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翻译与加标点
《古代汉语》王力 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 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祁奚荐贤
祁奚请求退休。晋侯公问祁奚谁可接任,祁奚推荐仇人解狐。正要立解狐,解狐却死了。晋侯公征求意见,祁奚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正当此时,祁奚的副手羊舌职也死了。晋侯公又问:“谁可接任?”祁奚答道:“其子羊舌赤适合。”晋侯公便安排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赤佐助。有德行的人称赞祁奚,说这件事足可说明他很能推荐贤人。推举仇人,不算是诌媚;拥立儿子,不是出于偏爱;推荐直属的下级,不是为了袒护。商书说:“没有偏爱,没有结党,王道坦坦荡荡,公正无私。”说的就是祁奚了。解狐被举荐,祁午接任、羊舌赤任职:立了一个中军尉而作成了三件好事,真是能举荐贤人啊。正因为自己为善,所以能举荐与自己一样的人。诗经说:“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真是贤德的人。(《左传?襄公三年》)
子产不毁乡校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古代汉语文选译文
《子 产 不 毁 乡 校》
郑国人在乡校里游玩聚会,以议论政事的得失。然明对子产说:“毀了乡校,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事情完了到那里游玩,来议论政事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它;他们所讨厌的,我就改掉他。这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我听说用忠于为善来减少怨恨,没有听说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权威难道不能很快制止议论,但是就像防止河水一样。洪水冲破大口子,伤人必然很多,我不能挽救。不如把水小小地放掉一点加以疏导,不如让我听到这些而作为药石。”然明说:“蔑从今以后知道您确实是可以事奉的。小人实在没有才能。如果终于这样做下去,这确实有利於郑国,岂独有利於二三位大臣。”孔子听到这些话,说:“从这里来看,别人说子产不仁,我不相信。”
<<楚归晋知罃>>参考译文: 晋人把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首归还给楚国,以此要求交换知罃。当时荀首已经是中军副帅,所以楚人答应了。楚王送别知罃,说:“您恐怕怨恨我吧!”知罃回答说:“两国兴兵,下臣没有才能,不能胜任,所以做了俘虏。君王的左右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诛戮,这是君王的恩惠啊。下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谁?”楚王说:“那么感激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让百姓得到平安,各自抑止自己的愤怒,来互相原谅,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下臣不曾与谋,又敢感激谁?”楚王说:“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知罃回答说:“下臣无所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没有怨恨,没有恩德,就不知道该报答什么。”楚王说:“尽管这样,还是一定要把您的想法告诉我。”知罃回答说:“以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到晋国,寡君如果加以诛戮,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赐给您的外臣首,首向寡君请求,而把下臣在自己宗庙中诛戮,也死而不朽。如果得不道寡君杀我的命令,而让下臣继承宗子的地位,按次序承担晋国的政事,率领一部分军队以治理边疆,虽然碰到君王的文武官员,我也不敢违背礼义,竭尽全力以至於死,没有第二个心念,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用来报答於君王的。”楚王说:“晋国是不能和它争夺的。”于是就对他重加礼遇而放他回去。
古代汉语标点及翻译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①。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译文】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泥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
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孩子们大破贼兵。
”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列子说符第八》昔齐人有欲金者①,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②。
吏捕得之,间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③?”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译文】过去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到了集市上,走到了卖金子的地方,趁机拿了金子就走。
官吏抓到了他,问道:“人都在那儿,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金子呢?”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看不见人,只看见了金子。
”《程敏政夜度两关记》予告谒南归[1],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2],抵大柳树驿时[3],日过午矣,不欲但已,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4]。
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5],颇险恶多虎。
心识之[6]。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7],挟铜钲束燎以行[8]。
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9],仰视不极[10]。
石栈岖崟[11],悉下马,累肩而上[12],仍相约,有警,即前呼噪为应。
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
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
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
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
予默计此关,乃赵点检破南唐擒其二将处[13]。
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
夜二鼓[14],抵滁阳[15]。
【译文】我请假探亲回南方,在成化十四年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到达大柳树驿站。
当时时间已经过了正午,不想就此停下来,向驿站的小吏打听,小吏胡乱地说:“等天黑就能赶到滁州。
”骑马走了三十里,渐渐听到随从有人说:“前面有处清流关,非常险要可怕,老虎多。
古代汉语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
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
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
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
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齐桓晋文之事作者:孟子译文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
《古代汉语》重点原文及翻译
《燕昭王求士》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
燕昭王收回燕国后即位,降低身份用贵重的礼物来召集贤能之士,想依靠他们来报仇。
故往见郭隗先生曰:所以去拜见郭隗(wei三声)先生说:“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
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
“齐国凭借我国的动乱而偷袭击破燕国,我十分知道燕国国小力少,不足够报仇。
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然而如果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来一雪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
冒昧请问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郭隗先生对答说:“成就帝业的人把贤士当做老师与之相处,成就王业的国君把他们当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做朋友相处,成就霸业的国君把他们当做臣相处,亡国之君把他们当做奴役相处。
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
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杖,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此古服道致之法也。
吼叫骂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
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方法啊。
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三年不能得。
古代汉语---古文标点与古文翻译
❖ 例一: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史记·留 侯世家》)
❖ 例二: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 ❖ 例三: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孟
❖ 也:通常位于句中(表停顿)或句末(表判断。有 时与疑问代词配合使用,表疑问的判断)。使用逗 号(,)或句号(。)。
❖ 例一: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 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
❖ 例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 罕》)
❖ 例外: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 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 (《左传·僖三十年》)
纪》)
❖ 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 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
会注考证》)
3.要掌握足够的古代文化知识
❖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袁
枚《黄生借书说》)
❖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 大满。
❖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 落大满。
❖ 通籍:指初作官,意谓朝中已有了名籍。
文言语言的形式特点
①对称性 ❖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 老弱。(《淮南子·览冥篇》)
②多虚词 ❖ 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与者义之表也耻辱
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孟子·滕文公上》)
古代汉语标点翻译
陈俊英汉语言文学二班201001024108小学有形、有音、有意,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
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
古今者不定之名也,三代为古,则汉为今;汉魏晋为古,则唐宋以下为今。
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
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
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
周官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形也;转注、假借二者,驭形者也,音与义也。
三代小学之书不传,今之存者,《行书》、《说文》为之首,《玉篇》以下次之;《音书》、《广韵》为之首,《集韵》以下次之;《义书》、《尔雅》为之首,《方言》、《释名》、《广雅》以下次之;《尔雅》、《方言》、《释名》、《广雅》者,转注假借之条目也。
义属于形,是为转注;义属于声,是为假借。
稚让为魏博士,作《广雅》,盖魏以前经传谣俗之形、音、义,荟萃于是。
不孰于古行、古音、古义,则其说之存者,无由甄综;其说之己亡者,无由比例推测。
形失,则谓《说文》之外,字皆可废;音失,则惑于字母七音,犹治丝棼之;义失,则梏于《说文》所说之本义而废其假借,又或言假借而昧其古音。
是皆无与于小学者也。
译文:·小学包括字音、字形、字义三部分,三者之间互相联系,根据其中一个可以求得其他两个。
字形有古形、今形,字音有古音、今音,字义有古义、今义,六者之间互相联系,根据其中一个可以求得其他五个。
古今之间的概念是不一定的。
如果夏商周三代看做古的话,那么汉代则看做是今;如果汉、魏晋为古的话,那么唐宋以后则为今;先人在造字的时候,有字义而后又有字音,有字音而后有字形。
后人在考察古代的文字的时候,往往是根据字形推断其字音,根据字音推断其字义。
研究经学没有比明白字义更重要的了,而字义的关键又在于字音。
周官中的六书包括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构成字形的手段。
而转注、假借两者,是用来驾驭字形的,就是指字音和字义。
三代关于小学的书没有流传下来的,今天现存的,字形方面的书以《广韵》为首,《集韵》等以下的书次之;字义方面的书以《尔雅》为首,《方言》、《释名》、《广雅》以下的书次之。
古代汉语标点并翻译
古代汉语标点并翻译:①、《诸子散文选读》: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
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
他人问左右,尽报弗闻。
乃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
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
”师涓曰:“诺。
”因静坐抚琴而写之。
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习之。
”灵公曰:“诺。
”因复留宿。
明日而习之,遂去之晋。
翻译:过去卫灵公将到晋国,来到濮水边,卸车放马,布置住处准备夜宿。
夜半,听见有人弹奏新的乐调,很是喜欢。
叫人问近侍,都回答没听见。
就召来师涓并告诉他说:“有人在弹奏新的乐调,叫人问近侍,都说不曾听见。
音调好像出自鬼神,你替我听着把它录写下来。
”师涓说:“好吧。
”就静坐弹琴把它录写下来。
师涓第二天回报说:“我录写好了,但还不熟悉,请让我再用一晚上熟悉它。
”灵公说:“好吧。
”就又留宿一晚。
第二天,已经熟悉了,就离开濮水去晋国。
②、晋文公逐麋:晋文公逐麋而失之,问农夫老古曰:“吾麋何在?”老古以足指曰:“如是往。
”公曰:“寡人问子,子以足指,何也?”老古振衣而起曰:“一不意人君如此也,虎豹之居也,厌闲而近人,故得;鱼鳖之居也,厌深而之浅,故得;诸侯之居也,厌众而远游,故亡其国。
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君放不归,人将君之。
”于是文公恐,归遇栾武子。
栾武子曰:“猎得兽乎?而有悦色!”文公曰:“寡人逐麋而失之,得善言,故有悦色。
”栾武子曰:“其人安在乎?”曰:“吾未与来也。
”栾武子曰:“居上位而不恤其下,骄也;缓令急诛,暴也;取人之善言而弃其身,盗也。
”文公曰:“善。
”还载老古,与俱归。
翻译:晋文公追猎一只麋鹿却跟丢了,便问(路边的)农夫老古说:“我的麋鹿在哪?”老古(跪着)用脚指路说:“往这边去了。
”晋文公说:“我问先生,先生却用脚指路,是什么(原因)呢?老古抖干净衣服(上的尘土)站起来说:“想不到我们的君王竟然这样(愚笨)啊,虎豹居住的地方,(因为)离开偏远之地而靠近人类(栖居),所以(才会)被人猎到;鱼鳖居住的地方,(因为)离开深水处而到浅水来,所以(才会)被人捉住;诸侯居住的地方,(因为)离开他的民众而(外出)远游,所以才会亡国。
标点加翻译
古代汉语标点与翻译练习材料-- 参考答案1、陳代曰:“不見諸侯,宜若小然。
今一見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
且《志》曰:…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爲也。
”孟子曰:“昔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尋者,以利言也。
如以利,則枉尋直尺而利,亦可爲與?昔者趙簡子使王良與嬖奚乘,終日而不獲一禽。
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賤工也。
‟或以告王良。
良曰:…請復之。
‟强而後可,一朝而獲十禽。
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簡子曰:…我使掌與女乘。
‟謂王良。
良不可,曰:…吾爲之範我馳驅,終日不獲一;爲之詭遇,一朝而獲十。
《詩》云:“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
‟禦者且羞與射者比,比而得禽獸,雖若丘陵,弗爲也。
如枉道而從彼,何也?且子過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2、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3、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
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4、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陈良,楚产也。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
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
《古代汉语》习题----标点翻译练习
《古代汉语》习题----标点翻译练习《古代汉语》习题----标点翻译练习俗说愚人以八百钱买匹绢持以染绯工费凡千二百而仅有钱四百于是并举此绢足其数以偿染工艾子云人有徒行将自吕梁托舟趋彭门者持五十钱造舟师师曰凡无齑而独载者人百钱汝尚少半吾不汝载也人曰姑收其半当为挽纤至彭门以折其半又夷坚戊志载汪仲嘉自言其族人之仆出干抵暮趑趄呻吟而来问何为曰恰在市桥上有保正引绳缚二十人过亦执我入其中我号呼不伏则以钱五千置我肩上曰以是倩汝替我吃县棒我度不可免又念经年佣直不曾顿得五千钱不可失此遂勉从之到鄞县与同缚者皆决杖乃得脱汪曰所得钱何在曰以谢公吏及杖直之属仅能给用向使无此将更受楚毒岂能便出哉汪笑曰憨畜产可谓痴人仆犹愠曰官人是何言同行二十人岂皆痴邪竟不悟林外字岂尘泉南人词翰潇爽诙谲不羁饮酒无算再上庠暇日独游西湖幽寂处得小旗亭饮焉外美风姿角巾羽氅飘飘然神仙中人也预市虎皮钱箧数枚藏腰间每出其一命酒保倾倒使视其数酬酒直即藏去酒且尽复出一箧倾倒如初逮暮所饮几斗馀不醉而箧中钱若循环无穷者肆人皆惊异之将去索笔题壁间云药炉丹灶旧生涯白云深处是吾家江城恋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明日都下盛传某家酒肆有神仙至云南桥暗淡滩湍险善覆舟行人多避之外尝戏题滩傍驿壁曰千古传名暗淡滩十船过此九船翻唯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何我虽一时戏语颇亦有味天宝以前多刺客报恩李岍公勉为开封府鞠囚有意气者咸哀勉求生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官客行河北偶见故囚厚迎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以缣千匹可乎曰未也二千匹可乎曰亦未也妻曰大恩难报不如杀之故囚心动其僮哀勉密告勉被衣乘马而遁比夜半百余里至津店津店老人曰此多猛兽何故夜行勉因言其故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几误杀死长者乃去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而至示勉容斋续笔曰欧公作尹师鲁墓铭但称其文章简而有法或以为未尽公怒至贻书他人责之荆公作钱公辅母墓铭但云子官于朝丰显矣公辅不满公曰宜以见还二公之不喜人议其文如此仆谓荆公人有片善称赞不已欧公制作窜改无馀二公好善动皆若此岂有吾文未尽而反讳人议之理不知前辈作文轻重贵于适中假借不欲太甚或者往往欲其极力称借岂二公之所乐乎昔韩熙载尝为江南一贵人制墓铭其间无甚可述文竟其人不满再丐润色韩书一绝却之知此风尚矣仆谓使其议是二公正自心服何至不喜其不喜者以妄论故耳容斋谓二公皆不喜人议其文是又非深知二公者也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欲其详莫简于春秋莫详于左传鲁史所录具载一事之始末圣人观其末得其是非而后能定以一字之褒贬此作史之资考证也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之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儒者好为大言动曰舍传以求经此其说必不通其或通者则必私求诸传诈称舍传云耳东方有人自号智士才多而心狂凡古昔圣贤与当世公卿长者皆摘其短缺而非笑之然地寒力薄终岁不免饥冻里有富人建第宅甲其国中车马奴婢钟鼓帷帐惟备一旦富人召智士语之曰吾将远游今以居第贷子凡室中金宝资生之具无乏皆听子用不计期年还则归我富人登车而出智士杖策而入僮仆妓妾罗拜堂下各效其所典簿籍以听命号智士曰假公智士因遍观居第富实伟丽过王者喜甚忽更衣东走圊仰视其舍卑狭俯阅其基湫隘心郁然不乐召纪纲仆让之曰此第高广而圊不称仆曰惟假公教智士因令撤旧营新狭者广之卑者增之曰如此以当寒暑如此以蔽风雨既藻其棁(梁上的短柱)又丹其楹至于聚筹(厕筹,用途类似今天的手纸)积灰扇蝇攘蛆皆有法度事或未当朝移夕改必善必奇智士躬执斤帚与役夫杂作手足疮茧头蓬面垢昼夜废眠食忉忉焉唯恐圊之未美也不觉越岁成未落也忽阍者奔告曰阿郎至矣智士仓皇弃帚而趋迎富人于堂下富人劳之曰子居吾第乐乎智士恍然自失曰自君之出吾惟圊是务初不知堂中之温密别馆之虚凉北榭之风南楼之月西园花竹之胜吾未尝经目后房歌舞之妙吾未尝举觞虫网瑟琴尘栖钟鼎不知岁月之及子复归而吾当去矣富人揖而出智士还于故庐且悲且叹郁郁而死市南宜僚闻而笑之以告北山愚公愚公曰子奚笑哉世之治圊者多矣子奚笑哉昔者田成子游于海而乐之号令诸大夫曰言归者死颜涿聚曰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田臣子曰寡人布令曰言归者死今子犯寡人之令援戈将击之颜涿聚曰昔桀杀龙逄而纣杀王子比干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者可也臣言为国非为身也延颈而前曰君击之矣君乃释戈趣驾而归至三日而闻国人有得不内田成子者矣田成子所以遂有齐国者颜涿聚之力也。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_翻译
墨子【非攻】原文: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
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
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
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拖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
古代汉语翻译+标点
楚归晋知罃晋人归⑴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⑵知罃。
于是⑶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⑷,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⑸。
执事不以衅鼓⑹,使归即戮⑺,君之惠也。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shū)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⑻也,两释纍囚,以成其好.。
二国有⑼好.,臣不与及⑽,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⑾受怨,君亦不任受德。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
”对曰:“以君之灵,纍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⑿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⒀,亦死且不朽。
若不获命⒁,而使嗣宗职⒂,次及于事,而帅偏师⒃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其竭力致死⒄,无有二心,以尽臣礼。
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
”重为之礼而归之。
词类活用:臣不才.然则德.我乎而求纾.其民以成其好.二国有好.其谁敢德.判断句:执事不以衅鼓⑹,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所以报也宾语前置句:又谁敢怨其谁敢德何以报我双宾语句:为之礼固定句式:何以报我注释⑴归;送还。
公子谷臣:楚庄王的儿子。
连尹襄老:连尹是楚国官名,襄老是楚国的大臣。
连尹、楚国主射之官。
⑵求:索取。
⑶于是:在这个时候。
佐中军;担任中军副帅。
⑷治戎:治兵,演习军队。
这里的意思是交战。
⑸馘(guo2):割下敌方战死者的左耳(用来报功)。
这里与“俘”连用,指俘虏。
⑹鼓:取血涂鼓,意思是处死。
⑺即戮(lu4):接受杀戮。
⑻惩:戒,克制。
忿:怨恨。
⑼出现。
一说通“宥(you4)”。
⑽与及:参与其中,相干。
⑾任:担当⑿外臣:外邦之臣。
臣子对别国君主称外臣。
⒀宗:宗庙。
⒁不获命:没有获得国君允许杀戮的命令。
⒂宗职:祖宗世袭的职位。
⒃偏师:副帅、副将所属的军队,非主力军队。
⒄致死:献出生命。
译文:晋人归还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首给楚国,以此要求交换知罃。
古汉语.下 通论 第四单元 古书注释标点翻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古代汉语》(下册)通论知识要点﹙一﹚■第四单元:古汉语综合运用(共三节)●笫一节古书的注释〔训诂学常识〕一古书注释概说:1汉代的古书注释:西汉多为先秦儒家经典作注,东汉范围渐扩。
汉代的著名注释家有:西汉毛亨(《诗诂训传》),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孝经传》),刘向《五经通义》等;东汉郑玄(《毛诗笺》、《三礼注》),马融(《周易注》、《尚书注》),高诱(《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等。
2 汉后至唐代的古书注释:魏晋南北朝:玄学发展,出现了魏·王弼《老子注》、晋·郭象《庄子注》等,史书亦有吴·韦昭《国语注》等;唐代:出现了“疏”(或曰“正义”)的体例,代表作有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正义),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等。
儒家经典之外注疏有杨倞《荀子注》,尹知章《管子注》,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集注》等。
3 宋代至清代的古书注释:宋代:邢昺为《论语》《孝经》《尔雅》作疏,孙奭为《孟子》作疏,朱熹作《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
后人把汉至唐宋注疏的儒家经典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音义合刊为《十三经注疏》。
清代:清代学者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对文字、音韵、训诂研究更深。
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等。
附:唐、宋注释家的重要成果—《十三经注疏》⒈《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⒉《周易》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⒊《诗经》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⒋《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⒌《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⒍《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⒎《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⒏《春秋穀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⒐《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⒑《孝经》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⒒《论语》魏何晏注宋邢昺疏⒓《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⒔《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二古书注释的体例:﹙三大体例﹚1传注体:一种以解释文献词句意义为主的注释体例。
古代汉语全文及翻译
《夫子至于是邦也》【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译文】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能够听到那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求教得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先生温和、善良、恭敬、谨慎、谦让,是凭着这些德性得到的。
先生求取的办法,大概不同于别人求取的方法吧!”《贫而无谄》【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
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其斯之谓与: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译文】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哀公问社于宰我》【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站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
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
”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评析】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
古代汉语翻译
第三章词汇P99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
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颖考叔(郑大夫)是颖谷(地名)封人(镇守边疆的官职),听到这件事,有东西献给郑庄公。
庄公赏赐给他酒肉,(颖考叔)进食时把肉放在一边。
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颖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不曾品尝过君王宫中带汁的肉食,请允许我带回去给她吃。
”庄公说:“你有个母亲可以孝敬,唯独我偏偏没有!”颖考叔说:“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庄公告诉他缘故,并且告诉他后悔的心情。
颖考叔答道:“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呢?如果挖掘土地达到泉水,从隧道中相见,谁说不是这样呢(既可母子相见,又不算违背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
庄公进入隧道赋诗:“大隧道之中相见,那快乐啊!真是暖融融的。
”姜氏走出隧道进而赋诗:“大隧道之外相见,多么快乐啊!”从此作为母亲和儿子像当初一样。
P10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关关地对唱,栖息在黄河上面的小岛。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花盛开,色彩鲜艳如火。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一望无垠的落叶树木萧萧地落下。
古者重语,皆为形容之词,有单举其文,与重语同义者,如‘肃肃,敬也’,‘丕丕,大也’,只言“肃”、只言‘丕’,亦为“敬也”、“大也”;有单举其文即与重语异义者,如‘坎坎,喜也’,‘居居,恶也’,只言‘坎’,只言‘居’,则非“喜”与“恶”矣。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子天上飞翔,参差舒展翅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走了又走,不停地走,和你活生生地离别。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每一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每一座山都披上落日的余晖。
2.连绵词今闽越王狼戾不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参考译文一:长沮、桀溺两个人一块耕田,孔子从旁边经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
长沮问子路说:“驾车子的那个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他早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
”子路又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回答说:“是的。
”桀溺说:“(天下已乱,)好像滔滔的洪水,到处都是这样,谁能改变得了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躲避坏人,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说完,就不停地往种子上盖土。
子路回来(把这些)告诉孔子。
孔子失望地叹息说:“我们既然无法跟鸟兽待在一起,若不跟天下人待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天下如果太平,我就不会和你们一起来从事改变现实的工作了。
”参考译文二: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问路。
长沮说:“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
”“是鲁国孔丘吗?”“是。
“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渡口在那里。
”子路再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我是仲由。
”“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是。
”“天下到处局势混乱,谁和你们去改变?你与其跟随政见不同的人(指孔子),还不如跟随避世的隐士呢(指自己)。
”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
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提倡改革了2、《苏代为燕说齐》(《战国策·燕策》)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
今臣欲以骏马见王,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十镒,以为马食。
”淳于髡曰:“谨闻命矣。
”入言之王而见之。
齐王大说苏子。
译文:苏代为燕国去游说齐国,没有见齐威王之前,先对淳于髡{kūn}说道:“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守候在市场里,也无人知道他的马是匹骏马。
(卖马人很着急,于是)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守候在集市里,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您能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还回头看它一下,这样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费用。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于是就绕着马转了几圈,离开时还回头再看了一眼,结果一下子马的身价暴涨了十倍。
现在我想把…骏马‟送给齐王看,可是没有人替我前后周旋,先生有意做我的伯乐吗?请让我送给您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此作为您的辛苦费吧。
”淳于髡说:“愿意听从您的吩咐。
”(于是淳于髡)进宫向齐王作了引荐,齐王接见了苏代,而且很喜欢他。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译文:“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众的。
选拔道德高尚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
讲求信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使老年人得到善终,青壮年人充分施展其才能,少年儿童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和措施。
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少而无父者、老而无子者,都有供养他们的措施。
男人有职份,女人有夫家。
财物,人们厌恶它被扔在地上(即厌恶随便抛弃财物),但不一定都藏在自己家里。
力气,人们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即都想出力气),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
因此奸诈之心都闭塞而不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出现,因此不必从外面把门关上。
是高度太平、团结的局面。
”“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
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待财务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天子诸侯把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作为礼制,城外护城河作为防守设施,礼义作为准则;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户籍,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因为当时盗贼并起),按照礼义把自己看作有功。
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
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人物,(是按照礼义)从中选拔出来的。
这六位杰出人物,在礼义上没有不认真对待的。
以礼义表彰他们(民众)做对了事,以礼义成全他们讲信用的事,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把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
以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固定的规范。
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在位的就会被罢免,老百姓把这(不按“礼”行事)当作祸害。
这可以称为小小的安定。
”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礼记·大学》)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这就叫抓住了根本,这就叫知识达到了顶点了。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
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屋子,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意念真诚。
5、标点并翻译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言:“岁数丰穰,谷贱,农人少利。
故事: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
宜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卒过半。
”上从其计。
寿昌又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
”民便之。
上乃下诏赐寿昌爵关内侯。
翻译: 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上奏说:“连续几年丰收,谷价低,农民获利少。
按以往惯例,每年从函谷关以东地区运输粮食四百万斛以供应京师,需用运粮卒六万人。
应从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等郡购买粮食,以供应京师,可以节省函谷关以东运粮卒一半以上。
”汉宣帝接受了耿寿昌的建议。
耿寿昌又禀告说:“命令沿边各郡一律修建粮仓,在粮价低时加价买进,粮价高时减价售出,名为‘常平仓’。
”百姓因此受益。
汉宣帝于是下诏赐耿寿昌关内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