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函数综合题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二次函数综合(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二次函数综合(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二次函数综合一、单选题1.已知抛物线()2330y x x c x =++-≤≤与直线2y x =-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若c 为整数,则c 的值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方程231x x +=的根可视为函数3y x的图象与函数1y 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那么用此方法可推断出方程321x x +=-的实数根x 所在的范围是( ) A .112x -<<-B .1123x -<<-C .1134x -<<-D .104x -<<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5144y x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Р为该二次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连接AP ,交BC 于点K ,则APPK的最小值为( )A .94B .2C .74D .544.如图.抛物线y =ax 2+c 与直线y =mx +n 交于A (﹣1,p ),B (3,q )两点,则不等式ax 2+mx +c >n 的解集为( )A .x >﹣1B .x <3C .x <﹣3或x >1D .﹣1<x <35.如图,抛物线y =12-x 2+7x ﹣452与x 轴交于点A ,B ,把抛物线在x 轴及共上方的部分记作C 1将C 1向左平移得到C 2,C 2与x 轴交于点B ,D ,若直线y =12-x +m 与C 1,C 2共3个不同的交点,则m 的取值范是( )A .52928m << B .12928m << C .54528m << D .14528m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图形F 给出如下定义:若图形F 上的所有点都在以原点为顶点的角的内部或边界上,在所有满足条件的角中,其度数的最小值称为图形的坐标角度,例如,如图中的矩形ABCD 的坐标角度是90°.现将二次函数()213y ax a =≤≤的图象在直线1y =下方的部分沿直线1y =向上:翻折,则所得图形的坐标角度α的取值范围是( )A .3060α︒≤≤︒B .120150α︒≤≤︒C .90120α︒≤≤︒D .6090α︒≤≤︒7.二次函数y =2x 2﹣2x +m (0<m < 12),如果当x =a 时,y <0,那么当x =a ﹣1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为( ) A .y <0B .0<y <mC .m <y <m +4D .y >m8.如图,抛物线21322y x x =-++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点A ,B ,D ,顶点为E ,以AB为直径画半圆交y 负半轴交于点C ,圆心为M ,P 是半圆上的一动点,连接EP . ①点E 在①M 的内部;①CD 的长为32①若P 与C 重合,则①DPE =15°;①在P 的运动过程中,若AP =PE =①N 是PE 的中点,当P 沿半圆从点A 运动至点B 时,点N 运动的路径长是π.则正确的选项为( )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二、填空题9.如图,已知抛物线24y x x c =-+的顶点为D ,与y 轴交于点C ,过点C 作x 轴的平行线AC 交抛物线于点A ,过点A 作y 轴的平行线AB 交射线OD 于点B ,若OA OB =,则c 的值为_____________.10.已知抛物线()2123y x m x m =-+++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1,1E --、()3,7F ,若该抛物线与线段EF 只有一个交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5y x bx c =-+(0b >,b 、c 为常数)的顶点为A ,与y 轴交于点B ,点B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 .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BC 的长为________.12.如图,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在左边)与y 轴交于C 点,P 是线段AC 上的一点,连结BP 交y 轴于点Q ,连结OP ,当OAP △和PQC △的面积之和与OBQ △的面积相等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4y x mx =-+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A ,点B是y 轴负半轴上一点,点A 关于点B 的对称点C 恰好落在抛物线上,过点C 作//CD x 轴,交抛物线于点D ,连结OC 、AD .若点C 的横坐标为4-,则四边形OCDA 的面积为___________.14.若243P m m m ++(,)是一个动点(m 为实数),点Q 是直线4y x =-上的另一个动点,则PQ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15.已知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6,)D y 在抛物线上,E 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当BE 十DE 的值最小时,ACE △的面积为是____16.已知:如图,抛物线的顶点为M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该抛物线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左侧),我们规定:当AMB 为直角三角形时,就称AMB 为该抛物线的“优美三角形”.若抛物线26y ax bx =++的“优美三角形”的斜边长为4,求a 的值______.三、解答题17.抛物线23y ax bx =++顶点为点(1,4)D ,与x 轴交于点A 、B ,与y 轴交于点C ,点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1)求a 和b 的值;(2)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D 、B 为顶点的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的和等于45°?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8.如图,已知直线443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A ,C 两点,且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对称轴为直线=1x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已知点M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当MB MC +的值最小时,点M 的坐标是___________;(3)若点P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点B ,C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如图,已知抛物线233384y x x =--与x 轴的交点为点A 、D (点A 在点D 的右侧),与y 轴的交点为点C .(1)直接写出A 、D 、C 三点的坐标;(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M ,使得MD MC +的值最小,并求出点M 的坐标; (3)设点C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点B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A 、B 、C 、P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如图,已知抛物线223y ax ax =++中,当=1x -时,4y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 是抛物线上且位于直线AB 上方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求ABE 的面积最大时,点E 的坐标.(3)若1t 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04y ≤≤,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D 2.B 3.A 4.C 5.A 6.D 7.C 8.D 9.8310.2m <-或m>2或1m = 11.6 12.2,13⎛⎫-- ⎪⎝⎭13.641415.616.12±17.(1)1a =-,2b = (2)存在,(1,2)或(1,6)-18.(1)248433y x x =--+(2)8(1,)3M -(3)存在,P 点的坐标为(1,0)-或(-或(1,-或13(1,)8-19.(1)()4,0A ,()2,0D -,()0,3C -(2)连接AC 交对称轴于点M ,点M 即为所求,91,4M ⎛⎫- ⎪⎝⎭(3)()2,0-或()6,6.20.(1)223y x x =--+(2)315()24-,(3)31t -≤≤-。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训练:锐角三角函数(含解析)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训练:锐角三角函数(含解析)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训练:锐角三角函数1.如图,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两名同学要测量小河对岸大树BC 的高度,甲同学在点A 测得大树顶端B 的仰角为45°,乙同学从A 点出发沿斜坡走米到达斜坡上点D ,在此处测得树顶端点B 的仰角为26.7°,且斜坡AF 的坡度为1:2.(1)求乙同学从点A 到点D 的过程中上升的高度;(2)依据他们测量的数据求出大树BC 的高度.(参考数据:sin26.7°≈0.45,cos26.7°≈0.89,tan26.7°≈0.50)2.如图,在中,D 是上一点,,以为直径的经过点C ,交于点E ,过点E 作的切线交于点F.(1)求证:.(2)若,,求的长.3.如图1,在△ABC 中,AD ⊥BC 于点D ,正方形PQMN 的边QM 在BC 上,顶点P ,N 分别在AB ,AC 上,BC=a ,AD=h .(1)求正方形PQMN 的边长(用a 和h 的代数式表示);ABC BC BD AD =AD O AB O BD EF BC ⊥5CD =2tan 3B =DF(2)如图2,在△ABC 中,在AB 上任取一点P',画正方形P'Q'M'N',使Q',M'在BC 边上,N'在△ABC 内,连接BN 并延长交AC 于点N ,画NM BC 于点M ,画NP ⊥NM 交AB 于点P ,再画PQ ⊥BC 于点Q ,得到四边形PQMN ,证明四边形PQMN 是正方形;(3)在(2)中的线段BN 该线上截取NE=NM 连接EQ ,EM (如图3),当∠QEM=90°时,求线段BN 的长(用a ,h 表示)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O 为坐标原点,,,将此三角形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得到,二次函数的图象刚好经过A ,B ,C 三点.(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P 的坐标;(2)过定点Q 的直线与二次函数图象相交于M ,N 两点.①若,求k 的值;②证明:无论k 为何值,恒为直角三角形.5.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的半径为4,,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P.过点P 分别作于点E ,于点F.(1)求证:四边形为正方形;(2)若,求正方形的边长;(3)设PC 的长为x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y 的最大值.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且与轴交于点,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连接.Rt AOB ()03A ,()10B -,90︒Rt COD 2y ax bx c =++3l y kx k =-+:2PMN S = PMN O O 90ADC AB BC ∠=︒=,PE AD ⊥PF CD ⊥DEPF 2AD CD=DEPF 1y kx m =+()15A --,()04B -,x C 224y ax bx =++A C OA(1)求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的正弦值.(3)在点右侧的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与相似?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C 交BD 于点E ,△ADE 为等边三角形.(1)若点E 为BD 的中点,AD =4,CD =5,求△BCE 的面积;(2)如图2,若BC =CD ,点F 为CD 的中点,求证:AB =2AF ;(3)如图3,若AB ∥CD ,∠BAD =90°,点P 为四边形ABCD 内一点,且∠APD =90°,连接BP ,取BP 的中点Q ,连接CQ.当AB =,AD =,tan ∠ABC =2时,求CQ 的最小值.8.如图1,在矩形中,,.P ,Q 分别是,上的动点,且满足,E 是射线上一点,,设,.OAB ∠C x D BCD OAB D ABCD 4AB =30ACB ∠=︒AC CD 35DQ CP =AD AP EP =DQ x =AP 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2)当中有一条边与垂直时,求的长.(3)如图2,当点Q 运动到点C 时,点P 运动到点F.连结,以,为边作.①当所在直线经过点D 时,求的面积;②当点G 在的内部(不含边界)时,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9.等边中,是中线,一个以点D 为顶点的30°角绕点D 旋转,使角的两边分别与,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F .交于点M ,交于点N .(1)如图①,若,求证:.(2)如图②,在绕点D 旋转的过程中:①探究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求的长.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和点不与点重合给出如下定义:若边,上分别存在点,点,使得点与点关于直线对称,则称点为的“翻折点”.(1)已知,若点与点重合,点与点重合,直接写出的“翻折点”的坐标;是线段上一动点,当是的“翻折点”时,求长的取值范围;PQE AC DQ FQ FQ PQ PQFG GF PQFG ABC ABC CD AC BC DF AC DE BC CE CF =DE DF =EDF ∠CD CE CF 6CE =2CF =DM xOy OAB (P O )OA OB M N O P MN P OAB ()30A,(0.B ①M A N B OAB P ②AB P OAB AP(2)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两点,若存在以直线为对称轴,且斜边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使得该三角形边上任意一点都为的“翻折点”,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11. 如图,在中,边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边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点是的中点.(1)以点为对称中心,作点关于点的对称点,连接,.依题意补全图形,并证明;求证:;(2)若,且于,直接写出用等式表示的与的数量关系.12.如图1,菱形的边长为,,,分别在边,上,,,点从点出发,沿折线以的速度向点匀速运动不与点 C 重合 ;的外接圆与相交于点,连接交于点设点的运动时间为ts.(1) ;(2)若与相切,判断与的位置关系;求的长;(3)如图3,当点在上运动时,求的最大值,并判断此时与的位置关系; (4)若点在的内部,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13.如图,已知菱形ABCD , E 为对角线AC 上一点.3(0)4y x b b =-+>x y A B AB 2OAB b ABC AB B α(0α180)︒<<︒BD AC C 180α︒-CE DE F DE F C F G BG DG ①AC DG =②DGB ACB ∠=∠α60=︒FH BC ⊥H FH BC ABCD 12cm B 60∠=︒M N AB CD.AM 3cm =DN 4cm =P M MB BC -1cm /s C ()APC O CD E PE AC F.P APE ∠=︒O AD ①O CD ② APCP BC CF PE AC N O t(1)[建立模型]如图1,连结BE,DE.求证:∠EBC=∠EDC.(2)[模型应用]如图2,F是DE延长线上一点,∠EBF=∠ABC,EF交AB于点G.①判断△FB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若G为AB的中点,且AB=4,∠ABC=60°,求AF的长.(3)[模型迁移]F是DE延长线上一点,∠EBF=∠ABC,EF交射线AB于点G,且sin∠BAC=,BF//AC.求的值. 14.小明家住在某小区一楼,购房时开发商赠送了一个露天活动场所,现小明在活动场所正对的墙上安装了一个遮阳棚,经测量,安装遮阳棚的那面墙高,安装的遮阳棚展开后可以使正午时刻房前能有宽的阴影处以供纳凉.已知正午时刻太阳光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安装好的遮阳篷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如下右图为侧面示意图.(参考数据:,,,,,)(1)据研究,当一个人从遮阳棚进出时,如果遮阳棚外端(即图中点C)到地面的距离小于时,则人进出时总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就会不自觉的低下头或者用手护着头,请你通过计算,判断此遮阳棚是否使得人进出时具有安全感?(2)请计算此遮阳棚延展后的长度(即的长度).(结果精确到)15.数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圆中图形的性质时,用到了半径是6的若干圆形纸片.45ABBG BC AB3m2m()AD63.4︒BC10︒100.17sin︒≈100.98cos︒≈100.18tan︒≈63.40.89sin︒≈63.40.45cos︒≈63.4 2.00tan︒≈2.3mBC0.1m(1)如图1,一张圆形纸片,圆心为O ,圆上有一点A ,折叠圆形纸片使得A 点落在圆心O 上,折痕交于B 、C 两点,求的度数.(2)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后得到如图扇形,点M 是弧上一动点.①如图2,当点M 是弧中点时,在线段、上各找一点E 、F ,使得是等边三角形.试用尺规作出,不证明,但简要说明作法,保留作图痕迹.②在①的条件下,取的内心N ,则 .③如图3,当M 在弧上三等分点S 、T 之间(包括S 、T 两点)运动时,经过兴趣小组探究都可以作出一个是等边三角形,取的内心N ,请问的长度是否变化.如变化,请说明理由;如不变,请求出的长度.16.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交于点,且经过点和点.(1)请直接写出,的值;(2)直线交轴于点,点是二次函数图像上位于直线下方的动点,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①求的最大值;②若中有一个内角是的两倍,求点的横坐标.1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OAB 的直角边O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OA =6,斜边OB =10,点P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O BAC ∠PQ PQ OP OQ EFM EFM EFM ON =PQ EFM EFM ONON )2y x bx c =++yA (4B(C -b c BC y DE )2y x bx c =++AB E AB F EF AEF ABC ∠E(1)请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2)若动点P 满足∠POB =45°,求此时点P 的坐标;(3)如图2,若点E 为线段OB 的中点,连接PE ,以PE 为折痕,在平面内将△APE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A′,当PA′⊥OB 时,求此时点P 的坐标;18.如图,在菱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同时,动点Q 从点A 出发,沿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边与交于点E .设运动时间为,解答下列问题:(1)当点M 在上时,求t 的值;(2)连接.设的面积为,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和S 的最大值;(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点B 在的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在矩形中,点E 为射线上一动点,连接.ABCD AC BD ,10cm AB=BD =AB 1cm /s AD 2cm /s AP AQ ,APMQ PM AC ()()s 05t t <≤BD BE PEB ()2cm S PEC ∠ABCD BC AE(1)当点E 在边上时,将沿翻折,使点B 恰好落在对角线上点F 处,交于点G .①如图1,若,求的度数;②如图2,当,且时,求的长.(2)在②所得矩形中,将矩形沿进行翻折,点C 的对应点为C ′,当点E ,C ′,D 三点共线时,求的长.2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2,BC=4,点E 在直线AB 上,连结DE ,过点A 作AF ⊥DE 交直线BC 于点F ,以AE 、AF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EGF.直线DG 交直线AB 于点H.(1)当点E 在线段AB 上时,求证:△ABF ∽△DAE.(2)当AE=2时,求EH 的长.(3)在点E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得△EGH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AE 的长.21.如图1,等边三角形纸片中,,点D 在边上(不与点B 、C 重合),,点E 在边上,将沿折叠得到(其中点C ′是点C 的对应点).BC ABE AE BD AEBD BC =AFD ∠=4AB EF EC =BC ABCD ABCD AE BE ABC 12AB =BC 4CD =AC CDE DE 'C DE(1)当点C ′落在上时,依题意补全图2,并指出C ′D 与的位置关系;(2)如图3,当点C ′落到的平分线上时,判断四边形CDC ′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当点C ′到的距离最小时,求的长;(4)当A ,C ′,D 三点共线时,直接写出∠AEC ′的余弦值.22.如图,四边形是菱形,其中,点E 在对角线上,点F 在射线上运动,连接,作,交直线于点G.(1)在线段上取一点T ,使,①求证:;②求证:;(2)图中,.①点F 在线段上,求周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②记点F 关于直线的轴对称点为点N.若点N 落在的内部(不含边界),求的取值范围.AC AB ACB ∠AB CE ABCD 60ABC ∠=︒AC CB EF 60FEG ∠=︒DC BC CE CT =FET GEC ∠=∠FT CG =7AB =1AE =BC EFG AB EDC ∠CF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解:作DH ⊥AE 于H ,如图所示:在Rt △ADH中,∵,∴AH =2DH ,∵AH 2+DH2=AD 2,∴(2DH )2+DH 2=()2,∴DH =6(米).答:乙同学从点A 到点D 的过程中,他上升的高度为6米;(2)解:如图所示:过点D 作DG ⊥BC 于点G ,设BC =x 米,在Rt △ABC 中,∠BAC =45°,∴AC =BC =x ,由(1)得AH =2DH =12,在矩形DGCH 中,DH =CG =6,DG =CH =AH+AC =x+12,在Rt △BDG 中,BG =BC-CG =BC-DH =x-6,∵tan ∠BDG =,∴,解得:x≈24,12DH AH =BG DG626.70.512x tan x -=︒≈+答:大树的高度约为24米.【解析】【分析】(1)作DH ⊥AE 于H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H 2+DH 2=AD 2,再结合AH =2DH ,可得(2DH )2+DH 2=(2,最后求出DH=6即可;(2)过点D 作DG ⊥BC 于点G ,设BC =x 米,则DH =CG =6,DG =CH =AH+AC =x+12,BG =BC-CG =BC-DH =x-6,再结合tan ∠BDG =, 可得,最后求出x 的值即可。

中考数学复习函数型综合问题1[人教版](2019)

中考数学复习函数型综合问题1[人教版](2019)

贾 解冒 由此言之 外之则邪行横作 ”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 令毐居之 ”尚既就执 勿问所以然 君何不谏 血濡缕 兵虽起而不斗;侯服外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 何必深山之中 卜轻失大 次男孝 臣下脩饬 有宠於献公 乃舍之 如书 或剡木为矛矢 名通 校饬厥文 必当杀之 天不
足西北 有罴来 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 至霸昌厩 三十八年 ”王曰:“爱齐而憎秦 庄王四年 东至河内 後群臣皆畏高 以制御其政 会其怒 厚货轻收 木、土 迁徙鸟举 鲁隐公即位 徙官不徙 不食 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三月不同席 度水而解 弘羊心计 斩获旗鼓 贺曰:“平原君母死 遂还
曰:“臣大父在赵时 起刀笔吏 ”康子患盗 地北界泰山 以伍子胥故也 乃自杀 以至彭城 定食汝阴六千九百户 曰:“始吾敬若;卒听范睢谋 是为庄公 非刘氏功臣番君吴芮子臣为长沙王 ”子击不怿而去 先王言不可不勉 仲尼反鲁 知其谋 韩哀侯灭郑 奉以二千石 ”汲、郑亦云 人必曰
贪 ” 楚成王已救郑 徒维敦牂天汉元年 十一月 弟叔度於蔡 汉二年 何也 汉使贰师将军广利西伐大宛 遂与其徒袭攻出公 终孝景时 诸侯更相诛伐 刻曰“人主延寿” 何为不能 齐後往 终莫得通 ”甘龙曰:“不然 为天下笑 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或不能成子姓;力战一日馀 二世拜赵
礼失 百里奚居虞而虞亡 在斗魁中 ”甲既至齐 问其长老 大论曰:外者人也 九年 破之 往往入盗於汉边 燕见 拔魏之河内 虽甚盛德 於是孔甲为陈涉博士 亡财物 大将军问其罪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建当云何 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 就舍矣 而王与任王后以此使人风
止李太后 作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而怀其重宝 诛之 ‘鸿渐于般’ 百穀之筮吉故周王 秦灭韩 赵入朝渑池 降曲逆、卢奴、上曲阳、安国、安平 诸樊已除丧 七月中 以学显於当世 战雒阳东 已而金主觉 诸侯闻之 偃说我毋失信 为材官将军 效之不能起 鲁公子翚弑其君隐公 求财物得而少

人教版中考数学《函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数学《函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数学《函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若方程组y mx n y kx b =+⎧⎨=+⎩的解为x 2y 1=⎧⎨=⎩,则一次函数y mx n =+图象和y kx b =+图象的交点坐标是( )A .()21,B .()12,C .()21-,D .()21--,2.将抛物线y =x 2-2x +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y =(x +1)2+5B .y =(x -4)2+4C .y =(x +2)2+4D .y =(x -3)2+53.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20=>y x x 的图象上任意-点,//AB x 轴交反比例函数3y x =-的图象于点B ,以AB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其中C ,D 在x 轴上,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5B .4C .3D .2 4.函数()211my m x +=+是二次函数,则m 的值是( ) A .±1B .1C .-1D .以上都不对5.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0,﹣2),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1、x 2,且﹣1<x 1<0,1<x 2<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0B .5a +b +2c >0C .2a +b <0D .4ac +8a >b 26.下列各曲线中,反映了变量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7.抛物线23y x =先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两次平移后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A .23(1)1y x =++B .23(1)1y x =+-C .23(1)1y x =-+D .23(1)1y x =-- 8.已知反比例函数y=3x-,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必经过点(﹣1,3) 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D .若x >1,则﹣3≤y<0 9.对于二次函数()22110()y ax a x a a =--+-≠,有下列结论:①其图象与x 轴一定相交;②若0a <,函数在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③无论a 取何非零实数,抛物线的顶点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④无论a 取何非零实数,函数图象都经过同一个点,其中正确结论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若对于任意非零实数a ,抛物线22y ax ax a =+-总不经过点200316P x x --(,),则符合条件的点P ( )A .有无穷多个B .有且只有1个C .有且只有2个D .至少有3个11.(2006•临沂)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点,自点A 向y 轴作垂线,垂足为T ,已知S △AOT =4,则此函数的表达式为( )A .B .C .D .12.已知二次函数y 1=mx 2+4mx ﹣5m (m ≠0),一次函数y 2=2x ﹣2,有下列结论: ①当x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②二次函数y 1=mx 2+4mx ﹣5m (m ≠0)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坐标为(﹣5,0)和(1,0); ③当m =1时,y 1≤y 2;④在实数范围内,对于x 的同一个值,这两个函数所对应的函数值y 2≤y 1均成立,则m 13=.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二、填空题1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2cm ,BC =2cm ,∠ABC =45°,点P 从点B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折线BC →CD →DA 运动,到达点A 为止,设运动时间为t (s ),△ABP 的面积为S (cm 2),则S 与t 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14.已知点()1,1A a a -+在x 轴上,则a 等于________.15.抛物线y=2(x -4)2+1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16.根据函数y=的图象判断,当x<-2时,y 的取值范围是___,当y>-1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7.若一次函数y ax b =+(0a ≠)的图象经过()3,2和()3,1--两点,则方程1ax b +=-的解为______.18.点P 既在反比例函数y =-3x(x >0)的图象上,又在一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上,则P 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19.若点A(1,-2)、B(-2,a)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a 的值为_______.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 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 坐标是(a ,b ),经过第1次变换后所得的1A 坐标是(),-a b ,则经过第2020次变换后所得的点2020A 坐标是_____.三、解答题21.根据所学一次函数的经历和经验,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函数:|21|1y x =+-的图像和性质.(1)请写出函数解析式: ①当12x <-时,____________; ②当21x ≥-时,___________; (2)请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像;(3)若函数2(0)y kx k =+≠与|21|1y x =+-的图像有且只有一个交点,请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2.科学研究发现,空气含氧量y(克/立方米)与海拔高度x(米)之间近似地满足一次函数关系.经测量,在海拔高度为0米的地方,空气含氧量约为299克/立方米;在海拔高度为2000米的地方,空气含氧量约为235克/立方米.(1)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2)已知某山的海拔高度为1200米,请你求出该山山顶处的空气含氧量约为多少?23.(2018·河师大附中模拟)某养殖专业户计划购买甲、乙两种牲畜,已知乙种牲畜的单价是甲种牲畜单价的2倍多200元,买3头甲种牲畜和1头乙种牲畜共需5700元.(1)甲、乙两种牲畜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种牲畜的成活率分别为95%和99%,若购买以上两种牲畜共50头,并使这50头的成活率不低于97%,且要使购买的总费用最低,应如何购买?24.在矩形ABCD 中,AB=2cm ,BC=3cm ,点P 沿B→A→D 运动,运动到点D 时停止运动,点P 运动的同时,另一点Q 从B→C 运动,速度是点P 的一半,当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停止运动.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cm ,其中设12,BDP DCQ y S y S ∆∆==,可可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可可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如图是画出的函数1y 与x 的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当x=1时,1y =_____;并写出函数的一条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帮助可可写出2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不用写出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3)请按照列表、描点、连线的步骤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2y 的图象.(4)结合画出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BDP DCQ S S ∆∆=时,点P 运动的路程x=_______.25.已知直线l1:y=kx+b经过点A(12,2)和点B(2,5).(1)求直线l1的表达式;(2)求直线l1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0),C(﹣1,2),且|a+2|+(b﹣4)2=0(1)求a,b的值;(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COM的面积=12△ABC的面积,求出点M的坐标.27.某电子厂商投产一种新型电子产品,每件制造成本为18元,试销过程中发现,每月销售量y(万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看作一次函数y=﹣2x+100.(利润=售价﹣制造成本)(1)写出每月的利润z(万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厂商每月能获得350万元的利润?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厂商每月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3)根据相关部门规定,这种电子产品的销售单价不能高于32元,如果厂商要获得每月不低于350万元的利润,那么制造出这种产品每月的最低制造成本需要多少万元?28.四个容量相等的容器形状如图1所示,用同一流量的水管分别向这四个容器注水,所需时间都相同,如图2所示的是容器水位(h)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请把适当的图象序号与相应容器形状的字母代号用线段相连接.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ayx=(x>0)的图象与直线l1:y=x+b交于点A(3,a-2).(1)求a,b的值;(2)直线l2:y=-x+m与x轴交于点B,与直线l1交于点C,若S△ABC≥6,求m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A2.D3.A4.B5.B6.D7.A8.B9.C10.C11.D12.C13.S=()((1022{12221(42)2242 2t ttt t≤≤<≤++<≤+-14.-115.(4,1)16.0<y<2 x>4 17.3x=-18.P(1,-3)19.120.(a ,b ).21.(1)①22y x =--,② 2y x =;(2)画图见解析;(3)2k ≥或2k ≤-.22.(1)0.032299y x =-+;(2)260.6克/立方米23.(1)甲种牲畜的单价为1100元,乙种牲畜的单价为2400元;(2)购买两种牛各25头时,费用最低.24.(1)32,当02x ≤≤时,1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2132y x =-;(3)见详解;(4)1.5cm 或4cm .25.(1)y =2x+1;(2)(0,1)和(﹣12,0) 26.(1)a =﹣2,b =4;(2)存在,M (0,6)或(0,﹣6)27.(1)z =﹣2x 2+136x ﹣1800;(2)25元或43元;当销售单价为34元时,每月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512万元;(3)648万元.29.(1)a=3,b=-2;(2) m ≥8或m ≤-2。

部编数学九年级上册专题22.4二次函数的综合(压轴题专项讲练)(人教版)(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数学九年级上册专题22.4二次函数的综合(压轴题专项讲练)(人教版)(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22.4 二次函数的综合【典例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B在x轴上,抛物线y=﹣x2+bx+c经过A,C(4,﹣5)两点,且与直线DC交于另一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P为y轴上一点,过点P作抛物线对称轴的垂线,垂足为Q,连接EQ,AP.试求EQ+PQ+AP的最小值;(3)N为平面内一点,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M,N,E,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求出A点坐标后,将点A、C代入y=﹣x2+bx+c,即可求解;(2)连接OC,交对称x=1于点Q,此时EQ+OQ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线段OC长,再求解即可;(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以AE为菱形对角线,此时AM=ME;②以AM为菱形对角线,此时AE=EM;③以AN为菱形对角线,此时AE=AM;再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和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解:(1)∵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C(4,﹣5),∴AD=AB=5,B(4,0),∴OA=1,∴A(﹣1,0),将点A,C代入y=﹣x2+bx+c,∴−16+4b+c=−5−1−b+c=0,解得b=2 c=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连接OC,交对称轴x=1于点Q,∵PQ⊥y轴,∴AO∥PQ,∵AO=PQ=1,∴四边形AOQP是平行四边形,∴AP=OQ,∴EQ+PQ+AP=EQ+1+OQ若使EQ+PQ+AP值为最小,则EQ+OQ的值为最小,∵E,C关于对称轴x=1对称,∴EQ=CQ,∴EQ+OQ=CQ+OQ,此时EQ+OQ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线段OC长,∵C(4,﹣5),∴OC∴EQ+PQ+AP,即EQ+PQ+AP+1;(3)存在点M,使得以点M,N,E,A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理由如下:①以AE为菱形对角线,此时AM=ME,∴−1−2=1+x−5=m+y4+m2=9+(m+5)2,解得x=−4y=−2m=−3,∴M(1,﹣3);②以AM为菱形对角线,此时AE=EM,∴−1+1=−2+xm=y−51+25=9+(m+5)2,解得x=y=m=−5+x=2y=m=∴M(1,﹣51,﹣5③以AN为菱形对角线,此时AE=AM,∴−1+x=−2+1 y=m−51+25=4+m2,解得x=y=m或x=0y=m=∴M(11,综上所述:M点坐标为(1,﹣3),(1,(1,,(1,−5+,(1,.1.(2022•新化县模拟)如图,已知点A(﹣1,0)和点B(1,1),若抛物线y=x2+c与线段AB有公共点,则c的取值范围是( )A.﹣1≤c≤0B.﹣1≤c≤12C.﹣1≤c≤916D.0≤c≤916【思路点拨】先通过待定系数法将AB所在直线解析式求出,然后通过数形结合方法,求出抛物线与直线相切及抛物线经过点A时c的值求解.【解题过程】解:设AB所在直线为y=kx+b,将(﹣1,0),(1,1)代入y=kx+b得k=12 b=12,∴y=12x+12,如图,当抛物线与线段AB相切时,令12x+12=x2+c,整理得x2−12x−12+c=0,∴Δ=(−12)2﹣4(−12+c)=0,解得c=9 16,c减小,抛物线向下移动,当抛物线经过点A(﹣1,0)时,将(﹣1,0)代入y=x2+c得0=1+c,解得c=﹣1,∴﹣1≤c≤916满足题意.故选:C.2.(2022•新河县一模)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B(﹣1,0),A(4,0),与y轴交于点C(0,2),P为AC上的一个动点,则有以下结论:①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2;②抛物线的最大值为98;③∠ACB=90°;④OP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思路点拨】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即可对①②进行判断;利用勾股定理对③进行判断即可;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设P(t,−12t+2),再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OP的最大值即可.【解题过程】解: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将B(﹣1,0),A(4,0),C(0,2)代入,∴a−b+c=016a+4b+c=0 c=2,解得a=−12 b=32c=2,∴y=−12x2+32x+2,∵y=−12x2+32x+2=−12(x−32)2+258,∴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 2,故①正确;当x=32时,抛物线有最大值258,故②不正确;∵B (﹣1,0),A (4,0),C (0,2),∴AB =5,AC =BC ∵AC 2=AB 2+BC 2,∴△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 =90°,故③正确;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m ,∴m =24k +m =0,解得k =−12m =2,∴y =−12x +2,设P (t ,−12t +2),∴OP∴当t =45时,OP 故④正确;故选:D .3.(2022•市中区二模)定义:对于已知的两个函数,任取自变量x 的一个值,当x ≥0时,它们对应的函数值相等;当x <0时,它们对应的函数值互为相反数,我们称这样的两个函数互为相关函数.例如:正比例函数y =x ,它的相关函数为y =x(x ≥0)−x(x <0).已知点M ,N 的坐标分别为(−12,1),(92,1),连结MN ,若线段MN 与二次函数y =﹣x 2+4x +n 的相关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则n 的取值范围为( )A .﹣3≤n ≤﹣1或1<n ≤54B .﹣3<n <﹣1或1<n ≤54C .﹣3<n ≤﹣1或1≤n ≤54D .﹣3≤n ≤﹣1或1≤n ≤54【思路点拨】首先确定出二次函数y =﹣x 2+4x +n 的相关函数与线段MN 恰好有1个交点、2个交点、3个交点时n 的值,然后结合函数图象可确定出n 的取值范围.【解题过程】解:如图1所示:线段MN 与二次函数y =﹣x 2+4x +n 的相关函数的图象恰有1个公共点,∵二次函数y=﹣x2+4x+n的对称轴为x=−42×(−1)=2,∴当x=2时,y=1,即﹣4+8+n=1,解得n=﹣3,如图2所示:线段MN与二次函数y=﹣x2+4x+n的相关函数的图象恰好3个公共点.∵抛物线y=x2﹣4x﹣n与y轴交点纵坐标为1,∴﹣n=1,解得:n=﹣1;∴当﹣3<n≤﹣1时,线段MN与二次函数y=﹣x2+4x+n的相关函数的图象恰有2个公共点,如图3所示:线段MN与二次函数y=﹣x2+4x+n的相关函数的图象恰有3个公共点.∵抛物线y=﹣x2+4x+n经过点(0,1),∴n=1,如图4所示:线段MN与二次函数y=﹣x2+4x+n的相关函数的图象恰有2个公共点.∵抛物线y=x2﹣4x﹣n经过点M(−12,1),∴14+2﹣n=1,解得:n=54,∴1≤n≤54时,线段MN与二次函数y=﹣x2+4x+n的相关函数的图象恰有2个公共点.综上所述,n的取值范围是﹣3<n≤﹣1或1≤n≤5 4,故选:C.4.(2022•江阴市校级一模)如图,抛物线y=ax2−103x+4与直线y=43x+b经过点A(2,0),且相交于另一点B;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另一点E;点N在线段AB上,过点N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M,且MN∥y轴,连接AM、BM、BC、AC;当点N在线段AB上移动时(不与A、B重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MN+BN<AB B.∠BAC=∠BAEC.∠ACB﹣∠ANM=12∠ABC D.四边形ACBM的最大面积为13【思路点拨】(1)当MN过对称轴的直线时,解得:BN=256,而MN=56,BN+MN=5=AB;(2)由BC∥x轴(B、C两点y坐标相同)推知∠BAE=∠CBA,而△ABC是等腰三角形,∠CBA≠∠BCA,故∠BAC=∠BAE错误;(3)如上图,过点A作AD⊥BC、BE⊥AC,由△ABC是等腰三角形得到:EB是∠ABC的平分线,∠ACB﹣∠ANM=∠CAD =12∠ABC ;(4)S 四边形ACBM =S △ABC +S △ABM ,其最大值为94.【解题过程】解:将点A (2,0)代入抛物线y =ax 2−103x +4与直线y =43x +b解得:a =23,b =−83,设:M 点横坐标为m ,则M (m ,23m 2−103m +4)、N (m ,43m −83),其它点坐标为A (2,0)、B (5,4)、C (0,4),则AB =BC =5,则∠CAB =∠ACB ,∴△ABC 是等腰三角形.A 、当MN 过对称轴的直线时,此时点M 、N 的坐标分别为(52,−16)、(52,23),由勾股定理得:BN =256,而MN =56,BN +MN =5=AB ,故本选项错误;B 、∵BC ∥x 轴(B 、C 两点y 坐标相同),∴∠BAE =∠CBA ,而△ABC 是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CBA ≠∠BCA ,∴∠BAC =∠BAE 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C 、如上图,过点A 作AD ⊥BC 、BF ⊥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BF 是∠ABC 的平分线,易证:∠CAD =∠ABF =12∠ABC ,而∠ACB ﹣∠ANM =∠CAD =12∠ABC ,故本选项正确;D 、S 四边形ACBM =S △ABC +S △ABM ,S △ABC =10,S △ABM =12MN •(x B ﹣x A )=﹣m 2+7m ﹣10,其最大值为94,故S 四边形ACBM 的最大值为10+94=12.25,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5.(2022•高青县一模)已知点A (2,4),B (0,1),点M 在抛物线y =14x 2上运动,则AM +BM 的最小值为 5 .【思路点拨】设点M (m ,14m 2),用含m 代数式表示BM =14m 2+1,可得点M 到点B 的距离与点M 到直线y =﹣1的距离相等,进而求解.【解题过程】解:设点M (m ,14m 2),则点M 到x 轴距离为14m 2,BM 14m 2+1,∴点M 到点B 的距离与点M 到直线y =﹣1的距离相等,∵点A 横坐标为x =2,∴点M 为直线x =2与抛物线交点,如图,设直线x =2与直线y =﹣1交点B '(2,﹣1),∴AB '为AM +BM 最小值,AB '=4﹣(﹣1)=5,故答案为:5.6.(2022•广西模拟)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一个交点A在点(﹣2,0)和(﹣1,0)之间(包括这两点),顶点C是矩形DEFG上(包括边界和内部)的一个动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思路点拨】分两种情况分别求得a的取值范围,再取两者的公共部分即可:当顶点C与D点重合时,顶点坐标为(1,3),则抛物线解析式y=a(x﹣1)2+3;当顶点C与F点重合时,顶点坐标为(3,2),则抛物线解析式y =a(x﹣3)2+2.【解题过程】解:∵顶点C是矩形DEFG上(包括边界和内部)的一个动点,∴当顶点C与D点重合时,顶点坐标为(1,3),则抛物线解析式y=a(x﹣1)2+3,∴a(−2−1)2+3≤0 a(−1−1)2+3≥0,解得−34≤a≤−13;当顶点C与F点重合时,顶点坐标为(3,2),则抛物线解析式y=a(x﹣3)2+2,∴a(−2−3)2+2≤0 a(−1−3)2+2≥0,解得−18≤a≤−225;∵顶点可以在矩形内部,∴−34≤a≤−225.故答案为:−34≤a≤−225.7.(2022•包河区校级三模)函数y=2mx 2−4mx−3(x≥0)−2mx2−4mx−3(x<0),其中m是常数且m≠0,该函数的图象记为G.(1)当m=12时,图象G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3,0) .(2)若直线y=m与该函数图象G恰好只有两个交点,则m的取值为 3或﹣1 .【思路点拨】(1)m=12,从而两个解析式是已知的,令y=0,解方程即可;(2)分m>0,m<0两种情况,画出草图,令y=m与二次函数联列得方程组,求解即可.【解题过程】解:(1)当x≥0时,对称轴为直线x=−−4m2×2m=1,当x<0时,对称轴为直线x=−−4m2×(−2m)=−1,又当m=12时,函数y=x2−2x−3(x≥0)−x2−2x−3(x<0),当x≥0时,令x2﹣2x﹣3=0,∴(x﹣3)(x+1)=0,∴x1=3或x2=﹣1(舍去),∴x≥0时,x=3;当x<0时,令﹣x2﹣2x﹣3=0,∴x2+2x+3=0,∵Δ=9﹣12<0,∴x<0,无解,∴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3,0);(2)当m>0时,图象大致如图1所示,当y=m经过顶点时,恰有2个交点,∴当x=﹣1时,y=﹣2m+4m﹣3=2m﹣3=m,∴m=3;∴当x=1时,y=2m﹣4m﹣3=﹣2m﹣3=m,∴m=﹣1(舍去),当m<0时,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当y=m经过顶点时,恰有2个交点,当x=﹣1时,y=﹣2m+4m﹣3=2m﹣3=m,∴m=3(舍去),当x=1时,y=2m﹣4m﹣3=﹣2m﹣3=m,∴m=﹣1,综上所述,m取值为3或﹣1.8.(2022•安顺模拟)如图,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0,3),直线y =﹣x﹣1经过点A且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P是位于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A,PD,求△PAD的面积的最大值.【思路点拨】(1)根据y=﹣x﹣1经过点A,可求出点A的坐标,将点A、C的坐标代入y=ax2+2x+c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2)联立抛物线和一次函数y=﹣x﹣1的解析式列方程解出可得点D的坐标,过点P作PE∥y轴,交AD 于E,设P(t,﹣t2+2t+3),则E(t,﹣t﹣1),表示PE的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PD的面积,配方后可得结论.【解题过程】解:(1)∵直线y=﹣x﹣1经过点A,∴令y=0,则0=﹣x﹣1,∴x=﹣1,∴A(﹣1,0),将A(﹣1,0),C(0,3)代入y=ax2+2x+c得:a−2+c=0c=3,解得:a=−1 c=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x2+2x+3=﹣x﹣1,解得:x1=﹣1,x2=4,∴D(4,﹣5),过点P作PE∥y轴,交AD于E,设P(t,﹣t2+2t+3),则E(t,﹣t﹣1),∴PE=(﹣t2+2t+3)﹣(﹣t﹣1)=﹣t2+3t+4,∴△PAD 的面积=12•PE •(4+1)=52(﹣t 2+3t +4)=−52(t −32)2+1258,当t =52时,△PAD 的面积最大,且最大值是1258.9.(2022•平桂区 一模)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交于A (﹣1,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顶点为D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D 的坐标;(2)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存在一点M ,使S △MAB =S △CAB ,请求出点M 的坐标;(3)点N 在该抛物线上且到对称轴的距离为3个单位,点P 为点M ,N 之间(含点M 、N )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求点P 纵坐标y P 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进而得出答案即可;(2)设点M 的纵坐标为t (t <0),根据S △MAB =S △CAB ,可得12AB •OC =12AB •(﹣t ),求出t 的值,即可得M 点坐标;(3)利用点N 到对称轴的距离为3个单位求出点N 的横坐标,即可得点N 的坐标,再结合M 、D 两点的坐标即可求解.【解题过程】解:(1)∵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经过A (﹣1,0)、C (0,﹣3),∴1−b +c =0c =−3,解得:b =−2c =−3,∴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2x ﹣3,把y =x 2﹣2x ﹣3配方,得y =(x ﹣1)2﹣4∴顶点D 的坐标为(1,﹣4);(2)设点M的纵坐标为t(t<0),∵S△MAB=S△CAB,∴12AB•OC=12AB•(﹣t),∵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令y=0,则x2﹣2x﹣3=0,解得x1=3,x2=﹣1,∴A(﹣1,0)、B(3,0),∵点C(0,﹣3),∴AB=4,OC=3.∴﹣t=3,得t=﹣3.当t=﹣3时,x2﹣2x﹣3=﹣3,解得x1=0,x=2,∴点M的坐标为(2,﹣3);(3)∵顶点D的坐标为(1,﹣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点N到对称轴的距离为3个单位,∴点N的横坐标为﹣2或4,∴点N纵坐标为42﹣2×4﹣3=5.∴点N的坐标为(﹣2,5)或(4,5).∵点M的坐标为(2,﹣3),顶点D的坐标为(1,﹣4),当N在对称轴的右侧时,﹣3≤y P≤5;当N在对称轴的左侧时,﹣4≤y P≤5;10.(2022春•浦江县期末)如图,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A(1,9),与坐标轴交于B、C、D 三点,且B点的坐标为(﹣2,0).(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二次函数图象位于x轴上方部分有两个动点M、M,且点N在点M的左侧,过M、N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G、H两点,当四边形MNHG为矩形时,求该矩形周长的最大值;(3)在(2)中的矩形周长最大时,连接BM,已知点P是x轴上一动点,过点P作PQ∥y轴,交直线BM 于点Q,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直线PQ把△BCM分成面积为1:2的两部分?若存在,求出该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9,将点B代入即可;(2)设M(m,﹣m2+2m+8),则N(2﹣m,﹣m2+2m+8),则矩形MNHG的周长=﹣2(m﹣2)2+20,可求当m=2时,矩形MNHG的周长有最大值20;(3)求出S△BCM=24,设P(t,0),则Q(t,2t+4),分两种情况讨论:当S△BPQ=8时,P(2,0);当S△BPQ=16时,P(2,0).【解题过程】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9,将点B(﹣2,0)代入,∴9a+9=0,∴a=﹣1,∴y=﹣(x﹣1)2+9=﹣x2+2x+8;(2)设M(m,﹣m2+2m+8),则N(2﹣m,﹣m2+2m+8),∴MN=2m﹣2,MG=﹣m2+2m+8,∴矩形MNHG的周长=2(MN+MG)=2(﹣m2+4m+6)=﹣2(m﹣2)2+20,∴当m=2时,矩形MNHG的周长有最大值20;(3)存在点P,使直线PQ把△BCM分成面积为1:2的两部分,理由如下:当m=2时,M(2,8),设直线BM的解析式为y=kx+b,∴−2k+b=0 2k+b=8,解得k=2 b=4,∴y=2x+4,令y=0,则﹣x2+2x+8=0,解得x=﹣2或x=4,∴C(4,0),∴BC=6,∴S△BCM=12×6×8=24,设P(t,0),则Q(t,2t+4),当S△BPQ=8时,12×(t+2)×(2t+4)=8,解得t=2或t=﹣2(舍),∴P(2,0);当S△BPQ=16时,12×(t+2)×(2t+4)=16,解得t=2或t=﹣6(舍),∴P(2,0);综上所述,P点坐标为(2,0)或(2,0).11.(2022•西宁)如图,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B,点C在直线AB 上,过点C作CD⊥x轴于点D(1,0),将△ACD沿CD所在直线翻折,使点A恰好落在抛物线上的点E 处.(1)求抛物线解析式;(2)连接BE,求△BCE的面积;(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EA=∠BAE?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由点A的坐标可得出点E的坐标,由点A,E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B的坐标,由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C的坐标,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结合S△BCE=S△ABE﹣S△ACE,即可求出△BCE的面积;(3)存在,由点A,B的坐标可得出OA=OB,结合∠AOB=90°可得出∠BAE=45°,设点P的坐标为(m,﹣m2+2m+3),分点P在x轴上方及点P在x轴下方两种情况考虑:①当点P在x轴上方时记为P1,过点P1作P1M⊥x轴于点M,则EM=P1M,进而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将符合题意的m值代入点P的坐标中即可求出点P1的坐标;②当点P在x轴下方时记为P2,过点P2作P2N⊥x 轴于点N,则EN=P2N,进而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将符合题意的m值代入点P的坐标中即可求出点P2的坐标.【解题过程】解:(1)∵将△ACD沿CD所在直线翻折,使点A恰好落在抛物线上的点E处,点A的坐标为(3,0),点D的坐标为(1,0),∴点E的坐标为(﹣1,0).将A(3,0),E(﹣1,0)代入y=ax2+bx+3,得:9a+3b+3=0a−b+3=0,解得:a=−1b=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当x=0时,y=﹣1×(0)2+2×0+3=3,∴点B的坐标为(0,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m≠0),将A(3,0),B(0,3)代入y=mx+n,得:3m+n=0n=3,解得:m=−1n=3,∴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3.∵点C在直线AB上,CD⊥x轴于点D(1,0),当x=1时,y=﹣1×1+3=2,∴点C的坐标为(1,2).∵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0,3),点C的坐标为(1,2),点E的坐标为(﹣1,0),∴AE=4,OB=3,CD=2,∴S△BCE=S△ABE﹣S△ACE=12AE•OB−12AE•CD=12×4×3−12×4×2=2,∴△BCE的面积为2.(3)存在,理由如下:∵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0,3),∴OA=OB=3.在Rt△AOB中,∠AOB=90°,OA=OB,∴∠BAE=45°.∵点P在抛物线上,∴设点P的坐标为(m,﹣m2+2m+3).①当点P在x轴上方时记为P1,过点P1作P1M⊥x轴于点M,在Rt△EMP1中,∠P1EA=45°,∠P1ME=90°,∴EM=P1M,即m﹣(﹣1)=﹣m2+2m+3,解得:m1=﹣1(不合题意,舍去),m2=2,∴点P1的坐标为(2,3);②当点P在x轴下方时记为P2,过点P2作P2N⊥x轴于点N,在Rt△ENP2中,∠P2EN=45°,∠P2NE=90°,∴EN=P2N,即m﹣(﹣1)=﹣(﹣m2+2m+3),解得:m1=﹣1(不合题意,舍去),m2=4,∴点P2的坐标为(4,﹣5).综上所述,抛物线上存在一点P,使∠PEA=∠BAE,点P的坐标为(2,3)或(4,﹣5).12.(2022•太原一模)综合与实践如图,抛物线y=x2+2x﹣8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D在直线AC 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交AC于点E.(1)求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2)求线段DE的最大值;(3)当点F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以点A,C,F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思路点拨】(1)分别令x=0,y=0,求得点C、A的坐标,再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答案;(2)设D(m,m2+2m﹣8),则E(m,﹣2m﹣8),可得DE=﹣2m﹣8﹣(m2+2m﹣8)=﹣m2﹣4m=﹣(m+2)2+4,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线段DE的最大值;(3)设F(﹣1,n),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AF2=32+n2=n2+9,AC2=42+82=80,CF2=12+(n+8)2=n2+16n+65,分三种情况:①当∠AFC=90°时,②当∠CAF=90°时,③当∠ACF=90°时,分别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解题过程】解:(1)在y=x2+2x﹣8中,令x=0,得y=﹣8,∴C(0,﹣8),令y=0,得x2+2x﹣8=0,解得:x1=﹣4,x2=2,∴A(﹣4,0),B(2,0),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则−4k+b=0 b=−8,解得:k=−2 b=−8,∴直线AC的解析式为y=﹣2x﹣8;(2)设D(m,m2+2m﹣8),则E(m,﹣2m﹣8),∵点D在点E的下方,∴DE=﹣2m﹣8﹣(m2+2m﹣8)=﹣m2﹣4m=﹣(m+2)2+4,∵﹣1<0,∴当m=﹣2时,线段DE最大值为4;(3)∵y=x2+2x﹣8=(x+1)2﹣9,∴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设F(﹣1,n),又A(﹣4,0),C(0,﹣8),∴AF2=32+n2=n2+9,AC2=42+82=80,CF2=12+(n+8)2=n2+16n+65,①当∠AFC=90°时,∵AF2+CF2=AC2,∴n2+9+n2+16n+65=80,解得:n1=﹣4n2=﹣4+∴F(﹣1,﹣4﹣1,﹣4②当∠CAF=90°时,∵AF2+AC2=CF2,∴n2+9+80=n2+16n+65,解得:n=3 2,∴F(﹣1,32);③当∠ACF=90°时,∵CF2+AC2=AF2,∴n2+16n+65+80=n2+9,解得:n=−17 2,∴F(﹣1,−172);综上所述,点F的坐标为(﹣1,﹣4﹣1,﹣4+﹣1,32)或(﹣1,−172).13.(2022•将乐县模拟)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y=−12有唯一的公共点A,与直线y=32交于点B,C(C在B的右侧),且△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过C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3,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直线y=2x与抛物线的交点为P,Q,且P在Q的左侧.(ⅰ)求P,Q两点的坐标;(ⅱ)设直线y=2x+m(m>0)与抛物线的交点为M,N,求证:直线PM,QN,CD交于一点.【思路点拨】(1)过点A作AM⊥BC交于M,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M=BM=2,从而求出M(1,32),A(1,−12),B(﹣1,32),再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2)(ⅰ)联立方程组y=2xy=12x2−x,即可求P、Q点的坐标;(ⅱ)设M(x1,y1),N(x2,y2),联立方程组y=2x+my=12x2−x,可得x1+x2=6,y1=2x1+m,y2=2=﹣2x1+m+12,求出直线PM的解析式后,求直线PM与CD的交点为(3,6+3mx1),求出QN的解析式后,求直线QN与CD的交点为(3,6+3mx1),从而所求得证.【解题过程】(1)解:过点A作AM⊥BC交于M,∵△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BM=32−(−12)=2,∵CD⊥x轴,D(3,0),∴C(3,32),∴M(1,32),A(1,−12),B(﹣1,32),设y=ax2+bx+c(a≠0),∴a+b+c=−12a−b+c=329a+3b+c=32,解得a=12 b=−1 c=0,∴y=12x2﹣x;(2)(ⅰ)解:联立方程组y=2xy=12x2−x,解得x=0y=0或x=6y=12,∵P在Q的左侧,∴P(0,0),Q(6,12);(ⅱ)证明:设M(x1,y1),N(x2,y2),联立方程组y=2x+m y=12x2−x,整理得x2﹣6x﹣2m=0,∴x1+x2=6,∴y1=2x1+m,y2=2=﹣2x1+m+12,设直线PM的解析式为y=k1x,∴2x1+m=k1x1,∴k1=2+mx1,∴y=(2+mx1)x,∴直线PM与CD的交点为(3,6+3mx1),设QN的解析式为y=k2x+b2,∴6k2+b2=12(6−x1)k2+b2=−2x1+m+12,解得k2=2−mx1b2=6mx1,∴y=(2−mx1)x+6mx1,∴直线QN与CD的交点为(3,6+3mx1),∴直线PM,QN,CD交于一点.14.(2022春•兴宁区校级期末)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BC,点P是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AP,CP,设P点的横坐标为m,△ACP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3)试探究:过点P作BC的平行线1,交线段AC于点D,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以点D,C,B,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将A(﹣3,0),B(1,0)代入y=x2+bx+c即可得到答案;(2)过点P作PM∥y轴交直线AC于点M,则P的坐标是(m,m2+2m﹣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AC的解析式,表示M的坐标,用m的代数式表示PM的长度,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3)分两种情况:①如图2,四边形CDEB是菱形,②如图3,四边形CBDE是菱形,根据两点的距离公式和菱形的边长相等列方程可解答.【解题过程】解:(1)将A(﹣3,0),B(1,0)代入y=x2+bx+c得:9−3b+c=0 1+b+c=0,解得:b=2c=−3,∴y=x2+2x﹣3;(2)如图1,过点P作PM∥y轴交直线AC于点M,∵A(﹣3,0),C(0,﹣3),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n,∴−3k+n=0 n=−3,∴k=−1 n=−3,∴AC的解析式为:y=﹣x﹣3,∵P点的横坐标为m,∴P的坐标是(m,m2+2m﹣3),则M的坐标是(m,﹣m﹣3),∴PM=﹣m﹣3﹣(m2+2m﹣3)=﹣m2﹣3m,∵点P是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3<m<0,∴S=12•PM•OA=32(﹣m2﹣3m)=−32m2−92m(﹣3<m<0);(3)分两种情况:①如图2,四边形CDEB是菱形,设D(t,﹣t﹣3),则E(t+1,﹣t),∵四边形CDEB是菱形,∴CD=BC,∴(t﹣0)2+(﹣t﹣3+3)2=12+32,∴t=∵t<0,∴t=∴E(+1②如图3,四边形CBDE是菱形,设D(t,﹣t﹣3),则E(t﹣1,﹣t﹣6),∵四边形CBDE是菱形,∴CE=BC,∴(t﹣1﹣0)2+(﹣t﹣6+3)2=12+32,∴t=0(舍)或﹣2,∴E(﹣3,﹣4);综上所述,点E的坐标为(1﹣3,﹣4).15.(2022春•兴宁区期末)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3,﹣2),点C(0,﹣5),顶点为点M,过点A作AB∥x轴,交y轴于点D,交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于点B,连接BC.(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点M的坐标;(2)若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上平移m(m>0)个单位,使平移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ABC的内部(不包括△ABC的边界),求m的取值范围;(3)若E为线段AB上一点,且BE:EA=3:1,P为直线AC上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以B、P、E、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将点A(3,﹣2),点C(0,﹣5)代入y=x2+bx+c,即可求解;(2)平移后的顶点坐标为(1,m﹣6),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由题意可知﹣4<m﹣6<﹣2,求出m的取值即可;(3)设P(t,t﹣5),Q(x,x2﹣2x﹣5),根据对角线分三种情况求解即可.【解题过程】解:(1)将点A(3,﹣2),点C(0,﹣5)代入y=x2+bx+c,∴9+3b+c=−2 c=−5,解得b=−2 c=−5,∴y=x2﹣2x﹣5,∴M(1,﹣6);(2)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为y=(x﹣1)2﹣6+m,∴平移后的顶点坐标为(1,m﹣6),∴抛物线的顶点在x=1的直线上,设直线CA的解析式为y=kx+b,∴3k+b=−2 b=−5,∴k=1b=−5,∴y=x﹣5,当x=1时,y=﹣4,∴﹣4<m﹣6<﹣2,解得2<m<4;(3)存在一点Q,使以B、P、E、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当y=﹣2时,x2﹣2x﹣5=﹣2,解得x=﹣1或x=3,∴B(﹣1,﹣2),∴AB=4,∵BE:EA=3:1,∴AE=1,∴E (2,﹣2),设P (t ,t ﹣5),Q (x ,x 2﹣2x ﹣5),①当BE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2−1=t +x −2−2=t−5+x 2−2x−5,解得t =x =或t =x =,∴Q ②当BP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1+t =2+x −2+t−5=−2+x 2−2x−5,解得x =t =或x =y =∴Q ③当BQ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1+x =2+t −2+x 2−2x−5=−2+t−5,此时无解;综上所述:Q16.(2022•肃州区模拟)如图,已知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B =4,交y 轴于点C ,对称轴是直线x =1.(1)求抛物线的关系式;(2)请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ACP 的周长最小,并求此时点P 的坐标.(3)动点M 从点O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到点B 停止),过M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N ,交线段BC 于点Q .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BOQ 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根据x轴上的点A、B关于直线x=1对称,AB=4,求得点A、B的坐标,再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解方程组即可得出答案;(2)点B与点A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BC的交点就是△ACP的周长最小时点P的位置,先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再求出点P的坐标;(3)分OQ=BQ或OB=BQ或OQ=OB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解题过程】解:(1)∵x轴上的点A、B关于直线x=1对称,AB=4,∴A(﹣1,0),B(3,0),把A(﹣1,0),B(3,0)代入y=﹣x2+bx+c中,得:−9+3b+c=0−1−b+c=0,解得b=2 c=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2)如图1,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是点B,连接BC,交对称轴直线x=1于点P.点P就是使△ACP 的周长最小的点.在y=﹣x2+2x+3中,令x=0,得y=3,∴C(0,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mx+n,则:n=33m+n=0,解得:m=−1 n=3,∴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当x=1时,y=2.∴P(1,2).(3)如图2,∵动点M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时间为t(t>0)秒,∴OM=2t,且0<t≤3 2,∴M(2t,0),∵MN⊥x轴,∴点Q的横坐标为2t,当x=2t时,y=﹣x+3=﹣2t+3=3﹣2t,∴Q(2t,3﹣2t),∴QM=3﹣2t,BM=3﹣2t,∴BM=QM,∵△BOQ为等腰三角形,∴OQ=BQ或OB=BQ或OQ=OB:①当OQ=BQ时,∵QM⊥OB,∴OM=BM,∴2t=3﹣2t,解得:t=3 4;②当OB=BQ时,在Rt△BMQ中,∵BM=QM,∠BMQ=9°,∴△BQ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Q=45°,BQ=,∴OB,即3=3﹣2t),解得:t=③当OQ=OB时,则点Q、C重合,此时t=0,而t>0,故不符合题意,综上述,当t=34秒或△BOQ为等腰三角形.17.(2022•鄂尔多斯)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2经过A(−12,0),B(3,72)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在抛物线上,过P作PD⊥x轴,交直线BC于点D,若以P、D、O、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的横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QCB=45°?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A,点B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解关于b,c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出点P的坐标,确定出PD∥CO,由PD=CO,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过点D 作DF ⊥CP 交CP 的延长线于点F ,过点F 作y 轴的平行线EF ,过点D 作DE ⊥EF 于点E ,过点C 作CG ⊥EF 于点G ,证明△DEF ≌△FGC (AAS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E =FG ,EF =CG ,求出F 点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CF 的解析式,联立直线CF 和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出点P 的坐标.【解题过程】解:(1)将点A (−12,0),B (3,72)代入到y =ax 2+bx +2中得:a−12b +2=0+3b +2=72,解得:a =−1b =7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72x +2;(2)设点P (m ,﹣m 2+72m +2),∵y =﹣x 2+72x +2,∴C (0,2),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c ,∴3k +c =72c =2,解得k =12c =2,∴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12x +2,∴D (m ,12m +2),∴PD =|﹣m 2+72m +2−12m ﹣2|=|m 2﹣3m |,∵PD ⊥x 轴,OC ⊥x 轴,∴PD ∥CO ,∴当PD =CO 时,以P 、D 、O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m 2﹣3m |=2,解得m =1或2∴点P 的横坐标为1或2(3)①当Q 在BC 下方时,如图,过B 作BH ⊥CQ 于H ,过H 作MN ⊥y 轴,交y 轴于M ,过B 作BN ⊥MH 于N ,∴∠BHC=∠CMH=∠HNB=90°,∵∠QCB=45°,∴△BH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H=HB,∴∠CHM+∠BHN=∠HBN+∠BHN=90°,∴∠CHM=∠HBN,∴△CHM≌△HBN(AAS),∴CM=HN,MH=BN,∵H(m,n),∵C(0,2),B(3,72),=3−m−n=m,解得m=94n=54,∴H(94,54),设直线CH的解析式为y=px+q,p+q=542,解得p=−13q=2,∴直线CH的解析式为y=−13x+2,联立直线CF与抛物线解析式得y=−x2+72x+2y=−13x+2,解得x=0y=2或x=236y=1318,∴Q(236,1318);②当Q在BC上方时,如图,过B作BH⊥CQ于H,过H作MN⊥y轴,交y轴于M,过B作BN⊥MH于N,同理得Q(12,72).综上,存在,点Q的坐标为(236,1318)或(12,72).18.(2022•武汉模拟)点P(﹣3,a)在抛物线y=x2﹣6上,过点P的直线l1:y=k1x+b1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F.(1)直接写出a的值;(2)如图(1),当点F在第四象限时,若PF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S,交y轴的负半轴于点T,且PS+FT=ST,求点F的坐标;(3)如图(2),过点P的另一条直线l2:y=k2x+b2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H,M,N分别为线段PF,PH 的中点,且k1+k2=﹣4,求证:直线MN与经过原点的一条定直线平行.【思路点拨】(1)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2)设F(m,m2﹣6),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到直线PF的解析式为y=(m﹣3)x+3m﹣6,利用已知条件可求得点S的坐标,将点S的坐标代入直线PF的解析式y=(m﹣3)x+3m﹣6,即可求得m的值,则结论可求;(3)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直线PF的解析式为y=k1x+3k1+3,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则得点P,点F的横坐标是方程x2﹣k1x﹣3k1﹣9=0的两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中点坐标的特征可得点M 的坐标,同理可求得点N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MN的解析式,利用直线平行的特征可得直线MN 与直线y=2x平行,则结论可得.【解题过程】(1)解:∵点P(﹣3,a)在抛物线y=x2﹣6上,∴a=(﹣3)2﹣6,∴a=3.(2)解:设F(m,m2﹣6),直线PF的解析式为y=k1x+b1,∴−3k1+b1=3mk1+b1=m2−6,解得:k1=m−3b1=3m−6,∴直线PF的解析式为y=(m﹣3)x+3m﹣6.∵PS+FT=ST,∴PF=2ST.∴x F﹣x P=2(x T﹣x S),∴m+3=2(0﹣x S),∴x S=−m3 2.∴S(−m32,0).将S(−m32,0)代入PF的解析式得:(m﹣3)(−m32)+3m﹣6=0,解得:m=33∵当点F在第四象限,∴m2﹣6<0.当m=3+m2﹣6=0,不合题意,舍去,当m=3m2﹣6=9﹣0,∴F(39﹣(3)证明:∵直线y=k1x+b1经过点P(﹣3,3),∴﹣3k1+b1=3,∴b1=3k1+3,∴直线PF的解析式为y=k1x+3k1+3,联立:y=x2−6y=k1x+3k1+3,∴x2﹣k1x﹣3k1﹣9=0.∴点P,点F的横坐标是方程x2﹣k1x﹣3k1﹣9=0的两根,∴x P+x F=k1.∵M为线段PF的中点,∴x M=x P x F2=k12,∴M(k12,k212+3k1+3),∵直线y=k2x+b2经过点P(﹣3,3),∴﹣3k2+b2=3,∴b2=3k2+3,∴直线PH的解析式为y=k2x+3k2+3,联立:y=k2x+3k2+3 y=x2−6,∴x2﹣k2x﹣3k2﹣9=0.∴点P,点H的横坐标是方程x2﹣k1x﹣3k1﹣9=0的两根,∴x P+x H=k2,∵N为线段PH的中点,∴x N=x P x H2=k22,∴N(k22,k222+3k2+3),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n,k+n=k212+3k1+3k+n=k222+3k2+3,解得:k=k1+k2+6 n=3−k1k22,∴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1+k2+6)x+3−k1k2 2.∵k1+k2=﹣4,∴直线MN的解析式为y=2x+3−k1k2 2,∴直线MN与直线y=2x平行,∵直线y=2x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直线MN与经过原点的一条定直线平行.19.(2022•枣庄)如图①,已知抛物线L: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0,3),B(1,0),过点A作AC∥x轴交抛物线于点C,∠AOB的平分线交线段AC于点E,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关系式;(2)若动点P在直线OE下方的抛物线上,连结PE、PO,当△OPE面积最大时,求出P点坐标;(3)将抛物线L向上平移h个单位长度,使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落在△OAE内(包括△OAE的边界),求h的取值范围;(4)如图②,F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OF成为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P作PG∥y轴,交OE于点G,设P(m,m2﹣4m+3),根据OE的解析式表示点G的坐标,表示PG的长,根据面积和可得△OPE的面积,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可得其最大值;(3)求出原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以及对称轴与OE的交点坐标、与AE的交点坐标,用含h的代数式表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列出不等式组求出h的取值范围;(4)存在四种情况: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证明△OMP≌△PNF,根据|OM|=|PN|,列方程可得点P 的坐标;同理可得其他图形中点P的坐标.【解题过程】解:(1)∵抛物线L: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0,3),B(1,0),∴1+b+c=0c=3,解得b=−4c=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2)如图,过P作PG∥y轴,交OE于点G,设P(m,m2﹣4m+3),∵OE平分∠AOB,∠AOB=90°,∴∠AOE=45°,∴△A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OA=3,∴E(3,3),∴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G(m,m),∴PG=m﹣(m2﹣4m+3)=﹣m2+5m﹣3,∴S△OPE=S△OPG+S△EPG=12 PG•AE=12×3×(﹣m2+5m﹣3)=−32(m2﹣5m+3)=−32(m−52)2+398,∵−32<0,∴当m =52时,△OPE 面积最大,此时,P 点坐标为(52,−34);(3)由y =x 2﹣4x +3=(x ﹣2)2﹣1,得抛物线l 的对称轴为直线x =2,顶点为(2,﹣1),抛物线L 向上平移h 个单位长度后顶点为F (2,﹣1+h ).设直线x =2交OE 于点DM ,交AE 于点N ,则E (2,3),∵直线OE 的解析式为:y =x ,∴M (2,2),∵点F 在△OAE 内(包括△OAE 的边界),∴2≤﹣1+h ≤3,解得3≤h ≤4;(4)设P (m ,m 2﹣4m +3),分四种情况:①当P 在对称轴的左边,且在x 轴下方时,如图,过P 作MN ⊥y 轴,交y 轴于M ,交l 于N ,∴∠OMP =∠PNF =90°,∵△O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P=PF,∠OPF=90°,∴∠OPM+∠NPF=∠PFN+∠NPF=90°,∴∠OPM=∠PFN,∴△OMP≌△PNF(AAS),∴OM=PN,∵P(m,m2﹣4m+3),则﹣m2+4m﹣3=2﹣m,解得:m=∴P②当P在对称轴的左边,且在x轴上方时,同理得:2﹣m=m2﹣4m+3,解得:m1=m2∴P③当P在对称轴的右边,且在x轴下方时,如图,过P作MN⊥x轴于N,过F作FM⊥MN于M,同理得△ONP≌△PMF,∴PN=FM,则﹣m2+4m﹣3=m﹣2,解得:m=m2=P ④当P 在对称轴的右边,且在x 轴上方时,如图,同理得m 2﹣4m +3=m ﹣2,解得:m =P综上所述,点P20.(2022•大方县二模)如图,抛物线y =ax 2+bx +2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已知B点的坐标为(4,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32,点D 是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当△BCD 的面积为74时,求点D 的坐标;(3)过点D 作DE ⊥BC ,垂足为点E ,是否存在点D ,使得△CDE 中的某个角等于∠ABC 的2倍?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D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含解析)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含解析)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x+m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 >0)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已知A (1,2)(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AO 、BO ,求△AOB 的面积.2.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是气体体积的反比例函数.已知当时,.(1)求出这个函数的表达式;(2)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球的体积应不小于多少立方米?3.如图,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在第一象限交于、两点.(1)则 ,  , (2)观察图像,请直接写出满足的取值范围.(3)若Q 为y 轴上的一点,使最小,求点Q 的坐标.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正半轴于点A ,B ,内切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 ,交直线于点C ,D (C 在点D 的左侧).kx()P kPa ()3mV 30.8m V =120kPa P =128kPa ()10ky k x=≠2y x b =-+()13A ,()3B n ,k =b =n =12y y ≥QA QB +364y x =-+P ABO ()0ky x x=>AB(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过点C ,D 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交于点E ,求的面积.5.如图1,点A (1,0),B (0,m )都在直线y =﹣2x+b 上,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点D 在x轴上,AD=3,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经过点C .(1)求k 的值;(2)将图1的线段CD 向右平移n 个单位长度(n≥0),得到对应线段EF ,线段EF 和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交于点M .①在平移过程中,如图2,若点M 为EF 的中点,求△ACM 的面积;②在平移过程中,如图3,若AM ⊥EF ,求n 的值.6.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AB 平行于y 轴,且交x 轴于点,点C 的坐标为,AC 交y 轴于点D ,连接BD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设点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点Q 是直线AC 上一点,若以点O ,P ,D ,Q CDE ky x=ky x=()0ky k x=>()10B ,()10-,AD =()0ky x x=>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Q 的坐标; (3)若点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且满足∠MDB>∠BDC ,请直接写a 的取值范围.7.某种商品上市之初采用了大量的广告宣传,其销售量与上市的天数之间成正比,当广告停止后,销售量与上市的天数之间成反比(如图),现已知上市30天时,当日销售量为120万件.(1)写出该商品上市以后销售量y (万件)与时间x (天数)之间的表达式;(2)求上市至第100天(含第100天),日销售量在36万件以下(不含36万件)的天数;(3)广告合同约定,当销售量不低于100万件,并且持续天数不少于12天时,广告设计师就可以拿到“特殊贡献奖”,那么本次广告策划,设计师能否拿到“特殊贡献奖”?8.在学习反比例函数后,小华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x>0)和的图象,两个函数图象交于A (x 1,y 2),B (x 2,y 2)两点,在线段AB 上选取一点P ,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 O (如图1).在点P 移动的过程中,发现PO 的长度随着点P 的运动而变化.为了进一步研究 PO 的长度与点P 的横坐标之间的关系,小华提出了下列问题∶(1)设点P 的横坐标为x ,PQ 的长度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x 1<x<x 2);(2)为了进一步的研究(1)中的函数关系,决定运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绘制函数的图象;①列表∶()M a b ,ky x=1y x=5y x =-+x 1234ym3n表中 m = ,n =;②描点∶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2中描出各点;③连线∶请在图2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观察函数图象,当x =时,y 的最大值为;(3)应用∶已知某矩形的一组邻边长分别为m ,n ,且该矩形的周长 W 与n 存在函数关系,求 m 取最大值时矩形的对角线长.9.如图,点P 为函数与函数图象的交点,点P 的纵坐标为4,轴,垂足为点B .(1)求m 的值;(2)点M 是函数图象上一动点,过点M 作于点D ,若,求点M 的坐标.10.若关于x 的函数y ,当时,函数y 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N ,令函数,我们不妨把函数h 称之为函数y 的“共同体函数”.(1)①若函数,当时,求函数y 的“共同体函数”h 的值;②若函数(,k ,b 为常数),求函数y 的“共同体函数”h 的解析式;(2)若函数,求函数y 的“共同体函数”h 的最大值;(3)若函数,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函数y 的最大值等于函数y 的“共同体函数”h 的最小值.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已知一块矩形草坪的两边长分别是2米与3米,现在要把这个矩形按照如图1的方式扩大到面积为1x 13122x 535234220W n=-+1y x =+()0my x x=>PB x ⊥()0m y x x =>MD BP ⊥12tan PMD ∠=1122t x t -≤≤+2M Nh -=4044y x =1t =y kx b =+0k ≠21y x x=≥()24y x x k =-++原来的2倍,设原矩形的一边加长a 米,另一边长加长b 米,可得a 与b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b=﹣2.某班“数学兴趣小组”对此函数进一步推广,得到更一般的函数y =﹣2,现对这个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探究,研究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1)类比反比例函数可知,函数y =﹣2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这个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  .(2)“数学兴趣小组”进一步思考函数y =|﹣2|的图象和性质,请根据函数y =﹣2的图象,画出函数y =|﹣2|的图象;(3)结合函数y =|﹣2|的图象解答下列问题:①求出方程|﹣2|=0的根;②如果方程|﹣2|=a 有2个实数根,请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12.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两点(在的左边),与y 轴交于C ,;双曲线经过抛物线的顶点,点的横坐标为1.123a +123x +123x +123x +123x +123x +123x +123x +123x +23y ax bx =++A B 、A B 3tan CAB ∠=(0)ky k x=≠23y ax bx =++D D(1)求抛物线和双曲线的解析式.(2)点P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且在第一象限,连接,求当四边形取得最大值时,点P 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大值.(3)若在此抛物线和双曲线上存在点Q ,使得,请求出点Q 的坐标.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两点.(1)分别求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在第三象限内的B 点右侧的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取一点P ,连接且满足.i )求点P 的坐标;ii )过点A 作直线,在直线l 上取一点Q ,且点Q 位于点A 的左侧,连接,试问:能否与相似?若能,求出此时点Q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4.定义:函数图象上到两坐标轴的距离都不大于的点叫做这个函数图象的“n 阶方点”.例如,点是函数图像的“阶方点”;点是函数图像的“2阶方点”.(1)在①;②;③三点中,是反比例函数图像的“1阶方点”的有 (填序号);(2)若y 关于x 的一次函数图像的“2阶方点”有且只有一个,求a 的值;(3)若y 关于x 的二次函数图像的“n 阶方点”一定存在,请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15.如图1,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 (2,a ),B 两点.BP CP 、ABPC QB QC =xOy y kx b =+my x=(14)A ,(4)B n -,PA PB ,15PAB S = l PB BQ QAB ABP (0)n n ≥1133⎛⎫⎪⎝⎭,y x =12(21),2y x =122⎛⎫-- ⎪⎝⎭,(11)--,(11),1y x=31y ax a =-+2()21y x n n =---+(0)ky k x=≠1y x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A ,B 两点的坐标;(2)M 是x 轴上一点,N 是y 轴上一点,若以A ,B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为边的平行四边形,求点M 的坐标;(3)如图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P ,Q 两点,点P 的横坐标为,点Q 的横坐标与点P 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连接,,,.若的面积是的面积的3倍,求m 的值.16.如图,直线AC 与双曲线交于A (m ,6),B (3,n )两点,与x 轴交于点C ,直线AD 与x 轴交于点D (-11,0),(1)请直接写出m ,n 的值;(2)若点E 在x 轴上,若点F 在y 轴上,求的最小值;(3)P 是直线AD 上一点,Q 是双曲线上一点,是否存在点P ,Q ,使得四边形ACQP 是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P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点(横坐标与纵坐标不相等)横坐标与纵坐标互换后得到的点叫这一点的“H 点”,如(2,-3)与(-3,2)是一对“H 点”.(1)点 和它的“H 点”均在直线 上,求k 的值;AB ky x=(2)m m >AP AQ BP BQ ABQ ABP ()60y k x=≠AF EF BE ++()m n ,y kx a =+(2)若直线 经过的A ,B 两点恰好是一对“H 点”,其中点A 还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一条抛物线 也经过A ,B 两点,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3)已知 ,B 为抛物线 上的一对“H 点”,且满足:, ,点P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若该抛物线上有且仅存在3个点P 满足△PAB 的面积为16,求 的值.18.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 =-2x+1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右侧),点A 横坐标为4.(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及点B 的坐标;(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关于x 的不等式-2x+10->0的解集;(3)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支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AB 是以AB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如图,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相交于点A (1,4)和点B (4,1),直线 的图象与y 轴和x 轴分别相交于点C 和点D ;(1)请直接写出当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将一次函数向下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EF ,直线EF 与x 和y 轴分别交于点E 和点F ,抛物线过点A 、D 、E 三点,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也称函数表达式);3y kx =+2y x=2y x bx c =++()()A m n m n <,()20y ax bx c a =++≠2m n +=3mn =-a b c ++kxkx()110k y x x=>22y k x n =+2y 12y y ≥22y k x n =+2y ax bx c =++(3)在(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PBF 是以BF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用尺规作图(圆规和无刻度直尺)画出点P 所在位置,保留作图痕迹,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交矩形的两边、于E 、F (E 、F 不与A 重合),沿着将矩形折叠使A 、D 重合.(1)当点E 为中点时,求点F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与对角线的关系;(2)如图2,连接.①的周长是否有最小值,若有,请求出最小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②当平分时,直接写出k 的值.21.如图1,四边形为正方形,点A 在y 轴上,点B 在x 轴上,且,,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正方形的顶点C .(1)求点C 的坐标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如图,将正方形沿x 轴向右平移m 个单位长度得到正方形A ′B ′C ′D ′,点A ′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n 值.(3)在(2)的条件下,坐标系内是否存在点P ,使以点O ,A ′,B ′,P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xOy (43)A -,(0)ky k x=<ABOC AC AB EF ABOC AC EF BC CD CDE CD ACO ∠ABCD 4OA =2OB =()0ky k x=≠2ABCD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8,0)、B (0,6)是矩形OACB 的两个顶点,双曲线y=(k≠0,x >0)经过AC 的中点D ,点E 是矩形OACB 与双曲线y =的另一个交点.(1)点D 的坐标为 ,点E 的坐标为 ;(2)动点P 在第一象限内,且满足S △PBO =S △ODE .①若点P 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点P 的坐标;②若点Q 是平面内一点,使得以A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你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Q 的坐标.23.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两点.(,,为常数)(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将一次函数向下平移个单位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值;(3)为轴上一点,若的面积为,求点的坐标.2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 为常数且)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其中,直线与y 轴、x 轴分别交于C ,D 两点.kxkx561y k x b =+2k y x=()41A -,()4B m ,1k 2k b 1y k x b =+m 2k y x=m P y PAB 3P 4y x =+ky x=0k ≠()13A -,4y x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的值最小,并求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3)在坐标平面中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Q ,A ,B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PA PB COD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解:把点A (1,2)代入y =-x+m ,得-1+m =2,∴m =3,∴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x+3;把点A (1,2)代入y =,∴k =1×2=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解:联立方程组{y =−x +3y =2x , 解得或,∴B (2,1),设直线y =﹣x+3与y 轴的交点为C ,∴C (0,3),∴S △AOB =S △COB -S △COA =×3×2-×3×1=1.5.【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即可;(2)先求出点B 的坐标,再求出直线与y 轴的交点C 的坐标,再利用S △AOB =S △COB -S △COA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答案】(1)解:设P 与V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当时,,所以,∴,∴P 与V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2)解:当时,,∴,∴为确保气球不爆炸,气球的体积应不小于.【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设,把V=0.8,P=120代入解析式计算可求得F 的值,则解析式可k x 2x12x y =⎧⎨=⎩21x y =⎧⎨=⎩1212F P V=0.8V =120P =1200.8F =96F =96P V =128P ≤96128V ≤0.75V ≥30.75m F P V=求解;(2)由题意可得关于V 的不等式,解这个不等式可求解.3.【答案】(1)3;4;1(2)解:0<x≤1或x≥3(3)解:作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连接,如图,∵,∴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 ′(−1,3).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A ′(−1,3),代入可得:∴,解得:.∴直线的解析式为,令,则,∴.【解析】【解答】(1)解:∵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像在第一象限交于、两点,∴,,∴,,∴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将点代入得;故答案为:3,4,1(2)解:由图像可得:满足的取值范围是或;A 'A B '()13A ,A B 'y ax c =+()31B ,331a c a c -+=⎧⎨+=⎩1252a c ⎧=-⎪⎪⎨⎪=⎪⎩A B '1522y x =-+0x =52y =502Q ⎛⎫ ⎪⎝⎭,()10k y k x=≠2y x b =-+()13A ,()3B n ,3k =31b =-+3k =4b =13y x =24y x =-+()3B n ,13y x=1n =12y y ≥01x <≤3x ≥【分析】(1)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求出k 、n 的值,再将点A 的坐标代入求出b 的值即可; (2)结合函数图象,利用函数值大的图象在上方的原则求解即可;(3)作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连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再将代入解析式求出y 的值,可得点Q 的坐标。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课时练习-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基础篇)(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课时练习-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基础篇)(人教版)

专题22.19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专题(基础篇)(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已知函数y=2x与y=x2﹣c(c为常数,﹣1≤x≤2)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常数c的值为()A.0<c≤3或c=﹣1B.﹣l≤c<0或c=3C.﹣1≤c≤3D.﹣1<c≤3且c≠02.函数y=kx﹣k与y=kx2的图象大致是()A.B.C.D.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a≠0,函数y=ax与y=ax2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有()A.0B.1C.2D.3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bx+ac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已知一次函数y=bax+c的图象如图,则二次函数y=ax2+bx+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6.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的图象开口向下,且经过第三象限的点P .若点P 的横坐标为﹣1,则一次函数y =(a ﹣b )x +b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7.已知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12x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c >0B .a +b =0C .b +c >aD .a +c <b8.已知,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y ax =与一次函数y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9.如图,一次函数1y x =与二次函数22y x bx c =++的图像相交于P 、Q 两点,则函数()21y x b x c =+-+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 .10.二次函数2441y ax bx =++与一次函数y =2ax +b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1.二次函数y =a (x ﹣2)2+c 与一次函数y =cx +a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12.已知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y ax bx =-和反比例函数cy 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acx b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a b ,若0ab >,则称点P 为“同号点”,下列函数的图象上不存在“同号点”的是( )A .23y x =-+B .22y x x =-C .5y x=-D .21y x x=+14.已知直线y ax b =+经过一、二、三象限,则抛物线2y ax bx =+大致是( )A .B .C .D .15.已知一次函数y bx c =-与二次函数2y ax bx c =++,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6.已知二次函数y=a(x−1)2−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c的大致图象可能是()A.B.C.D.二、填空题17.二次函数y=a(x﹣m)2+n的图象如图,则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不经过第___象限.=+的图象不经过第18.已知二次函数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ax bcy ax bx c____________象限19.函数y=x2+bx+c与y=x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bc>0;①b2﹣4c>0;①b+c+1=0;①3b+c+6=0;①当1<x<3时,x2+(b﹣1)x+c<0.其中正确的是_____.20.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1=x 2+c 与一次函数y 2=x+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_____.21.已知直线y 2x 1=-与抛物线2y 5x k =+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k =________,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三、解答题22.如图,正比例函数y 1=x 与二次函数y 2=x 2-bx 的图象相交于O (0,0),A (4,4)两点. (1)求 b 的值;(2)当 y 1< y 2 时,直接写出 x 的取值范围.23.如图,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于()30A -,和()10B ,两点,交y 轴于点()0,3C ,点C 、D是二次函数图像上的一对对称点,一次函数的图像过点B、D(1)求D点坐标;(2)根据图像直接写出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24.抛物线y1=ax2+bx+c与直线y2=kx+m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b,b2﹣4ac,a﹣b+c的符号;(2)若y1<0,指出x的取值范围;(3)若y1>y2,指出x的取值范围.25.设k≠0,若函数y1=kx+3,y2=(x﹣k)2+k和y3=(x+k)2﹣k的图象与y轴依次交于A,B和C三点,设函数y2,y3的图象的顶点分别为D,E.(1)当k=1时,请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函数y1,y2,y3的草图,并根据图象,写出你发现的两条结论;(2)BC长与k之间是正比例函数关系吗?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3)若①ADE的面积等于9,求y2随x的增大而减小时,x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A【分析】利用直线y=2x与y=x2﹣c(c为常数,﹣1≤x≤2)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由根的判别式求出c的值,即可求得直线的解析式.解:把y=2x代入y=x2﹣c,整理得x2﹣2x﹣c=0,根据题意△=(﹣2)2+4c=0,解得c=﹣1,把x=﹣1代入y=2x与y=x2﹣c得,c=3,把x=2代入y=2x与y=x2﹣c得,c=0,①当0<c≤3或c=﹣1时,函数y=2x与y=x2﹣c(c为常数,﹣1≤x≤2)的图象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故选A.【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根的判别式.2.B【分析】由选项中的二次函数图象可得k>0,可判定出一次函数的正确图象.解:由选项中的二次函数图象可得k>0,所以y=kx﹣k过一,三,四象限.故选B.【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及一次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二次函数及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3.C【分析】分a>0和a<0时,分别判断两函数的图象即可求得答案.解:当a>0时,则函数y=ax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y=ax2开口向上,故①正确,①错误;当a<0时,则函数y=ax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函数y=ax2开口向下,故①不正确,①正确;①两函数图象可能是①①,故选: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二次函数的图象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根据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可以判断a、b、c的正负,从而可以判断一次函数y=bx+ac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即可.解:由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可得:a>0,b>0,c>0,①ac>0,①一次函数y=bx+ac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故选:D.【点拨】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根据函数的图象得到a>0,b>0,c>0,由此再判断一次函数的图象.5.C【分析】由一次函数的图象判断出ba>0、c>0,再判断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进而求解.解:观察函数图象可知:ba>0、c>0,①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对称轴x=-2ba<0,与y轴的交点在y轴正半轴.故选:C.【点拨】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判断出ba>0、c>0.6.D【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可以判断a、b、a-b的正负情况,从而可以得到一次函数经过哪几个象限,本题得以解决.解: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a<0,b<0,当x=-1时,y=a-b<0,①y=(a-b)x+b的图象在第二、三、四象限,故选:D.【点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函数的思想解答.7.D【分析】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a >0,由对称轴得到b =a >0,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得到c <0,则abc <0;a +b >0,据此来进行一一判断即可.解:①抛物线开口向上,①a >0,①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22b a -=-, ①b =a >0,①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①c <0,①abc <0;a +b >0;故选项A 、B 错误;①b =a >0,c <0,①b +c <a ,a +c <b ,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故选:D .【点拨】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掌握二次函数的对称性.8.B【分析】题干中二次函数2y ax =的图象开口向下,可以判断出a 的符号为负,一次函数y bx c =+的图象与x 轴正方向夹角小于90°,且与y 轴交点在y 轴的正半轴,可以据此判断出b 、c 的符号皆为正,再去判断各选项哪个符合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解:①二次函数2y ax =的图象开口向下,①a <0,又①一次函数y bx c =+的图象与x 轴正方向夹角小于90°,且与y 轴交点在y 轴的正半轴,①b >0,c >0, 则2b a ->0,可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开口方向向下,对称轴在y 轴右侧,且与y 轴交点在y 的正半轴,选项B 图象符合,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题目比较简单,解决题目需要熟练掌握图象与系数的关系.9.A【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解: 由2y =x 2+bx +c 图象可知,对称轴x =2b ->0,0c <, 0b ∴<,抛物线21y x b x c =+-+()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故选项B ,C 错误, 抛物线21y x b x c =+-+()的对称轴为1122b b x --=-=, ①102b ->, ①抛物线y =x 2+(b -1)x +c 的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故选项D 错误,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明确二次函数2y ax bx c =++ 中各项系数的意义及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D【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4242b b x a a=-=-⨯;一次函数y =2ax +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02⎛⎫- ⎪⎝⎭b a ,再逐项判断即可求解. 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4242b b x a a=-=-⨯;一次函数y =2ax +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02⎛⎫- ⎪⎝⎭b a , A 、此时一次函数y =2ax +b 的图象没有过点,02⎛⎫- ⎪⎝⎭b a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此时一次函数y =2ax +b 的图象没有过点,02⎛⎫- ⎪⎝⎭b a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此时一次函数y =2ax +b 的图象没有过点,02⎛⎫- ⎪⎝⎭b a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此时一次函数y =2ax +b 的图象过点,02⎛⎫- ⎪⎝⎭b a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B【分析】可先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判断a 、b 的符号,再看二次函数图像开口方向与最值与实际是否相符,判断正误.解:A 、由一次函数y =cx +a 的图像可得0a <,0c <,此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应该开口向下,故A 错误;B 、由一次函数y =cx +a 的图像可得0a >,0c <,此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应该开口向上,图像顶点应在x 轴下方,故B 正确;C 、由一次函数y =cx +a 的图像可得0a <,0c >,此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应该开口向下,x =2时二次函数取最大值,故C 错误;D 、由一次函数y =cx +a 的图像可得0a >,0c >,此时二次函数的图像应该开口向上,图像顶点应在x 轴上方,故D 错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y =a (x ﹣2)2+c 的图象和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之间的关系.12.B【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和二次函数图象位置可得出:a ﹤0,b ﹤0,c ﹥0,由此可得出0ac <,一次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的负半轴,对照四个选项即可解答.解:由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可知:a ﹤0, 对称轴02b x a-=-> 0b ∴<, 由反比例函数图象分别在第一、三象限知:c ﹥0,0ac ∴<,∴一次函数y acx b =+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的负半轴,对照四个选项,只有B 选项符合一次函数y acx b =+的图象特征,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熟练掌握函数图象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13.C【分析】由题意,图象经过第一和第三象限的函数都是满足条件的,由此判断即可.解:由题意,图象经过第一和第三象限的函数都是满足条件的, 函数5y x=-的图象在二、四象限,不满足条件,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用特值法进行快速的排除.14.A【分析】由直线y ax b =+经过一、二、三象限,可确定00a b >>,,由0a >,抛物线开口向上,可判断D 不正确,由00a b >>,抛物线的对称轴x≠0,可判断C 不正确,由x=02b a-<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左侧可判断D 不正确,A 正确.解:①直线y ax b =+经过一、二、三象限,①00a b >>,,①0a >,抛物线开口向上,则D 不正确,①00a b >>,,①抛物线的对称轴x≠0,则C 不正确,由x=02b a -<, 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左侧,则D 不正确,A 正确,故选择:A .【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经过象限确定抛物线的位置,掌握抛物线的性质,特别是抛物线的性质与系数a b ,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5.D【分析】先根据各项中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a 、b 、c 的正负,二者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解:A 、由一次函数图象得:0b >,0c <,由二次函数图象得:0a <,0b <,0c >,矛盾,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由一次函数图象得:0b >,0c >,由二次函数图象得:0a <,0b <,0c >,矛盾,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由一次函数图象得:0b >,0c <,由二次函数图象得:0a >,0b >,0c >,矛盾,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由一次函数图象得:0b >,0c <,由二次函数图象得:0a >,0b >,0c <,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基本性质,并灵活根据图象分析是解题关键.16.C【分析】首先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得出a ,c 的值,进而利用一次函数性质得出图象经过的象限. 解:根据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则a >0,根据−c 是二次函数顶点坐标的纵坐标,得出c >0,故一次函数y =ax +c 的大致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故选:C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 ,c 的值是解题关键.17.二##2【分析】由二次函数解析式表示出顶点坐标,根据图形得到顶点在第四象限,求出m 与n 的正负,即可作出判断.解:根据题意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m ,n ),且在第四象限,①m >0,n <0,即m >0,n <0,则一次函数y =mx +n 经过一、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二象限.故答案为:二.【点拨】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及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8.二##2【分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y 轴的交点以及对称轴,可确定a ,b ,c 的符号,继而可判定一次函数y ax bc =+的图象不经过哪个象限即可. 解:开口向上,0a ∴>,与y 轴交于负半轴,0c ∴<,对称轴在y 轴左侧,02b a∴-<, 又①0a >,0b ∴>,0bc ∴<,∴一次函数y ax bc =+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二象限.故答案为:二.【点拨】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注意二次函数2y ax bx c =++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确定,也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19.①①【分析】根据函数y =x 2+bx +c 的图象得出a 、b 、c 的符号,对①进行判断;利用判别式的意义对①进行判断;利用x =1,y =1可对①进行判断;利用x =3,y =3对①进行判断;根据1<x <3时,x 2+bx +c <x 可对①进行判断.解:由图象开口向上,则a >0,对称轴在y 轴右侧,则a ,b 异号,故b <0,图象与y 轴交在正半轴,故c >0,则bc <0,故①错误;①抛物线与x 轴没有公共点,①①=b 2﹣4c <0,所以①错误;①x =1,y =1,①1+b +c =1,即b +c =0,所以①错误;①x=3,y=3,①9+3b+c=3,①3b+c+6=0,所以①正确;①1<x<3时,x2+bx+c<x,①x2+(b﹣1)x+c<0的解集为1<x<3,所以①正确.故答案为:①①.【点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利用两个函数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上下位置关系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可作图利用交点直观求解,也可把两个函数解析式列成不等式求解.20.0<x<1.【分析】首先将两函数解析式联立得出其交点横坐标,进而得出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可得:x2+c=x+c,解得:x1=0,x2=1,则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0<x<1.故答案为0<x<1.【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正确得出两函数的交点横坐标是解题关键.21.-17(2,3)【分析】根据交点的横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可得交点的纵坐标,把交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k的值.解:将x=2代入直线y=2x﹣1得,y=2×2﹣1=3,则交点坐标为(2,3),将(2,3)代入y=5x2+k得,3=5×22+k,解得k=﹣17,故答案为﹣17,(2,3).【点拨】考查了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x>22.(1)3b=(2)0x<或4【分析】(1)将点A (4,4)代入22y x bx =-进行解答即可得;(2)由图像即可得.(1)解:将点A (4,4)代入22y x bx =-得,1644b -=412b =解得3b =.(2)解:由图像可知,当0x <或4x >时,12y y <.【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比函数,二次函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函数的性质和二次函数的性质.23.(1)D (-2,3);(2)x <-2或x >1【分析】(1)根据点A 和点B 的坐标即可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然后利用C 、D 的对称性即可求出点D 的坐标;(2)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结论.解:(1)①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3,0)和B (1,0)两点,①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312-+=-1. 又点C (0,3),点C 、D 是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对对称点,①D (-2,3);(2)由图象可知:在点D 左侧和点B 右侧,一次函数的图象在二次函数的上方,即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值时,x <-2或x >1.【点拨】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以及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应用.24.(1)b <0,b 2﹣4ac >0,a ﹣b+c >0;(2)1<x <4;(3)x <1或x >5.【分析】(1)根据二次函数开口向上a >0,﹣2b a>0,得出b 的符号,再利用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个数得出b 2﹣4ac 符号,再利用x=﹣1时求出a ﹣b+c 的符号;(2)根据图象即可得出y 1=ax 2+bx+c 小于0的解集;(3)利用两函数图象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得出函数大小关系.解:(1)①二次函数开口向上a >0,﹣2b a>0,得出b <0, ①b <0,①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个数为2,①b 2﹣4ac >0,①x=﹣1时,y=a ﹣b+c ,结合图象可知,①a ﹣b+c >0;(2)结合图象可知,当1<x <4 时,y 1<0;(3)结合图象可知,当x <1或x >5时,y 1>y 2.【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结合图象比较函数的大小关系是初中阶段难点,同学们应重点掌握.25.(1)见分析,直线与两抛物线始终有两个交点;B 点在C 点上方;(2)BC 长与k 之间是正比例函数关系,见分析;(3)x≤3.【分析】(1)当k=1时,分别求出它们的解析式,画出图象;(2)求出B 与C 的坐标,求出BC=2k ,可知BC 与k 是正比例函数;(3)构造矩形求①BDE 的面积,利用面积求k 的值,进而求出y 2的函数解析式,从而求解. 解:(1)当k =1时,y 1=x+3,y 2=(x ﹣1)2+1和y 3=(x+1)2﹣1.如图,直线与两抛物线始终有两个交点;B 点在C 点上方;(2)B (0,k 2+k ),C (0,k 2﹣k ),①BC =(k 2+k )﹣(k 2﹣k )=2k ,①BC 长与k 之间是正比例函数关系;(3)由表达式可知:D(k,k),E(﹣k,﹣k),过D,E分别向x轴作垂线,过A,E分别向y轴作垂线,交点为O,P,E,N,则由OPEN构造长方形,①S△ADE=S PONE﹣S△APE﹣S△AOD﹣S△EDN=2k(3+k)﹣12k•(3+k)﹣122k•2k﹣12k•(3﹣k)=3k,①①ADE的面积等于9,①3k=9,①k=3,①y2=(x﹣k)2+k=(x﹣3)2+3,①对称轴是x=3,当y2随x的增大而减小时,x≤3.故答案为(1)见分析,直线与两抛物线始终有两个交点;B点在C点上方;(2)BC长与k 之间是正比例函数关系,见分析;(3)x≤3.【点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的判别;二次函数顶点,对称轴;三角形面积.能够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个函数的图象与解析式结合解题,同时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起到关键作用.。

广西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题型(三)函数图象与性质综合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广西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题型(三)函数图象与性质综合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题型(三) 函数图象与性质综合题1.(2017某某某某第10题)二次函数y =ax 2+bx +c (≠0)的图象如图,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4ac ﹣b 2<0;②3b +2c <0;③4a +c <2b ;④m (am +b )+b <a (m ≠1),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B )A .1B .2C .3D .42.(2017凉山州)已知抛物线222y x x m =+--与x 轴没有交点,则函数my x=的大致图象是( C )3.(2017某某)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与0)0(≠=≠+=m xmy m m mx y 的图象可能是( D )A B C D4.(2017某某)已知二次函数y = (x +m )2- n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 mx + n 与反比例函数mn y x=的图象可能是( C )A B C D5.(2017某某)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与反比例函数by x=y bx ac =+的图象可能是( B ) x yOD .x yOC . x yOB . x yOA .A. B . C. D . 6.(2017潍坊)一次函数b ax y +=与反比例函数xba y -=,其中0<ab ,b a 、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C )7.(2017某某)一次函数b ax y +=和反比例函数xcy =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可能是( C )A. B . C. D .8.(2017某某)0a ≠,函数a y x=与2y ax a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答案:D解析:如果a >0,则反比例函数a y x=图象在第一、三象限,二次函数2y ax a =-+图象开口向下, 排除A ;二次函数图象与Y 轴交点(0,a )在y 轴正半轴,排除B ; 如果a <0,则反比例函数a y x=图象在第二、四象限,二次函数2y ax a =-+图象开口向上,排除C ;故选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函数综合)1.如图,一次函数b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 y 4=的图像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的横坐标为1,又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0,3-C .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B 的坐标.2.已知一次函数y=(1-2x )m+x+3图像不经过第四象限,且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减小而减小。

(1)求m 的取值范围;(2)又如果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原点,已知点A 的坐标为(2,2), 点B 、C 在x 轴上,BC =8,AB=AC ,直线AC 与y 轴相交于点D .(1)求点C 、D 的坐标;(2)求图象经过B 、D 、A 三点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及它的顶点坐标.4.如图四,已知二次函数223y ax ax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与y 轴交于点C ,其顶点为D ,直线DC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又tan 1OBC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DC 的函数关系式; (2)求ABC △的面积.(图四)5.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3,1),将线段OA 绕着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OB .(1)求点B 的坐标; (2)求过A 、B 、O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设点B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 的对称点为C ,求△ABC 的面积。

6.如图,双曲线x y 5=在第一象限的一支上有一点C (1,5),过点C 的直线)0(>+-=k b kx y 与x轴交于点A (a ,0)、与y 轴交于点B .(1)求点A 的横坐标a 与k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该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另一交点D 的横坐标是9时,求△COD 的面积.7.在直角坐标系中,把点A (-1,a )(a 为常数)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A ',经过点A 、A '的抛物线2y ax bx c =++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2.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该抛物线的顶点为点P ,点B为)1m ,(,且3<m ,若△ABP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B 的坐标。

x图78.在直角坐标平面内,O 为原点,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像经过A (-1,0)和点B (0,3),顶点为P 。

(1)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P 的坐标;(2) 如果点Q 是x 轴上一点,以点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点Q 的坐标。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2y x bx c=-++经过点(1,3)A ,(0,1)B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其顶点坐标;(2)过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C , ①求△ABC 的面积;②在y 轴上取一点P ,使△ABP 与△ABC 相似,求满足条件的所有P 点坐标.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抛物线22y x =沿y 轴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沿x 轴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记作A ,直线3x =与平移后的抛物线相交于B ,与直线OA 相交于C . (1)求△ABC 面积;(2)点P 在平移后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如果△ABP 与△ABC 相似,求所有满足条件的P 点坐标.11.如图,直线OA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A(3,3),向下平移直线OA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B(6,m)与y 轴交于点C .(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 (2)求经过A 、B 、C 三点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设经过A 、B 、C 三点的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D ,对称轴与x 数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以O 、E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 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812.二次函数图像过A (2,1)B (0,1)和C (1,-1)三点。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该二次函数图像向下平移4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原二次函数图像上的A 、B 两点相应平移到A 1、B 1处,求∠BB 1A 1的余弦值。

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421+=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过点A 作CA ⊥AB ,CA =52,并且作CD ⊥x 轴. (1) 求证:△ADC ∽△BOA (2) 若抛物线c bx x y ++-=2经过B 、C 两点.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②该抛物线的顶点为P ,M 是坐标轴上的一个点,若直线PM 与y 轴的夹角为30°,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14.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 =ax 2-2ax +3(a <0)的图像与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 ,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顶点为P ,且OB =3OA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经过点A 、点B .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顶点P 的坐标;(3)平移直线AB 使其过点P ,如果点M 在平移后的直线上,且tan ∠OAM =23,求点M 的坐标.BABO xyP (第15题图)(图16)15.如图16,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四边形OABC 是等腰梯形,CB∥OA,OA=7,AB=4,∠COA=60°,点P 为x 轴上的—个动点,但是点P 不与点0、点A 重合.连结CP , D 点是线段AB 上一点,连结PD.(1)求点B 的坐标;(2)当∠C PD=∠OAB,且AB BD =85,求这时点P 的坐标.16. 如图,二次函数cbx x y ++-=241的图像经过点()()4,4,0,4--B A,且与y 轴交于点C .(1)试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试证明:CAO BAO ∠=∠(其中O 是原点);(3)若P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P 作y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此二次函数图像及x 轴于Q 、H 两点,试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QH PH 2=?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OC 的边BO 在x 轴正半轴上,边CO 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322==OB AB ,,矩形ABO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后得到矩形EFOD ,且点A 落在y 轴上的E 点,点B 的对应点为点F ,点C 的对应点为点D . (1)求F 、E 、D 三点的坐标;(2)若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点F 、E 、D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求点Q 的坐标,使得三角形QOB 的面积等于矩形ABOC 的面积?ABCDEFx y O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为原点,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2,0)、(1,33). 将△AOC 绕AC 的中点旋转180°,点O 落到点B 的位置,抛物线x ax y 322-=经过点A ,点D 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求证: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 (2)求a 的值并说明点B 在抛物线上;(3)若点P 是线段OA 上一点,且∠APD=∠OAB ,求点P 的坐标;(4) 若点P 是x 轴上一点,以P 、A 、D写出点P 的坐标.19.已知,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所示,A xy 32-=与边BC 相交于点D ,(1)求点D 的坐标;(2)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点A 、D 、O ,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在这个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O 、D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43+-=x 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和点B .二次函数c ax ax y +-=42的图象经过点B 和点C (-1,0),顶点为P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求出P 点坐标;(2)若点D 在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上,且AD ∥BP ,求PD 的长;x32-参考答案1、 解:(1)由点A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则414==y ,—(1分) 又点()4,1A 与()0,3-C 在一次函数图像上, 则⎩⎨⎧+-=+=b k b k 304,—(2分)解得⎩⎨⎧==31b k . (1分)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3+=x y .——(1分)(2)由⎪⎩⎪⎨⎧=+=x y x y 43,———(2分) 消元得0432=-+x x ,—(1分)解得1,421=-=x x (舍去),——(1分) ∴点B 的坐标是()1,4--.——(1分)2. 解:(1)∵一次函数y=(1-2x )m+x+3 即y=(1-2m )x+m+3 图像不经过第四象限且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减小而减小 ∴ 1-2m>0 , m+3≥0, (2分) ∴ ………(2分)根据题意,得:函数图像与y 轴的交点为(0,m+3), 与x 轴的交点为 …(1分)则 ………(1分) 解得m=0 或 m=-24(舍) …(1分)∴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1分)3.解:(1)过点A 作AE ⊥x 轴,垂足为点E .……1′∵点A 的坐标为(2,2), ∴点E 的坐标为(2,0).…1′∵AB=AC ,BC =8, ∴BE=CE , ………1′ 点B 的坐标为(-2,0),点C 的坐标为(6,0).…1′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0k ≠), 将点A 、C 得到: 132y x =-+.…1′ ∴点D 的坐标为(0,3). ……1′(3) 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y ax bx c =++(0a ≠), ∵ 图象经过B 、D 、A 三点, ∴4230,423 2.a b a b -+=⎧⎨++=⎩…2′解得:1,21.2a b ⎧=-⎪⎪⎨⎪=⎪⎩∴此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11322y x x =-++……1′ 顶点坐标为(2,38). …………1′4.解:(1) tan 1OBC ∠=,∴OB=OC=3, ∴B (3,0) ………(2分)将B (3,0)代入223y ax ax =-+ 0963a a =-+,∴1a =- ……(1分) ∴223y x x =-++;∴2(1)4y x =--+…(1分) ∴D(1,4),A(-1,0) …(2分) 将D(1,4)代入3y kx =+,∴1k =,3y x =+ ……………(2(2)14362ABC S ∆=⨯⨯= …………………(4分)213<≤-m ⎪⎭⎫ ⎝⎛-+0,123m m ()293m 213m 21=+⋅-+⋅m(图八)5.解:(1)过点A 作AH ⊥x 轴,过点B 作BM ⊥y 轴,由题意得OA=OB,∠AOH=∠BOM, ∴△AOH ≌△BOM-------------1分∵A 的坐标是(-3,1), ∴AH=BM=1,OH=OM=3 ∴B 点坐标为(1,3)---------2分 (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 2+bx+c则⎪⎩⎪⎨⎧==+-=++01393c c b a c b a --------3分 得0,613,65===c b 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x x y 613652+=-----2分 (3)对称轴为1013-=x -------1分 ∴C 的坐标为(3,518-)--------1分∴ 5232)5181(2121=⋅+⋅=⋅⋅=∆BC ABC h BC S --------------2分6.解:(1)∵点C (1,5)在直线)0(>+-=k b kx y 上,∴b k +⋅-=15, ∴5+=k b ,…1′ ∴5++-=k kx y .…1′∵点A (a ,0)在直线5++-=k kx y 上, ∴50++-=k ka .…1′ ∴15+=k a .………1′(2)∵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另一交点D 的横坐标是9, 设点D (9,y ),………1′∴95=y . ∴点D (9,95).……1′ 代入5++-=k kx y , 可解得:95=k ,………1′95095+-=x y . ………1′ 可得:点A (10,0),点B (0,950). ………2′∴BOCAODAOB COD S S S S ∆∆∆∆--= =1950219510219501021⨯⨯-⨯⨯-⨯⨯ …1′=)1110(95021--⨯ = )1110(95021--⨯ = 9200 =9222.……1′7.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ax bx c =++ 点A (-1,a )(a 为常数)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 A '(3,a )…………(1分) ∵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2 ∴2=c …………(1分)∵ 图像经过点A (-1,a )、A '(3,a ) ∴⎩⎨⎧=++=++a c b a a c b a 9…(1分) 解得⎩⎨⎧=-=21b a ……(2分)∴222++-=x x y …………………(1分) (2)由222++-=x x y =()312+--x 得P(1,3) 52=AP ……………(1分) ∵△ABP 是等腰三角形,点B 的坐标为)1m ,(,且3<m (Ⅰ)当AP=PB 时, 52=PB ,即 523=-m …(1分) ∴523-=m ……(1分)(Ⅱ)当AP=AB 时 ()()()()22221113111m --+--=--+--解得5,3-==m m ……(1分) 3=m 不合题意舍去, ∴5-=m ………(1分) (Ⅲ)当PB=AB 时()()()()2222111311m m --+--=-+-解得21=m ………(1分)综上:当523-=m 或-5或21时,△ABP 是等腰三角形.8.解:(1) 由题意,得103b c c --+=⎧⎨=⎩ (2分) 解得2b =,3c = (1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223y x x =-++ (1分) ()222314y x x x =-++=--+, ∴点P 的坐标是(1,4) (2分)(2) P (1,4),A (-1,0)∴2AP =20.(1分) 设点Q 的坐标是(x ,0) ∠PAQ =90°不合题意则()221AQ x =-,()22116PQ x =-+ (1分)当∠AQP =90°时,222AQ PQ AP +=,()()22111620x x ++-+=,解得11x =,21x =-(舍去) ∴点Q 的坐标是(1,0) (2分) 当∠APQ =90°时,222AP PQ AQ +=,()()22201161x x +-+=+,解得9x =,∴点Q 的坐标是(9,0) (2分)综上所述,所求点P 的坐标是(1,0)或(9,0).9.解:(1)将(1,3)A ,(0,1)B ,代入212y x bx c=-++, 解得52b =,1c =. …………2分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1225y x x =-++.………1分 ∴顶点坐标为(,)53328.……1分(2)①由对称性得(4,3)C .……1分 ∴1231413ABC S =--=.…1分②将直线AC 与y 轴交点记作D , ∵12ADBDBD CD ==,∠CDB 为公共角,∴△ABD ∽△BCD . ∴∠ABD =∠BCD .………1分1°当∠PAB =∠ABC时,PBAB ACBC=,∵BC ==AB ==,3AC =∴32PB =,∴1(0,5)2P . …………2分2°当∠PAB =∠BAC时,PBAB BCAC=, =, ∴310PB =, ∴2(0,13)3P .……2分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P 点有5(0,)2,13(0,)3. …………1分10.解: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2)1y x =-+.……2分 ∴A 点坐标为(2,1),……1分 设直线OA 解析式为y kx =,将A (2,1)代入 得12k =,直线OA 解析式为12y x=,将3x =代入12y x =得32y =,∴C 点坐标为(3,32).…………1分 将3x =代入22(2)1y x =-+得3y =, ∴B 点坐标为(3,3).…1分 ∴ABC34S=…2分(2)∵PA ∥BC ,∴∠PAB =∠ABC 1°当∠PBA =∠BAC 时,PB ∥AC ,∴四边形PACB 是平行四边形,∴32PA BC ==.…1分 ∴15(2,)2P . …1分2°当∠APB =∠BAC 时,APAB ABBC=,∴2AB AP BC =.又∵AB =103AP =…1分 ∴2P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P 点有5(2,)2,13(2,)3.…………1分11.解:(1)由直线OA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A(3,3)双曲线为:x y 9=,点B(6,m)代入x y 9= 得 23=m ,点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 b x y +=,由直线BC 经过点B ,将x 得29-=b…(1分) 所以,直线BC 的解析式为29-=x y … (1分)(2)由直线29-=x y 得点C(0,29-), 设经过A 、B 、C 三点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92-+=bx ax y将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292-+=bx ax y ,得⎪⎪⎩⎪⎪⎨⎧=-+=-+232963632939b a b a … (1分)解得⎪⎩⎪⎨⎧=-=421b a (1分)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94212-+-=x x y ………(1分) (3)存在 把294212-+-=x x y 配方得27)4(212+--=x y , 所以得点D(4,27), 对称轴为直线4=x …(1分) 得对称轴与x 轴交点的坐标为E(4,0). ………(1分)由BD=8,BC=72,CD=80,得222BD BC CD +=, 所以,∠DBC=90 ……(1分)又∠PEO=90,若以O 、E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 相似,则有:① DB PE BC OE =即22264PE = 得34=PE ,有1P (4,34) ,2P (4,34-) ② BC PEDB OE =即26224PE = 得12=PE , 有3P(4,12) ,4P (4,12-). …(3分) 所以,点P 的坐标为 (4,34) , (4,34-), (4,12) , (4,12-).12.(1)设y=ax 2+bx+c … 1’,代入A 、B 、C 坐标得⎪⎩⎪⎨⎧'++=-=++=311241 c b a cc b a 解得'1142 ⎪⎩⎪⎨⎧=-==c b a得142+-=x x y … 1’(2)BB 1=52 … 1’ cos ∠BB 1A 1=55 … 3’13.(1) ∵CD ⊥AB ∴∠BAC =90° ∴∠BAO +∠CAD =90°………(1分)∵CD ⊥x 轴 ∴∠CDA =90° ∴∠C +∠CAD =90°……(1分)∴∠C =∠BAO ……(1分) 又∵∠CDO =∠AOB =90° ∴△ADC ∽△BOA …………(1分) (2)①由题意得,A(-8,0),B(0,4) …(1分) ∴OA =8,OB =4,AB =54……(1分) ∵△ADC ∽△BOA ,CA =52 ∴AD =2,CD =4 ∴C(-10,4) ……(1分) 将B(0,4),C(-10,4)代入c bx x y ++-=2⎩⎨⎧=+--=4101004c b c ∴⎩⎨⎧-==104b c ∴4102+--=x x y ………(1分)③ M(0,3529+),M(0,3529-) M(53329--,0),M(53329-,0) ……(4分)14.解:(1)y =ax 2-2ax +3, 当0=x 时,3=y ∴)3,0(B ……… (1分) ∴3=OB ,又OB =3OA , ∴1=AO ∴)0,1(-A ………(2分)设直线AB 的解析式b kx y +=⎩⎨⎧==+-30b b k ,解得 3=k ,3=b∴直线AB 的解析式为33+=x y .……… (1分) (2))0,1(-A , ∴320++=a a ,∴1-=a ∴322++-=x x y 4)1(2+--=x …(2分)∴抛物线顶点P 的坐标为(1,4).………… (1分) (3)设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m x y +=3 点P 在此直线上,∴m +=34, 1=m∴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13+=x y ………… (1分)设点M 的坐标为)13,(+x x ,作ME x ⊥轴-若点M 在x 轴上方时, 13+=x ME ,1+=x AE在Rt △AME 中,由11323tan ++===∠x x AE ME OAM ,∴31=x ……(1分) ∴)2,31(M ……(1分) 若点M 在x 轴下方时, 13--=x ME ,x AE +=1在Rt △AME 中,由x x AE ME OAM +--===∠11323tan ,∴95-=x ∴)32,95(--M …… (1分) 综上所述: M 的坐标是)2,31(或)32,95(--……(1分)15.解:(1)作BQ ⊥x 轴于Q. ∵四边形OABC 是等腰梯形, ∴∠BAQ =∠COA =60° 在Rt △BQA 中,BA =4, BQ =AB ·sin ∠BAO =4×sin60°=32…(1分) AQ =AB ·cos ∠BAO =4×cos60°=2,……(1分) ∴OQ=OA -AQ=7-2=5 点B 在第一象限内,∴点B 的坐标为(5,32)……(1分) (2)∵∠CPA =∠OCP +∠COP 即∠CPD +∠DPA =∠COP +∠OCP 而∠CPD =∠OAB=∠COP =60° ∴∠OCP =∠APD ……(1分) ∵∠COP =∠PAD ……(1分)∴△OCP ∽△APD ……(1分) ∴AP OCAD OP =,∴OP ·AP =OC ·AD ……(1分) ∵85=AB BD∴BD =85AB=25,AD=AB -BD=4-25=23∵AP =OA -OP =7-OP ∴OP (7-OP )=4×23 …(1分) 解得OP =1或6∴点P 坐标为(1,0)或(6,0)…………(2分)16、解:(1)∵点()0,4A 与()4,4--B 在二次函数图像上,∴⎩⎨⎧+--=-++-=c b c b 444440, 解得⎪⎩⎪⎨⎧==221c b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21412++-=x x y .————(2+1+1分)(2)过B 作x BD ⊥轴于点D ,由(1)得()2,0C ,———(1分)则在AOC Rt ∆中,2142tan ===∠AO CO CAO ,又在ABD Rt ∆中,2184tan ===∠AD BD BAD ,———(1分) ∵BAD CAO ∠=∠tan tan ,—(1分) ∴BAO CAO ∠=∠.———(1分)(3)由()0,4A 与()4,4--B ,可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21-=x y ,—(1分)设()44,221, x x x P -⎪⎭⎫ ⎝⎛-, 则⎪⎭⎫ ⎝⎛++-22141,2x x x Q , ∴22141,2122212++-=-=-=x x QH x x PH . ∴2214122122++-=-x x x .——(1分)当4212122++-=-x x x , 解得 4,121=-=x x (舍去),∴⎪⎭⎫ ⎝⎛--25,1P .———(1分) 当4212122--=-x x x ,解得 4,321=-=x x (舍去),∴⎪⎭⎫ ⎝⎛--27,3P .———(1分) 综上所述,存在满足条件的点,它们是⎪⎭⎫ ⎝⎛--25,1与⎪⎭⎫⎝⎛--27,3.17.解:(1)联结AO ,矩形ABOC 322==OB AB ,40=∴A ---------------(1分)矩形ABOC 绕点O 逆时针旋转后得到矩形EFOD ,A 落在y 轴上的点E4==∴EO AO )4,0(E ∴ ----------------(1分)过D 点作DH ⊥X 轴于H ,AOB DOH ABO DHO ∠=∠∠=∠, , DHO ∆∴∽ABO ∆AO DOOB HO AB DH ==∴4,2,32,2====AO DO OB AB 3,1==∴OH DH )1,3(-∴D ----------------(1分) 同理求得)3,3(F ∴-------------(1分)(2)因为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点F 、E 、D ⎪⎩⎪⎨⎧+-=++=∴43314333b a b a求得:4,33,32==-=c b a --(3分) 所求抛物线为:433322++-=x x y -(1分)(3)因为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有点Q ,使得三角形QOB 的面积等于矩形ABOC 的面积设三角形QOB 的OB 边上的高为h ,则3223221⨯=⨯⨯h ,所以4=h --------------(1分)因为点Q 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 )4,(x Q ∴23.0,433324212==++-=∴x x x x ------(1分)所以Q 的坐标是)4,0(或)4,23(------------------(2分)18.(1)证明:∵△AOC 绕AC 的中点旋转180°, 点O 落到点B 的位置,∴△ACO ≌△CAB . ………1′ ∴AO=CB ,CO=AB ,……1′ ∴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 …………1′(2)解:∵抛物线x ax y 322-=经过点A , 点A 的坐标为(2,0),……1′ ∴0344=-a ,解得:3=a . …1′ ∴x x y 3232-=.∵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 ∴OA ∥CB .∵点C 的坐标为(1,33),…………1′ ∴点B 的坐标为(3,33). ………1′把3=x 代入此函数解析式,得:333639332332=-=⨯-⨯=y . ∴点B 的坐标满足此函数解析式,点B 在此抛物线上. …1′ ∴顶点D 的坐标为(1,-3). …1′(3)联接BO , 过点B 作BE ⊥x 轴于点E , 过点D 作DF ⊥x 轴于点F . tan ∠BOE =3,tan ∠DAF=3, ∴tan ∠BOE=tan ∠DAF . ∴∠BOE=∠DAF . …1′ ∵∠APD=∠OAB , ∴△APD ∽△OAB . ……1′设点P 的坐标为(x ,0), ∴OB AD OA AP =, ∴6222=-x ,解得:34=x ………1′ ∴点P 的坐标为(34,0).(4))0,1(1P ,)0,1(2-P ,3(3,0)P ………2′19.解:(1) D 在BC 上,BC ∥x 轴,设D (x ,-2)---------(1分)D在直线xy 32-=上 ∴3322=-=-x x------(2分) ∴D (3,-2)-----(1分)(2) 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点A 、D 、O ∴⎪⎩⎪⎨⎧-=++==++23900416c b a c c b a 解得:⎪⎪⎪⎩⎪⎪⎪⎨⎧=-==03832c b a ------(3分)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x x y 38322-=----(1分)(3)假设存在点M ,使O 、D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①若以OA 为底,BC ∥x 轴,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点M 的坐标为(21-,)--------(1分) ②若以OD 为底,过点A 作OD 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为点M直线OD 为x y 32-= ∴直线AM 为3832+-=x y ∴=+-3832x x x 38322- 解得:4,121=-=x x (舍去) ∴点M 的坐标为(310,1-)----------(2分)若以AD 为底,过点O 作AD 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为点M直线AD 为82-=x y ∴直线OM 为x y 2= ∴=x 2xx 38322- 解得:0,721==x x (舍去) ∴点M 的坐标为(14,7)-----------(1分)∴综上所述,当点M 的坐标为(21-,)、(310,1-)、(14,7)时以O 、D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第2520.解:(1)因为直线343+-=x 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和点B .由,0=x 得3=y ,0=y ,得4=x , 所以)0,4(A )3,0(B ………1分把)0,1(-C )3,0(B 代入c ax ax y +-=42中,得 ⎩⎨⎧=++=043c a a c , 解得⎪⎩⎪⎨⎧-==533a c ……2分 ∴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512532++-=x x y ……1分527)2(532+--=x y ,P 点坐标为P )527,2( ………1分(2)设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与直线343+-=x y 交于E 点,与x 轴交于F 点 把2-=x 代入343+-=x y 得,23=y , ∴)23,2(E , ∴103923527=-=PE ………1分 ∵PE//OB ,OF=AF , ∴AE BE = ∵AD ∥BP ,∴DE PE =,5392==PE PD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