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达默尔的解释学和对传统的理解
对诠释学经验理论基本特征的理解
![对诠释学经验理论基本特征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80c7e1faeaad1f347933fd5.png)
对诠释学经验理论基本特征的理解诠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在哲学诠释学史上承前启后,意义非凡。
本文通过对其的读后感传达了对诠释学的理解。
首先通过对前见、循环的理解揭示了理解得以进行的条件;其次通过对诠释学的运用阐述了诠释学的现实意义所在;最后通过对效果历史原则的说明表明获得本来意义的理解是一种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互动。
[ 关键词] 诠释学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一、前言诠释学作为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最初的来源是人们想正确地理解《圣经》中上帝的语言。
它旨在指出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具有的特性和试图找出“正确”地理解和解释事物的途径。
诠释学作为一门哲学,对于经济史的研究,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所以,本文基于此,简要地介绍了笔者的对于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的理解。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问世于1960年,是西方哲学史上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尤其对于哲学诠释学来说,更是不可或缺。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认为诠释学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人的世界经验组成的部分,它试图把传统的诠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性质研究上转向本体论的研究,试图探讨人们的理解活动为什么是存在的,怎样才能够发展。
本文主要参考了《真理与方法》的第二部分中关于精神科学的理解问题的论述,试图按照作者的思路,结合经济史的研究问题,阐述出自己对于诠释学的经验问题的简要理解。
本文欲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加以说明,首先,探讨理解的历史性和诠释学原则的基本关系,其中涉及对于前见和效果历史原则的理解,其次,阐述笔者对于诠释学运用问题的简要理解,包括亚里士多德诠释学的实际意义,最后,阐述对于效果历史的理解,包括对于经验、反思和问题在于诠释学中的意义问题。
二、诠释学经验理论的基本特征1.理解的历史性和诠释学的原则:首先,在这里,伽达默尔指出了传统的诠释学只是一种技艺学。
并阐明了《真理与方法》一书中的目的:“我们所探讨的问题乃是,诠释学一旦从科学的客观性概念的本体论障碍中解脱出来,它怎样能正确对待理解的历史性”。
伽达默尔——诠释学
![伽达默尔——诠释学](https://img.taocdn.com/s3/m/b22c9b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8.png)
伽达默尔——诠释学
伽达默尔(Gadamer)是德国哲学家,他的诠释学是一种哲学
方法论,主要关注人类理解活动和语言交流。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不仅仅是获取事实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参与的活动。
理解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交流来实现的,通过对话,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验和知识中获得新的见解和理解。
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中,语言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认为语言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工具,通过语言交流,我们可以共同创造和共享意义。
然而,语言也会限制我们的理解,因为语言是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会给世界带来不同的意义。
伽达默尔还强调理解的历史性。
他认为我们的理解受到我们所处的历史时刻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因此,理解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和改变。
此外,伽达默尔还提出了有效性问题,即如何判断一种理解是否是有效的。
他认为有效的理解应该是能够解释和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的理解。
有效的理解不是基于客观真理,而是基于能够解决问题的功能。
总的来说,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强调了理解的主动性、历史性和语言的重要性。
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和交流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https://img.taocdn.com/s3/m/5e1509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b.png)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是一种对于人类存在与意义的探索和解释。
伽达默尔认为,人类的存在是基于自我感知和思维的能力,而这种自我感知和思维能力使得人类具有了超越其他物种的独特性。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通过思考和意识来实现的。
只有当我们思考、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时,我们才能真正地存在于世界之中。
换句话说,意识是我们存在的基础,也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媒介。
伽达默尔进一步指出,意识不仅仅是我们思考和思维的工具,它还是我们与世界进行沟通和理解的媒介。
通过意识,我们能够感知和理解世界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意识使得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与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他还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自由的,我们的本质是通过我们的存在来定义的。
也就是说,我们不是被预定或限制在某种本质中,而是通过我们的存在来决定我们自己的本质。
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本质,而不是反过来。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强调了人类的自由和责任。
他认为,我们的存在是自由的,我们有责任为自己的存在负责。
我们的行为和选择不仅影响着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也影响着他人和整个世界。
因此,我们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存在,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是一种对人类存在与意义的深入思考和解释。
他通过强调意识和自由的重要性,提出了人类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我们不仅是被动地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通过我们的思考和选择,积极地创造和定义我们自己的存在。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https://img.taocdn.com/s3/m/44827e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c.png)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阐释学是一种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方法论学说,是从解释宗教经典的神学阐释学发展起来的。
海德格尔把阐释学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层面上的研究上升到了本体论的研究上来,从而使阐释学转变成一种哲学。
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把阐释学进一步发展成现代哲学阐释学。
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中,文本被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意义的生成过程是无限的,只要解释不中止,文本的意义就不会中止。
他进一步指出,无论是理解者还是理解的对象——文本,都是历史的存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伽达默尔的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解释学————伽达默尔
![解释学————伽达默尔](https://img.taocdn.com/s3/m/4dd353557fd5360cba1adb92.png)
解释学————伽达默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一、生平与著作海德格尔为解释学朝存在本体论转向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原则,他的学生伽达默尔则系统地建立了作为存在本体论的哲学解释学,在当代哲学界甚至哲学之外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伽达默尔也由此成为当代解释学大师和德高望重的哲学家。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生于1900年,自幼对文学、历史、艺术感兴趣,他的父亲是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在本专业很出色,也试图引导伽达默尔走上研究自然科学之路,因此在伽达默尔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用各种办法来吸引伽达默尔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但最后的结果令他父亲大失所望,伽达默尔仍然依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了理论学术研究这条道路,其父终其一生对他的选择都不满意。
投身于学术研究就是走上一条漫长的历险之路,年轻的伽达默尔首先面临的思想上的痛苦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给德国整个社会生活带来的迷茫,伽达默尔在《自述》中写道:“在此迷惑中要想深信不疑地与现存的传统保持一致,已实属不可能。
正是这种不知所措的处境成了促使我进行哲学研究的动力。
”“新康德主义在当时虽然仍具有一种真正的、虽说并非毫无意义的世界意义,但它如同自由主义时代自负的文化意识及其以科学为依据的进步信念一样在世界大战的枪炮声中被砸得粉碎。
我们这些当时的年轻人都试图在一个失去了方向的世界中找到一个新的定向……痛苦和新尝试,贫穷无望和青年人的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彼此进行着斗争。
”关于伽达默尔在思想上的求索和摸索的详细过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真理与方法》下卷中伽达默尔就自己的学术道路所作的《自述》。
下面我们主要看看伽达默尔是如何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面对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危机而生发出自己的解释学理论的。
1922年伽达默尔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于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从此成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同时也是同事。
伽达默尔艺术观
![伽达默尔艺术观](https://img.taocdn.com/s3/m/11a0f3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3.png)
伽达默尔的艺术观
答:伽达默尔的艺术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艺术经验作为通向事物本身意义和事实性真理的一种特殊经验方式,是伽达默尔创建哲学解释学的思想切入点,并由此引向精神科学真理问题。
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真理观,使长期被哲学所贬低和歧视的艺术真正走进了哲学,而哲学也以改变自身的方式重新焕发出生命力,返回到了人的存在的具体的生命经验之中。
2. 伽达默尔认为,虽然艺术经验本质上是解释学问题,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反映和体现出它的特殊性。
他赞赏康德将美学与共通感、判断力与趣味联系起来所具有的人文性意义,这使得艺术与哲学相结合,也构成了艺术走进哲学思想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3.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经验的亲近性、直接性和不受时间限制的当下性,保证了人与存在、真理之间不再具有遥不可及的距离,真理就在人们的艺术经验、历史经验中向人们发生和显露,世界本身就是在相互交往中被经验并且作为一种无限开放的任务不断地交付给我们。
4.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不再是哲学骄傲自负的敌手,哲学—艺术一体化,既改变了艺术,也改变了哲学,并构成人类未来哲学重要思想方向和呈现方式。
总的来说,伽达默尔的艺术观强调了艺术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以及艺术与哲学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
解释学————伽达默尔
![解释学————伽达默尔](https://img.taocdn.com/s3/m/557d078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b.png)
解释学————伽达默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一、生平与著作海德格尔为解释学朝存在本体论转向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原则,他的学生伽达默尔则系统地建立了作为存在本体论的哲学解释学,在当代哲学界甚至哲学之外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伽达默尔也由此成为当代解释学大师和德高望重的哲学家。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生于1900年,自幼对文学、历史、艺术感兴趣,他的父亲是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在本专业很出色,也试图引导伽达默尔走上研究自然科学之路,因此在伽达默尔很小的时候,就开场用各种方法来吸引伽达默尔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但最后的结果令他父亲大失所望,伽达默尔仍然依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了理论学术研究这条道路,其父终其一生对他的选择都不满意。
投身于学术研究就是走上一条漫长的历险之路,年轻的伽达默尔首先面临的思想上的痛苦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给德国整个社会生活带来的迷茫,伽达默尔在“自述“中写道:“在此迷惑中要想深信不疑地与现存的传统保持一致,已实属不可能。
正是这种不知所措的处境成了促使我进展哲学研究的动力。
〞“新康德主义在当时虽然仍具有一种真正的、虽说并非毫无意义的世界意义,但它如同自由主义时代自负的文化意识及其以科学为依据的进步信念一样在世界大战的枪炮声中被砸得粉碎。
我们这些当时的年轻人都试图在一个失去了方向的世界中找到一个新的定向……痛苦和新尝试,贫穷无望和青年人的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彼此进展着斗争。
〞关于伽达默尔在思想上的求索和摸索的详细过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真理与方法“下卷中伽达默尔就自己的学术道路所作的“自述“。
下面我们主要看看伽达默尔是如何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面对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危机而生发出自己的解释学理论的。
1922年伽达默尔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于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从此成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同时也是同事。
概述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
![概述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https://img.taocdn.com/s3/m/edc8397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e.png)
概述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文论(1)以哲学解释学为基础。
①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在伽达默尔那里形成了系统的现代哲学解释学,但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理解与阐说实际上是以其早期的思想为基础的,而不是后期对诗语的思考。
②伽达默尔把人类的理解活动归入与生存存在以及真理等重大哲学问题相关的活动,由此建立了与19世纪的方法论解释学相区别的哲学本体论解释学。
③伽达默尔认为,最直接而了然的解释学真理是发生在艺术理解活动中的真理,因此艺术经验在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中的地位是决定性的。
艺术是最为基本而了然的交往理解活动,因此对艺术的思考就成了哲学解释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这一点直接导致了艺术理论的研究视域从科学认识论向哲学解释学的现代转向。
④他认为传统美学因为受到认识论真理观的支配而偏离了艺术思考的正道,艺术因为不能提供命题真理而被宣布为与真理无关。
美学一方面附和这种判决,一方面又试图证明艺术陈述的准陈述性质而攀附于科学真理,造成了艺术相对于科学处于较低级地位的状态。
⑤他认为,只有彻底放弃艺术和科学真理的关联,将艺术和存在的真理即意义显现的真理或解释学真理联系在一起加以思考,才能走进艺术的实际本身。
(2)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①伽达默尔接受了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观,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看作是真理发生的方式或者意义的显现与持存的方式,他巧妙的抓住作品存在方式与游戏的内在一致性来说明这一问题。
②伽达默尔认为游戏具有无目的性、自动性、自律性和同一性等诸多特征,游戏的真正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是游戏本身在游戏。
与之相应,作品的真正主体不是作者而是作品本身,是作品本身借作者的写作来表现自己。
③艺术作品和游戏的自我表现都需要观众,只有在观看之中这种自我表现才能实现并持存下去。
就此而言,艺术作品的接受理解对艺术作品的意义显现与持存的作用也是决定性的。
④伽达默尔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类比于游戏旨在说明三点:一是艺术作品存在于意义的显现和理解活动之中,而不是被科学认知的客体。
解释学————伽达默尔
![解释学————伽达默尔](https://img.taocdn.com/s3/m/950685c984254b35eefd3424.png)
解释学----伽达默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一、生平与著作海德格尔为解释学朝存在本体论转向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原则,他的学生伽达默尔则系统地建立了作为存在本体论的哲学解释学,在当代哲学界甚至哲学之外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伽达默尔也由此成为当代解释学大师和德高望重的哲学家。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生于1900年,自幼对文学、历史、艺术感兴趣,他的父亲是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在本专业很出色,也试图引导伽达默尔走上研究自然科学之路,因此在伽达默尔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用各种办法来吸引伽达默尔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但最后的结果令他父亲大失所望,伽达默尔仍然依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了理论学术研究这条道路,其父终其一生对他的选择都不满意。
投身于学术研究就是走上一条漫长的历险之路,年轻的伽达默尔首先面临的思想上的痛苦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给德国整个社会生活带来的迷茫,伽达默尔在《自述》中写道:"在此迷惑中要想深信不疑地与现存的传统保持一致,已实属不可能。
正是这种不知所措的处境成了促使我进行哲学研究的动力。
""新康德主义在当时虽然仍具有一种真正的、虽说并非毫无意义的世界意义,但它如同自由主义时代自负的文化意识及其以科学为依据的进步信念一样在世界大战的枪炮声中被砸得粉碎。
我们这些当时的年轻人都试图在一个失去了方向的世界中找到一个新的定向......痛苦和新尝试,贫穷无望和青年人的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彼此进行着斗争。
"关于伽达默尔在思想上的求索和摸索的详细过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真理与方法》下卷中伽达默尔就自己的学术道路所作的《自述》。
下面我们主要看看伽达默尔是如何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面对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危机而生发出自己的解释学理论的。
1922年伽达默尔在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那托普指导下,以其对柏拉图思想研究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于1923年去弗莱堡大学参加海德格尔所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讨论班,从此成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同时也是同事。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和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和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https://img.taocdn.com/s3/m/0d91829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b.png)
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和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刘溪【摘要】The“fusion of horizon”is achieved when the readers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text. If readers interpret the text with their own concept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m is not from “fusion of horizon”. Therefore, exegetical, textu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is the precondition to achieve the“fusion of horizon”. Gadamer encourages diversity and creativity of textual interpretation, but if the“fusion”is misunderstood for readers to consciously transform text with their own ideas as reasonable behavior, they will gravely do harm to Chinese philosophy. The limitation of the “fusion of horizon” is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intent of the tex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from“fusion of horizon”is not considered. Thus, if the classics of Chinese philosophy is interpreted as their original meaning, it will do harm to the seriousness and authenticity of modern academy.%“视域融合”不是读者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观念解释文本,只有读者沉浸于文本所开启的境域中,达到与文本不分彼此的状态才能实现“视域融合”。
以哲学视角甄别阅读教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以哲学视角甄别阅读教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f45f79da26fff705cc170a8d.png)
以哲学视角甄别阅读教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摘要:伽达默尔所创立的哲学解释学对人文学科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指导意义。
尤其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该学说对阅读教学有着直接的方法指引。
然而在阅读教学中,诸多教育工作者对“文本的含义”及“文本的意义”存在认识的误区导致文本理解的唯一性和随意性。
本文旨在通过对阅读教学所涉及的解释学两个概念的区分,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以视域融合理念更有效地实践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视域融合;文本含义;文本意义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02解释学对阅读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近代解释学即阅读学。
通过对解释学不同理论的学习研究,批判吸收各种解释学理论的合理思想,可形成科学的解释学观念,借以指导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诸多教育工作者对“文本的含义”及“文本的意义”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鉴于人们认识的多样性,人们在认同、吸化、操作时,难免有失偏颇。
为了使教育工作者能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这一指导理念,本文就解释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的甄别,以及现阶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失误做一分析说明。
一、概念文本所谓“文本”,从广义上讲,是由人创造的体现人思想感情的作品,包括文字、绘画、音乐等作品。
从狭义上讲,是指作者的文字作品。
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文字作品,即“课文”。
“含义”与“意义”文本的含义指作者意指的含义。
按照赫施的观点,含义乃是文本所表达出来的,是作者借助于对特殊的符号序列的使用所意指的,是符号所表达的。
文本的意义即意味,指含义与某个人,某个系统,某个情景或与某个完全任意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意义总是涉及到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中有一个始终不变的极点——文本的含义。
赫施坚定地主张文本含义是确定不变的,确定性是文本含义的根本特征。
有的人混淆了“含义”和“对含义的体验”。
毫无疑问,对文本含义的体验是个性化的,而且总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所以,如果有人说“我对一个文本的反应总是随着每次的阅读而发生变化”时,他没什么不当之处,然而如果他以为文本的含义随着他的阅读而发生变化,那么他就大错特错了。
伽达默尔解释学
![伽达默尔解释学](https://img.taocdn.com/s3/m/8a12872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f.png)
伽达默尔解释学
伽达默尔解释学是一种关于观察和理解文本以及语言的方法论。
它由德国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提出,目的是揭示文本和
语言背后的隐含意义。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认为语言并非简单地传递信息,而是通过意象和隐喻进行沟通。
伽达默尔经常使用“言外之意”
这一概念来描述这种隐含意义,而这种言外之意常常是人们在谈论某
一事物时自然而然产生的,但却无法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人们需要关注的是文本和语言中的暗示和
隐喻,以及这些暗示和隐喻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境。
因此,伽
达默尔解释学不只是一种文本分析的方法,它同时也具有一种文化研
究的视角。
通过使用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和
语言中隐藏的含义和文化特征,更系统地去探究语言对于我们思考和
理解世界的影响。
总之,伽达默尔解释学是一种强调文本和语言背后的文化元素和
隐喻的分析方法,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本中的言外之意,更深入地探究语言在我们认知世界中的作用。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https://img.taocdn.com/s3/m/35ddcf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d.png)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嘿,你知道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吗?这玩意儿可有意思啦!就好像我们看一幅画,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这就是解释学的魅力所在呀!伽达默尔说,理解不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
哎呀,这不就像我们聊天一样嘛!我跟你说一件事,你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去理解,然后给出回应,这就是在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理解呀!比如说,我告诉你我今天看到一只超级可爱的小狗,你可能会想到你自己养过的小狗,或者你想象中的可爱小狗的样子,这就是你对我这句话的独特解释。
伽达默尔还强调了“前理解”的重要性。
啥是前理解呢?就好比你去看一部电影之前,你对这个导演、演员或者电影类型有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这些看法会影响你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哎呀呀,这多常见啊!比如你特别喜欢某个演员,那你看他演的电影时,是不是就更容易觉得好看呀?这就是前理解在起作用呀!还有那个“视域融合”,听起来很玄乎,其实也不难理解。
就好像两个人聊天,一个人说东,一个人说西,最后他们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点,把彼此的想法融合在一起。
这不就是我们平时交流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嘛!比如我们讨论喜欢的音乐,我喜欢摇滚,你喜欢流行,最后我们发现都喜欢某一首既有摇滚元素又有流行元素的歌,这就是视域融合啦!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真的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们看到理解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它告诉我们,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解,只有不同的理解。
这多有趣呀!难道你不这么觉得吗?我觉得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新认识。
它让我们不再局限于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而是鼓励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理解。
这真的太重要啦!所以呀,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解释学循环 伽达默尔
![解释学循环 伽达默尔](https://img.taocdn.com/s3/m/4305946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5.png)
解释学循环伽达默尔解释学循环(HermeneuticCircle)是伽达默尔(Gadamer)最著名的理论之一。
它的核心思想是,现实世界的文本窥探,尤其是解释文本,都是一个循环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会面对众多维度:历史背景、文本本身、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以及读者自身的个人偏好。
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才能正确地理解文本。
伽达默尔认为,每个人的理解和解释都是基于先前的经验。
事实上,当我们去理解一个文本时,伽达默尔认为我们首先要把它放入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中。
这就是所谓的大话语(grand narrative),它给了我们一个更完整的视野去看待这一文本,从而给我们带来更加重要的见解。
然而,在把文本放入这样一个更宏大的语境之中,我们也要注意文本自身的语意,以及文本表达的它自身特有的主题思想。
这就是所谓的“内部语境”(internal context),即文本自身的语义需要我们重视。
如果我们忽视这一内部语境,就会发现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
此外,当我们去解释文本时,我们也需要考虑读者自身的主观偏好,这可能会影响我们对文本的理解。
正如伽达默尔所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独特的经历和文化背景会对我们对文本的理解生重要影响。
最后,当我们去理解和解释文本时,我们也要注意文本本身。
这个过程中,文本本身具有很大的意义,这可以给我们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并正确解释它。
综上所述,伽达默尔认为,理解一个文本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我们考虑文本本身、历史背景、个人偏好以及文本表达的它自身特有的主题思想等众多维度,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解释文本,从而得出更有价值的结果。
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思想和翻译标准
![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思想和翻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3f65cfa04a1b0717fd5dd1b.png)
文学界..摘要:伽达默尔在现代阐释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伽达默尔颠覆了传统阐释学的思想,认为文章的终极含义并不存在,强调以读者为中心。
这会会导致理解以及翻译丧失标准。
翻译应存在客观标准:以文本生成的时代和语境为准绳。
关键词:伽达默尔;阐释学;翻译标准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8-0051-021伽达默尔的思想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
阐释者和文本都处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是历史地存在着的,理解会受历史因素的制约。
阐释者是历史存在的,当他进行阐释时必然会带着自己特有的时代特征、文化背景、个人经验、审美情趣、认知能力等因素。
而这些历史性语境就构成了阐释的“前理解”。
不同的前理解,使得艺术作品的多重解读成为可能。
阐释者基于自己的前理解进行创造性地阐释,而不再是消极地复制文本。
伽达默尔认为:“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
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伽达默尔2004:383)对于译者而言,他首先是阐释者,然后才是译者。
译者的前理解不同,他对文本含义的解读也会有差异,自然也就会出现不同的译本。
前理解不同,视域也会不同。
视域是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概念的总和。
译者有自己的视域,文本亦然。
理解就是这两个视域融合的过程。
由于理解的历史性,这两种视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就会存在距离,也就会存在差异。
伽达默尔主张,在理解过程中,要把译者视域与原文视域的结合,这就是“视界融合”。
显然,不同译者的视域与原文视域融合后所产生的新的视域是不同的。
这样也会产生不同的译本。
然而如何评判各译本的优劣呢?我们似乎无法评判,因为每个译者的前理解和视域都是合理的。
伽达默尔认为文本含义其实并非自明,需要解释者对解释活动加以确定。
文本的含义独立于作者之外,存在于解释者对文本含义不断发现的空间中,是一个生成的过程。
谈谈对伽达默尔的现代解释学费理解
![谈谈对伽达默尔的现代解释学费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6be1c9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2.png)
谈谈对伽达默尔的现代解释学费理解伽达默尔首先明确指出,“语言作为人类的世界经验”是一个全然不同于现代语言分析哲学“语言工具论”和“语言符号论”的崭新的看法,它要从根本上说明,人的世界经验完全是语言性的,语言不是一种工具或符号,它就构成了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经验。
在伽达默尔看来,世界本身是在语言中得以表现的,语言的世界经验是绝对的。
语言是人类的“精神力量”,伽达默尔要指出的是,由于语言形式与流传的内容在解释学经验中是不可分离的,所以,不存在只作为纯粹形式的语言,相反,语言“是由在这种语言中所述说的内容而流传下来的。
”这样一来,作为人类“精神力量”的外化语言,就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生活在世界上的人类所运用的装备,而是说,世界在语言中得到表述,语言能够将理解世界的人引入一种确定的世界关系和世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了人们存在和生活的一种特定方式和活动经验。
因此,语言不是工具和符号,也不是认识世界的特定手段,因为它不是反思思想的创造物,而是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一起参与活动。
从根本上说,并不是我们在“使用”语言,而是我们处于语言之中,语言包围着我们。
语言与其说是人的语言,不如说是事物的语言。
世界本身就是在语言中得到表现的,语言的世界经验是“绝对的”,我们世界经验的语言性相对于被作为存在物所认识和看待的一切事
物都是先行的,“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拥有语言而获得对环境的自由,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就此而论,人就是
“拥有语言的存在物”。
传统与理解——伽达默尔的“传统”理论
![传统与理解——伽达默尔的“传统”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c2d76b1fd0a79563c1e72fc.png)
廉斯所指出 的, aio s t dt n 作为 “ r i 真正 的复 数” 词 , 意涵相 名 其
当复 杂 , 既 可 以 指 某 种 “ 意 ” “ 任 ” 从 而 具 有 正 面 意 它 敬 与 责 , 义 , 可用 以表 示 与 现代 化 对 立 的 意 义 , 而具 有 负 面 意 涵 。 也 从 “ 统” 传 所包 含 的 复 杂 意 涵 , 供 了一 种 可 能 性 , 不 同 时 期 提 即 人 们 可 以 强 调 其 不 同 的意 涵 , 而 使 得 “ 统 ” t dtn 一 从 传 (r io ) a i 词 的命 运 也 变 得 多 舛 起 来 。 尽 管 长 时 间 内 , t dtn的 词 义 始 终 倾 向 下 述 几 方 面 “r io a i
来论证传统 的重要 性和不 可逃避 性。而真正从 哲学 层面论 证传统 的合理性 , 赋予 传统 全新 含义 , 明确 表示 为 “ 并 传统 和权威正名 ” 的人则是伽达 默尔 。我 们将从传 统与理 性、 传 统与前 见、 传统与语 言 三个 层面 人手 , 察伽 达默 尔 的“ 考 传
以带给我们 一些 有利 的因素 。就前 者而 言 , 指 出, 他 不管 愿 意 与否 我们 都处 在一定 的传统 中 , 而且 根本无 法摆脱 , 将 并 这些 “ 实质性 的传统” 的影 响 , 归结 于它们所具 有的“ 克里斯 玛” 特质 ; 就后 者 而言 , 尔斯认 为保 存 “ 希 传统 ” 尤其 是一 些 “ 实质性的传统” 给人们 带来益 处 , 会 传统 性也 应该 成为并
( 东师 范大 学 哲 学 系, 海 2 0 4 ) 华 上 0 2 1
伽达默尔 后现代解释学
![伽达默尔 后现代解释学](https://img.taocdn.com/s3/m/955f8e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c.png)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是德国哲学家,也是当代解释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解释学理论被称为“后现代解释学”,与传统解释学相比,具有更为复杂和多元的特点。
后现代解释学强调解释过程的历史、文化和语境的影响,认为解释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解构。
伽达默尔提出了“视界融合”(fusion of horizons)的概念,认为不同的视角和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交织的关系,解释者需要将自己的视角融入到文本或对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解释它们。
此外,后现代解释学还关注解释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认为解释是一个不断演化和变化的过程,不应该被固定的规则和程序所限制。
相反,解释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目的,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解释方法和技巧,以达到最佳的解释效果。
总之,后现代解释学是一种更加开放、多元和复杂的解释学理论,强调解释的历史、文化和语境的影响,以及解释的不断演化和变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