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服装的变迁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衣服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人们的衣着主要以传统的农民服装为主,大多数人都穿着简单的布衣。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衣服开始多样化。

第一个显著的改变是衣料的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棉、麻、丝等传统材料仍然占主导地位,但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使用更多的新型合成纤维,如涤纶、尼龙、腈纶等。

这些合成纤维不仅耐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使得穿着更加舒适。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对中国的衣着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的时尚潮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人们开始追求更加时尚和个性化的服装。

西装、短裤、牛仔裤等外来的服装开始流行起来,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服装的款式、颜色和品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购买力也逐渐增强,高级定制和奢侈品市场逐渐崛起。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名牌服装和奢侈品,而不再只是满足于实用性。

同时,一些本土设计师也逐渐崭露头角,推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尚服装,为中国的时尚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也对衣服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人们开始重视使用环保材料制造的衣物,如有机棉、竹纤维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同时,二手衣物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购买二手衣物来减少资源的浪费。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衣服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从简单的布衣到多样化的服装选择,从传统的材料到合成纤维的使用,从国际潮流的引入到本土设计的崛起,中国的衣着文化正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展示了中国的时尚产业的崛起和对世界的影响力的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变化

军装
70年代初北京大院子女的时髦装
由于军装的难得,中学生之间除了 流行穿军装,还流行抢军帽,抢军用挎包
“的确良”服装
穿的确良衬衫的中国青年
“的确良”最初是女性穿着,主要用 来制作衬衣,以白和蓝单色居多。
自制服装

孩子服装
各种花色的“的确良”布料 面市,给沉闷的生色调带来了 更多的光彩,当 时以碎花衬 衫最流行。
红裙子
八十年代流行的是五颜六色,红色裙子 和白色衬衣比较迎合当代女性们的潮流
喇叭裤
特点:腿上窄下宽,从膝盖以下逐渐张开,裤口的尺寸明显大于膝盖的尺寸,形成喇叭 状特点:低腰短裆,紧裹屁股,裤长一般盖住鞋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
电影《少林寺》
牛仔裤

牛仔裤在82开始流行

80年代初的中国,它被当作过于 前卫、过于颓废的服装风格而被 主流社会拒绝。
超短裙
职业套装
一步裙
文化衫
健美裤
北方曾经有一句口头禅,“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 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可见健美裤的风靡程度。 ·
松糕鞋
90年代,潮流空间的扩大加上天马行空的概念,松糕鞋也就 产生了不同的面貌-——各式各样的松糕运动鞋。这些新的设计 与之前的各种松糕鞋一起出现,反映出九十年代的多元个性。
西装
那时男士爱时髦却不懂什么叫风 度,领导们上台讲话总喜欢把双排 纽扣西装统统解开,裤子上爱挂一 串钥匙,人走到哪,钥匙晃到哪, 有失领导的风范,刚富起来的大款 们也是。
巴拿马西裤
皮夹克
90年代服装
社会背景
与以前各个时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在受 到媒体、杂志、影视作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 在穿着打扮上也越来越“大胆”,是与国际通行服 装最为相似的一个时期,超短裙,职业套装,文化 衫,健美裤和松糕鞋等开始流行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穿着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穿着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穿着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推动了经济腾飞,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其中服装文化的变迁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

1. 从苦行僧般的朴素到追求时尚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经济水平和思想观念的限制,人们的穿着风格普遍比较朴素、单一。

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装消费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追求时尚、个性化成为主流。

2. 外来潮流的汇聚与本土风格的兴起
改革开放为中国服装设计吸收了国际前沿潮流,各种流行元素如朋克、嬉皮、职业装等纷至沓来,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设计也开始崛起,民族风、复古风等风格应运而生,丰富了服装的文化内涵。

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催生新潮流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方式多样化,人们的穿着风格也更加多元。

如今,运动休闲装、party装扮、cosplay等新的穿衣风尚层出不穷,反映了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迁。

4. 个性化与潮流平民化并存
虽然追求个性是大趋势,但平民化的潮流同样存在。

通过快时尚品牌的普及,一些潮流单品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大众化消费使时尚更加平民化。

改革开放不仅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也为服装文化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未来,随着理念更新和消费升级,服装定将成为展现多元文化的绚丽舞台。

改革开放60年来的衣、食、住、行变化

改革开放60年来的衣、食、住、行变化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

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

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

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

当时,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

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

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

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

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

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

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服饰一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的实施不仅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繁荣,也促使人们在穿着上呈现出了新的变化。

本文将从衣着风格、服饰款式、材质以及色彩等方面,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开放了,这也反映在了服装上。

服装的风格趋势由传统向时尚转变。

尤其在80年代后,大量的流行文化以及外来的文化进入了中国,国内年轻人对于时尚的追求不断增长,穿着也逐渐从圆领、方领的旗袍和唐装转向了更为西化的穿着风格。

服饰款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穿西服的人是相当少的,大部分人穿着的还是中式的服装。

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西服成为了中国商务人士的主要服装之一,而浅色T恤则成为年轻人的首选。

除此之外,还涌现出了各种新的、具有极强特色的服饰款式,比如新娘敬酒服之类的礼服,以及各类中式马甲、西式夹克、恤衫等,极大的扩展了人们的选择。

服饰材质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改革开放前的服装主要是由天然材料如棉麻、丝绸等制成的,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逐渐开始使用化纤材料,使得服装耐穿耐洗,同时吸湿排汗性能得到提高。

另外,几十年前还只有国外才有的高档面料如丝绒、同年、羊绒、皮毛等的使用也逐渐普及,使得服装的档次得以提高。

在服饰颜色上,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穿着追求也从传统的黑、白、灰、蓝等基本颜色开始逐渐改变。

以蓝色为例,黑色开始逐渐被蓝色替代,而且蓝色的色调和款式也更加丰富,从深蓝、浅蓝、牛仔蓝、湖蓝、宝蓝等多种蓝色色调逐渐出现。

红、黄、绿等暖色系的服饰也渐渐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颜色之一,这些变化都反映了人们对色彩更加追求,发展出了更多有趣的时尚元素。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饰大大改变了以往的穿着风格,从西式服饰、多元化的款式到多样化的颜色,都展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更加求索的态度。

未来,相信人们的穿着风格还将继续丰富多样,可以预见到,中国的服饰文化一定会越来越丰富地展露自己的独特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PPT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PPT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20
大连1991年流行的超短裙风韵 独具(1991年9月21日发)。新 华社发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超 短裙出现,加上“迷你”两字, 曾经被部分保守媒介视为洪水 猛兽。进入21世纪,中国女性 对于服装诉求越来越趋向凸现 个性、标新立异。同时,具有 中国特色的唐装开始走向世界、 各式旗袍炙手可热,中国服装 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如 今,一步裙、吊带裙、泡泡 袖……裙子冲破季节和式样的 束缚,在一年四季、各种场合 扮美着女性。
13
这是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
姑娘在聊天(资料照片)。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4
80年代流行的阔腿裤。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5
改革开放30年的模特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6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7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8
80年代流行的健美裤。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19
90年代流行的的吊带裙。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34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35
经历文革的洗礼后,社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开 始变得稳定而得到了发展,部分地方出现了发展 的征兆,但更多地方贫苦依旧。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9
• 1979年3月19日,由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
丹率领的法国时装表演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了一场服装表演。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与台下的 一片“灰、黑、蓝”形成了鲜明对比。
•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 • 间,关于服装的每一个 • 动作几乎都会产生“一 • 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 有人说,是皮尔.卡丹 • 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 • 盖头”。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衣着变化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衣着变化

在反映出着装观念改变的同时,也 折射出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国家 更加繁荣昌盛,服饰的变迁成了社 会历史前进的缩影。今天当我们重 新回忆老百姓不断变化的衣着,除 了苦涩、亲切、兴奋,还有不尽的 感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今 天的好生活 !感谢邓小平!
谢谢观看
中山装

中山装源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 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 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 并赋于了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 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 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 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 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 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 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拥有几件名牌衣服,对于 普通人来说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相反,太过大 众化的名牌服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此 时,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 独特个性的展现。 只要自己喜欢,只要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没有 什么不可以穿的。这种心态已成为当今人们着装 的主意识。人们的衣柜里也随着这种意识、思想 的转
景色领 通或导 过宝人年 电蓝集上 视色体海 瞬的亮 间中相 流 传式, 行遍 对 他 峰 。全 襟 们 会 球唐穿上 ,装的, 唐,都 装这是位 迅一大各 速情红国 APEC 20
2001
商 店 出 售 的 唐 装
21世纪复古服饰之
旗 袍
旗 袍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从衣服看变化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从衣服看变化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从衣服看变化引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这种提升在我们的穿着打扮上也得到了体现。

本文将从衣服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探讨我与改革开放40年的关系。

第一部分:改革开放前的衣着状况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相对落后,衣着状况也比较简单。

大多数人的穿着都很朴素,主要是由于物资匮乏和生活水平低下所致。

当时的服装款式单一,种类有限,大部分人只能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或者传统的民族服装。

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初期的衣着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时尚元素和新的服装技术。

这一时期,人们的衣着开始多样化,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款式。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性化的穿着风格,逐渐摆脱了传统束缚。

同时,服装市场也开始蓬勃发展,各种时尚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

第三部分:改革开放的成果在衣着上的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改善。

这种改善在衣着上得到了明显体现。

如今,我们可以选择各种不同风格的服装,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国际品牌,市场上都有丰富的选择。

不仅如此,许多中国设计师和品牌也崭露头角,开始在国际时尚界有一席之地。

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第四部分:我与改革开放40年的关系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与改革开放40年的关系也能够从我的衣着中看出来。

改革开放使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时尚元素和不同风格的服装。

我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和品牌,并通过穿着来表达自己的个性。

改革开放也为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我能够购买到质量更好、风格更多样的衣物。

结论通过分析40年来衣着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成就和变化。

改革开放使我们的衣着多样化,提高了生活质量,也让我们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个性。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能够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改变。

让我们共同庆祝改革开放40年,期待未来更美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通用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通用课件
当时,一些大胆的年轻人开始尝试穿着牛仔裤、喇叭裤、蝙 蝠袖等新颖的服饰,引领了一股时尚潮流。这些服饰在当时 的中国属于新鲜事物,因此备受瞩目。
代表服饰
牛仔裤
牛仔裤一直是时尚界的经典单品 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中 国以来,一直备受欢迎。在改革 开放初期,牛仔裤成为了年轻人
追求时尚的标志之一。
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和个性化需求的增长 ,人们更加注重服饰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追求与众不同。
舒适化
环保可持续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舒适成为时尚的重要 元素,运动休闲风、宽松自在的服装款式 受到广泛欢迎。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时尚成为时 尚界关注的焦点,消费者更加注重环保材 料和可持续生产方式。
代表服饰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变迁通 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改革开放初期的服饰风格 • 90年代的服饰风格 • 21世纪的服饰风格 • 服饰变迁的反思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 饰也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02
本课件将通过图片、文字和数据 等形式,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服饰 的演变过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和影响。
文化交流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 ,国外时尚元素不断传入 中国,对中国服饰时尚产 生了影响。
媒体传播
90年代,电视、杂志等媒 体逐渐普及,时尚资讯传 播更加迅速广泛,加速了 服饰时尚的流行和变革。
04
21世纪的服饰风格
时尚趋势
多元化
个性化
21世纪的时尚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 各种风格、流派和元素相互融合,为消费 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国际时尚潮流对国内服饰产生了深 远影响。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和设计师的作品被引入国内, 为国内服饰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改革开放中国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中国服饰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 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 普遍选择。
二、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1. 50年代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 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2.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 来,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 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当时 讲求勤俭,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而此时的中山装 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 3. 后来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 “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4. 60年代初,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三年自然 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人们买服装、 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节约,购买服装的 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 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服装趋向于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
20世纪70年代,一 群刚刚毕业走上工 作岗位的大学生, 几乎都穿着那个时 代流行的蓝色服装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门打开、观念变 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 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 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皮尔.卡丹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盖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回顾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服饰
一、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 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 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 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 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改革开放后人们衣着的变化课件

改革开放后人们衣着的变化课件

提高公众的审美意识和时尚素养,引 导人们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追求潮流 和过度消费。
关注特殊群体的衣着需求,如老年人 、残疾人等,为他们提供更多符合其 特点和需求的服装款式和穿着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的结合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尚风格。
技术背景
纺织技术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纺织技术不断创新,新型面料和制作工艺的出现为衣着款 式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支持。
互联网电商的兴起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商平台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世纪的衣着风格
个性化与多元化
进入21世纪,人们的衣着风格更 加个性化,追求与众不同,同时 ,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也使得各种
风格的服装并存。
快时尚与网络购物
随着快时尚品牌和网络购物的兴 起,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购买到 物美价廉的服装,同时也加速了
时尚的更新换代。
环保与可持续性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 人们开始关注服装的环保和可持 续性问题,选择更加环保和可持
02
改革开放后衣着变化的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
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 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得到显著提高,为衣着消费提供 了物质基础。
消费观念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 费观念逐渐转变,衣着成为展示 个人品味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 。
文化背景
时尚潮流的兴起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西方时尚文化 逐渐传入中国,对本土的衣着风格产 生了影响。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趋势
总结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衣着的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衣料来源的环保性和可持 续性,同时也在选择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品 牌和产品。许多品牌也开始推出环保系列, 使用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制作衣物。

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变化

5
中山装
◦ 关闭式八字形领口, 装袖,前门襟正中5 粒明纽扣,后背整 块无缝。袖口可开 叉钉扣,也可开假 叉钉装饰扣,或不 开叉不用扣。明口 袋,左右上下对称, 有盖,钉扣,上面 两个小衣袋为平贴 袋,底角呈圆弧形, 袋盖中间弧形尖出, 下面两个大口袋是 老虎袋。
整理课件
6
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 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学生装”。
明口袋左右上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中间弧形尖出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学生装
整理课件
1
新中国成立时,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民国
时期的样式,城市居民一般穿侧面开襟的 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 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 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衣服面料 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 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整理课件
10
的确良(涤纶)
整理课件
11
80年代,国人的时尚观念开始复苏,西方文化和港 台时尚进入中国,我们可以在街上看到穿着喇叭裤, 蝙蝠衫的年轻人。
整理课件
12
90年代,人们对着装的观念也开始有了变化,开始 注重面料的舒适性,天然性。哈韩族,迷你,松糕 鞋等词开始流行。
整理课件
13
00年代,人们追求个性化,武装”,无论大人
小孩,几乎人人都有一套兵装。
整理课件
8
改革开放后,人民的思想解放,生活水平提高,人 们的爱美之心也从灰色蓝色的衣服下面解放出来。 70年代末,人们纷纷脱下中山装,穿起了化纤类西 服,的确良布料流行起来。虽然服装造型还是以模 仿为主,但却打破了单一色服装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衣服的发展史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衣服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1970年代,中国的服装设计主要受到政治影响,服装的设计和生产受到限制。

衣服大多数都是相同的,没有设计感和时尚感,材质也比较单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入了国外的时尚与设计。

1980年代,中国的时装界开始崛起,一些设计师开始关注时尚、品质和设计,他们的设计使一些优秀的服装制造企业得以崭露头角。

1990年代是中国时尚界的黄金时期。

服装设计越来越多元化,服装材质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各种新型的材质和工艺渐渐出现,如丝绸、棉麻、毛皮等。

晚宴礼服、运动装和商务服饰等各种风格的衣服被广泛地接受和使用。

21世纪初,国际品牌和时尚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利润。

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人们对时尚的关注尤其强烈,这种情况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时尚的发展。

现在,中国的领先时尚设计和品牌已经走向了世界市场。

中国的时尚产业不仅
是世界的制造中心,而且已经成为了时尚的引领者之一。

改革开放衣服变化

改革开放衣服变化

江青裙
布拉吉
中山装
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 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 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 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与中 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 一种直翻领有袋盖服装, 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 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 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 准服装之一。
中山装
1949年以后,生产 领域的工人阶级地位得 到提高,劳动最光荣, 朴素是时尚,穿工装成 为一种荣耀。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
爱上男式背带工装裤和 格子衬衣。工装裤为背 带式,胸前有一口袋。 与之相配的,一般是圆 顶有前檐工作帽、胶底 布鞋,布鞋多为手工制 作。
工装裤
便褂
“蓝蚂蚁”
改革开放后的服装80年代
阔腿裤
改革开放后的服装90年代
喇叭裤
踩脚裤
改革开放后的服装21世纪
谢谢大家
布拉吉中山装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衣服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改革开放前的服装
• 列宁装 • 布拉吉 • 江青裙 • 中山装
• 便褂 • 工装裤
列宁装
• 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 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 为革命“时装”。它的外 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它 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 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
列宁装
1974年,江青让文化部 仿照中国古代妇女的服 饰优点,给全中国女性 设计了一种类似男性 “中山装”那样的女性 “国服”,带有左右对 称的V字领,命名为“江 青裙”。款式特点为: 小和尚领,领内有个白 衬领,领子和前襟的边 缘镶布边,腰间抽褶, 并配上一条本色腰带, 腰下是半长裙,裙子的 下摆在小腿中部。

角色扮演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角色扮演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角色扮演改革开放以来服饰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是一些角色扮演服饰的变化:
1. 军装:改革开放之前,人们通常会选择穿军装进行角色扮演,这表明人们对军队和国家的尊重。

而现在,人们已经不再热衷于穿着军装了,主要是因为军装已经成为一种正式的制服,被限制在特定场景中。

2. 民族服装: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民族服装多为传统的锦缎、绸缎、丝绸等面料,主要适合日常穿着和节日活动。

而现在,由于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中国的民族服装设计更加多样化、时尚化,在角色扮演中,人们也更多地选择穿着自己喜欢的民族服装进行展示。

3. 时装: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接受了西方的时装文化。

在角色扮演中,人们开始穿着时尚的衣服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美感。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传统到现代、从朴素到时尚,中国角色扮演服饰的变迁,也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衣食住行课件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衣食住行课件
改革开放前,自行车是主要的出 行工具之一,人们骑着它穿梭在
大街小巷。
摩托车、电动车
随着经济的发展,摩托车和电动车 逐渐普及,成为城市中短途出行的 优选。
小汽车
近年来,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 庭,自驾游成为一种时尚。
出行方式的变化
公交出行
改革开放前,公共交通不发达, 人们主要依靠步行或骑自行车。
地铁、轻轨
03
住的变化
Chapter
住房条件的变化
住房面积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人 均住房面积逐渐增加。
住房品质提升
住房类型多样化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和多样化,住 房类型也日趋多样化,包括公寓、别 墅、SOHO等,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 需求。
住房从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向舒适、健 康、环保等方向发展,住房品质得到 显著提升。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地铁、轻 轨等快速公共交通逐渐兴起,为
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共享单车、网约车
近年来,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新 型出行方式兴起,为市民提供更
加灵活的出行选择。
出行目的地的变化
旅游景点
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热衷于旅游,国内外旅游景点
成为热门目的地。
工作场所
02
对于许多人来说,工作场所是每天必去的地方,交通是否便利
是选择工作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购物中心
03
购物中心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周末或节假日约上亲朋
好友购物聚餐成为习惯。
THANKS
感谢观看
居住环境的变化
01
02
03
城市绿化美化
城市绿化美化程度提高, 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增 多,居施不断完善 ,包括超市、便利店、餐 馆、银行等,方便居民生 活。

改革开放的变化--服装

改革开放的变化--服装

的剪裁、制作工艺、多款式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3、 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姑娘在聊天。长春电 影制片厂出品的《街上流行红裙子》让红裙子在80年代初 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 4、1987年4月,北京的春天虽然时有寒意,但爱美的姑娘们 还是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健美裤、宽松套裙等流行的春装。
90年代的服装
空姐制服
对于那个年代的知青 来说,青春和热血都 奉献了那荒芜的土地 上。物资的匮乏使人 们不得不放弃对服装 美的追求,款式单一, 色调沉闷是其服饰特 点。
70年代的知青单调的服装打扮
白球鞋:白帆布运动鞋的 别称,估计不少30岁以上 的人对这三个字怀有强烈 的怀旧情结,具有同等怀 念价值的东西还有与小白 鞋相匹配的白鞋粉。更年 轻一些的朋友可以向父母 一辈打听一下,没准他们 的同学里就有叫“小白鞋” 或“白鞋粉”外号的人。
• 1992年,宁波申洲织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文 化衫。文化衫在90年代曾流行一阵。 • 1993年5月14日至19日,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 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等 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服装企业参加了展出。世界 服装设计界的3位巨匠——意大利的瓦伦蒂诺、费 雷和法国的皮尔· 卡丹,都携带精品参展,并举办 专场时装表演。这是模特在一场时装表演上展示 用弹性纤维面料制成的泳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变化—服装
糖衣布丁组
改革开放的背景
70年代的服装
80年代的服装
90年代的服装
改革开放的背景
• 1、历史背景
• 2、思想前提:真理一届三中全会
• 4、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邓小平南方谈话
70年代的服装 军装
• 70年代时有件军装可是牛大了,由于军装 的难得,中学生之间除了流行穿军装,还 流行抢军帽,抢军用挎包。军装在那个年 代绝对是风光无限。时人民解放军军装的 一种特殊标志,只有排级以上的军官上衣 才有四个兜,而一般的战士军服只有上面 的两个兜,在军装成为最时髦服装时代, “四个兜”显得尤为珍贵。上海曾破获一 个青少年犯罪团伙,他们专抢路人的四个 兜军装和军帽。

改革开放30年之服饰变化(组图).

改革开放30年之服饰变化(组图).

改革开放30年之服饰变化(组图)改革开放30年之服饰变化(组图) 2008年12月16日22:07:53 来源:新华网改革开放前,蓝、黑、灰、绿是中国人穿衣的“主旋律”。

1979年3月19日,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领的法国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时装表演,让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大开眼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思想逐渐开放,单调的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着装的要求。

70年代的绿军装、中山装、工装变成了80年代的喇叭裤、健美裤、蝙蝠衫、连衣裙。

1993年,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国际服装品牌开始进入中国,人们的着装观念进一步多样化、个性化,今年的流行款式也许到了来年便已过时。

进入新世纪,着装已逐渐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一种方式,“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着装心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1979年3月19日,由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领的法国时装表演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

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与台下的一片“灰、黑、蓝”形成了鲜明对比。

新华社发1984年,青年们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交谊舞会。

此时人们的着装已不再千篇一律。

新华社发1989年,顾客在北京隆福大厦的蒙妮莎时装自选部里选购服装。

北京蒙妮莎时装有限公司当时制作的服装以先进的剪裁、制作工艺、多款式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新华社发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姑娘在聊天。

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街上流行红裙子》让红裙子在80年代初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

新华社发1987年4月,北京的春天虽然时有寒意,但爱美的姑娘们还是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健美裤、宽松套裙等流行的春装。

新华社发1992年,宁波申洲织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文化衫。

文化衫在90年代曾流行一阵。

新华社发1993年5月14日至19日,首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来自中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服装企业参加了展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的确良
• 一种合成纤维纺织物,是英文dacron的音译,通常被称 作“涤纶”。文革时期极少数可以被称为“料子”的化纤 纺织品,主要用于制作衬衫。
• 1979年3月19日,由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 丹率领的法国时装表演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了一场服装表演。台上衣着的多姿多彩与台下的 一片“灰、黑、蓝”形成了鲜明对比。
• 我们坚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美好。
• 吴迈辉 杨俊科 叶德枝 吴文俊
• 张概 叶振斌 余伟权 张志坤

钟宝斌 周迪 周志峰 林达辉
•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高 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 主要作用已经不在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 体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 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 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
• 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 受到注目和尊重。
• 健美裤
喇叭裤
• 1986年 中国大陆的原子弹-比基尼
“比基尼”
这个而今家喻户晓、司空见惯的事物,30年前,即使是在 以“开风气之先”闻名的深圳,依然被视作洪水猛兽。
1986年,当参加全国第四届“力士杯”健美大赛的女运动 员们,穿着“比基尼”走上舞台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瞪大 了眼睛。全中国沸腾了,全世界轰动了。
• 改革
•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 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 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 开放
• 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富强 的必由之路。
• 混搭
• 英文原词为Mix and Match。
• 混搭是一个时尚界专用名词,指将不同风 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 口味拼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完全个 人化的风格,就是不要规规矩矩,是一种 时髦,但决不能等同于胡穿乱配的毫无章 法。
•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 历史画卷,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记录着一 个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服装是 时代变迁的重要符号,它就像一个多棱镜, 通过堆红叠翠的衣着折射出社会的进步与 发展。
• 中国比基尼第一人陈静
• 90年代: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 “男士穿牌子,女士穿样子”
• 1994年哈日族一股崇尚日本明星的风潮从台湾省吹到了内 地,在1970年代后出生的人中风行开来。
• 他们出门玩滑板,穿HIP-HOP的衣裳,扎花里胡哨的头巾,他们穿着松糕鞋和有短流
苏的裙子。
• 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

• 改革开放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穿衣观念。中国人深埋 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 放。70年代末,人们纷纷脱下中山装、便装、
列宁装,穿起化纤类西服,这时,的确良布
料成了时代宠儿。服装款式虽然在设计、 工艺上只是简单地模仿制作,但毕竟给长期 以来形成的“灰、蓝、黑”服装现状带来 冲击,也为32年服装的巨变奠定了基础。
• 改革开放32年来,服装——这道日趋亮丽 的时尚风景线,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 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生动窗口。
• 改革开放30年,一些渐渐消失的服饰词语, 记录着一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今天,当 我们重新回忆过去的岁月,除了苦涩、亲 切还有不尽的感慨,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 来今天美好的生活,时代在变、观念在变, 服装这一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人们深 层次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的进步创新, 透过衣着的变迁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开 放的中国。
•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0年 • 间,关于服装的每一个 • 动作几乎都会产生“一 • 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 有人说,是皮尔.卡丹 • 揭开了中国服装的“红 • 盖头”。
• 80年代:
•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 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 开放政策的1978年。人们看到大喇叭裤、 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随着中国 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 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 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80 年代。
• 60年代 前期 • 球衣。是一种绒衣,毛衣还不普遍时的替代品,
基本只有一种款式:套头、大翻领,颜色也只有 红色和蓝色两种,胸前要是印上“XX青年突击队” 那就更威风了。
• 60年代 后期
• 人人爱“武装” 无论大人小孩,几乎人人都有一套红卫 兵装。鲜艳夺目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人人都湮没在黑、
深蓝、军装黄和白色的服装之中。
• 70年代:一个大变革的年代
•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最时尚的装束莫过 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 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 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
• 当时人们的衣着 款式、颜色都很单一,甚 至有西方人用嘲讽的口气将中国人形容为 “蓝蚂蚁”。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物质生活极为匮乏 )
顺溜:“日本产尿素,做成飘飘裤,前面是日本, 后面是尿素”
那一代年轻人似乎并不是 把美把装饰穿在身上,而 是把建设、革命、热情和 理想这样一些简单而崇高 的理念穿在身上。中山装、 人民装、军服是他们的首 选。
• 列宁装是50年代干部们的标志性服饰 • 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
改革开放—盛世华服
• 小组成员: • 吴迈辉 杨俊科 叶德枝 吴文俊 • 张概 叶振斌 余伟权 张志坤 • 钟宝斌 周迪 周志峰 林达辉
•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改革开放不仅仅指对中国经济的改革,它 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 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 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 改革开放32年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照片,再一次审 视那段逝去的岁月时会惊奇的发现,改革 开放32年的服装变化史就是一部写在每个 不同年代的中国人身上,鲜活而具有说服 力改革开放发展史。
•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最直接、最细微的 体现就是这近三十多年服装的变迁。
• 50—60年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