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药足浴加穴位按摩预防脊髓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体会
![中药足浴加穴位按摩预防脊髓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f20eb24647d27284b7351b2.png)
[ 1 ] 伊锡琴 , 李霞 , 李丽, 等. 手术 患 者的安 全管 理与 风险控 制 [ J ] . 中华护理杂志 , 2 0 0 7 , 4 2 ( 6) : 8 9—9 0 . [ 2] 曾昭池 , 陈斌 , 陆 国平 , 等. 老年骨科病人手术风险 因素评估 [ J ] . 实用 医学杂志 , 2 0 0 7 , 2 3 ( 1 8 ): 2 8 9 7— 2 8 9 9 .
中心 , 以质量 为第 一 , 以服务 为优先 ” 的理念 , 提 高护理风
险 的认知和预见性 , 将各种护理风险有效化解 。
患者 , 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通过这些 防范对
策, 患者护理风险发生 率明显 降低 , 患者及 家属 对护理 工 作 的满意度及信任度 明显 提高 , 护士的 自身价值得 到了体 现, 医护形象也越来越好 , 产生 了 良好 的社会效应 。
E 中医 2 0 1 3年 1 2月第 3 5卷第 1 2期
H e b e i J T C M, D e c e m b e r 2 0 1 3 . V 0 1 3 5 . N o . 1 2
1 8 9 5
中药 足 浴 加 穴 位 按 摩 预 防脊 髓 损 伤 下 肢 深 静 脉 血栓 形 成 及 护 理 体 会
作者简介 : 魏 俊青 ( 1 9 6 4 一) , 女, 主 管护 师。从 事临 床 护理 管理 工作。
1 . 2 诊 断 标 准 ① 患 侧 肢体 明显 肿 胀 , 轴 径 比健 侧 大 3 C l T I , 浅 表静脉发生扩张 ; ②患侧肢体有疼 痛感 ; ③ 彩色多
普 勒超声检 查 : 股总 、 股深 、 股浅 、 胭 静脉内径变宽 , 血管 中
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足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0ee768ebe23482fb5da4c0f.png)
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足效果观察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足患者效果观察。
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给予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1、2、3 个疗程时,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标签:糖尿病足;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又将其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性疾病[1],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足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有50%是糖尿病患者,并且85%以上是因为足部溃疡恶化而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2]。
本研究采用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旨在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法收集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9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
既符合1999年WHO推荐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又符合2003年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定义中诊断标准[3]。
其中男59例,女33例,年龄39~75岁,平均(60.75±3.41)岁;糖尿病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35±1.18)年;糖尿病足病程1~15个月,平均(4.69±0.71)个月。
按照Wagner分级法,1级37例,2级32例,3级15例,4级8例。
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在中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在中风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6bb27b8e9951e79b892720.png)
适。 每次1 5 m i n , 每晚1 次, 连续2 周为1 个疗程 。
1 . 3 评 价 方法 分 别 在 干 预前 、 干 预2 周后 比较 2 组 患 者 的 睡 眠质 量 及 生 活 质
状况 自评量表( S R S S ) 进行睡眠质量测评 , 得分 ≥2 3 分并符合纳入
标准者入组 , 共纳入5 8 例。 采 用 随 机 数 字 表法 , 随机 分 为 实 验 组 和
量。 测量工具包括睡眠状况 自评 量表 、 脑卒 中专用生活质量 量表 及参照“ 中 药新 药 治 疗 失 眠 的 临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所 定 的疗 效 标
准。 具体 如 下 。 1 - 3 . 1 睡眠 状 况 白评 量 表 ( S R S S ) 该量 表 主 要 包 括 “ 是 否 有 入 睡 困难 ” 、 “ 入 睡后 中间是 否 易 醒 ” 、 “ 醒 后是 否 难 于 再 入 睡 ” 等共 1 0 个 因子 。 每个 因子 5 级评分( 1 - 5 分) , 总分1 0 ~ 5 0 分。 总得 分 < 2 3 分 为 睡
对照组。 实验组 : 男l 2 例, 女1 7 例, 平均年龄( 5 8 . 3 4  ̄ 6 . 3 2 ) 岁, 平均病
程( 5 . 3 4  ̄ 0 . 5 6 )d ; 对照组 : 男1 3 例, 女1 6 例, 平均年龄( 5 8 . 3 5  ̄ 6 . 4 7 ) 岁, 平均病程 ( 5 . 4 1  ̄ 0 . 6 2 )d o 2 组性别 、 年龄 、 病 程 等 方 面 比较 , 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纳 入标 准 : ( 1 ) 符合 1 9c m, 浸泡3 0 mi n , 每晚1 次, 连续2 周为 1 个
中药泡洗联合穴位按摩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
![中药泡洗联合穴位按摩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03fe43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a.png)
山东医药2021年第61卷第13期中药泡洗联合穴位按摩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闫淑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及术后应用中药泡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于风湿热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置换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住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且辩证分型属于风湿热痹型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及术后常规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术前及术后应用中药泡洗法联合穴位按摩。
分别于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2周测量患肢髌上10cm、髌骨中点、髌下10cm的肢体周径,分别计算两组不同时间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
结果两组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比较,观察组髌上10cm、髌骨中点和髌下10cm周径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AKS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PSQI评分比较,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泡洗联合穴位按摩能减轻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关键词:骨关节类;全膝关节置换;中药泡洗;穴位按摩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1.13.017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1)13-0063-0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又称增生性关节病,是以关节软骨磨损、变性或剥脱、关节边缘或软骨下骨质唇样增生为特征的退变性关节病,临床较为常见,老年女性最易发病[1]。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中晚期KOA的常用术式,但由于手术创伤大,隐形失血多,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及肿胀。
中药泡洗联合穴位按摩是中医外治的常见方法,在治疗KOA疼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
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药泡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胀及疼痛取得良好效果。
中医辨证足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足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c59e47c7fd5360cbb1adb03.png)
【 文章编号】 1 0 0 8 — 9 9 6 9 ( 2 0 1 3 ) 0 3 A 一 0 0 5 0 — 0 3
E f e c t o f TCM F o o t Ba t h wi t h F o o t Ma s s a g e o n G r a d e 0 Di a b e t i c F o o t
罗 艳, 胡 祝红
( 浙 江 省 中医 院 内 分 泌科 , 浙江 杭州 3 1 0 0 0 6 )
【 摘 要】目的 观察 中医辨证 足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 0 级糖尿病足的效果。 方 法 选取 0 级糖尿病足患者 1 2 0 例, 按
随机 数 字 表 法 随 机 分 为 干 预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6 0例 。对 照 组 给 予 糖 尿 病 基 础 治 疗 , 由 责 任 护 士 向 患者 讲 解 糖 尿 病 知 识 , 进 行 足 部 护 理 教育 , 教 会 患 者 糖 尿 病 自我 管 理 方 法 ; 干 预 组 在 对 照 组 基 础 上 根 据 患 者症 状 与 临 床 表 现 , 由 1名 主 任 中 医 师 进 行 辩 证 选 方 后 予 患 者 进 行 足浴 . 再 由 1名 中 医 专 科 护 士 进 行 足 部 穴 位 按 摩 , 住 院 期 间 教 会 患 者 或其 家 属 学 会 穴 位 按 摩 方 法 , 出 院 时 根 据 患 者 足 部 分 型代 煎 药 带 走 , 患者每 1 3临 睡 前 坚 持 足 浴 与 足 底 穴 位 按 摩 。 两组 均 每周 由 专 科 护 士 电 话 随 访 至 少 1 次, 患 者 每 月 门 诊 复 诊 时 加 强
效、 经 济 的 护理 方 法 , 简便可行 , 无 不 良反 应 , 患者易接受 , 对 糖 尿 病 足 的 防 治 有 一 定参 考 价值 。
穴位按摩联合足浴对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穴位按摩联合足浴对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d7dc80452ea551810a6876b.png)
护 理 学 报 J u a f ri g C ia o r l sn ( hn ) n o Nu
Ap i , 01 rl 2 0 Vo .7 No 4 J1 . B 6 l
【 中医护理】
穴位按摩联合足浴对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每次 5 1 n ~ 0mi。术 后第 2天起 协 助患 者在 病情 许可 的前 提下 下 床活 动 以促进 肠 蠕动 的恢 复 。
2 按摩组 . 2
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 , 由经过系统中医
理论 及技 能 培训 并考 核合 格 的护 士 , 选择 双 侧合 谷 、 足三 里 和上 巨虚穴 位 于术 后 8h开 始 进行 穴 位按 摩 联 合 足浴 。 1 穴位 按摩 前 向 患者及 家 属做 好相 关健 () 选择 20 0 7年 1月一2 0 0 9年 l O月 在 我 院 住 院
1 临床 资料
次 3 5mi; - n 并协 助 翻 身 , 次/ ; 动床 上 活 动 四 1 2h 被 肢, 1次/ , 4 h 每次 5 1 n ~ 0mi。术 后 第 1 协 助 患者 天
坐起 , 励 自行 翻 身 , 动 床 上 活 动 四肢 , 鼓 主 1次/ , 4h
恢 复 , 短 肛 门排 气 时 间 , 防 和治 疗 术 后 腹 胀 , 缩 预 以
21 对照 组 .
术 后 给 予 常规 护 理 :术 后 早 期禁 食 、
胃肠 减 压 , 静 脉 补 充 液 体 , 肛 门排 气 , 除 胃管 经 待 拔 后进 流 质饮 食 ;术 后 6h待 患者 生命 体 征平 稳 后 给
康 宣 教 , 明 目的 、 说 意义 及 方 法 , 知得 气 的表 现 , 告 并
中药沐足、穴位按摩联合芳香疗法对缓解肝硬化患者焦虑的影响
![中药沐足、穴位按摩联合芳香疗法对缓解肝硬化患者焦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e10592d52d380eb62946dbc.png)
中等;3分:重;4分:极重。其中总分≥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 ≥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14分,肯定有焦虑;≥7分,可能有 焦虑;<7分,无焦虑。
1.5.2 生 活 质 量 采 用 生 活 质 量 综 合 评 定 问 卷74(GQOL 74)[5]对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 4个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HAMA评分
n
干预前
干预 3个月时
60 25.46±4.36 60 25.75±4.21
20.54±3.29 12.32±2.48△
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 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No.2013NJMU195)
·18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焦虑情绪、生 活质量评分均采用(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临床满意 度采用 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前后焦虑情绪 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绪对比 (x珋±s,分)
维度,即躯体健 康、心 理 功 能、社 会 功 能 及 物 质 生 活,每 个 维 度
均采取百分制,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5.3 临床满意度 采用自制临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干预后
患者的临床满意 度 进 行 评 价,分 为 非 常 满 意、一 般 满 意 及 不 满
意。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该量表 Cronbach’sα= 0.839,CVI=0.913,具有良好信效度。
采用单示指扣拳法按压其足底,以涌泉穴为主穴配合脾脏反射
区、肝脏反射区及胃反射区等,每个反射区按压 3min,做完足底
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法在临床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705ec97cd184254a35352b.png)
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摘要】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疗法突出了传统中医药特色,将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及反射学说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临床疗效,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改善睡眠质量和卒中后患者的肢体障碍,并起到缓解患者疲劳的疗效,可作为多种疾病的重要干预手段,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其简便易操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足浴;穴位按摩法在临床上,脑卒中、糖尿病及疲劳综合征都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因发病率高、临床疗效不理想,严重时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有致残的危险性。
近年来,临床常采用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这几类疾病,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将临床报道总结如下。
1.治疗糖尿病并发症1.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危险性较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
胡氏等[1]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在热能作用下作用于局部,使足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具有抗炎止痛、抗血栓的作用。
配合按摩下肢穴位调畅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病变,从而减轻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产生的麻木、疼痛等症状。
治疗同时配合护理以及对患者相关保健知识的宣教,以提高临床疗效。
治疗结果表明,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减轻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症状,从而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且该疗法安全性高,患者的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2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的不断增加,DF 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DF 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形成,经久不愈并且合并感染,致残率高,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是许多国家非外伤截肢的首位因素。
糖尿病足属中医的“脱疽”范畴,主因乃消渴日久,肝肾不足,气阴两虚,气虚则血瘀,再加久病入络,脉络瘀阻,肢体失养,因此会出现肢端发凉、麻木疼痛、感觉迟钝直至溃烂坏死。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https://img.taocdn.com/s3/m/d0cc3d1a5f0e7cd1842536ef.png)
2 h血糖 为 1 2 . 3 0 ±1 . 2 5 mmo l / L。两 组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异无 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2 治 疗 方 法
葛根 、芦 根 、麦 冬 养 阴 生 津 ,萸 肉、丹 参 活 血 养 血 , 黄连 、苍术 清热 燥 湿 。诸 药合 用 ,共 奏养 阴生 津 ,燥 湿 活血 之功 。中药在 热 能作 用 下作 用 于 局部 ,使 足部 血 管扩 张 ,血流量 增 加 ,具 有 抗 炎 止痛 、抗 血 栓 的作 用 。配 合按 摩下肢 穴位 调 畅气 血 ,疏通 经 络 ,改 善 血 液 循环 和神 经病变 ,从 而 减轻 患 者 周 围神 经 病变 产 生 的麻木 、疼 痛等症 状 。治 疗 同 时配 合护 理 以及对 患 者 相关 保健 知识 的宣 教 ,以提 高 临床 疗效 。治疗 结 果 表 明 ,中药足 浴配合 穴位 按 摩 ,能 有效 减 轻 糖 尿病 患 者 周 围神经 症状 ,从 而延 缓 糖尿 病 足 的发 生 ,提高 糖 尿 病 患者生 存质 量 ,且该 疗 法安 全 性 高 ,患 者 的依 从 性 好 ,值得 临床 推广 应用 。
4 g ,麦冬 9 g ,萸 肉 6 g 。将 上 药 加 清 水适 量 ,浸 泡 2 0
分 钟 ,本 院 中 药房 统 一 煎 药 ,取 药 液 与 1 5 0 0 ml 水 同 入 脚 盆 中 ,熏 蒸 ,待 温 度 适 宜 时 泡 洗 双 脚 。 每 天 2
次 ,每 次 4 O分 钟 。穴 位 按 摩 取 穴 :三 阴 交 、地 机 、
注 :与对 照 组 比较 , *P <O . 0 5 。
4 体 会
从 中医学 角度分 析 ,糖 尿 病初 期 阶段 多 以 阴虚燥 热为 主 ,随 着 病 情 的 发 展 ,导 致 阴 血 亏 虚 ,络 脉 空 虚 ,失于濡 养 ,从而 发生 周 围神 经 病 变 。治 疗 组 的 中
大承气汤中药熏洗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改善肿瘤化疗引起便秘临床观察
![大承气汤中药熏洗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改善肿瘤化疗引起便秘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e30703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5.png)
大承气汤中药熏洗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改善肿瘤化疗引起便秘临床观察发布时间:2023-02-28T09:01:36.74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2期作者:黄娅王玲[导读] 分析大承气汤中药熏洗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改善肿瘤化疗引起便秘的临床效果。
黄娅王玲昭通市中医医院云南省昭通市657000摘要:目的分析大承气汤中药熏洗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改善肿瘤化疗引起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文中选取符合本次研究的肿瘤患者共100例,均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后纳入本次研究,并以临床护理干预为依据,将其分为研究组(大承气汤中药熏洗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 50例)、参照组(常规护理50例),统计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和粪便分型积分以及便秘发生率,对两组获得数据进行组间比对。
结果首次排便时间研究组(26.33±2.25)h与参照组(26.67±2.42)h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粪便分型积分,1周研究组对比参照组(0.73±0.14)VS(1.54±0.39)对比P<0.05;2周研究组对比参照组(0.38±0.08)VS(1.08±0.15)对比P<0.05;研究组对比参照组便秘发生率,1周5(10.00%) VS 25(50.00%)对比P<0.05,2周3(6.00%)VS 23(46.00%)对比P<0.05;两组数据以研究组更具优势性。
结论大承气汤中药熏洗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肿瘤化疗引起便秘,效果获得患者满意,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高的优点,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大承气汤中药熏洗;足底穴位按摩;便秘化疗为肿瘤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有助于杀灭术后患者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进而更加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延长生命[1]。
不过术后化疗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便秘。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贴敷双湧泉治疗失眠观察与护理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贴敷双湧泉治疗失眠观察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c15f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9.png)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贴敷双湧泉治疗失眠观察与护理发布时间:2021-07-07T16:09:55.0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月1期作者:蒋灵凤[导读] 失眠症中医称之为不寐,是一种睡眠障碍,长期对睡眠质量和数量的不满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
蒋灵凤(广西省桂林市人民医院;广西桂林541000)[摘要] 失眠症中医称之为不寐,是一种睡眠障碍,长期对睡眠质量和数量的不满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
它可以是单一症状,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失眠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适,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心理咨询、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一类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但使用不当会导致药物依赖,减少或停用药物后很容易引起戒断反应。
为了避免副作用的发生,临床应用中药,采用中药足浴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
中医药足浴(中草药足),又称“中药足”、“中药足”和“中药熏洗”,采用适当的中药配方熬制中药水泡足部,有效的中药成分,在热水的帮助下,渗透到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达到强身健体、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耳穴贴压,又称“耳穴埋伏”、“耳穴按压”、“耳穴按压”,是指使用药物、磁珠等圆润耳穴疗法一种将物质用于耳穴的治疗方法。
本文主要阐述二者结合应用于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质量,为失眠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医足浴;穴位贴敷;失眠治疗;护理与观察1.临床应用1.1老年失眠患者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而不断增加,老年人的慢性病和身体衰老常伴发有睡眠障碍。
中医足浴的护理方式为用1000ml 38-42℃的液体浸泡足部30分钟[1],并用耳穴贴压,选神门、心、肾等穴,各取一穴,第二次为单侧耳穴,双耳交替按压约3分钟,每个穴位每天按3、4次,睡前可再按一次。
治疗2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前后PSQ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2],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马春霞28例老年失眠症患者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足浴结合耳穴埋植种子的方法,主要双湧泉穴为感觉点、皮层下穴交替操作,每个穴位按20次睡前再按一次,一天3-5次,睡前脚应用1500-2000ml药液45℃浸泡30min,2周后PSQI评分显示效果明显。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中药贴敷对妇科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中药贴敷对妇科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4c6a0f2f705cc1755270921.png)
程 度 无变 化 , 症状 无好 转 。 2 _ 3 治疗 结 果 : 两组疗 效 比较 见表 1 。
南京市 溧水 县 中医院 ( 2 1 1 2 o o ) 2 0 1 3年 4 月 1 2日收稿
水轮 内应于 肾 ,因肝 肾同源 ,清代 医家傅 仁宇认 为本 病乃玄 府有 伤, 络问精 液耗 涩 , 郁滞 清纯 之气 , 而 为 内障之 患 , 其 源 皆属肝 肾, 本病 因年 老精 亏 , 或病 久耗 伤精 血 , 或先 天禀 赋不 足 , 精血 不 能上 荣, 目失充 养 , 神膏 混浊 , 神光 衰微 , 致 眼前 黑花 飞舞 , 视 觉受 碍者 , 多从 肝 肾论 治。故 临床多 以滋补肝 肾为法 , 采 用杞菊 地黄丸 治疗 。 复 明片 由二 十一 味药组 成 , 主要 成分 为菟 丝子 、 枸 杞子 、 山萸 肉、 石斛 、 羚羊角 、 蒺藜 、 木贼 、 菊花 、 车前子 、 夏枯 草 、 决 明子 、 人 参、 谷精 草 、 木通 、 地黄 、 熟地 黄 、 山药 、 泽泻、 茯苓 、 牡丹皮 、 槟榔。 方 中以菟 丝 子 、 枸杞子、 山萸 肉补 益肝 肾 , 益 睛 明 目共为 君 药 , 臣 以地 黄 , 熟地 黄 补 肾 生精 , 养血滋阴, 再 加 石 斛清 热 生津 , 滋 阴明 目, 共 收 补 肾 生津 滋 阴养 血 之功 , 佐 以人参 、 茯苓 , 山药 益气 健 脾 资生 气血 ; 蒺藜 、 菊花、 决明子、 夏 枯草 、 谷精 草 、 木 贼疏 风散 热 、 清 肝 明目; 羚羊 角 、 牡 丹 皮 清热 凉 血 ; 车前 子 、 泽泻 、 木 通清 热 明 目, 槟 榔 宣行 通达 , 使药 物 的药 效更 好达 到病所 。诸 药 配合 共 奏滋 补 肝肾、 养 阴生津 、 清 肝 明 目之 效 。 本 项 临 床观 察研 究 表 明 复 明片 对治 疗 玻璃 体 混 浊有 较 好 的 疗效 , 且长 期服 用无 不 良反应 , 值 得 临床进 一步 推广 应用 。 参考 文献 f 1 1 李巧凤r 中西 医临床眼科 学『 M1 .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 9 9 8 :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艾灸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观察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艾灸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0795ef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6.png)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艾灸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观察
陈蕙恬
【期刊名称】《职业与健康》
【年(卷),期】2008(24)24
【总页数】1页(P2731-2731)
【关键词】中药足浴;穴位艾炙;下肢静脉曲张
【作者】陈蕙恬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
【相关文献】
1.穴位贴敷配合中药足浴对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护理效果观察 [J], 罗兰英;唐昌容;杨祥红;沈一香;刘珍
2.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J], 杨丽芳
3.中药止痛散穴位贴敷、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癌痛的临床观察 [J], 邵惠敏; 宋洁玉; 林美蓉
4.火针艾灸配合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临床观察 [J], 国艳艳
5.中药足浴配合穴位艾灸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 [J], 王慧敏;刘佳;段光堂;杨玉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足浴联合下肢按摩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足浴联合下肢按摩在泌尿外科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157782d0d233d4b14e6989.png)
温 度 , 起 机 体 产 生 对 温 热 刺 激 的 一 系 列 反 应 , 中 神 经 系 统 及 引 其 心 血 管 系统 对 水 疗 的反 应 最 为敏 感 , 到 加 速 血 液 循 环 、 快 新 达 加
联合双下肢按摩 , 胃肠 道 功 能 均 较 早恢 复 , 一 例 出 现 下 肢 静 脉 无
移 , 成 血 栓 形 成 。手 术 后 致 血 压 、 促 血糖 、 脂 增 高 , 起 血 液 高 血 引
凝 状 态 。 血 小 板 增 高 , 血 因 子 含 量 增 加 、 凝 血 因 子 活 性 降 凝 抗
文 章编 号 :6 4 4 4 (0 o 1 B一 6 6 0 17 — 7821)0 27 — 1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及 胃肠 道 功 能影 响是 泌 尿 外 科 术 后 病 人 可 能 发 生 的并 发症 。我 科 2 1 0 0年 3月 以 来 , 化 护 理 文 书 书 简 写 , 实基础护理 , 夯 为病 人 进 行 足 浴 和 双 下 肢 按 摩 , 效 地 预 防 有
切 除 术 2例 , 肾肿 瘤 肾脏 切 除 术 6 , 修 补 术 2 , 膜 积 液 5 例 疝 例 鞘 例 ; 人 年 龄 9岁 ~8 病 5岁 , 均 6 平 2岁 ; 中合 并 糖 尿 病 病 人 2 其 8
例 , 脂 血 症 病 人 6例 , 血 压 1 高 高 8例 。对 病 人 术 后 均 进 行 足 浴
复 。 中 医认 为 , 体 五 脏六 腑 在 脚 上 都 有 相 应 的 投 影 , 部 是 足 人 脚
三 阴经 的起 始 点 , 是 足 三 阳 经 的 终 止 点 , 关 节 以下 就 有 6 又 踝 O
多 个 穴 位 。术 后 进 行 足浴 , 刺 激 足 部 穴 位 , 强 血 脉 运 行 , 能 增 调 理 脏 腑 , 通 经 络 , 术 中 受 到 影 响 的 胃肠 道 功 能 能 尽 早 恢 复 , 舒 手 特 别 是 按 压 足j 里 , 后 肠 呜 音 恢 复 时 间 和 肛 门 排 气 时 间 显 著 术
酸枣仁汤、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治疗艾司唑仑依赖性失眠10例
![酸枣仁汤、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足浴治疗艾司唑仑依赖性失眠10例](https://img.taocdn.com/s3/m/3992a0876529647d272852a3.png)
酸枣仁汤、穴位按摩联合 中药足 浴 治疗艾司唑仑依赖性 失眠1 O 例
孔 建 明
【 摘 要】 对收 治的 1 0例艾 司唑仑依赖性 失眠患者 ,采用 《 金 匮要略 中酸 枣仁汤 加减 ,配合脊 背穴位按 摩 、头部按 摩 和其他穴 位 ( 如三 阴交 、太冲和神 门等穴 )按摩 ,以及 中药 足浴治疗 , 所 有患者半 个月 内成 功戒 断艾司唑仑 ,同时睡 眠 质 量得 以改善 。l 0例均获 随访 半年 以上 ,失 眠未复 发 。
1 . 1 一 般 资 料 1 0例 中男 2例 ,女 8例 ; 年 龄 2 8 ~5 4 岁 ,平 均 3 8岁 。患 者 服 用 艾 司 唑 仑 前 均 有 失 眠 表 现 , 且≥ 3次 / 周 ,具 体 表 现 为 夜 晚 入 睡 困 难 ,入 睡 后 多 梦 易 醒 ,同
案治疗 ,维持 2~3个 月 。 1 . 3 结果 经上述方法治疗后 ,所有患者均在 半个月内成
但部分 患者 易形成 药物依赖 性 ,表现 为纠 正失眠所 需药物 剂量逐渐增加或减药、撤药 困难等 ,最终进展成药物依赖性 失眠。中医治疗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 ,副作用小且不易成瘾 , 已被越来越多 的患者 和医务人 员接受 。本 中心 2 0 1 1 年 2月
至 2 0 1 2年 2月 间使 用 酸 枣 仁 汤 、穴 位 按 摩 联 合 中药 足 浴
数 < 2次 / 周 。患 者 均 为每 晚 连 续 服 用 艾 司 唑 仑 ,时 间 3 ~
出现 2 ~3次失眠 ,但在坚持 全 中医疗法数 日后得 以纠正 ; 另 2例 因服药量 较大( > 1 O mg / d ) ,在 7 d的过渡治疗 期 间 出现较严 重 的失 眠情 况( > 3次) ,过 渡治疗 结束后 接受 纯 中医方 案 1 周 后睡眠质量得 以改善 ,2周后失 眠得 以纠正 。 所有 患者 均随访 半年 以上 ,未 出现 失眠复 发情 况。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足跟痛探讨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足跟痛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aacc8a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5.png)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足跟痛探讨【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足跟痛病症实施中药足浴结合穴位按摩的实际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近几年经笔者治疗的足跟痛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n=35)和常规组(n=35)。
前者采用中药足浴结合穴位按摩方法,后者采用外敷法。
结果:对比两组2周后的治疗效果,可以发现应用中药足浴结合穴位按摩的研究组,疗效更加显著。
结论:对足跟痛患者来说,采取中药足浴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足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足跟痛;中药足浴;穴位按摩作为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变,足跟部疼痛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是筋骨失养,肝肾精血不足,导致气血运行受阻、经络瘀滞,对病人的生活起居有非常大的影响。
对于足跟痛病症来说,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有长久战力疼痛加重,双侧或一侧足跟疼痛。
在进行治疗时,可以采取中草药热敷熏洗的方式,为了提高足跟痛治疗效果,本文结合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方式观察实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近几年经笔者治疗的足跟痛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n=35)和常规组(n=35)。
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27-70岁,平均(50.35±5.68)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1.32±0.36)年。
常规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28-68岁,平均(48.73±6.42)岁;病程1个月-2年之间,平均(1.36±0.42)年。
本次设定的排除标准为:(1)患者合并有下肢静脉血管血栓、心脑血管疾病等;(2)患者足跟痛为跟骨结核、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跟骨骨髓炎等疾病引发,不符合足跟痛诊断标准;(3)患者曾使用本类试验药物或类似药物者。
1.2.1常规组:该组采用的外敷法,在中医中足跟痛属于“痹症”范畴,在进行治疗时主要以通络除湿止痛、温督益肾为主。
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早期肝硬变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早期肝硬变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e4a45d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4.png)
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早期肝硬变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张红霞;王彦青;吴宗耀;武黑娥;郑宏;范景芳;焦淑琴;贾青敏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7(37)3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早期肝硬变伴有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21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早期肝硬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0例,干预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抗病毒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足浴及穴位按摩,治疗2周,对睡眠质量、肝功能变化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及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足浴联合正确穴位按摩能够显著改善早期肝硬变伴睡眠障碍患者的失眠情况,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肝功能。
【总页数】3页(P510-512)
【关键词】早期肝硬变;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睡眠障碍
【作者】张红霞;王彦青;吴宗耀;武黑娥;郑宏;范景芳;焦淑琴;贾青敏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石家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52
【相关文献】
1.中药足浴联合足底穴位按摩对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J], 钟莉
2.中药足浴加穴位按摩对癌症患者术前晚睡眠质量的影响 [J], 王保梅
3.中药足浴加穴位按摩对癌症患者术前晚睡眠质量的影响 [J], 王保梅;
4.潜阳安神汤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高血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J], 林蕙凝
5.探讨中药足浴联合失眠贴护理干预对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J], 郑莹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11-08T10:23:43.2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作者:常玉莹
[导读] 在临床上,脑卒中、糖尿病及疲劳综合征都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因发病率高、临床疗效不理想,严重时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有致残的危险性。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摘要】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疗法突出了传统中医药特色,将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及反射学说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临床疗效,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改善睡眠质量和卒中后患者的肢体障碍,并起到缓解患者疲劳的疗效,可作为多种疾病的重要干预手段,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其简便易操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足浴;穴位按摩法
在临床上,脑卒中、糖尿病及疲劳综合征都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因发病率高、临床疗效不理想,严重时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有致残的危险性。
近年来,临床常采用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这几类疾病,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将临床报道总结如下。
1.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1.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危险性较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
胡氏等[1]用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在热能作用下作用于局部,使足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具有抗炎止痛、抗血栓的作用。
配合按摩下肢穴位调畅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病变,从而减轻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产生的麻木、疼痛等症状。
治疗同时配合护理以及对患者相关保健知识的宣教,以提高临床疗效。
治疗结果表明,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能有效减轻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症状,从而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且该疗法安全性高,患者的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2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的不断增加,DF 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DF 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形成,经久不愈并且合并感染,致残率高,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是许多国家非外伤截肢的首位因素。
糖尿病足属中医的“脱疽”范畴,主因乃消渴日久,肝肾不足,气阴两虚,气虚则血瘀,再加久病入络,脉络瘀阻,肢体失养,因此会出现肢端发凉、麻木疼痛、感觉迟钝直至溃烂坏死。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各个脏器在足部均有相应反射区,足部是足三阴经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终点。
中药足浴利用特制对症药液的温热刺激和热气熏洗以达到清洁足部的作用,中药在热能作用下可经足部各穴位起效,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扩张毛细血管,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并使吸收后的药物经全身血液循环,作用于足部及全身各处,从而改善足部血供及营养,并能激发机体自身免疫调节功能。
陈氏等[2]观察中药足浴联合按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2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温水足浴及常规揉搓足部,治疗组则予自拟活血止痛汤进行足浴,配合手法按摩。
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ABI 较治疗前明显上调,且较对照组明显提高,2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其中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说明中药足浴联合按摩能有效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疼痛症状,可改善足部皮肤颜色,加快溃疡愈合,并且改善足部动脉血流,提高ABI,临床疗效确切。
2.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中风急性期经治疗后,患者神清,生命体征平稳,但常有肢体功能障碍、失语、遗尿、吞咽困难等症状,诸多症状中,最主要的是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痛苦。
霍氏[3]在应用西药抗凝、活血、营养神经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起到了补益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促进了肢体恢复,方中黄芪大补元气,当归、红花、桃仁、益母草活血补血,秦艽、木瓜驱风除湿通络,桂枝温经通阳。
再者足浴盆本身发射的电磁波,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周围缺血、缺氧,同时能使药液在水中形成电离场,对药物具有导入作用,使药物离子通过理疗仪直接导入机体病变组织,达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结果显示,中药足浴促进中风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治愈率达60.3%,总有效率达100%,疗效确切。
按摩可使受作用部位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改变局部组织的生理反应,可利用神经系统反射性地调节机体功能,使患者血液和淋巴循环得到改善,使局部皮肤和肌肉吸收营养,增强肌肉和韧带的伸缩性。
按摩时刺激外在穴位,可激发经络的经气,并通过经气运行将这种信息传达到脏腑,从而对脏腑产生调整作用,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阴阳的作用。
3.改善睡眠质量
脑卒中急性发作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4-5],如入睡时间超过30 min,夜间觉醒2 次以上,凌晨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小于6 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皮氏等点穴疗法及中药足浴护理改善脑卒中后失眠,穴位按压方法,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运用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通过局部刺激,疏通经络,调理阴阳,宁心安神,改善脑卒中后睡眠质量为目的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穴位按压可通过局部刺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功能,调动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中药足浴选用经验方,配制成中药热水液,通过中药热水液对双足浸泡、浴洗,使中药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从而达到安神的功效。
该方法不经过胃肠吸收,保护了应激状态下的脑卒中患者消化道,减少药物副作用。
并且足浴疗法可使双足经络得到疏通,使足部反射区得到良性刺激。
4.消除疲劳
陈楚杰等观察穴位按摩结合中药足浴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效果,可显著降低心率、血压,考虑与足浴方人参养荣汤温补气血,抗疲劳、抗应激机制,按摩缓解痉挛、提高神经活性等作有关,尿乳酸、尿素氮、丙酮酸等代谢产物浓度显著降低,一方面与按摩促进乳酸及内部蓄积的代谢产物有关,另外与具有促进运动员气血恢复,五脏得补,加快机体循环代谢的中药足浴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疗法突出了传统中医药特色,将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及反射学说紧密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提高了临床疗效,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改善睡眠质量和卒中后患者的肢体障碍,并起到缓解患者疲劳的疗效,可作为多种疾病的重要干预
手段,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其简便易操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亦萍,杨佩,胡洪芳,徐雪伟,张汶汶.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浙江中医杂志,2013,48(8):565.
[2]陈伟杰,卢益中. 中药足浴联合按摩治疗糖尿病足45 例临床疗效分析. 新中医,2015,47(12):92-93.
[3]霍华莹. 中药足浴促进中风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2014,6(7):139.
[4]张介眉,陈国华.脑卒中康复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47.
[5]沈虹,陈如南.睡眠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6,38(12):1040-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