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doc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而改革开放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近30年来我们所推进的这场体制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这是与邓小平同志当年关于“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断一脉相承的。
无论是“第二次革命”还是“新的伟大革命”的提法,它都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过程。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而改革开放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仍然必须继续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地位、巨大作用和伟大意义,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重申了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意愿。
我们对社会主义基本属性的认识由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特征逐步深化发展为内涵更加丰富的以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公平正义等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发展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摘要]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它表现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某些环节上的缺陷,这些矛盾虽然不需要用根本性的变革去解决,但仍然需要通过改革及时加以调整,否则就会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生机和活力。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改革的必要性由此产生。
[关键词]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性特征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大报告浓墨重彩地强调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改革开放的迫切重要性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曾经多方面多角度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的迫切重要性。
例如,他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实行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说社会主义制度要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社会主义能够使生产力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地发展。
为什么现在邓小平同志还要那样强调实行改革开放的迫切重要性,迫切到说再不改革,就只能“死路一条”、“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呢?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又和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一切阶级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资本主义等阶级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则不是对抗性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是有决定性的。
但是,制度又并不是万能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曾几何时,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西方的一些政要们曾轻言:“社会主义兴起是历史的偶然,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过客”;还妄言:“社会主义是20世纪的产物,也必将终结于20世纪”。
然而,当人类历史步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地位和影响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道路”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各方人士探寻的重要话题。
回首党领导人民一步步走过的艰难而又辉煌的道路,怎不让人心潮难平,感慨万端。
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历史是不能臆断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在中国,为什么要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归根结底是由近现代中国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历史任务所决定的。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双重压力之下,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时代性主题,中国各社会阶层都在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而产生的,既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又能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受到先进的中国人的欢迎,不仅是合乎情理的,而且是客观必然的。
中国人找到科学社会主义以后,中国的面目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在自己的党纲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大又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从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从解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的微不足道,到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从温饱问题的解决,到人民群众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这一切都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历史表明,中国没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是“历史的遗憾”,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哪一个政党或哪一部分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选择只是主动顺应了这一历史抉择。
为什么中国必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
为什么中国必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本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而取得的正确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都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者。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和发达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 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
毛泽东的这些探索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式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初步形成。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地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 ;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又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这四个字对于我们这群九零后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的是那一次铺天盖地的伟大变革我们并无亲历,熟悉的是如今的我们无不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因此,在通过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可谓是至关重要。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具体地说是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针对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已不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而是市场经济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
作为市场经济,它本身没有姓“社”姓“资”之分。
但是,市场经济又总是与各国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因而又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
第一节__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国际影响迅速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LOGO
伟大 成就
伟大的人间奇迹
26
LOGO
国际影响迅速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最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 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LOGO
经济方面:
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 8%的增长速度,
LOGO ( 2)人民生活 ⑤人民生活衣食住行显著改善和提高: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食: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在食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同时,饮食更加注 3.改革的成就
重营养,膳食结构更趋合理,消费质量不断提高。
LOGO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大豆之乡的哈尔滨居民凭票排队买 豆腐
LOGO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美欧日经济实力:
从1961年1月到1969年10月,美国经济连续上升了106个月,60年代的 美国被称为繁荣的十年,1975年美国的GDP达到15265亿美元,是1957年 的3.2倍。
从1951年—1971年的20年间,西德的GDP增加5倍多。
三 转 一 响 一 咔 嚓
永久飞鸽凤凰车,胀闸包链三簧座。 蜜蜂标准缝纫机,丈母娘的好女婿。 红灯熊猫收音机,欲收短波没消息。 海鸥相机120,喀嚓时候要端平。
我国消费时代的变迁:
1949年—20世纪60年代初:元级
和十元级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70年代后:百 元级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千
LOGO
国内背景
农民 “已经饿了十好几年啦!” 据原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统计的数字:1978年,全国 农民每人年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 两亿农民的年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 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一角三分钱,有2.7亿人 每天能挣一角四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 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
什么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下面是小整理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指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唯一正确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最终选择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再一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
期实践中逐步开辟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
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和统一起来,齐心协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始终贯穿改革创新精神,始终体现先进性纯洁性这个根本,始终突出提高执政能力这个重点。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2 月8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顺利召开,此次大会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号召全党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日益深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一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这些成就,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效功能。
在处理公平与效率、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上,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要包括: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2011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发展的产物。
这些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论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论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有更大的优越性,为什么到现在还赶不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问题,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和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历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2008年4月7日至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
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什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的必由之路
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
当我国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时,我们必须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
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成就: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共进。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使我国取得巨大物质成就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思想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成就,就是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更有活力、更富有美好前景的社会主义。
归根结底,改革开放深度激活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PPT演示课件
国际背景: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
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 平的差距明显拉大。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 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 右。与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距。
法国马赛钢厂年产350万吨钢,7000工人,中国武钢230万吨,67000工 人,相差14.5倍。
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1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 机场半小时1架。
日本:普通工人家庭一般有40—50平方米房子,全国平均每2户有一辆 汽车,95%以上的人家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东京大型商场有50多 万种商品,而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只有2.2万种商品。
4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市民生活:
1957—1976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 1957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624元,1976年下降到575元。 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粮票被称作为第二货币。 三转一响一咔嚓五大件,大多数人买不起。 服装:颜色款式单一——灰、蓝、白、黑、绿 住房:人均3.7平方米,40%人居住的是解放前的房子,50%— 70%住平房。
16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思想文化方面:
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开放 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
17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985年春法国时装大师伊夫·圣洛 朗时装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由于 理念超前,参观的人数寥寥无几
老人也喜欢“走秀”了
永久飞鸽凤凰车,胀闸包链三簧座。 蜜蜂标准缝纫机,丈母娘的好女婿。 红灯熊猫收音机,欲收短波没消息。 海鸥相机120,喀嚓时候要端平。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必然途径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必然途径摘要: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音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摸索社会主义发展正确道路的基本方法。
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0多年的历史表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体制与机制活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实践。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 d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改革开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它必须具有更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更有利于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种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它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推动,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来加以发展。
离开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与时俱进地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就会逐渐失去其先进性和优越性。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改革开放这一“正确的政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可以从中国历代领导人重视改革开放的言论中得到确证。
论社会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论社会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必由之路摘要: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依据毛泽东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总结长期探索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规律,在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论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观点,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五个必由之路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实践证明
历史必然性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01
只有通过团结和共同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团结奋斗能够激发集体力量
02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团结奋斗能够汇聚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团结奋斗有助于增强凝聚力
03
在团结奋斗的过程中,人们更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意识,从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在团队中明确共同的目标,使每个人都明白努力的方向。
建立共同目标
加强沟通与协作
培养团队精神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通过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
03
02
01
在教育和文化传播中,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强化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团结奋斗。
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全面从严治党有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全党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他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犯下了太多了错误,比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给人民,给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之所以会犯下这些错误,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完全搞清楚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反倒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个别论断,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严重脱离中国实际,给我们造成了惨痛损失、挫折和错误,所以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要有所创新,敢于突破,而不是一味地照搬别人的模式,应该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下,走自己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下,继承毛泽东探索中的正确成分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中确立起来的。
那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不等同于贫穷,不等同于落后,社会主义一样可以发展经济,一样可以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社会主义一样可以使国家富强,而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去掉,那么就必须要进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就是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以前,没有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成功发展市场经济,几乎所有人都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挂钩,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是洪水猛兽,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市场经济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而已,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为什么中国必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
为什么中国必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本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而取得的正确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都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者。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和发达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
毛泽东的这些探索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式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初步形成。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地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又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发展中国的必由之路,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
介绍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性、理论性、现实性和创新性的社会主义建设体系,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家正确指导思想,深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三步走”战略为指引,坚持和发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使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改革,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推进依法治国、科学治理国家、促进社会各环节有机协调发展、加快携手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国际关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历史的必然,正处在其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凝聚起共识、深化改革、统治合法、发展公正、服务民众,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腾飞之路。
我们要继承社会主义优良传统,保持我国各民族一往情深、团结奋斗的意志,深入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政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实施“13+n”发展战略,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论文题目:论社会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授课教师:刘昱
院(系):法语系
年级、班:10级2班
姓名:段青莲
学号:100170226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斗争的历史,各个阶级努力寻求探索着救国之道;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写满心酸耻辱;更是一部言之凿凿,如容置疑的证据史!他像是人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繁荣中国,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述这一观点。
近代史各阶层的救国之道之比较
地主阶级:努力着,试图挽救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却只是治标不治本。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等地主阶级开明人士在反击外来侵略的同时,开始了对西方“长技”的探求,促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其指导思想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着眼点主要在西方先进的科技(主要是军事科技)和介绍西方的史地知识与某些政治事物。
但这些先进人物倡导新知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认识还很肤浅和模糊,其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基本属于西方文明的皮毛,而且其主张基本没有落实。
其实是洋务运动,该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清王朝统治而发动的一场“自强”运动。
其重点在军事、外交、机器制造技艺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某些文教事业。
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企图把近代西方的技术--“用”和中国的封建专制--“体”相结合,其目的和手段的矛盾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单纯的“器物”学习无法触及体制本身的腐朽。
农民阶级:这是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阶级,被统治阶级,服从的阶级。
处于小农经济圈中的他们,难以逃脱自己阶级本身的局限性。
在开始,便注定了最终的失败。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扶清灭洋”口号的分析,均可以反映出单纯从农民阶级的角度出发提出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是缺乏理性、科学性的。
尽管洪仁干写出了著名的《资政新篇》,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表达了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愿望。
但当时的中国缺乏落实这个纲领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其设想不能实行,相当于是空想。
民族资产阶级:一个复杂的,却是在不断谋求进步的阶级。
包括早期维新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及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早期维新派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主张振兴工商业,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
早期维新派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主张,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动。
接着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比较全面、系统地发展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把抵抗侵略挽救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从而为维新变法运动莫定了理论基础。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暴露出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理论上的不成熟。
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他们特有的软弱性与革命性并存,但最终也只能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结局告终。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工具的情形下,为挽救民族危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要求,力图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改造中国。
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并用以指导了辛亥革命的实践。
20世纪早期,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当时北洋军阀所掀起的复古逆流,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则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掀起了一场强烈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新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近代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方式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
面对山河破碎、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仁人志士,振聋发聩地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提出并实践过各式各样冀求走向民族复兴的救国方案。
各个阶层的功劳不可否认,但都没有从根本上给中国人民带来出路和希望。
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下,只要有一种理论能够对这两个历史课题作出正确回答,它就会成为国人的信仰;只要又一条道路能够引导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民族的历史选择。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对各种主义和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和鉴别之后,从各种各样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中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从各种救国救民的方案中选择了俄国十月革命道路。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记得胡锦涛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90年风雨兼程写就的“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开创了强国复兴的新纪元。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
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断拓展和丰富。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获得了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快速增长,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多。
国民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600多万;伟大祖国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发展,神州大地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这是趋势,是潮流,是必然!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真真切切的证实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