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风口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通风空调风口标准(一)

通风空调风口标准(一)

通风空调风口标准(一)第一节一般说明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

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 分类与基本规格3.1 分类3.1.1 按用途分类:A.出风口B.进风口3.1.2 按型式分类: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3.2 基本规格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

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 分类与基本规格3.1 分类3.1.1 按用途分类:A.出风口B.进风口3.1.2 按型式分类: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3.2 基本规格3.2.1 风口基本规格用颈部尺寸(指与风管的接口尺寸)表示,按GB 321的要求排列,详见表1和表2。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规范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规范
1.1风道介绍
风道连接空调器与出风口,是空调系统中制冷和制热空气的通道。目前空调系统由空调厂商提供,作为空调系统一部分的风道设计,需汽车整车设计部门做匹配设计,车厢内的空气流场与温度场不仅与车厢结构以及空调制冷系统有关,还与空调风道的结构形状密切相关。风道的布置走向、风道占用空间(截面积)以及风道中空气的流速等均影响车厢内的制冷效果,影响系统的经济性和外观造型。
桶型出风口:出风口有效面积=0.45*出风口外轮廓投射到垂直面上的总面积
双叶片型出风口:出风口有效面积=0.6*出风口外轮廓投射到垂直面上的总面积
下图介绍了如何获得出风口轮廓投射到垂直面上的总面积。
在设计初期,往往只需估算的出风口有效面积即可。
如果需要得到精确的有效开口面积,则要通过带有具体结构设计的数模,进行详细的几何投影计算,方可获得。精确计算要到出风口数模设计完成后才能进行。
校核出风口开口面积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一般地,从舒适性考虑,吹脸出风口的最大风速希望是在7.5~10.5m/s范围。而在一定的气流流量下,出风口有效开口面积=风量量/风速,相应地,对出风口的开口面积有一个最低要求。
举例说明,对有前吹脸口和后副仪表板吹脸出风口的系统,假定系统最大气流流量是
120l/s,在后排吹脸出风口关闭的情况下,假定要求最大气流速度不超过9m/s。于是前吹脸出风口有效面积应该至少达到120l/s /9m/s =130cm2,在后排吹脸出风口打开的情况下,假定要求最大气流速度不超过7.5m/s。于是后排吹脸出风口有效面积应该至少达到120l/s /7.5m/2 –130cm2=30cm2.
对不同的车型,出风口的数量及位置也会不同。一般地,普通带两排座位的装空调系统的车,都配有前排吹脸出风口,前排吹脚出风口,前吹窗出风口和侧吹窗出风口。一些档次较高的车,为了照顾后排乘客的舒适性,往往会增配后排吹脸出风口和后排吹脚出风口;一些三排座位的旅行车或更多排座位的大型车,往往还需增配第三排出风口或更多的出风口。

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规范

通风与空调工程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在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中,体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贯彻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以便为安全生产、改善生活的劳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净化与防护要求的建筑物以及临时性建筑物的设计。

第1.0.3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1.0.4条采暖、通风和空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

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统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第1.0.5条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第1.0.6条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第1.0.7条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

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第1.0.8条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1.0.9条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第1.0.10条根据本条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室内外计算参数第一节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第2.1.1条设计集中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0°C; 二、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 轻作业不应低于15°C 中作业不应低于12°C 重作业不应低于10°C 注:(1)作业各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下出下回空调风口间距设计标准

下出下回空调风口间距设计标准

下出下回空调风口间距设计标准
一、风口尺寸
1. 空调送风口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常为100mm x 100mm。

2. 空调回风口尺寸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通常为120mm x 120mm。

二、风口位置
1. 送风口应设置在室内人员活动区域的上部,回风口应设置在人员活动区域的下方。

2. 送风口应避免直接吹向人体,以免引起不适。

3. 回风口应尽可能靠近空调设备,以减少送风阻力。

三、风口间距
1. 同一房间内,送风口与回风口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5米。

2. 如果房间高度较大,送风口与回风口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加大。

3. 不同房间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应分别设置,且间距不小于1米。

四、风口方向
1. 送风口应朝向室内人员活动区域,回风口应朝向室外空气入口。

2. 在特殊情况下,如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或需要特定气流组织时,风口方向可做适当调整。

五、风口材料
1. 送风口和回风口应采用耐腐蚀、易清洁的材料制作,如铝合金、镀锌钢板等。

2. 风口面板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六、风口控制
1. 空调风口应配备风量调节装置,以便于调整室内气流组织。

2. 空调设备应与室内空气处理机组联动控制,以便于实现自动化管理。

七、风口安装
1. 风口安装应牢固,面板应水平,以免影响送风效果。

2. 风口安装不应影响室内装修效果。

3. 风口与风管连接处应密封良好,以免漏风影响送风效果。

八、风口维护
1. 定期检查风口是否堵塞、漏风或损坏,如有需要应及时清理或更换。

2. 定期检查风口的控制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度,同时也是为了节省能源和降低维护成本。

以下是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的要点:1. 通风设计规范:- 室内通风系统应能保持空气流动,减少死角和滞留区域。

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 室内通风系统应考虑到季节性变化,满足夏季的制冷和冬季的加热要求。

- 室内通风系统应合理分配送风口和回风口,避免气流直接吹向人体。

- 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速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

- 室内通风系统应合理设置过滤装置,净化室内空气,防止大颗粒物质和有害物质进入室内。

2. 空调设计规范:- 空调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需求进行合理的选型和布置。

房间的朝向、面积和用途等因素都应纳入考虑。

- 空调系统应能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 空调系统应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选择高效能的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 空调系统应具备合理的控制和调节功能,能够根据需求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量。

- 空调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洗,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3. 设备选型规范:- 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具备合适的技术指标和性能。

- 设备选型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合理确定风量、制冷量和供暖量等参数。

- 设备选型要考虑到设备的品牌和品质,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和合适的设备类型。

- 设备选型还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运行费用和维护成本,选择经济实用的设备。

4. 操作使用规范:-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通风与空调系统。

- 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记录运行数据和故障情况。

- 运行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 使用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定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通过遵守以上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可以提高建筑物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度,降低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理想的室内环境。

建筑设计中的通风与空调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通风与空调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通风与空调规范要求通风和空调规范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到建筑的舒适度,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的通风与空调规范要求,包括通风设计要求、空调系统规范以及通风与空调设备的选择等。

一、通风设计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良好的通风是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净化的关键。

根据不同建筑的功能和使用场所,通风设计需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 新风量要求:根据建筑人数和使用场所,确定室内的新风量。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人数、活动强度和房间的体积来确定。

2. 入口和出口通风口:建筑中需要设置相应的入口和出口通风口,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

通风口的位置和大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3. 侧喷系统:对于大型建筑,通风设计中还可以加装侧喷系统,以加强空气对流,改善室内环境。

4. 通风设备的选用:根据建筑的规模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如风机、风扇等。

二、空调系统规范要求空调系统是建筑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它能够控制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以下是空调系统规范要求的一些关键点:1. 温度要求:确定建筑中的温度要求,常见的标准是在夏季和冬季分别设置适宜的温度范围。

2. 湿度要求: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室内的湿度要求。

一般来说,人体对于湿度的舒适范围是40%-60%之间。

3. 循环空气设计:空调系统中的循环空气设计需要合理规划,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4. 过滤系统:空调系统中需要安装过滤器,以净化空气,过滤掉灰尘和有害物质。

5. 使用环保制冷剂:在空调系统中使用环保的制冷剂,以减少对大气层的破坏。

三、通风与空调设备的选择在建筑设计中,通风与空调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以下是一些关于设备选择的要点:1. 风机选择:根据建筑的体积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大小的风机。

风机的风量和噪音要求要与建筑相匹配。

2. 空调设备选择:根据建筑的需求和使用场所,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如中央空调、分体空调等。

通风空调风口设计规范

通风空调风口设计规范

通风空调风口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说明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

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 分类与基本规格3.1 分类3.1.1 按用途分类:A.出风口B.进风口3.1.2 按型式分类: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3.2 基本规格3.2.1 风口基本规格用颈部尺寸(指与风管的接口尺寸)表示,按GB 321的要求排列,详见表1和表2。

圆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1方、矩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23.2.2散流器基本规格可按相等间距数50mm、60mm、70mm排列。

3.3型号表示法3.3.1型号表示法分类代号表表3规格代号用风口基本规格数值的1/10表示。

3.3.2型号示例:FJS-3225--表示矩形散流器,规格为320*250(mm)FQP-16--表示球形喷口,规格为160(mm)FYS-25--表示圆形散流器,规格为250(mm)第二节技术要求4.1基本要求4.1.1风口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尺寸偏差的允许值如下:a:矩形(包括方形)风口的尺寸允差风表4。

尺寸允差(mm)表4b:矩形(包括方形)风口两条对角线之间的允差风表5c:圆形风口的尺寸允差见表6尺寸允差(mm)表64.1.3风口装饰平面应平整光滑,其平面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值。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篇一: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大小及设计标准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大小及设计标准中央空调出风口历来讲究“以藏为美”,无论是侧送风还是下送风,都能顺其自然地隐藏在局部吊顶中,远远看去就像一件艺术品,非常符合现代人的装潢品味。

由于室内一般只能看到中央空调的出风口,所以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大小至关重要,如果设计不合理那么后续会造成视觉上的污染,并且给使用带来很多的麻烦。

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是多少与传统柜机、壁挂机不同,由于与室内装修同步进行,并且室内机隐藏安装在吊顶里,所以中央空调出/回风口尺寸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在实际设计安装过程中,它需要根据家居装饰,进行灵活的变通,出/回风口的大小取决于室内机容量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是,出风为15cm*60-100cm,回风为26cm*60-100cm,检修口为35cm*35cm,出风、回风的宽度基本能定,但长度要根据室内机的长度和装修环境来合理设计。

中央空调出风口设计标准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的大小取决于室内机容量的大小,如果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过大,风管过长,则气流速度就会下降,从而影响空调使用效果;如果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选择过小,则气流速度会变大,从而导致风直吹人体上引起的不适感,还有可能导致噪音过大。

中央空调送回风方式主要有侧送下回、下送下回、侧送侧回三种,由于中央空调回风口的风速一般大于出风口,所以风量一定时,回风口面积要比出风口的大。

另外,中央空调出风口处最好不要设置灯槽,很容易阻挡热气流到达人员活动区域,影响制热效果。

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并没有一个行业规定的标准,它需要根据用户房型、使用需求、室内装饰等因素来个性化设计,这就需要用户慧眼识珠,选择一家设计技术过(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硬的中央空调安装公司,内外兼修的设计与安装,才能赋予中央空调美观与功能并存的动人魅力。

空调送排风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空调送排风系统设计规范要求

空调送排风系统设计规范要求1、设有机械通风系统的房间,人员所需新风量应同时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2、规范强制要求单独设置排风系统的情况有以下五种:(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2)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时;(3)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聚积粉尘时;(4)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5)建筑物内设有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单独房间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此外垃圾房、卫生间等有异味的房间区域及浴室(含桑拿房)等宜单独设置排风系统,整个系统不宜与其他系统有连通,包括其接室外排风口处的静压箱均不宜与其他系统共用。

3、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2)应低于排风口;(3)进风口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当设在绿化带时,不宜小于1m;(4)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

4、厨房和卫生间全面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小于3次/h,且一般采用直流式通风。

5、考虑到北方地区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为避免厨房补送风温度过低造成室内温度过低,宜充分考虑对厨房冬季补送风做加热处理。

且为保证厨房负压状态,一般情况下补送风量宜按排风量的80%至90%考虑。

6、厨房排风管的水平段应设不小于0.02的坡度,坡向排气罩。

罩口处应有相应排油污设置措施。

7、厨房冷藏室制冷机的冷凝器即散热部分应直接向室外非空调区域排风散热。

8、电视卫星机房、弱电机房等长期不间断使用的单冷房间宜选用单冷分体空调。

9、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风管,宜采用圆形、扁圆形或长、短边之比不大于4 的矩形截面,其最大长、短边之比不应超过10。

金属风管的尺寸应按外径或外边长计;非金属风管应按内径或内边长计。

10、对于风系统深化设计时,在标高及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风管尽量取方形。

通风与空调系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应符合下列要求:(1)公共建筑中干管宜取5m/s~5m/s,不应超过8m/s;支管宜取3m/s~4.5m/s,不应超过5m/s;支管上接出的分支管宜取3m/s~3.5m/s,不应超过6m/s;通风机入口宜取4m/s,不应超过5m/s;通风机出口宜取5m/s~10m/s,不应超过11m/s 。

建筑物通风与空调规范

建筑物通风与空调规范

建筑物通风与空调规范建筑物通风与空调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章。

合理的通风和空调系统可以为建筑物带来新鲜的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通风与空调规范的一些重要要点。

一、通风规范通风是建筑物内空气的循环和更新过程,为维持良好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通风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空气流动产生的通风方式。

在设计建筑物时,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因素,如窗户、门、天窗的位置和尺寸。

通风口的面积和位置也需要合理安排,以便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1.2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通过风机等设备来强制循环和更新空气。

机械通风系统应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通风。

通风机的数量和容量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用途来确定。

1.3 通风口和导风管通风口和导风管的尺寸和位置对通风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通风口的数量和面积应根据建筑物的需求进行设计,避免产生堵塞或不足的问题。

通风管道的布置应合理,以保证空气流动的畅通。

二、空调规范空调是通过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的调节来使室内达到舒适的环境。

空调规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1 温度和湿度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是空调系统的主要调节目标。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环境要求,应设置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范围。

空调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位置也要考虑到室内的温湿度分布情况。

2.2 空气过滤空调设备应配备适当的空气过滤系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尘埃、花粉和其他污染物。

过滤器的清洁和更换应按照规范进行,以确保空气质量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风速和风向空调系统中送风口的设置和风速的调整对室内空气流动有重要影响。

风速过高会引起不适,而风速过低则可能导致空气流通不畅。

送风口的位置和风向的调节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2.4 节能和环保在设计和使用空调系统时,应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

选择高效能的空调设备和控制系统,合理利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风口调节规范标准最新

风口调节规范标准最新

风口调节规范标准最新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节能要求的提高,风口调节作为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调节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风口调节规范标准,旨在确保空调系统高效、节能且用户舒适。

一、风口设计原则1. 风口设计应符合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和使用功能,确保空气流动合理,避免死角和短路。

2. 风口类型选择应根据房间大小、高度、用途等因素综合考虑,包括侧送风口、顶送风口、地板送风口等。

3. 风口尺寸应根据空调系统负荷和风速要求确定,以满足室内空气分布均匀性。

二、风口调节要求1. 风口应具备调节功能,包括风向、风速和风量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季节和使用需求。

2. 调节机构应灵活、可靠,操作简便,易于维护。

3. 风口调节应能实现自动化控制,与空调系统智能联动,提高调节效率。

三、风口性能标准1. 风口的送风效率应不低于90%,确保空调系统能效。

2. 风口的噪音控制应符合相关标准,一般不超过45dB(A)。

3. 风口的耐久性应满足长期使用要求,材质应耐腐蚀、耐磨损。

四、安装与维护1. 风口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安装精度。

2. 风口与空调系统的连接应密封良好,避免漏风和能量损失。

3. 定期对风口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清洁、紧固和调节机构的检查。

五、节能与环保1. 风口设计应充分考虑节能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2. 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如太阳能辅助加热等。

六、安全与健康1. 风口设计和材料选择应符合安全标准,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2. 风口应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等,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3. 风口调节应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差和湿度波动,以维护人体健康。

七、验收与评估1. 风口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 定期对风口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调节性能、节能效果和用户满意度。

3.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风口调节的质量和效果。

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

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是针对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和室内温湿度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的一套准则。

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以及减少能源的消耗。

以下是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通风设计规范1. 通风系统应根据建筑物使用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确保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新鲜度和流通性。

2. 通风系统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所规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3. 室内通风量应符合每小时定额空气量的要求,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良好。

4. 对于需要更高级别通风的特殊场所,如厨房、浴室等,应设计相应的独立通风系统,以满足特殊需求。

5. 对于高层建筑,应设置适当的排烟系统,以保障火灾时的人员安全。

二、空调设计规范1. 空调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包括制冷和制热设备的选择。

2. 空调系统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所规定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尤其是能耗的要求。

3. 空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能源的利用率,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系统,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4. 对于大型建筑物,宜采用分区控制的空调系统,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

5. 空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室内温湿度、噪音以及空气洁净度等因素,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运行与维护1.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运行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定期进行系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系统的寿命。

3. 对于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空气过滤器、水箱和风口等关键设备,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更换,以减少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影响。

4. 对于较大型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应安装监测设备,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

综上所述,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是确保建筑物内部环境舒适和健康的重要参考依据。

遵循规范的设计和运行,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和温湿度控制,还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时,应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通风空调风口标准(一)

通风空调风口标准(一)

通风空调风口标准(一)第一节一般说明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

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 分类与基本规格3.1 分类3.1.1 按用途分类:A.出风口B.进风口3.1.2 按型式分类: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3.2 基本规格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

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 分类与基本规格3.1 分类3.1.1 按用途分类:A.出风口B.进风口3.1.2 按型式分类: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3.2 基本规格3.2.1 风口基本规格用颈部尺寸(指与风管的接口尺寸)表示,按GB 321的要求排列,详见表1和表2。

建筑物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物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物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规范一、引言在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通风与空调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的规范与要求。

二、通风系统设计规范1. 室内空气质量要求通风系统设计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类型、人员密度和活动特点,提供适量的新鲜空气,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例如,对于居住建筑,每人每小时应提供8立方米的新鲜空气。

而在办公场所,每人每小时应提供15立方米的新鲜空气。

2. 通风系统设计原则(1)合理选择通风系统类型。

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可选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

自然通风适用于气候条件良好、建筑体量小的场所;机械通风适用于复杂的建筑形态和恶劣的环境条件。

(2)确定通风系统的送风与排风方式。

考虑到效率与效果,通风系统的送风与排风口宜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以避免短路现象。

送风口宜设置在室内上部,排风口宜设置在室内下部。

(3)合理选择通风系统的送风速度。

低速送风可提高空气的混合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高速送风则可提高空气的传热效果。

三、空调系统设计规范1. 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热源、冷源以及人员、设备等热量负荷因素。

合理的负荷计算可以确保空调系统的能效与稳定运行。

2. 空调系统的风量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与冷负荷,确定空调系统的送风与回风风量。

送风风量应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回风风量应与送风风量匹配。

3. 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应满足通风效率与节能的要求。

合理设计风管的布局与尺寸,减小风阻,避免漏风、渗风等问题。

同时,风管的材质与绝热性能也需要考虑,以降低能量损失。

4. 空调系统的温湿度控制合格的空调系统应能够精确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与使用需求,确定合适的温湿度控制参数,并通过空调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来实现。

5. 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应满足相关标准与要求。

通风空调风口标准(一)

通风空调风口标准(一)

通风空调风口标准(一)通风空调风口标准(一)第一节一般说明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

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 分类与基本规格3.1 分类3.1.1 按用途分类:A.出风口B.进风口3.1.2 按型式分类: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3.2 基本规格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

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3 分类与基本规格3.1 分类3.1.1 按用途分类:A.出风口B.进风口3.1.2 按型式分类: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空调风口风速设计规范取值汇总

空调风口风速设计规范取值汇总

空调风口风速设计规范取值汇总汇总如下:1、排烟口的风速≤10m/s(老建规9.4.6.6)2(1)、空调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

(采暖6.5.9)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2-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3-5m/s。

条缝型风口下送(多用于纺织厂),当空气调节区层高为4-6m人员活动区风速不大于0.5m/s时,出口风速宜为2-4m/s。

(采暖条文6.5.9&民用条文7.4.11&技措5.4.6.2【孔板】)3、空调回风口的吸风速度:(采暖6.5.11&民用7.4.13)利用走廊回风时,回风口安装在门或墙下部的回风口面风速1-1.5m/s(采暖条文6.5.11)4、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的空气流速(m/s):(民用表 6.6.4-1)5、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风口风速(m/s):(民用表6.6.5)6、进、排风口风速(m/s):(技措表4.1.4)7、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拂尘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技措4.2.10.2)8、洗衣房机械排风系统洗衣机、烫平机、干洗机、压烫机、人体吹机等散热两大或有异味散出的设备上部,应设置排气罩,其罩面风速应≥0.5m/s。

(技措4.5.1.3.1)9、尝试室透风柜操作口处风速:(技措表4.5.7)10、暗室通风宜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排风量宜取≥5次/h换气。

排风口宜设在水池附近,进风口应采用遮光百叶窗,通过百叶窗的风速应<2m/s。

(技措4.5.8)11、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技措4.8.5.3)12、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人脚踝处风速不宜超过0.2m/s。

(技措5.4.10.2)13、各类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技措表5.4.11-1)14、散流器颈部最大风速(m/s):(技措表5.4.11-2)15、回风口吸风速度:(技措表5.4.13)一、风口选用总说明:(10K121)1、风口布置需要综合考虑室内气流组织、噪声、建筑装修美观要求、安装维修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因素。

通风空调设计规范

通风空调设计规范

通风空调设计规范通风空调设计规范(一)一、通风空调设计方案1. 设计目标通风空调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室内温湿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设计方案应在确保安全、经济、实用的前提下,设计合理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需求。

2. 设计原则(1)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相关的通风空调设计标准和规范。

(2)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通风和空调设备的类型、容量和布置。

(3)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用途、可用面积和室内外温湿度等因素。

(4)设计方案应合理优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布局,减少能源消耗。

3. 设计内容(1)确定通风系统的类型和布置: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确定通风系统是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还是混合通风,并合理布置通风口和排风口。

(2)确定空调系统的类型和布置: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确定空调系统是集中空调还是分散空调,以及冷水机组、风机盘管、风冷热泵和新风机组等的类型和容量,并合理布置空气处理设备。

(3)确定通风和空调设备的容量和数量: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面积等因素,合理确定通风和空调设备的容量和数量,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和室内温湿度的调节。

(4)确定通风和空调系统的管道和风管的布置和尺寸:根据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容量和布局,合理设计管道和风管的布置和尺寸,减少管道和风管的阻力损失。

(5)确定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方式: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合理确定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方式,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和安全。

4. 设计要求(1)通风空调设计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温湿度等要求。

(2)通风系统应能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保证室内空气的交换和质量。

(3)空调系统应能提供舒适的室内温湿度,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干净。

(4)通风和空调设备应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

(5)通风和空调系统应便于操作与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安装要求1. 设备安装(1)通风和空调设备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安装,确保设备的运行稳定和安全。

通风空调设计规范

通风空调设计规范

通风空调设计规范通风空调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健康性而制定的。

本文将从通风和空调两个方面介绍通风空调设计规范。

一、通风设计规范1. 室内空气质量(1)室内外空气换气次数: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密度确定室内外空气的换气次数,一般建议室内空气换气次数为每小时不少于6次。

(2)排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高度和占地面积等因素进行设计,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排除烟气,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

(3)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根据不同的室内活动和污染物种类,采取合理的通风设计措施,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和持续时间。

2. 室内温度和湿度(1)室内设计温度: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气候条件确定室内设计温度,一般居住建筑室内设计温度为18-26℃,办公建筑室内设计温度为18-24℃,特殊用途建筑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室内湿度控制: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气候条件确定室内湿度,一般建议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过低或过高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3. 音频和噪声控制(1)设备运行噪声:通风设备的设备运行噪声不能超过建筑物内部的环境噪声标准。

(2)管道绝音:通风管道应采取防震、隔音措施,减少传递噪声。

(3)建筑物防噪声设计:针对噪声源,采取合理的设计措施,如设置隔音墙、隔音窗等。

二、空调设计规范1. 制冷和供暖负荷计算(1)建筑物的制冷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朝向、墙体材料、窗户位置和面积、屋顶保温等因素,计算建筑物的制冷负荷。

(2)建筑物的供暖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层高、朝向、屋顶保温等因素,计算建筑物的供暖负荷。

2. 空调系统设计(1)空调系统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空调系统类型,如中央空调、分体空调等。

(2)空调系统容量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制冷和供暖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容量。

(3)空调系统的管道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空调系统的容量,设计合理的空调系统管道,保证空调系统的供冷供暖效果。

通风、空调与空气洁净工程设计中的有关规定

通风、空调与空气洁净工程设计中的有关规定

通风、空调与空气洁净工程设计中的有关规定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当采用不带喷雾的轴流式通风机进行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轻作业:2—4m/s;中作业时:3—5m/s;重作业:5—7m/s。

(2)当采用喷雾风扇进行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风速应采用3—5m/s;雾滴直径应小于100µm。

(3)系统式局部送风,送到人体上的有效气流宽度,宜采用1m,对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2的轻作业,可采用0.6m。

(4)吊扇叶片距地面不应小于2.3 m,距顶棚不应小于0.25D(D为吊扇叶片外缘直径).吊扇应布置在其服务区域的中心。

(5)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位置,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洁净的地点,应尽量设在排风口的上侧且应低于排风口,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2m,当布置在绿化地带时,不宜低于1m.(6)当发生事故向室内放散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汽时,排风口的吸风应设在地面以上0.3—1.0m处;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和蒸汽时,喜峰口应设在上部地带,且对于可燃气体和蒸汽时,吸风口应尽量紧贴顶部布置,其上缘距顶棚不得大于0.4m.(7)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

事故排风口应高于20m范围内最高建筑的屋面3m以上,当其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小于20m,尚当高于进风口6m以上。

(8)直接布置在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全部和局部排风系统,以及直接布置在其他类生产厂房内的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通风机和电动机及调节装置等均应采用防爆型的,且通风机应直联。

(9)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风管不应穿过防火墙,其他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应在穿过处设防火阀。

穿过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风管穿过处的空隙应用不燃烧材料填塞。

(10)一般送风系统的风管漏风率为10%,除尘系统的漏风率为10%—15%.(11)一般生产厂房的机械通风系统,其风管内的风速按表29—1—1采用。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

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篇一: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大小及设计标准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大小及设计标准中央空调出风口历来讲究“以藏为美”,无论是侧送风还是下送风,都能顺其自然地隐藏在局部吊顶中,远远看去就像一件艺术品,非常符合现代人的装潢品味。

由于室内一般只能看到中央空调的出风口,所以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大小至关重要,如果设计不合理那么后续会造成视觉上的污染,并且给使用带来很多的麻烦。

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是多少与传统柜机、壁挂机不同,由于与室内装修同步进行,并且室内机隐藏安装在吊顶里,所以中央空调出/回风口尺寸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在实际设计安装过程中,它需要根据家居装饰,进行灵活的变通,出/回风口的大小取决于室内机容量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是,出风为15cm*60-100cm,回风为26cm*60-100cm,检修口为35cm*35cm,出风、回风的宽度基本能定,但长度要根据室内机的长度和装修环境来合理设计。

中央空调出风口设计标准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的大小取决于室内机容量的大小,如果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过大,风管过长,则气流速度就会下降,从而影响空调使用效果;如果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选择过小,则气流速度会变大,从而导致风直吹人体上引起的不适感,还有可能导致噪音过大。

中央空调送回风方式主要有侧送下回、下送下回、侧送侧回三种,由于中央空调回风口的风速一般大于出风口,所以风量一定时,回风口面积要比出风口的大。

另外,中央空调出风口处最好不要设置灯槽,很容易阻挡热气流到达人员活动区域,影响制热效果。

中央空调出风口尺寸并没有一个行业规定的标准,它需要根据用户房型、使用需求、室内装饰等因素来个性化设计,这就需要用户慧眼识珠,选择一家设计技术过(中央空调通风风口设计规范,编号)硬的中央空调安装公司,内外兼修的设计与安装,才能赋予中央空调美观与功能并存的动人魅力。

篇二:风口风速选择规范中央空调系统风道风速和风口的选择作者:admin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xx-01-04浏览次数:576【大中小】【复制】【打印】1、风管内的风速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50db(a)之间,即相应nR(或nc)数为35~45db(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风空调风口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说明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风口(简称风口)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出风口和进风口。

其它类似用途的产品也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
GB 8070空气分布器性能试验方法
GB 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列
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
GB 11257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落薄钢板及钢带
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3 分类与基本规格
3.1 分类
3.1.1 按用途分类:
A.出风口
B.进风口
3.1.2 按型式分类:
A.百叶风口:外形有方形、矩形、圆形;叶片有单层、双层等。

B.散流器:有圆形、方形、矩形、圆盘形等。

C.喷口:有圆形、矩形、球形等。

D.条缝型风口:有单条缝和多条缝等。

E.旋流风口。

F.孔板风口(包括网板风口)。

G.专用风口:如椅子风口、灯具风口、孔风口、格栅风口等。

3.2 基本规格
3.2.1 风口基本规格用颈部尺寸(指与风管的接口尺寸)表示,按GB 321的要求排列,详见表1和表2。

圆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1
方、矩形风口基本规格(mm)表2
3.2.2散流器基本规格可按相等间距数50mm、60mm、70mm排列。

3.3型号表示法
3.3.1型号表示法
分类代号表表3
规格代号用风口基本规格数值的1/10表示。

3.3.2型号示例:
FJS-3225--表示矩形散流器,规格为320*250(mm)
FQP-16--表示球形喷口,规格为160(mm)
FYS-25--表示圆形散流器,规格为250(mm)
第二节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风口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尺寸偏差的允许值如下:
a:矩形(包括方形)风口的尺寸允差风表4。

尺寸允差(mm)表4
b:矩形(包括方形)风口两条对角线之间的允差风表5
c:圆形风口的尺寸允差见表6
尺寸允差(mm)表6
4.1.3风口装饰平面应平整光滑,其平面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值。

平面度表7
4.1.4风口装饰面上接口拼缝的缝隙,铝型材应不超过0.15mm,其它材料应不超过0.2mm。

4.1.5 风口的叶片应符合下列要求:
a:叶片间距的尺寸偏差不大于±1mm;
b:叶片弯曲度3/1000mm;
c:叶片平行度4/1000mm;
4.2外观要求
4.2.1 风口装饰面应无明显的划伤和压痕。

4.2.2 风口装饰面的颜色应一致,无花斑现象。

4.2.3 焊点应光滑牢固。

4.3 性能要求
4.3.1 机械性能
a:风口的活动零件,要求动作自如,阻尼均匀,无卡死和松动。

b:导流片可调或可拆卸的产品,要求调节器拆卸文便和可靠,定位后无松动现象。

4.3.2空气动力性能
a:风口应确定标准试验工况下额定的风量和射程值。

标准试验工况条件下:在标准状态
空气下,射流的末端速度为0。

5m/S,空气全压为10Pa。

b:风口在颈部速度6m/s时,全压损失应不超过100Pa。

c:空气动力性能取值应符合CB8170数值修约规则。

风量一律取整数,尾数为零,射程(可扩散半径)和压力损失取一位小数,局部阻力系数
取二位小数。

4.4材料要求
风口应选用防腐性能好,易成型的材料制造。

a:采用铝型材时,应符合GB5237的规定。

b:用用钢材时,应符合GB11253的规定。

c:根据使用要求,亦可采用其它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
第三节试验方法
5.1 空气动力性能试验
风口的空气动力性能应按照GB8070规定的试验项目、装置和方法进行试验。

5.2 尺寸测量
风口的各种尺寸和偏差用钢板尺、塞尺或样板等测量。

5.3 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应在照度不少于300LX下目测。

5.4 机械性能检验
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用手或专业工具(如样板)检验。

5.5 运输试验
包装好的风口稳放在载重汽车上(汽车以25至30KM/H的速度在三通讯公路上行驶300km)或模拟振动台上颠振后,复测尺寸偏差、外观和机械性能。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
6.1.1 风口检验分出厂检验(或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

6.1.2 检验项目按表8。

风口检验项目表8
注:进风口不需要检验第6项
6.2 出厂检验
6.2.1 每个风口必须经制造厂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入库。

6.3.1 风口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试制的新产品定型时;
b: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材料等更改,对产品性能有影响时;
c: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产品转厂生产时;
e:批量生产时,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3.2 风口型式检验应包括表8全部项目。

6.3.3 型式检验抽样方法,应在制造厂的合格品中抽取,抽取样品的数量按表现。

抽验数量(个)表9
6.3.4 判定规则,在抽取样品中有一个检验不合格,则加倍抽取,如检验仍有一个不合格,则该批风口判为不合格产品。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7.1.1 每个产品应有厂家商标,并固定在明显部位。

7.1.2 产品出厂的包装箱上应注明:
a:风口名称、商标或代号;
b:制造厂名称;
c:风口型号规格;
d:出厂编号;
e:制造日期;
f:数量和重量。

7.1.3 包装箱应有防潮,防震,禁止翻滚,小心轻放等标志。

7.2 包装
7.2.1 每个产品需用塑料袋或其它防护材料包扎。

7.2.2 包扎好产产品税在纸箱中放平,并用软性材料垫实。

包装纸箱必须捆扎牢固严密。

7.2.3 包装箱内应有装箱单、产品合格证等到有关文件。

7.3 运输和贮存
7.3.1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受碰撞、挤压、抛投、雨雪淋袭。

7.3.2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不宜堆放过高,周围应无腐蚀性气体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