指出两个条约的侵略要求有何不同,分析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⑴不同①两个条约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规定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但后者割地面积扩大,赔款数目增多,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②前者规定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便利了英国对中国倾销商品;后者提出新的与前者不同的侵略要求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⑵原因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扩张以扩大市场、掠夺原料为目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为目的。

高中历史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高中历史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高中历史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背景1、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军事实力+军国主义传统(武士道精神)明治维新前,日本与中国一样是列强侵略的对象,而为什么到1894年日本却可以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经济上:1868年,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大增。

但由于日本国内面积小市场狭小且资源溃乏,这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对外扩张成为资本义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军事:对外侵略扩张必须以武力为依托。

经过几十年的扩军备战,日本军事实力大增。

2、中国:清政府腐朽落后,避战求和。

同样面对面列强入侵,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仍维持其腐朽的封建统治。

面对日本昭然若揭的侵略意图,清政府不但没有认真备战,反而将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调和。

正逢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不愿因战争而败兴;而李鸿章也想避战保船(自己苦心经营近二十年的北洋舰队)。

总之,中国方面是消极应战。

这种态度危害极大,因为这样会导致清政府不会积极备战。

3、西方: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西方列强为什么会持纵容态度?这是因为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列强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特权,即清政府给予其他国家的特权,第三国也可享受。

4、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机会。

在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宗主国——中国,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而日本也借机向朝鲜增兵,并蓄意挑起战端。

在这种情况下,于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是年为旧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二)经过日本政府时间战役清军战争结果正式宣战1894年7月丰岛海战8月迎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第一阶段1894.9平壤战役失利,弃城逃走,退回国内左宝贵牺牲, 叶志超弃城逃跑1894.9黄海大战保船避战,退守威海卫邓世昌等牺牲,双方损失相当。

第二阶段1894.9辽东战役献船逃敌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1895.2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威海卫被攻陷。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 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使 日本侵略实力进一步增强
地 半 封 建 化 程 度
大 大 允许日本在通商 其他 便利列强资本输出;严重 口岸设工厂,产 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加 特权 品免收内地税 深
开 增开重庆、沙市、 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 苏州、杭州为通 中国内地 口 商口岸
满蒙 中国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2、甲午战争的经过
①丰岛海战 ②平壤战役 ③黄海海战 ④辽东战役 ⑤威海战役
战争爆发的标志 此后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邓世昌等牺牲。 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马关条约》
列岛给日本
危害及影响
割 割辽东半岛(后赎 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 半 殖 地 回)、台湾和澎湖 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 民 强掀起了瓜分狂潮 赔 二亿两白银 款 三千万两赎辽费
台湾 朝鲜 日本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图片资料
人物资料
李鸿章
伊藤博文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 强瓜分中国一览表
租借地 德国 法国 俄国 日本 胶州湾 广州湾 势力范围 山东 两广、云南
旅顺、大连 长城以北 割台湾、澎 福建 湖列岛 新界、威海 长江流域 卫 门户开放政 策
英国
美国
畅 想 天 地
两亿三千万两 中国三年的 国库收入 中国被迫向列强 大举借债,经济 倍受摧残 日本四年的 财政预算 日本用于发展 军事和教育
营口 天津 烟台
深入内地
重庆
南京 镇江 苏州 上海 汉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杭州 宁波 沙市 九江 福州 淡水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笔记)

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笔记)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一)、原因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对外扩张。

2、导火线: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二)、经过(1894.7~1895.4)①丰岛海战②平壤战役③黄海海战④辽东战役⑤威海卫战役(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1、内容:割:辽澎台及附属岛屿;赔:二亿两白银;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设:开设工厂2、危害: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一)原因1、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二)、经过(1900-1901)(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1、内容:①赔:4.5亿②划:使馆界③拆:炮驻兵④禁:反帝⑤设:外务部2、影响: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列强控制京津地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义和团运动(1898――1901年)(一)兴起背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尖锐。

(二)口号“扶清灭洋”评价: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三)性质:一场自发性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四)意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汇总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汇总

左宝贵,山东费县人,回族,行 伍出身。1894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午中日战争爆 发,率所部自辽东渡鸭绿江开赴 朝鲜平壤,守北城玄武门。9月 日军分四路进逼平壤,平壤守军 总统叶志超企图弃城逃走。左宝 贵派亲兵监视叶志超,并登城指 挥与敌激战,身受重伤仍坚持督 战、燃放大炮,后中炮牺牲。
黄建勋,福建人。 黄海大战中,日 本海军以游击队四艘战舰攻击北洋水 师阵脚的“扬威”、“超勇”二艘弱 舰,黄建勋“为人慷慨,尚侠义,性 沈毅,出言憨直,不作世俗周旋之 态”。在他指挥下,全舰官兵无不誓 死作战,但“超勇”毕竟是舰龄十余 年的老舰,终究敌不过日本游击队的 四艘主力舰,激战中“超勇”舰中弹 甚多,引起大火被焚没,黄建勋殉国, 时年43岁。
盖国家不得已而用兵,必须谋出万全;况与洋人决 战,尤多牵掣。刻下各国皆愿调停,而英人尤为著 力。 ----翁同龢等《覆陈会议朝鲜之事折》(1894年)
日本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全世界
1894年11月 1894年9月 1894年9月
1895年2月 1894年7月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日本 37.78万 4950万
改革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政体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
经济 自然为主 资本主义
政策 避战求和 大陆政策 军费 政府挪用 积极扩充 备战 腐败懈怠 蓄谋已久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 七艘,共二万七千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 上的战舰仅有五艘,共一万七千多吨。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 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 拥有六万三千名常备兵和二十三万预备兵的陆军, 以及排水量七万二千吨的海军,超过了北洋海军。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程目标】列举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知识纲要】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原因:①根本原因:是日本推行扩张政策、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结果。

②导火线:朝鲜问题(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中日共同出兵,日本借机挑起战争)。

2.经过: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中国运兵船,不宣而战→平壤陆战失利→黄海海战两败俱伤(邓世昌和致远舰),李鸿章保船避战,日本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大连、旅顺失守(旅顺大屠杀)→1895年山东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3.结果:1895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一厂: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二亿:赔款二亿两白银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割地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列强争相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结果。

②导火线: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发动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旗号,到1900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国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阻击退回天津→7月,八国联军增派兵力占领天津、北京,德国人瓦德西将联军司令部设到紫禁称内,慈禧太后和光绪西逃。

3.结果:1901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盐税抵押;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禁止华人居住; 拆北京—大沽炮台;准许驻兵北京—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4.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归纳】中国是怎么样一步步的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中国社会半殖民 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①抢占土地 《时局图》 在华投资设厂 政治贷款 争夺中国铁路投资权 投资中国矿山
②资本输出
俄:东北、辽东半岛 日:胶州湾、福建 英:两广、长江流域、 香港、威海卫 美:提出“门户开放”
法:云南、两广、四川
2、( 反帝爱国 )的义和团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爱国性、落后性
3、八国联军侵华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 团运动
①八国联军进犯天津、北京
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义和团
外国列强
清政府
反对、敌视
招抚、支持、利用

严厉 镇压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
“中国此次 所受毁损及抢 劫之损失,其祥 数将永远不能 查出。” ----瓦德西
2、根本原因: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导火索(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3、民族英雄:邓世昌、刘永福、姜绍祖、徐骧 4、重要事件: 黄海大战 旅顺大屠杀 5、结果: 清军惨败,清政 府被迫与日本签 订《马关条约》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 片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特点: 由沿海到内陆 由南方到北方

6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资料

6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资料

重难点一 史料
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
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
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商口岸以
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
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 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 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 ——新华网:某学者的评论
开埠通商类
攫取特权类
2.读表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及影响
时 期
侵华特征
以武力为手段, 以商品输出为主 19世纪 要侵略方式;英 40~60 法为首,其次俄 年代 美;侵略势力局 限于东南沿海及 长江中下游地区
影 响 ①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 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③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 学习的新思潮。 ④外交上,清王朝被迫打 开国门
第六讲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 (1)背景 ②清政府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 ③ 西方列强默许纵容 ④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①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 击清军,挑起战端。 ②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 (2)过程 ③黄海大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④日军进攻辽东、山东半岛,攻占大连、 旅顺、威海卫等地。
思考:面对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 国人民做出了哪些回应呢
1、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激进派
2、地主阶级光绪皇帝
3、农民阶级
4、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口号,发动的反帝爱 国运动日益高涨。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刘永福
合作探究
日本倾尽国力打赢了这场战争。这场战 争对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各是什么?
①宣告洋务运动彻底失 败;②中国损失惨重, 掠夺不堪负担,更难发 展;③引起列强瓜分中 国的狂潮;④中国国际 地位急剧下降;⑤大大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程度。
①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 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 义倾向;④使日本国际 地位迅速上升。
进日

3黄海海战
邓世昌等牺牲, 双方损失相当。
府 第二阶段
4辽东战役
旅顺、大连失陷, 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5威海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1894.9.17 平壤 1894.9.15
1895.2.2
威海卫
威海卫战役,提督丁汝昌自 杀殉国。清政府新建立的近 代化北18洋94海.7.军25全丰军岛 覆没,清 军败局已定.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4.5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 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 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战舰65艘,海军实 力全世界排名第八,日本战舰32艘,全世界排名第十一, 可以说中国的综合国力远胜日本,而且在战争中,爱国 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 可是最终清政府却一败涂地,被迫签订城下之约—— 《马关条约》。至此,中日两国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 变化。
慈禧忙于自己的六十
万 寿
大寿庆典,没有备战,
无 疆
希望对日“和平了事”。
普 天
李鸿章深知中国海军
同 庆
的实力和弱点,幻想通 过“以夷制夷”的外交
途径遏制日本的侵略。
材料一: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 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 园。与此同时,慈禧还下令进行“三海”工程。颐和园工程和“三 海”工程耗资巨大,大大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从而给海军的 建设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基础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对中国侵略蓄谋已久。

(2)朝鲜:1894年,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

(3)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2.概况:(1)开始的标志:1894年7月丰岛海战(2)过程1894年9月平壤战役(回族左宝贵)黄海海战(“致远号”邓世昌)——北洋海军主力尚存,日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1895年1月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3)清政府态度:避战求和3.结果:清军惨败,签订《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内容:记忆方法一二三四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军费两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3)影响:①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②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根本目的:列强瓜分中国。

直接目的: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

2.、概况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略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北京保卫战;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劫,罪行累累。

3、结果:1.时间:1901年1月签订了《辛丑条约》2.内容:“外商带钱进宾(兵)馆”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做抵押;②在北京东郊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④惩办义和团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①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人教版必修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人教版必修一)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势强盛,对外侵略扩张野心膨胀,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导火线:朝鲜农民起义。

3、经过:丰岛战役(战争开始);平壤战役(弃城逃走);黄海战役(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日控制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4、结果:清军惨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5、《马关条约》:6、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客观上刺激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1、原因━━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1)原因: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2)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

(3)性质:反帝爱国运动(4)作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2、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犯。

经过廊坊之战、天津之战,联军攻陷北京。

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3、内容及危害:①赔偿白银4.5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控制税收。

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列强策划侵华的大本营.③拆毁北京至大沽口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列强控制京津地区.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成了“洋人朝廷.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便于列强加强对清政府控制.⑥《辛丑条约》和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台北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 宝总理在答台湾记者问时,引用了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问题: (1)这首诗写与那一年? 1896年 (2)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 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
台中
台南
1895年5月~10月:抗击日军 50000余人,打死打伤32000 余人,击毙北白川宫能久亲 王山根信成少将
满蒙 中国
台湾 朝鲜 Leabharlann 本亚洲乃至全世界大陆政策
中偶清 国一政 的样府 工,就 具逐像 步列 成强 为手 侵中 略的 者扯 统线 治木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二、义和团运动
1、原因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过程 1898年—1900年,山东 京津 3、口号:“扶清灭洋” 进步:反帝爱国 局限:①盲目排外②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三、八国联军侵华 1、时间: 1900年
2、原因: 1)维护在华利益(根本) 2)借口镇压义和团 3、过程 1)1900年6月,八国联合发动战争 2)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阻击 3)1900年7月,八国联军占领天津 4)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出逃,并部 署镇压义和团,与联军议和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原因 根本原因: 日本为摆脱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对华侵略蓄谋已久 契 机: 朝鲜东学党起义
<二>过程 1894年7月,丰岛海战;平壤陆战;黄海海战(英雄, 邓世昌;结果,日本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辽东 战役(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大屠杀);1895年初, 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三>结果——《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国力的增强; ③ 战争没有赢家!!! 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 向。
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沦为 甲午战争,中国失 “东亚病夫”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2、经过:
甲午风云
李默然 甲午风云
3、结果: 4、影响: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
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
(2)《马关条约》
1895年中日谈判
《马关条约》的签订
进一步破坏领土完整、刺激 瓜分狂潮到来
加重负担 侵略深入内地,扩大商品输出 拓展资本输出,阻碍民族资本 深入内地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 程度大大加深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1、背景:
2、经过: 3、结果: 4、影响:
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沦为 “东亚病夫”



二、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年)
1、背景:
2、目的: 3、经过:
八国联军 司令西摩尔
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八国联军统帅 瓦德西率军进 入紫禁城
慈禧太后携光 绪仓皇出逃
国 难 当 头, 统 治 者 居 然 选 择 逃 难
慈 禧
光 绪
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
北京城在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 腹地置于列强控制下便于镇压反帝运 朝廷”,中国完全沦 动;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会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二、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年)
列强以华治华,扶植傀儡 政权共同主宰中国
1、背景:
嘿嘿,你们 的地盘,我 2、目的: 做主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2)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根本原因)(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4)清政府:腐败懦弱(5)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内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未能充分动员民众;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3、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分析《马关条约》与以前的条约有何不同?⑴危害: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⑵不同:①经济: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②政治:直接割地---瓜分中国4、影响:对中国:①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③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⑤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日本: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对远东:列强在远东矛盾加剧,争夺为主。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根因—列强要瓜分灭亡中国直因--镇压义和团运动2、义和团运动原因:根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激化。

直因:中国人民与外国教会势力矛盾激化。

口号:扶清灭洋评价:①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②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清政府的态度:镇压——招抚——铲除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3、特点:以直接消灭中国人民革命力量为主要目标。

4、影响:对中国:完全沦为;两大矛盾合流;对帝侵华的影响:侵华方式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制华”政策。

三、辛亥革命1、背景(1)、必要性:⑴《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⑵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工具,新政和预备立宪无力挽救危机(2)、可能性: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2、讨论袁世凯为什么能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⑴主观原因:袁世凯的自身条件:(政治手腕、军权)⑵客观原因:①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②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对革命党人的进攻③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根本)3、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革命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上: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二、八国联军侵华
1、战争起因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即镇压义和 团运动。 2、战争经过 3、《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标志中国本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条约内容 危害 项 目 加重了中国的负担。
经济 外交
项目 程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 西率军进入紫泰所作, 图中“不言而喻, 一目了然”的对联, 生动形象地揭露了 清政府的腐败和帝 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的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 “沈沈(沉沉)酣 睡我中华,哪知爱 国即爱家。国人知 醒宜今醒,莫待土 分裂似瓜”。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 以关税和盐税做抵押。 控制中国税收。 便于列强策划侵华。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界内 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派兵保护。 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中国社会便于武装监视清政 主要矛盾合二为一,表现为中国人民府。 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 军事与反动政府之间的矛盾。 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 从内政外交上控制 线的战略要地。 清政府,使政府成 政治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 为列强统治中国的 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反 工具。 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 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方式有何变化? 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思考:
1、19世纪末列强发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 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2、这两次反侵略战争最后都以中国战败而告 终。 中国战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清政府腐败落后;资本主义列强实力强大; 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主义对抗不了新兴的 资本主义。 3、从这两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中,你能从中 得到哪些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会亡国
清政府就 像列强手 中的扯线 木偶一样, 逐步成为 侵略者统 治中国的 工具
嘿嘿,你们 的地盘,我 做主
小结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
阶段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程度
开始沦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变法;义和团运动)
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 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 义倾向。
◆义和团的主要活动是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1900年八国联军司令瓦得西(德国)在给德国
皇帝威廉二世的信中说:“中国群众……尚 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 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 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想一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 价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①直接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②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 清王朝的灭亡。
第十二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本:明治维新后,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 中的矛盾,制定了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根 本原因、必然性)。 (2)清政府:政治腐败,不做战事准备,奉行妥 协投降政策。(可乘之机) (3)朝 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 供了有利时机。(直接原因、偶然性) (4)世 界: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 国主义过渡,列强默许、纵容日本的态度。 (有利条件、催化剂)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A、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侵略朝鲜、夺取东北、占领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

B、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以“朝鲜改革案”纠缠
2、过程:丰岛海战—黄海决战 1894年
3、结果:《马关条约》 1895
4、影响:
A、《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列强势力深入内地;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被迫大举外债。

B、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C、极大刺激西方列强。

“三国干涉还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军事改革。

E、中国各界救亡图存。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B、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过程: A、1900年,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

B、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发布“剿匪谕旨”。

3、结果: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4、影响:《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重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包括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两个创深痛巨的不平等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和中国爱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史实。

教师应补充背景知识:①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②帝国主义的根本特点是“垄断”;③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发展简况。

明确其对外政策主要特点是“灭亡中国”。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两个子目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渐高涨之时,八国联军借口剿灭义和团运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恰当认识农民运动的局限性和评价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总结梳理中国逐步沉沦彻底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和主要原因,归纳生成近代中国发展的两种趋势和方向,为以后民主革命史的学习准备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甲午战争经过和《马关条约》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严重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促成清王朝进行军事改革和中国各界民众奋起救亡图存的一个重要转折。

②通过对义和团运动起因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但因它仍属于旧式农民战争,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所以最终无法阻挡住帝国主义的侵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分析,激发学生对丧权辱国的切肤之痛,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②通过对两次战争结果的分析,使学生深刻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次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难点:甲午战后中国各阶层的探索四、学情分析本课内容跨度大,理论要求较高,针对高一年级新生的特点,应注重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联系学生已有知识,构建知识联系,建立和巩固教学效果。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可采用“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方式,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配合质疑答疑、原始史料阅读、论从史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

在教材的处理上,应提供新的材料,注意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力。

六、课前准备结合PowerPoint课件,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调研存在疑惑和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组织学生观看《甲午风云》片段,——提问:“今年是纪念甲午中日战争多少周年?”“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

面对凶残的侵略者,中国军民开始奋起抗争!历史不容忘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浸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战争爆发的原因课堂设问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还与哪些历史事件有关?设置情景:展示日本大陆政策的相关图片及当时的一些战争言论(学生讨论,得出认识)(1)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强盛,但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而且日本国内市场狭小,积极寻求对外侵略扩张——“大陆政策”(蓄谋已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朝鲜东学党起义是战争的导火线2、战争的经过、结果设置情景:展示丰岛海战的图片和甲午战争形势示意图课堂设问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哪一年?经过如何?(动态地图显示)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重大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幻灯片显示部分网址,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3、战争的结果及条约的签订签定《马关条约》——最严重、大大加深(如何理解)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定了《马关条约》。

(图片)《马关条约》内容危害赔二亿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割三地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致使台湾和祖国分离半个世纪开四口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允设厂(资本输出)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战争的影响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原来不起眼的小国日本则一跃成为亚洲的强国,中国人也因此被称为“东亚病夫”。

同时,日本在《马关条约》中的巨大获利也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时局图》)(展示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地图,让学生体会民族危机的加深)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清政府;维新派;革命派;农民。

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历史。

)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了军事改革,建立起新式陆军;各阶层以不同方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成为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爱国知识分子试图通过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义和团运动课堂设问三: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和概况:(展示图片《打鬼烧书图》课堂设问四: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如何评价?(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扶清灭洋”爱国性:口号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义和团沉重打击侵略者,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落后性:“扶清”的提法将“中国”“朝廷”“大清”等观念互相混淆,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政府的警惕性;另外,“灭洋”的提法说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笼统排外的思想课堂设问五:应该怎样评价义和团运动?(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但是,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义和团的组织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口号具有盲目仇外的弱点;其斗争结果不能促使中国走向进步,只能更加落后。

(思考)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同:都以农民为主体,都以暴力斗争为主要方式,都反抗过中外反动势力,都被中外反动势力剿灭,都暴露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

异:(提示)①时代背景不同②斗争主要对象不同③斗争水平不同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堂设问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结果如何?(学生阅读教材,展开讨论)根本原因: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阻止和打乱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引起了它们的惶恐。

借口:以“救护驻华使馆”为借口。

结果:战败签约《辛丑条约》(幻灯片展示条约内容,思考:《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战后的巨额赔款,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便于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合作探究)把《辛丑条约》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进行比较,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的过程。

(表格展示,一目了然)战争与条约影响程度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再次遭到破坏,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输入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课堂总结: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都以失败而告终。

尽管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开始了军事改革,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都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但社会制度的落后,导致中国一败再败。

1901年初,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它说明改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将向何处去?在下一节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九、板书设计一、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既定方针;可能性;必要性(2)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1)爆发:丰岛海战(1894年)(2)主要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大连旅顺战役威海战役3.结果及影响:《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的程度二.八国联军侵华1.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2.经过:3.结果及其影响:《辛丑条约》的签定——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当堂检测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2.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

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3.《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规定主的主要危害在于A.便于日本向中国扩张势力B.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和经济C.列强的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其重要影响之一是A.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B.朝鲜为日本所吞并C、日俄关系得到缓和 D.辽东半岛被日本长期占据5.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①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一步加剧②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③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19世纪末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中期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加大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D.列强获得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利7.甲午中日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其灭亡8.《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B.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本输出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使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9.“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