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中学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⑥废电池进行集中回收处理.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④ D.②④⑤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OC.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3.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碳与二氧化碳化合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③Zn与稀硫酸反应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⑥甲烷与氧气的燃烧.A.①④B.②③C.①④⑤ D.①②④4.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H>O>Al B.元素非金属性:F>Cl>BrC.热稳定性:PH3>H2S>HCl D.碱性:LiOH>NaOH>KOH5.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完成的是:①N2→NO2②NO2→NO ③NH3→NO ④NH3→NO2⑤Cu→Cu(NO3)2⑥HNO3→NO2()A.①⑥B.②⑤C.④⑤D.①④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C.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D.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7.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相同且熔化时破坏作用力类型也相同的()A.HCl KCl B.CO2SiO2C.NH4Cl CCl4D.NaOH Na2O28.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吸收热量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9.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10.在25℃、101k Pa下,0.2mol 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259.92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0.2C2H2(g)+0.5O2(g)═0.4CO2(g)+0.2H2O(g)△H=+259.92 kJ/molB.0.2C2H2(g)+0.5O2(g)═0.4CO2(g)+0.2H2O(l)△H=﹣259.92 kJ/molC.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2 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2 kJ/mol11.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ZB.原子半径大小:Y<X<WC.氢化物的稳定性X<YD.X和Y形成的化合物升华破坏的是共价键12.如图为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过程B.由2molH2和1molO2变成4molH、2molO原子需要放出能量C.2molH2(g)和1molO2(g)反应生成2molH2O(g),共放出484kJ能量D.4molH、2molO生成2molH2O(g),共放出484kJ能量13.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A.A B.B C.C D.D14.在常温下向盛满水并倒置于水槽中的试管里先后通入4mL NO2、4 mL NO、5mL O2,经过一段时间后,试管里剩余的气体有()A.NO B.O2C.NO2和O2D.NO和O215.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甲的锌片上和装置乙的铜片上均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甲、乙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装置乙中的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D.装置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F2晶体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B.某物质在熔融态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C.N2和Cl2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D.干冰是分子晶体,其溶于水生成碳酸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17.碘与氢气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Ⅰ)I2(g)+H2(g)═2HI(g)△H=﹣9.48KJ/mol(Ⅱ)I2(s)+H2(g)═2HI(g)△H=+26.48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相同时,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高B.反应(Ⅰ)和反应(Ⅱ)均为放热反应C.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D.1mol H2(g)通入1mol I2中在该条件下反应的反应放热为9.48 kJ18.W、X、Y、Z、M、N六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Z>WB.单质的还原性:X>YC.溴与元素M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M的强D.元素N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推断N元素的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19.已知某物质X能发生如下转化: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X为N2或NH3,则A为硝酸B.若X为S或H2S,则A为硫酸C.若X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A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Y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③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20.已知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121kJ ,且氧气中1mol 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 ,水蒸气中1molH ﹣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 ,水蒸气中1molH ﹣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 .920 kJB .557 kJC .436 kJD .188 kJ21.Mg ﹣H 2O 2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以Mg 和石墨为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墨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 .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 .Mg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Mg ﹣2e ﹣=Mg 2+D .电池工作时,电子从Mg 电极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再出石墨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Mg 电极22.如图所示的A 、B 两个电解池中的电极均为铂,在A 池中加入0.05molL ﹣1的CuCl 2溶液,B 池中加入0.1molL ﹣1的AgNO 3溶液,进行电解.a 、b 、c 、d 四个电极上所析出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2:1B .2:1:1:1C .2:2:4:1D .2:1:2:123.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固定式大规模储能应用的需求.一种以Na 2SO 4水溶液为电解液的钠离子电池总反应为:NaTi 2(PO 4)3+2 Na 2NiFe II (CN )6Na 3Ti 2(PO 4)3+2NaNiFe III (CN )6(注:其中P 的化合价为+5,Fe 的上标Ⅱ、Ⅲ代表其价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NaTi 2(PO 4)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 .放电时负极材料中的Na +脱离电极进入溶液,同时溶液中的Na +嵌入到正极材料中C .充电过程中阳极反应式为:2NaNiFe III (CN )6+2Na ++2e ﹣=2Na 2NiFe II (CN )6D .该电池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Na +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24.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 2、N 2O 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 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 ﹣1 NaOH 溶液至Cu 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是( )A .60 mLB .45 mLC .30 mLD .15 mL25.如图所示,将纯Fe 棒和石墨棒插入1L 饱和NaCl 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连接电源正极,N连接电源负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22.4mL(标准状况)时,则生成0.001molNaOHB.去掉电源,将M、N用导线直接相连,在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C电极周围溶液变红C.M连接电源负极,N连接电源正极,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换成1L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D.M连接电源正极,N连接电源负极,将C电极换成Cu电极,电解质溶液换成硫酸铜溶液,则可实现在铁上镀铜二、填空题(4小题,共50分)26.U、V、W、X、Y、Z是六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X、Y、Z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其简单氢化物反应可生成离子型晶体的一种盐;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N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差1;U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V为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的二价金属,当2.4克V与足量热水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2.24L;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写出W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3)比较W的气态氢化物与H2S和HF的稳定性(由强到弱):;(4)由W、Y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5)UZ2的结构式为;(6)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其原子个数比为4:2:3,则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7)V与W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7.氮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都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氮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2)NH3与NaClO反应可得到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N2O4(1)△H1=﹣19.5kJmol﹣1②N2H4(1)+O2(g)═N2(g)+2H2O(g)△H2=﹣534.2kJmol﹣1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肼一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工作时释放出N2,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反应式为.28.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图中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夹持装置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A中加入的物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B中加入的物质是,其作用是.(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E中收集到的物质是.29.甲烷燃料电池电解200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的混合溶液,其装置如图1:理论上ⅱ中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坐标图2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写出在t1后,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原NaC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原CuS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30.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1)NO的体积为L,NO2的体积为L.(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a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g.2017-2018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中学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⑥废电池进行集中回收处理.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④ D.②④⑤【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节能减排,科学发展”的主题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计划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解答】解: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故不符合题意;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符合题意;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符合题意;④田间焚烧秸秆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不符合题意;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符合题意.⑥废电池进行集中回收处理,变废为宝,减少污染;综上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②③⑤⑥,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问题,学生应明确习题中含有当前的社会热点是高考的一大特点,学生应学会把社会热点和课本知识点联系起来来解答即可.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OC.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电子式;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分析】A.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4,核外电子数为14,最外层为4个电子;B.氧元素的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C.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不是单键;D.为甲烷的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解答】解:A.硅原子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总数=14,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正确;B.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该氧原子的正确表示方法为:816O,故B 错误;C.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应该体现出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体积大小,为甲烷的球棍模型,甲烷的比例模型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式、元素符号、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明确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3.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碳与二氧化碳化合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③Zn与稀硫酸反应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⑥甲烷与氧气的燃烧.A.①④B.②③C.①④⑤ D.①②④【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①碳与二氧化碳化合是吸热反应;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是化合反应放热;③Zn与稀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热量;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是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⑥甲烷与氧气的燃烧是放热反应;综上所述属于吸热反应的为①④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H>O>Al B.元素非金属性:F>Cl>BrC.热稳定性:PH3>H2S>HCl D.碱性:LiOH>NaOH>KOH【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分析】A、根据质子数判断核外电子数;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C、根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解答,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D、根据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解答,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解答】解:A、H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O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Al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3,故核外电子数H<O<Al,故A错误;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F>Cl>Br,故B正确;C、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故非金属性Cl>S>P,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热稳定性PH3<H2S<HCl,故C错误;D、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故金属性K>Na>Li,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LiOH<NaOH<KOH,故D错误;故选B.【点评】考查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等,比较基础,注意规律的概念掌握.5.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完成的是:①N2→NO2②NO2→NO ③NH3→NO ④NH3→NO2⑤Cu→Cu(NO3)2⑥HNO3→NO2()A.①⑥B.②⑤C.④⑤D.①④【考点】氨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分析】①氮气氧化生成一氧化氮;②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③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④氨气催化氧化生成的是一氧化氮;⑤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和水;⑥浓硝酸被还原生成产物为二氧化氮.【解答】解:①N2+O2=2NO,不能够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选;②3NO2+H2O=2HNO3+NO,所以一步可以完成,故不选;③4NH3+5O24NO+6H2O,所以一步可以完成,故不选;④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所以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选;⑤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所以一步可以完成,故不选;⑥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所以一步可以完成,故不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C.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D.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分析】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B.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C.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D.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如果该元素是活泼金属,则它和卤素原子形成离子键,如果是非金属,它与卤素原子形成共价键.【解答】解: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KOH,故A正确;B.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如AlCl3中只存在共价键,故B错误;C.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D.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如果该元素是Na,则它和卤素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键,如果是非金属元素,如H元素,它与卤素原子形成共价键,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合物和化学键的关系,根据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判断化合物类型,很多同学往往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化合物类型而导致错误,易错选项是B,采用反例法分析,题目难度不大.7.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相同且熔化时破坏作用力类型也相同的()A.HCl KCl B.CO2SiO2C.NH4Cl CCl4D.NaOH Na2O2【考点】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共价键,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中存在共价键、离子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解答】解:A.HCl中只含共价键,为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KCl中只含离子键,为离子晶体,熔化时只破坏离子键,所以二者不同,故A错误;B.CO2、SiO2中都只含共价键,C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CO2固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SiO2熔化时破坏共价键,所以二者不同,故B错误;C.NH4Cl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Cl4中只含共价键,所以熔化时,氯化铵破坏离子键、四氯化碳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以二者不同,故C错误;D.NaOH、Na2O2中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都属于离子晶体,熔化时二者都破坏离子键,所以二者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相同且熔化时破坏作用力类型也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晶体类型及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根据晶体类型确定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注意: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虽然都只含共价键,但因为晶体类型不同,导致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不同.8.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吸收热量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考点】含有氢键的物质.【分析】A.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B.根据氢键对冰的结构、密度的影响判断;C.分子分解时破坏共价键,破坏共价键时要吸收能量;D.根据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与非金属的非金属性性之间的关系判断.【解答】解: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非化学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影响化学性质.A.水的分解破坏的是化学键,不是氢键,故A错误;B.氢键具有方向性,氢键的存在迫使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相互吸引,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所以水结成冰时,体积增大.当冰刚刚融化为液态水时,热运动使冰的结构部分解体,水分子间的间隙减小,密度反而增大,故B正确.C.水分子分解时破坏共价键,破坏共价键时要吸收能量,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F、Cl、Br、I的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同一主族的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与氢键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氢键的形成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氢键与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的区别,易错点为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9.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结合元素周期律进行解答.【解答】解: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A.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B>A,C>D,电子层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B>A>C>D,故A错误;B.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 ﹣1=c+3=d﹣1,原子序数a>b>d>c,故B错误;C.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A>B>D>C,所以离子半径:C3﹣>D﹣>B+>A2+,故C正确;D.A、B处于同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原子序数A>B,单质还原性B>A,C、D处于同一周期,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原子序数D>C,单质氧化性D>C,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确定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也可以确定具体的元素进行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0.在25℃、101k Pa下,0.2mol 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259.92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0.2C2H2(g)+0.5O2(g)═0.4CO2(g)+0.2H2O(g)△H=+259.92 kJ/molB.0.2C2H2(g)+0.5O2(g)═0.4CO2(g)+0.2H2O(l)△H=﹣259.92 kJ/molC.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2 kJ/molD.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2 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解答.【解答】解:A、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数,故A错误;B、0.2mol 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259.92kJ热量,故B正确;C、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数,故C错误;D、2mol 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2599.2kJ热量,2C2H2(g)+5O2(g)═4CO2(g)+2H2O(l)△H═﹣2599.2 kJ/mol,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要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以及反应热的符号是否正确.11.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ZB.原子半径大小:Y<X<WC.氢化物的稳定性X<YD.X和Y形成的化合物升华破坏的是共价键【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由位置关系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W、Z处于第三周期,设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X、Y、Z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a+1、a+3、a+4,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a+a+1+a+3+a+4=20,解得a=3,则W为Al元素,故X为C元素、Y为O元素、W为Cl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由位置关系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W、Z处于第三周期,设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X、Y、Z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a+1、a+3、a+4,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则:a+a+1+a+3+a+4=20,解得a=3,则W为Al元素,故X为C元素、Y为O元素、W为Cl元素.A.X、T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碳酸、高氯酸,碳酸酸性比高氯酸弱,故A正确;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Y<X<W,故B正确;。
浙江省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I卷(共9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speaers?A. In a boostore.B. In a library.C. In a classroom.2. What does the man thin of the movie last night?A. It is moving.B. It is interesting.C. It is disappointing.3. What does the woman as the man to do?A. Tell Nancy to return the ey.B. Give bac the ey.C. Find the ey.4. Where is the man going first?A. To his home.B. To a stadium.C. To his office.5. What are the speaers mainly discussing?A. Who will loo after en.B. When the woman will tae a vacation.C. How the woman will deal with her ca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7题。
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七高中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第七高中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15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Na B.Mg C.Al D.Zn参考答案:D略2. 两瓶气体分别为NO2和Br2蒸气,外观均相同,某同学设计了各种鉴别法:①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②加少量NaCl溶液;③加少量AgNO3溶液;④加少量水后再加适量苯。
其中可行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都可以参考答案:C解析:NO2溶于水呈无色,Br2蒸气溶于水呈橙色,可以用氯化钠溶液鉴别(其实是用水);Br2蒸气与AgNO3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二氧化氮与AgNO3反应无沉淀;NO2和Br2蒸气都有强氧化性,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 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石油裂解主要目的是得到短链的不饱和烃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煤的气化与液化都是化学变化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参考答案:略4.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 2有关的是( )A . 臭氧空洞B .水体富营养化C .光化学烟雾D .温室效应 参考答案: C 略5.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 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B. SO 2+H 2O 2=H 2SO 4 C. CaO+H 2O=Ca(OH)2 D. Cl 2+2NaOH=NaClO+NaCl+H 2O参考答案:BNa 2CO 3+CO 2+H 2O=2NaHCO 3没有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 错误;SO 2+H 2O 2=H 2SO 4有元素化合价改变,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故B 正确;CaO+H 2O=Ca(OH)2没有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 错误;Cl 2+2NaOH=NaClO+NaCl+H 2O 不是化合反应,故D 错误。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7030Zn高能原子轰击20882Pb的靶子,使锌核与铅核熔合,生成一个112号元素的原子的同时向外释放出一个中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12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B.此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C.核素7030Zn的原子核内有30个质子,40个中子D.核素20882Pb中的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4【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用7030Zn高能原子轰击20882Pb的靶子,使锌核与铅核熔合,生成一个112号元素的原子的同时向外释放出一个中子,则112号元素的某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70+208-1=277,但112号元素有几种同位素以及各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未知,所以无法确定112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A错误;B.此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是核反应,故B正确;C.核素7030Zn的原子核内有30个质子,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所以有40个中子,故C正确;D.核素20882Pb的质子数为82,中子数为208-82=1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26-82=44,故D正确;故选A。
【点睛】要确定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需要知道该元素有几种同位素,这几种同位素在自然界所占的原子百分比,还需计算出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才能计算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可逆反应N 2(g)+3H2(g) 2NH3(g),下列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N2)∶c(H2)∶c(NH3)=1∶3∶2B.氨气的百分含量不在变化C.断开一个N≡N键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D.混合气体的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A、浓度大小无法判断浓度是否变化,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B、NH3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其它物质的百分含量也不会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C、化学键的断裂应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根据质量守恒及反应物状态判断。
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以下物理学史正确的是A.丹麦科学家第谷通过观测行星,从而得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B.因为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所以牛顿被称为“可以称出地球质量的人”C.库仑通过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2.下列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都是椭圆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C.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D.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3.如图所示,陈同学用平行斜面向上的力前后两次推动两个质量相等、粗糙程度不冋的箱子,使箱子沿同一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箱子移动的距离相同。
已知第一次推动的箱子比第二次的光滑,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次推动箱子的过程推力做功多B.第二次推动箱子的过程推力做功多C.前后两次推力对箱子做的功一样多D.前后两次滑动摩擦力对箱子做的功一样多4.如图是伏打起电盘示意图,其起电原理是A.摩擦起电B.感应起电C.接触起电D.绝缘板中的电荷移到了导电板上5.两根粗细相同、材质不同的金属棒A、B接在—起后接入电路,己知两棒长度之比L A:L B=2:1,电阻率ρA:ρB=1:2,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棒两端电压小于B两端电压B.通过两棒的电流强度不相等C.两棒电阻相等D.电流流过两棒产生的热功率不相等6.2016年中国组合宫金杰、钟天使在里约奥运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中击败俄罗斯队夺冠,实现中国自行车项目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在某次训练中,宫金杰的最快速度达到了50km/h,己知在此速度下所受阻力约为总重力的0.1倍,则此刻宫金杰做功的功率约为A.1W B.10W C.100W D.1000W7.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探月任务迈出了第一步——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浙江省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答卷时间:90min 满分:10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 醛基的电子式:B. CH4 分子的球棍模型:C. 乙烯的最简式(实验式):CH2D. 苯乙醛结构简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醛基中氧为8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B、图示是甲烷的比例模型,故B错误;C、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最简式(实验式)CH2,故C正确;D、苯乙醛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
2. 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错误的是A. 1,2 - 二甲苯B. CH2=CH—CH=CH2 1,3 - 二丁烯C. 2 - 丁醇D. 2 - 甲基丁烷【答案】B【解析】A、有机物是邻二甲苯,命名正确,A正确;B、有机物是二烯烃,名称是1,3-丁二烯,B错误;C、有机物是饱和一元醇,命名正确,C正确;D、有机物是烷烃,命名正确,D正确,答案选B。
点睛: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命名方法是解答的关键,尤其是烷烃的命名。
注意了解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①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②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号之和不是最小);③支链主次不分(不是先简后繁);④“-”、“,”忘记或用错。
3. 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C3H4Cl2B. C3H8C. C2H6OD. C2H4O2【答案】B考点:考查了化学式与分子结构间的关系4. 有机物CH3CH=CHCl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⑥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⑦聚合反应。
A. 以上反应均可发生B. 只有⑦不能发生C. 只有⑥不可以发生D. 只有②不可以发生...【答案】C【解析】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发生加聚反应;含有氯原子,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但与AgNO3溶液不反应,答案选C。
浙江省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可逆反应2SO 2+ O22SO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2 mol SO3② 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A.①②B.①③C.只有③D.只有①【答案】C【解析】【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
【详解】①消耗2molSO2的同时生成2molSO3,即V正(SO2)=V正(SO3),速率同向,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①错误;②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这与反应的初始物质的量以及反应的转化程度有关,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②错误;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故③正确;故选:C。
2.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加成反应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丁可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详解】A.甲烷的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错误;B.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C.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故C正确;D.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故D错误;故选C.3.假设x是第IIB族中元素的原子序数,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在A.IB族B.IIIA族C.IIIB族D.IA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作答。
2017-2018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
试题
一、单选题
1.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 )
A.B.C.D.
【答案】B
【解析】分析: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后可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得圆的标准方程为,
故圆的圆心为,半径为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一般方程和标准方程间的转化及圆心、半径的求法,考查学生的转
化能力,属于容易题.
2.已知,则( )
A.B.C.D.
【答案】A
【解析】分析:将展开得到,然后两边平方可得所求.
详解:∵,
∴,
两边平方,得,
∴.
故选A.
点睛:对于sin α+cos α,sin αcos α,sin α-cos α这三个式子,已知其中一个式子的值,
第 1 页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