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企业文化理论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通过对美国75家公司的研究,返现这些公司都以公司 文化为动力,取得惊人的成绩,因此概括了美国优秀公司 的八大特点: 行动迅速,决策果断; 接近顾客,以优秀的产品和优秀服务维持优势; 锐意革新,全力支持敢闯敢做的改革者; 珍视企业至为宝贵的资源——人,通过人潜能的发挥来提 高生产率; 以价值准则为轴心,把公司每部的各种力量凝聚到企业目 标上来; 扬长避短,展开多角化经营,增强应变能力; 组织结构简单,减少层次; 宽严相济,张弛有节,注重管理艺术。
——科学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人际关系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管理理论丛林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美国管理学家
重要著作:
《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出版) 《科学管理》 (1912年出版) 科学管理的核心:

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 要倡导精神革命,劳资双方利益一致。从现代企业文化理 论视角出发,这可以说科学管理理论是企业文化思想的萌芽。
《Z理论》
威廉大内(William Ouchi),美国日裔学者。 主要著作:《Z理论》(1981) 贡献: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微妙性 与亲密性,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 行“民主管理”。 •该书中,威廉.大内以日本出现的经济奇迹为参照,把典型 的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称为A(America)型,把典型的日本企 业管理模式称为J(Japan)型,把美国少数几个自然发展起 来的、与J型具有较多相似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称为Z (Zygote合子、受精卵)型。即主张日本和美国成功经验相融 合。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高效的企 业管理理论,缘起于七十年代美 日企业对比研究
七十年代,美国在同日本企业的竞争中连连败北。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美国的企业管理学者开始着手对美日两国的典型企业进行对比研究,企望 探究其中的奥秘
经过两国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比较研究,专家们发现:美日两国企业之间的 差距不在技术、设备、资本等物质要素方面,而在于两种企业文化的差异
企业文化阶段
• (一)背景:日本的迅速崛起 • (二)直接原因:美日比较 • (三)管理重点:制度+文化
企业文化
代表人物和著作
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 迪尔和肯尼迪《企业文化》 彼德斯和沃特曼《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企业的经验》 阿索斯《日本的管理艺术》 奎恩和肯伯雷:运用竞争价值理论模型测度组织文化 爱德加•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诞生标志
1982年7月 《企业文化》一书正式出版, 标志着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管理理论诞生
作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泰伦斯•狄尔 麦肯锡公司顾问爱伦•肯尼迪
《企业文化》 (泰伦斯.E.迪尔和阿 兰.A.肯尼迪,
• 强文化和弱文化 • 企业文化的五要素 • 企业文化的类型
企业文化五要素(2010年5月)
Masculinity/Feminine男性化/女性化社会 Long /Short Term 长期/短期倾向
霍夫斯塔德文化四维模型 跨文化管理和民族文化研究的代表
权力距离( PD)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期望
个人主义(CI) 和集体主义
社会中个人与群体之间 的关系
霍夫斯蒂特模型
不确定性规避 (UA)
对不同危险事物的典型 反应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 主要反映在他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 论》一书中。 • 理想的行政体系是“科层制”。 • 通过组织的结构性设计,使组织中的每一 个人依靠责任感和基本工作原则,客观合 理的处理各项事务。 • 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能提高工作效率, 但排斥感情因素,扼杀个人积极性和创造 性。
法约尔的管理要素和管理职能理论
男性化与女性 化 ( MF):
自信、性别、角色的期望
霍夫史特德文化四维模型
热点三:奎因(Quinn)和卡迈隆 (Cameron)的组织文化评百度文库量表

只有金钱刺激才能生效 以自我为中心 不关心组织 管理上采用强制惩罚办
法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非正式组织对人影响大 管理上不应只是监督和
命令
要提高员工满意度,鼓
舞士气,重视关系,培 养员工归属感和集体感
应提倡集体奖励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
•1最佳动作
•2合理的日工作量或恰当的工作定额原理
•3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
•4刺激性付酬制度
•5职能管理原理
•6实行“例外原则”
•7提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四、案例分析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员了十五万员工, 平均每天将 900 万包裹送到美国各地和 180 个国家。 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 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的培训他们的员工, 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UPS的工业工 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都进行了时间研 究,并对每宗运输、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 准。这些工程师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 过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的时间,甚至 上厕所的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 给出每一位司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
• • •

热点一:关于企业文化测评的研究
• 国内外对于企业文化测评的研究主要分为定量分 析和定性分析两个流派。 • 定性研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沙因教授
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深层结构进行探讨,也提出进行现 场观察、现场访谈以及对企业文化评估的步骤
• 定量研究:密西根大学的奎恩教授 • 定量化研究学派认为组织文化可以通过一定的特 征和不同的维度进行研究,在理论基础上提出模 型,再进一步地测量、评估和诊断组织文化。
管理理论丛林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到一个相对缓和的阶 段,由于计算机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的引 入,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的 学说和新的流派。
管 理 过 程 学 派
人 性 行 为 学 派
社 会 系 统 学 派
数 理 管 理 学 派
决 策 理 论 学 派
系 统 管 理 学 派
经 验 主 义 学 派
经 验 角 色 学 派
社 会 技 术 学 派
经 营 管 理 学 派
权 变 理 论 学 派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实践
•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震撼人 心的事情莫过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 • 80年代美国的学者研究日本企业成功的秘密。 提出“企业文化”,其核心为“相互信任及其 微妙性” •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 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 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 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 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 •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也被称为管理的企业文化 时代。
• 企业环境(不是指企业内部环境,而是指经营所处 的极为广泛的社会和业务环境,包括市场、顾客、 竞争者、政府、技术等状况) • 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 • 英雄(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可以鼓励员工) • 习俗和仪式(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 文化网络(企业内部传播消息的非正式渠道)
企业文化的深入发展
热点二:当代国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文化研 究民族文化的分类研究 ——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系统
Power Distance权力距离
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Uncertainty Avoidance不确性规避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个体/集体主义
为了完成每天去送 130 件包裹的目标,司机 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计的程序。当他们接近 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 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倒 1 挡上,为送货完 毕的启动离开做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 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 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 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它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 钟 3 英尺的速度快步走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 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货完毕后,他们在回 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的作者(理查德帕•斯卡尔和 安东尼•阿索斯)指出,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在于: 硬管理与软管理的有机结合。作者还中书中提出了 一种框架性管理模型,即“7S”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的成功因素是重视三个 硬性S的同时,更加重视四个软 性S;而美国企业在管理中过分 偏重三个S,忽略了四个软性S 前“3S”:管理的硬件
4、企业领导能力的高低,主要看满足职工需要的程度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X理论和Y理论
——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X理论:
工人生来就是懒惰、自私、守旧、缺乏责任心、想象力、创 造力和理性的。 管理者应采用以外部监督、控制为主的硬性管理。
Y理论:
工人的本性是要求工作的;他们愿意而且能够主动承担责任; 在组织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工人不会采取消极抵制态度的;他们 大多数人都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问题是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 自私不是人的本性,是后天生活经验造成的;人是有理性的,能 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管理者应对工人实行启发诱导式的软管理。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梅奥——人际关系学说创始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重要著作: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5年出版)
重要观点:
1、以“社会人”为理论前提,认为企业职工不仅有经济上的需要, 作为复杂社会关系中的一员,他们还有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 需要,金钱只是激励职工劳动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是员工的满意度和职工的士气 3、在企业的人群关系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
自我实现的需要
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
感情和归宿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1950年赫(HE)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
激励因素
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
工 资 监 督 地 位 安 全 工作环境 政策与管理制度 人际关系
工作本身 赏识 提升 成长的可能性 责任 成就
第三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结构 STRUCTURE 战略 STRATEGY 共同价值观 SHARED VALUES 技能 SKILLS 人员 STAFF 作风 STYLE 制度 SYSTEMS 战略:包括计划、措施,指一个企 业如何获取和分配有限的资源以达 到预定的组织目标; 结构:指一个企业的组织方式; 制度:指信息在企业内部传送的程 序、形式;
人性假设
经济人 社会人 自我实现人
人好逸恶劳、不负责任 工作只是为了人的基本
生存需要
人工作除了物质条件外,
从根本上是为了社会需
人除了社会需求外,
还有发挥自身潜力、 表现自身才能的欲望 人是勤奋的、愿承担 责任和有进取心的 管理者应创造和谐愉 悦的环境,充分发挥 潜力和能力,让获得 知识,增长才干,感 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 组织目标个人目标同 时实现。 自我实现需要
日本企业普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员工具有更强的奉献精神,企业内部上 下一心,相互协调,踏实肯干,纪律严明,有极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这 一切都归功于日本人把西方理性和东方灵性融为一体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于是引起美国学者和世人的关注
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后“4S”:管理的软件,即企业文 化 人员:指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
作风:指企业领导者、管理人员的 行为方式和企业的传统作风 技能:指主要人员或整个企业的独 特能力; 共同价值观:指能够激励人心、将 职工个人追求与企业组织目标很好 结合起来的价值观念或最高目标。
《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
• 经营六职能:技术活动、财务活动、商业 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 • 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控制 • 十四条管理原则 • 法约尔的古典管理理论是在韦伯理论基础 上的升华,使萌芽状态的企业管理理论得 到进一步发展。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力 得到迅速提高,一些发达国家 的工人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赚钱不再成为他们劳动的惟一 需要,“经济人”假设陷入了 困境,工人的劳动士气低落重 新困扰着企业主。为解决这个 问题,30年代在霍桑试验的 基础上,美国管理学家梅奥提 出了“人群关系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