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从学校、学校、高中到高校乃至工作,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状况特别的多,试题是参考者回顾所学学问和技能的重要参考资料。

什么类型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忙到我们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篇1《石渠记》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乃记之而去。

【解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4分)(1) 民桥其上() (2 )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堕小谭()(4)心乐之()【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分)(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2分)【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括。

(4分)【小题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观鱼和巡游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4分)答案【小题1】(1)桥:建桥、架桥。

(2)逾:过、越过。

(3)堕:落入。

(4)乐:以……为乐【小题1】(1)风吹动着山顶,像漂亮悦耳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2分)(2)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掩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漂浮。

(2分)【小题1】甲文:清亮幽深,鸣声多变;乙文:清亮透亮,水声动听。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精选15篇)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精选15篇)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精选15篇)《小石潭记》阅读答案(精选15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自渴。

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

又北曲行圩-,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

,可列坐而庥4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注释】。

渴(he)地名,指袁家渴.。

箭小竹。

3麻(xiu),竹荫.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4分)(1)民桥其上() (2)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堕小谭()(4)卷石底以出()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有泉幽幽然然胡不已乎B其侧皆诡石怪木安陵君其许寡人C然卒入于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其长可十许步。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分)参考答案:小题1:搭桥,架桥越过,经过落入弯曲,翻卷小题1:C小题1: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

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小题1: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都是课内重点词语。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不生疏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命题者根据肯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1《石渠记》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乃记之而去。

【解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4分)(1) 民桥其上() (2 )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堕小谭()(4)心乐之()【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分)(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2分)【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括。

(4分)【小题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观鱼和巡游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4分)答案【小题1】(1)桥:建桥、架桥。

(2)逾:过、越过。

(3)堕:落入。

(4)乐:以……为乐【小题1】(1)风吹动着山顶,像漂亮悦耳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2分)(2)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掩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漂浮。

(2分)【小题1】甲文:清亮幽深,鸣声多变;乙文:清亮透亮,水声动听。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参考(推荐8篇)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参考(推荐8篇)

《小石潭记》阅读及答案参考(推荐8篇)篇1:小石潭记阅读以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以及答案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水尤清冽()②为坻,为屿,为峪()③遂至承天寺()④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2、请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A、(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相与步于中庭C、(1)近岸。

卷石底以出(2)以其境过清B、(1)心乐之(2)念无与为乐者D、(1)闻水声,如呜佩环(2)庭下如积水空明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谪时所写,都借助自然山水抒发了内心的情感,但在思想感情方面还有明显的不同。

请结合文句作简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格外、特别②小岛③于是④轻快敏捷2、D3、①(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

②只是缺少像我们二人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意对即可)4、甲乙两文都抒发了孤寂悲凉的情感,只是甲文更浓重一些,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可久留等还寄寓作者被贬后的忧伤、愤懑之情;乙文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既反映出作者自嘲、自解的心态,又透露出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10篇】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10篇】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10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1《石渠记》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乃记之而去。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4分)(1) 民桥其上() (2 )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堕小谭()(4)心乐之()【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分)(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2分)【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括。

(4分)【小题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4分)答案【小题1】(1)桥:建桥、架桥。

(2)逾:过、越过。

(3)堕:落入。

(4)乐:以……为乐【小题1】(1)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2分)(2)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分)【小题1】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清澈透明,水声悦耳。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篇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3)斗折蛇行(4)以其境过清【小题2】与“佁然不动”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B.屋舍俨然(《桃花源记》)C.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D.然胡不已乎(《公输》)【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题4】为什么柳宗元“闻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却“凄神寒骨”?答案:【小题1】(1)格外(2)大约(3)像北斗星那样(4)凄清【小题2】B【小题3】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小题4】柳宗元听到小石潭悦耳的水声,看到小石潭的美景,于是“心乐之”;但坐在小石潭上,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他又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于是感到“凄神寒骨”。

解析:【小题1】文言文中的词语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

“可”,应解释为“大约”;“斗”,名次作状语,应解释为“像北斗七星那样”;“清”,是“凄清”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佁然不动” 的“然”意思是“的样子”, “父利其然也”中的“然”就是“这样”的意思,相当于指示代词,指代上文提到的情况。

“屋舍俨然”中的“然”意思是“的样子”。

“吴广以为然”中的“然”是“对、正确”的意思.。

《小石潭记》阅读附答案(15篇)

《小石潭记》阅读附答案(15篇)

《小石潭记》阅读附答案(15篇)《小石潭记》阅读附答案(15篇)《小石潭记》阅读附答案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丙】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哪里)决焉?(选自《孟涂文集》)10.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其境过清不以千里称也B.乃记之而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C.而或不知其细而或长烟一空D.而或不达于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11. 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

(2分)(1) 窥谷忘反反:(2) 理明矣理: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译:13.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

(1分)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14.【甲】文和【乙】文中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个角度描写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4分)【甲】【乙】15.【丙】文阐述了作者什么观点? (2分)答:参考答案:10.(2分)C11. (2分,每题1分)(1) 通“返”,返回。

(2) 道理(或:事理)12. (4分,每题2分,意思对即可)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以下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小石潭记》阅读真题与答案,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wenxue)。

一、阅读《小石谭记》后答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8分)(1)悄怆幽邃 ( ) (2)斗折蛇行( )(3)乃记之而去 ( ) (4)潭中鱼可百许头 ( )(5)以其境过清 ( ) (6)不可名状 ( )(7)伐竹取道( ) (8)佁然不动(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4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 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 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D. 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全石以为底B.卷石底以出C.属予作文以记之D.不以物喜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含解析答案)八年级语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练习题一、选择题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雨中上韬光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

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

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

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

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

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释)①韬光:指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

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时踞石而.坐学而.不思则罔B.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真不知马也【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熟记课文注释。

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A表承接/表转折。

故A不合题意。

B连词,因为/连词,因为。

故B符合题意。

C助词,的/代词,它。

故C不合题意。

D代词,它的/表推测,相当于“恐怕”。

故D不合题意。

《小石潭记》《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石潭记》《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甲)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

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②,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崖有巨人迹③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

度数谷,至江。

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④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②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石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

③巨人迹:巨大的脚印。

④馀甘:橄榄。

8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心乐.之②其源殆可熟.物③折处辄.为潭④顾.影颓然84.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

85.(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但表达思想情感却很不同。

请说说有何不同。

【答案】83.①以……为乐;②就;③使……熟(煮熟);④回头看(看)。

84.①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沿着山路往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道瀑布高七八十丈(一百仞)。

85.【甲】文主要表达了作者的孤凄悲凉之情;【乙】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或表达了东坡清素的闲情逸致,以及随遇而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峡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精选12篇)

三峡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精选12篇)

三峡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精选12篇〕篇1:《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及答案阅读《小石潭记》,根据要求答复以下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以下句中加粗的词。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⑵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⑶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⑷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⑸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⑹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填空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____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织。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外表写___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4、以下讲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作者擅长捕捉景物的特征。

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石潭记》阅读试题及答案1《石渠记》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乃记之而去。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4分)(1) 民桥其上() (2 )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堕小谭()(4)心乐之()【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分)(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2分)【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括。

(4分)【小题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4分)答案【小题1】(1)桥:建桥、架桥。

(2)逾:过、越过。

(3)堕:落入。

(4)乐:以……为乐【小题1】(1)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2分)(2)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分)【小题1】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清澈透明,水声悦耳。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通用5篇)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通用5篇)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通用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练习题了,借助练习题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一份好的练习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篇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注音:篁(huáng) 佩(pèi) 洌(liè) 坻( chí )屿( yǔ )佁(yǐ) 翕( xī ) 邃( suì)寥( liáo ) 俶( chù ) 怆( chuàng ) 嵁(kān)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下见小潭看见⑵隔篁竹竹林⑶如鸣佩环好像⑷心乐之以……为乐⑸水尤清洌格外清澈⑹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动词而,表承接,不译⑺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翠蔓:翠绿的茎蔓蒙:覆盖络:缠绕摇:摇动缀:连结⑻参差披拂高低不平⑼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大概左右⑽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向下映⑾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⑿俶尔远逝忽然⒀似与游者相乐嬉戏,逗乐⒁潭西南而望向西南⒂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爬行那样⒃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寒:使……寒悄怆:忧伤的样子幽:幽静邃:深远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凄清,冷清停留副词,就代词,指小石潭的景物连词,表顺承,不译离开⒅隶而从者随从跟随三、填空:1、《小石潭记》选自_《全唐文》,作者_柳宗元_,字__子厚__,唐代__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2篇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2篇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2篇《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水尤清冽冽:___________________(2)影布石上布:___________________(3)隶而从者隶:___________________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心乐之马之千里者B、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C、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D、乃记之而去乃石性坚重1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1分)其岸势犬牙差互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B、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C、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5篇)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5篇)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石潭记》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小石潭记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本文是按照游踪顺序写的,文章的内容依次为:,、,。

3、本文写作特点之一是情景交融,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观鱼时的心情与浏览到最后心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课文内容及背景来分析。

参考答案:1、(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2)(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溪的源流,潭周围的气氛。

3、观鱼时心情时快乐的,从写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以得知,作者融个人感情于鱼儿的愉悦之中;后来坐潭上,心情是孤凄悲凉的,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描写可知,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内心深处忧伤凄苦,从自然中获得的快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抑郁忧伤的心情又流露出来了。

(意思对即可)《小石潭记》阅读答案2阅读文言文《小石潭记》,回答文后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课内外对比阅读及答案

《小石潭记》课内外对比阅读及答案

《小石潭记》课内外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2分)【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

民桥.其上。

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

②箭:小竹。

③麻(xiū),树荫。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民桥.其上()(2)逾.石而往有石泓()(2)北堕.小谭()(4)卷.石底以出()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有泉幽幽然.B.其.侧皆诡石怪木然.胡不已乎安陵君其.许寡人C.然卒入于.渴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其长可十许步。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分)二、[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四篇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四篇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小石潭记》对比阅读四篇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③,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厓④有巨人迹⑤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

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⑥弄珠璧。

到家二皷⑦,复与过饮酒,食余甘⑧,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苏轼《游白水书付过》)[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②殆:大概,恐怕。

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上石头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

④厓:岸边。

⑤巨人迹:巨大的脚印。

⑥掬(jū):双手捧取。

⑦皷:古同“鼓”。

⑧余甘:水果名。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佁然不动佁然:(2)凄神寒骨凄:(3)折处辄为潭辄:(4)书以付过书: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3.下列对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使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小溪岸势高高低低,凹凸不平,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悄怆幽邃”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作者一来到小石潭,心情就凄苦忧伤。

他游山玩水,是为了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

C.“掬弄珠璧”写出了江月倒映水中,父子二人捧水弄影的幽雅情趣。

D.“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结合画波浪线句子,分析写法上有何不同,写出水怎样的特点?【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优质】苏轼《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3页)

【优质】苏轼《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课外文言阅读: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游白水[1]书付过[宋] 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2],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3],浴于汤池[4],热甚,其源殆可熟物[5]。

循山而东,少北[6],有悬水百仞[7],山八九折[8],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9],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10],可喜可畏。

水际有巨人迹数十[11],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12],观山烧火,甚俛仰[13],度数谷。

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14],掬弄珠璧[15]。

到家二鼓[16],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17],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释】[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

《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

”可与本文所记参看。

[2]绍圣元年:即1094年。

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

[3]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4]汤池:即汤泉。

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

[5]殆:大概,恐怕。

[6]少北:稍向北。

[7]悬水:瀑布。

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苏轼《答陈季常书》说此山“布水三十仞”,则是据实估量。

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8]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9]“深者”二句:谓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

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

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题解】作者于绍圣元年六月接到惠州安置之命,遣家还阳羡(今江苏宜兴),独与幼子苏过同行。

十月到惠州。

本文是与幼子过游览白水后,写给他的一篇游记小品。

文中记述了温泉、瀑布、佛迹及百姓烧山的景观,文末流露出孤独颓唐的情绪。

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

文章取村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共8篇)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共8篇)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共8篇)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一): 找找古文阅读苏轼的《游白水书付过》的问题及答案(问:这地方为什么叫‘ 佛迹院’用原文回答)只有这个了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殆:大概(2)循:顺,沿(3)度:越过(4)顾:回头看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11.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写瀑布的奇观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到了.12.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二): 游白水书付过是这个吧: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殆:大概(2)循:顺,沿(3)度:越过(4)顾:回头看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11.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写瀑布的奇观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到了.12.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三): 《游白水书付过》和《记承天寺夜游》的比较阅读【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1]》比较阅读【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2]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3],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4],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注释】 [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2] 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3]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4]馀甘:即橄榄.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义.顾影颓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浴于汤池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①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②投以骨C.①循山而东②而戍死者故十六七D.①不得其所止②其如土石何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5.甲、乙两文都是苏轼的写景文,但表达感情却不同,请你说说甲乙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2.顾:回头看但;只3.A4.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5.甲、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或者表现了东坡老人随遇而安、游兴不减的情感.)评分意见:主要意思对即可.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四):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题!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其源殆可熟物:(2)循山而东:(3)折处辄为潭:(4)顾影颓然:(5)不复甚寐:(6)书以付过:2.翻译句子:山悬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3.请写出作者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时间:地点: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潭中水5.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殆:大概(2)循:顺,沿(3)度:越过(4)顾:回头看5)睡(6)写2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3时间:出游——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到家——二鼓.地点:白水山佛迹院.4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击汰中流,掬弄珠璧5答:因为山川之美和生世之悲的交织使作者心情矛盾,难以安睡.,所以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五): 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的一些练习!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壁.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一、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加点的词语(1)折处辄为潭(辄解释)_______(2)殆可熟物(熟解释)_______(3)观山烧,壮甚(壮解释)_______(4)书以付过(书解释)_______二、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作者着力写水.请写出文中具体写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要分析下面两个句子(1)雪溅雷怒,可喜可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殆:也许循:顺,沿度:越过顾:回头看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有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象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股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有种萧索感,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编辑本段注释[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可与本文所记参看.[2]绍圣元年:即1094年.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3]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4]汤池:即汤泉.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5]殆:大概,恐怕.[6]少北:稍向北.[7]悬水:瀑布.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苏轼《答陈季常书》说此山“布水三十仞”,则是据实估量.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8]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9]“深者”二句:谓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10]雪溅雷怒:形容瀑布坠入深潭,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轰鸣的声音.[11]水际:水边.[12]倒(dào)行:顺来路往回去.[13]甚:厉害.俛仰:即俯仰,指弯身抬头,形容一上一下时的样子.[14]击汰(dāi):击水.汰,水波.[15]掬(jū):用双手捧取.璧:平圆形的玉,这里用来比喻映在水中的月亮.[16]二鼓:二更;古代击鼓报时.[17]馀甘:即橄榄.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壁.1.“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譬喻形象生动,写出它势壮、声宏、色鲜的特点.2.“掬弄珠璧”的动作描摹,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六): 游白水书付过的练习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急~~~因为山川之美和生世之悲的交织是作者心情矛盾,难以入睡.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七): 游白水书付过(1)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游踪,找出文中表时间的词语.(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本文写作特色方面,谈谈你的体会时间顺序:十月十二日、暮、二鼓作者十月十二日这天白天的游踪:(1)游白水佛迹院.(2)浴于汤池(3)观悬水百仞(4)测潭深浅(5)寻觅佛迹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文章取材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开头两句即点题,并交代了出游的日期、地点、人物.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作者着力描绘百仞悬瀑,“雪溅雷怒”比喻形象生动,写出它势壮、声宏、色鲜的特点.下山过程仅用“俯仰度数谷”一笔带过.“掬弄珠璧”的动作描摹,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八): 游白水书付过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好在哪里上文写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殆:大概(2)循:顺,沿(3)度:越过(4)顾:回头看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答:水边的山石上有几十处巨大的脚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11.上文中“雪溅雷怒,可喜可畏”这八个字写瀑布的奇观,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写瀑布的奇观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写到了.12.上文写于苏轼被贬惠州后.作者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作者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翻译游白水书付过翻译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18分)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恬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崖④有巨人迹⑤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

度数谷,至江。

山月出,击汰中流,掬⑥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⑦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

②殆:大概。

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石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

④崖:边。

⑤巨人迹:巨大的脚印。

⑥掬(jū):捧。

⑦馀甘:橄榄。

5.下列句子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B.其岸势/犬牙差互
C.折处/辄/为潭D.复/与过/饮酒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心乐.之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
(3)度.数谷___________ (4)顾.影颓然___________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为.坻,为屿不足为.外人道也
B.乃记之而去.停数日,辞去.
c.其源殆可.熟物高可.二黍许
D.书.以付过家书.十二卷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9.【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3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
6.(4分)(1)以……为乐;(2)凄清;(3)越过;(4)回头看。

7.(3分)B (A成为;对、向;B“离开”;C可以;大约;D写文字;书信。


8.(4分)
(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分)
(2)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2分)
(3)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是所谓佛的痕迹。

(2分)
9.(2分)【甲】文主要表达了作者的孤凄悲凉之情;【乙】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