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教案1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第一课《大自然的礼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丰富资源,认识到大自然的珍贵。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礼物。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大自然。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自然景观等。
2.教学视频: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礼物吗?2.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大自然的礼物,讨论其特点、用途等。
(2)小组分享: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发言。
3.视频学习(1)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大自然礼物是什么?(2)教育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大自然。
5.作业布置(1)让学生画一画大自然中的礼物。
(2)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
二、第二课《有用的植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用途。
2.培养学生观察植物、关爱植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用途。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各种植物及其用途。
2.教学视频: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有什么用途吗?2.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植物,讨论其用途。
(2)小组分享: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发言。
3.视频学习(1)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2)教育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5.作业布置(1)让学生画一画有用的植物。
(2)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
三、第三课《动物的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家。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奇妙的指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案,让学生了解每个人指纹的唯一性,学习一些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
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观察、研究、实验中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形成重视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
难点: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制定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透明胶带、指纹卡、白纸、表格、放大镜、铅笔等四、教学过程(一)看画猜疑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
谈话:在上新课这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看一幅画。
猜猜这都是哪些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说说你的理由。
2、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许多信息,可用来辨别不同的人。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3.曝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指纹。
(板书:奇妙的指纹)(二)搜集指纹1、指纹奇妙吗?奇妙在哪?说说你的理由。
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吗?(记录问题)2、既然我们想对指纹进行研究,怎样把指纹展示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3.老师展示拓片手印,一起讨论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课件展示活动建议:不要反复按压,不要移位,不要涂太多铅,手要擦干净。
)4、请同学们在指纹卡上按顺序印下自己两只手的指纹。
(三)小组研究1、看,同学们的指纹卡真像一幅艺术品。
在我们这节课上,利用你们的指纹卡可以解决哪个问题?2、好,现在就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自已想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出示研究记录表)3、小组讨论,汇报4.全班复习修改后的方案(复习组要倾听和思考,自己的研究方案可行吗?有没有更好的建议?)5、小组确定方案6、小组活动。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三篇】根据相关内容的调整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以下目标:过程与方法●知道人体有哪些感觉器官,能使用各种观察器官实行观察;●利用放大镜、望远镜、听诊器等工具观察,体会到用工具观察更有效;●综合使用各种感官辨识和配制饮料。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观察;●知道观察的作用;●知道各种感官收集不同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观察是持续发现和深入思考的源泉,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到工具能够扩展人的感官功能——技术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意识到所有感官一起工作,观察才会更全面、更准确。
●养成对周围物体实行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装有苹果、梨子、荔枝的黑色塑料袋,望远镜,放大镜,听诊器,显微镜,红糖水,白糖水,配方奶,红糖,白糖,奶粉,小勺,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等。
【教学实录】活动一:理解眼睛的观察作用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想知道是什么吗?生:(露出好奇的目光)想。
师:(播放图片)请静静地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生观察图片)师:谁先来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生描述观察到的景物,师引导学生补充)师:(点一位没有发言的同学)他们说到的你都观察到了吗?生:有些没有发现。
师:为什么没有发现呢?生:我观察没他们仔细。
师:老师相信你以后也能和他们一样仔细观察的。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观察了图片上这些景物,其实眼睛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我们用眼睛有目的的、仔细地看,能够观察到很多事物。
[课中反思1]: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观察特点,选用观察图片来替代教材中观察自己的眼睛的活动,便于学生与同学比较观察同一物体时存有的差异。
在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个环节时,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在持续补充、追问等多边交流中让学生体验到观察时要仔细、交流时要倾听,强化了观察和交流的准确方法。
同时,对观察活动中没有进入角色的同学,即时给予提醒鼓励,有利于全体同学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材料》教案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材料》教案6篇教案一:认识材料的分类和特性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认识常见的材料,并了解它们的分类;2. 了解材料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PPT、图片、实验材料等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如铁钉、玻璃杯、塑料袋等),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二、呈现(15分钟)1. 通过PPT展示不同材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让他们说出自己对材料的初步认识。
2. 引导学生观察材料表面的特点和颜色,了解材料的外观特性。
三、实践活动(20分钟)1. 实验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到一些材料(如金属、塑料、玻璃、纸张等),让他们通过触摸感受材料的硬度和质地,并尝试将材料分成不同的组别。
2. 实验2:学生利用小手电筒照射不同材料上,观察光线的透过情况,了解材料的透明度。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到座位上,小组内讨论并总结各自的实验结果,将材料进行分类归类。
2.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不同材料的分类和特性,并给出简单的定义。
-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通常是硬的;- 塑料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可以弯曲和拉伸;- 玻璃材料:透明、坚硬且易碎;- 纸张材料:柔软、可撕裂;- 其他材料:如木材、石材等。
五、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可以自行搜集不同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并给出相应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可以讲述身边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以及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材料的分类和特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了分类思维和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的时候,注重启发他们的思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课堂更加生动。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 《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
2. 能够通过触摸、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固体物体,如木块、金属片、气球等。
2. 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和示范:讲解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并示范如何观察和描述。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互相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4. 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描述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物体的特性。
2. 观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1.2 《比较物体》教学目标:1. 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 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测量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2. 学习如何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和示范:讲解如何使用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并示范操作。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使用工具测量和比较不同的物体。
4. 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和比较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 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比较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2.1 《水的奇妙》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学习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 水的性质和特点,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2. 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以及相关实验。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水的性质和特点。
2. 讲解和示范:讲解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并示范相关实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第一章:认识科学探究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b.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猜想答案、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结果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调查、分类等。
b. 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答案、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b.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c. 教师举例讲解,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二、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物质,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b.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物质特性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常见的物质:水、空气、土壤、金属、塑料等。
b. 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溶解性等特性。
3. 教学活动:a. 教师展示各种物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性。
b.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c. 学生举例说明常见物质的特性和用途。
三、第三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器官。
b. 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生长现象,探究植物生长的原因。
2. 教学内容:a.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b.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
3. 教学活动:a. 教师演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器官。
b.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现象。
c. 学生讨论植物生长的原因。
四、第四章:动物的世界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b.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动物行为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常见的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昆虫等。
b. 动物的生活习性:捕食、迁徙、繁殖等。
3. 教学活动:a. 教师展示各种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行为。
b. 学生分组调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c. 学生举例说明常见动物的特点。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2. 学会提出问题、假设和结论。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提出问题、假设和结论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学会使用实验器材和观察数据。
3. 组织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 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做出合理的假设和结论。
第二章:探究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变化类型,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学会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物质变化的概念和类型。
2. 物质变化的现象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物质变化属于哪种类型。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物质变化的概念和类型。
2. 学生能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和特点,并能进行正确的分类。
第三章:探究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等。
2. 学会观察生物的特征和现象。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和现象。
2.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生物的特征和现象。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生物的特征和现象。
第四章:探究自然界的规律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如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
2. 学会观察自然界规律的现象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然界规律的概念和类型。
2. 自然界规律的现象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自然界规律的现象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界规律属于哪种类型。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简单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认识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物体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不同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2. 第二章:我们的身体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第三章:我们生活中的科学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活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科学素养: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上册科学》2. 教具:实物、图片、实验器材等。
3.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辅助教学。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的科学知识,为教学提供参考。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4. 第四章:我们身边的动植物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身边的动植物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认识科学实验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讲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团队合作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练习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
第二章:观察植物的生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主要器官。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茎的生长、叶的生长、花的开放、果实的形成。
讲解植物的主要器官:根、茎、叶、花、果实。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器官。
学生分组观察校园中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器官特征。
第三章:探究声音的产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声音的产生:声带的振动、乐器的演奏。
讲解声音的传播:空气传播、固体传播。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并观察声音的传播。
第四章:水的性质和变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水的物理变化。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水的性质:透明、无色、无味、液体。
讲解水的物理变化:蒸发、凝固、融化、沸腾。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水的性质和变化。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凝固等物理变化。
第五章:简单机械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和操作简单机械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
讲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特点。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模板三篇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模板三篇导读:本文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模板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2、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学重点观察手电筒的开关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教具准备一只手电筒,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一、观察手电筒:1、观察组成手电筒的各种材料。
讨论:在这些材料中,有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导体,有些地方要用绝缘体?2、观察手电筒的构造。
思考:电池和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试着标出电流的路径。
3、观察手电筒的开关。
观察并操作手电筒的开关,体验开关是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的。
(教科书提供了一张手电筒内部构造的电路图,图中表示的是电路断开的时候。
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手电筒的电路是通的,图上的开关该怎样表示?画一画电流是如何从电池的一端通过开关和小灯泡回到电池另一端的。
)二、做个小开关:1、给每一组一个断开的电路,讨论怎样设计一个开关。
重点讨论:用什么材料来做,怎样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
2、利用身边的材料,讨论并设计制作一个小开关,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3、利用每组准备好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能交叉控制红绿灯的电路。
推测一下,什么时候红灯亮,什么时候绿灯亮。
(活动目的:用一个开关来控制红绿灯的亮与灭。
)4、如果要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亮起一盏黄灯的话,应该怎么办?(方法: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电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电路,用一个开关控制三个电路。
)5、交流汇报:(1)在小组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2)解决了哪些问题?(3)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4)一共运用了几种小开关的制作方法?(5)自己设计的红绿灯是怎样控制的,和生活中的红绿灯有什么区别?三、延伸与拓展:1、介绍几种不同的开关,如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二年级科学《磁铁》教案3篇
【导语】磁铁的成分是铁、钴、镍等原⼦,其原⼦的内部结构⽐较特殊,本⾝就具有磁矩。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年级科学《磁铁》教案:认识磁极 教学⽬标: 1.认知⽬标:指导学⽣在⼀系列探究活动中发现磁铁有两极;磁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有指⽰南北⽅向的性质。
2.技能⽬标:引导学⽣根据提出的问题,⾃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3.情感⽬标: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的介绍,帮助学⽣了解磁铁在⽣活中的重要作⽤;并引导学⽣进⼀步关注磁铁的⼴泛应⽤,逐步发现磁与电的密切关系,为今后进⾏电与磁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提出的问题,⾃主探究磁铁两极相互作⽤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为什么两极磁性强。
器材准备: 1.演⽰实验⽤:条形磁铁⼆条。
2.分组实验⽤: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块、玩具⼩车、环形磁铁⼆个等。
教学过程: (⼀)引⼊ 出⽰各类磁铁。
师:观察教学⽤的条形磁铁,表⾯涂了什么颜⾊?上⾯标了什么字母?明⽩这些字母代表的意思吗? 学⽣观察。
(⼆)指导学⽣认识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1.师:观察悬挂起来的磁铁,说说有什么发现。
磁铁每⼀次都停在相同的位置吗?它与⽅向有什么关系?(磁头⼀端总是指南) 2.学⽣分组观察悬挂着的能⾃由转动的条形磁铁停下来的指向,交流实验中的发现道理。
(铁架台.棉线.条形磁铁等) ⼩结:原来磁铁⼜指南北的性质:⽤“S”和“N”表⽰。
(三)指导学⽣认识系统两极的相互作⽤。
1.出⽰另⼀块磁铁,分辨磁铁的南北极。
师:如果把这块磁铁靠近原来悬挂的磁铁,会怎么样? 学⽣介绍⽣活中的经验。
2.探索:⼆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有⼏种可能的情况?怎样找出其中的规律? 3.学术讨论实验的⽅法和实验所需要的⼯具。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身体部位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及功能。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身体的各个部位。
教学难点:1. 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
2. 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身体部位。
教学准备:1. 人体模型或图片。
2. 学生用书第1页。
教学过程:三、探索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人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身体部位及其功能。
2. 学生举例说明身体各个部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身体部位,并用语言描述。
第二章:我们的感觉器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感觉器官。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感觉器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感觉器官的主要部位及功能。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感觉器官。
教学难点:1. 理解感觉器官的功能。
2. 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感觉器官。
教学准备:1. 感觉器官模型或图片。
2. 学生用书第2页。
教学过程:三、探索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感觉器官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感觉器官的名称。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感觉器官的功能。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感觉器官及其功能。
2. 学生举例说明感觉器官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感觉器官,并用语言描述。
第三章:我们的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食物。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食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常见的食物名称。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食物。
教学难点:1. 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食物。
教学准备:1. 各种食物样本或图片。
2. 学生用书第3页。
教学过程:三、探索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食物样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食物的名字。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1.1 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结构。
认识地球上的重要地理位置。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有赤道和两极。
地球上的重要地理位置:赤道、北极、南极、五大洲、四大洋等。
1.3 教学活动: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通过地图,认识地球上的重要地理位置。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二章:我们的身体2.1 学习目标:了解人体的重要器官和功能。
认识人体的各个系统。
2.2 教学内容:人体的重要器官:大脑、心脏、肺、肝脏等。
人体的各个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2.3 教学活动:观察人体器官的图片,了解其功能。
通过游戏,认识人体的各个系统。
完成相关的人体器官和系统的练习题。
第三章:动植物的世界3.1 学习目标: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认识动植物的生态关系。
3.2 教学内容:动物的特点和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植物的特点和分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
动植物的生态关系: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等。
3.3 教学活动:观察动植物的图片,了解其特点和分类。
通过实验,了解动植物的生态关系。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四章:天气和季节4.1 学习目标:了解天气和季节的基本概念。
认识天气和季节的变化。
4.2 教学内容:天气的基本概念:晴、雨、雪、风等。
季节的变化: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4.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了解天气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五章:我们的日常生活5.1 学习目标: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
5.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水的循环、食物的消化、能源的利用等。
日常生活技能:穿衣、饮食、卫生、安全等。
5.3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的实践操作。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第六章:声音的世界6.1 学习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二年级科学教案【三篇】
【导语】⼆年级科学教案怎么写?⽆忧考整理了⼆年级科学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观察 【教学⽬标】 根据相关内容的调整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以下⽬标: 过程与⽅法 ●知道⼈体有哪些感觉器官,能运⽤各种观察器官进⾏观察; ●利⽤放⼤镜、望远镜、听诊器等⼯具观察,体会到⽤⼯具观察更有效; ●综合运⽤各种感官辨识和配制饮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观察; ●知道观察的作⽤; ●知道各种感官收集不同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观察是不断发现和深⼊思考的源泉,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法; ●体验到⼯具可以扩展⼈的感官功能——技术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的推动作⽤; ●意识到所有感官⼀起⼯作,观察才会更全⾯、更准确。
●养成对周围物体进⾏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装有苹果、梨⼦、荔枝的⿊⾊塑料袋,望远镜,放⼤镜,听诊器,显微镜,红糖⽔,⽩糖⽔,配⽅奶,红糖,⽩糖,奶粉,⼩勺,⼀次性筷⼦,⼀次性塑料杯等。
【教学实录】 活动⼀:认识眼睛的观察作⽤ 师:同学们,今天⽼师给你们带来了⼀幅美丽的图⽚,想知道是什么吗? ⽣:(露出好奇的⽬光)想。
师:(播放图⽚)请静静地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观察图⽚) 师:谁先来说说观察到了什么?⽐⼀⽐,看谁听得最认真。
(⽣描述观察到的景物,师引导学⽣补充) 师:(点⼀位没有发⾔的同学)他们说到的你都观察到了吗? ⽣:有些没有发现。
师: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我观察没他们仔细。
师:⽼师相信你以后也能和他们⼀样仔细观察的。
师:刚才同学们⽤⾃⼰敏锐的双眼观察了图⽚上这些景物,其实眼睛是我们⾝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我们⽤眼睛有⽬的的、仔细地看,可以观察到很多事物。
[课中反思1]:根据三年级学⽣的观察特点,选⽤观察图⽚来替代教材中观察⾃⼰的眼睛的活动,便于学⽣与同学⽐较观察同⼀物体时存在的差异。
在引导学⽣⽤语⾔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这⼀环节时,注重引导学⽣认真倾听,在不断补充、追问等多边交流中让学⽣体验到观察时要仔细、交流时要倾听,强化了观察和交流的正确⽅法。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4篇
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4篇小学二年级科学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植物》第1课《观察一棵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观察植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1.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
2.认识常见的植物。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
2.准备观察植物的工具,如放大镜、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植物。
2.观察植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棵植物进行观察。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植物,记录观察结果。
3.分享观察结果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4.认识植物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等。
第2课《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重点: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长过程中的植物。
2.准备观察植物生长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
2.观察植物生长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
3.分析植物生长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4.分享观察和分析结果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
第3课《保护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2.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保护植物的资料。
2.准备保护植物的工具,如手套、剪刀等。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保护植物。
2.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教师讲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就是保护地球。
3.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保护植物,如种植树木、不摘花折树等。
新部编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1)
新部编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身体1.1 认识我们的身体1.2 身体的信号1.3 健康的生活2. 第2章:身边的物质2.1 物质的状态2.2 物质的性质2.3 物质的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2. 培养学生对物质状态、性质和变化的认识,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协调作用。
物质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护身体、关注健康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物质变化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体器官模型物质状态变化实验器材2. 学具:填图册画笔、彩纸等创作材料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协调作用。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身体器官的功能,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
通过讲解物质性质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身体器官图,加深对身体的了解。
进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
拓展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身体器官及其功能物质状态、性质和变化2. 设计要点: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结合图表和示例,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身体器官图,标注各器官的功能。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原因。
2. 答案:身体器官图:包括心脏、肺、肝脏、胃等器官,标注各自功能。
物质变化现象:如冰融化、水沸腾等,分析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身体和物质知识的掌握程度。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开展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1. 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确保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课题1:我们周围的物体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物体,如木头、金属、塑料等。
2. 了解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物体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教具:木头、金属、塑料等。
- 幻灯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2. 新课导入:介绍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3. 实例讲解: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并描述组的物体特征。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 观察家里的物品,描述其特征,并和家长分享。
课题2:我们身边的材料教学目标1. 认识常见的材料,如纸、布、玻璃等。
2. 了解不同材料的用途和性质。
3. 培养学生的分类和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材料及其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类和比较材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教具:纸、布、玻璃等。
- 幻灯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材料,引导学生说出材料的名称。
2. 新课导入:介绍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 实例讲解: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并比较组的材料性质和用途。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 观察家里的材料,比较其性质和用途,并和家长分享。
课题3:我们生活中的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教具:日常用品。
- 幻灯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日常用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用品的名称。
2. 新课导入: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实例讲解: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科学现象。
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汇编5篇)
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汇编5篇)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篇1)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体会一天中,早、午、晚天气冷热变化。
2.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及冷热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发言,积极动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发现自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
2.教学难点:利用太阳位置辨别东、南、西、北。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东、南、西、北、太阳、早、午、晚8张图片。
2.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预设8分)1.太阳从哪里升起?(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2.你知道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吗?(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动画)3.当我们来到大自然如何辨认方向呢?让我们一起去操场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二、探究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预设22分)1.老师把学生带到操场,选出一组示范。
老师根据太阳位置确定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太阳在东、右为南、后为西、左为北。
找4名同学举着图片分别站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
一名同学举“早”站在东,一名同学举“午”站在南,一名同学举“晚”站在西方。
2.老师手举“太阳”图片边走边说,早晨在东、中午在南、晚上在西。
3.小组活动①各小组分别确定方向,观察兵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东西?②学生在记录单上记下各方向的东西。
③交流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三、带回学生讨论:(预设5分)清晨、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如何判断前、后、左、右的方向。
讨论一天中什么时间热,记录我们的冷热感觉。
四、交流总结:(预设5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早、午、晚,什么时候热?我们是怎样知道的?五、板书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太阳东升西落早晨:太阳在东中午:太阳在南傍晚:太阳在西一天中热的时间:中午二年级科学教案人教版(篇2)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二年级上科学教案全集
二年级上科学教案全集第一章: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基本的生理结构。
2. 学会用正确的姿势进行观察和描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人体基本结构:头、身体、四肢。
2. 人体器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脚。
3. 正确的观察姿势:坐直、眼睛看、耳朵听、手放好。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人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器官。
2. 学生分组讨论,用正确的观察姿势进行观察,并描述人体的结构和器官。
3.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制作人体结构的手工制品,加深对人体的认识。
第二章:我们的感觉器官教学目标:1. 了解感觉器官的功能。
2. 学会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和探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教学内容:1. 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2. 感觉器官的功能:看、听、闻、尝。
3. 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和探索:观察植物、观察声音、观察味道。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感觉器官模型,引导学生了解感觉器官的功能。
2. 学生分组讨论,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和探索,并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
3.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制作感觉器官的手工制品,加深对感觉器官的认识。
第三章:我们的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教学内容:1. 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空气、水、土壤。
2.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动植物。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制作环保手工作品,展示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第四章:动植物的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动物的特点和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2. 植物的特点和分类:树木、花草、蔬菜。
3. 观察和描述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动物的迁徙、植物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眼睛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动物眼睛的有趣和奇特。
2、初步感知动物眼睛的特点与其生存能力之间的关系。
3、初步了解利用动物眼睛的特点发明的工具,萌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眼睛)二、猜猜这是谁的眼睛?提问: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这些眼睛的样子?谁能猜到这些眼睛分别属于哪些动物?揭晓答案,“你们猜对了吗?”三、你知道动物眼睛的本领吗?师:动物们都来介绍自己眼睛的本领,谁先来介绍了自己呢?1、看视频,了解越黑越灵敏的眼睛提问:猫头鹰的眼睛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猫头鹰的眼睛能在黑暗中看的很清楚呢?——像猫头鹰这样的动物还有谁?(猫、老鼠等)2、看视频,了解动物的复眼提问:我们人只有一双眼睛,可有的动物不止一双。
你们知道是哪些动物吗?蜻蜓有多少双眼睛?请你们想一想为什么蜻蜓有这么多眼睛?3、看视频,了解能变方向的眼睛提问:如果我们头不动,能看到后面的东西吗?要想看到后面的东西,有什么办法吗?有种动物不用转头,照样能看清前、后、左、右的东西。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看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蜥蜴的眼睛。
蜥蜴的眼睛是鼓出来的,可以自由地转来转去。
提问:为什么蜥蜴要有这样的眼睛呢?(躲避敌人,捕捉食物)除了蜥蜴,还有谁的眼睛也会变方向呢?(变色龙、螃蟹等)4、看视频,了解其他动物的眼睛提问:从视频中,你还了解了哪些动物的知识?小结:大自然真是奇妙,动物们的眼睛不仅形态各异,为了生存,他们的眼睛都有了不同的本领。
四、小小发明家师:我们科学家很聪明,利用动物们眼睛的特点发明了很多工具,来帮助我们生活和工作,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1、如果请你当科学家,你会利用动物眼睛的特点发明什么样的工具呢?小结:希望你们长大后能够用自己学到的本领,发明出许许多多有趣有用的工具。
案例反思: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自己在活动设计上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这个活动科普知识丰富,所以我意图让孩子们掌握这些知识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没有凸显出重点,显得比较拖沓。
另外,整个活动中,孩子都是比较静态地坐着,以看视频——提问——回答这样的流程进行,老师说的比较多,孩子自己说的就比较少了,没有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性。
所以,在重新整理活动的时候,我还需考虑如何让孩子动静结合,如何让孩子探索地更多。
还有,上课有一些细节问题还需注意,比如在进行环节小结时,语言要说的更慢更简练,让孩子能够听准确,听清楚。
动物的耳朵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小动物耳朵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探索动物耳朵的兴趣。
2、初步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动物的耳朵,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兔、大象、小熊、小鸡、小狗、小马、小鱼的图片活动流程:一、猜猜它是谁1、出示小兔的背影,猜猜是谁来了?小结:原来小兔的长长的半圆形的耳朵是长在头顶上的。
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顶上的?2、出示被遮住一半的大象,猜猜又来了谁?你是怎么知道的?看看大象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大象的耳朵长在头的两边,大大的像扇子)小结:原来大象的耳朵大大的长在头的两边,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动物,它的耳朵也是长在头的两边的?我们小朋友的耳朵长在哪里?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现在谁来了?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小熊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长在哪里?(小熊的耳朵是半圆形的,长在头角上)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也是长在头角上的?5、原来小动物的耳朵它们除开形状不一样,长的地方也有不一样,但是它们有非常敏锐的听觉。
二、探索其它动物耳朵的兴趣1、看又来了一只小鸡,咦,小鸡有没有耳朵?它的耳朵长在哪里?幼儿讨论。
小结:原来小鸡是有耳朵的,小鸡是没有外耳,只有内耳,但它们同样都可以听到声音。
2、还有什么小动物和小鸡一样,只有内耳,没有外耳?三、扮演小动物1、今天我们知道了小动物的耳朵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地方,有的长的位置不一样,有的形状不一样,小朋友,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的耳朵,是什么样的?长在哪里的?想不想来做一做,学一学?2、幼儿动手制作,扮演小动物。
提醒:你想做什么小动物的耳朵?它的耳朵长在什么位置?形状又是怎样的?3、小动物狂欢哇,有这么多小动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唱歌跳舞吧。
动物的鼻子教案活动目标1、萌发保护动物的意识。
2、了解动物鼻子的特殊功能。
3、知道动物与人类的特殊关系。
活动准备1、猪、狗、马、牛、大象等动物的鼻子图片各一张。
2、课件《动物的鼻子》。
3、救灾犬搜救、鲨鱼捕食等短片视频。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
——师:在之前的活动中,小朋友们认识了很多动物的鼻子,请问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鼻子是什么动物的吗?——教师依次出示猪、狗、牛、大象的鼻子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说说这是谁的鼻子。
二、开拓视野。
——有些动物的鼻子长得很奇怪,可是它的嗅觉却非常灵敏,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
——教师播放鲨鱼捕食短片,请幼儿观察,鲨鱼为什么能在很远的地方就开始追踪猎物?(鲨鱼的鼻子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地方就闻到猎物的气味)——教师出示鼹鼠找吃的图片:鼹鼠要想在黑暗中找到吃的,靠的也是它的鼻子。
——教师播放救灾犬搜救的视频,请幼儿观察,救灾犬为什么能找到被深埋的人或者物?(狗的鼻子比人的鼻子灵敏,它能分辨出超过200万种不同的气味)三、快乐游戏。
——请10个小朋友出来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再请8个幼儿当小鱼,在圆圈内外钻来钻去,一个幼儿当鲨鱼,只能在圆圈外面抓小鱼。
——小鱼是在圆圈内游动的,当鲨鱼抓到小鱼时,换人游戏继续。
活动应变在播放救灾犬搜救的视频时避免过于血腥的场面。
活动延伸了解别的动物鼻子的特殊功能,如警犬帮助警察查毒等。
区角活动益智区自制迷宫,帮助救灾犬找到被拯救目标。
环境创设张贴动物帮助人类的图片。
家园同步请家长协助在网上搜集一些有特殊功能鼻子的动物,并讲解给幼儿听。
随机教育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动物。
相关链接和幼儿观看救灾犬救灾的视频。
附录:狗鼻子狗鼻子能分辨大约200万种不同的气味,而且,它还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能够从许多混杂在一起的气味中,嗅出它所要寻找的那种气味。
狗鼻子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各种动物鼻子的构造大致相同,鼻腔上部有许多褶皱,褶皱上有一层粘液膜,粘膜里藏着许多嗅觉细胞,当粘膜上分泌出来的粘液经常润湿着这些嗅觉细胞时,就会使具有气味的物质分子溶解在粘液里,并刺激嗅觉细胞,嗅觉细胞马上向大脑嗅觉中枢发出信号,于是就有“味”的感觉了。
狗鼻子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嗅觉细胞特别多,连鼻子那个光秃无毛的部分,上边也有许多突起,并有粘膜组织,能经常分泌粘液滋润着嗅觉细胞,使其保持高度灵敏。
狗的嗅觉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比其他动物胜过一筹,所以对各种气味辨别的本领也就比其他动物高强多了。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
知识与技能:●知道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照顾小动物(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1、猜谜:同学们,猜一猜这里面是什么小动物?(蜗牛)2、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蜗牛。
【评析】研究对象的突然出现,可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
二、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1、谈话:通过观察,你们对蜗牛有了哪些认识?2、学生汇报,3、谈话:对蜗牛有了这么多的了解,你们能不能把观察到的蜗牛外形画出来?4、学生画画。
〖说明〗教师适时发放大镜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展评时,适时介绍不同种类的蜗牛,也可以利用图片或多媒体演示。
三、了解蜗牛的行为特征1、提问:刚才的画图说明同学们对蜗牛又有了新的认识,那么关于蜗牛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呢?2、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提问: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呢?4、学生讨论。
5、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①蜗牛是怎样爬行的?材料是一块玻璃、放大镜。
②蜗牛怎样吃食?材料是盘子和若干食物。
③蜗牛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材料是干土、湿土,或干布、湿布。
6、学生分组研究并作记录。
【评析】我们的教学强调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但是增加自由度并非放任自流,在引导学生充分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基础上,有选择地研究几个问题,是在学生思维充分发散基础上的集中,有利于学生研究的重要项目。
7、组织研讨。
①谈话:刚才的活动,大家表现都很好,每个同学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
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通过这次观察研究活动,你有了哪些收获?②学生汇报。
◇关于蜗牛的爬行;◇关于蜗牛的吃食;◇关于蜗牛喜欢的环境。
8、提问:如果要给蜗牛重新安一个舒适的家,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呢?【评析】研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一块儿来思考,互相交流每个人在探究中获得的经验,从而形成每个孩子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提高每个孩子的概念水平,所以孩子们都会大道理思考,如何给蜗牛安家。
9、提问:有同学发现蜗牛躲在壳中不出来,假如蜗牛一直躲在壳中,你有什么办法让它爬出来吗?又有什么办法让蜗牛缩回去呢?【评析】此处调整了一下教材的顺序,目的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再提出研究项目,而且这个研究项目可以说是本课的高潮部分,相信学生对这项研究会有极大的兴趣和收获。
10、学生研究。
11、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12、谈话:你们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蜗牛究竟是靠什二年级科学教案1么来对外界作出怎样的反应的。
四、巩固、延伸。
教学片断赏析师:用什么方法让蜗牛从壳里爬出来?又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蜗牛从壳外缩回去?(学生讨论研究方法后汇报)生:用针刺它的壳,蜗牛没有反应。
生:用针刺它的触角,蜗牛动了一下,但没有出来。
生:用针刺它的头,蜗牛的身体缩到壳里去了。
生:用针筒吸水后注入蜗牛壳里,蜗牛慢慢爬了出来!生:我们小组没有碰它,蜗牛也自己爬了出来。
生:它先伸出头部,再慢慢地把身体探了出来。
生:用针刺它的头部,他又缩了回去。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