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养殖场附属设施的建造经验
蟾蜍养殖技术研究报告
![蟾蜍养殖技术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2294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a.png)
蟾蜍养殖技术研究报告蟾蜍养殖技术研究报告一、引言蟾蜍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其肉质鲜美,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关注。
本报告将对蟾蜍的养殖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更加有效的养殖指导。
二、蟾蜍养殖环境的搭建1.水质要求:蟾蜍适应能力较强,对水质要求不高,但适宜的水质条件能够提高养殖效果。
一般来说,pH值在6.5-7.5之间,水温在20-28摄氏度之间,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硬度在60-100毫克/升之间的水质条件最为适宜。
2.饲养容器的选择:蟾蜍可以选择适宜大小的玻璃或塑料容器作为饲养容器。
容器底部需垫上一层营养土或濡湿的鹅卵石,以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
三、蟾蜍的饲养管理1.饲料选择及投喂:蟾蜍是肉食性动物,可食用昆虫、小型脊椎动物等。
常见的饲料有小蝌蚪、小昆虫、小鱼虾等。
投喂时,可将饲料放入容器内,注意控制饲料的数量,避免浪费或过多造成污染。
2.温度控制:蟾蜍对温度较为敏感,应控制合适的养殖环境温度。
夏季可开启降温设备,如风扇或空调,保持恒定的适宜温度。
冬季可以使用加热设备,如暖气或加热灯,保持适宜的温度。
3.水质管理:定期清洗水质,保持水质清洁。
可定期更换一部分水,降低水质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同时,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及时做出调整。
四、疾病防治及繁殖技术1.疾病防治:蟾蜍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感染性坏死性皮肤炎、消化道感染等,可以选择药浴或药物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
同时,定期对蟾蜍进行体检,确保及早发现并治疗患病的个体。
2.繁殖技术:蟾蜍的繁殖主要通过交配产卵来完成。
在养殖环境中提供适宜的养殖温度和湿度,创造良好的繁殖条件。
一般来说,雌蟾蜍会选择一个适宜的产卵地点,产下一串串的卵,此时需要将卵移至单独的孵化箱中,提供适宜的温湿度,等待卵孵化。
五、结论通过对蟾蜍养殖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蟾蜍养殖环境和水质要求不高,但仍需注意维持适宜的水质条件。
2.合理的饲养管理能提高蟾蜍的养殖效果,包括饲料选择及投喂、温度控制和水质管理等。
蟾的养殖方法
![蟾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7793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5.png)
蟾的养殖方法
蟾蜍的养殖方法如下:
1. 建蟾蜍养殖场:场周围设围栏1米高,内设养殖池、产卵孵化池。
面积大小以规模而定。
保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边留空地种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适量投养水生植物。
2. 人工繁殖蟾蜍:可以在野外捕捞蟾蜍或者打捞蟾蜍卵块来培育。
捕捞回来的卵块放在水温为10~30℃的池水中,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
温度在16℃时便可产卵,每次产卵约5000枚左右。
一般呈双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带内,卵带可长达几米,缠绕在水生植物上。
3.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小蝌蚪2000~4000只;20天减为500~1000只,幼蟾蜍30~40只。
4. 饲喂方法:刚孵出的蟾蜍三天以后就要喂食,一般喂食压碎的熟蛋黄,一天喂食两次就好,不能次数太多。
等蝌蚪变成蟾蜍以后就可以喂食蝇蛆、黄粉虫之类的饲料。
成年的大蟾蜍吃的多一些除了虫子外,还需要喂食豆饼、鱼粉之类的容易饱腹的饲料。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建议根据实际养殖环境调整。
蟾蜍的养殖技术
![蟾蜍的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49393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b.png)
04
蟾蜍繁殖与孵化技术
繁殖环境
场地选择
01
选择阴凉、潮湿、安静且利于排水的场地,如池塘、水田或湿
地等。
环境布置
02
在场地内设置浅水区、深水区、陆地和植被等,以模拟蟾蜍的
自然生态环境。
水质管理
03
保持水质清洁、透明,避免污染和浑浊。
产卵与孵化
产卵期管理
观察雌蟾蜍的产卵情况,及时清理未受精的卵或胚胎。
土壤
使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 壤,以防止蟾蜍逃跑或土 壤硬化。
气候
确保场地通风良好,湿度 适中,温度适宜,以防止 蟾蜍生病。
养殖池建设
大小
根据养殖规模和蟾蜍的生活习 性来设计养殖池的大小,一般 每个养殖池的面积在50-100平
方米之间。
深度
养殖池的深度根据蟾蜍的习性来设 计,一般深度在0.5-1米之间。
根据蝌蚪的生长情况和密度,适时进行分 群,避免过度拥挤。
定期检查蝌蚪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预防疾病的发生。
05
蟾蜍疾病防治
常见疾病及症状
寄生虫病
寄生虫附着在蟾蜍皮肤或器官上,如蜱虫、 螨虫等,引发瘙痒、贫血等症状。
细菌病
细菌感染导致蟾蜍出现食欲不振、呼吸困难 等症状,如肺炎、胃肠炎等。
真菌病
孵化温度与湿度
保持孵化水温在20-25℃,湿度在80%-90%之间,有利于卵的 孵化。
孵化周期
一般卵孵化需要7-14天,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洁和适宜的温度。
蝌蚪培育
蝌蚪饲养
水质管理
在孵化后的一周内,提供充足的饵料,如 浮游生物、藻类、昆虫幼虫等。
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避免有害物 质积累。
蝌蚪分群
林下蟾蜍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
![林下蟾蜍养殖技术 - 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be148f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63.png)
林下蟾蜍养殖技术-养殖技术蟾蜍俗称癞蛤蟆,属两栖纲、无尾目、蟾蜍属,因能够生产蟾酥、蟾衣、蟾干等名贵中药材而备受学习。
蟾蜍在水中繁殖,卵孵化成蝌蚪亦在水体内生活,当逐渐变态成幼蟾蜍时到陆地生长,以昆虫等各种小动物为食。
林下养殖蟾蜍,优越的生态环境可为蟾蜍生长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蟾蜍可以消灭林下害虫,两者相得益彰。
要想提高蟾蜍养殖效益、加快林木生长,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1.春季浅翻林地,疏松土壤经过冬季的沉实,林地土层质地逐渐板结、实密,对于蟾蜍的出蛰和蚯蚓等蟾蜍饲料的生长都极为不利,因此,需要对林地土层进行疏松,在雨水季节前后、蟾蜍出蛰前,可以采用旋耕机进行浅层旋耕,旋耕深度5厘米左右,不宜深旋,避免损伤林下土层中蛰伏越冬的蟾蜍、蚯蚓等,旋耕时还要注意距离树木主干根部0.8米左右,避免伤及树根。
旋耕可破除林下土壤板结层,对树木根系透气呼吸亦有益处,可为树木的快速生长奠定基础。
2.设置防逃设施在林地周边设置防逃设施,避免蟾蜍外逃,也能够防止外来敌害生物入侵。
由于蟾蜍跳跃能力较弱,防逃设施不必设置过高,可以采取鱼花布片、塑料膜、石棉瓦等防逃设施,有条件时可以建造砖墙作为防逃设施。
鱼花布片为20~60目,片宽1.3米,长度视林地周长而定,设置时沿林地周边开挖30厘米深的沟,每隔3米固定设置1根支柱,支柱采用直径5厘米左右的竹桩或木桩,高1.5米,埋入地下0.5米深,地上部分为1米;片附于支柱上,片底部埋入地下30厘米深,地上部分为1米,并在片内侧缝制30厘米宽的塑料膜,塑料膜下部缝于片上,在防逃设施拐角处设置成圆弧形,塑料膜防逃设施同片防逃设施一致。
石棉瓦防逃设施底部也要埋深0.5米左右,地上部分留1米为宜,并架设固定杆固定。
砖墙砌成单砖,建成1米高,以水泥挂浆,内侧墙壁抹光,拐角处砌成圆弧形。
防逃设施建造要在蟾蜍出蛰前完工。
3.开挖储水池在林间开挖储水池,用于蟾蜍的繁殖及林间环境保湿,储水池宽2米、长5~10米、深30厘米左右,以塑料膜铺底,防渗保水,储水池上口与地面平齐,储水池内设置若干小土堆,栽植水草,水体设置适量浮萍、水葫芦等漂浮植物,以备蟾蜍繁殖之用。
小蟾蜍养殖技术
![小蟾蜍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af2d96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7d.png)
小蟾蜍养殖技术小蟾蜍养殖技术之工养殖蟾蜍采集蟾蜍制品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我们提倡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荒地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可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
幼蟾蜍的饲养管理是指完全变体后幼蟾蜍的培育过程。
幼蟾蜍营水陆两栖生活,大约需要16个月的时间才能发育为成熟蟾蜍。
一、培育设施培育有蟾蜍池多为土池或者池塘。
其建造要求见第二章养殖场的建造。
二、清池、消毒参见本章蟾蜍蝌蚪的饲养管理部分。
三、植入水草放养幼蟾蜍前,池内要种养水草,如水葫芦、浮萍等,以供幼蟾蜍水中栖息,也要培养一些浮游生物,如藻、水蚤等。
四、整治陆地活动场所陆地活动场所可种植树木、农作物或蔬菜。
夏季搭建遮阳棚,建造一些带有孔洞的假石山,并设置诱虫灯。
五、放养1.分池放养根据幼蟾赊大小分类,分池放养。
同样大小的幼蟾蜍,要放养在同一养殖池中。
2.密度(1)刚变态的幼蟾蜍每平方米水面放养100-150只。
(2)30日龄左右的幼蟾蜍每平方米放养80-100只。
(3)50日龄左右的有蟾蜍每平方米放养60-80只。
(4)50日龄以上的幼蟾蜍每平方米放养30-40只。
3.放养方法将幼蟾蜍放在池边,让其自行爬入水中。
不能倾倒,以免造成伤亡。
六、投饵1.幼蟾蜍食性特点幼蟾蜍开始摄食时,以活饵料如蝇蛆、黄粉虫幼虫、小鱼苗、小虾类等为主。
昆虫是幼蟾蜍的理想饵料,可通过培育或诱捕方法获得。
幼蟾赊长到15一20克重时,可摄食小杂鱼、虾和蛇叫等活动物。
以后,也可摄食泥鳅等大动物。
经过食性驯化的幼蟾赊,也可摄食静态饵料如动物内脏、肉及人工配合饵料。
2.日投饵量日投饵量为蟾蜍体重的10%左右,不超过15%。
投饵量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掌握,以每次投人的饵料吃完为宜。
刚变态的幼蟾蜍宜多投喂活饵,然后逐渐减少活饵的投喂而相应增加死饵的投喂。
1月龄幼蟾蜍,活饵与死饵的投喂比例为2:1;1.5月龄,活饵与死饵各一半;2月龄,活饵与死饵之比为1:2;2.5月龄可以全部投喂死饵。
蟾蜍养殖基地实施方案
![蟾蜍养殖基地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7d91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a.png)
蟾蜍养殖基地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蟾蜍是一种独特的动物,其皮肤具有药用价值,而且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中药材的需求增加,蟾蜍养殖市场潜力巨大。
因此,建立蟾蜍养殖基地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
二、基地选址。
蟾蜍养殖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湿润的地方。
同时,基地周围应当没有工厂、化工厂等对蟾蜍养殖有害的环境。
最好是选择远离城市的郊区或者农村地区。
三、基地规划。
1. 场地规划,基地应包括蟾蜍养殖区、饲料加工区、办公区、设备维护区等功能区域。
各功能区域之间应合理布局,便于生产和管理。
2. 设施建设,蟾蜍养殖区应建设合适的池塘或者水池,保证蟾蜍的生长和繁殖。
饲料加工区应配置相应的加工设备,保证饲料的质量和供应。
办公区应建设办公楼和员工宿舍,提供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技术支持。
1. 种源选择,选择优质的蟾蜍种源,保证养殖的品种纯正,生长健康。
2. 饲料配制,合理配制蟾蜍的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促进生长发育。
3. 疾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定期对蟾蜍进行健康检查,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
五、管理模式。
1. 人员培训,对养殖基地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蟾蜍养殖知识培训,提高其养殖管理水平。
2. 生产管理,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养殖、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规定,保证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3. 营销模式,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开拓市场,将养殖的蟾蜍产品销售出去,获取经济效益。
六、环保措施。
1. 废弃物处理,建立废弃物处理系统,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水质保护,定期检测养殖水质,保证水质清洁,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七、经济效益。
蟾蜍养殖基地的建设将为当地带来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蟾蜍养殖产品的销售也将为基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蟾蜍养殖基地实施方案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将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怎样养殖蟾蜍
![怎样养殖蟾蜍](https://img.taocdn.com/s3/m/c8032e8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a.png)
怎样养殖蟾蜍 蟾蜍就是癞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四川、重庆地区叫癞疙宝,以下就是店铺做的整理,希望对你们有⽤。
蟾蜍的养殖技术 ⒈建蟾蜍养殖场:场周围设围栏1⽶⾼。
内设养殖池、产卵孵化池。
⾯积⼤⼩以规模⽽定。
保证⽔源充⾜,排灌⽅便,池中或池边留空地种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适量投养⽔⽣植物。
饲养黄粉⾍、蝇蛆、蚯蚓或安灯诱⾍增加饵料 ⒉⼈⼯繁殖蟾蜍:捕养中华⼤蟾蜍、花背蟾蜍和⿊眶蟾蜍做种。
成蟾在10℃产卵,每次产卵约5000粒,放孵化池中,⽔温18~24℃经3~4天孵出蝌蚪,加强饲养。
⒊蟾蜍放养密度:每平⽅⽶⼩蝌蚪2000~4000只;20天减为500~1000只,幼蟾蜍30~40只。
按不同发育阶段分池分群饲养。
⒋蟾蜍饲料配制:刚孵出的⼩蝌蚪5天后以熟蛋黄、⽔蚤等新鲜适⼝饵料,⽇喂2次。
幼蟾饲喂蝇蛆、蚯蚓、黄粉⾍、球藻饵料。
成蟾蜍⾷量⼤,可采⽤⾖饼、糠麸、⾯粉、鱼粉、槐叶粉配合饲 ⒌蟾蜍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蛇、鸟等危害。
搞好围栏、巡查,冬天将其转移到地洞或⽔下泥⼟中安全越冬。
蟾蜍的论述 ⒈《纲⽬》:蟾蜍⼊阳明经,退虚热,⾏湿⽓,杀⾍,为疳病、痈疽、诸疮要药也。
《别录》云,治制⽝伤,《肘后》亦有⽅法。
按沈约《宋书》云,张收为制⽝所伤,⼈云宜啖虾蟆脍,⾷之遂愈,此亦治痈疽、疗肿之意。
⼤抵是物能攻毒拔毒,古今诸⽅所⽤虾蟆,不甚分别,多是蟾蜍,读者当审⽤之,不可因名迷实也。
⒉《本草经疏》:虾蟆、蟾蜍,本是⼆物,《经》云⼀名蟾蜍者,盖古⼈通称蟾为虾蟆⽿。
经⽂虽名虾蟆,其⽤实则蟾蜍也。
今世所⽤者皆蟾蜍,⽽⾮虾蟆,其功益可见矣。
昧⾟⽓寒,毒在眉棱⽪汁中。
其主痈肿、阴疮、阴蚀、疽疬、恶疮、制⽝伤疮者,皆热毒⽓伤肌⾁也。
宰寒能散热解毒,其性急速,以毒攻毒,则毒易解,毒解,则肌⾁和,诸证去矣。
凡瘟疫邪⽓,得汗则解。
其味⼤⾟,性善发汗,⾟主散毒,寒主除热,故能使邪⽓散⽽不留,邪去则胃⽓安⽽热病退矣。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https://img.taocdn.com/s3/m/401e239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c.png)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1、品种:青蛙常见的品种有蟾蜍、独角蛙、大阳蛙等,其中蟾蜍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适宜养殖的青蛙品种,在养殖中最易成功。
2、投料:蟾蜍可以投食蚊蝇、蝎子、昆虫、蜈蚣等。
独角蛙和大阳蛙可饲料蚊蝇、蝎子、蚯蚓、小虫等。
3、繁殖:青蛙的繁殖主要依靠水繁殖,即雌性蛙会在水中产卵,由雄性蛙把卵包裹防止破裂,卵孵化后的幼蝌蚪抱成团游泳,随着日子的增长,蝌蚪会渐渐变成青蛙。
4、养殖:养殖箱大小一般以1m×1m为最佳。
养殖池应宽而浅,以保证水深10-15cm,可设置滤水装置清洁水质,棚架等用以跳跃训练,更新空气,密切注意温度、湿度、水质、光照等因素,使其保持良好的繁殖状态。
二、场地建造
1、场地建造:养殖青蛙的场地应选择安静、潮湿,地势平坦,避免大风大雨,保持良好的环境,确保青蛙生长良好。
2、场地设施:场地中应有室内温室,水槽或池,植物和建筑物,保护青蛙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3、植物:为了使青蛙有一个充足的空气和遮蔽,可以使用补给养料的多肉植物和改湿植物,以及适宜的树木和灌木等。
4、防护:为了防止猫类猎杀或人类打扰,建议在场地围部建设防护网篱,防止青蛙跑出去,并使用专业的散日排湿满筒,勤清理饮水及湿地肥效果会更加显著。
三、总结
青蛙养殖是一项有经济价值的养殖行业,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和设施建造是养殖成功的前提,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投身于此,获取丰厚收益。
蟾蜍人工养殖要点
![蟾蜍人工养殖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ba7c05581b6bd97f19ea58.png)
龙源期刊网 蟾蜍人工养殖要点作者:王笃兰来源:《农家科技》2011年第04期一、建场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阴暗地方建场。
四周建围墙以1米为宜,墙基入土0.5米,以防蟾蜍掘土,墙内以光滑为妥。
以饲养量而定场的大小,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15-20只。
场内要有“三池”,即产卵地、孵化池、饲养池。
有些专业户在饲养池周围设草坪。
种菜及其它农作物,供蟾蜍活动。
中间安装黑色灯泡,以引诱昆虫供蟾蜍捕食。
二、饲料幼蟾的饲料主要是水中的浮游生物,将牛、猪粪,蔬菜下脚料及屠宰场、食品厂废弃物或糠麸等投入池中,培养浮游生物,供幼蟾自由采食。
成蟾主要以昆虫或幼小的软体动物为食。
因此,可养蚯蚓,捕集蝇蛆、昆虫,尤其设黑光灯诱引蛾类及昆虫等,供成蟾采食。
三、科学饲喂一是优质饵料;二是自由采食,供应及时充足;三是保持水质清洁。
四、采酥与脱衣1.采酥。
主要把“五关”:一是清洗关,将蟾蜍用水洗净,体表无泥土,晾干,使耳后变软,害易掐取蟾酥;二是挤酥关,挤酥时,用左手先将蟾酥从头往下掇,再捉住前后四条脚,这时蟾蜍腹部鼓起,耳后腺当即胀大,然后右手拿铝制夹子挤两个耳后腺,昕到夹子对口声音,说明已挤出,流储到央子内:三是动夹关,在用夹子挤浆时,动作要快,达到轻重适宜,轻了挤不净浆,重了,耳后出血,造成蟾蜍由白变黑,伤口感染死亡:四是保护关,为保护蟾蜍生存,在挤蟾蜍时,最好离水边200米左右,待蟾蜍慢慢地爬到水里,挤过蟾蜍的伤口,试验表明可基本愈合,从而达到再利用;五是过滤关,在挤蟾蜍时,铝制夹子内多了,可存放到大口玻璃瓶内。
然后用80目尼龙丝罗过滤,去掉杂质,用手拍捏成圆饼,直径5厘米,厚度半厘米,用手指捏合均匀。
在温度40~60℃环境中放在玻璃板上晾干后人药。
蟾蜍养殖场怎么建设
![蟾蜍养殖场怎么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6df0e9f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2.png)
蟾蜍养殖场怎么建设蟾蜍是一种我们熟悉的动物,而且我们也知道蟾蜍的药用价值特别高,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项目,我们要重视养殖的各个环节,那么,蟾蜍养殖怎么样?蟾蜍养殖场怎么建设?下面跟农村养殖网了解一下。
一、蟾蜍养殖场怎么建1、蟾蜍养殖场蟾蜍养殖场要选择在水塘或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较暖和的地方。
一般养殖户可根据现有水面,对池塘、渠道、水沟、水田进行改造即可。
场地四周建约1.5米高的围墙或尼龙网,以防蛇、鼠爬人危害蟾蜍或蟾蜍外逃。
里面根据用途可分为蝌蚪池、幼蟾池、成蟾池、配种与产卵池、孵化池。
2、蝌蚪池蝌蚪池面积3-6平方米,池深40厘米,池底呈微斜坡状,低处有一排水孔,孔用细铁丝网封罩,水深保持在30厘米左右。
3、幼蟾蜍池幼蟾蜍池用于养殖由蝌蚪变态后2个月以内的蟾蜍。
面积30-70平方米,池深60厘米,池底亦有排水孔,孔加网罩,水深40厘米,池底铺10厘米厚的泥沙,池中必须留出1/3-1/4的活动场地,且高出水面5-10厘米。
活动场宜设在池的南边,与水相接的一面呈斜坡式,便于蟾蜍上岸觅食。
在活动场上可以种一些草和小灌木。
放养密度30-100只/平方米。
蟾蜍生长快,初养时密度可大些,后期密度以小些为宜。
池四周要加圈网,以防蟾蜍逃逸,也可设置永久性围障。
4、成蟾蜍池成蟾蜍池面积为40-80平方米,池深70厘米,其他要求与幼蟾蜍池相同,不同之处是:商品蟾池深1米,水深30-50厘米,池壁坡度为1:2,池底铺10厘米厚的沙,放养密度lO-30只/平方米。
刮浆蟾池水深15-20厘米,陆地活动场所与水面的比例为3:1。
5、交配产卵池、交配产卵池面积2-4平方米,池深40厘米,水深20厘米。
多用土池,用于饲养种蟾蜍和供种蟾蜍抱对、产卵。
水底铺10厘米厚的软泥沙。
池的四周需留一定的陆地,供种蟾蜍活动,大小为水池的3倍。
池中种适量漂浮水生植物,如绿萍、水葫芦等。
在即将产卵时再撒少量干稻草或杂草,以便卵附着。
蟾蜍的养殖与加工技术
![蟾蜍的养殖与加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b4a725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9.png)
蟾蜍的养殖与加工技术蟾蜍俗称癞蛤蟆,是一种极有药用价值的经济动物。
蟾蜍耳后腺分沁的白色浆液叫“蟾酥”,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它可以治疗心力衰竭、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
目前,药市上蟾酥价格且呈上升趋势。
其原因有三:一是化工污染使野生蟾蜍越来越少;二是野生蟾蜍的自然孵化成活率极低;三是蟾蜍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国内外厂家对蟾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所以人工繁养蟾蜍、采集蟾蜍是致富的好途径。
现将人工饲养蟾酥方法介绍如下:一、养殖场的建立蟾蜍为水陆两栖动物,因此养殖场宜建在靠近池塘、水沟,且有杂草、水源的地方。
养殖场四周设围墙,以防蟾蜍逃跑和畜禽进入。
二、种蟾及卵块的收集可先捕野生体大、健壮、无病、无伤的蟾蜍做种蟾蜍,每平方米放养种蟾蟾蜍1--2对。
雌雄比例为3:1;也可到池塘、河流收集蟾蜍具备卵块,把卵块放于水温为10--30摄氏度的池水中,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
三、蟾蜍的饲养管理刚孵化出的小蝌蚪2天内靠卵膜内残留营养物质生活。
3天后开始摄食,人工饲养可投放米糠、麦麸、厨房下脚料、蚯蚓、蝇蛆等,每天投铒1--2次。
水温保持在16--28摄氏度,水质要清新,水深以0.2--0.4米为宜。
蟾蜍的脱衣技术品种及场地选择只要是无明显脱衣花纹,四肢齐全,健状、无病的野生蟾蜍,均可进行脱衣,体重应选择在100克以上,场地应选择通风、透光、透气、便于下水的地方建池。
并避免日晒与雨淋,附近最好有充足的水源。
脱衣时间以4~10月份为宜,且以6~9月份最佳,过早脱衣多有不完整,一般在下半夜进行(即凌晨1~5点),或者连续几天晴好后,有雷阵雨前为最多。
脱衣适宜温度为25℃~32℃,整个脱衣过程一般在5分钟左右。
小池建造小池以120×90×40厘米为适宜,过大过高均为浪费,过小则分不清哪只蟾蜍在脱衣。
小池底部设2~4厘米斜面,在一低角落处留一下水孔。
池内保持湿润,每天视天气与池内湿度情况,喷水2~5次。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https://img.taocdn.com/s3/m/0cca8df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0.png)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目前市场的青蛙需求是非常可观的,所以养殖青蛙的人相对较多。
养殖青蛙的环境搭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场地等因素严重的影响到其后期的生长于育肥。
那么青蛙该怎么养,场地又该怎么建设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场地选择建造养蛙对于水源的要求很重视,所以选地水源除了要干净外还要利于排泄。
为了方便日常观察,地形需要开阔一些,土壤以泥壤为佳。
建造饲养池时不需要太大,每个池子控制在3*4左右的大小,中间要留出走到,方便日常巡视投食。
池子里面要包含休息区、水塘、喂食区三个部分,休息区要保留一定的草生植物,而水池则尽量的能分布在整个饲养区,休息区的因选择在靠近走道的方位。
最外围要用塑料布或者网围绕,防止青蛙逃跑。
2、喂养问题初期的青蛙很脆弱的,尤其是其刚由蝌蚪长成青蛙的时候,这时候水流的更换需要频繁一点,水源方便的可以选择安装水管引水,保证池水的活性,让幼挖更好的生存。
最初的1-2周可以喂养一些大豆渣混合鱼粉喂养。
后期则可以开始喂养一些幼小的昆虫,初期喂养昆虫可以选择将其切碎,避免幼蛙无法进食。
后期则基本不需要处理,有时也可以选择将一些动物的内脏剁碎混合食物喂食,可以一定程度加快青蛙的成长。
3、食物准备由于青蛙主要食用一些昆虫类的生物,所以养殖青蛙的时候我们还需准备地方养殖这些昆虫给青蛙当食物。
比较常见的有蚯蚓、蝇蛆、水蚤等,这些都是一些繁殖比较简单产量有比较多的品种。
这些昆虫要随着青蛙的成长控制大小,不能让其喂食的时候影响到青蛙的进食。
数量上面要尽量的多贮备一些,青蛙的食量是增长是比较快的。
4、日常管理事项当一切走上正轨后大家的日常巡视也不能忽视,首先要检查是否会出现鸟类来捕食青蛙的情况,有的要考虑是否加防空网。
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要检查防晒是否到位,是否需要增加遮阴的面积,这个从阴凉处青蛙的密集程度来判断,如果许多青蛙挤在一起就要增加了。
防护网也是要检查是否有破烂的情况,或者是否有外来的蛇之类的偷跑进了养殖池。
饲养蛤士蟆如何建造养殖场
![饲养蛤士蟆如何建造养殖场](https://img.taocdn.com/s3/m/c6dc202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a.png)
饲养蛤士蟆如何建造养殖场
养殖场宜建造在树林密集,光线暗、湿度大、草本植物种类与数量较多的地方,要求要有较好的水源,并要建造几种不同类型的水池。
1.饲养池。
饲养池面积较大,其大小视饲养规模而定,一般饲养150对蛤士蟆约需100平方米左右。
从管理方便上考虑,可建成30平方米左右一个一个的池子,深度为40厘米左右,最深不超过50厘米。
对于较大的饲养规模,实践中有修建长80米、宽15米、深0.8米的大型饲养池的例子。
在池的同一方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使水沿池的一侧的边缘流动,以保证池水大部分呈稳定状态。
在池子的中间或某一角建造一个深30厘米左右的安全坑,上口直径为50厘米左右,呈锅底形或半圆形,坑内铺塑料薄膜,并加压一薄层土壤,防止薄膜浮起冲走。
当水池供水中断时,蛤士蟆蝌蚪便会自动集中到安全坑内,可避免因缺水而死亡。
饲养池主要供喂养蝌蚪和幼蛙使用。
2.产卵池。
产卵池专供蛤士蟆产卵用。
可建成长3米、宽1.5米、深0.8米左右的小池,以建在饲养池的周围或较中间为好。
3.孵化池。
专供蛤士蟆产卵孵化用,宜建造在养殖场水温较高的地方,面积大小和产卵池相同或略大一些。
整个养殖场的外围,要砌筑一堵1.5米高的围墙,在墙的内壁面涂上
石灰,以保持墙面光滑,防止蛤士蟆逃跑。
蟾蜍养殖方案
![蟾蜍养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9969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4.png)
蟾蜍养殖方案引言蟾蜍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生物,被广泛的认为是繁荣和财富的象征。
现如今,蟾蜍养殖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全球性产业。
本文将介绍如何建立一个成功的蟾蜍养殖计划,包括选址、种类选择、建设和管理。
选址蟾蜍养殖所需的环境非常重要。
合适的选址可以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养分供应,有利于蟾蜍的生长和繁衍。
以下是选址的一些建议:1.温度:蟾蜍需要适宜的温度来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选址时应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避免过热或过寒的地区。
2.湿度:蟾蜍对湿度要求较高,因此选址时应选择能保持适宜湿度的地方,最好是靠近水源的地区。
3.养分供应:为了蟾蜍的生长和繁殖,土壤和水质中需要有足够的养分供应。
选址时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水质的状况。
种类选择蟾蜍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蟾蜍对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根据养殖目的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蟾蜍种类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蟾蜍种类供参考:1.金蟾蜍:金蟾蜍是最常见的蟾蜍品种之一,被认为是招财的象征。
其养殖过程相对简单,适合初学者。
2.蛙:蛙类虽然不同于蟾蜍,但也是受欢迎的养殖对象。
蛙肉和蛙腿在一些地方是美食,因此蛙类的养殖也具有商业价值。
3.角蟾蜍:角蟾蜍是一种较大型的蟾蜍,它们具有鲜明的外观和个性特点,因此在观赏价值方面很受欢迎。
建设和管理蟾蜍的养殖建设和管理将决定养殖的效果和盈利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建设和管理要点:1.育苗:在开始养殖过程之前,选择合适的蟾蜍苗种进行育苗。
苗种的选择要根据养殖目标和市场需求进行。
2.设施建设:根据养殖规模和种类的不同,建立适宜的设施。
设施包括饲养池、孵化室、观测室等。
3.饲养管理:蟾蜍的饲养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和环境条件。
定期清理饲养池和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是必要的。
4.疾病防治:蟾蜍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疾病问题,因此需要加强防治工作。
定期检查和诊断疾病是必要的。
5.销售与市场:建立好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以便将养殖产品及时推向市场。
蟾蜍的人工养殖 蟾蜍的饲养技术
![蟾蜍的人工养殖 蟾蜍的饲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0240c504b35eefdc9d3336f.png)
蟾蜍的人工养殖蟾蜍的饲养技术
1.场地:饲养池可利用池塘、水沟或水田。
排灌要方便,池内要有-定密度的杂草,水深度中等且静止。
饲养场四周建1米高的围墙或尼龙网。
里面设养殖池、产卵池、孵化池。
饲养池上安黑光灯诱虫供其捕食。
2.繁殖:种源主要靠野外捕捉,夏秋季节在早、晚或雨后蟾蜍出来活动时捕捉。
清明前后气候回暖,选择个体大、发育良好、健壮无病伤的放入产卵池,以-雄三雌的搭配比例为宜,受精率可达90%。
温度在12~16摄氏度可产卵,18~24摄氏度是孵化的适宜温度,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蝌蚪。
孵化期注意更换水质和调节光照,蟾蜍的卵是深黑色的,有利于吸收阳光,气温较低的春天,不需直接光照,盛夏高温可适当遮阴。
3.蝌蚪的饲养:饲养蝌蚪的水池要求半米深左右,水温最好以16~28摄氏度为宜,水质新鲜不污染。
刚孵化出的蝌蚪2~3天内开始吃食,先以卵膜为食,以后吃动物的碎渣和浮游生物。
可用猪粪、人尿、麦麸、菜叶、厨房废物等每天投喂2次。
放养密度,刚孵化的蝌蚪每平方米可放养2000~4000个,1个月以后每平方米放养200个。
随个体增大,根据个体差异及时分类饲养。
蝌蚪经2个月后即变态为幼蛙。
4.蛙期的管理:蛙期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100只为宜。
饲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养蟾蜍,可在池内先放人几只蟾蜍试验, 经 l 天后确认无不良反应的,即可正式投入 使用。
蟾蜍养殖场附属设施的建造经 验
• ( l )材科场地四周的围墙,可用各种砖建 造。
• ( 2 )墙高 l 一 1 . 5 米。 • ( 3 )墙基入土深 0 . 5 米。 • ( 4 )墙内面 墙内面要光滑。
• ( 5 )墙顶 墙顶要向场内延伸10-15厘米, 呈“厂”字状) ,以防蟾蜍攀援逃逸。
• 5 .石棉瓦或塑料瓦(板)围墙 建筑方法 与竹木围墙相同。
• (二)饲养池注水孔、排水孔和溢水孔 • 各饲养池应设注水孔、排水孔和溢水孔,
以调控池中水位。各水孔口要设立网眼较 Βιβλιοθήκη 的耐腐蚀的丝网,以防止蝌蚪、蟾蜍随
• 水流走,也可防止杂物、敌害进人。 • 1 .注水孔 设在池的上方,与贮水池用管
道相通。 • 2 .排水孔 设在池底部。 • 3 .溢水孔 溢水孔的设置,不同的饲养池
• 有所不同,其高度是池水的适宜深度,既 可排出过多的水而又不至于将水排空,保 持适宜深度。
• (三)水泥池的处理 • 新建水泥蟾蜍养殖池,不能直接注水放养
蟾蜍,必须经过脱碱处理方可使用。脱碱
• 处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1. 池内注满水,浸泡 1 一 2 周,其间每 2
• 3 .铁丝网围墙 用网孔孔径 l 厘米的铁丝 网,沿池堤围绕,并竖立坚固的木柱、水
• 泥柱,以固定铁丝网。铁丝网应人土 30 厘 米,或用砖砌地基,高度 1 . 5 米,铁丝网 顶端向内倾斜。
• 4 .塑料网围墙 将塑料网上端用绳绞口, 在池周每距 2 一 3 米打一根木桩,将网固 定。网底端宜深埋 20 厘米,顶端向内倾斜。
天换一次薪水。 • 2 .过磷酸钙法 将池内注满水,按每 l 000
升水溶人 1 千克过磷酸钙,浸泡 1 一 2 天。
• 3 .醋酸法 用 10 %的醋酸(食醋也可) 洗刷水泥池表面,然后注满水浸泡几天。
• 4 . 磷酸钠法 将池内注满水,每 l000升水 中溶人 20 克酸性磷酸钠,浸泡 2 天。
• 2 .竹木围墙 用长约 1 . 8 米的薄木板(厚 3 一 4 厘米)或竹片,竖立钉在两根各宽 5 厘米、厚 4 一 5 厘米、长 1 一 2 米的木条 之间,制成一个板垣(垣即墙)或竹垣。
• 将若干板垣 或竹垣竖立围在池堤上(人土 30 厘米),每隔适当距离用木柱或水泥柱 加以固定。竹木围墙的顶端内侧做宽 10 厘 米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