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几次物价上涨及原因分析
论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通货膨胀的成因
论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通货膨胀的成因近几十年我国通货膨胀曾经出现过四次波峰,其产生的原因和呈现的特征也各不相同:建国初期,1949—1950建国初期物价波动最剧烈的是1949年—1950年3月,先后发生了四次大的物价涨风。
1.第一次涨风。
政府通过抛售物资、取缔投机、加强市场管理等措施,很快阻止了涨风的继续蔓延。
2. 第二次涨风。
这次物价风潮发生在上海解放后不久。
针对这一涨风,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管理市场物价的新措施,如制定各种交易规则、对几种主要商品禁业场外交易、统一交易时间、规定现款当日交割、禁止栈单买卖、禁止兼做业外生意、实行议价等,以限制私商的投机活动。
3. 第三次涨风。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物价涨势最猛,波及范围最广,局面最紧张,延续时间最久的一次全国性物价涨风。
陈云首先集中精力应对北方粮价稳定问题,然后始全力抑制上海的物价涨势。
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制止物价上涨。
4. 第四次涨风。
1950年春节前后,投机分子利用上海市场春节“红盘看涨”的老“规律”和国民党飞机轰炸上海,消费品供应趋紧等,在粮食和纱布上掀起又一次物价风波,带动全国物价上涨。
陈云组织了纱布和粮食全国大调运,迅速稳定了物价。
1959-1961年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工作失误,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国内粮、油、肉、蛋、布等主要商品货源锐减,1961年较1957年物价上涨7.5%。
1961年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扩大了定量供应商品的范围,在保证定量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于定量以外出售高价商品,开设高价商店,以保证供应和回笼货币。
高价商品共实行3年,对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供应起了显著作用。
1963年工农业生产开始好转,国民经济也逐步发展,集市贸易价格纷纷回落,高价商品逐渐取消,平价商品价格基本稳定。
改革开放后一、1978-1981年国民经济恢复和调整期的通货膨胀1、通胀概况: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物价上涨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物价上涨,有诸多共同之处,但因时代和体制变迁,这几次物价上涨的表现形式、传导机制和治理措施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纪敏伍超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体出现了五次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三十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这几次通胀在表现形式、具体成因、传导机制以及治理措施上,都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
总结和比较这些变化,无疑有助于增强应对未来通货膨胀风险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几次典型物价上涨原因及其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五次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分别是1980年、1985年、1987~1989年、1993~1996年、2007~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8)的32年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为5.5%,上述五次物价上涨均明显超过了这一历史均值(见图1)。
1980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当时急于摆脱文革后的经济萧条,通过大量进口国外机器设备,“大干快上”若干项目实现“四化”。
结果短期内进口、投资、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激增,严重破坏了总供求平衡,物价迅速上涨,称“洋跃进”。
为此,当时采取了压缩基础建设、收缩银根和管制物价等办法加以治理。
1984年通过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财政承包、放权让利、拨改贷和价格“双轨制”改革全面推行。
由于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企业预算约束,企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基建、技改投资迅速扩张,加之随后实行货币化工资改革,致使1985年物价涨幅接近两位数。
当时为抑制通胀,除削减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监管外,重点对信贷投放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自此开始实行严格的信贷规模管理。
1988年的通胀膨胀比较严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达到18.8%,一度出现抢购生活必需品和银行挤兑现象。
当时触发涨价的直接因素,是价格改革“闯关”,计划内和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并轨,并同时放开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价格。
深层次矛盾仍然是经济改革不配套,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放权让利同时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多年积累的比例失衡矛盾在价格“闯关”改革中集中释放,之后不得不暂停“闯关”,并严厉紧缩财政、信贷,但由于力度过大和其他因素影响,随后出现了市场疲软和经济大幅下滑。
改革开放至今的五次物价上涨与政府应对
改革开放至今,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有5次物价上涨,每次物价上涨,都于细微处,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
从最初的使用行政命令调控物价,到后来使用金融手段、综合经济手段调控。
在一轮又一轮的物价高涨中,政府的调控能力和手段,日渐理性与成熟。
1981:行政命令调控物价1979年,吉林大学经济系大二学生袁钢明在广播里听说,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将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支持城市工业的发展。
这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国家第一次利用价格杠杆,调整收入分配,提高农民收入。
”袁钢明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政策直接导致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物价上涨。
一年后,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统计数字,1980年,中国商品价格上涨了6%。
“建国后,中国的物价几十年没有上涨过!”这一年,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机械配制厂工人王桂香发现,牛奶价格涨了,但她的工资也多了起来,每个月大概涨了十几块钱。
30年后,已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的袁钢明解释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了城市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城市居民受不了了,国家只能给补贴或者发奖金,提高工资。
这增大了政府财政支出,政府出现财政赤字,只能增发货币,货币一多就出现了通胀。
”面对突然的物价上涨,1981年,政府紧急刹车,全面压缩计划外投资,借用地方财政存款,暂时冻结企业存在银行的自有资金、紧缩银行贷款,连续两次发文,要求各地调控物价,严禁议价。
那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达90%以上,国家行政命令式的调控手段,立即见效。
物价在1982年,回落到正常水平。
“那时候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解决经济波动的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伟如此评价。
1985:半途而废的调控1985年,中国经济再次驶入快车道。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公报》记载,1985年,中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上涨8.8%。
那一年,32岁的袁钢明研究生毕业,进入社科院经济所。
他了解到这一轮物价上涨的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一)1985年我国物价暴涨,CPI上涨9.3%,这集中表现在物价上涨幅度大且上涨速度快,1985—1987年,三年间物价上涨率累计比1984年上涨23.7%,1985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比1984年增长6%。
此次通货膨胀原因可总结如下:1.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总需求膨胀,导致经济发展过热,但效率低下。
198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61.01亿元,到1985年已增至2543.19亿元,增长了2.6倍。
生产的高速发展,但效率低下,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2.货币的超量发行,直接导致货币贬值。
1984年,我国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央行宣布今后贷款以上年为基数,由此,各大银行为扩大下年规模,大量发放贷款,导致1984年全年货币投放262亿元。
由于时滞效应,影响在85年集中表现。
3.政治上的热情推动。
1983年确立了到20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84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
(二)1988年—1989年,我国商品零售价出现了新一轮暴涨,物价上涨幅度过大,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比1987年上升了18.5%。
同时,各大中城市出现了抢购物品、提取存款的情况。
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1亿元。
央行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的方式应对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
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来上涨的最高记录,达到18.5%。
通货膨胀的加剧,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
原因可归结为:1.全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多,规模过大,超过了国力承担的可能,消费需求过旺,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商品供应量的增长。
2.国家财政支大于收,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
1988年财政收支差额达-133.97亿元,1989年为-158.88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这两年间各项贷款达到了26213.06亿元,M2在1989年也更是高达11949.6亿元,三者相互结合为经济过热提供了必要条件。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典型通货膨胀的背景和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典型通货通胀的比较分析一、1988〜1989年的通货膨胀1988 年,CPI 同比上涨18.8%,比1987 年高出11.5 个百分点,1989 年CPI 涨幅依然维持在18.0%的高位,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次高通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社会总需求猛增。
为满足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需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中央政府从1986 年开始加大财政支出力度,1988 年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0.1%,比1987 年提高7.5 个百分点,导致社会需求猛增。
二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进,改革旧的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引发高通胀。
1988 年3 月,上海率先调整了200 多种主要商品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商品约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30%,最高者达到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汽油等化工产品。
三是货币信贷高速增长,流动性明显过剩。
1988年人民币贷款增长21.9%,超过GDP实际增速10.6个百分点,流动性宽松。
此次通货膨胀的发生跟通货膨胀预期关系紧密。
当时急于推进价格改革,理顺比价关系,1987 年第四季度食品价格持续上升,1988 年初又出现“价格闯关”的讨论及宣传,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不断强化,同时企业也随之涨价,一系列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迅速上涨。
通货膨胀预期没有得到有效引导,过猛的价格上涨诱发了抢购风潮,抢购风潮又推动了物价的进一步上涨。
针对当时物价高涨的局面,人民银行在1988〜1989 年实行“紧缩银根”的政策,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提高利率、开办保值储蓄,收缩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减少货币投放。
这次宏观调控使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局面得到控制,通货膨胀的势头得到缓解,CPI涨幅到1990年已下降至3.1%。
但也应该看到,这次采取“急刹车” 式的货币信贷政策,力度过大,导致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回落,1989年和1990年的GDP增速仅为4.1%和3.8%,分别比1988 年低7.2 个和7.5 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4年为止,我国共发生了两次明显的通货膨胀:一次是1988——1989年,当时物价上涨率达到18.5%和17.8%;另一次是1993——1996年,当时的物价上涨率分别为13.2%、21.7%、14.8%。
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总需求的扩张,也有成本推进因素,还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第一,总需求的扩张。
首先,财政支出有扩张趋势。
在我国,国家财政具有明显的公共财政功能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职能,即使财政收入弥补不了财政支出,也要通过赤字财政或者发行国债的方式实现对经济较高的投入。
财政支出的扩张造成政府需求始终存在扩张趋势。
其次,企业投资需求扩张。
在我国,由于体制原因,投资主体——国有企业不承担投资风险,不自负盈亏。
由于借钱可以拖欠,甚至可以不还,造成企业投资需求膨胀。
再次,银行信贷扩张。
由于企业投资需求膨胀,导致银行信贷扩张,迫使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
第二,生产资料、工资等成本推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放开价格管制,所有价格均由市场供求决定,导致价格水平迅速上升。
例如,在1993年,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40%。
另一方面,工资水平大幅增长。
成本的升高,推动了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三,结构性转换引发价格上涨。
首先,工资攀比引发价格上涨。
在体制转换时期,我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企业,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等,效益好坏不等。
但是由于工资攀比,致使各种企业的职工工资有趋同的现象。
工资的攀比最终引发价格上涨。
其次,产品结构转换引发物价上涨。
由于生产方面的原因,我国产品供给结构无法完全满足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造成某些产品供不应求,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引发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
治理通货膨胀,我国主要采用以适度从紧货币政策为主的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物价上涨率逐年回落。
在抑制通货膨胀中,中国的经验是不宜“急刹车”,而是要“软着陆”。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次通货膨胀(一)1985年我国物价暴涨,CPI上涨9.3%,这集中表现在物价上涨幅度大且上涨速度快,1985—1987年,三年间物价上涨率累计比1984年上涨23.7%,1985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比1984年增长6%。
此次通货膨胀原因可总结如下:1.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总需求膨胀,导致经济发展过热,但效率低下。
198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961.01亿元,到1985年已增至2543.19亿元,增长了2.6倍。
生产的高速发展,但效率低下,导致有效供给不足。
2.货币的超量发行,直接导致货币贬值。
1984年,我国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央行宣布今后贷款以上年为基数,由此,各大银行为扩大下年规模,大量发放贷款,导致1984年全年货币投放262亿元。
由于时滞效应,影响在85年集中表现。
3.政治上的热情推动。
1983年确立了到20世纪末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84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
(二)1988年—1989年,我国商品零售价出现了新一轮暴涨,物价上涨幅度过大,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比1987年上升了18.5%。
同时,各大中城市出现了抢购物品、提取存款的情况。
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1亿元。
央行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的方式应对过热经济对货币量的需求。
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来上涨的最高记录,达到18.5%。
通货膨胀的加剧,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
原因可归结为:1.全国在建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多,规模过大,超过了国力承担的可能,消费需求过旺,社会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商品供应量的增长。
2.国家财政支大于收,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
1988年财政收支差额达-133.97亿元,1989年为-158.88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这两年间各项贷款达到了26213.06亿元,M2在1989年也更是高达11949.6亿元,三者相互结合为经济过热提供了必要条件。
论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通货膨胀的成因
论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通货膨胀的成因近几十年我国通货膨胀曾经出现过四次波峰,其产生的原因和呈现的特征也各不相同:建国初期,1949—1950建国初期物价波动最剧烈的是1949年—1950年3月,先后发生了四次大的物价涨风。
1.第一次涨风。
政府通过抛售物资、取缔投机、加强市场管理等措施,很快阻止了涨风的继续蔓延。
2. 第二次涨风。
这次物价风潮发生在上海解放后不久。
针对这一涨风,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管理市场物价的新措施,如制定各种交易规则、对几种主要商品禁业场外交易、统一交易时间、规定现款当日交割、禁止栈单买卖、禁止兼做业外生意、实行议价等,以限制私商的投机活动。
3. 第三次涨风。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物价涨势最猛,波及范围最广,局面最紧张,延续时间最久的一次全国性物价涨风。
陈云首先集中精力应对北方粮价稳定问题,然后始全力抑制上海的物价涨势。
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制止物价上涨。
4. 第四次涨风。
1950年春节前后,投机分子利用上海市场春节“红盘看涨”的老“规律”和国民党飞机轰炸上海,消费品供应趋紧等,在粮食和纱布上掀起又一次物价风波,带动全国物价上涨。
陈云组织了纱布和粮食全国大调运,迅速稳定了物价。
1959-1961年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工作失误,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国内粮、油、肉、蛋、布等主要商品货源锐减,1961年较1957年物价上涨7.5%。
1961年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扩大了定量供应商品的范围,在保证定量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于定量以外出售高价商品,开设高价商店,以保证供应和回笼货币。
高价商品共实行3年,对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供应起了显著作用。
1963年工农业生产开始好转,国民经济也逐步发展,集市贸易价格纷纷回落,高价商品逐渐取消,平价商品价格基本稳定。
改革开放后一、1978-1981年国民经济恢复和调整期的通货膨胀1、通胀概况: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典型通货膨胀的背景和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典型通货通胀的比较分析一、1988~1989年的通货膨胀1988年,CPI同比上涨18.8%,比1987年高出11.5个百分点,1989年CPI涨幅依然维持在18.0%的高位,出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次高通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社会总需求猛增。
为满足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需求和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中央政府从1986年开始加大财政支出力度,1988年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0.1%,比1987年提高7.5个百分点,导致社会需求猛增。
二是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进,改革旧的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不合理因素引发高通胀。
1988年3月,上海率先调整了200多种主要商品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商品约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30%,最高者达到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汽油等化工产品。
三是货币信贷高速增长,流动性明显过剩。
1988年人民币贷款增长21.9%,超过GDP实际增速10.6个百分点,流动性宽松。
此次通货膨胀的发生跟通货膨胀预期关系紧密。
当时急于推进价格改革,理顺比价关系,1987年第四季度食品价格持续上升,1988年初又出现“价格闯关”的讨论及宣传,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不断强化,同时企业也随之涨价,一系列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迅速上涨。
通货膨胀预期没有得到有效引导,过猛的价格上涨诱发了抢购风潮,抢购风潮又推动了物价的进一步上涨。
针对当时物价高涨的局面,人民银行在1988~1989年实行“紧缩银根”的政策,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提高利率、开办保值储蓄,收缩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发行、减少货币投放。
这次宏观调控使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局面得到控制,通货膨胀的势头得到缓解,CPI涨幅到1990年已下降至3.1%。
但也应该看到,这次采取“急刹车”式的货币信贷政策,力度过大,导致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回落,1989年和1990年的GDP增速仅为4.1%和3.8%,分别比1988年低7.2个和7.5个百分点。
7A文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通货膨胀
7A文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通货膨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的困扰。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本文将以历次通货膨胀为线索,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7A文中的通货膨胀问题,并对其原因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历次通货膨胀及其原因1.80年代初期通货膨胀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
然而,由于供给侧改革不彻底、物价调控缺乏有效手段等原因,导致了80年代初期的通货膨胀。
此时,国内存在着庞大的流动性过剩和价格调整滞后等问题,加之投资过热,导致物价水平快速上涨。
2.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90年代中期,中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急剧扩大,而供给相对滞后。
同时,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对通货膨胀形成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加之,外资大量流入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也对通胀造成了冲击。
3.21世纪初期通货膨胀21世纪初期,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凸显。
此时,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市场需求旺盛,而供给仍存在短缺。
同时,金融创新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对通货膨胀产生了推动作用。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和高油价等因素也给中国通胀带来了压力。
二、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1.货币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是应对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
央行可以通过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贷款利率等方式来收紧货币供应,控制通胀预期。
同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市场秩序,为通胀的有效控制提供保障。
2.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降低通货膨胀压力的关键。
通过提高产能、改善生产结构、加强科技创新等方式,可以增加供给,满足市场需求,从根本上解决通胀问题。
3.价格监管与市场调节加强价格监管,预防价格投机行为和市场垄断,保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有助于稳定物价,缓解通胀压力。
同时,鼓励市场调节机制的发展,提高市场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为经济运行提供更有效的调节手段。
我国物价水平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物价水平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黄晓芳王伯安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11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的波动也十分明显,物价上涨导致人们购买力减弱,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文章通过对2012年到2015年的月度及年度物价波动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供需角度研究物价波动的原因,对2016年度的物价波动做出预测,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物价波动供需通货膨胀物价预测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经发生四次较大的物价波动。
第一次价格改革引发的物价波动发生在1980年,重点大幅度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购销价格,当年全国CPI同比上涨6%。
第二次价格改革引发的物价波动发生在1988年和1989年两年期间,主要表现为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产品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统一调拨,而企业拥有自主销售权的产品则根据市场自行定价的“价格双轨制”,使得我国经济大幅度好转,获得了较大增长。
第三次价格改革引发的物价波动发生在1993年和1994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南巡和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重新注入了新动力。
在2007年和2011年四年期间,我国出现了第四次物价波动,2011年全国CPI同比上涨5.4%,主要是因此农副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其中,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资源型价格长期上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二、物价波动原因分析由于需求拉动因素和成本推动因素共同作用,我国2012年-2015年物价指数呈现持续波动中温和上涨的态势。
首先表现为需求拉动型,继而转变为成本推动型,最终形成混合结构型。
我国物价总水平在2015年呈现温和平稳的良好态势,价格平稳运行有着良好的宏观环境基础,但从供需角度影响价格运行的因素来看,导致物价波动的原因主要是需求和供给两大方面因素影响。
(一)影响需求的因素1、价格因素的影响从价格因素分析,主要有商品自身价格和相关商品价格。
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
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今年以来,3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
7月份以来,北京、广州等地猪肉价格再次冲高。
1-8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9%,其中最直接的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9.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3.3个百分点。
根据有关专家分析,此次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
推动本轮物价上涨的原因有许多种,但主要是由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也进入各种社会矛盾多发的阶段,人们对物价的持续上涨的恐慌也将给国家带来不利影响,解决物价上涨问题也越显重要。
一、物价上涨原因分析(一)从历史现象分析物价上涨的必然性1、此次物价上涨是经济系统运行所积累问题的反弹,也是对经济周期的反映。
近十年来,我国物价指数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有时甚至出现价格“负增长”现象,这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是不匹配的。
这与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的针对物价上涨的宏观调控持续时间过长,不无关系,以致一度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
所以,只要我们把猪肉价格问题放在宏观的背景下来看,就会知道猪肉价格上涨不是孤立的,目前的物价上涨,特别是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物价的理性回归,总体上是一种正常的反弹。
2、一方面近几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二季度出现了近12年来最高的增长幅度11.9%,整个上半年是11.5%,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尚未根本转变的情况下,某些基本生产要素供给愈益明显地趋于相对紧张,高额的投资需求的增幅必然引致通胀和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所以,在油价、粮价、地价等基础资源和上游产品价格明显上升的同时,猪肉等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也不可避免,而与猪肉相关的副食品价格也必然相应上涨。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持续过高,是带来市场涨价压力的重要因素。
此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食品的需求量也有所加大,在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物价上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几次通货膨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本文将详细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一、1988年的通货膨胀1988年,我国出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农田里的大米和其他主要粮食价格猛涨,导致居民生活负担加重。
此外,改革开放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调控不力也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当时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市场调节,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以稳定物价。
其次,政府加大货币紧缩政策,收紧了银行系统的信贷,控制了货币供应。
最后,政府通过限制价格涨幅和增加商品供应等措施,降低了通货膨胀的速度。
这些措施逐渐生效,1989年通货膨胀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二、1994年的通货膨胀1994年,我国再次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
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投资过热和外部冲击。
由于改革开放后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投资涌入市场,导致资金供应过剩,价格上涨。
同时,境外的经济危机和冲击也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冲击,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为了应对这次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银行的监管和审慎经营要求,控制了信贷扩张。
其次,政府提高了利息率,吸引更多的存款,减少了流动性。
最后,政府加大了对投资项目的调控,限制了过度投资的行业,降低了投资的热度。
这些措施逐渐起效,1995年通货膨胀率回落到较低水平。
三、2008年的通货膨胀2008年,我国再次遭遇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一次通货膨胀源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外资源价格的大幅上涨。
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我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同时,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价格大幅上涨,使得我国进口成本增加,进而推高了物价。
针对这一次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投资项目的审查和控制,避免了过热投资的产生。
中国物价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物价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一、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从1980年代开放以来,中国的物价水平经历了几个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1.20世纪80年代:初期阶段在开放初期,中国的物价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价格管制和价格形成机制的缺陷。
虽然国家对一些必需品如粮食、能源等实行了一定的补贴政策,但由于物资短缺和市场需求扩大,物价逐渐开始上涨。
2.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中国开始逐步推行价格市场化,取消了大部分商品的管理定价,加强市场竞争。
这一阶段,中国的物价水平上涨速度加快,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增大。
尤其在1994年,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3.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阶段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化。
中国的外贸和投资快速增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同时,全球商品价格上涨也带动了中国的物价上涨。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物价仍然呈现上涨趋势。
4.当前:结构调整和调控平稳期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物价的调控,并推行了结构性调整政策。
这一阶段中国的物价走势总体平稳,通胀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不过,在一些特定领域,如房地产市场和特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仍有波动和上涨。
1.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会导致需求扩大,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如果货币投放过多,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2.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水平与物价上涨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
当经济增长快速时,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有助于推动物价上涨。
3.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上升会导致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例如,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原材料价格的上升等都可能导致物价上涨。
4.国际市场因素: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国际市场的变化对于中国的物价走势有较大的影响。
例如,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会导致中国的能源成本增加,进而推动物价上涨。
5.政府政策调控: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物价的波动与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历史回顾:新中国的历次通货膨胀
导语: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CPI同比涨5.4%,本轮通胀仍未见有缓和迹象,政府明确要求“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
其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类似的严重通胀还发生过四次。
那么,每一次通胀的原因是什么?谁又成为历次通胀的买单人呢?1980年第一次通胀,广大消费者为财政赤字和货币增发买单原因:基建投资导致货币增发从1979年开始,中国在逐步推行商品经济的改革过程中,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从1979年至1984年,5年时间GDP就翻了一番,人均收入翻了不止一番。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建投资和政府财政的支持,据统计,1979年至1980年我国两年财政赤字都达170亿元以上,国家不得不增发货币130亿元来弥补国库亏损,到1980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78年增长63.3%。
通胀程度:1980年通胀达6% 在增发130亿元货币的刺激下,1979年、1980年全国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已经到了经济危机的临界点。
政策应对:压缩基建投资、紧缩银根 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买单人:广大消费者1984-1985年第二次通胀,到1985年通胀率一度高达9.3%原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导致货币增发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
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通胀程度:1985年通胀率高达9.3% 政策应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比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
买单人:广大消费者1987-1989年第三次通胀,政府急刹车导致六成民企倒闭原因:紧缩政策尚未见效,放开基建投资和货币增发在1984-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主要表现为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行及随之而来的基本建设投资的大规模升温。
我国物价上涨原因及对策浅析
我国物价上涨原因及对策浅析[摘要]物价问题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人民的生活影响重大。
本文首先对推动我国物价上涨三大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对物价上涨因素作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物价;通货膨胀;货币政策1 我国物价上涨原因分析1.1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是物价上涨的两大基本动力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现阶段宏观调控应该着重考虑如何消化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
目前我国的输入型通胀主要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价格的飙升引起的。
在各种大宗商品中,中国对外依赖程度最高的大宗商品是原油、铁矿石以及大豆,这些商品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去年这三种商品的总进口金额达到了2389亿美元,约占中国全年进口的17%左右。
如果进口量不变,这三种商品的价格在2011年上涨20%,则贸易顺差将减少567.8亿美元(去年的顺差为1831亿美元)。
上游成本的增加能否转嫁到下游产品,要看企业的定价能力、利润空间以及政府的价格管制力度。
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通胀预期的影响。
直接影响即直接导致物价的上涨,需要经历投入产出环节,影响比较隐蔽,具有滞后效应;大宗商品的上涨,特别是成品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成本,使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更加贴切,加剧了人们的通胀预期。
2011年4月7日,发改委再次上调了成品油的价格,平均涨幅在5%左右。
在这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时,原油移动变化率已经达到14.38%,超过了定价机制4%的调价线,因此,这次调价符合成品油的定价机制。
成品油价格的上涨主要影响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所消耗的汽、煤、柴三大成品油约占总消费量的70%。
成品油价格上涨将给农业带来较大影响,直接增加农资运输、灌溉、耕田、收割等农机具的燃油成本。
由于农业的利润空间较低,成本的增加通常直接转嫁到食品价格的上涨。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飙升,输入型通胀愈演愈烈,在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渐行渐窄的背景下,如何在短期内消化输入通胀以及在长期内改变输入通胀给国内造成的冲击,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7A文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通货膨胀
7A文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通货膨胀中国历次通货膨胀是指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通货膨胀现象。
自1978年中国采取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也伴随着通货膨胀的问题。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后的几次通货膨胀事件进行探讨。
首先,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经济遇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的引入和价格机制的改革,商品的供需关系发生扭曲,导致物价上涨。
同时,企业也面临着较高的成本压力和盈利欲望,不断提高产品价格。
此外,金融体系的改革不完善也加剧了通货膨胀。
这一时期,中国物价飞涨,社会生活受到了较大影响。
随后,上世纪90年代中国遭遇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一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1994年开始的“钞票政策”,即通过扩大货币供应以刺激经济增长。
虽然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也导致了通货膨胀。
1994年全年通货膨胀率飙升到了24.1%。
为了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包括提高利率、调整金融政策等。
这些措施很快起到了作用,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
再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又面临了一次通货膨胀的挑战。
全球流动性的大量涌入,加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推动了物价上涨。
此外,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也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推动作用。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的势头。
需要注意的是,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削弱消费者购买能力,对社会经济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适度的通货膨胀也有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通货膨胀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通货膨胀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市场扭曲、金融改革不完善等。
中国政府在应对通货膨胀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紧缩政策和宏观调控等。
但要注意,在书写文章时,除了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之外,还需要注意排版和语句的整齐和美观。
我国物价上涨的特征原因及对策分析
特征(一)前期物价上涨的特点。
11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
在前期物价上涨中,食品价格上涨是CP I涨幅变动的最主要推动因素, 2007年和2008年1~9月食品价格上涨1213%和1714% ,分别拉动CP I上涨410个和517 个百分点,贡献度高达83%和81%。
猪肉、鸡蛋、食用油、鲜菜等农副产品价格相继上涨,是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PP I涨幅变动的主要原因, 2007 年和2008年1 ~9 月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11%和813% ,分别拉动PP I上涨212 个和615个百分点,贡献度达到72%和78%。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通过进口渠道的传导是生产资料价格较快上涨的主要原因。
与1993~1994年通货膨胀不同,此次物价上涨发生在工业制品供大于求局面牢牢确立的背景下,非食品价格涨幅基本保持在小幅度范围内波动,最高涨幅也仅达211%。
而在1993~1994年通货膨胀中, CPI构成中的各项分类都曾达到过10%以上的涨幅,部分项目的涨幅甚至超过了20%,涨幅10%以上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
21上下游价格走势不同步, PP I向CPI的传导不显著。
上下游价格走势不同步, PP I向CP I 的传导不显著,是这轮物价上涨一个基本特点(参见图1) 。
具体看,前期CP I和PP I的上涨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6年末至2007年9月,在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推动下, CP I涨幅从2006年年末的低于3% ,逐步扩大到2007年9月的超过6%; PP I涨幅则基本在2%~3%的区间内小幅波动。
第二阶段, 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 CPI涨幅继续扩大,受当时冰雪灾害天气影响, CPI涨幅在2008年2月创出817%的高点;随着主要西方国家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以挽救次贷危机,投机因素加剧导致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暴涨,国际原油价格从70美元上涨至100美元。
我国近来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近来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序言
近来,用以衡量物价上涨幅度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出现明显的上涨,对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物价上涨问题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引发全民关注。
如何更好的防范物价进一步上涨,避免通货膨胀问题加重,是摆在政府面临的难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近来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防范物价上涨的政策性建议,以期对我国物价上涨问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二、我国近来物价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物价呈现持续上涨态势
(二)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三)西部地区物价涨幅整体高于中东部地区
(四)输入型物价上涨特征明显
三、我国物价持续上涨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快速增长,国内需求增加
(二)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资本流入
(三)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
(四)货币发行量过大
(五)国内各行业发展不均衡
(六)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七)成本推动
四、抑制物价上涨的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完善市场流通体制建设(三)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稳定农产品价格(四)稳定消费市场,加强价格监管
(五)加强相关信息的宣传引导
(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五、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采取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办法对冲国内涨价。
• 2007年以来的物价上升过快,主要是食品因数导致 ,这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两次食品价格上涨,导 致通货膨胀情况类似。1988年物价上涨有一个明显 的特点:即不仅食品价格持续居高不下,而且长期 比较稳定的日用工业品价格也竟相提价,“搭车“涨 价、相互攀比涨价等现象突出,推动了物价全面上 涨。物价涨势之猛,调价面之宽都是建国以来少有 的,远远超过了城乡居民在思想上和经济上的承受 能力。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抢购风潮,引起了社会 的严重不安。物价上涨的态势如此发展下去,国家 、企业和人民群众都是难以承受的,应该引起我们 的高度重视。
监管外,重点对信贷投放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自此开始实 行严格的信贷规模管理。
•
1988年的通胀膨胀比较严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达
到18.8%,一度出现抢购生活必需品和银行挤兑现象。当
时触发涨价的直接因素,是价格改革“闯关”,计划内和
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并轨,并同时放开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价格。深层次矛盾仍然是经济改革不配套,国有企业改革 滞后,放权让利同时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多年积累 的比例失衡矛盾在价格“闯关”改革中集中释放,之后不 得不暂停“闯关”,并严厉紧缩财政、信贷,但由于力度 过大和其他因素影响,随后出现了市场疲软和经济大幅下 滑。
主讲:闭自豪 答辩:杨雨婷 制作:方媛媛 资料搜集:闫丽丽
谢佳颖
• 物价的含义
• 通常所说的物价其 实就是生产价格,而 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 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 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 生产价格就是价值的 转化形态
• CPI
•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 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 要指标。CPI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 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 况,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实际上,CPI在通 常情况下,是一个大于100的数,即一系列参考商 品的价格相对于基期时的他们的价格的一个相对价 格,而不是一个变动率数值。一般说来当CPI>3% 的增幅时可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 CPI>5%的增幅时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 的通货膨胀。
价格指数出现下跌。1998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始出现下跌。1999年,物价指数仍然在下跌。
•
第五次通货膨胀发生在2007下半年到2008年
上半年。与前四次相比,这次通胀发生在我国加
入世贸组织、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的背景之下,
外部冲击对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非常突出。从需
求看,除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这一老问题外,
•
1984年通过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财
政承包、放权让利、拨改贷和价格“双轨制”改革全面推
行。由于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企业预算
约束,企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基建、技改投资迅速扩张,
加之随后实行货币化工资改革,致使1985年物价涨幅接
近两位数。当时为抑制通胀,除削减投资规模、加强物价
2005年以来,外贸顺差持续大幅增长是当时需求
拉动的主要特征。从货币供应看,由国际收支持
续大幅顺差引发的货币供应也是主要渠道。从供
给方面看,2007年国际粮食、石油等初级产品价
格持续上涨,导致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迅速上升。
从治理措施看,主要特点是内外兼治。对内采取
上调准备金率等措施大幅对冲顺差投放的货币,
• 所谓核心CPI,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 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目前,我国对核心CPI尚 未明确界定,美国是将燃料和食品价格剔除后的居民消费物 价指数为核心CPI。这种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戈登( Robert J.Gordon)于1975年提出的,其背景是美国在1974 年-1975年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 通货膨胀,而当时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和能源 价格上涨的影响。当时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发生的食品 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主要是受供给因素的影响,受需求拉 动的影响较小,因此提出了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 变化来衡量价格水平变化的方法。从1978年起,美国劳工 统计局开始公布从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PPI)中 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上涨率。但是,就是在美国经济 学界,关于是否应该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来判断价 格水平,至今仍然存在很大争论,反对者大有人在。
•
1992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但与此同时,开发
区、房地产热迅速升温,投资规模迅猛扩张,并出现乱集
资、乱拆借、乱设金融机构的金融“三乱”现象,导致
1994货币供应量增长高达34%,居民消费物价涨幅高达
24.1%,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自1993年年中开
始,出台了紧缩货币和财政、保值储蓄、整顿金融秩序、
•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 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 、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 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
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 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 ”。
• 核心CPI
实行分业经营等16条措施进行调控。与前三次相比,这次
调控的市场化手段明显增强,既治理了恶性通货膨胀,又
没有出现以往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大起大落,国民经济
运行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
1994年后,国家采取了多项宏观紧缩措施,物价上涨
率逐渐回落,但就在人们为经济的“软着陆”而欣喜之时,
1997年10月,我国首次出现“负”通货膨胀率-商品零售
改革开放以来的物价上涨的阶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五次较大幅度的
物价上涨,分别是1980年、1985年、1987~1989
年、1993~1996年、2007~2008年。改革开放以
来(1978~2008)的32年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平均为5.5%。
• 1980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当时急于摆脱文 革后的经济萧条,通过大量进口国外机器设备, “大干快上”若干项目实现“四化”。结果短期 内进口、投资、财政赤字和货币发行激增,严重 破坏了总供求平衡,物价迅速上涨,称“洋跃 进”。为此,当时采取了压缩基础建设、收缩银 根和管制物价等办法加以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