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病句八法

合集下载

病句的辨识方法

病句的辨识方法

病句的辨识方法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的辨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的辨识方法,欢迎阅读病句的辨识方法1一、关注句中的介词介词的使用本身就是很难的,这是因为介词大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它和动词一样可以带宾语,和动词的界限非常模糊,它常常把全句的主语纳入自己的“囊中”,造成主语的缺失。

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

考试时一定的关注这些词语,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

例如:1、草,对于庄稼人是厌恶的。

(颠倒了主客体。

)2、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障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

(病因同上,应把“对于”放在句首。

)二、关注程度副词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错,但在考题中出现时我们就必须留意。

一定要细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词是不是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是不是语义的重复。

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

或者这个副词会造成歧义。

最常见的短语是“不适当地……”。

例如:1、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

(“溢美”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

再加上“过分”就造成了语意的重复。

)2、元月1日,14名非常酷爱冬泳的人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四届“北极熊”冬泳活动。

(“酷”含有“非常”的意思。

)三、关注本身具有两面性的词语两面性的词,即词语本身表达现两个相反的语意。

如“成败(成功和失败)”、“得失(得到和失去)”、“好坏”、“高低”、“能不能”、“能否”、“是不是”、“是否”等等。

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

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如:1、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一、抓住词语标志找语病1、否定词(1)“拒绝”类动词。

防止、阻止、避免、幸免、难免等等。

如:为了防止不在发生这类交通事故,交警人员加强了交通监管。

(2)多重否定。

注意不要误用三重否定。

如: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被动句、把字句的否定。

否定词应放在“把”、“被”后面。

如:我们把老虎没打死。

(4)反问句。

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内容,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

如:难道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就吗?2、并列短语(1)短语语序是否不当。

如:a.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b.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2)短语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如: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3)并列短语的语法行至是否相同。

如:讨论是一种亲切、智慧、民主的做法。

(4)并列短语中的每一个词语与相关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如:a.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b.周总理对他们的关怀、教诲和期望是多么深刻和殷切。

3、正反意义的词是否、成败、优劣、好坏、能否等。

要注意前后句对应承接是否恰当。

如: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4、代词句子中有代词时,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如: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量就用在这方面。

5、关联词(1)关联词的位置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如:a.小王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

b.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

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2)关联词的搭配如:a.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b.尽管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3)关联词残缺如: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识不少字,编秧歌也在行。

怎么样判断句子是否为病句

怎么样判断句子是否为病句

怎么样判断句子是否为病句
病句类型:
1.语序不当<应按事理.逻辑次序>先后、缓念,大小轻重(并列成分)
所属+数量+形容或描写(多重定语)
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多重状语)
2、主客颠例
例:数学对我是有趣的。

3.缺主谓/宾语成分
4.定语多余
例:这句话的后面,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5.状语堆叠
例:我们应该重复多次检查考卷。

6.补语多余
例:这个家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事出来。

7.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
关联词搭配不当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一面与两面
例:春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主宾搭配不当)
8.表意不明
指代不明例:刚见面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出现歧义例:他刚来这里,许多人还不认识。

句式杂糅例:考不好的原因是课后不复习造成的
9.不合逻辑
自相矛盾
否定不当。

病句的八大辨析技巧

病句的八大辨析技巧

病句的八大辨析技巧(一)注意关联词语一个句子出现了关联词,可能出现六类语病:搭配不当、位置不当、词语误用、重复赘余、强加关系。

其中搭配不当和位置不当是最常见的错误。

(二)注意两面性词语句子中有“是否”“能否”“好坏”“得失”“成败”“高低”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语时,要考虑一面或两面是否搭配得当。

但须注意,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

例如:能否考上大学与个人的勤奋程度有关。

(三)注意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一般造成语病的虚词主要是介词、连词或副词。

介词或连词常常把全句的主语纳入自己的“囊中”,造成主语的缺失。

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通过”、“对、对于”、“当……”、“在……”;连词主要有:“和”、“与”、“同”等。

1.句首出现介词,应考虑是否因此而湮没了主语。

例如:由于你这么积极进取,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

(“由于……”表示介词结构,不能作主语)。

2.有些介词是成套使用的。

例如:当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希腊是现代文明之源,杜兰博士则认为欧洲大多数的发明来自埃及和东方。

(介词“当”应改为“当……时”)还有一些如“以……为……”、“从……上”、“自……以来”等,都是成套使用的。

(四)注意否定结构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应考虑句意是否明确。

1.多重否定不当。

例如: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渺茫的。

(错误使用了三重否定)2.反问句本身就是一重否定。

例如: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反问句中又使用了双重否定,所表达的意思就与原意相反了。

)3.有些词语本身就表示否定,例如“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例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防止”与“不再发生”不合情理,应去掉“不”)例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八招巧辨病句

八招巧辨病句

八招巧辨病句八招教你巧辨病句文/王岩辨识句子是否是病句时,注意检查下列八个方面,可以事半功倍。

一看两面词“两面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义,如“成败”“得失”“能否”“好坏”“优劣”“高低”“是否”等。

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固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要检查前后是否照应。

例1 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简析: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

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二看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否定词主要应关注双重都定句和疑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

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等。

这些句子和词语就经常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且有很强的迷惑性,易造成判断错误。

例2 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简析:“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思,这样使用就把意思表达反了。

三看并列成分并列成分是最容易出错的,往往顾此失彼,造成错误。

应注意语序是否得当或是否与动词搭配。

例3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析:并列短语“发展和重视”语序不当,应是先“重视”后“发展”。

四看代词句中出现代词时,要注意其是否有指代不明的错误。

例4 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简析:“自己”是指“老师”还是指“我”,指代不明,应把“自己”改为“我”。

五看关联词语重复的病点往往在关联词语上,有的错用,有的滥用,有的误配,有的遗漏等。

例5 他们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我们也完成了任务。

简析:复句的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他们”和“我们”,主语不同,施事者不是同一个人,所以应把“不但”移到“他们”之前。

例6 尽管任务多么艰巨,我们也要按时完成。

简析:关联词误配,“尽管”应改成“不管”。

六看程度副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

小学辨识修改病句要点

小学辨识修改病句要点

小学辨识8种类型修改病句要点辨析病句、修改病句有如下几种方法:(一)语感觉察法: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就、语意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二)提取主干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三)逻辑分析法: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

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

前言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一,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难度也可见一-般。

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3)重复多余(4)语序不当(5)句式杂糅(6)句意歧义(7)不合事理(8)用词不当修改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

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二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多就少改。

能力测试题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山东的花生是全国产量最高的省份。

B.我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年冬春出现的旱情为建国以来所罕见。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

能力测试题2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B.小李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减少-一倍。

常用病句判断方法

常用病句判断方法

常用病句判断方法
1.词性判断法:判断句子中的词性是否正确使用,例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2.逻辑关系判断法:判断句子中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清晰,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

3.主谓一致判断法:判断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是否一致,即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是否匹配。

4.时态一致判断法:判断句子中的动词时态是否一致,例如是否同时使用了过去时和现在时。

5.语序判断法:判断句子中的语序是否正确,即句子的语序是否符合语法规则,例如主谓宾的语序。

6.拼写及标点判断法:注意句子中的拼写是否正确,标点是否使用得当。

7.上下文判断法:根据句子的上下文来判断句子是否有意义或合理。

以上是常用的病句判断方法,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句子是否存在问题。

病句的判别方法

病句的判别方法

三、语感审读法
语感审读法就是利用语感,通过读 句子判别是否是病句的方法。若在 读第一次时感到很拗口、不通顺, 那么就有可能是有语病的地方。然 后再用成分分析法确认。
总的来说,在考试时,三种方法都要 综合运用。利用排除法和成分分析法 逐句逐句进行判别,辅之以语感审读 法,充分提高效率。
例: 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员,他妈妈 就在他的母校西乡一中任教,这 次千里迢迢地作为校方代表也赶 到北京来了。
病句的判别
一、成分分析法。 1、先压缩,去掉附加成分,找出句 子的主干——主谓宾。看是否残缺, 是否有搭配问题。 2、将附加成分逐一复原。看是否和 中心词搭配;若有多个同等附加成分, 看它们的排列是否合逻辑。
3、检查成分都没问题之后,看 句子是否有前后矛盾,表意是否 存在歧义;句子的内容是否合生 活逻辑。
例:
东风牌汽车、解放牌汽车的换代 产品得到博览会上专家的一致好 评。
• 1、上星期去植树了 • 2.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了电影。 • 3.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 迎新会。 • 4.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 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排除法
排除法也就是在判别一个长句子时,利 用成分分析法将每一小句逐一排除。但 运用该法时,要注意:当每一小句字都 排查没错误之后,还要看前后之间是否 存在着矛盾,语序排列是否得当了。

初中语文判断病句的十六个方法

初中语文判断病句的十六个方法

初中语文判断病句的十六个方法一、提干法句子较长难以理解时,可采取提取主干的方法。

例如:1、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主干是“学员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谁“参加了学习”呢?显然是“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

“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既是全句的宾语,又是“参加了学习”的主语。

全句又不是使动句构成的兼语句,造成了句式杂糅的结构混乱的语病。

2、鲁迅猛烈地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都进行了批判。

主干是“鲁迅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对什么“都进行了批判”呢?显然是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

句中的“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做了“反对”的宾语,就不能做“批判”的状语。

二、并列法当几个概念并列在一起时,应分析各自的外延大小与联系。

如果构成属种关系、交叉关系,那么这几个表述就是错误的。

例如: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句中“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并列在一起,“一切出版物”包含了“报刊”、“杂志”,是属种关系,不能并列。

4、他们演出了文艺节目、打猴儿鼓、耍狮子、打篮球、表演武术等。

句中“文艺节目”包含了“打猴儿鼓、耍狮子”,属种关系不能并列。

可以改成“他们演出了打猴儿鼓、耍狮子等文艺节目,进行了打篮球、表演武术等活动”。

三、补充法为了语言的简洁,复句中的后几个分句常常承前省略主语。

在省略的过程中,有的分句就偷换概念,表达成另一意义。

这种病句可用补充法辨析。

例如:5、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在这个转折复句中,“虽然”用在“这家工厂”后,那么“这家工厂”就是全句的主语。

说“这家工厂”“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是可以的,但说“这家工厂”“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就错了,因为“这家工厂”不是产品。

辨析病句的八大技巧

辨析病句的八大技巧

辨析病句的八大技巧
1. 哇塞,要看句子成分全不全呀!比如说“我吃饭”,这就很完整,可要是“吃饭”,这算啥呀,缺了主语呢!像“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学到了很多”,这里“通过”和“使”不能同时用呀,不然不就没主语啦,得去掉一个才行呢。

2. 嘿,注意词语搭配对不对哟!“发扬光大精神”就不太对呀,应该是“发扬光大传统”或者“弘扬精神”嘛,这就像穿鞋子,得搭配好才合适呀。

3. 哎呀呀,留意语义逻辑通不通呀!“他基本上把不好的习惯都改正了”,“基本上”和“都”就矛盾啦,这就好比走路,不能同时朝两个相反方向嘛。

4. 哟呵,看看有没有歧义呀!“三个学校的老师”,到底是三所学校的老师呢,还是学校里的三位老师呀,这可不能让人糊涂呀!
5. 哇哦,别忽视关联词用得对不对呀!“虽然下雨了,但是他坚持上学”这就很对,要是“因为下雨了,但是他坚持上学”,这就闹笑话啦,就像接力跑,交接得顺畅才行呢。

6. 嘿嘿,瞅瞅指代是不是明确呀!“小明和小红在公园里玩,他很开心”,这“他”到底指谁呀,得说清楚呀,不然就像捉迷藏找不到人啦。

7. 呀,要想想多层定语顺序对不对哟!“一件蓝色的新的羊毛衫”就得这么排,顺序乱了可不行呀,就如同排队,得按顺序来嘛。

8. 咦,注意数字用法准不准呀!“减少了一倍”就不对嘛,应该是“减少一半”或者“减少了50%”呀,这就像算数,得算对啦。

9. 哈哈,多从这些方面去辨析病句呀,肯定能让你的语言更通顺更完美呢!我觉得这八大技巧真的超有用呀,能帮我们写出好句子来哟!。

辨别病句八法

辨别病句八法

辨别病句八法四川省资阳市伍隍中学李明隆辨别语病,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还要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识别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辨别技巧:一、语感审读法对给出的语句先默读或轻读,根据平时的语言习惯感觉一下,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再作分析,辨明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如“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这一句,读起来感觉不顺畅。

对不顺畅的地方反复过滤,就会发现,“这要看……所决定的”属句式杂揉,是一句话想这样说、又想那样说造成的,应该删去后可的“所决定的”。

二、枝干梳理法筋脉梳理,就是用语法分析手段,划分句子成分,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如“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一句,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缺少动词“给予”的宾语中心语“处罚”,属成份残缺。

三、造句类比法如果句意一时拿不稳,我们还可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如有这样一句:“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1.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

2.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

3.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以上三句都是对的,因此,原句也是对的。

四、错例比较法我们可以通过复习记住六种类型病句的一些句例,在考试时,将被判断的句子与错例作比较,很快地抓住错误的特点,辨别出病因来。

例如我们记住了“三个学校的校长”这个例子,就不难确定“三块汉白玉大理石的浮雕”的病因,它们都属定语的停顿位置造成了歧义;记住了“开刀的是他的父亲”,就不难判断“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的病因了,它们都因(“开刀的”“摄”)动作发出者两可而造成了歧义。

判断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判断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判断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1. 哎呀,你可以看看句子是不是通顺呀!比如“我吃饭了,去散步”,这就很通顺,没啥问题。

但要是“饭吃我了,散步去”,那不是怪怪的嘛,这肯定就是病句啦!
2. 嘿,注意词语搭配对不对呀!“高兴地唱歌”,这就很合理;要是说“高兴地吃饭”,好像就有点别扭啦,这可能就是病句哟!就好像穿衣服,搭配好了才好看,句子也是一样呢!
3. 哇塞,看看句子成分是不是完整呢!像“他跑步”,主谓都有,完整得很。

要是“跑步”,这就缺了谁在跑呀,这就是病句呀,就像人缺胳膊少腿一样不完整嘛!
4. 哎哟喂,想想逻辑对不对呀!“我今天吃了饭,明天就饿了”,这也太不合理了吧,刚吃完饭咋明天就饿了呢,这肯定是病句呀!
5. 呀,注意有没有歧义呀!比如“他走了一个小时”,到底是他离开一小时了,还是他走路走了一个小时呀,这让人糊涂的不就是病句嘛!
6. 嘿哟,看看是不是符合语言习惯呀!“打扫卫生”,大家都这么说,没问题;但要是“卫生打扫”,咋听咋别扭,这可能就是病句喽!
7. 哇,重复的毛病也要留意呀!“他大概差不多有 10 斤重”,这“大概”和“差不多”重复了呀,多啰嗦,肯定有问题呀,这可别放过是病句哦!
8. 哈哈,别忘了,一些特殊句式也不能错呀!像双重否定,“我不能不说他好”,就是表示肯定;要是弄成“我不不能说他不好”,这可就乱套啦,就是病句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判断病句其实不难呀,只要多用心,按照这些方法和技巧,就能找出病句来啦!。

巧妙识别病句的12种方法

巧妙识别病句的12种方法

巧妙识别病句的12种方法
1、正确使用从句:正确使用并行结构、分句、定语从句等从句,可以避免分句和从句中的错误成分;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连字符等标点符号,可以帮助识别句子中的病句;
3、正确使用动词:正确使用动词的时态、语态等,可以避免句子中的语序混乱;
4、正确使用否定词:正确理解否定词、词组等的用法,可以避免句子中的意思混淆;
5、正确使用冠词:正确使用冠词、介词等,可以避免同一句子中的重复词汇;
6、正确使用意群:正确使用词汇、意群等,可以避免句子中的表达不准确;
7、正确使用形容词:正确使用形容词、形容词搭配,可以避免句子中的表达拗口;
8、合理使用关联词:适当使用并列连词、并列结构、关联词等,可以避免句子中的表达不清;
9、正确使用代词:正确地使用主格、宾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等,可以避免句子中的混淆;
10、正确使用疑问句:正确使用疑问句的疑问词、句子结构等,可以避免句子中的错误;
11、正确使用反义词:正确使用反义词的搭配、句子结构等,可以避免句子中表达的偏差;
12、正确使用引号:根据引号的使用范围,可以避免句子中的混淆。

判断病句的方法

判断病句的方法

判断病句的方法(一)紧缩法。

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二)类比法。

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三)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四)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

修改病句的原则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

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

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

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

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

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

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

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

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

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

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

识别语文病句的方法

识别语文病句的方法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规则,或违反了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来说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来说的。

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虽说这六种类型的病句都会考到,但在实际考试中,有几种常见的病句出错方式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值得大家特别注意。

而这些错误,我们能够通过找标识来识别。

一、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

介词结构在句首易导致句子无主语。

如例1、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经北朝时期,因为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

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

如例1去掉“通过”,例2去掉“因为”。

二、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能够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例4、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

例5、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例6、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相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在一个句子当中,含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例3中报刊、杂志就属于出版物,所以他们不好放在一起;例4中的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中的“讨论”和“听取”有先后顺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例5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例6中,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度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别病句八法
辨别病句八法
四川省资阳市伍隍中学李明隆
辨别语病,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还要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识别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辨别技巧:
一、语感审读法
对给出的语句先默读或轻读,根据平时的语言习惯感觉一下,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再作分析,辨明原因,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如“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这一句,读起来感觉不顺畅。

对不顺畅的地方反复过滤,就会发现,
“这要看……所决定的”属句式杂揉,是一句话想这样说、又想那样说造成的,应该删去后可的“所决定的”。

二、枝干梳理法
筋脉梳理,就是用语法分析手段,划分句子成分,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如“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一句,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缺少动词“给予”的宾语中心语“处罚”,属成份残缺。

三、造句类比法
如果句意一时拿不稳,我们还可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如有这样一句:“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1.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

2.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

3.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以上三句都是对的,因此,原句也是对的。

四、错例比较法
我们可以通过复习记住六种类型病句的一些句例,在考试时,将被判断的句子与错例作比较,很快地抓住错误的特点,辨别出病因来。

例如我们记住了“三个学校的校长”这个例子,就不难确定“三块汉白玉大理石的浮雕”的病因,它们都属定语的停顿位置造成了歧义;记住了“开刀的是他的父亲”,就不难判断“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的病因了,它们都因(“开刀的”“摄”)动作发出者两可而造成了歧义。

五、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就要看其是否违反事理,可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逻辑分析。

如“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一句,读起来比较通顺,语法上找不到错误,可是仔
细推敲,就会发现句子有歧义,“数百位”是修饰“死难者”还是修饰“亲属”不明确。

又如:“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仔细分析语义,就会发现表达不合事理逻辑,不可能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可以改为“多种”。

六、关系揣摩法
对于复句类型的病句,我们就不仅要分析每个分句的内部语法和逻辑,还要考查句子间的语义关系,除辨别关联词的搭配、位置外,还要注意关联词语表示的关系在该句中是不是成立。

如“因为我喜欢语文,所以我讨厌数学”,就是强加因果。

又如2004年天津卷的“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就是一个滥用关联词语的典型病句,句子前后因果关系不成立,前一分句改为“我们这个重要会议即将在本月中旬召开”,就可以了。

七、标志确认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

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失当的错误;出现了“忌”、“禁止”、“防止”、“预防”等词的句子,其错误也往往出现在否定失当上;有“能否”、“是否”、“成败”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能对应的错误;介词出现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掩盖主语的错误;概念并列时往往出现包容与交叉的关系等等。

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准确地找到错误所在。

八、修辞斟酌法
修辞句的运用一定要合情合理。

夸张、比喻、拟人等使用一定要符合人们认识和描写事物的一般规律,否则,句子会出理不合特征的语病。

例如:“战士们个个像小老虎,跳出战壕,奋勇向前,脚如同踩在棉花上一样轻。

”最后分句的比喻“脚如同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就不妥当,不符合生活的一般常识,冲锋应是刚健有力的,而踩在棉花上如何用力?
辨别病句的这八种方法,可单用,也可综合用。

一般来说,综合运用几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