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消毒液浓度监测及消毒记录表(2)
实验室消毒制度(五篇)
实验室消毒制度1、搞好室内外卫生,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工作台、地面等每天用5g/l消毒净溶液抹擦消毒,有污染时,随时消毒,定期检查室内消毒效果。
2、实验室内每晚用紫外线消毒半小时至____小时,每周用____%酒精抹擦紫外线灯以防灰尘积聚,紫外线灯使用达____小时应及时更换。
3、及时监控各消毒用品的有效性:消毒棉签在有效期内开包后____小时内使用,消毒液在有效期内开瓶后____天内使用,____%酒精棉球在____小时内使用。
4、5、6、贮血冰箱每周用____%酒精抹擦消毒。
定期对贮血冰箱及实验室内空气进行细菌培养。
保持两台(抽血台及小便检测台)干净整洁,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抽血人员及时更换手套。
7、实验室内产生的各种垃圾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五华县中医医院检验科实验室消毒制度(二)是指对实验室工作区域、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进行定期消毒的规定和流程。
实验室消毒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预防交叉感染和实验结果受污染的风险。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实验室消毒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消毒目标范围及频率1. 实验室区域:(1)实验操作台面: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操作台面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2)实验室地面: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室地面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3)实验室储存柜:每月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室储存柜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2. 实验器材:(1)试剂瓶口: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2)试管和培养皿:使用前、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3)传递器具: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3. 实验材料:(1)供试物品表面:每次使用前、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2)供试物品容器: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二、消毒方法1. 实验室区域消毒:(1)实验操作台面: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浸湿清洁布进行擦拭,确保整个操作台面均匀受到消毒。
(2)实验室地面:使用消毒液进行拖地清洁,消毒液的浓度根据职业病防护要求进行配制。
幼儿园日常清洁、消毒、检查记录表(大全)
消毒 (250mg/L
消毒液)
安全
消毒 (250mg/L
消毒液)
安全 执行人
地面 (中午、晚上)
门把手 (中午、晚上)
桌、椅 儿童床 教具柜及幼儿衣帽柜 窗台 移动便器 水杯架 地垫及软体家具 关水、关电 玩教具是否破损 一体机有无异常 玩具、梳子 图书(暴晒 6 小时)
织物(毛绒玩具、床罩)
班级日常清洁、消毒、 记录表(活动室)
消毒内容 项目 消毒(餐前 每日 250mg/L 四次 消毒液滞留
10 分钟)
时间
月日
月日
星期一 星期二
餐桌 (早餐、上午加餐、
午餐下午加餐)
每日 三次
(不低 于 20 分钟/
次)
开窗通风 (上午、中午、下午)
每日 两次
每日 一次
每周 一次
两周 一次 签字
消毒 (500mg/L
消毒内容
每日 三次
卫生 ( 不低于 20 分钟/
次)
每日 两次
消毒 (500mg/L
消毒液)
幼儿活动多功能厅
日常清洁、消毒、 记录表
时间
月日 月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开窗通风 (上午、中午、下午)
地面 (上午、下午)
门把手 (上午、下午)
臭氧消毒 20 分钟/次
隔离室 日常清洁、消毒、 记录表
消毒内容
日期 月 日 月 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每日 两次
消毒 (500mg/L 消
毒液)
地面、门把手 (中午、晚上)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实验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一)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化学监测法(1)化学指示剂监测方法:将既能指示蒸汽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放入大包和难以消毒部位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剂,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法: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对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应进行B-D 试验。
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卡/管、胶带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判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之一未达到规定的条件,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2.物理监测法应每年用温度压力检测仪检测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检测仪探头放置于最难灭菌部位。
3.生物监测法生物指示物为嗜热脂肪杆菌(ATCC7953或SSIK31株)芽孢。
试验用培养基为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检测方法:将两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分别装入灭菌小纸袋内或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分别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柜室内,排气口上方放置一个标准测试包;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带有指示菌的小型测试包,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标准试验包,无菌取出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培养7d(自含式生物指示物按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同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结果判定:每个试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阳性对照组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判定为灭菌合格;否则灭菌不合格。
(二)干热灭菌效果监测方法1.化学监测法(1)检测方法:将既能指示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剂3~5个分别放入待灭菌的物品中,并置于灭菌器最难达到灭菌的部位。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化学指示剂,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
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未采用洁净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2、监测方法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参照GB50333要求进行监测。
监测时将培养皿置于室内中央0.8m~1.5m高度,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
未采用洁净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距墙壁1米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米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将送检平皿置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3、结果判定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
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4、注意事项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5、采样频次洁净手术室或洁净病房每月1次,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每季度1次,其它普通病室则需要时进行监测或怀疑医院感染有关时进行监测.二、手的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消毒灭菌管理程序
消毒灭菌管理程序1、目的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规范消毒灭菌流程,严格控制感染源,防止院内感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内环境、实验器材、废弃物品及相关人员的消毒。
3、职责3.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程序,清洁及其他辅助人员在实验室工作人员指导下执行本程序。
3.2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负责实验室日常消毒灭菌的监督工作。
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灭菌工作的监督检查及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奖惩。
4、消毒程序4.1实验室各区域消毒:根据可能被污染程度的不同分为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
4.1.1清洁区消毒: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湿式清洁台面、地面1次。
必要时用含500mg/L有效氯溶液湿布巾擦拭一次,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湿布巾擦拭干净。
4.1.2缓冲区消毒:用含500mg/L有效氯溶液湿布巾擦拭一次,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湿布巾擦拭干净。
每日上午上班半小时前、下午下班半小时后各1次。
4.1.3污染区消毒:地面和台面用含500mg/L有效氯溶液湿布巾擦拭一次,作用30min 后,再用清水湿布巾擦拭干净。
每日上午上班半小时前、下午下班半小时后各1次。
实验中若存在被污染的情况要及时消毒。
4.1.4 空气消毒:检验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每日晚上空闲时,开启室内所有紫外灯管消毒30分钟。
PCR实验室在工作结束后开启紫外灯消毒2小时,必要时选用空气消毒机消毒处理60分钟,每日下午下班后进行。
4.1.5清洁及消毒器材:拖把、抹布等要分区专用,不得混用。
使用后的拖把、抹布,用含5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30 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悬挂晾干,最好在阳光下晒干后备用。
4.1.6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或致病性芽孢菌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采用2000mg/L~5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物表面,作用30min。
拖把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1h。
4.2 衣物的清毒、清洁:工作服、帽子、鞋套等放入专用的污物袋中,用70℃以上热水加洗涤剂洗涤;有明显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随时喷洒消毒液消毒或放入专用污物袋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
检验科清洁与消毒管理规程1 目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检验科及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规范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其工作环境和消毒管理符合规定要求,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3 职责3.1 科室主任或负责人3.1.1 负责监督、检查本科室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2 工作人员3.2.1 负责科室工作范围内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3.2.2 负责科室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保养工作。
3.2.3 负责本科室消毒剂的配制和消毒器材的维护保养。
4 管理要求4.1 检验科及相关专业室环境整体要求4.1.1 环境布局要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
4.1.2 严格区分工作区、行政区和生活区,微生物室工作区域内要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区域之间标识明确,区域内污染物品、未消毒物品、清洁物品、消毒物品及无菌物品要严格分开放置。
4.2 清洁消毒的卫生标准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4.2.1 检验科环境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卫生标准(1)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00 10 CFU/m3 培养48h;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每月检测1 次。
CFU/cm2,培养48h;物体表面≤10 (2)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菌落总数应≤100 cfu/ml, 培养72h;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每月检测1 次。
(3)监测环境条件,室温保持18~27℃,相对湿度保持30%~70%。
4.2.2 检验科污染物品处理要求(1)对污染区地面、台面、椅子、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下班前用朗索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片配制的含有效氯1500mg/L 消毒液擦拭一次。
(2)对使用过的吸头、玻片、样品杯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
(3)对门诊的大小便、穿刺液、CSF 等标本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所有血液标本需高压灭菌后才能送出实验室。
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管理制度篇一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安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消毒制度。
一、消毒时间1、在无流行性传染病期间,校内各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图书室、电脑房等专用室每月消毒一次。
(每周星期五放学后)2、在流行性传染病期间,校内各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图书室、电脑房等专用室每周消毒一次。
(每一天放学后)3、食堂餐饮具每餐消毒,持续干净。
4、饮水器隔天消毒,持续干净。
二、消毒范围学校所有教室、走廊、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功能室、垃圾库、下水道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都要进展彻底消毒。
三、消毒药品浓度配置使用1:100的84消毒液进展全方位消毒。
四、消毒方式方法消毒员对地面、桌椅、门扶手用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展消毒。
五、消毒员设置学校指派专人负责每一天消毒工作。
后勤效劳中心负责监视、指导消毒员消毒工作。
六、消毒着装要求消毒员工作时,务必带好卫生帽、卫生手套、卫生口罩。
七、消毒的技术要求1、对患传染病学生上课的教室、及时进展空气消毒和物体外表的消毒,消毒完毕后进展通风换气。
2、每一天有专人负责催促各教室、寝室的通风。
八、严格登记制度消毒员要每一天将消毒状况填入消毒记录登记表,后勤处负责催促资料完成和工作落实。
篇二一、学校环境卫生及消毒制度。
1、学校各班级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清扫卫生,办公室每一天安排工作人员值日,学校每周进展一次大扫除。
办公室和教室每一天要有充足光阴翻开门窗,持续室内空气流通。
2、学校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石灰水进展喷雾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染。
(总务处负责)3、各班清洁卫生清扫学生每一天负责进展公共环境卫生清扫,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4、各班饮水机每一天由专人进展保洁工作,由供水部门进展定期消毒工作。
5、如发现校外、社区有类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门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时期学校消毒制度进展职责区内的消毒工作。
6、如发现班内有类似“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的现象,那么班主任应及时做好监控和上报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设计
1、验证方案的起草2、验证方案的审批3、验证方案的批准目录1 前言2 职责3 验证的方法及步骤4 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5. 验证结果评价及建议6、再验证周期1.前言消毒剂主要使用在洁净控制区域,用于控制生产环境、设备表面等的微生物污染的一种化学剂。
由于没有一种消毒剂是完全理想的,因此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
交替使用在理论上有利于防止形成相同环境的分离菌或抑制细菌的适应性。
本实验方案针对①75%乙醇、②1%新洁尔灭、③3%甲酚皂杀菌剂、④3%的过氧化氢溶液共4种消毒剂进行抑制或者杀灭微生物的效果确认。
1.1验证的目的本验证的目的在于制定方法及可接受标准,来评价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1.3验证的范围75%乙醇、1%新洁尔灭、3%甲酚皂溶液、3%的H2O21.4验证内容:本验证先在实验室对所使用的消毒剂,用六种控制菌做生物指示剂挑战性实验;然后做现场消毒考察实验,即现场消毒后用棉签取样法对消毒后的表面取样,做表面残留微生物限度检查。
通过对指示菌的杀灭对数值和现场消毒后洁净区表面微生物的残留限度来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2. 职责2.1验证小组成员:2.2职责2.3验证进度3. 验证方法及步骤3.1实验材料3.3.1 菌株(1)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大肠杆菌(ATCC25922)伤寒杆菌(ATCC6539)(2)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ATCC9372)(3)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3.3.2 培养基无菌大豆胰蛋白胨琼脂培养基(TSA)、营养肉汤培养基。
3.3.3 稀释液:1%蛋白胨-0.03mol/L PBS 溶液3.3.4 中和剂:0.1%卵磷脂+1%吐温 80 溶液; 0. 5%硫代硫酸钠(3%过氧化氢)3.3.5 无菌试管3.3.6 无菌平皿(90mm)3.3.7消毒剂:75%乙醇、1%新洁尔灭、3%甲酚皂溶液、3%的H2O23.3.8移液器及配套无菌吸头:0-100ul,100-1000ul3.2中和剂效力确认①中和剂效力及毒性试验目的在化学消毒试验中,达到规定消毒时间终点时,要求立即终止残留消毒剂的继续作用,以便准确检测出消毒体系中残留存活的微生物及其数量。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6篇)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1目的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防止污染。
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合理有效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及废弃物对人体的伤害,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于实验室工作环境、实验台面、工作服、移液器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实验室所有废弃标本、使用过的耗材等。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3职责3.1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消毒及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废液的收集和处理。
3.2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工作、废弃物处理的监督检查。
____具体要求4.1实验室清洁消毒4.1.1消毒液配制4.1.1.1配制2g/L有效氯消毒液:参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终浓度为2g/L有效氯消毒液。
4.1.1.2各实验区的清洁消毒工具均专用,不可混用。
所配制的消毒液只限在当天内使用,隔夜如使用时应根据本SOP重新配制。
4.1.2紫外消毒4.1.2.1紫外消毒须根据需要设定时间,通常为____分钟,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4.1.2.2消毒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4.1.3实验室消毒清洁程序4.1.3.1每次实验前一天和实验结束后对各区进行全面消毒。
包括实验台面、地板。
4.1.3.2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或试剂外溅,应立即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湿布覆盖污染处____分钟,再进行擦拭,随后用清水擦洗,并作记录。
4.1.3.3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台面进行清洁,紫外灯照射____分钟。
4.1.3.4实验结束后,开启室内紫外灯对实验室进行紫外照射消毒至少____分钟。
4.1.3.5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各区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擦拭清洁。
4.1.3.6每次对使用过的移液器、镊子用____%酒精棉球进行擦拭。
4.1.3.7每周将待清洁工作服高压灭菌后洗涤消毒,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隔天洗涤4.1.4生物安全柜消毒消毒、清洁方法a、一项工作完成后,所有的容器和设备应用____%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后取出。
医疗器械消毒方法记录表(场景版)
医疗器械消毒方法记录表(场景版)一、概述医疗器械的消毒是保障患者安全、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
本记录表旨在规范医疗器械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提高医疗质量。
本记录表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及个人。
二、消毒方法1. 物理消毒法(1)高温消毒:适用于耐高温的医疗器械,如金属器械、玻璃器皿等。
将清洗干净的器械放入高温蒸汽消毒锅中,温度保持在121℃,压力102.9kPa,时间15-30分钟。
(2)干热消毒:适用于耐高温且不耐潮湿的器械,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
将清洗干净的器械放入干热消毒箱中,温度保持在160-180℃,时间1-2小时。
(3)紫外线消毒:适用于空气和表面消毒。
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距离不超过1.5米,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 化学消毒法(1)浸泡消毒:适用于耐腐蚀的器械,如金属器械、玻璃器皿等。
将清洗干净的器械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液浓度、浸泡时间和消毒剂种类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选择。
(2)擦拭消毒:适用于表面消毒,如操作台、病床等。
用消毒液擦拭表面,消毒液浓度、擦拭次数和消毒剂种类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选择。
(3)喷雾消毒:适用于空气和表面消毒。
将消毒液按比例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空气中或表面,消毒液浓度、喷洒次数和消毒剂种类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选择。
三、消毒记录1. 消毒人员需在消毒过程中详细记录以下信息:(1)消毒日期和时间;(2)消毒器械的名称、数量;(3)消毒方法、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4)消毒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5)消毒后的检查结果。
2. 消毒记录需保存至少两年,以备查验。
四、注意事项1. 消毒前应彻底清洗器械,去除污物、血迹等有机物质;2. 消毒过程中,消毒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消毒液;3. 消毒后的器械应避免再次污染,使用前需进行检查和包装;4. 定期检测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5. 遵循国家相关规定,使用合格的消毒产品。
五、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消毒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2. 对新入职的消毒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掌握消毒方法;3. 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 对消毒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消毒操作能力。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
六、手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消毒后立即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 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 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 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的棉拭子,剪去操 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 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进行细菌菌落总数 和致病菌检测。
结果判定: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判定为灭 菌合格;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溴甲酚紫葡萄 糖蛋白胨水培养基都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则 灭菌过程不合格。
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菌片事 先放入一次性注射器中(每个注射器中放1个菌 片),然后封装在一剥离式包装袋内。菌片在灭 菌器内布放的数量应足够多,应放在那些在性能 鉴定时发现是最难灭菌的部位,并均匀分布于整 个灭菌物品中。
采样结果计算方法: 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 细菌总数(cfu/cm2)=
采样面积(cm2)
(2)致病菌检测:按《消毒技术规范》3.17.15原 则执行。
4、结果判定
Ⅰ、Ⅱ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cfu/cm2,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10cfu/cm2,并未检出金 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消毒合格。
(2)Ⅱ、Ⅲ类环境布点、采样方法
依 据 《 消 毒 技 术 规 范 》( 卫 生 部 2002 年 版 ) 3.17.8。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 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 M2,设 4角及中央5点(双对角线),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 样点 处 ,采 样 高度 距 地面 1.5 米(GB15982-1995: 0.8~1.5米),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 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于37℃培养48小时, 计数平板菌落数,并计算出空气细菌菌落总数。
清洁、消毒、灭菌质量监测
根据洁净房间总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洁净 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 4. 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 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Ⅲ类环境: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区和无菌物品
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Ⅳ类环境: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
病科门诊和病区
GB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关于灭菌物品采样和检查 原则: A.1.2 不推荐医院常规开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 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 时,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常规监督检查可不 进行致病微生物检测,涉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 院感染暴发调查或工作中怀疑微生物污染时,应进 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重症监护病房监测
WS 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7.4:应每季度对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当怀 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以及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时, 应随时进行监测,采样方法及判断标准应依照GB15982。
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要求: 1.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
报批稿丨手术部(室)医院感染 控制规范
13.1.2.2.1如果怀疑术后患者感染与手术部(室)环境相关, 可使用浮游菌撞击法进行动态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监测。动态 浮游菌撞击法细菌菌落总数采样,应于术前、术中、术后进 行采样(参见附录E)。 13.1.2.2.2净化设备检修或更换后,应按GB 50333标准检测 空气洁净度、密封性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一、必须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
监测时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二、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
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化学监测:应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应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戊二醛应加强监测,常规监测每周不少于一次。
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戊二醛必须每日或使用前进行监测。
三、对消毒、灭菌物品应同时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每季度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四、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灭菌的温度、压力、时间等灭菌参数。
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高度危险物品包、大包和难以达到消毒部位中央的物品包等包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监测。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
生物监测应每月进行。
新灭菌器使用前及大修后必须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拟采用的新包装材料、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及特殊灭菌工艺,也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五、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必须做到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无菌包包内、外进行化监测,每月进行生物监测,每年对灭菌间环境进行环氧乙烷浓度的监测;移植物等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时方可使用;其他低温灭菌方式可参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六、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对新灯管和使用中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30w普通石英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每半年监测一次;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99.9%。
(完整版)院感采样方法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采样及检查原则:采样应拥有必然数量和代表性,采样后必定赶忙对样品按要求指标进行检测,送检时间不得﹥ 6 小时,若样品保存在冰箱内送检时间不﹥24 小时。
一、空气监测:1、采样时间:消毒办理后,操作前2、采样方法:平板沉降法(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 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 3 点,两端距墙 1 米;室内面积>30m 2,设东、西、南、北 4 角及中央 5 点,其中东、西、南、北均距墙 1 米。
干净手术室9个点。
( 2)采样方法:将直径为9cm 一般营养琼脂平板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 米,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裸露5-15-30 分钟,盖好马上送检。
( 3) 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表 4:干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等空气干净度级别细菌最大平均浓度级手术区周边区布点要求手术周边区区100 级1000 级Ⅱ1000 10000级级2 4Ⅲ10000100000级级辅Ⅲ100000 级 5(5) 质控标准:Ⅰ类地域(干净手术室):细菌总数≤4cfu/m3(30分钟9cm平皿),新风机组2d 干净一次,初效过滤器1-2 月更换,中效每周检查 3 个月更换,高效每年更换,尾端高效每年检查 3 年更换。
回风口每周干净一次、每年更换一次。
Ⅱ类地域:细菌总数≤4cfu/m3(15min9cm平皿),Ⅲ类地域:细菌总数≤4cfu/m3(5min9cm 平皿 ),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和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或消毒后马上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放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盐水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各 2 次 (双手涂擦面积约 60 平方厘米),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5ml 无菌盐水试管内,马上送检。
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
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一、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未采用洁净净化空气的房间在消毒或规定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采样。
2、监测方法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沉降法或浮游菌法,参照GB50333要求进行监测。
监测时将培养皿置于室内中央0.8m,1.5m高度,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
2 未采用洁净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m,设内、中、外对角2线三点,内、外点距墙壁1米处;室内面积,30m,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米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将送检平皿置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3、结果判定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3, 。
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cfu,(,,min?直径,cm平皿)。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4、注意事项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5、采样频次洁净手术室或洁净病房每月1次,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每季度1次,其它普通病室则需要时进行监测或怀疑医院感染有关时进行监测.二、手的消毒效果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2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常用灭菌剂 消毒剂使用浓度 方法及监测
使用消毒液使用应根据消毒液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一)、戊二醛消毒液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碱性戊二醛 %%,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1h后测定),灭菌作用时间为 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 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2、戊二醛使用方法: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亚硝酸钠防锈。
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1)测定%%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 内取出;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2)指示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不够,为不合格,需立即更换消毒液。
3)测试纸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使用中戊二醛浓度一般每周监测一次,特殊消毒如腔镜消毒、灭菌,每天监测一次。
并记录监测结果。
(二)、安尔碘、碘伏消毒剂开启后注明开启时间、四天内使用,无用完丢去(不得更改时间继续使用)。
每次用后盖旋紧、垂直放置。
对使用中的安尔碘、碘伏消毒液进行染菌量的监测,由院感科采样。
(三)、紫外线消毒监测紫外线灯:紫外线杀菌灯是一种采用石英玻璃或其他透紫玻璃的低气压汞蒸汽放电灯,放电产生以波长为为主的紫外辐射,其紫外线副射能杀灭细菌和病毒。
日常消毒登记表
日常消毒登记表在公共卫生管理中,日常消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旨在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防止疾病的传播。
为了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日常消毒登记表。
日常消毒登记表应详细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使用的消毒剂、执行人员等信息。
这些信息是确保消毒工作执行的关键。
每次消毒后,都应立即在登记表中做好记录。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些区域需要更频繁地消毒,以及哪些消毒剂对某些特定病原体更有效。
执行人员的信息也应被记录在登记表中。
这包括他们的名字、职务和方式。
如果在消毒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迅速找到相关负责人,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这也为培训和人力资源计划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登记表还应包括消毒剂的详细信息,如品牌、类型、浓度和使用方法等。
这有助于确保消毒剂的正确使用,避免可能的错误或浪费。
同时,如果消毒剂需要定期更换或储存,这些信息也可以帮助我们确保其有效性。
通过对日常消毒登记表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消毒工作的整体执行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数据调整消毒频率,优化资源分配,甚至预测可能的疾病传播。
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现有的消毒程序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改进或更新。
日常消毒登记表是公共卫生管理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详细记录消毒过程的信息,我们可以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执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甚至通过数据分析来预防疾病传播。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日常消毒登记表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公共卫生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措施来执行。
微生物消毒灭菌是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通过微生物消毒灭菌,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菌的传播和感染,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消毒灭菌的方法、应用及重要性。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电离辐射消毒等。
热力消毒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高温杀死细菌和病毒。
紫外线消毒则利用紫外线照射微生物,破坏其DNA结构,使其死亡。
电离辐射消毒则是利用高能射线照射微生物,使其失去活性。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液配制与使用记录
组/室:
责任人:
年
月
日期 消毒品名称 浓度比例 浓度效果
消毒物品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合格 不合格 操作台面 仪器 地面 溢洒物
配制/消毒人
备注
注:1.浓度效果在内打√。2.消毒操作,在相应被消毒物内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院科室院感监控自查记录表 (检验科)
7、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8、一次性灭菌物品存放在清洁干燥区域,无过期,无破损。
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毒
隔
离
1、操作室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记录规范。环境表面消毒,记录规范。
2、各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做好监测,监测回执保存完好。
3、包装、称重、封口、标识贴、交接、存放、运送等环节规范
4、登记本记录规范,无漏项代签字等,按时上交
5、各垃圾桶加盖、清洁,每天消毒。
存在的问题:
整改意见:
科室负责人签字:
标
准
预
防
1、了解标准预防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2、掌握隔离技术,合理使用各类防护用品
3、掌握洗手指征自觉执行七步洗手法
4、规范使用利器盒,一次性锐器用后立即入利器合
5、掌握预防利器伤的方法及利器伤的应急处理措施。
医
疗
废
物
1、分类放置,标识清楚,垃圾袋、利器盒使用规范,专物专用。
2、传染性废物双层垃圾袋,并注明“传染性”字样。
卫生院院内感染监测控制自查表
科室:检验科巡查者:感控领导小组时间:年月日
项目
院感控制措施
是
否
备注
手
卫
生
1、水龙头功能良好,能正常使用。
2、有擦手纸或干手设施(设备),能满足正常需要。
3、配备有液体洗手皂液和快速手消毒液,
4、手依从性强,医师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能遵循手卫生指征
无
菌
原
则
1、分区合理,区域间有屏障;环境清洁整齐;
2、无菌纱布、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24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操作台面
2000mg/L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操作台面
2000mg/L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操作台面
2000mg/L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操作台面
2000mg/L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操作台面
2000mg/L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操作台面
2000mg/L
编
号:
实验室消毒液浓度监测及消毒记录表(2)
组 室:
年 月 日
配制浓度 (1:24)
有效性监测 监测浓度 有效浓度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消毒物品 (擦拭、拖擦)
操作台面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消毒 □是 □否
配制/消毒人
备
注
2000mg/L
器 面 器 面 器 面 器 面 器 面 器 面 器 面 器 面 器 面 器 面 器 面 器 面 器 面
操作台面
2000mg/L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操作台面
2000mg/L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操作台面
2000mg/L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操作台面
2000mg/L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操作台面
2000mg/LLeabharlann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操作台面
2000mg/L
□合 格 □不合格 仪 地
备注:1、消毒方法:2000mg/L有效氯擦洗,地面用4000mg/L有效氯拖擦。2、每次配制后,监测有 效浓度并记录。3、操作台面、地面、仪器等消毒每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