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企业文化理论发展

合集下载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课件(PPT 39张)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课件(PPT 39张)

13

美元:“In God We Trust” 一美元:正面印有美国 国父乔治· 华盛顿(左) , 反面印有美国国徽 美国以制度为傲,因此, 著名的政治家和制度建 设者的肖像出现在纸币 上,如华盛顿、林肯、 杰佛逊、格兰特等。

14


英镑:神圣的女王 1993版10英镑正面: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 世;背面:英国十九 世纪伟大作家 查尔 斯· 狄更斯 英国人以女王为傲, 所以英镑的正面均为 英国女王。
Z型(日本企业文化的 特点) 终身雇佣制 缓慢的评价和升级 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 含蓄的控制 集体的决策过程 集体负责 A型(美国企业文化的 特点) 短期雇佣 迅速的评价和升级 专业化的经历道路 明确的控制 个体的决策过程 个人负责
23
大多数德国人还是非常愿意向财 富较少的人伸出援手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 人口并没有机会出生 在良好的环境中,许 多人连最基本的温饱 都得不到。你们的幸 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的,所以要有社会责 任感,要尽其所能来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0
(三)日本经济成功的启示
日本企业制度的内容:终身雇佣
制、缓慢晋升制和工作轮换制 带来的启示P16
21
补充: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强烈的个人奋斗精神和注重实用、
务实精神 激励个人、个人权利倍受重视、 责任归于个人 价值是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 美国企业文化强调实践性
22
比较美国与日本企业文化的不 同
17
钞票不单单是一种市场流通工具,还是 一本百科全书。价值观相似国家印在钞 票上的图案也往往相似。 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有三个组 成部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之中 政治和经济易变,文化却是较稳定的成 分。因此文化和价值观含量较高的钞票, 往往文明传承久远,国民幸福自由。

企业文化第二章ppt课件

企业文化第二章ppt课件
10
第三、中国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的考量
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对企业的冲击,市场经济所引发 的中国企业对管理文化理论的考虑和思量,可以分为三 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兴奋期(80年代初~ 1995 年),突出的特点是企业文化仿佛是一只筐,企业 的一切都往里边装。
第二个时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冷却期(1996~2001 年),这一阶段突出的特点是,企业的生命力依靠市场 而不是市长。
化理念。
一方面,丰田职工的婚丧嫁娶等个人大事,都由丰田出面
安排解决,打消职工的后顾之忧,丰田采用终身雇佣制,
保证职工与公司共进退同发展;另一方面,丰田严格控制
管理人员的私下交往,工通过教父制等传帮带
行为,引领员工走专业化路径,不断深化专业能力,避免
偷懒等不思进取的行为。
7
第二、美国管理理论的反思与调整
美国对自己管理思想的反思与调整可以分为三个 阶段:
第一阶段是美国企业界、经济理论界认识 觉醒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美、日管理比较研究和深入学 习日本管理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深刻反思的阶段。
8
3M公司企业使命
成为最具创意的企业,并在所服务的市场里成 为倍受推崇的供应商。
25
人才本土化一直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关键,但日 本电器企业却始终不愿迈开实质性步伐。在中国 的日资企业中,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仍由 总公司直接派出,而且高管成员几乎清一色是日 本人,中国员工的级别最多升至课长一职。 在欧美企业,中国公司的员工被派到总部学习并 不稀奇,但对于日本公司来说,派中国员工到总 部“受训”的情况还很少出现。在众多日本电器 公司的科研部门中,也几乎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 对中国员工的技术培训,仅仅停留在基础层面。 这种唯我主义的人才晋级机制使得日本企业在中 国很难吸收到优秀的人才。 轻视,最后导致的 就是巨大损失。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及发展讲述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及发展讲述
满目焦土,遍地荒痍 ; 生产设备破坏、交通断绝 ; 政治、经济完全处于美军控制之下
美国的态度
美国根本不把弹丸岛国放在眼里。 对日本文化的一种轻视
麦克阿瑟曾这样说:“如果说,美国文 化是一个成年人的话,日本文化则只不 过是一个年方12的小孩而已。”
日本文化立国
战后理性的日本学者提出:我们 没有的太多了,但我们还有自己 的根--民族文化。
直接原因: 日本1960~70`S的经济腾飞 美国对此的反思
日本基本经济条件
国土面积:狭小的岛国,面积=美国的蒙 大拿州,小于云南省;
自然条件:恶劣,常发生火山爆发、地 震、台风;
自然资源:贫乏,有少量煤、铜,石油 等战略性资源全部依赖进口。
二战后的日本
战后日本国民经济已完全陷于崩溃 状态
日本强调软性管理:重视人的作用,充分发挥 员工积极性、创造性;注重协调人际关系,树 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强企业凝聚力,培养人 文氛围。员工团队意识强,视企业为第二家庭
企业管理的三个境界
级 管理 关 管理方式 别 境界 系
特点
初 经验 无 注重个人经验、直觉, “人治” 级 管理 序 “能人管理”、“拍脑袋
要文化立国。 教育—科技—经济—文化(全球
传播和认同)
日本1960~70`S的经济腾飞
1973年日本出口美国集成电路仅6.27亿日元, 80年达723.61亿;
1976年向美倾销近300万台彩电,受美进口配额 限制后转向倾销录像机
1981年美对日逆差创历史记录,高达180亿美元, 占美贸易赤字的45%.
假设陷入困境[白领、参与、自我实现] ③文化经济时代到来,以生产管理为主的科学管理不适
应; [服务、品牌] ④组织:市场全球化、分权管理的发展与企业精神的凝

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企业文化》教程第一章企业文化概述一、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一)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新的里程碑企业文化这个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以前的企业没有文化。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要把它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提出来,是因为当代的企业管理已经冲破了先前的一切传统管理模式,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出现,只有企业文化这个词汇才能比较妥贴地反映这种新的管理模式的本质和特点。

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企业管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

正如美国学者菲利普·巴格比所说的,“文化很可能开始于微弱的没有把握的摸索,而这种摸索到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明确性和肯定性”。

企业文化开始孕育、发生也是一种微弱的没有把握的东西,只是到了以后才开始明确和肯定起来。

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兴起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里程,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

但追根溯源,关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必须从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美国的反思谈起。

过去,在世人眼里,日本只是一个国土陆地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0.25%,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7%的弹丸小国。

但是,就是这个小国,1980年的生产总值却高达10300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8.6%,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这一事实成为20世纪经济世界的一大奇迹,构成了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主要威胁。

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增长率为美国的400%。

1980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集成电路由1973年的627亿日元猛增到723.61亿日元,还向美国大量倾销彩色电视机和录像机。

1981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高达180亿美元,达历史最高水平,占到了美国贸易赤字总额的45%。

第二讲 企业文化的

第二讲  企业文化的

(二)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是美国传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继续和发 展。它既有鲜明的民族性,也体现出强 烈的时代精神。从发展趋势看,它有如 下特点: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从忽视人到重视人、尊重人的价值,发挥 广大职工的积极作用。 许多成功的美国企业都把面向人、尊重人、关 心人放在首位,把它看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美国最大的电子计算机公司IBM,所以能在激烈 的竞争中不断取得成功,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 贯彻了这一经营哲学。该公司总裁小托马斯· 沃 森说过:尊重人、信任人是IBM的第一宗旨。 他认为只有尊重职工,信任职工,充分发挥他 们的聪明才智,才能使他们竭尽全力为公司服 务,保证公司不断胜利。

X理论 Y理论 超Y 理论
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阿德福的ERG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群体理论

群体八因素论 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论 群体组成四要素论 群体行为论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二、从着重依靠“制度管理”过渡到重视文化 建设,重视管理哲学。 过分强调制度、量化的刚性管理模式,容易造 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形成单纯契约关系; 它使企业管理者目光短浅,见物不见人,只注 意经济指标,忽视企业的思想文化建设;它使 企业与社会脱离,使企业变成单纯赢利场所。 这是美国企业只注意战略、结构、制度之类 “硬件”,而忽视人员、技能、作风、价值之 类“软件”的必然结果。
(二)文化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2、功能主义阶段(20世纪上半叶) 3、当代文化学阶段(二战以后到现在)

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doc汇编

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doc汇编

第二章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现代企业管理管理理论的最初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是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W•Taylor,1856-1915)、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1841-1925)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费雷德里克•泰罗(F•W•Taylor)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

在这家工厂的经历使他了解工人们普遍怠工的原因,他感到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生产率的严重障碍。

为此,泰罗开始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他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研究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

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

1.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1911年,泰罗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问世,标志着企业管理结束了漫长的经验管理阶段,迈入了科学管理时代。

泰罗的这部代表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一系列简单明确的事实,指出了全国各个领域,由于工作效率低所遭到的巨大损失。

第二,认为要实行系统化管理而不是物色几位能人高手,才是医治效率低下的良方和对策。

第三,管理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它有明确的定律、规则和原理作为它的基础,并进一步指出,无论是从最简单的个人活动,还是需要严密协作和管理的大公司,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都非常有效和适用。

第四,提出了新的管理哲学。

泰罗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取得雇主和工人两方面的合作。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本学科的起源和发展现状及其客观基础;2、熟悉: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3、掌握:企业文化发展阶段教学教具:课堂教学课时:教学难点与重点:企业文化发展阶段教学过程:一、“文化”与“企业文化”近年,“文化”在中国显得很火。

各种文化,诸如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休闲文化、网络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装潢文化乃至茶文化、酒文化等等之类的文化,令人眼花缭乱。

(一)“文化”的含义1.“文化”一词的由来最初,“文”和“化”是各自单独使用的,“文”有“文”的意义,“化”有“化”的意义。

从有关辞书的述证看,“文”有20 多种含义。

《说文解字》说:“文,错画也。

像交文。

”按照《殷周文字释丛》的作者朱芳圃的解释,“文即文身之文”,“文”和“纹”相通。

“文”是因为“纹身”而起的,它是先民们在胸前刻画线条的一种象形。

因为刻画会有一定的轨迹,所以“文”又具备了“条理”的意义。

“化”最初是就生育现象而言。

《殷周文字释丛》说,“化像人一正一倒之形”,这符合母产子的情况。

《吕氏春秋》云:“(纣)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视其心。

”高诱注:“化,育也。

”在词义上,“生”和“育”可以互释。

既然如此,“化”便是“生”的一种标志,故有“化生”一词行世。

在中国古代,所谓“化”还有“教化”、“感化”的内涵。

由于“化”与“文”存在着某种相互沟通之处,古人便渐渐把它们联系起来使用。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观察大自然纹理征兆之情状、寒暑阴阳之更替,可以知道四季的变化规律;观察人类社会伦理关系,‘成乎文章’,可以教化天下,成就大治之业。

”由此可知,所谓“文化”即由“人文以化成”缩略而来。

2.“文化”的含义“文化”,按《辞海》解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按它的拉丁词Cultus溯源,是说它是耕种出来的东西。

第2讲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

第2讲企业文化的内容体系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的表述方式
箴言式:IBM就是服务 经验式: 传统继承式 复合式 目标式
企业价值观
对价值观的理解
对象对于主体是否有价值的看法, 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关于客观现实的主观意志和
根本判断、持久信念 对自身价值的终极判断;它决定了人们追求什
么、放弃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 决定主体对客体的选择
企业容貌
企业名称
企业命名
“索尼”的由来 企业招牌价值 企业命名的一般方法
通用名称 + 专用名称
区别于同类企业 区别行业与产品归属
企业命名的文化底蕴
企业容貌
企业象征物
企业象征物是反映企业文化的人工制作物(植 物、动物或其他造型)
象征性建筑 纪念性建筑 雕塑等
企业容貌
实例:东软的文化象征物
企业思维 企业风貌
企业哲学
是指企业进行各种活动、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 总体观点和指导思想,是经过提升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
企业哲学回答的根本问题
企业的性质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企业与人的关系 企业为何存在 企业如何存在 企业应该如何
企业哲学
主要包括:
对人的承诺 对物的承诺
具体内容:
对人的人文关怀、共同协作、环保意识、 顾客理念及位置、利益追求的短期和长期
综合案例讨论2(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格言
关于管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世界名牌始于日清 昨天的优势会变成今天的劣势,唯有动态的优势才
是优势 在一个管理好的企业内部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昨天的成功经验与辉煌可能是明天成功的阻碍 认同部下的理由就意味着干部的观念和部下是一样
的 一个企业竞争力是看企业员工是增值的资产还是负
宝洁在诉讼前不接受新浪网的采访邀请 宝洁在接受采访时坚持SK-II无虚假宣传,并认为

企业文化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理论认识 共61页

企业文化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理论认识 共61页

第一节 企业文化四指标说
一、文化差异的四个指标

2、“防止不肯定性”的迫切程度.任何社会对于不确定、含 二
糊的情境,都会感到是一种威胁,并采用诸如提高职业稳定

性.建立更多的正规条令、不容许越轨的思想行为等办法试图加 企
以防止。霍氏认为,一个强烈防止不肯定性的社会.一般说来, 业
会产生高度的紧迫感的进取心.会激发人们努力工作的动机。
人。” 企业家才能不是一种能够被生产出来的人力资本,
文 化
而是符合某种概率分布的、稀缺程度很高的生产要素。

▼2对于企业家,需要有战略家的智慧和眼光;应具有创新精 论
神和逆向思维能力;应具备高超的领导艺术(尊重员工、善
于授权、创造一公平竞争的环境、具有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
牢固树立时效观念),具有思想的超前性和创造性、风险意
国企业管理模式尤其是企业领导方式不适应于属于集体主义社
化 理
会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此外.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直接影响 论
到实现员工参加管理的情况。在他看来.法国接受权力差距的
程度较高,因此,法国人没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愿望和要求。
2、对企业组织结构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或指标)是“接受 权力差距程度”和“防止不肯定性程度”。因为,企业组织的 一个主要功能是分配权力以及减少或防止经营中的不确定性。 他以法、德为例加以说明,在法国企业,由于接受权力差距程 度较高,又迫切要求防止不肯定性,因此较倾向于采取“金字 塔”式的传统层次结构,而德国有较强烈的防止不肯定性的心 理,但接受权力差距的程度较小.故比较注重企业管理的规章

取心和必胜信念
2.要求:工作时拚命干,玩乐时尽 文
3.优点:适应高风险快反馈环境, 勇于竞争

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企业文化基本理论

建议措施
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 和外部宣传,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定期对 企业文化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和先 进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化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员工在活动中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
文化传播
利用企业内部媒体和外部媒体,传播企业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员工参与
鼓励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落地,让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创 造者和传承者。
企业文化变革的挑战与对策
要点一
传统观念的束缚
要点二
利益格局的调整
部分员工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难以接受新的企业文化理 念。
企业物质环境
包括企业建筑、办公环境、生产 设备等硬件设施,体现企业的经
济实力和物质追求。
企业文化传播网络
包括企业内部媒体、宣传栏、文 化活动等传播渠道,是企业文化
的传播载体和平台。
03 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导向功能
价值导向
企业文化通过价值观引导员工行为,使员工明确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来追求个人 价值的实现。
企业文化优化的方向与措施
优化方向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企业文化的薄弱环节,制定优化计划,明确优化目标和时间表。
优化措施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改善员工福利、提升企业形象等方式,逐步推动企业文化的优化与 升级。
企业文化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发展策略
制定长期的企业文化发展规划,确保企业文化与企业战 略相匹配,推动企业文化的持续发展。
目标导向
企业文化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相结合,引导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 而努力。
凝聚功能
情感凝聚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特点和内外一致性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工作方式等的综合表现。

企业文化不仅关乎员工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观念,更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一、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两国的经济崛起密切相关。

在这个时期,美国的管理学派开始探索组织行为和管理实践,提出了管理理论和方法。

与此同时,日本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注重建立企业文化来塑造企业形象和凝聚员工力量。

二、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1.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早期的企业文化理论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员工之间的协作与团队精神。

然而,随着个人权利和个性的崛起,企业文化理论也逐渐注重个人主义,关注员工的个体需求和发展。

2. 声望与利益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注重声望,也注重利益。

早期的企业文化强调组织声望和企业形象的建立,但随着业务竞争的激烈化,企业文化也开始注重利益的追求和经济效益。

3.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初期的企业文化理论倾向于自上而下的传播和塑造,企业高层制定文化规定并强行推广。

然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自下而上的文化建设,鼓励员工参与和共同创造企业文化。

4. 强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强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不再是简单的象征和外部形象,更加注重培养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并规范员工的行为方式。

三、企业文化理论的影响与价值1. 塑造企业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建设,可以塑造企业的正面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2. 凝聚员工力量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将员工凝聚在一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归属感,促进员工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3. 增强企业竞争力有一套明确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课程 第二讲 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内容PPT文档32页

企业文化课程 第二讲 企业文化的理论和内容PPT文档32页
企业文化课程 第二讲 企业文化的理论和 内容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2

企业文化教程

企业文化教程

企业文化教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企业文化》教程第一章企业文化概述一、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一)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新的里程碑企业文化这个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以前的企业没有文化。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之所以要把它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提出来,是因为当代的企业管理已经冲破了先前的一切传统管理模式,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出现,只有企业文化这个词汇才能比较妥贴地反映这种新的管理模式的本质和特点。

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企业管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

正如美国学者菲利普·巴格比所说的,“文化很可能开始于微弱的没有把握的摸索,而这种摸索到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明确性和肯定性”。

企业文化开始孕育、发生也是一种微弱的没有把握的东西,只是到了以后才开始明确和肯定起来。

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兴起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里程,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

但追根溯源,关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必须从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美国的反思谈起。

过去,在世人眼里,日本只是一个国土陆地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弹丸小国。

但是,就是这个小国,1980年的生产总值却高达10300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这一事实成为20世纪经济世界的一大奇迹,构成了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主要威胁。

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增长率为美国的400%。

1980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集成电路由1973年的627亿日元猛增到亿日元,还向美国大量倾销彩色电视机和录像机。

1981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高达180亿美元,达历史最高水平,占到了美国贸易赤字总额的45%。

人们惊呼:“桃太郎”生吞了“山姆大叔”!1965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以转让IBM计算机制造技术为条件,打开了日本市场,但很快就被富士、三菱、日本电器赶出了日本。

在富士抢走了IBM在香港的市场后,IBM又相继失去了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市场。

企业文化学概论第一章

企业文化学概论第一章

第二节 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与莫斯纳 和斯奈德曼 合作,于 1959年通过对企业 200 名工程师和会计师工作满意 情况进行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首先提出来的。之后,赫茨伯格 又陆续进行了12次不同对象的调查研究,在《工作与激励》 书中提出了“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又称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如工资、工作条件、政策、福利等 激励因素:如成长、责任、挑战性的工作等
第一节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新 阶段


三、中国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的考量 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对企业的冲击,市场经济所引 发的中国企业对管理文化理论的考虑和思量,可以分 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兴奋期(80年代初~ 1995 年)。 第二个时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冷却期(1996~2001 年)。 第三个时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理性期(2002~)。
第二节 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7S结构 structure 结构 strategy 战略 Superordinate goals 最高 目标 staff 人员 systems 制度
素硬 性 要
过 理去 科重 学视 管
skill 技能
style
作风
素软 性 要
现 理在 艺关 术注 管
第二节 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企业文化学概论
主讲杨音南
第一章 企业文化学导论
本章重点 关键概念
本章小结
第一节 企业文化 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节 企业文化理论的 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 中的作用
第一节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新 阶段


一、日本经济的冲击 从1955年开始,日本仅仅用了15年的时间,便掌握了 全世界各国用了半个多世纪开发的全部科学成果,赢 得了四倍时间和几十亿美元的资金, 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企业文化理念与发展方向

企业文化理念与发展方向

企业文化理念与发展方向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文进行修改: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既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明确企业文化理念与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企业成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所扮演的角色制定发展方向。

一、企业文化理念1. 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创新进取。

2. 理念阐述:企业应当始终关注客户需求,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发展方向1. 提升客户满意度(1)深入了解客户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客户访谈等方式,挖掘客户潜在需求。

(2)优化产品与服务,持续改进,提高客户满意度。

(3)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客户信息整合,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2. 培育企业文化(1)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2)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如企业年会、团队建设等,增强团队凝聚力。

(3)倡导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3. 人才队伍建设(1)完善人才招聘与选拔机制,选拔具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才。

(2)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4. 创新与研发(1)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

(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建议。

(3)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5. 市场拓展(1)分析市场趋势,制定市场拓展策略。

(2)加强市场渠道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

(3)开展品牌推广活动,提升企业知名度。

6. 企业管理优化(1)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2)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3)加强企业风险防控,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三、实施步骤与时间表1. 提升客户满意度:2022年完成市场调研,2023年优化产品与服务,2024年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2. 培育企业文化:2022年组织内部培训,2023年开展企业文化活动,2024年倡导企业社会责任。

2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的根源,阐述企业文化理论发展的历史阶段,各阶段企业管理理论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的根源、企业文化理论发展的阶段、特点。

三、教学难点:东西方企业文化差异的文化根源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五、教学课时:4课时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现在回顾企业文化的发展,可以发现,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具有各不相同的管理观念和风格,比如,美国和日本的企业管理艺术就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很多情况造成的,主要是:历史传统、基础科学的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管理者的能动作用。

我们主要是从历史传统上分析这个差异:现代企业产生于19世纪中期,它是一种和老式店铺或手工作坊完全不同的“组织”,任何一个组织,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管理,以前的“老式店铺或手工作坊”和现在的“现代企业”也不例外,但是,现代企业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重要组织,因此,最初开始系统地应用管理理论和管理原则的并不是企业,而是其他比企业出现得更早的组织,那么,其他更古老的组织中形成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现代企业管理。

西方——在西方,首先出现的重要组织是政府和教会,西方最早的关于领导、指挥、协调、控制和职能专业化等概念,都是在政府和教会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其中,受罗马帝国和天主教会的影响最大。

罗马帝国是在公元前30年建立的,后来在它的国境内产生了基督教,基督教后来分为东西两派,西派即“天主教”,后来天主教的权力越来越大、管理财产、指挥军队(图片),这种状况持续了1000多年的时间,到16世纪,一些民族国家兴起,教会的威信大大下降,新兴的民族国家取代了教会在物质和军事方面的职能,而教会掌管人们的精神生活,于是,西方社会历史演变中所形成的国家和教会,成为各自具有独立势力范围的独立机构——这是一种组织二元化的历史传统,对西方管理思想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所以,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在16世纪首先提出了管理不属于道德范围的理论,认为管理是道德准则以外的一个职能。

02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兴起和发展6

02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兴起和发展6
其中共同价值观是核心,软件发挥的 作用越来越大,相同的企业结构和战 略,由于价值观、管理风格、员工素 质等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管理效 果。
(三)优秀企业的革新型文化
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彼得斯和沃特 曼在《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 企业的经验》一书,提出超群出众 的企业的革新性文化的8种品质。
八大属性
主要理论:需要层次论,1943。
四、企业文化阶段
Z型组织模式 7S框架 优秀企业的革新型文化
(一)Z型组织模式
威廉•大内:美籍日裔学者、加利福 尼亚大学管理学教授,《Z理论—美 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提出“管理文化的核心”是使工 人关心企业(企业管理从技术、经 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
威廉大内提出“Z型组织模式”,建立Z型文 化 ——基于对美国A型组织和日本J型组织分析 特点:
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企业文化的兴起 管理理论的崛起 行为科学的时代 企业文化阶段 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兴起
德鲁克说:管理并不是自然世界的一 部分,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它既要 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文化之中 埃德加沙因(Edgar H Schein)的文 化起源说
➢ 埃德加沙因,美国麻省理工斯隆学院教授。 他先后获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斯坦福大 学文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哲学博 士学位。沙因为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大公司做咨 询工作。1988年被美国培训与发展学会评为 “年度咨询师”。他的《组织文化与领导》是 组织文化领域的基石之作。前联合国秘书长安 南是他的学生。并曾请沙因作其咨询顾问,解 决跨文化和文化融合等方面问题。
组织的有效性取决于7个变量 ➢结构 Structure ➢战略 Strategy ➢员工 Staff ➢管理风格 Style ➢系统 Systems ➢技能 Skills ➢共同的价值观 Shared Value

企业文化理论及其发展

企业文化理论及其发展

第二章 企业文化理论学说与发展阶段
2、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阶层划分的思想
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行政管理思想理论,理想的行政组
织体系应该是一种“官僚制”、“科层制”
1
活动划分
2
任务与职责
3
员工培训
4
职业化
5
规则和纪律
6
理性
企业文化学>>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理论学说与发第展十一阶页段,共48页。
管理 14 条原则
1 分工原则 2 权限与职责原则 3 纪律原则 4 尊重等级和横搭跳板 5 个别服从整体原则
6 报酬原则
7 指挥和命令统一原则
集权原则、等级系列原则、
秩序原则、公平原则、 保持人员稳定原则、 首创原则、集体原则
企业文化学>>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理论学说与发第展十三阶页段,共48页。
第二章 企业文化理论学说与发展阶段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十六页,共48页。
第二章 企业文化理论学说与发展阶段
其一、高层次需要总是以低 层次需要为条件
其二、低级需求可通过外部 条件得到满足,高级需求要从 内部才能获得满足
金钱、物 质
梅奥1924
友情、互助 受到尊重
生理、安
社交、尊重自 我实现
全需要
马斯洛1943
激励力 =期望值×效价
期望值——是一个人对某一成果的偏好程度
效 价——可以把它看出是一种期望的折算率
个人需要 个人努力
个 人
组 织




期望理论模型
企业文化学>>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理论学说第与二十发一展页,阶共4段8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诞生标志
1982年7月 《企业文化》一书正式出版, 标志着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管理理论诞生
作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泰伦斯•狄尔 麦肯锡公司顾问爱伦•肯尼迪
《企业文化》 (泰伦斯.E.迪尔和阿 兰.A.肯尼迪,
• 强文化和弱文化 • 企业文化的五要素 • 企业文化的类型
企业文化五要素(2010年5月)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高效的企 业管理理论,缘起于七十年代美 日企业对比研究
七十年代,美国在同日本企业的竞争中连连败北。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美国的企业管理学者开始着手对美日两国的典型企业进行对比研究,企望 探究其中的奥秘
经过两国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比较研究,专家们发现:美日两国企业之间的 差距不在技术、设备、资本等物质要素方面,而在于两种企业文化的差异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创始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重要著作: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5年出版)
重要观点:
1、以“社会人”为理论前提,认为企业职工不仅有经济上的需要, 作为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一员,他们还有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 需要,金钱只是激励职工劳动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是员工的满意度和职工的士气 3、在企业的人群关系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
为了完成每天去送 130 件包裹的目标,司机 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计的程序。当他们接近 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 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倒 1 挡上,为送货完 毕的启动离开做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 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 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 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 钟 3 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 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货完毕后,他们在回 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热点二:当代国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文化研 究民族文化的分类研究 ——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系统
Power Distance权力距离
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Uncertainty Avoidance不确性规避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个体/集体主义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1最佳动作
•2合理的日工作量或恰当的工作定额原理
•3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
•4刺激性付酬制度
•5职能管理原理
•6实行“例外原则”
•7提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四、案例分析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员了十五万员工, 平均每天将 900 万包裹送到美国各地和 180 个国家。 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 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的培训他们的员工, 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UPS的工业工 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 究,并对每宗运输、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 准。这些工程师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 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 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 给出每一位司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
管理理论丛林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到一个相对缓和的阶 段,由于计算机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的引 入,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的 学说和新的流派。
管 理 过 程 学 派
人 性 行 为 学 派
社 会 系 统 学 派
数 理 管 理 学 派
决 策 理 论 学 派
系 统 管 理 学 派
经 验 主 义 学 派
后“4S”:管理的软件,即企业文 化 人员:指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
作风:指企业领导者、管理人员的 行为方式和企业的传统作风 技能:指主要人员或整个企业的独 特能力; 共同价值观:指能够激励人心、将 职工个人追求与企业组织目标很好 结合起来的价值观念或最高目标。
《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
经 验 角 色 学 派
社 会 技 术 学 派
经 营 管 理 学 派
权 变 理 论 学 派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实践
•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震撼人 心的事情莫过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 • 80年代美国的学者研究日本企业成功的秘密。 提出“企业文化”,其核心为“相互信任及其 微妙性” •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 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 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 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 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 •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也被称为管理的企业文化 时代。
• 企业环境(不是指企业内部环境,而是指经营所处 的极为广泛的社会和业务环境,包括市场、顾客、 竞争者、政府、技术等状况) • 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 • 英雄(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可以鼓励员工) • 习俗和仪式(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 文化网络(企业内部传播消息的非正式渠道)
企业文化的深入发展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的作者(理查德帕•斯卡尔和 安东尼•阿索斯)指出,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在于: 硬管理与软管理的有机结合。作者还中书中提出了 一种框架性管理模型,即“7S”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的成功因素是重视三个 硬性S的同时,更加重视四个软 性S;而美国企业在管理中过分 偏重三个S,忽略了四个软性S 前“3S”:管理的硬件

只有金钱刺激才能生效 以自我为中心 不关心组织 管理上采用强制惩罚办
法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非正式组织对人影响大 管理上不应只是监督和
命令
要提高员工满意度,鼓
舞士气,重视关系,培 养员工归属感和集体感
应提倡集体奖励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Masculinity/Feminine男性化/女性化社会 Long /Short Term 长期/短期倾向
霍夫斯塔德文化四维模型 跨文化管理和民族文化研究的代表
权力距离( PD)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期望
个人主义(CI) 和集体主义
社会中个人与群体之间 的关系
霍夫斯蒂特模型
不确定性规避 (UA)
对不同危险事物的典型 反应
• • • • • 通过对美国75家公司的研究,返现这些公司都以公司 文化为动力,取得惊人的成绩,因此概括了美国优秀公司 的八大特点: 行动迅速,决策果断; 接近顾客,以优秀的产品和优秀服务维持优势; 锐意革新,全力支持敢闯敢做的改革者; 珍视企业至为宝贵的资源——人,通过人潜能的发挥来提 高生产率; 以价值准则为轴心,把公司每部的各种力量凝聚到企业目 标上来; 扬长避短,展开多角化经营,增强应变能力; 组织结构简单,减少层次; 宽严相济,张弛有节,注重管理艺术。
——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人际关系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管理理论丛林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美国管理学家
重要著作:
《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出版) 《科学管理》 (1912年出版) 科学管理的核心:

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从现代企业文化理 论视角出发,这可以说科学管理理论是企业文化思想的萌芽。
• 经营六职能:技术活动、财务活动、商业 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 • 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控制 • 十四条管理原则 • 法约尔的古典管理理论是在韦伯理论基础 上的升华,使萌芽状态的企业管理理论得 到进一步发展。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力 得到迅速提高,一些发达国家 的工人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赚钱不再成为他们劳动的惟一 需要,“经济人”假设陷入了 困境,工人的劳动士气低落重 新困扰着企业主。为解决这个 问题,30年代在霍桑试验的 基础上,美国管理学家梅奥提 出了“人群关系论”。
《Z理论》
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美国日裔学者。 主要著作:《Z理论》(1981) 贡献: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微妙性 与亲密性,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 行“民主管理”。 •该书中,威廉.大内以日本出现的经济奇迹为参照,把典型 的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称为A(America)型,把典型的日本企 业管理模式称为J(Japan)型,把美国少数几个自然发展起 来的、与J型具有较多相似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称为Z (Zygote合子、受精卵)型。即主张日本和美国成功经验相融 合。
• • •

热点一:关于企业文化测评的研究
• 国内外对于企业文化测评的研究主要分为定量分 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流派。 • 定性研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沙因教授
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深层结构进行探讨,也提出进行现 场观察、现场访谈以及对企业文化评估的步骤
• 定量研究:密西根大学的奎恩教授 • 定量化研究学派认为组织文化可以通过一定的特 征和不同的维度进行研究,在理论基础上提出模 型,再进一步地测量、评估和诊断组织文化。
日本企业普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员工具有更强的奉献精神,企业内部上 下一心,相互协调,踏实肯干,纪律严明,有极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这 一切都归功于日本人把西方理性和东方灵性融为一体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于是引起美国学者和世人的关注
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企业文化阶段
• (一)背景:日本的迅速崛起 • (二)直接原因:美日比较 • (三)管理重点:制度+文化
企业文化
代表人物和著作
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 迪尔和肯尼迪《企业文化》 彼德斯和沃特曼《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企业的经验》 阿索斯《日本的管理艺术》 奎恩和肯伯雷:运用竞争价值理论模型测度组织文化 爱德加•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