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4章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
国际经济学ch__国际贸易的短期分析—特定要素模型
当Y部门流出部分劳动之后,特定数量的资本与越来越少的 劳动相结合,资本的边际生产力MPKY将下降,根据rY=VMPKY =MPKY·PY可知,相对于Y商品而言,Y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下 降了。由于Y商品的价格不变,所以Y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也肯 定下降了。此时,相对于X部门资本所有者的实际报酬上升而言, Y部门资本所有者的实际购买力更是下降了。
(一)国际贸易对非特定要素实际报酬的影响
—在短期内它只能调整原材料及工人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固定设备和管理人员的数量。
当两个部门的劳动报酬相同时,其在两部门间的分配便达到均衡,两部门的生产也随之确定。
—长期条件下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可以完全自由流动。
2、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 )
指一种仅限于某一部门需要、而不适合于其它部门 需要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 动性就很小,甚至为零,资本就是特定要素,而劳动则 是非特定要素,即劳动属于流动要素。
(二)边际产出与边际产品价值
“短期”定义:假设有一个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即 不能加以调整,通常,资本在短期内是不能变动的,即 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 而另一个生产要素(劳 动)则可自由变动。
—在短期内它只能调整原材料及工人的数量,而不能调 整固定设备和管理人员的数量。
“长期”定义:厂商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 其全部生产要素。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特定数量的资本与越来越多的劳动相结合,其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MPKX将上升
,根据rX=VMPKX=MPKX·PX可知,X部门资本报酬的增加幅度超过了X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其他要素不变时,一种要素连续增加所增加的收益是递减的,因此,各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1章到第4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1章到第4章目录绪论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第一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第二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7)第三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3)第四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6)绪论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传统贸易理论研究产业(industry)或部门(sector)层面,假定企业同质;新新贸易理论研究企业(firm)层面,假定企业异质。
2.答: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
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
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3.答:北京师范大学李翀教授认为,马克思曾经有一个六册著作的写作计划,准备研究国内和国际经济问题,建立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然而遗憾的是,马克思没有能够完成他的研究工作。
将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应用于国际经济问题的研究,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城。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经济体系已经成熟,建立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国际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的跨国流动,因此,应该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的跨国流动三个方面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
在商品资本的跨国流动方面,需要从国际价值、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等基本范畴出发,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流向和利益分配。
在生产资本的跨国流动方面,需要从生产资本本质的角度重新构建直接投资的原因、流向和利益分配。
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
第四章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一、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1.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1)生产者剩余: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供给者在相应供给量时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a意味提供了相同的数量,却得到了更高的价格。
(2)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需求者在相应需求量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b意味购买了相同的数量,却支付了较低的价格。
❆需求曲线代表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商品时愿意并有能力支付的价格。
❆购买量较少时,产品消费所产生的边际效用较高,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也逐渐降低。
❆对于同一产品,每个消费者由于收入、偏好不同获得不同效用,从而愿意支付不同价格❆消费者在市场上实际支付的价格并不因为产品带来不同效用而有差别。
不管消费者愿意支付多少,他们最终支付的都是由市场决定的同一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省了钱获得了额外满足。
此“愿意支付”和“实际支付”的差价或额外的满足,经济学中称为“消费者盈余”。
❆市场供求曲线中,市场价格之上、需求曲线之下的区域代表“消费者盈余”。
❆同理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由供给曲线表示)与实际卖出价格(市场价格)的差别称为“生产者盈余”。
2.进出口福利分析(1)进口国福利分析:❆贸易前,中国小麦价格由国内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供求均衡点价格P对应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
此价格高于美国。
❆贸易后,中国从美国进口小麦。
供给量增加了进口小麦,供大于求,出现剩余。
❆为了增加需求,进口商以低价促销,迫于竞争,国内小麦也不得不降价出售。
结果中国小麦市场价格下降,直至新的市场均衡点。
原来高于国际市场的国内商品价格下降国际市场价格水平P’。
价格下降导致产品总消费的增加至Qd,国内生产下降至Qs,消费与国内生产的缺口QsQd为进口所填补。
❆对小麦的生产者:自由贸易并非好事,在廉价进口产品冲击下,生产者盈余减少a部分❆对小麦的消费者:由于廉价外国产品的进口,可以付更少的钱而享受更多的产品,消费者盈余增加了a+b部分,多于生产者的损失。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二、短期与长期的比较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 的,而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 者区分的。 1.在长期情况下,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 将促使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着相同的方 向变化,即对于资本丰富的国家来说,国际贸易会同时 降低出口部门、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 于是两个部门的相同要素的实际报酬也会按相同方向变 化。 2.在短期情况下,由于资本是特定要素,两个部门 的资本使用量都无法调整,所以国际贸易将导致两个部 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相反方向变化,于是两个部门特 定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二)、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 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产品,X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其 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将上升。因此,在 自由贸易下,X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提高了。
(三)、Y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 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同样,相对于本部门产品,Y部门的资本际报 酬可表示为:
(二)模型的均衡解 1. 两点说明: (1) 模型是以短期内一国供给面的情况为 基础,不涉及需求面因素。 (2) 由于只有劳动是可变要素,所以在商 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只要知道劳动在两个部 门间如何分配,便可确定要素市场的均衡和要 素价格。
2. 模型的均衡: (1)与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均衡相比,开展贸易以后, 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 比较优势原则 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商品。那么国际贸易 将促使该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2)由于价格上升,所以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超过 了进口部门。(wf>w)。这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出口部门的边际劳动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生产力将下降,而进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则上升。 于是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落,进口部门的劳动 报酬开始回升。 (4)随着劳动的在两个部门间的流动,两个部门的 劳动报酬又重新趋于一致,最后达到新的均衡, 具体均衡情况如下图所示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经济增长的供给效果
供给效果的含义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变化与贸易效果,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变化与贸易效果,称为经济增 长的供给效果。 长的供给效果。 供给效果的类型 1.中性增长 1.中性增长 2.偏于出口型增长 顺贸易倾向增长) 偏于出口型增长( 2.偏于出口型增长(顺贸易倾向增长) 3.超偏于出口型增长 超偏于出口型增长( 顺贸易倾向增长) 3.超偏于出口型增长(超顺贸易倾向增长) 4.偏于进口型增长 逆贸易倾向增长) 偏于进口型增长( 4.偏于进口型增长(逆贸易倾向增长) 5.超偏于进口型增长 超偏于进口型增长( 逆贸易倾向增长) 5.超偏于进口型增长(超逆贸易倾向增长)
三、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 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要素投入减少, 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要素投入减少,但不是 等比例减少。资本用的更少一些, 等比例减少。资本用的更少一些,劳动用的 相对多一些。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 相对多一些。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 K/L随之减少 这就是节约资本的本意。 随之减少, K/L随之减少,这就是节约资本的本意。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偏 向资本密集性产品的生产。 向资
除了基于技术差距与产品生命周期的贸易 在本质上是动态的以外, 在本质上是动态的以外,到现在为止讨论 的贸易理论全部为静态的。也就是说, 的贸易理论全部为静态的。也就是说,给 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偏好后, 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偏好后,我们 就可以决定该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就可以决定该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但是,要素禀赋随时间改变, 但是,要素禀赋随时间改变,技术也经常 改进,偏好也可以变化。所以, 改进,偏好也可以变化。所以,一国的比 较优势也会随时间而改变。 较优势也会随时间而改变。
国际经济学 第4章-提供曲线
讨论题
1.孤立均衡时的相对价格表示什么?各个国家 的相对价格如何确定?又是如何确定一国的比 较优势的? 2.贸易均衡时的相对商品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3.为什么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会出现不完全 分工? 4.什么是交易所得?什么是分工所得?
讨论题
5.如何理解提供曲线?提供曲线怎样确定贸 易均衡相对价格的? 6.如何理解贸易条件?
一、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单位劳动生产的产品数量
X产品 Y产品
A国
10
15
B国
10
20
15单位Y产品
16单位Y 17单位Y 10单位X产品 交换 18单位Y 19单位Y
20单位Y
15Y≤ 10X≤20Y
相互需求方程式图形说明
Y B过国内交换比率
B国不交 换区域
A国国内交换比率 两国交换区域
A国不交换区域
Y
P1
E II
Y P2 B’
A
I
C O A
B
X O C’ B A’ I’ X
E’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E
B
0
X
提供曲线的严格推导
贸易无差异曲线 :表示的是一国保持与初始封 闭条件下福利水平相等时的进口与出口的不 同组合。
A国封闭时期的平衡
y
TA
EA
0
x
Y
TI
B A C’ D G’
马歇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及至世界 最著名的经济学家。1842年,马歇尔出生于 英国伦敦区一个朴实的中产阶级家庭。 从小接受他那极为严厉的、期望他儿子能成为 一个牧师的父亲的教育。但他背叛了他父亲的 意愿,去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数学并获得 学士学位,并被选为圣约翰学院教学研究员。 但1877年由于他和玛丽· 佩利—— 被迫辞职。 随后,他先后担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校长 他参加过英政府组织的政策咨询活动,还曾是 1890-1894年皇家劳工委员会颇有影响的成 员。1880年,他担任英国协会第六小组的主 席,正式领导了创建英国(后改为皇家)经济 学会的运动。1885-1908年任剑桥大学政治 经济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 的领袖。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圣才出品】
第4章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一、概念题1.充裕要素(abundant factor)答:充裕要素是“稀缺要素”的对称,是指一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
充裕要素的“充裕”是相对的,指的并不是一国所拥有的该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的充裕,而是该生产要素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
充裕要素是以资源禀赋解释国际贸易的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中的重要概念。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各国倾向于生产并出口国内充裕要素密集型的产品,一国充裕要素的所有者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2.要素价格(factor prices)答:要素价格即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指每一单位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给所有者带来的收入。
生产要素主要有四种: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相应地,其价格分别称为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
生产要素价格同产品的价格一样,主要是由生产要素市场上供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中,工资主要由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地租主要由土地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利息主要由资本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利润作为企业家收入,主要由企业家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
3.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扩张(biased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答: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扩张是指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个方向上扩张的幅度大于在另一方向上扩张的幅度,如图4-1所示。
图4-1(a)说明了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于X的扩张,图4-1(b)则说明了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Y的扩张。
图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都从1TT移到了2TT。
图4-1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扩张4.要素比例理论(factor-proportions theory)答:要素比例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指从资源禀赋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做出解释的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比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的价格存在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有高有低,生产成本的高低又是因为各国生产要素价格有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4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只有劳动是可变要素,在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只要知道劳动在 两个部门间如何分配(进而知道劳动的边际产出),就可确定要素 市场的均衡和要素价格
二 模型均衡解
(封闭条件下)劳动的分配和劳动价格的确定
VMPLX代表X部门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VMPLY代表Y部门对 劳动的需求曲线 当两部门的劳动报酬相同时,劳动在两部门的分配就达到均衡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产品,X部门的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rX MPKX PX
X部门劳动投入增加,则其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产出增加
rX MPKX PX
观察:X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rX如何变化?
X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rX也是上升的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Y产品,X部门的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w MPLX PX
贸易后,Y部门的劳动投入减少,则MPLY上升,则该国以Y商 品价格衡量的劳动实际收入上升
w MPLY PY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其特定要素—— 资本的边际产出(MPKX)将上升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wX
VMPLX′
VMPLY
wY
贸易后均衡点为E‘,X部门劳 动使用量为OXL’,Y部门劳动 使用量OYL‘ 总结:贸易后X部门的劳动投 入增加,Y部门的劳动投入下 降,该国工资水平w上升
VMPLX
E′
W’ W
E
OX
L
L′
OY
L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劳动实际报酬的变化
贸易后X部门的劳动投入增加,则MPLX下降,则该国以X商 品价格衡量的劳动实际收入下降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关税理论
● 直接补贴 由政府、垄断组织或同业公会直 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
● 间接补贴 指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的财 政上的优惠。如减免出口税或某些国内税、 降低运费、退税等。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关税理论
•一 、关税的概念及基本关税政策
1.关税的概念 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s):进出口商
品经过一国海关时,由政府所设立的海关 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 特征:具有强制性、无偿性、预定性和 涉外性。
•返回目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关税理论
2.征收关税的目的和基本关税政策 (1).征税目的 1).增加财政收入──“财政关税” 2).保护国内经济──“保护关税” (2).基本关税政策:包括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自由关税和社会关税4种政策。
3.财政关税(revenue duties)
(1).定义: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目的的关税就是财政
关税。
(2).衡量标准
• 进口税和国内竞争商品所负担的税相等,或 • 应税进口商品国内无法生产,且国内又无替代品。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关税理论
(3).财政关税的特点 1).财政关税税率较低(税率太高导致进口 商品价格上升→抑制国内需求→关税收入 可能降低),保护关税税率较高。 2).财政关税税率也可具有保护关税的作用, 保护程度取决于关税与国内负担的税额差 异。 3).关税的财政作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经济发展程度与其作用的大小呈反向变化。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关税理论
2. 出口税 (1).定义:出口国对本国的商品出口到 国外时,向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2). 目 的 : 增 加 财 政 收 入 , 或 保 护 国 内 工业和市场,或为了某种社会目的。 (3). 特 点 : 征 收 范 围 狭 窄 、 税 率 低 ( 一 般在1~5%之间),多为发展中国家所征 收。
国际经济学习题
1、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对国际贸易会产生什么影响?
2、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对国际贸易会产生什么影响?
四、论述
1、结合恩格尔定律,谈谈你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所处地位的认识。
2、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谈谈你对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所处地位的认识。
第六章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经济效应
2、答:假设机会成本不变,则在李嘉图模型中分工是完全的,即两个国家均实现了完全的专业化生产。因为机会成本不变,贸易收益总是大于机会成本,所以分工会持续下去,直到实现完全的专业化生产。
如果机会成本递增,分工可能是不完全的,因为当机会成本增加到与贸易收益相等时,贸易利得消失使出口品生产不会再增加,因而分工可能是不完全的。
三、划图说明
1、答:下图为一国某进口品(或进口竞争品)的国内供求状况:
PO——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价格
PW——世界市场价格
进口贸易的福利效应如下表所示:
进口前
进口后
变化量
消费者
面积1
面积(1+2+4+5)
增加面积(2+4+5)
生产者
面积(2+3)
面积3
减少面积2
总福利
面积(1+2+3)
面积(1+2+3+4+5)
3、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时,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生产所须放弃生产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价值或数量。
4、贸易条件衡量一单位出口品能够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品,通常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
5、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拥有状况。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提示
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提示第四章习题答案提示1.是的。
从长远来看,低技能劳动力经过技术培训后可以成为高技术劳动力,但劳动力并不具有特殊性。
2.因为特征密度保持不变3.:劳动增加并且完全就业,则整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例下降,劳动力价格将下降。
劳动力增加将增加密集使用劳动力产品的产量;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下降。
4.特定因素的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因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
同时,另一个部门的产出将因另一个部门释放的一些共同因素而减少。
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将增加。
5.仍然有效。
6.:随着世界市场能源价格上升,一部分劳动力将由制造业部门流到能源部门,能源部门产量增加,制造业部门的产量下降。
7*.:根据特定因素模型,特定因素在短期内无法在这两个部门之间流动。
根据本章的分析,虽然它们都是资本,但X和Y部门的资本回报是不同的,因此不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衡。
第五章练习回答技巧1.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回答提示:这两种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
然而,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
首先,这两种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不同。
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侧讨论国际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原因。
其次,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产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重叠需求理论适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贸易。
2.你认为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吗?为什么?回答提示:合适。
因为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生产不同的产品方面有优势,尽管这些产品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在总体上是相似的,但在具体产品上是不同的。
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能存在产业内贸易,这可以用需求重叠理论来解释。
3.重叠需求理论与第三章中所提到的需求逆转都是讨论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答案表明,需求逆转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浙江林学院-沈明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解释贸易利益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使得各国能够利用自身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降 低生产成本,获得贸易利益。
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启示
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要 素禀赋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 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中国家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 时,还应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 转型,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产业转变。
意义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分工和交换的基础,各国按照 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可以实现全球资源的优 化配置和贸易收益的增加。
贸易收益
1 2
定义
贸易收益是指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好处和利益, 包括资源优化配置、市场规模扩大、技术进步等。
影响因素
贸易收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贸易政 策、国际市场供求关系、技术进步等。
意义
贸易条件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 汇率变动、关税和贸易政策等因 素的影响。
贸易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一个国 家的贸易收益和经济增长,是国 际贸易中关注的重点之一。
比较优势
定义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时所拥有的 成本优势或生产效率优势。
原理
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品时,如果机会成本低于其 他国家,则该国在该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理论对于理解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制定贸 易政策和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程目标
02
01
03
掌握要素禀赋理论的原理、假设和推导过程。
分析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对贸易模式和利益分配的影 响。
探讨要素禀赋理论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关联,以及 如何运用该理论指导企业国际竞争策略。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第4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大国经济增长与贸易变动
① 出口大国的顺贸易型增长与贸易变动
如果甲国发生的是顺贸易型增长,即出口商品生产部门密集使用 的要素增长超过进口替代商品生产部门,出口商品的生产将扩大, 提高了出口能力。由于该国是出口大国,其出口能力的提高和出 口量的增加会造成国际市场供给的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会造成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下跌。
O
XO
X
4.2 经济增长与贸易变动
4.2.1 经济增长的类型 4.2.2 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贸易变动 4.2.3 两国的经济增长与贸易
4.2.1 经济增长的类型
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要受到不同 类型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性贸易增长 顺贸易型经济增长 逆贸易型经济增长
(1)顺贸易型增长: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国 出口产品生产部门密集使用的要素增长或技术进步超过进口替 代产品生产部门,使出口产品生产能力的增长高于进口替代产 品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
如果小国发生的是逆贸易型增长,则整个贸 易量会因此而减少,但福利水平会比以前有所提 高。
小国逆贸易型增长与贸易变动
Y PX/PY Ⅱ
Ⅰ E′
Y PX/PY
E C′ B′
1
1*
E E′
CB
PX/PY
O
XO
X
图2-1
图2-2
解释:
如图2-1所示,在经济增长前,甲国在B点生产,出口 BC单位的X商品,进口CE单位的Y商品,在E点消费;如果资 本要素增长超过劳动要素增长,甲国会在B′点生产,出口 B′C′单位的X商品,进口C′E′单位的Y商品。在E′点消费,福 利水平从无差异曲线Ⅰ提高到Ⅱ。图2-2所示甲国的提供曲 线由经济增长前的1移动至1*。贸易规模缩小了。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四章
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
工资-地租 比率, w/r CC FF (w/r)2
(w/r)1
SS 棉布的相对 (P /P )2 (P /P )1 C F C F 价格, PC/PF Increasing (TC/LC)1 (TC/LC)2(TF/LF)1 (TF/LF)2 土地-劳动 比率, T/L Increasing
在每个部门,生产中所使用 的土地与劳动的比率取决于 劳动与土地的相对价格w/r。
aTF /aLF >aTC /aLC
w/r
模型假设:
在相同的工资地租比之下,b 点代表的劳动土地比大于a点 的劳动土地比,C产业是劳动 密集型,F产业是土地密集型 产业。
w/r FF a b
CC
L/T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棉布价格与粮食价格比 率PC/PF之间存在着一一
PC/PF
对应关系,也被称为
“斯托尔泊一萨缪尔森 效应”。
SS
这种关系可以由右图中
w/r
的上升曲线SS表示。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效应): 在要素供给保持不变的条 件下,若产品的相对价格 上升,那么无论用哪种产 品衡量,生产该产品所密 集使用的要素的名义和实 际收入就会提高,而其它 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就 会减少 反之亦然
-(aTC/aTF)×QC
QC
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固定时,生产边界线的绘制
H-O模型假定商品生产使用两
种生产要素,可以生产的商品
数量将受到如下两个条件式的 限制:
(1) (2) aLC/aLF >aTC /aTF
QF
仅使用劳动力时的生产可 能性边界
国际经济学4 - 供给、需求、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
(2)一国出口收入其进口支出;
(3)均衡相对价格应介于两国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案例4.1 石油的需求、供给与国际价格 P77
案例 4.2 美国出口对进口相对价格指数(贸易条件) P78
FIGURE 4-2 Index of Relative U.S. Export Prices (1995 = 100).
4.2 贸易均衡相对商品价格的局部 均衡分析
穆勒认为,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 限是由两国国内的商品交换比例决定的。
15单位Y产品
16单位Y 17单位Y
毛呢 麻布 国内交换 (码) (码) 比率) 15 英国 10 10:15 德国 10 20 10:20
10单位X产品 交换
18单位Y
19单位Y
4.3 提供曲线
4.3A 提供曲线的起源与定义 马歇尔是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对外 贸易的纯理论》一书中,他提出了提供曲线的定义。另外,埃奇沃思也提出了 同样的曲线。 提供曲线(offer curve)有时也称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 demand curve), 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也就 是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一国愿意出口与进口商品量的组合。 一国的提供曲线可以从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无差异曲线图以及可以发生贸 易的假设的相对商品价格中轻易地推导出。
J
TII TI
E
A
E’
B’
J’ X A’ X
Y
Y
A国提供曲线的严格推导
OC
X
Y
X
提供曲线的特征
过了一临界点会向回弯曲成弓状 原因:
1) 出口生产随规模扩大而成本递增
《国际经济学》黄卫平版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思考题:1. 画图分析说明什么是贫困化增长及其发生的条件。
2. 什么是罗伯津斯基定理?讲课要点及思路:第一节生产要素的增长与国际贸易一、生产要素的等比例增长与国际贸易:生产要素的等比例增长是生产要素增长的一种特殊情形,是指一国不改变要素相对丰裕度或比例生产要素增长。
这种类型的增长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衡量,表现为该曲线平行地向远离原点的方向移动,结果,新旧两条曲线各点的斜率相等。
二、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是指在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
三、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是指一国出口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增长超过了进口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增长。
在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变或增加速度比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慢的情况下,出口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增长将降低该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而降低出口品的生产成本。
四、罗伯津斯基定理与贫困化增长: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加,同时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则下降。
第二节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一、技术差距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在1961年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类贸易的发生的原因。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发表了《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对技术差距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扩展,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需求变动与国际贸易一、恩格尔定律与国际贸易:恩格尔定律是19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恩格斯特·恩格尔提出的,用来描述家庭收入变化与最基本生活品食物消费变动关系的规律。
二、示范效应与国际贸易: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受自身收入水平的限制,也受周围与自己收入水平相近的或相同的人群消费模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d f Dw Q 出口国 贸易前 贸易后 i f+h+i g g+h +f
f
D’ Q
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净福利
国际贸易有利于 进口国的消费者 和出口国的生产 者。国际贸易提 高了所有参加国 的净福利水平。
二、生产要素价格和收入的短期变动
•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 边际价值产品:在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如
赫克歇尔-俄林-萨谬尔森定理(Heckscher-Ohlin-Samuelson Theorem, H-O-S Theorem):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国际贸易不仅 使得两国商品价格均等,同时使得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
4、妨碍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 各国生产技术并不相同; 生产要素并非同质;
特定要素模型(Specific Factor Model)
2、封闭条件下的收入分配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当保持其它要素使用量不变,如果通过增加某种要素(如劳动力)使用量 而增加1单位产品(如布)产量,则生产这增加的1单位布的边际成本为
1 MPL
PL
各国商品价格并不一致。
Paul A. Samuelson, 1915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本章结束
Logo
PL MPL
w MP L
MPL:劳动力的边际物质产品 PL:劳动力的价格
厂商生产1单位布的边际收益等于布的市场价格,即
所以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MR P c
c c L
w MPL
P
c
即
w MP L P VMP
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的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就是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 MPL VMPL w w1 w2 O
VMPLw B w* A w*
OwL1 L*ຫໍສະໝຸດ LVMPLw’Oc
假设开放条件下,本国在布的生产上 具有比较优势,而小麦的生产具有比 较劣势,则本国出口布,进口小麦。 这意味着布的价格会上升,而小麦价 格下降。我们先假定布的价格上升, 小麦价格不变,则布部门劳动的边际 产品价值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在新 的均衡点,劳动力流入布部门,从而 使得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劳动力 的实际收入)下降,工资上升,布部 门资本的实际收入上升。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1、假定前提条件
(1)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两种产品:小麦和布,两种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2)中国劳动丰裕,美国资本丰裕,小麦和布分别是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3)生产要素存量一定; (4)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可自由流动,而在国与国之间不流动;
(5)两国实行自由贸易,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障碍;
c c w r L K Pc Pc 而在小麦生产部门,随着劳动力的流出,小麦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上升,土 地的实际收入下降。
MP
MP
w Pw
MP
w L
t w MP T w P
同理,如果假定布的价格保持不变,小麦价格下降,则小麦部门劳 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会向左下方移动。这同样意味着劳动力会由 小麦部门流入布生产部门,从而使得工资下降,小麦部门土地的实 际收入下降。 因此,如果同时考虑国际贸易使得布的价格提高、小麦价格下降,则我 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国际贸易会导致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上升,进口部门特定 要素的实际收入下降,可自由流动的共同要素实际收入变动不确定, 取决于其消费结构。 英国历史上曾发生有关《谷物法》是否应该废除的大辩论:资产阶 级主张废除,而地主阶级则极力反对废除。两大阶级立场的不同可 以通过特定要素模型很好地进行分析。
消费者剩余
S P*
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需求曲线、价格 线和纵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生产者剩余是供给曲线、价格 线和纵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D
O
Q*
Q
2、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P
Pa Pc c a e S
P
Sw
P S’ g h i
b d D Q 进口国 贸易前 贸易后 a+e e c a+b+c+d +(b+d)
(劳动力丰裕)
进口资本密集 型产品小麦 因进口减 少生产
资本价格 下降
美国 (资本丰裕)
出口资本密集 型产品小麦
因出口增 加生产
进口劳动密集 型产品布
因进口减 少生产
资本价格 上升
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国际 贸易使得价格上升部门所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提高,其它要素 的实际收入下降。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国际经济学
Logo
第四章
国际贸易与利益分配
一、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二、生产要素价格和收入的短期变动 三、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一、国际贸易的福利分析
1、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 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P
(6)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2、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
由于假定中国劳动力丰裕,所以封闭条件下中国劳动力价格低,资本价格 高;美国资本丰裕,所以美国资本价格低,劳动力价格高。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
出口劳动密集 型产品布 中国 因出口增 加生产 劳动力需 需求强 求增加 资本需求 需求弱 增加 劳动力供 供给弱 给增加 资本供给 供给强 增加 劳动力需 需求弱 求增加 资本需求 需求强 增加 劳动力供 供给强 给增加 资本供给 供给弱 增加 劳动力价 格下降 劳动力价 格上升 劳 动 力 价 格 均 等 化 资 本 价 格 均 等 化
果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保持不变,增加1单 位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品价值。 • 其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生产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 另一个因素使生产出的产品价格。 • 边际物质产品是:在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况下, 如果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保持不变,增加1 单位另一种要素所带来的产品量。 • 一般而言,当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保持不变 时,增加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其边际物质 产品量将会减少。
L
封闭条件下,假定小麦和布两个部门,小麦生产部门投入劳动力和土地,布 生产部门投入劳动力和资本,劳动力作为两个部门的共同生产要素可以在两 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利用上端开口的埃奇沃思-鲍利盒状图(EdgeworthBowley Box Diagram),我们可以分析封闭条件下要素的价格和收入分配。
w VMPLc VMPLw w* B Ow L* L1
劳动力需求曲线VMPL
VMPL
MPL O L
L1 L2
L
根据克拉克的收入分配原理,劳动力价格水平线以下的部分为可变要素劳动力的 总收入,而工资水平线以上的部分则为保持不变的资本(土地)要素的总收入。 w
资本总收 入 土地总收 入
w*
劳动力 总收入
VMPLc
w*
劳动 力总 收入
VMPLw
O
L*
L
O
L*
特定要素模型(Specific Factor Model)
1、模型假定条件
(1)有关国家有三种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2)有两个部门,即小麦生产部门和布生产部门; (3)小麦生产需要土地和劳动力,布的生产需要资本和劳动力。劳动 力称为“共同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称为“特定要素”; (4)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但在一国范围内可以自由流动。 (5)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w
封闭条件下,当两个部门的工资 率相等时,即在两个部门劳动边 际产品价值曲线的交点,经济处 于均衡状态。此时,小麦部门劳 动力和土地的实际收入分别为:
A w*
w* Pw
MP
w L
Oc
L
布部门劳动力和资本的实际收入分别为:
t w MP T w P
w* Pc
MP
c L
r Pc
MP
c K
3、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的收入 w w c’ VMPL VM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