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衣服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活色生香的服装历来是时尚变化最为灵敏的风向标,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为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录。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正可谓“盛世有华服”,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可以透过不同时代人们的穿衣变化来寻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那段逝去的岁月,会惊奇的发现30年的服装变革史就是一部写在每个不同年代的中国人身上,鲜活而富有说服力的改革开放发展史。

改革初期:走出“灰暗”的年代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处于现代文化历史上一个近乎疯狂的年代。“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期,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色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曾几何时,在几亿中国人的衣柜里,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当时,有西方人甚至用带有嘲讽的口气将穿着不分男女老少的中国人形容为“蚂蚁”。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来临,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于是在70 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至今仍能唤起那一时代人内心渴望和热情的字眼。

并不凉快的“的确凉”

进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物质还比较贫乏。吃肉、吃油、吃糖要票,连吃豆制品也要票,穿衣更是按人头供应布票。穿的颜色不外乎老三种:蓝、灰、黑,拥有一套草绿色的军装在当时来说是很“提劲儿”的行头。随着物质慢慢丰富,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少量的料子布——“的确凉”。“的确凉”,生活在七十年代末的人对它最熟悉不过,它是一种化纤织物,通常用来做短袖衬衫。挺刮、滑爽、尤其是印染出的鲜亮效果,对熟悉了粗布粗衣或者是洋布洋衫的“灰暗国”里的中国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巨大的视觉冲击。在那个时代,拥有一件“的确凉”衬衫如果算不上时髦,起码也是“洋气”的象征。它的流行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同“泡泡纱”等布料做成的服装一起风靡全国。

曾做过学徒工的张大妈如是说:“那时买一节的确凉布需要5至6元钱,几元钱对现在的人来说可能毫不在乎,可在当时却是一个学徒工工资的三分之一,一个一级工人工资的四分之一,是半个月的伙食费,其珍贵程度不亚于现在的羊绒大衣了。”七十年代一旦穿上了的确凉,就好像代表了一种时尚,其感觉并不凉爽,但它的优点很多:挺直不皱、不缩水、干得快、不变形、不怕霉蛀,不用熨烫。“的确凉”最初是女性穿着,主要用来制作衬衣,以白色和蓝色的单色居多。后来各种花色的“的确凉”布料不断面市,给沉闷的生活色调带来了更多的光彩。女性从牙缝里抠出钱来,纷纷置办“的确凉”,使抽象而臃肿的妇女形象逐步向“女人”的本义回归。男人们也不甘寂寞,也穿起了雪白的“的确凉”衬衣,把下摆扎在裤腰里,显示出自己的精干与挺拔。现已年过半百的张女士在回忆起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时,无限感慨的说:下班的年轻姑娘们穿着碎花的“的确凉”裙子,结伴站在栏杆边旁若无人地聊天、看风景,随意的摆弄她们的连衣裙,金色光线斜照着她们细长的腰肢,成为了贫瘠年代唯一的风景。作为时尚主语“的

确凉”,已大有一统天下的味道。人们开始排班站队,竞相争穿摩擦就生火花的“的确凉”。谈恋爱阶段,男士给女朋友送条“的确凉”裙子,她们就会欢喜不已,犹如现在的女人得到珠宝首饰时的狂喜心情。女人们还常把“的确凉”衣服拿出来,在邻居面前摆弄,显示男人对她的关心。看来,小小一件衣服,体现的时代风化还相当复杂。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曾经风靡一时的“的确凉”逐渐退出公众的视线,被其它更高级好看的布料和成衣制品所代替。但它却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选择和追求,也体现了一个时期的时代风尚,更是我们生活越变越好的历史见证。

有领子的“假领子”

假领子其实是真领子,但它不是一件真正的内衣服装,只是一件领子而已。曾做过裁缝的王师傅解释道:“假领子又不完全只是领子,它还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但只保留了内衣上部的少半截,穿在外衣里面,以假乱真,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还比较贫困,听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们回忆时说:当时收入少,供应紧张,购买许多东西需要票证。单说购买服装,除了有钱,还得有布票、纺织券等等。纺织品基本上也是定量供应,不到年节,一般人是极少添置新衣服的。衬衣更是服装中的上品,穿上它,人显得精神体面。可是衬衣价格相对要贵,且需要布票,于是人们穷则思变,假领子应运而生,风行一时。那年月,满大街爱体面的人们穿着干净整齐的衬衣,那其中就有不少缺衣短袖的假领子混杂其中,招摇过市。好在假领子穿在外衣里面,真假难辨,谁也不会扒了你的外衣,看看里面穿的是真衬衣还是假领子。况且假领子已经成了一种服装时尚,穿的人多了,人们也都见惯不怪了。俗话说:

需求产生供给。在贫困经济时代,假领子成了世上独一无二、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替代品。买件假领子穿,不仅节省了开支,也照顾到了着装者的体面。小小一件衬衣,竟能改良得如此完美而周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真是发挥到了极致。

80年代:色彩缤纷时代的来临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人们看到大喇叭裤、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80年代。80年代流行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反映的是纺织厂的女劳模与漂亮裙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由当时的偶像级女星姜黎黎和赵静主演,影片的创作人员在拍摄时也许没有预料到,这部影片会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服装革命的写照。80年代初,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外面的世界使中国人眼花缭乱,别人的生活方式使中国女性开始以审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随着对文革极左思潮清算的深入与扩大,中国人开始认同这样一个真理:美是没有阶级性的,穿衣戴帽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必然相连。银幕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的一个标志性道具,一个多样化、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来。80年代初,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谁要是穿一条喇叭裤在街上走的话,那就和现在裸奔的效应一样。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有这样的一个镜头,一群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被警察局拒捕,并下令用剪刀把他们的喇叭裤全部给剪破了,这就是典型的一个街头被压迫的事例。所谓喇叭裤,因裤型状似喇叭而得名。当时刚进入工厂工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