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作文素材1
高中作文素材《孟子》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高中作文素材《孟子》好词好句好段摘抄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7.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高考作文素材:国学《孟子》
高中作文资料收集-国学-《孟子》一、《孟子》简介与评价。
简介:《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
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
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项活动,涉及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学说和思想。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
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评价:1.孟子永远是一位壮志满怀、热情激越、才华横溢、肩担天下的热血青年。
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出世;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
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2.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
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3.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心英雄。
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孟子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
并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实现之。
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
虽然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那思想的光芒千百年来依然闪亮。
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
孟母三迁的故事_作文素材
孟母三迁的故事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感谢您的阅读!
三迁择邻:孟子家居住在邹城北马鞍山下,附近是一片墓地,山麓坟莹处处,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
孟子和村中儿童一起模仿大人扮演丧葬的过程,有时还抢人家的供果吃,孟母发现儿子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就从凫村迁到了城西庙户营。
这里是一个“日中为市”的交易集市,市场上行商坐贾,拍卖喧闹,而且邻居是个杀猪的屠夫,孟子就用泥巴捏成小猪,模仿他邻居的样子用竹片杀掉,沿街叫卖。
孟母忐忑不安,再次迁居,把家搬到了到县城南部的学宫旁。
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与循规蹈矩的礼仪行为,对孟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和伙伴们一起,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使得远远察看的孟母内心深处大为高兴:“这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居住环境!”她由衷地发出感叹,并把孟子送入学宫读书,留下了“三迁择邻”的美谈。
关于孟子四端的作文素材
关于孟子四端的作文素材
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
可以说,“四端”说的提出,才真正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
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孟子》一书中共有两章谈到四端,一次在《孟子·公孙丑上》,为一般性的论述,没有涉及到四端说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另一次在《告子上》,其文云: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叟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
孟子及其作文素材
孟轲与《孟子》作文素材范文一:孟子:当我们周围狼烟四起的时候手捧战国典籍,目视诸侯纷争。
硝烟还未散尽,土尘又重重扬起。
刀与戟相撞的声响,王与侯争霸的号角,合成战国流动的历史图画。
我站在着历史的画面前,看着你昂着头挺着胸自信地走来。
用你洪钟般的嗓音,诵读你传世的儒经。
彻耳清心之音,拨开茫茫历史雾霭,穿越重重山水阻隔,震撼山川,响彻华史。
多年的战乱,河山早已满目俯视中原大地,“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你心中是怎样的酸楚。
于是你慈悲的心肠,你为民请命的豪举,便显现在一次次的苦心游说中。
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则勃然大怒:哼,君为轻?君为轻我当什么王?!你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可梁襄王心里嘀咕:不杀人?不杀人打什么战,又怎夺得了天下!你又说,“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穷”者们于是以“善其身”来自我安慰,而“达”者们谁又能“兼济天下”?多数是明哲保身,躲得远远的罢。
自古才子多孤独!任你跑破了鞋底,凭你走短了春秋;哪怕你说破了唇舌,还是话断了历史,仍然没有一个君王愿意实施你心中的王道。
于是你由孤独变的孤傲了。
齐宣王称病,你也称病。
君王有什么了不起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可历史决定了你只能做思想的传播者,不能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了君王。
你开始蔑视统治者,见了梁襄王后说,“望之不似人君。
”要知道这样的话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可你不怕。
难怪后来的李大诗人也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激越之语,是受到了你的影响的吧。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周围烟尘这么重,你显然已经“昭”不过来了。
你渐渐疲惫了,但仍心存希望,于是向当权者发出最后的“通牒”:“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国田氏却废姜氏而成为诸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然是齐国因“附于秦”得一夕安寝,失去民心失去警惕之心,“终继五国迁灭”。
唉,他们不听,也只能随他们去巴。
作文素材:《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圣贤诸子》亚圣—孟子
作文素材:《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圣贤诸子》亚圣—孟子亚圣—孟子(上)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之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即今天的山东省邹县)。
大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加以激烈的抨击。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他本人出生于士阶层,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一生以学习孔子为志愿,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曾受业于孔子之嫡孙子思的弟子,子思和孟子之学,被后世称思孟学派,是儒家中的一个保守的唯心主义学派。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后来《大学》中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孟子的经历与孔子相似,曾是著名的游士,学成以后二十余年间,怀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
孟子目睹着战国七雄的霸权战争,心中升起人道主义的精神,企图在各诸侯国,推行自己仁政的政治主张。
他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都想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遇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
于是孟子退而聚众讲学,专心著书,在教学活动中孟子得到了很大的慰藉,他认为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一大乐趣。
晚年,他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的教育思想散见于《孟子》的各篇之中。
作文素材积累:孟子(整理精校版)
作文素材积累:孟子作文辅导0421 1718永远的孟子【导语】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文化亦被称为“孔孟之道”。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提出的治国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孟子提出的处世原则;“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是孟子提出的忧患意识。
孟子目光如炬,他看到了人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以向社会、向时代、向历史赠言的方式,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孟子的伟大,或许就在于此。
【作家·剪影】一个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人,是让人民供在神坛上的圣人;一个反对战争的人,是具有博大胸怀的善人;一个热诚的,优游自在的,无所恐惧的人,是最能够享受人生具有理想性格的伟人。
精心雕琢儒家文化之花2379年前,在古老美丽的东方,在峄山泗水之间,诞生了一位仅次于至圣孔子的儒学大师、大思想家——亚圣孟子。
他,这位齐鲁英豪在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齐鲁大地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中闪烁着格外耀眼的光芒!贪玩的童年。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人,三岁时父亲逝世,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
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
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这就是另一个著名的故事“孟母断绩”的故事。
孟子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苦心,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
沉醉于儒学的青少年时期。
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
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
醉心研究的晚年。
孟子在儒学方面的刻苦钻研,终于让他名声大噪,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
可是,他先后游历了宋、滕、魏、齐、梁诸国,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
用孟子的辩论手法的作文素材高中
用孟子的辩论手法的作文素材高中Mencius, also known as Mengzi, was a prominent Chinese philosopher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e was known for his philosophical debates and argumentative style, which often involved using logical reasoning and analogies to make his points. One of his most famous debates was with the philosopher Gaozi, where they discussed the nature of human nature and whether it is inherently good or evil.孟子,又称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中国哲学家。
他以其哲学辩论和辩论风格而闻名,常常运用逻辑推理和类比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他与哲学家高子之间的辩论是他最著名的之一,他们讨论人性的本质,以及人性是天生善良还是邪恶。
In the debate with Gaozi, Mencius argued that all humans are inherently good and have the potential for mor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e used analogies such as the growth of plants and the nurturing of children to illustrate his point that goodness is natural to humans. Gaozi, on the other hand, believed that humannature is inherently evil and that people are motivated by self-interest and desires.在与高子的辩论中,孟子认为所有人天生善良,有道德成长和发展的潜力。
高考作文素材:孟子
高考作文素材:孟子一、关于孟子经典范文手捧战国典籍,目视诸侯纷争。
硝烟还未散尽,土尘又重重扬起。
刀与戟相撞的声响,王与侯争霸的号角,合成战国流动的历史图画。
我站在历史画面前,看着你昂着头挺着胸自信地走来。
用你洪钟般的嗓音,诵读你传世的儒经。
彻耳清心之音,拨开茫茫历史雾霭,穿越重重山水阻隔,震撼山川,响彻华史。
多年的战乱,河山早已满目疮痍;俯视中原大地,“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你心中是怎样的酸楚。
于是你慈悲的心肠,你为民请命的豪举,便显现在一次次的苦心游说中。
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则勃然大怒:哼,君为轻?君为轻我当什么王?!你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可梁襄王心里嘀咕:不杀人?不杀人打什么战?又怎夺得了天下?你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者们于是以“善其身”来自我安慰,而“达”者们谁又能“兼济天下”?多数是明哲保身,躲得远远的罢。
自古才子多孤独!任你跑破了鞋底,凭你走短了春秋;哪怕你说破了唇舌,还是话断了历史,仍然没有一个君王愿意实施你心中的王道。
于是你由孤独变得孤傲了。
齐宣王称病,你也称病。
君王有什么了不起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可历史决定了你只能做思想的传播者,不能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君王。
你开始蔑视统治者,见了梁襄王后说,“望之不似人君。
”要知道这样的话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可你不怕。
难怪后来的李大诗人也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激越之语,是受到了你的影响的吧?“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周围烟尘这么重,你显然已经“昭”不过来了。
你渐渐疲惫了,但仍心存希望,于是向当权者发出最后的“通牒”:“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国田氏却废姜氏而成为诸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然是齐国因“附于秦”得一夕安寝,失去民心失去警惕之心,“终继五国迁灭”。
唉,他们不听,也只能随他们去吧!硝烟仍在不断地涌起,纷争还在无奈地继续。
孟子敢言善言的作文素材摘抄
孟子敢言善言的作文素材摘抄
1. “我就是要说出真话!”孟子在朝堂上挺直了腰板。
就好像我们班上,老师问大家对一件事的看法,好多同学都不敢说,而我勇敢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不就是敢言吗?
2. “我不会畏惧那些权贵!”孟子义正言辞地说道。
想想那次在公园里,看到有人欺负小孩子,其他人都不敢吭声,我却跑过去大声指责那个人,跟孟子一样勇敢呢!
3. “我要为百姓发声!”孟子的声音坚定有力。
这就如同在小区里,大家讨论如何改善环境,我积极地提出建议,为大家谋福利,像极了孟子呀!
4. “我的言辞就是为了正义!”孟子一脸严肃。
就像我在和小伙伴争论一个道理时,我努力用言语去证明自己是对的,是为了正确的事,和孟子一样呢!
5. “我必须把该说的都说出来!”孟子的眼神充满决心。
有一次家里人讨论事情,我也不管大人在,就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地说出来,这也是一种敢言呀!
6. “我不会沉默不语的!”孟子的话语掷地有声。
好比在课堂上,对于不懂的问题,我大胆地向老师提问,不也正是敢言吗?
7. “我要让大家都听到我的声音!”孟子大声宣告。
记得那次在活动中,我主动发言,让大家了解我的观点,这和孟子的精神多像呀!
8. “我敢说别人不敢说的!”孟子骄傲地昂着头。
当朋友都不敢对那个犯错的人说什么时,我就敢站出来指出,是不是很像孟子呀!
9. “我的言辞有着力量!”孟子自信地说道。
就像我在和同学们讨论梦想时,我侃侃而谈,用话语感染大家,跟孟子一样有力量呢!
10. “我会一直善言下去!”孟子坚定地看着远方。
当看到不文明的行为,我会用恰当的话语去制止,这也是一种善言呀,就像孟子一样!。
孟子敢言善言的作文素材摘抄
孟子敢言善言的作文素材摘抄《勇敢表达的孟子》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古代名人的故事,这个人叫孟子。
孟子呀,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他总是敢于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有时候不敢跟老师说我们不懂的问题,孟子可不会这样。
比如说,有一次孟子看到一个国王做了不对的事情,别人都不敢吭声,但是孟子却站了出来,大声地告诉国王:“您这样做是不对的!”国王一开始还有点生气呢,但是孟子一点儿也不害怕,他认真地给国王讲道理,国王都觉得孟子说得有道理。
我们也要像孟子一样勇敢,当我们觉得有些事情不对,或者有自己的想法时,要勇敢地说出来。
不要害怕别人会不喜欢,只要我们说得有道理,就像孟子一样,说不定还能帮助别人改正错误呢!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做勇敢表达自己的孩子吧!
《能说会道的孟子》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孟子吗?他可是个很厉害的人哟!
孟子特别会说话,他说的话总是能让人明白很多道理。
有一回呀,孟子跟一个很固执的人争论。
那个人一直觉得自己是对的,可孟子不慌不忙,慢慢地跟他讲道理。
孟子用了好多有趣的例子,像讲故事一样,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
呀,那个固执的人都被孟子说服啦。
比如说,孟子讲过一个关于拔苗助长的故事。
有个人嫌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慢,就把它们都往上拔了一截,结果禾苗都死了。
孟子用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做事情不能太着急,要一步一步来。
我们也要像孟子学习,学会用好听的、清楚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别人才能更容易理解我们呀!。
[作文素材]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
[作文素材]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关于孟子的成语故事1、孟母三迁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2、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
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
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
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
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
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3、始作俑者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
一生为仁政奔波的孟子作文
一生为仁政奔波的孟子作文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是啊,人需苦才知甜,苦与甜是既相对,也共生的两项。
老天若要把大任降于平凡之人,必定会让此人受苦,苦后方有甜,人往往都是只想获得甜,不想经历苦,然而,他们往往都错解了甜的真正意义。
甜也就是成功,通常,成功的喜悦不在于达到理想的高度,而是享受了成功门前获取钥匙的过程。
如果老天真的要把大任给平凡之人,定会让其享受甜的过程,而不是甜的结果,过程大于结果,结果不等于过程。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
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
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
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
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
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舜的耕田换来了成功,管夷吾的监狱过程也换来了成功。
通常,
人们都不会想要成功前的苦难,但是每当你成功了,你会珍惜那些苦难的回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始于苦难。
”每当你成功之时,你会想:那时我就要退缩了,我又挺过来了来了……。
孟子作文素材
孟子作文素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他认为孝顺父母不仅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而且是社会的责任。
孟子的孝观点集中体现在《孝经》一书中,这部著作分《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关于孝的理论,《传》是关于孝的事迹,《孝经》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正如明代理学家薛瑄所说:“自孔子没,有《孝经》以来,此经独传,学者至今受之,以孔氏之圣而不传,又非孔子自著,故曰《孝经》。
”孟子名言警句】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人性本善。
7、仁者无敌。
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9、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10、可欲之谓善。
1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1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6、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7、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1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3、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4、孟子名言警句】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必修一下册语文作文孟子
必修一下册语文作文孟子Menciu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s a philosopher, he advocated for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the idea that human nature is inherently good. He believed that people can cultivate their innate goodness through self-reflection, education, and moral guidance.孟子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作为一位哲学家,他提倡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认为人性本善。
他相信人们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教育和道德指导来培养他们内在的善良。
Mencius emphasized the role of benevolence in human relationships. He believed that people should treat each other with kindness and empathy, and that the key to social harmony lies in cultivating compassion and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 According to Mencius, benevolence is the foundation of a just and stable society.孟子强调了人际关系中仁爱的作用。
他认为人们应该以善良和同理心对待彼此,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培养对他人的同情和考虑。
根据孟子的说法,仁爱是一个公正和稳定社会的基础。
In addition to benevolence, Mencius also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righteousness. He believed that individuals should uphold moral principles and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conscience. Mencius's concept of righteousness encompasses honesty, integrity, and a sense of duty towards others. He argued that people should prioritize the greater good and make decisions based on moral values.除了仁爱之外,孟子还强调了正义的重要性。
孔孟之道的作文素材
孔孟之道的作文素材
孔孟之道,咱老百姓的智慧。
说起孔孟之道,那可真是咱老百姓心里的一把尺。
孔子老先生说“仁爱”,不就是让咱们互相帮忙、互相体谅嘛!这社会里,多点关爱,少点冷漠,不就和谐多了?
孟子老爷子说“性善”,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咱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点善良,就是有时候被现实磨得有点没棱没角了。
只要咱们多引导,多鼓励,人性里的美好就能展现出来。
孝道,这可是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说“孝就是孝敬父母”,这话一点儿没错。
父母养咱们小,咱得养他们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孝顺了父母,家里就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孔孟之道还讲究个人修养。
孔子说“君子务本”,咱得先把自己的品德修好了,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孟子说“浩然之气”,那就是得有一股正气,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现在社会这么复杂,孔孟之道的智慧就显得更重要了。
它告诉
咱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在家庭和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了这智慧,咱们就能在这大千世界里,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得更稳、更远。
知止的人物事例作文素材
知止的人物事例作文素材
孟子这老哥们儿,他可是咱们古代的智慧担当啊!那时候,他
就天天给弟子们灌输“知止”这个理念,说人生在世,别太贪心了,知道啥时候该停手很重要。
他那句“鱼我想要,熊掌我也想要,但
两样不能兼得,那我就舍鱼选熊掌”的话,听着简单,其实道理深
得很。
这就是告诉我们,有时候得学会放弃,别啥都想要。
说起“知止”,现代也有位大佬能给我们上上课,那就是爱因
斯坦。
这哥们儿可是科学界的扛把子,但他也明白“知止”的妙处。
他研究了一辈子科学,但从来不是盲目追求,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停
下来,什么时候该换个方向。
这种智慧,可不是随便哪个科学家都
能有的。
孔孟之道的作文素材
孔孟之道的作文素材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孔孟之道那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啊!孔子这老人家,他的仁爱之心就像春天的阳光,暖洋洋的,总
能让人心里舒坦。
他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哎呀,这不
就是告诉咱们嘛,别对别人做你自己也不喜欢的事儿,这样大家才
能和睦相处。
说到孟子,这哥们儿也是厉害!他觉得人啊,天生就是善良的,只要好好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他还说了,“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就是说啊,有道德的人,大家都愿意帮他;没道德的人,
那就没人愿意搭理他。
这话多有道理啊,让咱们这些后生晚辈都明
白了道德的重要性。
孔孟之道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它还强调了家庭、社会、国家都
要和谐统一。
孔子说“孝悌”,这不就是让咱们孝顺父母、友爱兄
弟嘛,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稳定啊。
孟子呢,他更进一步,把家
庭伦理用到了国家治理上,说什么“君轻民贵”,就是说国家领导
要尊重老百姓,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这思想多先进啊,放到现
在都不过时!
不过啊,孔孟之道也不是死板的,它随着时代在变。
咱们现在也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告诉咱们做事儿要把握分寸,别太偏激;孟子的“浩然之气”,就是鼓励咱们要有勇气追求真理和正义。
这些话,放到现在也是非常有用的!。
孟母三迁的作文素材
孟母三迁篇1: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
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
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期望自我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那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
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那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
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
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
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
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教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
教师每一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
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
孟母明白后伤透了心。
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
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
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最终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
由于他天资聪明,之后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最终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篇2: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名柯。
战国时期鲁国人(此刻的山东省境内)。
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先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轲与《孟子》
1、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
他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他的政治论“仁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
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
他又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
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
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入世的进退准则。
孟子渴望统治者任用他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他每到一个国家见到国君,都反复讲仁政的好处,当他知道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决不附和迁就权贵,而是怅然离开。
他对国君采取傲然视之的态度。
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2、《孟子》的艺术特色:
《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
《孟子》一书宋代时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南宋朱熹又将它合入《四书》之中。
《孟子》散文长于譬喻和寓言,长于论辩,富有气势,其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3、《孟子》中的成语:
缘木求鱼杯水车薪事半功倍
自暴自弃一暴十寒与人为善
赤子之心当务之急知人论世
出类拔萃舍生取义
4、有关孟子的典故:
孟母三迁孟母断机
5、作文素材
范文一:孟子:当我们周围狼烟四起的时候
手捧战国典籍,目视诸侯纷争。
硝烟还未散尽,土尘又重重扬起。
刀与戟相撞的声响,王与侯争霸的号角,合成战国流动的历史图画。
我站在着历史的画面前,看着你昂着头挺着胸自信地走来。
用你洪钟般的嗓音,诵读你传世的儒经。
彻耳清心之音,拨开茫茫历史雾霭,穿越重重山水阻隔,震撼山川,响彻华史。
多年的战乱,河山早已满目俯视中原大地,“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你心中是怎样的酸楚。
于是你慈悲的心肠,你为民请命的豪举,便显现在一次次的苦心游说中。
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则勃然大怒:哼,君为轻?君为轻我当什么王?!你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可梁襄王心里嘀咕:不杀人?不杀人打什么战,又怎夺得了天下!你又说,“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穷”者们于是以“善其身”来自我安慰,而“达”者们谁又能“兼济天下”?多数是明哲保身,躲得远远的罢。
自古才子多孤独!任你跑破了鞋底,凭你走短了春秋;哪怕你说破了唇舌,还是话断了历史,仍然没有一个君王愿意实施你心中的王道。
于是你由孤独变的孤傲了。
齐宣王称病,你也称病。
君王有什么了不起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可历史决定了你只能做思想的传播者,不能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了君王。
你开始蔑视统治者,见了梁襄王后说,“望之不似人君。
”要知道这样的话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可你不怕。
难怪后来的李大诗人也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激越之语,是受到了你的影响的吧。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周围烟尘这么重,你显然已经“昭”不过来了。
你渐渐疲惫了,但仍心存希望,于是向当权者发出最后的“通牒”:“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国田氏却废姜氏而成为诸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然是齐国因“附于秦”得一夕安寝,失去民心失去警惕之心,“终继五国迁灭”。
唉,他们不听,也只能随他们去巴。
硝烟仍在不断地涌起,纷争还在无奈地继续。
你也只能泪眼朦胧地心痛万分地看着哀鸿遍野尸骨满地。
硝烟埋没你的救民之心,亦使你的爱民之情显得更为真切,使你想“兼善天下”的博大情怀显得更为高贵!
关上<<孟子>>,我已被孟子感动得泪流满面。
范文二:站在历史之上的巨人
穿越过时间的河流,你依然被世人敬仰。
二千多年亦不曾改变。
历史的漩涡中,闪亮的是你那思想的光芒。
都说乱世出枭雄,不只是所军事上,你就是思想上、政治上的枭雄。
战国时期,一个混乱的时期,一个无主的时期,一个嗜杀的时期,只有你才提出“人性本善”这一主张,只有你才会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只有你才会说人人都可以行“不忍人之政”。
该说你太善良呢,还是
天真呢?
善良是肯定的,但天真也是有的,不然为什么会游历各国,而且去游说齐宣王、梁惠王。
你明知他们有称霸的野心,有嗜杀的本能,却妄想用“人性本善”去感化他们,这不是天真又是什么?
曹交曾问过你“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你说“然”。
当你确切地知道尧舜时代的仁政究竟是什么样子吗?我想你未必清楚,你只不过是虚构一套自己认为的仁政思想.可若说你虚构,却又有些不实,因为当时确是“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也许是你对这些现实的不满才构想出一套“不忍人”的仁政来吧!
你留给后人的是一部充满了你的思想主张的书——《孟子》,虽然并非都是你所作,却可以代表你的思想和风格。
《孟子》一书中论辩居多,而当公都子问你:“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你却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好一个“不得已”,因为“不得已”而“好辩”,因此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点。
顾炎武曾说“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一般游士,都肆无忌惮。
是不是也因为你无定主,所以说话较随便些,在王宫大人面前,也敢抵掌而谈呢?大概也是因此,你的文章才会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吧!为什么你会无所忌惮呢?难道单单是因为你是个游士,无定主吗?不是的,这其中还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修养,也是因为怎样的修养,才是你的文章沛然而不可御。
孟轲,请允许我叫你全名,这比叫孟子更亲切。
你是站在历史之上的巨人,“亚圣”之名当之无愧。
你闪亮的思想会继续耀眼下去!
范文三:右手举《孟子》,左手握《庄子》
我很庆幸,在生命发展需要的阶段,我读到了《孟子》,也读到了《庄子》;我很欣慰,随着阅历渐长,涉世愈深,我对两部著作重读了一遍又一遍,竟也能悟之愈多,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我感觉我的生命里已离不了二位圣贤已汩汩流淌了两千多年仍不衰竭的智慧活水的滋养。
我只有右手高擎《孟子》,左手紧握《庄子》,才能竭诚尽力坦然泰然走好自己的路。
也曾心怀高远理想,头顶鸿鹄之志,跋涉求索于人生之山,无奈总是山重水复、阴霾难尽的苦日居多,也曾思虑忧悒、胆怯畏惧旅途中的迷雾浓云、恶风苦雨,为一己之追求尚且如此艰辛,遑论为民为国乎?是先生“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
得也,求在我也。
求之有得,得之有命”、“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等振聋发聩之语如当头棒喝,让我猛醒。
眼观世风日下,目睹一个个受物欲浸染愈深的生命个体变得面目全非,是先生“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道在迩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为我及时指点了迷津。
当倍觉生命卑微,小我难逞大志惰性随之滋长之时,是先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让我了悟了人生进退的法度。
当慨叹人际间藩篱高筑沟通艰难灰心失望之时,是先生“推己爱人”的精深思想与“信任多数人,不害任何人,爱所有人(莎士比亚)”的博爱理想恰如两盏高悬的明灯照亮了我的心扉,也使整个人类前行的路不至于昏暗,我深信这灯必将照耀千古!只要能秉承一点先生的“生无所息”精神真谛,屈指可数的人生时日又怎能虚度一日?沐浴着每天都是新的太阳我会默默提醒自己今天一定要是新的。
白昼易过,黑夜难熬。
同样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辗转难眠之夜里,该到那里去寻找守望月亮的树,才能让湮没红尘日久难免沾染世俗之气的心灵得到洗涤、澄彻?从不奢望“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显要富贵,但如何使有点蒙尘纳垢的心灵得以重新自由呼吸?“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原来先生也有着与我一样的迷茫和困惑。
可是先生远比我等“有见,口未能言”之辈看得深刻、精辟、透彻。
与其“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般遭受“天刑”的折磨,为何不去寻求“乘物以游心”的顺应自然,保持追求心灵的自由之路呢?先生所语“无名”、“无功”、“无己”的“圣人”、“神人”、“至人”境界我或许望尘莫及,但循着先生指点,试着学会超脱坦然面对人生善恶、得失、祸福,我也能感觉到环绕在渺小自我的周围原是一个无垠的空间,它本就和天际群星交相辉映,与宇宙融为一体,这真是一片绝妙的“神境”呀!读点《庄子》,苦了,累了,倦了,浊了,厌了的眼会慢慢变得清亮起来。
即使仍然踌躇歧路,踯躅险要,只要一边右手高举《孟子》,扬先生自行自助自足自信自律之风,一边左手紧握《庄子》,汲先生自爱自觉自卫自由自然之气,我就能充实、踏实、朴实、真实地度过我唯一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