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东台中学2018级高二生物选修练习29种群数量的变化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29-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
课时提升练(二十九)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参考时间:45分钟)A基础层1.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答案】 B2.(2018·惠州市一模)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
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解析】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因此增长速率为0;环境阻力在d点之前就已出现;阴影部分表示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答案】 A3.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10年后,该种群数量开始下降B.经调查该种群数量在第10年时为n,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n C.该种群在20年内呈“S”型增长D.经调查该种群在第20年时的出生率为m,估算种群在此环境中的死亡率为m【解析】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图形转化,可将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转化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由图可知在20年内,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第10年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这时种群数量达到K/2,到第20年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环境容纳量(K值)。
【答案】 A4.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图1中a点和图3中e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c点对应C.图1中b点和图3中f点的增长速率与图2中的d点对应D.图1、2、3中的b、c、f点都可以表示种群达到了环境容纳量【解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动的基本知识,难度中等。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训练及答案29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考点规范练29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基础达标1.(2018全国Ⅰ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2.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呈“J”型增长的种群中死亡率和迁出率都为0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3.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五点取样时,应选择个体分布较为均匀的区域进行取样B.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的研究不能采用该种方法进行C.对于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若重捕时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会导致估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4.(2018江苏卷)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
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5.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右上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6.20世纪30年代,环颈雉被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后,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如下图实线所示。
高考生物课时达标检测【28】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答案)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课后达标检测28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2.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在第10年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4.(2018·广东四校联考)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该人群的年龄组成(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性生殖能力下降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使幼年个体数量比例减小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6.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7.(2018·苏、锡、常、镇四市联考)下列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振荡试管,有利于正确计数B.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盖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过多时,应将培养液按比例稀释处理D.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二、双项选择题8.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的菌体9.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将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三、非选择题10.(2018·高考广东卷)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总复习第28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学案含答案.docx
第28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纲要求]1 •种群的特征(I )。
2种群的数量变化(1【)。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r知识梳理1. 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p出生率--[种群数w 迁入率丄匡_(种椭密度)+ |*——-------------------- 性别'比例建W”癡示增加、减少一”宀i表示直接作用•,阿揍作用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木的数量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③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深化拓展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⑴统计图迁出率老年个体数成年个体数幼年个体數4年龄组直项目 调查对彖样方法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忐重捕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査对象I选取:五点取样法 样方(等距取幷法I计数I计算种群密度収平 均值呦左调燈灯象♦捕張并标记个体敎(数磧为⑷I亜捕、捕获个休数刑 计数标记个牡数如I汀门斗併常度N= M • e m深化拓展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的4个关键点(1)关键点1:样方法中样方的选择要合适①随机取样: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1)和等距取样法(如图2)。
□□□□□□□□□口(2)曲线图和柱形图(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
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 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2.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柱形图③数量合适:样方太少,误差偏大;样方过多,工作量增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数量。
(2) 关键点2:样方法中的计数要准确: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 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 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中学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易,信心要实足,面对考试卷,下笔若有神,短信送祝愿,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最新试卷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望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灰尘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念,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 20 小题,每题 2 分,合计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切合题意.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依据是()A .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B . 基因的功能C . 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 D . 以上都是2.在基因表达载体的建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① 一个表达载体的构成包含目的基因、启动子、停止子 ② 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③ 停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 ④ 所有基因表达载体的建立是完好相同的.A . ②③B . ①④C . ①②D . ③④)④ 温度与动物体温邻近⑤ 需要 O 2,需要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③ 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清CO 2 ⑥ CO 2 能调培养液 pH .C . ①③④⑤⑥D . ①②③④⑥4.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选项是( )① 蛋白质分子构造设计 ② DNA 合成③ 预期蛋白质功能 ④ 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A . ①→②→③→④B . ④→②→①→③C . ③→①→④→②D . ③→④→①→②5.对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切实的是()A . 大批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拥有全能性B . 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所有基因是细胞拥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C . 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取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必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 . 经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取细胞株或细胞系,证了然动物体细胞也拥有全能性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 时()A . 专一辨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B . 有多个酶切位点C . 随意切割,没有特定的核苷酸序列D . 辨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但切口多个3.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知足以下条件(① 无毒的环境 ② 无菌的环境7.人们常采纳的细菌质粒分子常常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B .有益于对目的基因能否导入进行检测C.增添质粒分子在受体细胞存活的时机D .便于与外源基因连结8.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 建立基因表达载体②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 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能否切合特定性状要求④ 获取目的基因.A .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 D .③④①②2+9.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以前,要用Ca办理细胞,办理过的细胞叫()A .感觉态细胞B.敏感性细胞C.汲取性细胞 D .接受态细胞10.以下有关基因工程中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运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B .所有的质粒都能够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DNA 分子D .作为载体的质粒DNA 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 进行判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11.有关 PCR 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 PCR 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 . PCR 技术的原理是DNA 双链复制C.利用 PCR 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 . PCR 扩增中一定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12.“分子缝合针”DNA 连结酶缝合的部位是()A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B .碱基与脱氧核糖C. DNA 双链上的磷酸二酯键D.脱氧核糖与脱氧核糖13.以下技术依照 DNA 分子杂交原理的是()①用 DNA 分子探针诊疗疾病②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③迅速敏捷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联合形成重组DNA 分子.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14.以下对于精子变形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细胞核变成精子头的主要部分B .高尔基体发育为头部的顶体C.中心体演变成精子的尾D .线粒体退化消逝15.基因治疗是指()A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点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 .对有基因缺点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点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D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基因缺点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6.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优秀成就,下边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B .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C.都充足表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D .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17.以下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胚胎发育次序的是()A .受精卵→卵裂→原肠胚→囊胚→组织器官的分化B .卵→卵裂→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C.受精卵→囊胚→原肠胚→幼体D .受精卵→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18.判断卵子能否受精的标记是()A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空隙能够察看到一个极体时B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空隙能够察看到二个极体时C.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空隙能够察看到三个极体时D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空隙中极体消逝时19.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交融比较,正确的选项是()A .引诱交融的方法完好相同B .所用的技术手段基真相同C.所采纳的原理完好相同 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20.以下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取大批的分泌蛋白B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别C.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D .培养至 50 代后的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 5 小题,每题 3 分,共15 分.每题有不只一个选项切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其余状况不给分.21.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好植株,需要()A .拥有完好细胞核的细胞B.离体状态C.导入外源基因D.必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22.以下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绘不正确的选项是()A .哺乳动物核移植包含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B .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经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往常采纳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D .经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供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 的复制23.科学家将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 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每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批的药物蛋白;并且这些鸡蛋孵出的鸡,还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据此剖析错误的选项是()A .这些鸡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B .这类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该过程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D .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24.对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囊胚期细胞分化是因为遗传物质突变惹起的B .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C.桑椹胚的各细胞构造功能不相同D .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润层细胞差别不是复制水平上差别,而是转录水平上的差别引起25.以下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限制性内切酶、DNA 连结酶只存在于微生物中B .制成“生物导弹”,将药物定向地带到癌细胞处,属于单克隆抗体在实践上应用的实例C.细胞株和细胞系均为工程菌,二者遗传物质不一样D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表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三、非选择题:本题包含8 小题,合计65 分.26.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欢的一类果蔬.但一般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损坏细胞壁,使番茄融化,不耐储藏.为知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经过基因工程技术,培养出了抗融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1)图中载体质粒的本质是.在番茄新品种的培养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叫做.(2)从图中可见, mRNAl 和 mRNA2 的联合直接致使了没法合成,最后使番茄获取了抗融化的性状.(3)一般番茄细胞导入目的基因后,经③过程形成,而后引诱出试管苗,进一步培养成正常植株.(4)如图甲,获取目的基因后,建立重组DNA 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处, DNA 连结酶作用于处.(填“a”或“b”).(5)如图乙是该目的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图中 3 和 4 的核苷酸相同否?说明原由.27. DNA 亲子判定测试原理是:从被测试者的血滴或口腔黏膜细胞或许培养的组织内提取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将DNA 样本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进凝胶内,用电泳推进DNA 小片段分别,再使用特其余“探针”去找寻基因.相同的基因会凝集在一同,而后利用特其余染料在 X 光下,便会显示由DNA 探针凝集于一同的黑色条码.每一个人的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符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符合.频频几次过程,每一种探针用于找寻DNA 的不一样部位并形成独到的条码,即可获取超出99.9%的分辨概率.请回答:(1)限制性内切酶能将DNA 样品切成特定的小片段,这主要表现了酶的A .专一性B.高效性C.多样性D.作用条件平易(2)“探针”是指A.某一个完好的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片段的特定DNAC.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特定双链DNAD.与目的基因互补的特定单链DNA(3)条码一半与其母亲的条码符合,另一半与其父亲的条码符合.为何?(4)样品 DNA 经 PCR 技术扩增,能够获取大批DNA 分子克隆.其原理是利用 DNA 分子半保存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 的人工复制(如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 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动的生物体.①图中 A 过程表示.②某样品 DNA 中共含 3000 个碱基对,碱基数目知足:(A+T ):( G+C )=,现欲获取 100个与样品相同的 DNA ,起码需要向试管中加入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③ A 过程也称为 DNA 的变性,此过程在温度高达90~ 95℃时才能达成,说明 DNA 分子具有性.④由图中信息剖析可知,催化 C 过程的酶是,它与正常细胞里的酶差别是.28.科学家从某些能无穷增殖的细胞的细胞质中分别出无穷增殖调控基因(能激发很多动物细胞的分裂,这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供给了更加广阔的远景.关问题:prG),该基因请回答以下相(1)有人提出,能够直接经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其思路如右图所示.请回答:①酶A是指,酶B是指.②对已导入重组质粒的II 进行“检测”的目的是;(2)也有人提出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建立重组细胞来生产单克隆抗体,试用有关的图示及文字表示该过程:.29.水稻(体细胞有24 条染色体)的花药经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必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养过程,已知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 .(1)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不停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取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2)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和生长,培养基中应有两类激素.(3)愈伤组织分化是指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再发育成具根、茎和叶的植物体.这一过程一定赐予光照,其原由是,供试管苗生长发育.(4)试管苗的细胞中含有条脱氧核苷酸链.(5)培养出的试管苗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6)这类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成的试管苗属于倍体.要使它生殖后辈一定采纳的举措是.(7)从细胞工程角度看这类育种方法叫.该技术的中心是.30.以下是制备分泌抗原 X 抗体的过程,依据图解回答以下问题:(1)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步骤:①将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脾脏中获取淋巴细胞,此中起码 1 个淋巴细胞带有抗该抗原的抗体.②将步骤①获取的 B 淋巴细胞与步骤②培养的骨髓瘤细胞引诱交融.③将引诱后产生的多种细胞,放在含培养基的多孔培养板上培养,挑选.④这样获取的杂交瘤细胞拥有 B 淋巴细胞的能力.⑤检测和分别带有抗 X 抗体的阳性细胞,培养板中每孔放一个细胞进行培养.⑥将阳性细胞进行增殖,从而制备出大批抗该抗原的单克隆抗体.(2)单克隆抗体是由相同的抗体分子构成,与一般的血清抗体对比,单克隆抗体的长处是.(3)用本法制备出的单克隆抗体仍拥有限制性,因为它是用小鼠的细胞制备的,其化学本质是,对人类有异物性和免疫原性.31.如图是植物细胞杂交过程表示图,请据图回答:(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① 步是去除细胞壁,分别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当前此步骤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解法,也就是在平易的条件下用等去除植物的细胞壁.(2)②过程的发生,一定进行人工引诱.人工引诱原生质体交融的物理方法是:利用等(起码写出两种)促进原生质体交融;化学方法是:用等试剂作为引诱剂诱导交融.(动物细胞交融与植物原生质体交融的基根源理相同,引诱交融的方法近似,动物细胞的交融还常用到作为引诱剂.)(3)③表示交融后的原生质体再产生新的细胞壁,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细胞器)有亲密关系.(4)在④⑤过程中,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5)植物体细胞杂交在育种工作中拥有宽泛的应用价值,其突出的长处是可以.32. 1997 年,我国科学家初次从人胚胎中分别和克隆出人胚胎干细胞,以以下图所示,并分化获取多种体细胞.2007 年,美国学者成功地利用皮肤细胞引诱出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干细胞,并利用皮肤干细胞治疗老鼠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获取进展,病鼠的血液功能恢复正常,这是科学界利用皮肤干细胞进行医疗研究的初次试试.请同答以下问题:(1)胚胎干细胞是初期胚胎中的细胞或从中分别出来的一类细胞,在功能上拥有.皮肤干细胞经引诱能分化获取多种体细胞,其根根源因是.(2)胚胎工程的主要技术有(写出两种).(3)与利用人体胚胎干细胞进行疾病研究和治疗对比,利用皮肤干细胞进行医疗研究拥有的优势是等(只需求写出一点).(4)我国严禁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的研究.你以为治疗性克隆有什么意义?(只需求写出一点).33.( 15 分)( 2015 春?东台市校级月考)图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初期胚胎发育过程(图甲),及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切割移植培养优良奶牛的过程(图乙).请回答以下问题:(1)超数排卵技术的办理举措是对供体母牛注射.冲卵本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冲刷出来.(2)图乙中②指的是.进行胚胎切割时,应选择发育到期间的胚进行操作(3)图甲中标号 3 为,它未来可发育为.(4)若一次给受体母牛移入多个胚胎,产生的多个后辈基因型相同吗?,为什么?.经过胚胎切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共有的根本特色是(5)图乙中 A 细胞是,在进行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办理.哺乳动物受精过程有哪些体制阻挡多精子入卵受精?A .顶体反响B .精子穿越卵子透明带涉及卵黄膜,致使透明带反响C.精子触发卵黄膜表面微绒毛的抱合反响D.精子入卵后,触发卵黄膜关闭作用(6)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切割时,应注意.(7)受体母牛一定和供体牛属于.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2018-2019 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中学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 4 月份)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 20 小题,每题 2 分,合计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切合题意.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依据是()A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C.基因的转录产物B .基因的功能mRNA D .以上都是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剖析:要从基因文库中获取我们需要的目的基因,需依据目的基因的有关信息,比如,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基因在染色体的地点,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以及基因翻译产物蛋白质等特征来获取目的基因.据此答题.解答:解: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可作为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依据;B、基因的功能可作为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依据;C、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 可作为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依据;D、A 、B 和C 选项均可作为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依据.应选: D.评论:本题知识点简单,考察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及操作步骤,认识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依据,再正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2.在基因表达载体的建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① 一个表达载体的构成包含目的基因、启动子、停止子②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③ 停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④ 所有基因表达载体的建立是完好相同的.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剖析:基因表达载体的建立的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固存在并且能够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 +停止子 +标记基因.解答:解:① 基因表达载体的建立是基因工程的中心内容,一个表达载体的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有启动子、停止子和标记基因等,① 错误;②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 聚合酶的联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② 正确;③ 停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③ 正确;④ 因为受体细胞有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之分,以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不一样,所以基因表达载体的建立是不完好相同的,④ 错误.应选: B.评论:本题考察基因表达载体的建立,能够经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常加以训练,解题的重点是掌握教材知识.3.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知足以下条件()① 无毒的环境② 无菌的环境③ 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清④ 温度与动物体温邻近⑤需要 O2,需要 CO2⑥ CO2能调培养液 pH.A .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考点: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剖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增添必定量的抗生素③按期改换培养液,以消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 PH;(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要的)和5%的 CO2(保持培养液的PH).解答:解:①②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无毒和无菌环境,①②正确;③ 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合成培养基需加入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③ 正确;④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适合的温度和PH,此中温度要与动物体温邻近,④正确;⑤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必定的气体环境,95%空气和 5%的 CO2,⑤正确;⑥5%的 CO2能调培养液 pH,⑥正确.应选: A.评论:本题知识点简单,考察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详细过程,掌握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察.4.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选项是()①蛋白质分子构造设计② DNA合成③ 预期蛋白质功能④ 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A .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考点:蛋白质工程.剖析: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构造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经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知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长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解答:解: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依据中心法例逆推以确立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构造→推断应有氨基酸序列→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DNA 合成,最后仍是回到基因工程上来解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选项是③→①→④→②.应选: C.评论:本题知识点简单,考察蛋白质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蛋白质工程的观点及基本流程,能依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察.5.对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切实的是()A .大批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拥有全能性B .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所有基因是细胞拥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C.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取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必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 .经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取细胞株或细胞系,证了然动物体细胞也拥有全能性考点: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动物细胞核拥有全能性的原由及其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的观点及原理.剖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拥有发育成完好个体的潜能,原由是已经分化的细胞含有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遗传物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拥有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解答:解: A 、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拥有发育成完好个体的潜能,即仍拥有全能性,故A正确;B、细胞拥有全能性的原由是细胞含有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遗传物质,故B 正确;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拥有全能性,故 C 正确;D、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并无表现细胞的全能性,故 D 错误.应选: D.评论:本题考察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能理解所学知识重点,掌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构造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 时()A .专一辨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B .有多个酶切位点C.随意切割,没有特定的核苷酸序列D .辨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但切口多个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剖析:有关限制酶,考生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掌握:(1)根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别纯化出来.(2)特异性:能够辨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3)结果:形成黏性尾端或平尾端.解答:解:因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辨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所以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 时,只好专一辨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形成黏性尾端或平尾端.应选: A.评论:本题知识点简单,考察限制酶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限制酶的根源、特色及作用,特别是抓住两个“特定”来理解限制酶的专一性,能联合所学的知识正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察.7.人们常采纳的细菌质粒分子常常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B .有益于对目的基因能否导入进行检测C.增添质粒分子在受体细胞存活的时机D .便于与外源基因连结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剖析:作为运载体一定具备的条件:① 要拥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便于与外源基因连结;②要有标记基因(如抗性基因),以便于重组后重组子的挑选;③ 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固存在并复制;④ 是安全的,对受体细胞无害,并且要易从供体细胞分别出来.解答:解:A、抗性基因的作用是挑选重组质粒,其实不是提高受体细胞的耐药性, A 错误;B、抗性基因是标记基因,有益于对目的基因能否导入进行检测, B 正确;。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题
精品文档知识点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
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0 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当种群数量达到eA 点之后.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B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C400 值为,则该种群的K.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DA答案d0;环境阻力在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因此增长速率为解析200。
点之前就已出现;阴影部分表示被淘汰的个体数量;该种群的K值为年时经调查该在第10.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2)(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只D.只B.200只C.300100A.D答案”S10年时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解析要注意题中纵坐标为种群增长速率,所以第只)。
200K/2的水平,所以环境容纳量为2×=400(型曲线的知识点二种群增长曲线的比较和应用) (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3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S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型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达到B 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K值也可能不同.相同的种群DC 答案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解析在自然情况下,种群都是按“S”型曲线增长的。
在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也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
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也较小。
K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型和“S”型增长。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t)中,λ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J”型增长模型(N=N·A.在种群“0t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答案 D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并不等同于种群的N=N·λ解析在0t KK值将增大;在鱼类养殖中,值受环境因素影响,增长速率;种群的在优越环境中,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使捕捞后的剩余量接近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最后为0,故处于不同的种群密度下可以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2021版山东新高考生物人教大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9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Word版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29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2019辽宁葫芦岛六中月考)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A.所用标记不能影响刺猬的生命活动B.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天敌捕食的概率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2.(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图中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种群数量N 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 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 t=N 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B.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于甲曲线C.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D.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3.研究人员对某林区猕猴种群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注:4~12岁为猕猴的生育年龄)。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该林区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调查时猕猴的种群数量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C.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D.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1∶1,则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4.(2019广东六校联考)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J”型和“S”型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5.(2019山西孝义摸底)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甲、乙、丙3个动物种群的个体数量与年龄组成示意图。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丙的年龄组成依次为衰退型、稳定型、增长型B.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数量C.调查3个种群个体数量的方法不一定为标志重捕法D.食物充足的条件下,3个种群的数量一定呈“J”型增长6.(2019云南民族大学附中期中)下图是某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曲线近似于“S”型增长曲线B.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上下波动C.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固定不变二、不定项选择题7.下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2019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选修)及答案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选修)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包含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增加C.组织液减少D.淋巴减少3.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液D.淋巴液4.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B.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5.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或①→③→⑤D.②→①→④或②→①→③→⑤6.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A.下丘脑B.骨髓C.大脑D.垂体7.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8. 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D.人体内的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9. 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10.下列属于人在寒冷中的身体变化的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液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⑥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多⑦骨骼肌颤栗⑧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⑤⑥⑦C.④⑤⑥⑦⑧D.①③④⑦⑧11.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发高烧B.细胞内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白血病D.细胞内的新陈代谢紊乱12.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毒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B细胞13.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变化为A.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14.右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 、B 、C 依次是A.抗利尿激素、大脑皮层、肾小管B.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1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16.以下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抗原C.效应T 细胞可直接杀灭抗原 D.记忆T 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 细胞17.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效应B.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免疫反应C.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18.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为其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提供能量B.提供营养C.维持血糖代谢平衡D.维持水和无机盐代谢平衡19.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中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进入胃中的大肠杆菌D.体内的抗体能消灭天花病毒20.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由部分B 细胞形成B. B 细胞和T 细胞都能形成C.B 细胞和T 细胞都不能形成D.只由部分T 细胞形成21.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和主要排出途径依次是A .来自饮水、食物和由肾排出 B. 来自饮水、食物和由皮肤排出C .来自饮水、物质代谢和由肺排出 D. 来自食物、物质代谢和由大肠排出22.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遗传物质中不含有的碱基是A.腺嘌呤B.鸟嘌呤C.胸腺嘧啶D.胞嘧啶2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24.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一定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25.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26.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 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A.将抗原呈递给B 淋巴细胞B.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饮水血浆渗透压↑ 下丘脑 口渴感觉 尿液。
苏教一轮高三生物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28种群
课时规范练28种群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种群数目变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应高于阑珊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B.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中的雄性个体主要是通过改变种群年龄结构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当标志物易脱落或颜色过于鲜艳时均会增大误差D.自然环境中增加某种群的天敌数量不影响该种群的K值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不同种群的三个年事期个别数目,其中种群密度将会增大的是( )3.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要领。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 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 n)/n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记个体数×重捕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4.(2018江苏)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多少丛林斑块中。
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相互连接起来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差别种群,存在生殖隔离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5.(2019山东聊城模拟)将10 mL酵母菌培养液放在相宜的温度下造就,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效果如表所示。
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A.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出生率>死亡率B.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2、4、1、3C.对酵母菌而言,10 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可能为1.21×107个D.若进行第5次匀称取样,10 mL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6.(2019湖北襄阳五中月考)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目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B.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7.假设在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的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江苏省盐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右图中a、b、c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中蛋白质含量多于aB.a中不含有淋巴细胞C.长期营养不良会引起b增多D.c中含有血浆蛋白、激素等2.右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过程④是通过胞吐完成的C.图中细胞乙分泌的物质是淋巴因子D.二次免疫中,细胞丁全来自细胞丙的增殖3.在“冰桶挑战赛”中,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作出一系列的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B.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C.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体温下降D.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4.下图甲是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示意图,图乙是水平放置幼苗的生长情况,图丙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某器官生长的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造成的B.图乙1、2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对应于图丙的C点之前和之后C.图乙中茎的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D.由图丙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生理作用不同5.种群数量特征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年龄结构,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B.②为性别比例,人类的性别比例接近1∶1C.④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D.③为种群数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J"型增长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B.植物体内调节生长的激素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动物行为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间传递信息D.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态7.下表表示能量流经某种植食性动物时的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项目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散失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能量(kJ)530330X110 A.X表示的能量是90 kJB.表中各个量之间没有一定的数量关系C.流入第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至多为20kJD.该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有25%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8.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二课时) 高二生物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例.根据生活史的不同,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如图所 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 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动态曲 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灭绝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 点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种群就会走向灭绝。
进行稀释 ➢ 你能用公式表示种群密度吗?
A1
பைடு நூலகம்
A2
A5
A3
A4
A¯
中方格中酵母菌 数量的平均值
(0.05mm)2×0.1mm×16 ×稀释倍数 =25×104× A¯×稀释倍数 个/ml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规格一(25×16): 1 mL培养液中细胞个数=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 平均值×25×104 ×稀释倍数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第1章 第2节
自然环境中,种群增长的 J 形和 S 形曲线均可 见到,但不像数学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光滑、典 型。种群实际增长的变型是很多的!
04
四 种群数量的波动 1.在自然界,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
野牛
狮群
2.但对于大多数生物,种群数量总是在波动中。
四 种群数量的波动
1.酵母菌是什么生物? 真核生物(真菌,微生物) 2.如何求酵母菌种群数量?能不能用逐个计数法? 不能 酵母菌增长速度太快,数量太多,应该用估算法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面积 OR 体积?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思路梳理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2习题答案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_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2.(2021广东)右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
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A.aB.bC.cD.d3.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条件的营养液后,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
下列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4.(2022江西南昌模拟)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数量变化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传染病的流行程度会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在种群数量增长的“S”形曲线中,其增长速率保持不变D.采用每天定时抽样检测的方法,可研究水体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5.德国小蠊的繁殖力非常强,能传播多种病菌。
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德国小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使用更大的容器培养德国小蠊,其环境容纳量不一定增大B.德国小蠊种群在0~4d增长缓慢的原因可能是起始数量较少C.在第20天左右是防治德国小蠊危害的最佳时期D.防治德国小蠊的最根本措施是降低其环境容纳量6.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具体见下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
据此分析错误的是()起始酵母菌数/个105510A.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是Ⅳ=Ⅰ>Ⅱ=ⅢB.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的开始下降7.(2022广东深圳罗湖区月考)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2019年江苏省东台中学2018级高二生物选修练习28
2018级高二生物(选修)练习二十八种群的特征班级学号姓名(20分钟)()1.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及迁出率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2.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3.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一定地区内的人口数量B.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4.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
捕获麻雀黄鹂第一次捕捉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A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D.若被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小()5.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将M只鹿标记后释放,在重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6.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C.标志物脱落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7.下列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某年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 862个孩子,则该年的出生率为1.862‰B.某种群某时间段内死亡率增大,则种群密度必定减小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其他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差别较大D.农忙时期,导致某大城市人口数量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8.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9.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图③所示类型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①所示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③所示类型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②所示类型()10.甲、乙两图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分别是A.衰退型、增长型B.增长型、衰退型C.稳定型、衰退型D.稳定型、增长型()11.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反思与收获。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富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富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参考答案:C2.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 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
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理想条件下,t小时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A. m2tB. m220C. 2t/20D. m23t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分析,细菌每20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则Nt=m×2n,其中N代表细菌的数量,n表示第几代.解: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细菌繁殖遵循J型增长曲线.T小时细菌繁殖代数为3t,则种群的数量为m×23t.故选:D.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3.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参考答案:B4. 对进行胚胎移植的优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能力 B.大大缩短了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C.经移植可得到多个后代 D.胚胎移植可以提取药物参考答案:D5. 某植物细胞的基因型为Aa,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①减数第Ⅰ次分裂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不正常;②减数第Ⅰ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正常。
若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常分裂时染色体都移向一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B.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或aaC.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D.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 或aa参考答案:C6. 下面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薄壁细胞B.愈伤组织的形成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C.植物体细胞融合必须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制备原生质体D.常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人工种子参考答案:D7.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参考答案:D8. 如图表示某种酶促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代表酶,乙、戊为反应产物 B.戊代表酶,甲为反应底物C.图示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D.图示体现了酶的专一性参考答案:D9. 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参考答案:B略10. 下列哪项是基因工程中使用到的工具酶()A. DNA连接酶B. DNA聚合酶C. 解旋酶D. RNA聚合酶参考答案:A【分析】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练习与解析1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与解析11.一个动物种群,从其侵入新栖息地,经过种群增长到建立种群以后,一般有几种情况,如图4—2—10中A、B、C曲线表示。
请说明各曲线的意义。
图4—2—10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解析:据图分析,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种群的个体数量。
随着时间推移从图中曲线判断各种情况可知:A曲线表示种群的个体数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同一水平;B曲线表示种群的数量经受不规则的或有规律的波动;C曲线表示种群衰落到最后灭亡。
答案:种群的个体数量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同一水平种群的数量经受不规则的或有规律的波动表示种群衰落到最后灭亡2.图4—2—11是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图。
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图4—2—11A.EF段B.DE段C.BD段D.CB段解析:鼠群迁入新环境之初,数量增加缓慢(CB段),说明鼠群还没有适应新环境,以后数量迅速增加,即B选项和C选项,说明此时鼠群已适应环境,而此时食物还没有很大地限制鼠群的繁殖速度,当鼠群中个体数目接近最大值时,由于鼠的数量过多,生存斗争激烈,此时食物才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因此B、C、D是错误的。
答案:A3.将10毫升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
(苏教版2019)一轮复习教案 第9单元 第2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化(含答案)
第2课时种群数量的变化课标要求 1.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变动。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考点一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应用1.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建立生物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
(2)建立过程(3)意义①可以阐明自然种群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调节机制。
②利用计算机建立模型,不仅有助于预测种群数量,而且还能对原先无法进行的或大规模的实验活动进行模拟实验。
2.种群数量的增长(1)种群的“J”型增长拓展归纳准确分析“λ”曲线①a段——λ>1且恒定,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②b段——λ尽管下降,但仍大于1,此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直增长。
③c段——λ=1,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④d段——λ<1,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⑤e段——尽管λ呈上升趋势,但仍未达到1,故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2)种群的“S”型增长①下图表示的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含义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
图中b曲线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环境阻力的时间:b曲线的形成过程中始终存在环境阻力。
②对于鼠、蚊虫等有害生物的控制,应该采取的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存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地面硬化,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
③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使种群数量剩余在K/2左右,原因是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捕捞剩余在K/2能使种群数量快速增长,有利于获得最大持续产量。
④下图是某自然区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则O~t2,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均呈“S”型曲线增长吗?不是(填“是”或“不是”)。
其理由是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乙种群最终呈现“S”型增长。
随时间的推移,甲、乙种群的数量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在t2时刻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被淘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级高二生物(选修)练习二十九
种群数量的变化
班级学号姓名(20分钟)
()1.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
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 t=N0λt表示
C.可用标志重捕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
()2.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B.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数量的倍数
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
D.栽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但其数量不能大于K值(环境容纳量)
()3.下面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6年
B.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D.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4.下列有关种群增长“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条件是资源空间有限
B.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最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提高大熊猫环境容纳量
D.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S”型增长
()5.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
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
()6.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3时甲种群的密度最小,t4时乙种群的密度最大
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
()7.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图中19.8 ℃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C.24.8 ℃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33.6 ℃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8.人们通过减少食物来源、饲养家猫、地面硬化等手段对家鼠进行控制,这些手段能够控制鼠害的原理是
A.通过减少生物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增加天敌可以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B.环境中鼠的容纳量完全是由食物来源量所决定的
C.老鼠种群内部存在“计划生育”现象,自动控制种群数量
D.一定空间内的环境容纳量是固定不变的
()9.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曲线乙)。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中衰老个体数量将维持基本稳定
B.图中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若乙表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通过镜检观察统计的结果比实际值低,因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个体
D.K值具有种的特异性,所以田鼠的种群增长曲线在不同环境下总是相同的
()10.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人为因素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11.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12.(多选)右图表示某种生物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1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B.若t2时种群数量为N,则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捞最佳时期为t2时
D.t1-t2时段,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13.右图示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
(1)该种群的K值是。
(2)该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
(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
年后开始的。
(4)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点
是,此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的增长率为
反思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