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公开课:小球站稳了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活动《小球站稳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小球站稳了》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小球站稳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为《幼儿园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领域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小球在不同材质上停留的情况;2. 探索如何让小球在各种材质上都能站稳;3.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小球站稳的奥秘;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到小球在不同材质上停留的情况,并能够通过实验找到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小球站稳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个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不同材质的平面(如木板、纸张、玻璃等)、实验记录表。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小球、不同材质的平面、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小球,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球为什么会滚来滚去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小球为什么会滚来滚去。

”2. 实验一:教师将小球放在木板上,让幼儿观察小球的情况。

提问:“小球在木板上会滚动吗?为什么?”3. 实验二:教师将小球放在纸张上,让幼儿观察小球的情况。

提问:“小球在纸张上会滚动吗?为什么?”4. 实验三:教师将小球放在玻璃上,让幼儿观察小球的情况。

提问:“小球在玻璃上会滚动吗?为什么?”5. 探索小球站稳的方法:教师让每个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让小球在不同的材质上站稳,并记录下来。

6. 分享和交流:教师让幼儿分享自己让小球站稳的方法,并引导幼儿讨论哪种方法最有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球站稳了实验一:木板小球会滚动,因为木板有摩擦力。

实验二:纸张小球会滚动,因为纸张有摩擦力。

实验三:玻璃小球会滚动,因为玻璃没有摩擦力。

七、作业设计1. 实验记录表:让幼儿填写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的观察结果和自己的实验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标题:小球站稳了——探索平衡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基本概念。

2.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平衡”这一主题进行,通过让幼儿尝试让小球在各种物体上站稳,引导他们理解平衡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 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球。

2. 平衡木、纸盘、书本、积木等可以用来做支撑的物品。

3. 录音笔和相机,用于记录幼儿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平衡游戏相关的绘本或者动画。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讲故事或者播放动画,引入平衡的概念,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实验:幼儿分组,每组提供一个小球和一些支撑物品。

让他们尝试让小球在这些物品上站稳,同时教师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为什么有些物品可以让小球站稳,而有些则不能。

3. 分享:各小组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平衡的原理。

4. 游戏:进行平衡游戏,如接力平衡赛,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平衡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探索平衡的现象,如骑自行车、滑滑梯等,并与家长分享他们的发现。

六、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幼儿的学习情况,强调平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和学习。

七、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的操作过程和反应,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小组讨论:在分享环节,通过幼儿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游戏表现:通过平衡游戏,评估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家庭反馈: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延伸学习情况。

以上就是“小球站稳了”这一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围绕第四章《力和运动》展开,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小球站稳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如何使小球保持平衡。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平衡,了解平衡的基本原理。

2. 能够动手操作,使小球保持平衡。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平衡的原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掌握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平衡游戏,让幼儿感受平衡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平衡原理(10分钟)通过故事、图片和实例,向幼儿讲解平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3.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使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操作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平衡原理。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独立操作,尝试用所学知识使小球保持平衡。

7. 拓展延伸(5分钟)鼓励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平衡有关?六、板书设计1. 平衡的概念2. 平衡的原理3. 小球站稳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至少找到三种方法。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平衡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课后反思如下:1.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适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方面: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平衡原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课后拓展方面: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拓展延伸:1. 组织一次关于平衡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平衡的奥秘。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具体内容为“小球站稳了”。

通过让幼儿观察小球在不同情况下的稳定性,引导幼儿探索和了解平衡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平衡与物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2.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探索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平衡原理,能够独立操作实验。

2. 教学重点:掌握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沙袋、实验材料(纸杯、胶带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材料,包括小球、平衡木、积木、沙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平衡木,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看看这个平衡木,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回答出平衡木可以保持平衡。

2. 例题讲解教师演示如何使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讲解平衡原理。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用不同方法使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4.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除了平衡木,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帮助小球保持平衡?让幼儿进行拓展实验。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板书内容:平衡原理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合作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家中的物品,尝试使小球保持平衡,并将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在平衡木两端分别放置相同重量的物品;在小球下方放置一个支撑物,如积木、沙袋等;调整小球的位置,使其重心落在平衡点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法,掌握了平衡原理,并能够独立完成实验。

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跷跷板、走钢丝等,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小球站稳了》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小球站稳了》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小球站稳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三节《小球站稳了》。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探索小球站稳的方法,了解平衡的概念,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小球站稳的条件。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小球站稳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尺子、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平衡木、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平衡木,让小球在上面站稳。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如何让小球站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平衡的概念,示范如何通过调整小球的位置使其在平衡木上站稳。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条件。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内容:平衡的概念小球站稳的方法小球站稳的条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用不同的物品(如瓶子、盒子等)制作一个平衡装置,让小球站稳。

2. 答案: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多样,关键是要让小球的重心位于支撑面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

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教师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完成课后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开展科学主题活动,让幼儿探索更多有趣的物理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随堂练习的组织和教师的指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平衡概念的理解和小球站稳方法的掌握是难点。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球站稳了》

《小球站稳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平衡原理,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稳定性不同。

2.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平衡原理。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稳定性不同。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大小不同的小球、不同形状的底座(如圆盘、三角锥、方形等)。

2.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确保幼儿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实验。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小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球的特点。

(2)教师提出问题:“小球能在不同的底座上站稳吗?为什么?”2.实验一:大小球在不同底座上的稳定性(1)教师出示大小球和不同形状的底座,引导幼儿猜测哪个底座能让小球站稳。

(2)教师分组,每组一个大小球和一套底座,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小球在哪个底座上站稳。

(3)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小球能在某些底座上站稳。

3.实验二:不同形状的物体稳定性(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柱、圆锥、正方体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特点。

(2)教师提出问题:“这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哪个更稳定?为什么?”(3)教师分组,每组一套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哪个物体更稳定。

(4)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不同形状物体的稳定性。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小球在底座上更稳定?(3)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两个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到不同形状的物体稳定性不同。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4.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有不足之处,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引导幼儿规范操作,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小球站稳》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围绕第四章《力和运动》展开,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数学《小球站稳》。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小球在不同支撑面上稳定性,让他们初步解平面和曲面摩擦力,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知道平面和曲面摩擦力,解小球在不同支撑面上稳定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平面和曲面摩擦力差异,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面板、曲面板、积木、实验箱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平面板、曲面板、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小球,提问:“你们觉得小球在哪些地方容易站稳?哪些地方容易滚动?”2.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平面板和曲面板,让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觉得小球在哪个板上更容易站稳?”(2)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小球在平面板和曲面板上稳定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教具,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小球在不同支撑面上稳定性。

(2)邀请各组幼儿分享实验结果,引导他们分析原因。

4. 知识拓展(10分钟)(1)让幼儿尝试用积木搭建不同形状支撑面,观察小球稳定性。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小球在有些支撑面上容易站稳,而在有些支撑面上容易滚动?”六、板书设计1. 《小球站稳》2. 内容:平面摩擦力:小球容易站稳曲面摩擦力:小球容易滚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小球,尝试在不同支撑面上让小球站稳,记录观察结果。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解小球在不同支撑面上稳定性,初步认识平面和曲面摩擦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小球站稳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探索如何使小球保持平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找出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平衡的概念,学会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找出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个平衡木、小球、积木、磁铁、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几名幼儿上前来,尝试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平衡吗?平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讲解平衡概念(10分钟)(1)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讲解平衡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如何使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积木、磁铁等物品使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2)讲解操作步骤,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尝试使小球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1)邀请各小组分享操作经验,讨论如何使小球保持平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内容:(1)平衡的概念(2)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和家人一起,尝试用不同的物品使小球保持平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学会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平衡现象,了解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小球站稳了》优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小球站稳了》优质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小球站稳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详细内容为“小球站稳了”。

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和思考,了解平衡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小球站稳的条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平衡的概念,掌握小球站稳的条件。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和思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图钉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图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平衡木,让幼儿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讨论小球站稳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用积木、磁铁、图钉使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讲解平衡的原理,引导幼儿理解小球站稳的条件。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各组分享自己的操作方法,讨论哪种方法更容易让小球站稳。

六、板书设计1. 《小球站稳了》2. 内容:平衡原理小球站稳的条件操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的方法有哪些?答案:用积木、磁铁、图钉等方法。

2. 作业题目:为什么小球在平衡木上可以站稳?答案:因为小球的重心在平衡木的支撑面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对平衡原理的理解仍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筷子提米实验等,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平衡原理。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物品让小球站稳,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中班科学《公开课小球站稳了》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公开课小球站稳了》教案反思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形状与空间关系、平衡原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平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中班科学公开课《小球站稳了》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平衡的概念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操作,积极探索不同形状底座上小球的平衡状态。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教学有了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孩子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形状与空间关系的理解较为顺利。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圆柱体、正方体和三角形底座上小球的稳定性。这说明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对幼儿空间智能的培养已经初见成效。
二、核心素养目标
《公开课小球站稳了》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底座上小球的平衡状态,理解平衡原理,培养空间感知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鼓励提出问题、猜想和验证,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发挥创意,设计不同的平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幼儿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力和运动”,详细内容围绕“小球站稳了”展开,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平衡的原理,感受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平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平衡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教学PPT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平衡木、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平衡木,邀请幼儿尝试在平衡木上站立,引出平衡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PPT展示小球在不同情况下的平衡状态,讲解平衡原理。

邀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小球为什么能站稳?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教具,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尝试让小球站稳。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讨论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教师设置障碍赛道,要求幼儿用积木搭建平衡桥,让小球通过。

各组幼儿合作完成游戏,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平衡的理解。

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反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板书内容:平衡的概念平衡原理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站稳请幼儿在家中尝试用不同物品搭建平衡桥,让小球站稳。

拍照记录,下节课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索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科学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在于平衡原理的理解。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物体与空间》第三节《小球站稳了》。

主要内容包括:探索如何使小球站稳,了解平衡的概念,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知道物体平衡的条件。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学会如何使小球站稳。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平衡的条件,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沙包等。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平衡木、积木、沙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平衡木,邀请一名幼儿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通过实际操作,引发幼儿对平衡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并引导幼儿发现使小球站稳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使用积木、沙包等物品使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5.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如何让两个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主要内容:平衡的概念平衡的条件使小球站稳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的挑战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使用不同的物品,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记录下成功的方法和心得。

2. 答案:成功的方法:使用积木、沙包等物品调整小球的平衡。

心得:平衡的条件是物体的重心在支撑面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平衡的概念,并学会了如何使小球站稳。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平衡概念的理解程度,并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小球站稳了》是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的一节实践操作课程。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主要围绕物体平衡原理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探索如何让小球站稳不倒,了解平衡的基本条件,学习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实验。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平衡的基本原理,知道如何让小球站稳。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平衡的原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实践操作能力,让幼儿学会如何让小球站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积木、平衡木、磁铁、图钉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球、积木、平衡木、磁铁、图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平衡木,让幼儿猜测如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讲解如何使用积木、磁铁等材料让小球站稳。

让幼儿了解平衡的原理,并引导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小球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自己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讨论如何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强调物体平衡原理,并鼓励幼儿继续探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板书内容:物体平衡原理实验材料:积木、磁铁、图钉等实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并画出实验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物体平衡原理,提高了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实验材料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运用平衡原理。

中班科学:小球站稳了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小球站稳了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 幼儿自由玩球.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4. 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中班科学活动“小球站稳了”教学反思本次中班科学活动“小球站稳了”旨在通过探索和实验,让幼儿了解物体平衡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结束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首先,从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本次活动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幼儿们通过参与实验和观察活动,初步了解了小球站稳的基本原理,并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来帮助小球保持平衡。

他们能够描述小球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并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

然而,在反思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在活动准备方面,我虽然准备了一些小球和平衡材料,但在材料的多样性和实验环境的创设上可能还有待提高。

未来,我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种类的平衡材料和工具,并创设更富有挑战性的实验环境,以便幼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其次,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班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教案:小球站稳了

中班教案:小球站稳了
教学目标
1.能够学会站稳小球,不易失控。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准备
1.屋内开阔空间。

2.小球若干。

3.一个小塑料篮子。

教学步骤
第一步:集体示范
教师拿起一个小球,放在手心,并展示如何将小球轻松地站稳,不会让小球失控。

第二步:让幼儿模仿
教师示范完后,让幼儿们模仿自己的动作。

首先,让幼儿们尝试将手举到与自己的肩膀同高的高度。

接着再将小球放在幼儿手掌的中心,双手轻轻的捧住小球。

第三步:站稳小球
让幼儿再一次重复第二步的动作,并稍稍用力抬高小球,然后,慢慢地,让小球落在手心中,同时,用双手轻轻的捧住小球。

第四步:让幼儿比赛
让幼儿分成队,每队队员一个接一个将小球轻轻地抛到篮筐中。

时间内抛进篮筐中小球的数量最多者胜。

教学反思
通过小球站稳活动,幼儿们的手掌平衡能力得到了锻炼,感性认识到物体在手中稳定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强了幼儿活动的乐趣,促进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和体育知识的积累。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小球站稳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小球站稳了”。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动手操作,探讨小球站稳的现象,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物体平衡的基本原理,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使小球站稳。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如何使小球站稳。

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平衡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尺子、粉笔。

学具:每组一个平衡木、小球、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平衡木,邀请一名幼儿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为什么小球不容易站稳?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物体平衡的原理,并展示如何通过调整积木的位置,使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5. 游戏环节(10分钟)开展“小球站稳了”比赛,每组幼儿轮流操作,最快让小球站稳的小组获胜。

6. 评价与反馈(5分钟)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物体(如瓶子、书本等)进行平衡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2)和家长一起探讨:为什么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后不容易掉下来?2. 答案:(1)不同物体的平衡点不同,需要通过调整物体的位置找到平衡点。

(2)小球站稳后,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达到平衡,因此不容易掉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物体平衡的原理,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详细内容为“小球站稳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探索如何使小球保持平衡。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平衡的概念,理解小球平衡的原理。

2. 能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探索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球平衡的原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实验箱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平衡木、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平衡木,让小球在上面保持平衡,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提问:“小球为什么会站稳呢?”引导幼儿思考。

(2)教师通过实验,讲解平衡的原理。

3. 动手操作(10分钟)(1)教师分发教具,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2)幼儿分组讨论,探索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小球站稳了2. 内容:(1)平衡的概念(2)小球平衡的原理(3)动手操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保持平衡(1)用积木搭建一个能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支架。

(2)思考:如何让小球在支架上保持平衡?2. 答案:(1)支架要稳定,底部宽,顶部窄。

(2)将小球放在支架的顶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但部分幼儿对平衡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探索其他物体保持平衡的方法。

(2)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走钢丝、跷跷板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球平衡的原理。

2. 动手操作:指导幼儿进行操作,探索使小球保持平衡的方法。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小球站稳了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力的作用”,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小球站稳了的现象展开,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幼儿了解平衡力和稳定性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衡力和稳定性的概念,知道物体站稳的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幼儿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平衡力和稳定性的概念,物体站稳的原因。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探索,观察和了解物体站稳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球、平衡木、斜坡、积木、玩具车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观察平衡木上小球站稳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原因。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平衡力和稳定性的概念,解释小球站稳的原因。

结合教具,演示如何使小球站稳,让幼儿观察并理解。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小球站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平衡力: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

2. 稳定性:物体保持平衡的能力。

3. 小球站稳的原因:底面积大、重心低、支撑力均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中能站稳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答案:例如:瓶子、杯子、碗等。

2. 作业题目:用积木搭建一个稳定的结构。

答案:积木搭建的结构应具备底面积大、重心低、支撑力均匀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平衡力和稳定性现象,例如:桥梁、高楼等。

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科学实验,深入了解平衡力和稳定性的原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实践情景引入的过程设计。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力》,详细内容为“小球站稳了”。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操作,探索平衡的原理,理解力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平衡的概念,了解力的作用。

2. 能够通过实践操作,使小球保持平衡。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平衡的原理,学会通过调整使小球保持平衡。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等。

学具:每组一份小球、平衡木、积木、磁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平衡木,邀请幼儿尝试在平衡木上行走,感受平衡。

2. 探索活动(10分钟)(1)幼儿自由操作,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2)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为什么小球有时候能站稳,有时候会掉下来?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示范,讲解如何通过调整平衡木上的积木,使小球保持平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操作,尝试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

每组展示成果,分享操作过程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球站稳了2. 板书内容:(1)平衡的概念(2)力的作用(3)操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小球在平衡木上站稳2. 答案:(1)调整平衡木上的积木,使小球保持平衡。

(2)观察平衡木两侧的高度,适时调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平衡的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幼儿仍存在一定难度。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更多引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如走独木桥、玩跷跷板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物品进行平衡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平衡的原理,学会通过调整使小球保持平衡。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公开课:小球站稳了
执教:陈绍静
班级:中三班
一、设计意图:在开展《玩具总动员》这一主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带到幼儿园的玩具,都是常见的、熟悉的、比较喜欢的汽车、枪、娃娃等,有一次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乒乓球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对乒乓球和皮球一样可以滚动,但它又是小小的可以随意收放,觉得好玩,从此也引起了孩子们对球的探索,于是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眼、脑、手等感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让孩子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折、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中的乐趣。

(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利用多种方法使小球站稳。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球,毛巾、积木、印子、盖子、瓶子、沙包、纸卷、毛线、纸张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1)教师出示三种球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种球,一种是什么球呀?(乒乓球),一种是(棒球),还有一种是(海洋球)。

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你们喜欢玩球吗?(喜欢)那小球可以怎么样玩呢?幼儿讲述。

(滚球、转球、夹球跳、抛球等。

)小朋友说了很多种方法。

呆会老师要请小朋友去适一试,玩一玩,在玩球的时候老师要提出要球:找一个宽敞舒适的地方玩球,小朋友要注意安全。

(2)教师在旁观察,幼儿自由玩耍。

(3)小结:老师发现小朋友的玩法都不一样,有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玩小球的?(二)幼儿将球放在桌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动的现象。

师:小朋友们,小球玩的很累了,我们把它们放到桌子上休息一下吧。

(在放球的过程中,球会从桌上不停地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小球站不稳了,你们还是放到筐里吧)二、提出问题,幼儿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师提问:小朋友,刚才小球在桌上怎么啦?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赶快让小球站稳吗?(2幼儿动脑筋,幼儿表述自己的想法。

(可以把它放在瓶子上面,可以放在盖子上面,可
以包在纸里面等)
三、引导幼儿探索利用多种材料让小球站稳
(1)小朋友的办法真多。

到底你们的办法行不行,我们一起来试
一试。

出示小朋友说的那些材料,请个别幼儿试试。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很多材料,老师要请小朋友去寻找、看一看哪些材料能让小球站稳了?在操作过程中老师要提出要求:可以拿着球去试一试,但是不可以拿去玩,如果你的小球站稳了可以先给你旁边的小朋友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去试一试吧。

(2)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
(3)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师:谁的小球站稳了,快来告诉大家,说说你的办法,幼儿讲述,把作品展示在桌上,大家一起观察小球是否站稳了。

老师说:大家给他鼓掌吧,祝贺你成功了,你的方法可真好!(4)小结:把毛巾揉成一团再放上小球,或把积木交叉后放上小球,把小球放在印章上、瓶子、盖子、纸卷上都可以让小球站稳了。

(5)朋友很快的借助材料一下子就让小球站稳了,现在老师要加深难度如果是纸张或者是毛线,你们还有没有办法让小球站稳了呢?小朋友再去试一试吧。

(6)幼儿操作,师观察。

鼓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7)幼儿讲述。

展示作品,大家一起观察,小球是否站稳了。

(8)小结:我们可以把纸折成飞机,或者把小球包起来、把纸揉成一团。

可以把毛线缠绕在小球身上,可以把毛线绕成一个圆,再放上小球都可以让小球站稳了。

三、延伸活动:今天,小朋友都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
我们遇到的困难,小朋友真棒!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让球站稳了,下课后我们再继续寻找好吗?
四、活动反思:活动开展前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充分准备。

在活动开展中,班级孩子能积极参与探索、操作中,当提问:怎样让小球站稳?班上孩子都愿主动开动脑筋,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的回答有:用盖子、瓶子、纸帮助小球站稳等等。

在后面环节中,只提供纸张和毛线,由于老师过早小结,以至于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想办法,探索时间太短,以及实践想法的机会也就没有了。

只能模仿其他小朋友把球包在纸里,或者包成糖果。

今后老师会注意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