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图册解答提要(主要为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为主)

合集下载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53讲 世界地理分区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53讲 世界地理分区

第53讲世界地理分区初中课标·内容要求新课程·素养要求初中教材·对应节次2020年新高考·命题统计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世界地理]下册北京卷第14题;海南卷第11、12题;浙江卷第12、13题一、认识大洲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1)描述方法①纬度位置:查找赤道、回归线、极圈等纬线,看看它们分别穿过该大洲的哪个部位,以哪个温度带为主。

②海陆位置:观察该大洲主体部分所在的大陆,以及濒临的海洋。

利用它所在的大陆、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的相对位置来进行描述。

(2)案例:描述北美洲的位置北美洲:从纬度位置看,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1)案例——亚洲和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2)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除此之外,山地的走向对气候也有影响。

有些高大的山脉会阻挡暖湿气流或者寒冷气流的侵入,使得山脉两侧的气候不同。

②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地势高低决定河流流向,即河流由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地势高低还决定了河流落差和水流速度,进而影响了水能资源。

即地表起伏大的地区,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温高低影响河流的结冰期,有结冰期的河流,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

降水多少影响河流的流量,降水越多,河流的流量越大。

二、认识地区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以中东为例范围包括西亚的大部分(除阿富汗)以及非洲的埃及国家土耳其—安卡拉;伊朗—德黑兰;埃及—开罗等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1)案例——南亚地势及地形特点: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喜马拉雅山,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中图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中图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高中地理必修三复提纲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区域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多个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有内在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征。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以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具有整体性。

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不同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形式也不同。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区域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从传统农业区域到工业区域再到发展水平较高的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区域。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

区域发展阶段包括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也逐步提高,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现代化交通和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城市化水平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快,形成了高水平的均衡状态,但仍存在不平衡增长的问题。

2.中国三大自然区中国的自然区域是由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决定的。

自然地理五要素包括土壤、植被和水文,它们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中国的自然区域主要包括青藏高寒区、华北平原区和长江中下游丘陵平原区。

青藏高寒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面积约为中国总面积的25%,以高山和高原为主要地形,降水量较少。

华北平原区位于中国的北部,面积约为中国总面积的15%,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要地形,降水量较少。

长江中下游丘陵平原区位于中国的中部,面积约为中国总面积的10%,以丘陵和平原为主要地形,降水量较多。

地形和水成地貌包括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而寒冻风化地貌也是其中之一。

高二地理必修三课本主要知识点解析

高二地理必修三课本主要知识点解析

高二地理必修三课本主要知识点解析学习地理决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这样你是决不会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

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课本主要知识点解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二地理必修三课本主要知识点解析11、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因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3)、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

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2、等温线形状的南北差异。

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

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

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3、等温线的突变。

等温线的突变,既偏离纬线。

影响的因素不同,偏离的程度和方向不一。

一般情况下,陆地上等温线的突变是由地形因素所致,海洋上等温线的突变是洋流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1)、A、B、C、D四处的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

因这四地都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

(2)、E、F、G、H、I五处的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高。

因这五地都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在青藏高原和科迪勒拉山脉等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

因高原山地海拔高,降温作用明显。

小范围闭合等温线也是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4)、A、B两处凸向的纬度比C、D两处的更低。

因A、B两处的寒流是由寒冷的西风漂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更低,气温相应降低。

而C、D两处的寒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较高,气温相应较高。

(5)、从图中可以读出,同一纬度高温区等温线凸向高纬,低温区等温线凸向低纬。

地理必修三教材参考答案

地理必修三教材参考答案

地理必修三教材参考答案(实惠版)第一章 P2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平均气温差异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低和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松嫩平原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太阳热量少;冬季距冬季风源地近。

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低。

长江三角洲纬度低,距冬季风源地远,年平均气温高。

2.长江三角洲地区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形成的原因是南部距夏季风源地近,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大,降水丰富,而北部有所减少。

东北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大致是从东向西减少,这主要是因为从东向西距海超越来越远。

3.长江三角洲因为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交错,湖沼星罗棋布,河网密度远远大于松嫩平原。

长江三角洲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水稻种植业,而松嫩平原则以种植小麦等旱作农业为主。

另外,长江三角洲还利用水多的优势发展了水产养殖业,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教材P3~P4 1.(1)北方河流少,地形完整,地势平坦,民居讲究坐北朝南,方位观强。

南方河网密度大,多低山、丘陵,地形零散,民居大多沿河顺势修建,方位观差。

北方冬季严寒,修建房屋时主要考虑防寒保暖,因此墙体严实厚重。

例如我国西北阿勒泰地区冬季漫长严寒,这里房屋外观看上去很大,可房间却很紧凑,这种房屋厚达83厘米。

我国南方大多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民居的墙体轻薄。

降雨多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泄水,因此我国南方民居屋顶的坡度比北方大。

民居出檐深远,一个目的是为避雨,另一个目的是遮阳,越往南房檐逐渐加宽的道理就在于此。

往南房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主要基于有利于通风散热的考虑。

(2)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主要是需具备采暖的配套措施,例如暖气的安装。

建同样的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主要考虑的是正午太阳高度对楼房采光的影响。

2.沿途及各考察点会观察到以下自然和人文景观:在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会看到各种中外文化融合的各具特色的建筑,既有东方文化的文庙,又有西方古典式建筑的基督教堂。

地理必修三参考答案

地理必修三参考答案

地理必修三参考答案地理必修三参考答案地理必修三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地球与地图、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等内容。

本文将对地理必修三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它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生命之源。

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都与地理位置有关,而地图则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地球的重要工具。

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得地球的赤道稍微膨胀,两极稍微扁平。

地球被赤道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被本初子午线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

地图是对地球表面的缩小和简化,通过图形、符号和文字等形式来表达地理信息。

地图分为平面图和球面图两种类型,其中平面图是将地球的表面展开到一个平面上,球面图则是将地球的表面展示在一个球体上。

二、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拥有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

地球上的生命系统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和陆地生态系统。

大气圈是地球上的气体包围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组成。

大气圈不仅提供了人类和动植物所需的氧气,还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和保持地球的温度平衡。

水圈是地球上水资源的总称,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

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它不仅是人类和动植物的基本需求,还对地球的气候和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的陆地区域,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

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生态服务。

三、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是地球表面下的一片神秘领域,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它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的厚度不均匀,陆地地壳相对较厚,而海洋地壳相对较薄。

地壳下面是地幔,地幔是地球内部最大的一层,它由固态和半固态的岩石组成。

地幔的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这使得地幔内部的岩石呈现出流动的特性,形成了地球上的地壳板块运动。

地理必修三课本习题答案

地理必修三课本习题答案

地理必修三课本习题答案地理必修三课本习题答案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而地理必修三课本是中学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教材,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地理概念和知识。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做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理解力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地理必修三课本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

2.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公转周期是365.25天。

3. 地球的倾斜轴使得地球的各个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不同的太阳辐射,从而形成了季节的变化。

4. 地球的经线是指从南极到北极的虚拟线,也被称为经度。

纵向的经线共有360条。

5. 地球的纬线是指从东到西的虚拟线,也被称为纬度。

横向的纬线共有180条。

6.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被定义为0度经线。

7. 东经和西经是根据本初子午线的东西方向来划分的,东经表示东半球,西经表示西半球。

8. 北纬和南纬是根据赤道的北南方向来划分的,北纬表示北半球,南纬表示南半球。

9. 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用经纬度来表示其位置。

10. 地图是对地球表面的缩影,可以用来表示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信息。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 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2. 中国的陆地边界线总长度约为2.8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

3.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约为1.8万公里,拥有众多的港口和海湾。

4.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沙漠等。

5. 中国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844.43米。

6. 中国的最长河流是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

7. 中国的最大湖泊是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

8. 中国的最大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

9. 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2.1课本活动参考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2.1课本活动参考答案

高二地理2.1课本问题参考答案课本37页答案1、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深居大陆腹地,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降水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多是内流河、冬季有断流现象,植被从东向西表现为:森林草原草原草甸草原戈壁沙漠2、议一议,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有什么关系?荒漠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荒漠化的关系1.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3.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两季。

4. 河流: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5. 植被:覆盖率低,主要为草原、荒漠,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多沙质沉积物。

显著自然地理特征:干旱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课本36页阅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⑴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已引起风蚀。

②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来源少,降水稀少③植被稀少,大面积的地表裸露(物质基础)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渡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需要注意的是:①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②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这荒漠化进程;③人类活动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

土壤性状描述:红壤是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属中度脱硅富铝化的铁铝土。

红壤,酸性,剖面发育较差的红壤类型,主要分布于土壤侵蚀强烈的丘陵山区,江西国一带和福建东南部有较多分布。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地图版)知识点整理(1)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地图版)知识点整理(1)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地图版)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概念:一定区域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

2、区域的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级别、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

(3)内部相对一致,之间明显差异。

3、划分指标单一指标: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某一方面综合指标:多重要素4、区域差异: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5、区域研究的重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联系。

6、区域研究的意义:为选择区域的发展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2、三大自然去的划分依据、名称及其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与年降水量400mm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

把青藏高寒区东部3000m的等高线作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

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1、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东部季风区:地势相对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

该区聚落稠密,道路纵横,是我国人口集中且经济发达的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畜牧业历史悠久。

靠近季风区或有河流、地下水的地区有少量灌溉农业分布。

面临的问题是:水源紧张,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

青藏高寒区:主要是畜牧业,少量地区可以发展林业和种植业。

主要不利条件是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形崎岖。

2、交通东部平原地区,交通发达,路网稠密。

西部山地高原,地形崎岖,交通落后,阻碍发展。

3、教育和文化东部信息发达,经济发达,文化水平高。

西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低。

4、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历史上,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东移。

1840年以后: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首先在东部兴起。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 1 -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1 - 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 6 -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 10 - 第一节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 10 - 第二节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 14 - 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 19 - 第四节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 23 - 第五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 27 -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 30 - 第一节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 30 - 第二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 33 - 第三节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 37 - 第四节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 40 -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自然资源概述(一)自然资源的概念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高中地理必修3图册——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3图册——参考答案

地理图册必修Ⅲ参考答案专题一第一节(1)乌拉尔乌拉尔大高加索(2)漫长而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和海峡(3)交通(战略)(4)逐渐减少东南(5)碰撞(挤压)(6)③地为热带雨林景观,④地为热带沙漠景观。

第二节(1)A: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 B:西部的大西洋沿岸地区(2)大气环流: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受西风带控制范围广;地形:南北两端为山脉,中部为平原,有利于西风的进入;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3)A 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冬汛;农业生产类型:地中海农业(花卉、水果、蔬菜等种植)B 河流水文特征:流量终年比较稳定;农业生产类型:乳畜业(4)自西向东民居外墙厚度增加。

主要原因是自西向东气候的大陆性增强,冬季气温降低,温差增大。

第三节(1)棉花气候温暖,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2)乳畜气候比较湿冷,不利于农作物成熟,而牧草则能较好的生长(3)小麦热量(积温)(4)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夏季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热量条件好水源(5)美国缺少大面积种植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的气候条件,因此需要进口。

第四节(1)AC (2)2℃ 1000mm (3)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越多(4)东部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5)西部第一、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小第五节(1)西电东送(西煤东运)冬季华北地区冬季气温低,电力(煤炭)的需求量大。

(2)南水北调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华北(京津唐)地区严重缺水,而南方(长江流域)则水资源有余。

(3)先从日本转移到韩国,再从韩国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专题二第一节(1)莎车古城、皮山古城、麻扎塔格古戎堡、园沙古城、喀拉墩古城、里克古城、尼雅古城、安迪尔古城、且末古城、楼兰古城、米兰古城(2)遵守法律法规,合理规范地开展各种生产活动;科学利用、合理开发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在生态危急地区可以采取生态移民;优化农业结构等措施。

地理高二必修三知识点

地理高二必修三知识点

地理高二必修三知识点地理高二必修三主要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地理知识点,涵盖了地球与地图、人口与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农业与农村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按照这些知识点的顺序进行介绍。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其中赤道最宽,两极最窄。

地球表面由大洲、海洋和岛屿组成,地表有五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通过地球仪或地图可以准确地表示地球上的各种信息,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示地球表面的信息。

二、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了解人口的分布、迁移和增长对于研究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的过程,人口迁移对于城市化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市是人口聚集较多、以非农业产业为主导的地区,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对于国家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经济发展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变革、城市规模扩大、生活水平提高等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然而,工业化与城市化也会带来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控和管理。

四、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我国重要的基本经济单位。

农业与农村发展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

农业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发展要注重农民的收入分配、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地理高二必修三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地球、理解人口与城市发展、把握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及推动农业与农村发展。

地理知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应用到实践中。

《高中地理概念图谱》必修三答案

《高中地理概念图谱》必修三答案

《高中地理概念图谱》必修三答案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1-3共同点:地形平坦不同点:东北地区中部水热条件较差黑土、黑钙土耕地集中连片石油资源丰富1.1-4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田农业商业贸易发达水产业发达综合性工业基地1.2-11电磁波 2监测范围大 3摄像头 4GPS 5图像或数据 6动态监测 7耕地普查8大气污染监测 9 农作物种植面积1.2-2儿童防走丢定位手表等1.2-31 GPS定位2 遥感3 空间1.2-41 RS2 GIS3 GPS第二单元2.1-21距离遥远 2地形阻挡 3干旱 4 多大风(“降水”节点改为“降水变率大”)5增加 6降低2.1-31疏松(贫瘠) 2畜牧业 3荒漠 4沙丘 5风蚀蘑菇(风蚀洼地)1多大风 2植被稀少 3过度樵采 4不合理灌溉2.2-11 增加2 减小 3二氧化碳 4含蓄 5保持水土 6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2.2-21赤道两侧 2 地球之肺 3提供水汽 4维护生物多样性2.2-41雨林破坏 2全球环境效益 3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更新造林 5雨林观光 6生态旅游3.1-11风能 2水能 3煤 4石油 5天然气 7太阳辐射能 8地球内能 9 日月引力3.1-21电 2电 3电 4电3.1-31开采条件好 2 煤 3 石油 4 铁路 5焦炭 6电 7大气污染 8水土流失9煤-铁-钢 10 煤-焦-化 11 防治环境问题 12 重化工业3.2-11被冲刷变薄 2 增大 3淤积 4增长 5增大 6水旱3.2-31流域自然背景 2流域早期开发带来的问题 3 河流的梯级开发 4流域生态环境5流域资源条件 6防洪 7 发电 8航运 9灌溉 10 旅游4.1-21非常寒冷 2丰富 3 4-10月 4大 5低温冻害4.1-31东南 2西北 3市场 4多 5好1产业结构调整 2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4.2-21劳动密集 2高新技术 3劳动力成本 4必然带来 5城市规模扩大 6城市人口比重上升4.2-31国内腹地 2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3产业结构调整 4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5香港、广州、深圳、5.11新疆轮南—上海 2 西部 3东部 4 缓解能源短缺 5 改善大气质量6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5.2-11利润 2劳动力成本 3内部交易成本 4 市场 5 低 6成熟 7衰退。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浙江专版必修3:第一章第三节认识国家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浙江专版必修3:第一章第三节认识国家

分布
发展条件
东北部和沿 位置偏北,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地较 乳畜带 五大湖各州 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但利于牧草生长
;城市和人口密集,畜产品市场广阔
乳畜带以南 玉米带 ,中央大平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雨
原中北部 量适中,无霜期约半年;苜蓿、玉米轮作
美国中部和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生产条件 本土大部分属于温带和 气候 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 地形 本土中部为广阔的平原 ,地势开阔平坦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对农业的影响
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 大规模经营 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直接供给作物养分。土壤种 类不同,影响作物种类的分 布及作物产量的高低
山势 低缓
外力 侵蚀
对大西洋湿润气 流阻挡作用不明 显,降水由沿海 向内陆递减
地形区 地形单元 地形特征 成因
对天气和 气候的影响
北部多湖 中部宽 泊、南部 广的中 为密西西 央大平 比平原、 原区 西部为大
平原
南北纵贯 、平坦
密西西 比河冲 积而成
冬季极地冷空气直达 墨西哥湾,形成大风 雪和寒潮天气;夏季 来自墨西哥湾暖流上 空的气流北上,中东 部普遍暖热,使气温 年较差较大
地形区 地形单元
地形特征 成因
对天气和 气候的影响
西部高大 的科迪勒 拉山系
海岸山、落 基山等平行 山脉
南北走向、东 西排列,多山 峰、山间盆地 和高原
两大 板块 相撞 挤压
阻挡来自太平洋 的湿润空气,降 水由沿海向内陆 急剧减少
东部古老 的高原、 山地区
拉布拉多高 原(加)、阿 巴拉契亚山 脉(美)
生产条件
对农业的影响

中图版高中地理《整体认识〈地理3〉》资料

中图版高中地理《整体认识〈地理3〉》资料
整体认识《地理必修3》
学科领域 自
地然 理地

基本内容
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 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 地理过程和规律。
价值追求
尊地之规, 建设美好家 园
1
地 理
人 文 地

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 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以地为生, 协调人地关 系
2
地 理
区 域


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 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 过程、结果和对策,体会区 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 学会运用综合法和比较法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综合法:就是将一个特定区域中的各种地理事物(包 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事物)及其成因和相互关系,作 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认识,找出其区别其他任何区域的特 点,并抓住形成的主要因素。
比较法:就是通过对不同区域各地理要素和人地关 系状况的比较、对照分析,找出其相似性与差异性,从 而更深刻地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 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
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原 因 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气候 地形 地理区位
社会经济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大雨部热分同地期区,季利风于气农候作,
二、区域特征
气候 水文 土壤 生物
整体性 区域 特征 开放性
地形
地理环境各要素
差异性
1、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
2、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巩固练习
1.区域 ( C )
A.都有明确的界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3地理图册解答提要(主要为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为主)高中地理必修Ⅲ补充读本“读图指南”解答提要第一节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图1-2 亚洲的范围与国家1.找出亚洲与相邻大洲的分界线。

【解答提要】亚洲西与欧洲相连,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说出亚洲所属的半球和濒临的海洋。

算一算亚洲南北跨度和东西时差。

【解答提要】在地球上,亚洲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亚洲的纬度位置大致位于12ºS(印度尼西亚的登加拉群岛)~82ºN(俄罗斯的北地群岛)高中地理必修Ⅲ补充读本 2之间,南北共约达94°。

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东西时差:亚洲自东向西跨经度164°23′,东西跨11个时区。

3.归纳出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解答提要】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南、北三面濒临大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图1-3 亚洲地形1.找出亚洲主要高原、山地和平原的分布,从中可以得出亚洲地形具有哪些特点?【解答提要】亚洲的主要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向西有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向南有德干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

高中地理必修Ⅲ补充读本 3亚洲有许多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高加索山脉等。

亚洲的主要平原: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亚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平原,中亚的图兰平原,北亚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亚洲地形有三大特点: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找出亚洲主要大河,观察其发源地、流程和流向,从中可以得出亚洲的河流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解答提要】亚洲主要的河流:高中地理必修Ⅲ补充读本 4注:表中河流长度数字摘自《世界自然地理手册》(知识出版社1984年9月第2版,作者刘伉等)亚洲水系分布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

3.说出亚洲河流与地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解答提要】亚洲河流与地形关系密切,大都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北、东、南的低矮平原分流,最后流入海洋。

其中向北注入北冰洋的主要大河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向东流入太平洋的主要大河有黄河、长江,向南注入印度洋的主要大河有印度河、恒河。

◆图1-4 亚洲气候的分布◆图1-5 亚洲六地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1.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对比“世界气候类型高中地理必修Ⅲ补充读本 5分布图”,说出亚洲缺少的气候类型和独有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原因?【解答提要】亚洲共有9种气候类型,自北而南是:①极地气候,②温带大陆性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高山高原气候,⑥亚热带季风气候,⑦热带沙漠气候,⑧热带季风气候,⑨热带雨林气候。

亚洲在世界气候类型中,缺少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40°~60°纬线之间的大陆西部,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故此气候类型在亚洲缺失。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10°纬线与回归线之间,亚洲属于此纬度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显著,年降水量大于1500mm,高于热带草原气候的年降水量(<1500mm),故热带草原气候在亚洲也缺失。

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热高中地理必修Ⅲ补充读本 6带季风气候。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因此,自我国东部的秦岭——淮河以北直至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朝鲜半岛北部和日本北部均属温带季风气候;而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主要属热带季风气候。

2.比较上海和哈尔滨的气候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解答提要】上海与哈尔滨气候的共同之处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寒冷)少雨(干燥),雨热同期;不同之处是年降水量上海多于哈尔滨,降水的月份分配差异上海小于哈尔滨,一月平均气温上海高于0℃、哈尔滨则远低于0℃。

其主要原因是两地所处的纬度不同,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哈尔滨属温带季风气候。

3.上海与拉萨气温和降水量存在哪些明显的差高中地理必修Ⅲ补充读本7异,影响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解答提要】上海与拉萨所处纬度十分接近(都在30°N附近),但拉萨与上海相比,年平均气温低、夏季无高温、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少、冬季无明显降水。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两地海拔的差异和距离海洋的远近。

首先,上海接近于海平面,拉萨则达3658米,两地相差3600多米;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拉萨属高山高原气候。

其次,上海临近东海,季风气候使其容易得到海洋水汽供应,降水多;拉萨则远离海洋,很难获得海洋水汽。

4.新加坡、孟买、利雅得的气候特征有何异同?造成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答提要】三地均位于热带地区,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孟买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利雅得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高中地理必修Ⅲ补充读本8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三地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分属不同的气候类型。

其中新加坡最接近赤道,常年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孟买位于印度次大陆的西海岸,旱季盛行东北季风而干旱少雨,雨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而降水丰沛;利雅得靠近北回归线,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

5.从总体上看,亚洲的气候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解答提要】亚洲气候具有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气候最典型,分布范围最广等特征。

第二节认识地区——以欧洲西部为例◆图2-1欧洲西部的位置与国家说出欧洲西部的范围,归纳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高中地理必修Ⅲ补充读本9【解答提要】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包括除俄罗斯以外的30多个国家。

其经纬度大致位于40°N~60°N、10°W~30°E之间,属温带地区。

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南隔土耳其海峡与亚洲相望。

◆图2-2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河流1.找出欧洲西部地区主要的半岛、岛屿。

说出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分布的特点。

【解答提要】欧洲西部地区主要的半岛(北一南三):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自西往东有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

主要岛屿: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等。

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破碎、曲折而漫长,多半岛、岛屿、海峡与海湾。

2.欧洲西部地区北部、中部、南部各以什么地高中地理必修Ⅲ补充读本10形为主?欧洲西部的地形有何特征?【解答提要】北部有古老低缓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为广阔的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南部有高峻的阿尔卑斯山系。

欧洲西部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低,地形较为平坦,境内冰川地貌广布。

3.解释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原因。

【解答提要】阿尔卑斯山脉所在的位置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来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隆起而形成。

◆图2-4欧洲西部的气候1.从南到北,欧洲西部地区分布着哪些气候类型?【解答提要】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

2.从瓦伦西亚、伯明翰到汉堡,各地的降水量和气温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答提要】瓦伦西亚的年降水量最多,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的年较差最小。

三地中由西向东降水量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主要原因是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影响的强弱程度有差异,以靠近大西洋的瓦伦西亚受其影响最为显著。

3.对比亚洲的河流,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说明欧洲西部河流的显著特点。

【解答提要】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亚洲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相对较少。

因此亚洲的河流大多水量不稳定,通航河段比重低,航运价值较低。

而欧洲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平坦,降水丰富,因此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河流水量丰富,水流平稳,便于航行,航运价值很高。

◆图2-5 德国的矿产和工业分布1.找出鲁尔区的位置,简要分析鲁尔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解答提要】有丰富的煤炭矿藏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市场广阔,水源充足,离铁矿区比较近等。

2.找出柏林、法兰克福、慕尼黑、汉堡等城市。

【解答提要】略。

◆图2-6大不列颠岛年降水量与农业分布◆图2-7 乳畜业的生产、消费链1.说明大不列颠岛年降水量与农业区分布的联系。

【解答提要】主要畜牧区分布在年降水量750mm~1500mm的西部地区,西部和西北高地牧场尤多。

小麦生产区分布在降水量<750mm东南部地区,这里的沿海平原晴日稍多,有麦类、马铃薯、甜菜、蔬菜等作物,是耕作业和乳畜业兼有的地区。

2.分析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解答提要】欧洲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乳畜业的发展;欧洲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量大。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这种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使欧洲西部地区成为世界上乳畜业发展最典型的区域之一。

英国、法国、比利时、丹麦等国乳畜业十分发达。

第三节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图3-1 美国政区1.找出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描述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特点。

【解答提要】美国本土部分位于纬度25°N~48°N之间,经度68°W~126°W之间,属于西半球、北温带地区。

其纬度位置与我国十分相似。

2.找出美国本土所濒临的大洋、海湾和陆地相邻的国家。

【解答提要】美国本土部分,东临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与墨西哥陆上相邻。

主要的海湾有其东北部的圣劳伦斯湾、南部的墨西哥湾和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湾。

3.“美国的国土由50个州组成”,这一说法正确吗?【解答提要】美国的国土除了50个州以外,还有不属于任何州的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

◆图3-2美国的地形与水系◆图3-3 美国大陆横剖面示意图(40°N)找出落基山脉、中央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归纳出美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解答提要】美国本土的地形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主要由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组成),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部为低矮的山地和高原。

◆图3-6 美国本土的气候类型分布1.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地区,它们的分布形态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解答提要】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在美国本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太平洋沿岸,自北而南呈现出南北纵列的条带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