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一、外国古代弹劾式诉讼和神示证据制度1、弹劾式诉讼的特点:

无专门追诉犯罪的国家机关,控诉犯罪由个人承担原、被告诉讼地位平等

裁判机构居消极地仲裁地位2、神示证据制度(与弹劾式诉讼制度相适应)

水审

火审汉字“法”繁体

二、外国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和法定证据制度1、纠问式诉讼的特点:

司法机关主动追究犯罪实行有罪推定,被告人沦为诉讼客体审讯不公开

2、法定证据制度(与纠问式诉讼相适应)

完全证据不完全证据

三、外国近现代辩论式诉讼和自由心证制度1、辩论式诉讼的基本特点:

诉审分离,不告不理实行无罪推定,被告人诉讼权利广泛控、辩、审三角鼎立,构成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1)大陆法系国家奉行职权主义,其诉讼模式特点为:基本特点是强调运用国家权力查明事实真相,惩治犯罪

在侦查阶段,控辩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侦查是国家追诉机关的单方面行为,嫌疑人负有接受侦查和讯问的义务,且侦查一般不公开进行

追诉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起诉一般实行全案移送法官主导审判进程,并依职权主动调查证据。

(2)英美法系国家奉行当事人主义,其诉讼模式特点为:基本特点是强调通过当事人间的平等对抗发现真实,解决争议

在侦查阶段,控辩双方平等对抗,追诉一方只有以被告人逃避追诉和审判为由,才能限制其个人自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拥有不自证其罪的特权及沉默权起诉机关具有较大的起诉酌定权,可以采取比较灵活地起诉方式实行“起诉状一本主义” ,禁止移送可能使法官产生预断的证据材料控辩双方主导审判进程,法官不介入证据调查过程。如孟德斯鸠所描述的“自动售货机” 式的法官形象。

2、自由心证制度(与辩论式诉讼相适应)

自由心证:是指在审理案件中,对于一切证据的证明力及其运用,法律预先不作规定,完全由法

官根据自己的良知、经验作出判断。

第二节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的刑事诉讼法制舜时的《舜典》西周的《吕刑》战国时期李锂的《法经》秦朝的

《秦律》汉代的《九章律》、《魏律》唐代的《唐律》、《贞观律》元代的《大元通制》明代的《明律》清朝的《大清律》

二、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法制清朝末年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律草案》北洋政

府时期的《刑事诉讼条例》国民党政府的《刑事诉讼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刑事诉讼法制1954 年12 月,《中华人民共和

国逮捕拘留条例》1979 年7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83 年9 月,《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1996 年 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课后作业:

一、1996年,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时,更多地吸收了英美当事人主义的一些做法。请思考其原因何在?

二、1996 年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借鉴采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心证制度。对此,您如何评价?您认为我国今后在进一步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应否采用自由心证,其利弊何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