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钩虫课件汇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钩虫病
最常见的症状为柏油样黑便、腹泻、食 欲减退、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哭闹不安等。 有时可出现血性水样便。多有显著浮肿,严 重者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肠出血、心功能不 全等。如不及时诊断与治疗,可引起死亡。
病理标本
钩虫患者匙状指
四、实验诊断
• 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但轻度感
染者易漏诊,反复多次检查可提高阳 性率。
六、防治
驱虫治疗:
• 丙硫咪唑:400 mg/d,每日1次,服3 d。 • 甲苯咪唑:200 mg/d,每日1次,服3 d; • 双萘羟噻嘧啶(pyrantel pamoate) • 噻乙吡啶(pyridinium)
• 局部治疗:钩蚴性皮炎在感染后24 h内可采
用透热疗法, 将受感染部位浸入53 ℃热水中 30 min,不仅可缓解症状,也可杀死局部组 织中的幼虫,减少钩虫病的发生。
细菌、有机物为食,经 48h 第 一次蜕皮为第二期杆状蚴。
经5-6d 第二次蜕皮为丝状蚴。
体内移行发育
经皮肤感染(需30min-1h),进入 静脉或淋巴管。
随血到肺,穿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视频 逆行至咽,吞咽,小肠内蜕皮2次为成虫。 感染到产卵约5-7周。成虫寿命3年左右。
成虫

行 至
钩虫课件
一、形态
• 成虫 虫体细长约1 cm 左右,略弯曲。活时肉红 色,死后灰白色。虫体前 端较细,略向背侧仰曲, 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
• 两种钩虫可以从体态、口 囊、交合伞、背腹肋和交 合刺等结构以示鉴别。
口囊比较
• 十二指肠钩虫口囊呈扁卵圆形, 腹侧缘有两对钩齿,外齿较内 齿略大。
• 美洲钩虫的口囊呈椭圆形,腹 侧缘有板齿一对。
五、流行
• 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十二指肠钩虫属于 温带型,美洲钩虫属于亚热带及热带型。
• 我国也属于钩虫病的多发区、主要流行于 淮河及黄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 在流行区常以一种钩虫感染为主,但也常 有混合感染的现象。从流行趋势看,一般 南方高于北方,以美洲钩虫感染为主;而 北方则以十二指肠钩虫感染为主。
• 一对头腺:抗凝素 • 三个咽腺:乙酰胆碱酯酶、蛋
白酶等
交合伞及交合刺
• 雄虫尾端膨大,形成膜 质状交合伞,伞内由肌 肉性指状辐肋起支撑作 用。其中背辐肋的分支 特点在虫种鉴定方面起 重要作用。
• 此外,雄虫有两根细长 可伸缩的交合刺从泄殖 腔伸出。
两种钩虫成虫鉴别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大小 8----13 mm 体态 “c” 形 口囊 两对钩齿 交合伞 略圆 背辐肋 远分二再分三 交合刺 长鬃状 两刺末段
视频:活丝状蚴 感染期。前圆尾尖,能波浪样起伏蠕动。
是雄虫?还是雌虫? 是十二指肠钩虫?还是美洲钩虫?
二、钩虫生活史
• 宿主:人体为其唯一宿主 • 感染期:丝状蚴 • 感染方式:经皮肤感染人体 • 体内移行:同蛔虫 •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小肠
体外发育
温暖潮湿疏松土中,24h 第一 期杆状蚴孵出。
• 对症治疗:纠正贫血可补充铁剂,口服硫酸亚
铁0.3 g,每日3次,或10 %枸椽酸铁铵溶液, 每日3次(用于儿童)。加服稀盐酸或维生素C 有利于吸收。
预防
• 普查普治:每年进行1~2次,连续3
年可使钩虫感染率降至5%以下。
• 粪便管理:采取沉淀发酵式粪池、沼
气池、堆肥等方法以杀死钩虫卵。
• 个人防护:改变施肥与耕作方法,避
• 饱和盐水浮聚法:饱和盐水漂浮法
可提高检出来自百度文库。
钩蚴培养:采用滤纸试管法,将定量的粪便涂
在滤纸上,然后置于含水试管内培养(20 ~ 30 ℃)3~5 d,对孵出幼虫进行虫种鉴别和 计数。
淘虫法:驱虫治疗后收集患者24~48 h内全
部粪便,用水冲洗淘虫,分别雌雄计数与鉴别虫 种,主要用于新驱虫药的疗效考核。
• 消化道症状
钩虫成虫的寄生造成肠粘膜的损伤, 病人常感上腹部隐痛、食欲不振、消化 不良腹泻、消瘦。
• 异嗜症
患者食用正常人所不吃的东西如煤 渣、破布、生米、泥土等。可能与体内 铁质的消耗有关。
消化道大出血
钩虫患者可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持续排 黑色柏油样大便,与消化道溃疡出血症状相 似,易误诊。

小皮
肠肤
第 三 四
感 染



丝状蚴
卵 24h孵出 第一期杆状蚴
48 小 时 第 一 次 蜕 皮
第二期杆状蚴
5-6d第二次蜕皮
三、致病作用
幼虫所致损害 钩蚴性皮炎:
患者接触被污染土 壤数分钟至数小时后, 在足趾、足缘、手或臀 部产生红色点状丘疱疹、 奇痒,伴有烧灼、针刺 感。
呼吸道症状:钩蚴感染后3-5天左右,常 有喉痒、咳嗽、或痰中带血丝,阵发性哮 喘等呼吸道症状,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 身症状。两肺可听到干性啰音或哮鸣音, 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或浸润性改 变,数天后自行消退。
免赤脚下地、下矿。个人防护局部用药 可采用25%白矾水、2%碘液、左旋咪 唑涂肤剂等,以防止钩蚴侵入皮肤。生 食疏菜时应洗净,防止钩蚴经口感染。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流行环节
• 传染源: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
• 传播途径:经皮肤感染。钩虫病的流行
与自然条件、作物种类、耕作方式以及 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钩蚴还 可经胎盘感染;经口感染:母乳、食入 未煮熟的转续宿主(兔、猪、羊、牛等) 肉类感染等。
• 易感人群:常和泥土、农作物和有泥土
的新鲜蔬菜等接触者易感染钩虫。
其它症状:钩蚴移行至肝、眼等器官引起局部 炎症反应,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成虫所致损害 钩虫病的临床表现
• 贫血 为钩虫病的主要症状。慢性失血造 成患者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蜡黄、苍白、头昏眼 花、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 表情淡漠等。长期严重贫血可引起心血 管系统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浮肿, 如颜面部、下肢,甚至出现腹水与全身 浮肿。
分开
7----19mm “s”形 一对板齿 扁圆形 近分二再分二
合并成一刺末段有倒钩 相交
钩虫卵
• 两种钩虫卵极为相似,不 易区别。
• 为椭圆形,大小约 (56~76)μm× (35~40)μm,壳薄、 无色透明,随粪便排出时, 卵内已含有4~8个卵细 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 明显的空隙。
丝状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