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母亲的恩情教案

母亲的恩情教案

母亲的恩情教案母亲的恩情教案母亲的恩情教案篇1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掌握一个多音字的读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说古代的一位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

1、板书:母亲的恩情2、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谊。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和多音字。

报答不了指名试读课文。

四、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2、学生练习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见文后练习3。

2、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这首诗。

能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孟郊要出远门,他母亲是怎么想的?从哪儿看出母亲是在深夜缝衣,从母亲手中的针线和衣服上的针脚可以看出一针针一线线地缝。

2、指名读。

3、这一自然段讲了孟郊要出远门,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服。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母亲送儿子,会说些什么?板书:送儿天天挂念早点回来2、提示: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当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以后母亲每天要承受挂念儿子,盼望儿子的痛苦,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那孟郊听了有什么反应呢?他会想些什么呢?(孟郊会想: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所以伤心得要流泪,眼睛湿润了)3、看图,谁能说说自己对第2自然段内容的体会。

看母子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多么难舍难分!他们的深厚感情太令人感动了。

4、指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挂图,问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2、指名读,孟郊眼中看到了什么?孟郊把太阳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3、“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4、这一节写了孟郊上路时所见所感。

《母亲的恩情》优秀8篇

《母亲的恩情》优秀8篇

《母亲的恩情》优秀8篇《母亲的恩情》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9《母亲的恩情》(p52)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文包诗。

文章通过文本的描述,再现了《游子吟》的创作情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读悟,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中所包含的情感。

课文文共有5个自然段,1~3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

这首小诗共三句,第一自然段再现了前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通过慈母灯下“密密缝”,让人领悟到“意恐迟迟归”的辛酸。

这两句诗比较形象和直观,学生较易理解。

而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难点,理解第3自然段便是解决这一难点的突破口。

全文共三幅插图,插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每一幅插图都很好地再现了每一自然段(1~3自然段)的情境,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合理地利用课文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为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服务。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5个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游子吟》。

3.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4.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读熟课文,结合文、图,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掌握寸、永的笔顺。

第二课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能联系课语文内容,说说《游子吟》的意思。

学习余下的生字。

会用“忙着”造句。

第三课时:巩固前两课的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情导入,诱发感恩。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一块唱首歌好吗?——《世上只有妈妈好》2.我们叫“妈妈”还可以用什么来称呼她呢?——引出“母亲”并板书。

3.听(唱)过这首歌之后,假如你的妈妈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话要说?——引出“恩情”并板书。

4.在唐代有一名著名的诗人叫孟郊,他为报答自己的母亲的恩情写了一首诗叫《游子吟》,那么他是怎么写这首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补充完课题)9 母亲的恩情,看看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母亲的恩情 教案

母亲的恩情 教案

母亲的恩情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母亲的恩情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感恩父母,特别是母亲。

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孝顺心。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学生练习纸和笔。

3. 母亲相关的图片或故事。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母亲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2. 引导学生讨论,提供一些母亲对我们的关心和付出的例子。

探究(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母亲的恩情的重要性,母亲对我们的爱是伟大无私的。

2. 对比父亲与母亲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母亲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对我们的影响。

3. 分享一些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的真实故事或图片。

展示(10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母亲的恩情和母爱无私的特点。

2. 向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以及如何感谢母亲。

3.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和付出。

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母亲对他们的爱与关心。

2. 学生可以用文字或图片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 鼓励学生写下一封感谢信给母亲,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之情。

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母亲的恩情和母爱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通过行动来回报母亲的无私奉献,例如更加关心爱护母亲。

3. 以一个名人的名言作为结束语,强调母亲的伟大和特殊的地位。

练习(15分钟)1. 学生开展反思写作,写一篇关于母亲恩情的作文。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可以包含对母亲的感激、爱、关心、理解等方面。

3. 学生可以在纸上写作,并在课堂结束时提交给老师。

拓展(5分钟)1. 提醒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经常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关爱。

2. 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度过更多的时间,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孝心和爱意。

教学反思:此教案侧重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孝顺心。

通过讨论、展示、活动和写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母亲对自己的伟大无私的付出,从而培养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教案设计)《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2. 培养学生对母亲恩情的感知和珍惜;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母亲的恩情》的复印件;2. 班级展示板;3.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关于母亲的动情音乐,营造温馨的氛围;2. 教师引入课题,通过亲身经历或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思考和回忆。

二、课文阅读(10分钟)1. 教师提醒学生课文的主题是“母亲的恩情”,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点关注母亲的表现和孩子的感受;2.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辅助解答遇到的生词和理解难点。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课文中母亲的恩情如何体现;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母亲的付出和无私的爱;3.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出母亲的恩情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情感体验(15分钟)1. 教师准备一些图片和文字描述,展示母亲的辛勤劳动和关爱;2. 学生观看图片和文字描述,用心感受母亲给予的恩情;3.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感受体验分享,学生可以选择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感想。

五、阅读理解(20分钟)1. 教师布置课文《母亲的恩情》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2. 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理解题目,教师辅助解答疑问;3. 教师随机抽查学生回答,进行答案解析和讨论。

六、写作表达(25分钟)1.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个人感受,写一篇感谢母亲的作文;2. 学生独立完成作文,教师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和写作框架;3.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作文,教师进行个别指导;4. 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作文,班级进行欣赏和评价。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2.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3. 教师提出反思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母亲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首感恩母亲的诗歌或者写一封感谢信;2. 学生可以带回家,将自己写的作文和感谢信亲手送给母亲。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文章,了解母亲的爱和恩情,进而更加珍惜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同时,通过阅读文本,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语文技能。

2.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会朗读文章。

3.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学习如何描述母爱的特点和意义。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与母亲有关的MV或小视频,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与感悟。

第二步:预习导入1.请学生们打开教材上《母亲的恩情》这篇文章,让他们在默读3分钟内了解文章的大意和基本结构。

2.请学生们自己思考,母亲在文中所发生的故事和情感为何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三步:阅读与分析1.教师朗读全文,并对一些难懂词汇进行注释。

2.让学生们带着问题继续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情节和细节,最好是分段朗读,规范发音,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

3.询问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读出母亲行为中蕴含的情感和激发珍惜母亲爱的情感。

第四步:朗读练习1.请教师安排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1-2名同学进行朗读练习,并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及时互相纠正。

2.针对每一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辅导和提醒,帮助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加优秀。

第五步:写作辅导1.在理解文章和朗读练习步骤中,让学生们学会总结写作的思路和技巧,通过写作的方式对母亲进行表达和感谢。

第六步:课堂展示1.让每个小组进行PT展示,其他同学对于展示进行点评,增加展示的交互性和趣味性。

5. 作业布置1.要求在家完成一份作文,表达自己的母爱情感,呈现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2.原文背诵,熟练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二、教学反思这次的教学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母亲这个话题开展,让孩子们在逐渐了解母爱的同时,也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技能。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会母亲的辛劳和恩情。

2.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感恩母亲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母亲的形象描述:含辛茹苦、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2. 母亲的恩情: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

3. 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孝顺、尊重、关爱、陪伴。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母亲的辛劳和恩情。

2. 培养学生感恩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恩情。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回报母亲的恩情。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展示母亲的恩情。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母亲故事,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3.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一些关于母亲的图片,如母亲辛勤劳作的场景、母亲与孩子温馨互动的画面等。

2. 视频:选取一部关于母爱的感人电影片段或纪录片,如《妈妈》、《母爱伟大》等。

3. 故事:准备一些真实感人的母亲故事,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

4. 道具:准备一些代表母亲辛勤劳动的道具,如锅碗瓢盆、针线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妈妈的吻》作为导入,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展示母亲的形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母亲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的场景,让学生了解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3. 分享母亲的故事:讲述一些真实感人的母亲故事,让学生感受母亲的伟大恩情。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八、课堂练习: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恩情》的作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鼓励学生回家后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并承诺回报母亲的恩情。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观察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记录下母亲的辛劳和付出。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教学设计
3.生字词练习:要求学生抄写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每个字词写5遍,并学会组词造句。
4.课堂练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加强对课文知识点的巩固。
5.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讲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请父母签字确认。
6.拓展作业:鼓励学生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母爱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母亲的恩情》的学习。
2.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价值观方面: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亲情、友情等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字词,能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但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因此,在设计《母亲的恩情》这一课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4.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尚需引导,教师应适当放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的恩情。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的伟大和无私付出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母爱,体会母亲的恩情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整合汇编】《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2篇

【整合汇编】《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2篇

Fatalism is an excuse for the weak who lack willpower.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2021年《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2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学会本课10个绳子,两条绿线内所谓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顺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若干。

根据教材中的情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出示古诗《游子吟》)教师适当设疑:诗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期待,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了这篇课文就能弄清这些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1、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那好!开始自由朗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

(生自由读课文)2、刚才,你们读书可认真了,相信会有很多收获。

谁能勇敢的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谁读的最棒。

(师生评价)3、(课件出示生字词)你们看,这些淘气的生字朋友跑到这里来了,你们能响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采取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4、生字词读的很准确了,现在请你们再来读读课文,相信你会读的更棒!三、深读感悟1、指名读第一至二自然段。

2、读后你想说些什么?(生自由回答)(1)母亲的恩情表现在她的行动中,(出示课件: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a、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母亲的恩情?“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从昏暗的油灯以及衣服上细密的针脚来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b、读好这句话,看谁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给读出来。

(个别读、齐读)(2)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语言上,(出示第二幅图片,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a、同学们请看图,从母亲的表情(母亲的眼睛紧盯着孟郊)、动作(双手拉住孟姣)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母亲舍不得孟郊离去)b、从母亲说的话中你又能体会出什么?如果你是孟郊的母亲,此时你想对孟郊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如果你是孟郊,你会对母亲说些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充分体会母爱的伟大]c、那母亲的这句话该怎样来读?(个别读、齐读)(3)出示图片三,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读课文。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通用5篇)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通用5篇)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通用5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古诗导入,谈话激情1、我们每个人都有亲爱的妈妈,妈妈每天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我们在妈妈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你能用一件小事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2、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她无处不在。

自古母爱多恩重,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在50时回想起妈妈关爱他的这一幕幕,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3、[出示古诗],谁愿意为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吟诵这首诗。

指名读,还有谁愿意读,齐读。

4、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母亲(对,这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5、[出示成语],“骨肉之情痛痒相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母亲的爱“情深似海”板书情深似海母亲的爱“恩重如山”板书恩重如山这比山还重,比海还深的就是母亲对儿子的恩情呀。

齐读课题过渡: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体会这份浓浓的深情。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这是古时候的听字。

你们看,这个听字里包含有哪两个字呀?这是告诉我们,听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心,要用心去感受。

请大家轻轻地地打开书p52,拿好书,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2、我看出来了,大家也很想读是吗,那请你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尽量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刚才大家读得多认真呀,我想请你们读读这课的生字——(开火车)读准前后鼻音生字读得非常准,词语也能读好吗?自己试试看。

生词——(一人读一排)有这么一个词的意思是离开家到很远的地方工作、学习,这个词叫——古时候的“出远门”和我们现在可不一样,那时的交通不发达,也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基本靠步行,出趟远门,没个半年一年的根本回不来呀!——谁来读好这个词3、我还想请读书最认真的小朋友参加读书比赛呢,愿意吗?这么多人想读呀,那这样吧,请你捧起书再读一遍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我选读得最认真的小朋友参加比赛。

4、检查,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恩情。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母亲的恩情》的主题和内容。

2.掌握部分生字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1.提高语言翻译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3.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母亲的恩情》的主题和内容;2.设法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感恩之情。

难点1.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2.如何沟通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通过课堂布置、讲解、辅助卡片、引导讨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可以先放一首《妈妈我爱你》的歌曲,让学生回忆起和母亲之间的感情,进而为课堂内容引入。

第二步:讲解首先了解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然后带着这个问题读一遍故事的内容,然后问学生故事中的母亲为何跑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添加一些适当的注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的主题。

第三步:辅助卡片制作一些辅助卡片,例如一些词义卡、元音音节卡、练习卡等,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一些词义、发音的理解。

第四步: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母爱”这个话题,同时也提高学生自觉感恩母亲之情。

第五步:回顾课程结束后,可以随机抽取几名学生来回顾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并及时给予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将今天学到的知识传递给亲友,让他们也可以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标题: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主题:体验母爱要点:1.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2.探究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3.唤醒学生感恩之心。

六、教学评估通过布置习题和随堂测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

具体操作是:1.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练习小组;2.设计各种形式的题目,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完成答题方式,例如有选择题、填空题等;3.在课程结束时,通过随机抽取学生对答案的方式,评估学生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

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5则范文[修改版]

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5则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文包诗”形式的课文的一般学法,即通过诵读故事理解古诗的内容。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理解体会课文第三段“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整体感知同学们,今天我们谈话的题目是母亲,母亲也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

二、品读文本,感悟真情1、诗人孟郊他从小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到五十岁时写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谁愿意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指明学生读)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看图思考,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体会母亲的关怀和慈爱。

(学生交流)3、指导朗读前四句诗。

4、出示图:天亮了,儿子要走了,母亲把儿子一直送到村口的大路旁。

思考:母亲会对孟郊说些什么?(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三、深情诵读,品味诗句孟郊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母亲,踏上了远行的路,心里百感交集,请小朋友读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思考:1、小草为什么长得这样生机勃勃?2、孟郊由小草想到了谁,由太阳的光辉想到了什么?(指导理解“沐浴着阳光的……恩情啊!母亲的慈爱……光辉吗?”这两句话的意思)3、指导朗读后两句诗。

四、感情诵读,升华情感母亲的恩情如此深厚,让孟郊难以忘怀,一生都铭记在心,于是在五十岁那年,他写下来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怀,谁来读好这首诗?(指名读。

)五、拓展延伸,真情永驻学生交流:用具体的事情说说母亲对你的爱。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母亲的辛劳和付出,认识到母亲的恩情。

(2)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3)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母亲的恩情。

(2)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孝心。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3)增强学生对家庭责任的认识,培养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母亲的恩情,认识到孝敬母亲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3)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母亲的爱,体会母亲的辛劳。

(2)如何培养学生孝敬母亲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2)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故事等。

(3)设计教学活动,安排课堂时间。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母亲的相关知识。

(2)准备发言稿,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营造温馨的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母亲的恩情,引发学生对母亲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母亲的付出。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母亲的辛劳。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母亲的恩情,引导学生认识到孝敬母亲的重要性。

(2)举例说明孝敬母亲的行为,引导学生学会关爱母亲。

4. 情感教育(1)观看母亲节视频,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分享孝敬母亲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孝心。

5. 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孝敬母亲。

(2)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母亲的恩情,强调孝敬母亲的意义。

(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下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母亲的恩情》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母亲的恩情》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母亲的恩情》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母亲的恩情》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母亲的恩情》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 案例:这是一节下午的语文课,虽然天气阴冷,但琅琅的读书声却使教室里充满了温暖,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起在学习一个文包诗故事――《母亲的恩情》。

读通,读顺课文后,我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第一小节,借助插图让学生想象“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补缀着。

”的场景,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体会母亲不辞劳苦,对儿子的一片关爱之情。

再借文悟诗“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同学们,读读第一小节,看看上面的这幅插图,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生:我觉得“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让我感动,古时候没有缝纫机,孟郊要出远门了,他的妈妈在晚上帮他一针针一线线地补缀衣服。

师:〔出示图:又细又密的针脚〕是啊,你们看这针脚,密吗?哇……学生开场感慨。

生:很密,一定是怕天气冷了,孟郊会冻的。

生:还怕假如缝得稀的话,孟郊没穿几天就会坏了。

他会出去很长一段时间呢。

师:说得真好,其实,这也是当时的一个风俗习惯,针脚得缝得细密,否那么,出门的归期就会延迟。

孟郊的母亲真是意恐――生:意恐迟迟归。

师:好,自己再把这句话读读,看谁体会得更深。

学生读起来了,我在学生的座位边转了一圈,看看他们有的摇头晃脑地读着,有的拿起笔圈了词语,心里非常快乐,可这时,一个不和谐的情景出现了,面前的一个小孩正拿着铅笔,在第一小节上面的图上,旁假设无人地涂着。

他先给图上的针脚又添了些,觉得还不够,再添几笔,自我欣赏觉得不错,然后在孟郊母亲的眼睛下面画了几滴眼泪,长长的,都拖到了地上,接下来,又开场给她眯得很小的眼睛上画圆圈。

虽然这些我都可以理解,孩子就是喜欢在书上插图乱涂乱画,而且他给图上的针脚画密些,很明显,刚刚还是认真听讲的。

可上课时间,哪个老师看到都会生气。

“不要生气,不要生气。

”我先抑制住自己不发火,然后开场想方法,一百个鸡蛋里面,没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芸芸众生,尽管个性差异很大,还是各有各的长处,老师的眼睛,就不能被浮云所遮盖,否那么学生的“亮点”也就不能发出光芒,只有发现了闪光点,才能运用闪光点去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尽管这个学生他不在认真的读书,但是假如这时我去当场批评他的话,可能当时他会注意提醒自己要认真听讲,但是过后也许会起到反作用,也许他会因此对语文产生厌倦。

《母亲的恩情》教案

《母亲的恩情》教案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二年级学科:语文2、课时:两课时3、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标出自然段。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3)查找有关“孟郊”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怀之情、爱护之心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要体贴父母,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忙着”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文包诗”。

3、说说《游子吟》的诗意并背诵。

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本课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自然地引出唐代诗人孟郊的古诗《游子吟》,同时还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展现本诗创作的具体情境。

文章诗文交融,情感流露其中,让人体会到母亲恩情的珍贵。

这首诗,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游子吟》的诗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每个人都有母亲,时刻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

因此上课伊始师生共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渲染母爱之情,以情动人,把学生带入故事之中,然后通过“一针针,一线线”、“夜深了”、“还在”等词,让学生理解母亲的辛苦。

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结合,展示母亲伟大的形象。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悟,从而使情感进一步升华。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歌曲、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同唱。

2.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比不上母爱,我们时刻都在感受母亲的关爱,跟大家说一说,你的母亲是怎样关心你的?(生说)【百度搜索】/article/2011/12/28/516902.htm此时此刻,老师想把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送给可爱的母亲,让我们永远铭记母亲的恩情。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范文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范文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母亲的恩情》教案范文三篇篇一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而成的一篇故事。

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珍贵。

课文前半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后半部分引出诗歌。

第一至三自然段具体写母亲的恩情及孟郊对母亲的感念。

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个故事,有时间、地人物以及事情发生的过程。

第四和第五自然段介绍《游子吟》一诗的内容及写作的情况一个感人的故事,一首动人的诗,歌颂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激发起人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之情。

二、学情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对母亲的感受又是不同的。

教师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母亲关心自己事情而引出课文。

学习课文时,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对母亲恩情的感念。

反复吟诵,启发想象,有所意会。

三、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四、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2、小朋友们,我们现在经常用《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来我们对妈妈的敬爱,而古代却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也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篇课文,就写了古代诗人因为到感受到母亲的恩情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

2、出示生字、教认。

3、知道“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吗?4、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1、苹果精灵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两个小小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看:(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3个字只识不写。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1、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都说母爱是伟大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是歌颂母爱的。

说的就是唐代诗人孟郊感受母爱而作诗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题。

解题:“恩情”,深厚的情意,恩惠。

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写谁的恩情?3、简介作者。

二、范读课文。

三、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圈生字,读准音,标出小节数。

2、小组讨论记忆生字的办法。

3、指名读字卡,齐读。

4、全班交流记忆生字的办法。

5、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齐读。

6、齐读全文。

四、写字指导1、学生书空笔顺。

2、观察生字的字形和在格中的位置。

3、指导描红。

4、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内容:学习课文。

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重点:朗读课文。

《母亲的恩情》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教案一、揭题导入,巩固反馈1、听写词语,反馈易错字,集中纠正。

湿润恩情注视报答永远2、读词xx抚摸xx 铭记著名沐浴自由朗读、指名读、齐读。

3、齐读课文[巩固反馈环节抓住文中重点词语,便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并运用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交流展示,练读古诗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2、师配乐xx 古诗。

3、指名学生读古诗。

4、xx齐读古诗。

[ 指导学生先读古诗,在学生读准、读通古诗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想要去理解古诗,为学习文章作铺垫,从而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三、互动探究,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1-3 自然段。

2、这个小故事里还讲了孟郊创作《游子吟》的原因,现在请大家把课文和诗对照起来读,看谁能结合插图,对照文中的语句把诗的大概意思讲出来?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书上找出相关语句。

3、小组交流4、学生齐读1-3 自然段。

四、精讲点拨,感悟文本1、精读1、2 自然段,体会母亲的“恩情”,学习前四句诗。

1)出示前四句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2)分组交流:说说你读懂了这四句诗吗?你从故事中的哪儿读懂的?读后你想说什么?3)母亲的恩情表现在她的行动中,出示有关句子。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母亲的恩情?(2)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3)从“一针针一线线”一词你体会到什么?(4)想象说话,假如你就是孟郊,亲眼目睹了母亲在深夜里一针针一线线密密缝衣裳的情景,此时此刻,你会怎么想?[在“我想说”这一动机的导引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对话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培养语感。

]4)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自己体会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什么地方?(1)引导交流体会。

(2)出示多媒体画面(送别)。

(3)出示句子: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指名读,是啊,母子马上就要分别了,母亲还有许许多多的话要对儿子说,她会说些什么呢?同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的恩情》教案设计
(注:标记部分为修改添加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地引出古诗《游子吟》,并提出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展现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

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本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适合学生阅读。

课文所配3幅彩图,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领悟课文和古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诗句的感受。

学习者分析:
母亲无私、伟大。

而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虽然对母亲比较依赖,但对母亲的关爱理解不深,感恩不够。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交流妈妈平时是怎样爱自己的,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寻找到突破口,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懂得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教学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通过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并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新词,能写会认课后的分类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由阅读指导入手,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
2.精读欣赏,理清课文与诗名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之情,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并学会背诵,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

教学策略: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撞开了学生情感的堤口,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随即直奔主题,使学生在有浓厚情感铺垫的情况下理解并感受名诗《游子吟》,轻松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2、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个性的“情境、心境、语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趣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3、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迁移升华,领略了课文价值取向及内涵。

教学资源应用:
媒体类型媒体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图片一束鲜花创设情境引发动机播放-设疑1’下载音频歌曲《母亲》创设情境引起思辩播放-讲解2’下载图片母亲送儿呈现事例启发思维播放-提问1’下载图片母亲照顾病儿呈现事例启发思维播放-提问1’下载图片母亲缝衣呈现事例启发思维播放-导学1’下载课件《游子吟》诗句总结归纳巩固学文播放-讨论-小结3’自制课件课外实践形成事实建立经验播放-指导1’自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谈话:(多媒体出示:一朵盛开的鲜花)
同学们,请看,这是春天田野里开放的第一朵花,让我们把它送给:给了我们生命的人,把我们养育长大的人。

是谁呀?
不管妈妈的称呼有多少种,有一样事情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妈妈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

2、播放歌曲《母亲》(画面出现妈妈接送孩子上学、妈妈照顾病儿等情景图)。

师:是啊,妈妈那么爱我们,她要求我们为她做过什么吗?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所以人们赞美母爱。

不只是我们,在唐朝,就有一位诗人,他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写成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请看大屏幕。

(点击出示《游子吟》。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找出答案。

二、自学课文:
自读课文,要求读谁字词,边读边想,略知大意。

三、精读课文,借文悟诗:
1、学习第一段(多媒体出示:母亲缝衣)
1) 看图: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2) 默读第一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母亲的爱。

3)文诗对照,理解诗句。

2、学习第二段。

学生自由读文,体会难以分别的情景及原因。

a、(点击:母亲送儿图)母亲送孟郊出门时,对儿子说了些什么?
b、(点击)出示句子:
“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c、从母亲送儿子的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d、谁能把母亲的话读好呢?(指名读、女生读、比赛读)
e、想象练说:儿行千里,母亲难道只说这么一句话吗?她还会说什么?
f、孟郊听了有什么表现?他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g、他会想些什么?又会对母亲说什么?
3、学习第三段。

a、理解“春晖”。

b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吟诵一下这首感人至深的好诗《游子吟》。

c、试背,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四、拓展迁移,升华主题:
1、你准备怎样爱妈妈?
2、只爱妈妈吗?你还爱谁?
3、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妈妈,但是不要忘了,我们所有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妈妈——那就是伟大的祖国。

五、总结全文:
结合板书,总结内容,整体评价。

六、课外实践:
1、把《游子吟》背给爸爸妈妈听,并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

2、回忆平时妈妈是怎样爱你的,用几句话写下来。

3、从今天起,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附:关于本教案的研讨记录
时间:2011年11月16日
地点:一七班教室
参与研讨人员:
王琪贺文勇王丽王佳王婷任伽颍李进宝
主持人:王琪(组长)
研讨过程:
一、王琪组长提出研讨议题:
“国培”学习现在已经进入实质阶段,按照学习的具体要求,在大家自行备课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本组成员将对个人的教案设计进行专门研讨,特别要以“打造实效课堂”为主题,发挥全组成员的智慧,多提合理化建议,帮助每一个人形成最优教案,并在课堂实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今天,我们共同来研讨李进宝老师主备的《母亲的恩情》一课的初案。

二、李进宝老师按照自备教案进程向大家进行设计过程说明。

(略)
三、研讨发言:
贺文勇:这个教案设计,整体上比较好。

但我发现,在课堂有效性的体现上,李老师思想的比较多,而且多处用到了图片、音频等课件资源,一定会增强直观性,突出有效性。

但作为教案设计,如果能把资源应用这一部分单列出来,会让人一目了然,而且作为教学者,在课堂上应用时也胸有成竹,因为,在资源设计中涉及的有资源名称、类型、使用方式、作用以及占用课堂时间等。

王丽:这个设计过程挺好的,特别是精读悟诗那一部分,设计了非常细致的引导,课堂效果应该能够保证。

我提一个建议:在情景导入部分,我感觉,对
于二年级学生来讲,导课过于直接,应该从适合学生的故事、谜语、歌曲、课件等内容逐步引入,可能学生的兴趣更浓一些,效果也会更好一些,总的是把学生一下子吸引过来,让学生一下子能跟着老师进入学文状态,那是最好的效果了。

王佳: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读文悟理,让其受到思想上的熏陶。

我建议在学生第二段最后一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比如启发学生“想象练说:儿行千里,母亲难道只说这么一句话吗?她还会说什么?”同时,结合“他会想些什么?又会对母亲说什么?”的启发引导,效果是非常好的。

这样,看似让学生理解文意,其实也潜藏着一种情与理,学生就是在这种情与理的熏陶下由语文学习中受到思想教育的,思想教育尽量不要孤立进进行。

王婷:我提两点建议:一是在第二部分自学课文中,要给学生强调自读要求,如读准字音,边读边想,知道你读出的意思等,否则,二年级学生可能会在读文的过程中出现走神而完不成自读任务。

任伽颍:这个教案设计中,不同程度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教学效果应该是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

我建议在最后的课外实践中,再加上一个作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因为第二个作业是回忆妈妈平时是如何爱你的,如果能让学生在行动上有所表现的话,才能通过学习、感悟最终达到知行的统一。

王琪:设计过程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除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之外,我认为,如果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第一,李老师应该把刚才自己说明的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理念等也书面列举在教学目标之前,使设计的依据性更强,目的性也更强一些。

大家的研讨发言就到这里,现在请李老师在听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再谈谈自己的想法。

李进宝:首先感谢大家能敞开胸怀给我这个教案设计提出非常好的建议,大家说的每一条我都记录下来了,我认为,每一条都提得非常有道理,比如教案设计的结构细化、教学理念的体现、资源的应用的细化、引读理解的细化、感悟及实践的加强等,下来以后,我要一一进行修改补充,力争让课堂实施达到最优化,随后,我会再来请教各位提出更加好的意见和建议。

再次感谢大家。

四、王琪组长作简要小结:
今天,大家针对李老师的这篇教案设计进行了积极研讨,大家态度非常诚恳,都能够开诚布公地说明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我认为这些建议和意见是正确的,对李老师的进一步备课和课堂实施必定的非常大的帮助。

下来之后,请李老师在三日之内尽快补充修改完善,并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将来在课堂教学时,我们都
按时参与听课评课,并再度优化教案,最好形成成果。

今天的研讨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