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形象战略(doc 8)

合集下载

城市定位及其形象塑造

城市定位及其形象塑造

和调整依据。
02
城市形象塑造强化城市定位
通过有效的形象塑造,能够增强公众对城市定位的认知和认同,提升城
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03
城市形象塑造推动城市定位的调整
根据城市形象塑造的实际效果和公众反馈,可以对城市定位进行调整和
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定位与形象塑造的互动发展
1 2 3
城市定位与形象塑造相互依存
城市定位为形象塑造提供基础,而形象塑造则反 映并强化城市定位,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城市定位与形象塑造的动态调整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城市定位和形象 塑造都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与城市发展的 同步和适应性。
城市定位与形象塑造的协同效应
通过有效的协同合作,可以实现城市定位与形象 塑造的良性互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 竞争力提升。
世界级的现代化建筑和设施,如鸟巢、水立方、CBD等,展现了北京现代化的一面。
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塑造
总结词
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化的城市之一, 以其独特的城市形象和魅力吸引了全球 的目光。
VS
详细描述
上海拥有世界级的摩天大楼和商业区,如 陆家嘴金融区、南京路步行街等,这些建 筑和设施展现了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同时,上海也是中国最具文化氛围的城市 之一,拥有众多博物馆、艺术馆和剧院, 这些文化设施丰富了上海的文化内涵,使 其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文化名城、生态之城等。
02
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形象的定义
城市形象的定义
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在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它由城市的空间布局、环境状况、城市特色、文化 底蕴、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构成。

城市形象设计的战略意义

城市形象设计的战略意义

城市形象设计的战略意义
城市形象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城市管理和发展战略。

它关乎城市的
整体形象与品质,对提升城市吸引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具有战略意义。

首先,城市形象设计能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城市的形象
代表着城市的形象认知,通过形象传达城市的品牌内涵和诉求。

一个
优美、和谐、富有活力的城市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来到城市,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市形象设计能够推动城市的发展。

通过城市形象设计,
可以对城市的交通、城市规划、公共设施、环保等进行整合和分析。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城市的整
体发展。

而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
度和独特性,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

最后,城市形象设计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城市形象设
计不仅要有美观的外观,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现实情况和城市居民需求。

优秀的城市形象设计不仅能提高城市的审美水平,还能提供更好的城
市功能和方便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

因此,城市形象设计不仅关乎城
市形象的实现,同时也关乎城市的人民幸福感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城市形象设计是城市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能够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推动城市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
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城市形象设计,为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展望篇第三章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从经济硬实力竞争走向文化软实力竞争。

一座城市是否拥有鲜明的个性形象与国内外驰名品牌,已成为该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象征和标志。

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城市,要在新的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着眼于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更高目标,大力加强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

第一节加强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早在20世纪中期,国外的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城市形象与城市品牌建设”这一新的城市竞争战略。

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刚刚获得独立的新加坡既无自然资源、又无劳动力素质优势,为解决这一发展困境,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出首先要彻底改变了新加坡的城市形象,将它由原来四处沼泽的不毛之地改造为花园城市国家。

经多年努力,新加坡以全新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资,使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成为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富国。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内部诸要素,经过长期综合发展给人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和直观的反映和评价。

城市形象代表着城市的身份和个性,它反映着城市自然地理形态、历史文化的“文脉延伸”、产业结构特点、城市功能和整体视觉的特色。

一座城市,当它依据自身的自然地理状况、经济基础、文化内涵文脉发展,就会形成自身的个性与特色。

这样的个性与特色才能给人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形象的优劣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之间人才、资金、市场的竞争,说到底,可以看作是城市形象的竞争。

特别是在当今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城市形象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注意力资源”,它不仅本身就是生产力,而且是新城市经济资源的整合器。

在崇尚个性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城市如果不能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就不可能引起世人的关注与青睐,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

要提升城市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就要大力打造高品位、广影响的城市品牌。

中国各大城市形象标识(logo)案例

中国各大城市形象标识(logo)案例

城市文化背景设计元素色彩运用LOGO释义宣传口号Logo1、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是著名的侨乡。

2、莞香是东莞特有的,包括东莞城市的名称也是从莞香莞草来的。

以莞香花作为核心设计元素。

1、反映东莞独有特色。

2、寓意东莞发展轨迹。

3、符合莞人气质。

4、体现莞人精神。

5、代表东莞开放贸易传统。

6、提升东莞都市化品味。

以绿、蓝、红、橙四种颜色作为东莞城市的主色彩。

绿色表明东莞是一个宜居的绿色生态城市。

蓝色体现“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也表达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推动自主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

红色体现东莞的城市活力,展现莞人的热情和进取。

橙色表达东莞城市的温馨,传递了莞人对未来多彩都市化生活的期待。

该标识以东莞特有的莞香花为核心设计元素,花簇的组合形式和五花瓣的造型充分体现了莞香花的特征;花瓣造型在莞香花清新柔美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糅合了“”及其拼音字母“Dongguan”等设计元素,造型刚柔并济、充分张力,寓意东莞的多元发展和无限活力。

东莞城市标识设计以绿、蓝、红、橙等四种颜色作为东莞城市的主色彩,以“活力”作为东莞城市核心价值,东莞有三个最核心的内容需要通过“活力”来演绎和传递。

“活力”准确反映东莞的发展轨迹,充分提炼东莞的城市精神,有效引领东莞的未来方向。

“每天绽放新精彩”以“活力”为核心价值进行创作,活力东莞,充满活力,活力每一天,绽放活力每一天,每天绽放活力,每天绽放精彩,每天绽放新精彩。

语言富有诗意和感召力,代表东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活力,对不同目标群体均具有吸引力。

1、杭州是我国东南沿海开发开放的重要窗口。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

包括西湖这样的世界遗产2、七大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产丰厚。

1、以汉字“杭”的篆书进行演变,将城市名称与视觉形式合二为一。

2、强调江南建筑元素,微妙地传达了城市、航船、建筑、园林、拱桥、水等特征。

城市形象(史上最全面)

城市形象(史上最全面)
城市形象——从概念到设计
引言 认识中国城市建 设中的形象工程
近年来,形象工程成94000篇,用时0.049秒,由此可见社会各界对形象工程的 关注程度。回顾几年以前,形象工程还是一个褒义的、时髦 的新闻用语,但是人们越来越发现此类工程往往与劳民伤财、 华而不实相关联。时至今日,在中国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了 一幅极不协调的图景:一方面,中央政府多次约束形象工程, 社会舆论也多次批评和谴责形象工程,但许多地方政府还是 热衷于此道,并且“形象工程’’规模越来越大,花样越来 越多,情节越来越恶劣,危害越来越严重。据建设部有关官 员称,全国1/5的城镇在建设中存在形象工程。考虑到中国 有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这一比例下的城镇数量为数 已经很可观了,其危害程度足以令人瞠目结舌。问题的严重 性还在于,根据一般的经验观察,这一比例可能被大大地低 估了,从严格意义上讲,多数城市在建设中存在形象工程, 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文艺复兴时期几何化的 城市规划设计1
文艺复兴时期几何化的 城市规划设计2
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伯奈说过 一句名言: “不做小的规划,因为小规划没有激奋人们 血液的魔力,而且它们本身也很可能难以实现。要做大规 划,目标高远,为之奋斗,不要忘记,一个高超而合乎逻 辑的构思一旦实现,便永不消亡。”这可以看成当时“城 市美化运动”价值取向的写照。
3)实施城市营销:城市产品和形象是形象战略的基础, 城市营销则是城市形象战略能否实现以及成功与否的关 键,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手段。城市形象塑造和营销手段 主要可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为以下三类: 1)利用广告进行宣传。西方城市广泛地开展着城市形象运 动。他们通过新闻宣传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制作 大量的广告,精心设计并印发宣传册子,竭力宣传自己 具有某个大区域的地理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区位。 2)利用重大事件制造轰动效应。通过重大事件,如奥运会、 世界足球锦标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各种博览会、各种国 际会议,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服装节、电影节 等,以及各种节日和贸易集市等进行宣传、交流。 3)改善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塑造现代城市景观,改善人 们的印象,满足人们对生产与生活条件和环境的要求, 建设一个适宜居家生活、企业发展、商务活动和旅游的 可持续城市。

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作者:方琪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6期2015年2月28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武汉市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良好的城市形象以及有效的传播策略在武汉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起着重要作用。

一、武汉市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自然、人文诸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形成的总体印象。

它包括城市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生态、城市发展比较优势、城市规划等内容,是整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形象具有综合性、独特性和标识性等特征,是城市发展硬实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双重提现,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城市形象不仅有助于增强城市的对外核心竞争力,更有利于增强城市内部市民的自豪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武汉市地处中国中部,拥有联通南北、贯穿东西的区位优势,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自古以来,武汉市就是国内重要交通枢纽。

明末清初,武汉是“四大名镇”之一;国民革命时期,国民政府曾经迁都武汉;现代的武汉,因其优越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经济基础成为中国中部唯一特大中心城市。

然而,由于武汉的城市品牌与城市营销缺乏准确的定位和系统的战略,导致城市形象传播效果与武汉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物质条件并不符合。

再者,武汉的“火炉城市”、“最市民化城市”等负面形象已经先入为主、不胫而走,使得武汉的城市形象建设面临巨大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汉市想要成功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改善城市形象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武汉市在申请“全国文明城市”期间采取了整体的、系统的、清晰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使得武汉在此次评选中一举夺得“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二、武汉市城市形象传播策略(一)政府明确城市形象定位和城市识别系统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明确武汉的城市性质为:“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教科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杭州是一个拥有天堂美景的艺术之城,天堂美景、快乐人生,悠悠历史、传统佳艺。

杭州这个城市有漫长的历史、深远的记忆,这是她之所以有城市文化的根本原因。

虽然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漫步云游杭州,并且都会被她四季变幻的自然山水特色所感动,被这个城市与这片美景竟如此密切地长期生活在一起所打动;但杭州更神秘久远的魅力还在于那些名胜美景背后、如珍珠散落一地般的人文历史、名人印迹、民间传说和老店故居,在那些尚在自然承继之中的种种传统佳艺;在于江南人代代相传、勤奋而又闲适的生活方式。

杭州的城市生活特点是热爱自然人生和艺术人生。

西湖秀美的山水中历来就随处可见艺术家的足迹和留痕,但这种艺术的特点不一定是国内一流或黄钟大吕之作,而主要是集古今各朝代时期、集雅俗各类文墨艺人、集欣赏、实用和休闲为一体的艺术,是为日常生活增彩和提高质量的艺术。

这些生活化的艺术从不耻于表现在伞、扇、剪、筷、席、杯、丝线、布艺和茶叶上,所以它们也体现在桥、塔、楼、阁、厅、院和园林中。

杭州人的生活也因此讲究个性和意境,但这种向艺术靠拢的日常生活,主要是天天走入、溶入大自然的习惯和乐趣,经常增添生活时段中享受性节奏的自主和自娱,总是利用闲暇去搜寻生活新意的爱好和享受。

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经常互动和自然结合是历代杭州人真正向往和亲身实践的生活方式。

杭州人在那些必然的历史发展、激烈竞争和时势动荡之中,一直完好保存着他们对大自然、艺术和日常生活的酷爱。

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形象,这是城市的重要视觉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对外传达城市的形象、信息,是城市识别系统中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要素,它接触的层面是广泛,可快速而明确地达成认知与识别的目的。

视觉识别是静态的识别符号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更直接。

城市标志就是其中之一,杭州也有他独特的标志。

这个标志以汉字“杭”的篆书进行演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城市形象问题探讨

城市形象问题探讨
维普资讯
20 0 2年第 2期


党 校
学 报
N O. 20 2, 02
( 总第 7 8期 )
J u n l h a t c o l fFu h u o r a t e P r y S h o z o of o
( n rl Ge e a . 8 No 7 )
在 城 市功 能 定 位 的基 础 上 , 将城 市 的 历史 传 统 、 城 市标 志 、 济支 柱 、 化积 淀 、 民风 范 、 态 环 境 经 文 市 生
等 要 素 塑 造 成 可 以感 受 的表 象 和 能 够 神 会 的 内 涵 , 城 市 各 种 内在 资 源 挖 掘 、 炼 、 合 与 具 体 是 提 组 工 程 策 划 、 计 、 施 相结 合 的“ 设 实 神形 合 一 ” 。

城 市 形 象的缘 起
到来 自全 国各地 的参 观者 都 由衷 地 称 赞 大 连是 中
国北 方最 富 有 朝气 和 活 力 的城 市 。 二 、 市形 象 的的 内在历 史 底 蕴 和外 在 特 征 的综 合 表 现 , 是城 市 总 体 的特 征 和风 格 。 是 它
这 是 一个 复 杂 的 系 统 工 程 , 划 城 市 形 象 应 从 三 策
个 方 面着 手 。
早在 2 O世 纪 7 0年 代 ,中 国社 会就 流 传 着“ 北
京没 有 不 敢说 的话 , 海 没有 不 敢穿 的衣 服 , 阳 上 沈
1 准 确定 位 , 出重 点 、 突 城 市 形 象 定 位 是 城 市 形 象 工 程 的 灵 魂 和 核 心 , 城市 形 象工 程 塑造 的依 据 。 市 形 象定 位 的 是 城

19 9 5年居 易 教 授 西行 主持 “ 安 城 市形 象 工 延 程 ” 划 , 开 了 中 国城 市 形 象 工 程 建 设 的 序 幕 , 策 揭 大 连 市 通 过 保 护 环 境 优 化 投 资 和 商 务 环 境 的 做 法 , 日益 成 为各 个 阶层 的共识 , 两 年 到 过大 连 正 近 的人 , 为 大 连 的城 市整 体 形 象 之美 赞 不 绝 口。 都 从 美 国前 国务 卿基 辛 格 、 国际 奥委 会 主席 萨马 兰奇 ,

建立良好城市形象的六个要点

建立良好城市形象的六个要点
维普资讯
爹 霞 , 爹 爹

叁叁匮皇越煎


一。 . … 一 一 一 一 .
能够 展示 出城 市 的气 氛 、 征 、 魂 的活 生 生 的 特 灵 内涵 的东西 , 这就 是城市 的文 化力 量 。 5 提 高 行 政工 作 效 率 建 立 良好 的城 市 形 . 象 , 要从 这人 手 , 就 从提 高行 政人 员 素质 人 手 , 努
建筑 艺术 与风 格 , 特别 是 标 志 性 景观 、 出城 市 进 景观 、 城市 壁 画和雕 塑景 观 及 其 民 俗 景观 , 一定
从 事实 上看 , 管近些 年从 中央到 地 方都在 尽 倡 导 支持 小城 镇的 发展 以促 进农 村 人 口的转移 , 但 实 际上 由于上述 等级化 的城镇 行 政 体 系 . 级 上
支持不 具规模效 益 的小城 镇 的结 论 。
城市功 能 是 否 完 善 , 提 高 城 市 吸 引 力 的 硬 条 是
件 , 吸引外资 的一 大筹码 。 是
3 突出塑造 城市个 性 。而这 一 个性 , 主要是 由它 的形 象来 体现 的 , 首先 又是 由 其外 在形 象体 现 出来。 因此 , 定要 依 据 城 市所 处 区域 . 其 一 按 区域 民旗 、 风情 、 理 、 候 等条 件 , 地 气 同时 吸取 国 内外 建筑设 计 的精 华 , 计 、 设 本 城 市 的个 体 设 建 建筑 和街区布 局 , 力戒雷 同和 硬性 模 仿。城 市 的
建立 良好 的城 市 形 象 , 一 个科 学 问题 。针 是
运用政 策 手段引导 、 保证 和促 进统 一 大市 场 的形 成, 促进 经 济行 为的规 范化 。 目前主要 是 落 实好

公共关系参考书目

公共关系参考书目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参考书目总论: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 1999年8月第一版2、曼纽尔·卡斯特, 《信息时代三步曲——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千年崛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2月第一版3、时蓉华, 《现代社会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年5月第1版4、魏宏森、曾国屏, 《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年第1版5、乌杰, 《系统辩证法》, 人民出版社, 1997年第一版6、李德顺, 《价值论》, 中国人民大学, 1987年9月第一版7、陈力丹,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7月第1版8、斯蒂芬·P·罗宾斯, 《组织行为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第1版9、D·赫尔雷格尔、J·W·斯洛克姆、R·W·伍德曼, 《组织行为学》, 华东师大出版社&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 2001年第9版10、卡尔·波普尔, 《科学知识进化论》, 三联书店,11、马克斯·韦伯,杨富斌译, 《社会科学方法论》, 华夏出版社, 1999年第1版12、诺贝特·埃利亚斯王佩莉译, 《文明的进程》, 生活·读书·三联书店, 1998年第1版13、J·P·福加斯,张保生、李晖等译, 《社会交际心理学》, 湖南出版社, 1992年7月第1版14、黑格尔, 《美学》, 商务印书馆, 1991年版15、[苏] 波斯彼洛夫, 《论美和艺术》,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版16、沃尔特·李普曼, 《公众舆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17、陈惠雄:《人本经济学原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版18、Scott M. Cutlip, Allen H. Center, Glen M. Broom.,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7th Ed. N. Y. Prentice Hall., 199819、Dennis L. Wilox, Philip H. Ault, Warren K. Agee, Public Relations:Strategiesand Tatics, 4th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520、Fraser P. Siegel, The Practice of Public Relations, 6th Ed.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199521、王乐夫、廖为建:《公共关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版22、段赛民:《CI战略与广告攻心传播》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版23、李强:《公共关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版24、张云:《公关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版25、黎运汉《公关语言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版26、《公共关系学新论——海外公关译丛》[英]萨姆.布莱克、译者:陈志云、郭惠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1版27、《公共关系心理学——全国应用心理学专业系列教材》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总主编:秦启文主编:黄希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8、《现代公共关系学——理论与技巧》何修猛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29、《网上公共关系》[美]谢尔·霍兹复旦大学出版社30、《公共关系学新论--组织形象管理》袁传荣宋林飞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1版31、《危机管理》罗伯特·希斯中信出版社 2001年第一版32、关立勋主编:《公共实例典范集成》(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33、翟向东主编:《中国公共关系特色初探》,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10月34、徐家良著:《政府形象与战略》,杭州出版社1996年10月35、胡宁生主编:《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上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11月36、黎元江著:《中国宣传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37、周振林等著:《领导者公共关系方法与艺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38、[美]丹尼斯.威尔科克斯等著:《公共关系战略与战术》,新华出版社1992年2月39、[美]杜.纽萨姆等著:《公共关系与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10月40、[美]H.弗雷齐尔.穆尔等著:《公共关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月41、[英]迈克尔.里杰斯特著:《危机公关》,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42、张楠《企业公共主管》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版43、《有效公共关系》〈美〉斯科特.卡特李普、阿伦.森特、格伦.布鲁姆著,汤滨、王彦、孙会良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44、《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罗伯特.希斯【美】詹姆斯?格鲁尼格等著卫五名译中信出版社,北京大学45、《公共关系实务》弗雷泽.西泰尔,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公共关系》郭惠民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46、《公共关系学》余明阳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47、廖为建:《公共关系学简教程》中国大学出版社1989版48、熊源伟:《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49、杜·纽萨媚等、罗建国等译:《公共关系与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版50、何北公关协会:《公共世界》杂志公开出版51、陕西公关协会:《公共关系》杂志公开出版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1、《公共关系学》李道平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公共关系学概论》王乐夫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公共关系学》汪秀英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儒家学说与东方公关意识一东方公关论》权裕编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5、《中国传统公共关系初探》杨洪璋等编著,中国物资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公共关系人员及机构设置6、《国际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于里著,工商出版社,1996年版7、《公关员》和铭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公共关系学》余明阳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9、《中国实用公关咨询大全》郑崇田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0、《21世纪经营管理的新趋势——知识管理》孙涛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11、《企业实用公共关系》邢颖著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年版12、《EQ情商》柏桦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公共关系的信息管理1.《广告调查》黄升民著,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2.《21世纪经营管理的新趋势——知识管理》孙涛著,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3.《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崔保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4.《信息就是信息》〈美〉迈克.布隆伯格著,雷鸣、顾矾译,工商出版社,1998年版公共关系调研1、《成功的公共关系》米德伯格著,机械出版社,2002年版2、《强势公关》萨菲尔著,机械出版社,2002年版3、《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产业》左美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中国公共关系教程》翟向东著,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版公共关系策划1、孙黎著《策划家》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年 9月版2、京华企业咨询中心《点子大师》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4年 9月版3、程旭兰主编《公共关系策划》,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5年 4月版4、林汉川编著《公共策划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年 9月版5、郭泰著《如何写企划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6、严兴福等《公共关系设计学纲要》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7、张景云、于涛《100个成功的公关策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9月8、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6月9、连玉明主编,《学习型城市》,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1月10、尹世杰,《消费经济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1、谭昆智,《营销城市》,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12、谭启泰:《谋事在人》广州出版社1996版13、王志纲:《行成于思》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版14、薛永应:《成事在天》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版15、王志纲、石声:《策划旋风》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版16、高玉金:《商家名称谋略》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版17、潘肖珏:《企业策划思路与方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版创造性思维1.《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王极盛著,第一版;2.《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日)高桥浩著,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7年第一版;3.《新思维的艺术》钟法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l990年第一版;4.《当头棒喝,如何激发创造力》〈美〉罗杰.冯伊区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5年版5.《怎样出点子》懋哥清先编著,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4年第一版6.《点子大师》京华企业咨询中心著,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4年版CIS与名牌战略1.《中国型 CI战略》贺懋华香港和平图书有限公司出版,1994年版2.《 CIS现代企业形象策略》林盘耸等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3.《CI中国企业形象战略》董锡健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4.《CI实务一企业形象设计》谢曙光等,知识出版社,1995年5.《企业迈向CI时代》雷晓明等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6.《企业系统形象策划》左章健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7.《实用命名艺术手册》潘文国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8.《新编实用商标手册》李小林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9.《名牌战略》刘仲康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年版10.杨金德,《CI基本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11.加藤邦宏,《企业形象战略》,台湾艺风堂出版社12.王维平,《现代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1996年07月第1版13.董锡健潘肖珏,《CIS:中国企业形象战略》,1995年03月第1版14.许俊基,《CIS发展与国别模式:超值企业形象设计》,2002年04月第1版15.林磐耸苏亚民吕一林苗杰,《CIS——现代企业形象策略》,1994年05月第1版16.许晨,《企业形象》,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17.李一,《信息网络时代的组织形象传播》2001年09月第1版18.刘光明:《经济运行与伦理:兼论中国企业形象》,1997年12月第1版19.[美]卡尔森(Carlson,G.)著楚风、楚明译,《曝光:利用传媒塑造企业形象》,2001年11月第1版20.涂林严龙茂徐振先郑立廊,《企业形象管理》,1996年02月第1版21.明安香,《企业形象管理:最新一代管理》,1995年12月第1版22.许晨,《企业形象——企业的魅力所在》,1988年10月第1版23.杨思远曹庆弘,《企业形象设计——理论及实务》,1996年05月第1版24.郑继方,《企业形象设计与文化营销》,1995年10月第1版企业文化l.《企业文化教程》潘肖珏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0年第一版2.《企业文化教程》方宪圩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3.《企业之魂》张毅等著,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4.《四通与四通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2年版5.《蓝岛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6.《中日企业文化荟萃》潘承烈著,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7.《中国传统公共关系初探》杨洪璋等编著,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1年第二版8.《中国企业文化一现在与未来》张德等著,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1年版9.杨张乔,郑智强,《企业形象的社会扩张——企业文化的一种新视角》,1989年08月第1版10.罗仲伟《托起辉煌——市场竞争与企业文化》,1997年05月第1版11.奚从清谢健,《现代企业文化概论》,2001年06月第1版12.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版13.罗长海:《企业文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14.刘光明:《中外企业文化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版15.罗新,《无风絮自飞——学者眼中的港澳信托企业文化》,1998年11月第1版16.孙钱章袁玉兰,《比较·启迪——中日企业文化比较研究》,1999年01月第1版17.[美]茨威尔著王申英唐伟等译,《中欧——华夏新经理人书架·第二批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2002年01月第1版公共关系传播9.胡正荣,《传播学》,北京广播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10.凯瑟琳·米勒,《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11.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广播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12.[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13.曼纽尔·卡斯特,《信息时代三步曲——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千年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14.和中孚戴广忠,《广告学原理》,1991年09月第1版15.刘林清,《现代广告学》(修订版),2002年05月16.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广告学教研室,《广告学——理论与应用》,1993年05月第1版17.傅汉章邝铁军,《广告学》,1985年08月第1版18.《传播媒介管理学》郑瑞城著,三民书局,1994年版19.《现代广告通论》丁俊杰、康谨中国传媒大学20.《媒体与广告》钟以谦人民大学21.《广告策划》黄升民中国传媒大学22.《广告调查与数据库运用》黄京华大学东南大学23.《媒介经营管理学》邵培仁、刘强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4.《媒体经营规划与管理实务》张宏源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5年版25.《媒介管理学》邵培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6.黄美琴、金琳,公关传播设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27.《广告主营销推广趋势报告》黄升民、杜国清等,社科文献出版社28.唐·E·舒尔茨、史丹立·田纳本、罗伯特·劳特朗,整合行销传播,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29.陆小华,《激活传媒》,中信出版社,2004年30.史蒂文.拉克斯,《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新华出版社31.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32.麦克尔·幸格尔特里,《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33.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34.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35.奥立佛·博伊德-巴雷特斯·纽播克里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新华出版社2004年36.《传播理论(传播与文化译丛)(根据英文第5版式翻译)(美国大学传播系学生必读书)》[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2第1版37.《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现代传播译丛》[美]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1第1版38.《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7第1版39.《广电媒介产业经营新论——传媒经营丛书》黄升民、周艳、马丽婕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第1版公共关系活动模式l.《公共关系的战略与战术》〈美〉丹尼斯,威尔科克斯等著,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2.《当代国际公共关系》郭惠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3.《竞争之星一一企业公共关系战略》张新胜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4.《中国公共关系教程》翟向东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4年版5.《公共关系设计学纲要》严兴福等,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I991年版6.《策划家》第 25章,孙黎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7.《世界商战》刘金树等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8.《公共关系案例》熊源伟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9.《美国企业竞争六大经典战例》〈美〉道格拉.拉姆齐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0年版公共关系专题活动1.《管理危机》希斯著,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2.《企业之魂》张毅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3.《企业革命》曾华国著,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4.《国际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于里著,工商出版社,1996年版5.《100国际名牌与公关和促销》马天祥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6.《定位与决策》乔木著,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年版7.《体验营销》施密特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公共关系礼仪芭芭拉·帕切特、(美)玛乔丽·布罗迪、贝奇·安德森:《国际商务礼仪》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版黄土基、黄鹤飞:《演说的技巧与艺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版丛杭青:《公共礼仪》东方出版社1996版周芙蓉《礼仪教程》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3 年 9 月第一版李惠中《跟我学礼仪》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2 年 2 月第一版任之《教你学礼仪》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年 6 月第一版李兴国《现代商务礼仪》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年 5 月金正昆《现代商务礼仪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年 3 月(美)芭芭拉·帕切特等李家正译《国际商务礼仪》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年版。

城市形象塑造PPT

城市形象塑造PPT
感谢您的观看
作者:
30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历史文化:如地方特色文化 、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
历史名人:如历史名人的故 居、事迹、传说等
城市规划
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交通规划: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 城市绿化规划: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化内涵
建立市民文明素质
评价体系,激励市 民积极参与
加强城市管理,维
护城市环境,提升 市民生活质量
PART 05
城市形象塑造的成功案 例
20
北京奥运会城市形象塑造
奥运会的举办: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
城市形象提升:奥运会期间,北京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形象和知名度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 通信、环保等方面
未来城市形象塑造的趋 势和展望
25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城市管理:利用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技术,提高城市管理 效率
公共服务:提供智能化的公 共服务,如智能医疗、智能 教育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交通系统:发展智能交通系 统,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环境保护:利用物联网和云 计算技术,实现环境监测和 污染治理的智能化
确定城市品牌定位 :分析城市特色, 确定城市品牌形象
制定营销策略:制 定符合城市品牌形 象的营销策略
开展宣传活动:通 过各种渠道宣传城 市品牌形象,提高 城市知名度
建立城市品牌联盟 :与其他城市或企 业合作,共同推广 城市品牌形象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一、城市形象系统的内涵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

它是从本城的各种要素中抽象出来的,外界可以识别并能留传下去的标识系统与标志景观,以城市形象系统的范畴。

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新、同,是因为城市形象本身就是由系统构成的。

正如企业形象系统一样,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视觉系统。

城市理念系统。

正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其经营理念一样,好的城市也是这样。

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想象系统的灵魂。

是一个特定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其历史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

其内容可以是城势下,城市的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理念是城市本身的价值观及城市居民的价值趋向。

城市理念系统包括了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包括了城市发展的最终定位,城市理念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念与发展目标。

城市行为系统。

城市行为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城市居民行为、城市商业行为。

政府行为包括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程度、政府管理行为、管理模式及等等。

城市居民行为既包括居民的道德行为,文化活动,社交礼仪等等。

城市商业行为包括企业之间的竞争等。

其实每一城市,每一区域,特定的行为效应总是会有所不同,有所现代的城市形象系统的构建就是各子系统之间的整合。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就要对城市自身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确定符合城市自身发展需要和时代需要的城市理念,并用它作为规范城市行为,建立独特完善的城市视觉系统,是城市各方面协调发展,呈现出全新的整体城市形象。

二、城市形象的构建途径首先,要进行城市定位。

在构建城市形象之前,一定要对城市进行定位分析。

离开了城市定位的城市形象塑造是盲目的、不科学的。

首先要远东突出杭城的特色意识。

任何时期,在杭州城市建设中,要永远保护西湖风景名胜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突出杭城的生态意识。

浅论现代城市构建综合形象的战略必要性

浅论现代城市构建综合形象的战略必要性
发展战略就是要在这个综合系统中塑造出符合城市快速而持久发展
利益的一种理念选择。所谓形象建设 ,理所当然是追求美好高尚形 象的建设 ,它是对上述各种环境的营造。这种追求完全有利于城市 的未来发展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它具有城市理想发展 观的鲜明特征。 1.2 城 市形象战略是一种塑造城市品牌的战略。城市形象战略 是一种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所谓识别,就是个性差异。就好像品牌 塑造,追求个性化差异形象。因此; 城市形象战略,就是将城市作 为产品,进行城市品牌的塑造,积累和提高城市的无形资产,是一 种追求长期收益的理性行为,就是在积累持续发展的力量和资本,
它完全是一种可持续 发展 的战略 。
1.3 城市形象战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城市形象战略 的主要目标是要塑造城市的独特美好的形象。而形象是为人而追求, 是为了获得人的肯定 、赞许和褒扬。城市形象的各子系统的构建都 是围绕着符合人的理想化的追求和期望来设计 、操作和规范的,人
(市民 和外来人员) 是城市形象的最终评判者。所以城市形象战略必
逐渐打破 ,新的全球城市体系正在重构。在全球范围内争夺资源和 市场的城市竞争不仅加快了全球经济体系和国际地域分工重构的进 程,而且促使新的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生产要素的高速流动加剧 城市竞争。中国的城市已由缺少竞争进人到 “ 战国纷争’的新格局。 , 关于城市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基本来源 ,徐康宁教授指出 , “ 能够提供具有优势的自 然和非自 然的环境, 是城市竞争力的条件” , “ 自然资源与环境构成城市竞争力条件的因素更多。有经济方面 非 的, 如产业基础、 城市规模、 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等; 有制度方面的, 如企业制度、政府服务、市场规范等; 也有文化方面的, 如价值观、 教育水准、文化意识等” L 3]。这些构成城市竞争力的因素,从城 市形象的角度来看,恰恰是形成城市综合形象的基础,也基本上涵 盖了构成城市形象的所有要素。因此,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和竞争优 势的提升,塑造良好的城市综合形象是重要的内容和形式。综观国 内外其他学者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和 结论, 也基本上类似于徐康宁教授的观点和结论。由此,可以说城 市形象的竞争将成为城市间比较和竞争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3 构建和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为城市发展带来综合效应 3.1 良 好城市形象的社会文化效应。一方面, 从塑造独特个性内 涵的城市形象的设计环节来看,就是要充分研究、挖掘城市的历史 文化内涵,充分发掘城市的自然、地理 、传统、风俗、传说、古迹 遗址等方面的文化价值,审视城市居民的伦理道德观念、生活追求、 工作态度、 人生信念、精神风貌等,予以批判继承, 进行优化重塑, 并进行定型和张扬。这个工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全面梳理一个城市 社会文化的过程,特别在现代城市建设的物质现代化、洋化、电气 化的进程中,这项工作对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掘和保护一个城 市、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 ,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这些带有浓郁 地区特色的文化内涵 , 往往恰是一个城市独特形象中不可模仿和复 制的理念内核。另一方面,从城市形象的传播实施过程来看,就是 张扬城市文化,传播城市精神内涵,扩散城市历史文化个性, 展示 城市居民、政府 、其他社会组织良好行为风范的过程,更是一个对 相关公众进行优良传统文化和良好生活风貌进行全方位 、多角度、 立体化教育的过程。此过程不仅仅是对公众的行为规范进行格式化 的过程,更主要的是城市独特文化的传播,让其了解 自身生活环境 的历史、传统、民情风俗等,增强其自豪感、对城市的归属感, 激 发其 自觉地维护生活环境 、热爱城市、约束 自身行为的热情 。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 ,良好城市形象的塑造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思想、 文化、道德水平的,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将 起到重要作用。第三,城市形象塑造有利于创建名牌城市,加速城 市全方位发展。通过城市形象设计与实施,不仅推动城市的基础设 施等硬件建设,又推动城市的组织制度和人们的思想作风、道德观 念等软件建设,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 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城市形象设计和传播,把城市理念形象、行为 形象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标、要求与城市视觉形象等城市物质文明 建设的指标、要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统一实施,必将实现两个文 明建设及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促进城市与农村、社会与经济、文 化与人的协调发展,从而在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设有 特色的名牌城市。因此,城市形象塑造有利于城市经济与文化协同

城市形象定义、作用、做法

城市形象定义、作用、做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进人黄金发展期,旅游直线升温。

一座城市的旅游业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旅游的发展依赖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青岛市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城市,旅游资源丰富,设施齐全。

本文以青岛为研究对象,在揭示青岛城市旅游与形象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青岛的城市形象提升策略,这对青岛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形象定义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主观印象,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城市形象是能够刺激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塑造与保持和谐的城市形象是全国各地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不仅对城市的经济、文化产生影响,还关系到城市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对城市整体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薛敏芝,2002)城市形象是构成城市的所有因素的综合外显,是公众对由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城市现状与发展趁势的印象与评价。

概念强调:城市形象既指构成城市的所有因素的综合外显,又指公众对城市的看法与评价,以及这种看法与评价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公众对城市的现状作出评价的同时,也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评价。

城市形象是城市内外部公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在大脑中形成的对城市各要素的综合感知与评价。

作为人与环境之间双向互动的产物,城市形象与城市的产生、发展可谓如影相随但城市形象的理论研究,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在环境认知研究者们的关注下发展起来。

人类城市的形态万千,要素多元,人们感知城市的途径和结果不一,使得人们对城市形象的内涵和理解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而基于不同的概念原点所展开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因此色彩纷呈,摇曳多姿。

本论文基于城市形象发生的角度,梳理了城市形象的内涵、功能、相关理论观点及其研究动向。

重大事件城市形象营销策略研究

重大事件城市形象营销策略研究

”” 键 】 大 件 市 [ 词 重 事 城 形象 销 关 o 营
一 、引言
警 部 , 入城 形 营 的 动 ,提 了体 分 融到 市 象销 活 中 并 出具
旅游 目的地 营销组合策略是市场营销 战略 的组成部分 .属于 i
旅 游 目 的地 战 略 的职 能层 次 . 受旅 游 目的 地 总体 经 营 战略 的制 并
品、稀有旅游产品、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受环境保护限制的一 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规模的大小 经济发展水平 些生态旅游产 品 ,可以采用较高的价格销售 。

文化背景 以及知名度、旅游资源丰度和独特性、可进入性、基础
3选择具有竞争能力的 . 销售渠道策略
l设 施等 旅游竞争力因 子等. 会对事件活动的发生、 都 发展产生深
重 大 事件 《 ea ee[一 词 最 初 源 于 西方 的旅 游 学 界 。 oh M g — vR) Rce
约。制定以提高竞争力和市场 占:- - 中心的旅游 目的地 营销组 认 为 重大事件是现代社会 的大型 “ i ; f率. - b 狂欢秀” .是指具 有戏剧特
合策 就是 略 在旅游目 的地目 标市场定位之 根据目 市场的 “点、 反应大众流行诉求和有着国际重大意义的大规模的文 后, 标 可以
. ,
价格 、渠道、促销四个 因素进行策略的整合 . 使之互相配合 . 综 分 :
△ 幡 曾 耀 田
l目 地 生 高的 游 媒 覆 率 赢 好 声 产 经 的 产 较 旅 和 体 盖 、 得良是 能 使 件 办 区
正确地确定旅 游 目的地具有竞争力的核心 产品 .并对旅游 目 重大事件一般称 为 大型活动”
2 定 有 争 的价 略 . 具 竞 力定 策 制

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成都市为例

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成都市为例

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成都市为例摘要:我国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对文化创意产业提出迫切需求。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功能提升的任务非常艰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已刻不容缓。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各种服务功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成都市民对城市文化的了解以及发展方向的预期,并针对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总结出政策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城市形象塑造、CIS战略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总量稳步上升,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市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当前成都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城市形象定位存在着定位模糊、缺乏专属性、缺乏完善性等弊病。

成都要参与区域竞争,完成在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亟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产业布局和城市形象定位。

为此,本文全方位分析了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城市形象的优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目标,按照科学的城市定位原则,提出了重新定位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和城市形象的思路及塑造策略。

本文的余下内容是这样安排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城市CIS模型的引入和分析,第四部分是城市CIS战略在成都市的应用,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从国内来看,目前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我国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功能提升的任务非常艰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已刻不容缓。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各种服务功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近年来,文化产业在我国也开始得到重视并有很大发展。

城市形象设计的战略意义

城市形象设计的战略意义

城市形象设计的战略意义随着城市发展的迅猛,城市形象设计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城市形象设计不仅仅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更是一个城市的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它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声誉,还能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甚至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形象设计对于城市的知名度和声誉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们关注和参观。

通过合理、精心设计的城市形象,能够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优势,让人们对城市有更深刻的印象。

例如,巴黎的浪漫形象、纽约的繁华形象、京都的古朴形象,都成为了这些城市的标志性特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城市形象设计对于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往往能给人以安全、稳定、发展的印象,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投资。

例如,硅谷的科技形象、上海的金融形象、东京的创新形象,都使得这些城市成为了全球投资的热点。

通过城市形象的设计,可以打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到城市,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形象设计还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往往能够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环境,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美好。

例如,芝加哥的公园形象、温哥华的环境形象、新加坡的整洁形象,都使得这些城市成为居民生活质量较高的城市。

通过城市形象的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公共设施、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水平,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让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城市形象设计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往往能够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才、企业和资本来到城市,推动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城市形象的设计,可以打造一个有活力、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城市形象设计在城市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更是一个城市的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城市文化与塑造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与塑造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与塑造城市形象随着文化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城市的文化价值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也日渐凸显, 显示出其巨大的影响力。

一定区域最先进的文化设施、最经典的文化成果都聚集在城市,而一个城市的人文环境和文化形象, 也往往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明水平。

因此, 如何展示城市文化魅力、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就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任务。

一城市文化的定位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淀。

城市文化几乎涵盖了整个城市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方式, 它不仅包括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精神理念和精神产品, 而且还包括建筑风貌、街景美化、广场规划和设计、雕塑装饰、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实体。

城市文化的结构大致上可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

凯文?林奇指出:城市文化的物质方面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展现着明确的与不明确的符号: 旗帜、草地、十字架、标语、彩窗、橙色屋顶、螺旋梯、柱、门廊、锈了的栏杆, 等等, 这些符号告诉我们其所有权、社会地位、所属的团体、隐性功能、货物与服务、举止, 还有许多其他的有趣或有用的信息。

以思想观念形式存在于市民大脑中的城市精神文化, 如城市居民价值观、精神追求、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传统、风俗习惯等, 则是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以及指导、影响、支配城市居民行为的规范、准则, 城市居民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心理的总和。

城市的制度文化, 指城市的各种用于约束市民行为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于城市市民的政策和体制。

城市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城市行为文化, 指即一切生活和工作在该城市里的市民的一切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

而城市文化形象, 则是指一个城市以其自然地理环境、外观建筑、公共设施、社会秩序、治安状况、人际关系及内隐的法律、制度、治理方式、价值观念、城市精神、行为方式等所形成的城市氛围, 综合作用于社会公众主观意识后所形成的基本印象。

天津市城市形象战略

天津市城市形象战略

天津市城市形象战略天津是中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城市。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天津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城市形象。

为了更好地推动天津的发展,制定和实施城市形象战略是必不可少的。

天津市城市形象战略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形象,提高天津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首先,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天津注重绿色低碳和智能化发展,通过创新科技、建设智慧城市,提供高品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从而塑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形象。

其次,天津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的城市形象,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吸引国内外投资和人才。

天津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城市和国家的联系,通过交流合作,提高天津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天津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

首先,在城市建设方面,天津加大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了一批标志性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如海河人工湖、天津之眼观光摩天轮等,提高了城市的美观度和吸引力。

同时,天津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投资建设了一批环保型企业和低碳产业园区,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在经济发展方面,天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国内外投资和人才。

天津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新平台,吸引了许多知名企业和人才来天津发展。

同时,天津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了便利条件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在天津投资兴业。

天津还注重打造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建立了一批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投资者。

此外,天津还加强了与其他城市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天津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友好城市协议,开展了多领域的合作,如经贸、文化、旅游等,扩大了天津与其他城市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范围。

天津还定期举办国际会展和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国际友人来天津参观和交流,展示了天津的魅力和发展成果。

解读城市形象

解读城市形象

解读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体现着城市的价值。

提升城市形象,首先要基于城市形象定位,制定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战略;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加强市容环境建设。

同时通过城市的品牌产品、通过城市的企业形象来经营城市的品牌形象;还要提升市民素养,抓好城市的“窗口”建设,提升城市的行为形象和服务形象。

标签:城市形象;市容环境;城市品牌;市民素质城市形象是指人们从不同层面对城市的印象和体验,城市形象包括物化的硬件系统,也包括非物化的软件系统。

城市形象也分层次,外层为城市形体形象,包括城市的景观艺术形象和环境形象;内层为城市的行为形象和精神形象,主要指城市企业形象、服务形象和市民精神、城市精神。

那么提升城市形象我们需要从各个层面来做加法和减法题。

1 基于城市形象定位,制定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战略城市形象定位是一种城市公关战略,它体现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形象定势。

比如,深圳是中国开放城市——经济政策的试验区;南京是文明古都——长江沿岸重要的中心城市;上海的形象定位是:中国著名城市——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城市发展要着重于城市个性,追求差异化优势,差异就是城市的特色、区别、个性和品位,就是城市的吸引力和能量,是经济效益。

一座城市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风格又可以称为城市的“个性”,城市“个性”源于历史特色、传统特色、地域特色和现代的城市功能、现代社会需求及在城市群结构中的地位(张鸿雁,1995)。

因此,政府在塑造城市形象、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充分体现城市的风格和个性,突出特色,发掘和继承城市文脉,把握城市内在品质的个性所在。

2 进行城市形象设计,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城市形象设计,即CI也叫CIS,是City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包括城市形象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

CI战略通过全方位的标准化、制度化、形象化和策略化,来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的精神因素,即城市精神共同体、城市价值观和城市文化,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形象战略一、城市形象系统的内涵所谓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的整体形状和特征,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

它是从本城的各种要素中抽象出来的,外界可以识别并能留传下去的标识系统与标志景观,以及信息符号。

城市精神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从社会、历史、文化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层次,是一种与城市同命运、与市民同呼吸的精神力量,是城市形象的“发动机”。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的感知与印象的综合评价。

其内容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包括城市建筑、城市交通道路、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广场等等。

软件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市民行为、城市文明、城市理念等等。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城市的形象是可以构建的,也是可以传播的,因此,城市形象是一个系统、有其科学内涵。

城市形象系统的X畴。

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城市形象建设是一个新、同,是因为城市形象本身就是由系统构成的。

正如企业形象系统一样,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理念系统、城市行为系统、城市视觉系统。

城市理念系统。

正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有其经营理念一样,好的城市也是这样。

城市理念系统是城市想象系统的灵魂。

是一个特定城市的精神支柱,也是其历史不断发展的信念所在。

其内容可以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可以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是城市历史风云和发展传统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

她如源泉,可以渗透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她是氛围,可以弥漫到城市的方方面面。

比如,XX的“XX精神”、XX的“时间就是金钱”、XX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佳”,都可以看作是这类感受的典型。

从总体上说,城市的理念成为城市整体存在的社会意义。

古代城市是为统治者存在的,例如皇宫,他一直都是处于这个城市的中心位置。

皇城居中本身就是一种理念。

那么,现代城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为了少数人而存在还是为整体居民而存在呢?这些问题摆到了现代人的面前,特别是文化与经济发展为一体的趋势下,城市的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理念是城市本身的价值观及城市居民的价值趋向。

城市理念系统包括了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包括了城市发展的最终定位,城市理念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念与发展目标。

城市行为系统。

城市行为系统包括城市政府行为、城市居民行为、城市商业行为。

政府行为包括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程度、政府管理行为、管理模式及等等。

城市居民行为既包括居民的道德行为,文化活动,社交礼仪等等。

城市商业行为包括企业之间的竞争等。

其实每一城市,每一区域,特定的行为效应总是会有所不同,有所区别的。

否则,XX人所谓的“精”,人所谓的“侃”,XX人所谓的“灵”,都是城市个性的体现。

城市视觉系统。

城市是财富的容器有时文化与艺术的容器。

现代的城市建设已不局限在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还包括对城市形象的建设方面。

以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为核心的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已经引起许多城市的高度重视。

我们每天都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城市。

因此,城市的视觉系统是城市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觉系统包括城市建筑。

城市的交通道路,城市广场,城市主题公园等等。

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城市形象的各个子系统是密不可分的。

城市形象系统的构建就是各子系统之间的整合。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就要对城市自身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确定符合城市自身发展需要和时代需要的城市理念,并用它作为规X城市行为,建立独特完善的城市视觉系统,是城市各方面协调发展,呈现出全新的整体城市形象。

二、城市形象的构建途径首先,要进行城市定位。

在构建城市形象之前,一定要对城市进行定位分析。

离开了城市定位的城市形象塑造是盲目的、不科学的。

更不可能对城市形象进行成功的塑造。

要对城市形象定位,首先要对城市的文化历史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

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城市也都有自身的特点。

XX位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南侧,维多利亚湾是世界上最好的天然避风港致意,而它位与远东主要贸易航线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宽广的海面可同时容纳百艘以上的百吨巨轮。

这里的气候使海港常年不结冰,XX正是凭借自由港和天然良港的优势,发展成为著名的世界贸易中心、远东金融中心、和世界首要集装箱港。

因此XX给自己定位为“自由之都”、“购物天堂”。

此外XX将自己定位为“北方XX”XX将自己定位为“南园之都”等等。

XX城市形象定位的指导思想是:突出杭城的特色意识。

任何时期,在XX城市建设中,要永远保护西湖风景名胜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突出杭城的生态意识。

使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各个方面协调配合,不断改善杭城的生态系统、生态结构与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突出杭城的多核组团意识。

不能继续按照城市单核向心的城建方针,充分利用钱塘江的优势,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突出杭城的经济强市意识。

因此,只有充分的了解城市自身的特点才能将城市进行很好的定位,从而塑造成功的城市形象。

第二,提出符合城市自身特点的理念。

精神理念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形象的核心要素,创造出城市个性化理念,在理念的推广中寻求城市的整体价值,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也是城市向健康方向发展的表现。

一个寻求发展的城市必须有符合自身特点的城市理念。

理念是对于城市构建的层次、质量有很大的关系。

合理的理念必须是被大众认同的,只有正样才能规X城市行为,成为城市发展的源动力。

不准确、不恰当的城市定位很容易导致城市形象的偏差,还可能造成人力、物力等的浪费。

文化是一个民族之根,一个城市之魂。

正如总书记所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因此,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把握趋势,顺时应变,在创新整合中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把握趋势,顺时应变,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强。

文化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城市的竞争力,不仅是经济的竞争力,而且是文化的竞争力;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文化的发展,更进一步说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纵观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没有文化的支撑,城市生产力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和大的发展。

当今世界已找不到没有文化概念和符号的城市,文化优势正在成为城市间经济竞争的环境优势和比较优势,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和劳动者文化素质,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软环境。

据统计,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近四分之一是文化企业。

文化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新亮点。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把建设文化强市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发挥优势,赢得发展先机。

改革开放以来,XX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市委明确提出“努力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着眼于“揽一流文化人才,建一流文化设施,创一流文化品牌”。

因此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趋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大发展。

XX的城市发展理念是“和谐,卓越”打造“帆船之都”。

XX在进行城市形象建设时,正是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建立了良好的城市视觉系统,在XX的许多广场上都能看到帆船造型的遮阳棚,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现代都市形象。

第三,规X城市行为。

规X政府行为。

政府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形象。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认知与评价。

因此,政府行为对塑造城市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政府行为包括以下几点:1.制订合理的政策。

一向政策的提出,必须考虑到它是否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是否维护广大市民的利益。

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2.建立合理的政府管理模式。

政府在对城市发展和居民进行管理时,一定要与市民进行沟通,作到政府与市民的信息对称性。

对于居民的意见,要认真进行分析,并适当进行管理的调整。

3.优化城市政府的管理效率。

决大多数资源都是有限的、稀缺的。

因此,如何用最小的开支取得最大的成效就应成为城市政府的主要目标。

规X市民行为。

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市民,或者说是市民的行为,市民的行为是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市容市貌,也就是城市形象。

“文明”一词就是从拉丁语中的“市民”引申而来的。

行为的形象效应,既有个体的,也有群体的;既有生活的,也有职业的;既有百姓的,也有官员的;举手投足之际,言谈话语之间,都是城市形象的一种反映。

对市民行为的规X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充分运用宣传舆论工具,进行大宣传、大发动。

分别在市有线电视台、市人民广播电台上设立“建文明城、当文明人”、“文明窗口大家评”、“讲文明、树新风”以及“城市管理”等专栏。

2.大力宣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公民道德纲要,对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突出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曝光,并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动员大会、踩街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环境卫生意识和依法守法意识,营造了创建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氛围。

3.深入开展“三德”教育,创造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

规X城市商业行为。

外省市对一个城市形象的判断,多数是通过窗口行业的服务状况实现,一个城市的市民素质和城市文化也是通过窗口行业的服务水平、职业道德、服务质量等体现出来的,因此抓好窗口行业形象建设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加强窗口行业的治理整顿,规X窗口经营作风,提高窗口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逐步形成爱岗敬业、维护XX形象的良好风尚。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城市的商业行为也是构件城市行为的重要因素。

公平合理的商业行为,不仅可使城市内部的经济细条发展。

还会直接吸引外部投资和找那人才。

规X行业行为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的公平竞争。

2.遵守个行业的行为规X。

3.公开监督。

4.实行各行业的奖惩制度。

第四,城市视觉系统建设。

视觉系统的建设是进行城市形象系统构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包括几下几个部分:城市建筑。

城市留给人民最深的印象莫过与鳞次皆比的房屋建筑。

良好的城市形象,需要造型优美独特,内蕴文化审美价值,展示城市发挥咱的表字兴建住。

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精品。

他象征着城市的精神,审美价值,所以城市建筑是反映城市特色的主要因素。

一个城市是否有其独特的吸引里,和她的建筑有无自己的风格有很大的关系。

富有地方特色的没的建筑是构成城市美丽景象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