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范氏家族的坟墓和祠堂

合集下载

河南方城县金汤寨村北宋范氏家族墓石俑群研究

河南方城县金汤寨村北宋范氏家族墓石俑群研究

河南方城县金汤寨村北宋范氏家族墓石俑群研究作者:孔德馨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3期摘要:河南南阳方城县范氏家族墓地年代清晰,出土随葬俑较多,制作工艺精湛。

石俑服饰刻画精细,生动写实,代表了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官绅士族仆役、侍女的典型服饰。

对该墓葬俑的研究,能让我们深入、全面地了解该时期的文化内涵,从服饰研究的角度来窥探北宋中原地区的文化变迁。

关键词:随葬俑;北宋石俑;方城县金汤寨;宋代服饰1 墓葬基本情况宋代范致虚家族墓地主要是范致虚的父亲、母亲、兄弟等人的墓地。

据史料考证,范致虚是福建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宋徽宗朝历任中书舍人、尚书左丞、知东平府等职。

建炎初年,他“徙知邓州,充南道都总管”,邓州即今天河南南阳市邓县,其父范通直“随其流寓方城”,死后即葬于方城县金汤寨,范致虚的母亲也葬于金汤寨附近,不过范致虚本人并没有葬于家族墓地。

建炎三年(1129),范致虚“复资政殿学士、知鼎州。

死于赴任途中,年六十有余”。

河南南阳方城县发现的范氏家族墓地目前记录较为清晰的有:1958年河南省方城县盐店庄宋代墓葬,据发掘出的砖铭可知该墓主人是范致虚的母亲彊氏,墓葬年代是宣和元年(1119);1971年,方城县金汤寨发现一宋墓,根据出土的铭文砖可知墓主人是范致虚的父亲范通直,墓葬年代是绍圣甲戌年(1094);1986年方城县金汤寨又一宋墓被发现,该墓出土了3块墓石和一批墓砖,墓主人是范通直的儿子、范致虚的兄弟范致祥,墓葬年代是崇宁三年(1104)。

另外,在范致祥墓的发掘报告中提到了《方城地方志》有记载,范致虚其弟范致厚的墓在距金汤寨约11千米的招扶岗,清光绪初年在范致厚墓旁发现了范致厚侄女范颐奴的墓志。

可惜的是,这两个墓并没有详细的墓葬记载。

据发掘报告可知,彊氏墓与范通直墓均为砖券单室墓;范致祥墓封土不存,是砖石结构墓葬。

三个墓都有被扰乱挖开的痕迹,其中范致祥墓两次被盗,仅清理出器物2件:1件铜镜和1件残瓷碗。

范氏宗源史(部分)

范氏宗源史(部分)

范氏宗源史(部分)范氏宗源史部分:范氏源流序:(初稿内容)范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五十三位,皆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六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5%左右,多以南阳、高平、钱塘、敦煌、汝南、河内、山阳、外黄为郡望。

(一)范氏大相:东周时期:公元前592年,士会仕晋有功,得封于范邑(今河南范县),以邑为姓,范氏由此发祥。

春秋时期六卿之乱,范氏被智伯赶出晋国,有范氏族人徙居南阳顺阳;三家分晋后,范氏采地入魏,居今河南、河北、山西之间。

战国时期南阳范蠡入楚仕宦而定居湖北。

秦汉之际,范氏已徙至今安徽、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西汉中叶:度辽将军范明友,因北击乌桓有功,封平陵(今山东历城)侯,其大部子孙回迁南阳。

范明友裔孙范馥在东汉末年为避董卓之乱而迁居钱塘,这一时期还形成范氏的另两大郡望,汝南范氏是东汉金乡侯范式之后,河内范氏是东汉司隶校尉范滂之后,范滂初居汝南,后裔中的一部徙河内,一部徙代郡(今山西大同)。

西晋时期:永嘉之乱,南阳顺阳的范坚(左将军范晷第四子)避乱江南,范汪(范晷之孙)南渡,其后代落籍于丹阳(今安徽当涂),后分出一支移居甘肃敦煌,并派生出怀州范氏。

南阳范氏居江南者,在东晋南朝之间人才济济,光耀史册。

唐朝时期:安史之乱,河内人范坤举家十八口迁杭州,又迁南京,再迁福建宁化黄竹迳,是为范氏入闽始祖。

唐朝宰相范履冰(汝南范滂后裔)为唐朝范氏的最高官,其六世孙范隋在唐懿宗时调任浙江丽水县丞,后因战乱不得北归,遂定居苏州吴县。

宋朝时期:入闽的范氏有移居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丰等地,此期范隋的后裔出了个大名鼎鼎的范仲淹,范仲淹去世后葬河南府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今河南伊川彭婆乡许营村),其子孙因守墓之故居洛阳。

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兵南侵,范仲淹裔孙大举外迁避难,有嫡孙范正国开基江西临川。

明朝时期:范仲淹十四代孙范昌期从苏州回中原主祠,明洪武年间,范正国的十世孙范岳山任隆庆仓大使,因失职被充军沈阳,其三子范孝文一支世居沈阳,并在东北繁衍昌盛起来。

惠山古镇范仲淹祠堂的简介

惠山古镇范仲淹祠堂的简介

惠山古镇范仲淹祠堂的简介
范氏宗祠是无锡范氏的宗祠祖殿,始建于宋代,原址在惠山
古镇范巷村,占地约3000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初年。

在其存在
的1000多年里,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修缮,至今保存完整。

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四年(1824年)重修,是无锡境内保存最完
好的古祠堂之一。

范氏宗祠是范氏族人祭祀先祖的场所,在中国宗祠史上占有
重要的地位。

祠内有四根石柱,从南到北排列着四对“人”字形
石条。

祠内有一座“人”字形的石碑,上刻《范仲淹祠堂记》。

其中一块石碑上刻有“天下名都”四个大字,据说是由明代大文
学家、书法家杨守敬手书。

碑文是明朝成化年间进士、曾任吏部
主事的许衡所作。

在这座祠堂里还珍藏着一块乾隆年间范氏族人
所立的匾额——“天地名都”四字的石匾。

范仲淹祠堂位于惠山古镇范巷村中心位置,范巷村是无锡的
古村落之一,古称“范里”,相传因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
文学家范仲淹而得名。

—— 1 —1 —。

范氏 万笏堂

范氏 万笏堂

范姓
堂号:万笏堂
郡望:高平郡
堂联:义田世泽
墨帐家声
《唐朝宰相世系表》说:“周宣王时有大夫杜伯无辜被杀,其子隰权逃往晋国,被晋国任命为士师(法官),他的曾孙因功受封于随,史称随会,后又封于范(今河南范县),又称范会,其子孙有一支以范为姓。

” 范氏得姓后,世为晋国上卿。

公元前493年,“六卿内争”,范姓人开始散居北方各地,《百家姓》列范氏为高平郡(山东金乡县)。

在范姓的发展史上,名人辈出,最有影响的是宋代宰相、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69-1052年)貴显时,在苏州城郊置良田千亩称为义田。

用于祭祀和族中鳏寡孤独的给养以及兴办学校,资助读书应举,培养本族氏子,死后葬于苏州万笏山(今江苏吴县灵岩北天平山),此地系花冈岩山丘枫树遍野,有万山红霞,万笏朝天之誉。

其一生丰功伟绩被后人传颂。

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光辉思想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和千古名句。

其子范纯仁,官至宰相,自幼好学,夏夜蚊虫叮咬亦不肯罢读,乃置灯帐中啃读,使其蚊帐变成墨色,及考取仕途,夫人收其帐,名曰墨帐,以此教育子孙勤奋读书。

为纪念范仲淹父子,后裔以“万笏”为堂号,以“义田世泽、墨帐家声”为堂联。

范 氏 宗 祠

范  氏  宗  祠

范氏宗祠
位于今黄沙岗镇长沙铺村。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年,建筑有槽门,面对钧山小尖峰,艮坤兼寅申向(即东北——西南)。

占地0.07公顷,五进,砖木结构,迎面为歇山式重檐建筑,楼宽18米,高8米,进身6米;分两层,下层前廊由六根主柱支撑,上为斗拱结构,彩绘明瓦,中开三门,正中大门上匾书“范氏宗祠”,且配置有内、外各一套室内木质戏台。

大门两边楹联为“承先祖常思天下忧乐,励后贤永怀世上清风”。

风雨檐下中间柱两边为九修谱时的楹联。

“承圣清志族众谨循先祖遗训,创范氏业子孙永葆世代清风”,再两边柱为范仲淹先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祠堂上厅前主柱楹联为前辈所撰:“传信勿传疑,水之源木之本由槎村迁居而来,地之相处伊迩,祖近不祖远,元之季明之初自圣清创基以后,世之相接非遥。

”第二层镶花窗21扇,正中悬挂匾额上书“龙飞选俊”,祠内风雨檐下有“父子兄弟三进士”匾,主厅正面后梁挂“正义堂”匾,下有范氏祖宗牌位。

祠堂构件精细,雕刻花鸟鱼虫、麒麟献瑞、文臣武将,气韵生动,古朴优美。

清乾隆三年戊午(1738年)重修,稍向右,对钧山玉屏不合老向,嘉庆十年乙丑(1805)年再次重修移掇,宜改前楼大高。

第二次重修距今近200年,部分木梁及外墙危及坍塌。

由时任高安市常委范湧华倡议本村合族捐资重修。

于2003年农历癸未年五月初六动工,对樵楼原比后屋顶高29厘米,则将后屋顶加高33厘米,与樵楼持平。

在重修过程中,完全保持仿照原始结构不变,共耗资人民币17.8万元。

2004年8月16日高安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范氏家谱——精选推荐

范氏家谱——精选推荐

范⽒家谱范姓村民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学家范仲淹的后嵊州市⽯璜镇范油车村的范姓代?前段时间,范油车祠堂的⼏根⽯柱⼦上与范仲淹有关的对联似乎为这个说法提供了依据。

范油车⼈对“⾃⼰的祖先来⾃苏州”的说法有了新的注解(范仲淹祖籍陕西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

范油车村⽬前有村民800多⼈,其中90%姓范。

范油车村⽀书邹苗歆告诉记者,对联的发现及考证富有戏剧性。

原来,为配合嵊州市⼩康⽰范村建设,今年年初范油车村拆除了已经摇摇欲坠的祠堂,建⽴公共服务中⼼。

祠堂有近40根粗壮的⽯柱⼦,其中⼀些⽯柱⼦上刻着⼀些字,只是时⽇久远,模糊不清,也没有⼈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

后来,这些⽯柱⼦以5000元的价格被卖到绍兴。

两个⽉后,绍兴传来消息,说这些⽯柱⼦上的对联与范仲淹有关。

原来,买⽅对⼏根⽯柱⼦进⾏了清洗和着⾊,字迹变得清晰起来,对联的内容也⼀⽬了然。

这个消息让范油车村以及⽯璜镇的⼀些⽂化⼈⼤吃⼀惊,⼏经周折他们于今年10⽉份把⽯柱⼦重新买了回来。

⽯柱对联似与范公有关昨⽇上午,在范油车村⼝,记者见到了这些见证历史的⽯柱⼦。

其中⼏根已经被⽤来建造纪念范仲淹的亭⼦。

其中⼀副对联这样写着:“海外传声名相业,⼀朝莫并;族中蒙养济义⽥,千古常留。

”范仲淹曾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对联讲的是他的为⼈和功绩。

还有⼏幅对联因为字迹模糊,辨认不清。

不过,记者发现其中⼀副对联上有“⽂正”两字,“⽂正”是范仲淹的谥号,这也似乎说明了对联的确与范仲淹有关。

从这些对联刻写的年代来看,都是在范仲淹第⼗⼆世孙以后,这表明祠堂也是在那之后修建的。

家谱对祖先也有记载为进⼀步证明范仲淹是⾃⼰的祖先,邹苗歆建议查询家谱。

后来,⼈们在80多岁范姓⼈⽒唯⼀保留下来的家谱。

这部家谱共四本,修订于的范承法⽼⼈家⾥,找到了范油车村范姓1937年,⾥⾯清清楚楚地写明了范仲淹是范油车⼈的祖先,还说范仲淹的第三个⼉⼦在此定居后,繁衍出了后代。

从家谱看,⽬前范油车村的范姓范姓村民中最远的已经是范仲淹的第四⼗代世孙了。

蜀学研究与文物资料——宋代成都范氏墓志新见

蜀学研究与文物资料——宋代成都范氏墓志新见
第2 9卷第 5期
V0 . 9. . 1 2 No 5
西 华 大 学 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哲
Junl f iu nvrt P isp y& Sca Si cs ora o h aU i sy( hl o h X ei o oil ce e) n
21 0 0年 l O月

I sg t n Epi p s o h a a l n S n n sy n ih s o t h ft e F n f mi i o g Dy a t a y
HU h o x Z a .i
( colfHioya dC l r, i u nU i r t, hn d , i un 60 6 C ia Sho s r n u ue Sc a n e i C eg u Sc a , 10 4, hn ) o t t h v sy h
0c . 01 t2 0

蜀学研 究 ・
蜀学 研 究 与 文 物 资 料
— —
宋代 成都 范 氏墓 志 新 见
胡 昭 曦
( 川 大 学历 史文 化 学 院 四 川成 都 四
60 6 ) 10 4

要: 宋代 成都 范氏 家族是重要 的学术 家族和政治 家族 , 已有研 究系统 清理其世 系者寥寥 , 且极 少利 用文物
中图 分 类 号 : 8 0 9 K 7 .5 K 2 . ; 87 4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80 ( 00 0 17 5 5 2 1 )5—0 1 0 0 5— 6
S hu Xue S u nd Cu t r lc t dy a lu e Reis
宗 的二百 年 间( 0 9 l3 ) 该 家 族 有 进 士 2 1 1一 2 3 , 7人 、 任 官职者 5 1人 ( 内中书侍 郎 1人 、 翰林 4人 ) 被列 ,

范公祠作文

范公祠作文

范公祠作文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题记走进范公祠,映入眼帘的是肃穆、庄严的气氛。

穿过牌坊,就来到了殿门口,两旁立有石狮子和两个威武的侍卫。

只见石碑上刻着“文正遗风”四字,让人感受到这种遗风流传至今的精神力量。

踏上台阶,便能望见庭院深深的范公亭。

红色琉璃瓦顶在阳光下熠熠发亮;朱漆廊柱透露出一股皇家宫廷风韵,大气磅礴。

据说当年苏轼还为它写诗呢!亭子分为三层,环绕着中间一个大池塘。

水波荡漾,清澈明净,池中倒影历历可数,鱼儿在水中嬉戏。

夏天的傍晚坐在亭子里欣赏美景是件十分惬意的事情。

轻风徐来,杨柳依依。

湖边的老树枝繁叶茂,微风拂过,柳条随风摇曳。

站在亭子中央放眼望去,远处的青山被夕阳照射得金黄一片。

偶尔一阵凉爽的风吹来,那舒服劲儿简直令人陶醉。

湖面的荷花绽开了笑脸,绿油油的荷叶连成一片。

蜻蜓飞过来,停在花瓣上,悠闲地扇动着翅膀。

莲蓬头的喷泉咕嘟咕嘟冒出热腾腾的水汽。

若是置身其中,恍如仙境……咦?奇怪,我怎么会在这里?我不是应该在学校吗?哦,原来刚才我们班在参观范公祠啊。

正厅内挂着一幅画像,旁边书写着几行小字:大宋真宗天禧五年,仲淹诞辰八百六十周年,本朝加封他谥号为“文正”,因而定居于此,后人称此地为范公祠。

这也是为什么范公祠又叫文正祠的缘由吧。

仔细端详画像,其眉宇之间透露出淡然与超脱,仿佛置身世俗之外,在冥思遐想。

真宗赐给他的匾额上用“大名鼎鼎”四字点缀,旁边则写道:范希文公之墓。

后来,人们便将这块墓地称作“范公井”或者“范公园”。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最后一级台阶。

仰视高耸的山墙上的斗拱、梁枋等建筑构造,没错,这是范公祠。

一座朴素无华却十分优雅的庭院落入眼帘。

此时的我不禁回想起以前听过的故事:“范仲淹出生于大富之家,衣食无忧,幼年读书的时候聪颖过人,但是家境贫寒,父亲只好教他每日早晨在城门附近捡一些破旧布料回家做成衣裳卖掉换钱养活自己。

也许他并未把那份苦楚铭记心底,待后来发达了却捐献了一部分钱财来修缮寺庙。

谒范公墓怀古

谒范公墓怀古

知识文库 第01期33谒范公墓怀古司小龙范仲淹祖籍苏州吴县,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谥号"文正",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世称范文正公。

范公墓被当地人成为“范园”,位于河南郑州和洛阳之间,西距郑州140公里,东距洛阳25公里,行驶在郑(州)少(林寺)洛(阳)高速公路上,可见范文正公高大的汉白玉雕像立于其北。

此像是一个叫作范振国的范氏后人于2002年所立,雕像中的范公头戴进贤冠,身着官服,左手后背,右手执书卷于胸前,遥望着远方,威严肃穆。

1 心中的范公《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自初中学到,无数次或背诵或默念,品味其中的深意,想象着范公的伟岸和深邃,每一次都有新的体会和领悟。

在《岳阳楼记》中,范公无意标新立异,无意抢占道德制高点,只借圣贤之力,抑制浮华之风,重振改革正气。

故假托古人立言: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来叙心中早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公眼中,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民众才是真正的天下,位列家、国、天下中的最高级。

相比孟子的君王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范公的思想显然更加清晰:范公的忧乐情感是破立在悲喜情绪之上的,前者为公,后者为私;不止君王要忧国忧民,每一位官员,都要为民着想;不仅要忧乐与共,更要先忧后乐。

心中的范公堪为人杰臣范, 其志为“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然终能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府为循吏,在朝廷为重臣,在边境为悍将,在文坛为领袖,在杏坛为严师,在乐坛为知音,在书坛为大家。

南宋人认为“本朝人物以范公为第一”,朱熹称他为天地间第一等人物,宋儒气象由范公以身作则首开。

明代人认为“宋亡,范公不亡”。

范公心忧天下,勤勉进取,不为一己私利,敢于直言明理,千年后仍为我辈之楷模,即使奋起直追也无法望其项背。

正所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 萧瑟的范园万安山原名上泉山、石林山,武则天曾在此山建有万安宫,并曾在此居住,以此得名。

绣衣坊、范氏家庙、中丞公祠

绣衣坊、范氏家庙、中丞公祠

绣衣坊、范氏家庙、中丞公祠
郴州游
贵州游侠
十、绣衣坊、范氏家庙、中丞公祠
来到了“绣衣坊,这座牌坊不算高大,但保存完好,雕刻繁多而精美。

牌坊建于明正德14年(1519年)因绣衣是古时候朝廷对监察御史特别颁发的官服。

而范家有人出任过此官职故名。

其后是“范氏家庙“造型雄伟高大,斗拱密集。

前面有一对高高在上的石狮子。

堂内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前行与之并列的是“中承公祠”,这两个祠堂及前面的广场都在进行修饰。

这三个古建筑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承公祠门头上有三块牌子,分别是“荣禄大夫”|“资政大夫”和“两京粮储道”。

(游览日期:2019年11月10日)。

【兰溪寻根】寻找兰溪龙门范氏发源地

【兰溪寻根】寻找兰溪龙门范氏发源地

【兰溪寻根】寻找兰溪龙门范氏发源地寻找兰溪龙门范氏发源地兰溪黄店镇山区坞口行政村龙门自然村是宋代名丞范仲淹的一支后裔。

确切地说是姑苏范氏正路公迁兰的始居地,现已繁衍出几十代子孙,名人辈出。

每年的三月初十,后裔们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汇集到龙门来此祭拜他们的祖先,瞻仰他们的祖先陵园,寻访共同的龙门范氏发源地。

2021年7月23日早晨,我们5点钟就起了床,我和黄飞军两人一同来到了黄店镇余粮山行政村坞口村。

龙门村已经下山脱贫,村中已经无人居住,房屋也已经变成了废墟。

这天天下着毛毛细雨。

我们带着伞,路上都是露水,并且都是布满荆棘和蒙草,一不小心就会被荆棘和蒙草割出血来。

我们俩一边拍摄,做着抖音;一边艰难地行进着,不小心就会滑到。

我在回头的路上就滑到两次,差一点就跌入深潭,十分惊险。

坞口到龙门村有三里多地,我们一同沿着蜿蜒的山垅,穿越过一段崎岖不平而又磨的溜光的石阶,看到了起伏连绵的山峦郁郁葱葱的灌木丛林,就来到龙门村的故地。

龙门村就嵌镶在半山腰中,以前,我到龙门村,村里房屋大多为泥坯墙,木结构粉墙黑瓦,房以木楼为主依山势而建。

村子很小总共只有三十九口人,(男19人,女20人),为主有范庆生、范汝法、范寿开、范德明、范梅松、范月忠等六户。

现在的龙门村只留下一个只供采摘茶叶时的休息用的茅铺屋,还留下一座范氏宗祠。

范氏宗祠是三大间泥坯矮房,是村人用来祭祖活动的地方。

龙门村与毗邻的建德西坞村、蟠山村、沙溪村(现叫范山头村)同为一脉,共同几次续做过家谱。

西坞的家谱现在保管的较为完整。

里范、芷芳岗、洞源、范宅、毛堰、社溪、里仁范等支后裔众多遍布各地。

所以龙门范氏有三十六厅堂之说。

龙门祖传下来的山地田产很多,十几里之外都有龙门范家的田产。

原先总祠堂在山梁一侧,有三间三进俩天井,高高的门槛,宽敞的门厅,大门面向东南气势非同一般。

从现祠堂门旁散落的几件硕大石雕及房梁结构来看,曾经一定是大户人家,历史的沧桑已经合上了显赫的一页。

古圣先贤祠堂——范公祠

古圣先贤祠堂——范公祠

古圣先贤祠堂——范公祠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

地处邹平市境内长山城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

范公祠建筑清新幽雅,肃穆巍然。

据《长山县志》记载,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邑人知县韩泽倡议并主持修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此间历经朝代更替,时坏时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距今也已130多年。

范公祠位于长山镇孝妇河南岸范公村。

范公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历经数十年维修和重建。

宋代名相范仲淹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先忧后乐”的民本思想,发源于此。

范公祠门前古槐为始建时县令韩泽所植,距今已近千年,依然枝繁叶茂,有“邹平树王”之誉。

为打造“范公故里.山水邹平”旅游品牌,2006年县政府重新整修建设范公祠景区,景区由范文正公祠、菜根茎舍、忧乐亭、烟雨亭、碑廊、后花园等建筑组成。

范公祠坐北面南,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

大殿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

殿内塑有范公坐像,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植银杏1株,高达10丈。

院内还有古槐3株,其中一株树老干空,老干内又生出一株新槐,枝叶繁茂,蔚为奇观,人称“怀中抱子”。

享殿雕梁画栋,茂林修竹,清静幽雅。

殿下有匾额两块,一为“长白书院”,一为“菜根味舍”。

范公祠左右分立两碑,左书“先忧”,右书“后乐”,门的两边对联是“宰相出山中,划粥埋金,二十年长白栖身,看齐右乡贤,依然是苏州谱系;秀才任天下,先忧后乐,三百载翰卿著绩,问济南名士,有谁继江左风流。

”对范仲淹一生的经历和业绩作了全面的概括和评价。

范公祠历经沦桑,历900余年而不衰,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邹平市长山镇政府投资10万元对大殿两院进行了修葺,再现祠堂当年风采,对弘扬范公“先忧后乐”思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大家都知道,范仲淹不是博山人,而是苏州吴县人,那么为什么在博山这个地方建纪念祠呢?据史料记载:博山是范仲淹的母亲谢氏的娘家,也就是说他的外祖母家在博山。

古老的范氏宗祠,阐释着不为人知的过去

古老的范氏宗祠,阐释着不为人知的过去

古⽼的范⽒宗祠,阐释着不为⼈知的过去残垣断壁,杂草丛⽣,屋顶⼏近全塌,⼀幅破败得让⼈⽣疼的景象是范⽒宗祠给我的第⼀印象。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所闻、亲⼿抚摸着这⽚流淌着红⾊⾎液的⼟地,⽆论如何都⽆法把这⼀座偌⼤却毫⽆⽣机的范⽒宗祠跟红⼆师后勤处联系在⼀起。

祠堂门⼝站着⼀个⽼者,⼀个范⽒后裔⽼者,他在⽤客家⽅⾔向⼈们激动地诉说着什么,也许是在向前来的⼈们诉说这座宗祠的不朽传奇,或许是在表达内⼼⽆限的感慨。

当了解到我们这⼀⾏⼏⼗⼈是来找寻红⾊记忆的⼀群⼈时,他显得异常亢奋,很显然,他是激动的,激动得两眼噙满泪⽔。

我们静静地听着,听着他讲述那些并不久远的故事,⼀股敬意不禁油然⽽升。

先来说说范⽒宗祠,它座落于黄羌镇坪岭村,具体建造时间已⽆确切⽂字记载,但据范⽒族⼈的传讲进⾏推测,⼤概兴建于光绪三⼗四年(1908年),迄今约110年,当年由海陆惠紫范⽒宗亲出资合⼒建造⽽成。

范⽒宗祠建筑规模宏⼤,宽22.5⽶,长24.75⽶(不含周围花台坜及门前⼴场),建筑⾯积557平⽅⽶,正厅宽21槽(⽡槽),侧厅是⼗五槽,下厅宽⼗五槽,整体是五厅五井⼗房三门楼结构。

原梁架均以上好⽊料雕刻装修,雕有各种花鸟鱼⾍、⼈物、掌故等内容,表⾯镀以⾦粉⽽成(此⾦粉含有真⾦成份,也正如此,后来遭到⼤肆搜刮破坏)。

漆红的桁⼦,青⾊的桷⼦,四周⽡檐盖琉璃⽡,内外墙上书有各种彩⾊壁画,⾜见当年是何等富丽堂皇。

⽼者道,坪岭村范⽒⼀脉为北宋⼤⽂豪范仲淹后代,他是范仲淹第⼆⼗七代传⼈。

我注意到,祠堂内右侧的“义庄图”壁画印证了这点,此壁画是依据范⽒义庄的结构布局彩绘⽽成,虽历经百年沧桑,但图中⼈物⽂字仍依稀可辨。

联⽈:银杏⼗围家庙古,⽟粳千顷义庄丰。

范仲淹“义⽥千亩济族⼈”的故事⼴泛传颂于⼤江南北,令后⼈万分敬仰。

“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

”范仲淹远⼤的政治抱负在这⾥得到了最好的阐释。

⼤⾰命期间,这⾥涌现出许许多多为了新中国崛起⽽奋⽃的感⼈事迹,范炳、范添、范庆⽔、邱福、张细……他们为着⼀个共同的⽬标,怀着满腔热⾎参加农会、参加⾚卫队、参加红军四⼗九团;他们为着⼀个共同的理想,浴⾎奋战在农村城镇、在⾼⼭平原、在祖国⼤地每⼀个需要他们的地⽅。

游天平山(范仲淹家族坟)

游天平山(范仲淹家族坟)

游天平山(范仲淹家族坟)正值秋日,站在天平山顶,从天平山往下俯瞰,漫山遍野的红色映入眼帘,红枫占领了整座山。

突然一片小枫叶飘到我的手上,那枫叶脸红得如同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慢慢的欣赏,她宛如一个穿着红色外衣的仙女,她欢乐热烈的笑容让我内心激情四溢,她又像一个稚嫩婴儿的手。

我把她放到阳光下,五条纹路火红火红的,甚至感觉闪着熠熠星光(阳光下闪着星光?),在这深秋之中也能感到来自她的温暖,一点也不冷了,杜牧所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真是没错。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几个翩若惊鸿的子(字)镌刻在“先忧后乐”坊下,在这热烈似火的枫叶聪中更显豪情,令人内心澎湃。

此坊是纪念范仲淹先生所建,范氏家族墓位于天平山,故天平山俗称范坟山,又名赐山。

范氏族人敬称丽水公墓。

为北宋名臣范仲淹的高祖、曾祖、祖、父四墓。

高祖范隋墓在天平山东坞,吴越国时葬此,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

圆形封土存高2米,直径3米,前置墓碑、石供案。

其他三墓俗称“三太师坟”,在天平山南麓,原都有高大的封土,现已被夷为平地。

甬道长200余米,沿桃花涧蜿蜒曲折,中有石梁,并有石雕蹲羊、踞虎、立马各一对分列道旁,相传原为清初范氏翰林某公墓前物。

范仲淹,一个忠贞不渝,一心为民的人。

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旷达胸襟与爱国的美好品质让人敬佩。

谁能在政治失意时心中不灭爱国之火,谁能在为官之时还不忘做官之本,谁能在战争前线英勇无畏地保家卫国,那就是他——一代名族英雄范仲淹!(文章的开头点题含蓄,既有趣又婉约)(事情过程很具体,但条理和段落不明晰、不清楚)。

范宅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范宅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范宅村祠堂与人文历史范宅村祠堂与人文历史范宅永思堂位于兰溪市黄店镇范宅行政村范宅村中部,坐南朝北,三开间三进一穿堂,前进建于清中期,中进和后进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429平方米。

范宅永思堂四柱五楼砖雕牌坊式门楼,楼下悬“高平范氏”匾,门额书“虎观遗风”。

前进明间设戏台,明间中缝梁架抬梁式,为五架圆木梁带前后双步廊。

中进间设青石天井,两侧有过廊两间。

前进后檐及过廊设斜撑式牛腿,中进前檐柱置卷草纹牛腿,边缝梁架皆穿斗式。

中进尚存有老牌匾“太傅乾隆御题”真迹题记、“进士康熙八年八月题记”等牌匾。

后进用材小,制作简朴,梁架为五架扁作梁带前后双步,明间设神龛。

中进与后进间设有穿堂,两侧为龙凤天井。

前进与中进为鼓形柱础,下垫覆盆,用材较大。

范宅永思堂为该村范氏的大厅建筑,是村民情感维系。

建筑风格清代与民国共存,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历史:范宅以范氏家族聚居而名。

据1992年《兰溪编志补余》记载,范氏家庭自北宋未由江苏苏州迁入兰溪龙门,南宋分迁后仁、里范、芷芳岗,明时分迁到范宅。

据《龙门范氏宗谱》,彩衣塘、毛堰殿口范氏始祖为宋朝的范仲淹;宋朝范仲淹之孙范正路自姑苏迁兰溪龙门,范仲淹之第十世,范嘉德,字懋之,行五四,娶祝氏、徐氏,立继嘉庆长子为嗣,居竹溪(今黄店彩衣塘),子铭,百四二,居竹溪其后分徙范宅。

第十一世孙范暄,字仲光,行百十八,入赘三泉童氏为三泉范始迁祖。

第十四世,彩衣塘范相如,生三子,长元龙,次元凤,三元寿。

至第十五世,范元龙,行福一,讳德昂,字志轩,分居范宅永思堂。

宗族堂名:永思堂。

家规:《瀫西龙门范氏宗谱》之《家规》一孝父母。

夫父母乃生身之本,如天如地。

古云:匪父曷生?匪母曷育?鸟可以不孝,幸而具庆一堂,必当服劳奉养,承颜顺志,昏定晨省,告反面,一无所失,尤不可远游,以贻父母忧。

至于慎终,衣衾棺橔,务从其厚。

或限于贫窘,亦必称家之有无,不可过薄。

始终求尽人,子之心可谓孝矣。

一友兄弟。

夫兄弟者,父母一体而分者也,如手足然。

航拍河南范县范姓得姓始祖《范武子(士会公)陵园》

航拍河南范县范姓得姓始祖《范武子(士会公)陵园》

航拍河南范县范姓得姓始祖《范武子(士会公)陵园》航拍河南范县范姓得姓始祖《范武子(士会公)陵园》范武子陵园座落在河南省范县高码头镇老范庄西侧,是一处以范氏始祖范武子(士会)的陵墓为中心而建造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36.8亩。

在海内外范氏宗亲的大力支持下,陵园奠基典礼于2015年4月1日(农历乙未年二月十三)在范县高码头镇老范庄隆重举行。

范武子(士会公)陵园建设,得到了范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区域建设用地于2011年10月获得范县人民政府的批复,同意建设该陵园。

陵园奠基期间,范县四套领导班子均出席了系列庆典活动,共有来自海内外的范氏宗亲500余名参加此次奠基典礼。

范氏始祖范武子陵园建设,既是天下范氏宗亲的共同愿望,也是对范仲淹的忧乐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范武子陵园建设的意义,可谓是:“范姓渊源流长,其文正家风,尊国策,重亲睦族,爱国爱家,先忧后乐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骨子里一种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一种优秀的政治文化人,今天我们建设范武子(士会公)陵园,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激励后人,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发杨宗族文化的美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范姓,尊范武子(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追源于三皇五帝之尧帝,往上可追源到黄帝轩辕氏及少典。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等资料记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迁移到了杜邑,周宣王冤杀杜伯,于是儿子杜隰叔逃奔晋国,担任士师(法官),以官名改姓士,儿子士蒍(wěi),孙子士缺,到了曾孙士会(范武子)担任晋国上卿、正卿中军将,被封到了范邑,后世子孙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是晋国六卿之一。

范姓是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6位;在新百家姓中排名第51位,约有46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7%,在《了不起的姓氏·范姓》纪录片中介绍有660多万人;在台湾姓氏排行榜排名第51位,约有10万人;中国范姓一支迁居越南,现今范姓已是越南第四大姓,占越南总人口的7.8%,约有700万人;全球范姓人口约有1300多万人。

范氏家庙简介

范氏家庙简介

范氏家庙简介门票:暂无信息范氏家庙简介:作为一幢房子,祠堂多少应是规矩,甚至严肃的。

在11月1日中午的阳光下,看到汝城县延寿乡郭家村的庞氏祠堂,因为它沿石坡而建,身材苗条,有人说“它是不按规矩来搞”,同行的田师傅禁不住地想到,“不按套路打麻将”。

以身材来说,湘北由于地处洞庭湖平原,地势平坦开阔,祠堂讲究中轴对称,往往纵深发展。

而湘中、湘南、湘东、湘西等地由于地处高山丘陵,随地势而变。

与我们生活起居的房子有别,祠堂不沉浸炊火油烟,尽管时常有宴席,它也不卷入离合悲欢,虽然这里有生老病死,它更不挟于繁荣落没,即便看尽春往秋来。

不管是不是“按规矩来搞”,它都是一幢房子。

[1]门前水,是祠堂前的标准配置。

如常宁松柏镇孤石村的李氏祠堂,前临春陵江。

若无江河,则修一水塘,汝城的多数祠堂前都修有半月形的明塘,意思是心明如镜,又可以防火防灾。

若是河流,水道要向南突出,称“冠带水”,以免基址被冲刷。

永兴县的板梁古村,还引有活水自祠堂前穿过。

门前一般都有广场。

“每天都到这大坪里玩,等爷爷来接我”,11月1日薄暮,上小学一年级的胡龙辉刚放学便来到汝城县马桥镇石泉村的胡氏祠堂前。

他父母都在外打工。

楣杆石是广场参考配置,因为得是族里有人在考进士,把旗坚起来。

但若没有考中,就得把旗放下来。

这成了“倒楣”的原意。

[2]堂号祠堂得有一个名号,紫微堂、克复堂、厚德堂等都是堂号,代表一个家族的血脉、荣誉和历史,如同姓氏里的番号。

10月31日上午,在汝城土桥镇土桥村有一个叫“亲睦堂”的何氏祠堂,族人何建华的妻子周粉艳说,“兄弟们都很和睦”。

有以郡望为号,如陇西堂。

有以典故为号,如五礼堂等。

出于对本族的祝愿,堂号通常有良好寓意。

隆回的刘富公祠甚至做了一个三向可视的堂号牌,正面是厚德堂,从左侧看是宗功阴远,右面看则是祖德流长。

[3]门脸立面,本为西方建筑术语,意为立起来的面目,现代建筑总会以大成本打造。

但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祠堂的正面墙壁多平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范氏家族的墳墓和祠堂
遠藤隆俊
序論
關於墳和祖先祭祀的問題,是貫穿中國歷史的重要問題。

宋元時代是祖先祭祀方法由墳寺到祠堂變更的重要時代,在此期間正是祖先祭祀的大轉換期。

本文將以蘇州范氏為題材在考察此問題的同時,從宋代士大夫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家族、宗族的側面將墳墓、墳寺、祠堂的事態和祖先祭祀論述清楚。

一、墳墓的分佈和遷居
蘇州范氏就是,曾經出過北宋中期副宰相范仲淹家族。

其先祖是唐代武則天時代的范履冰,其子孫范隋(麗水府君)在唐末時期從華北遷居到了蘇州。

根據清代族譜《家乘》的記載,履冰為范氏遠祖,隋是始遷祖,並將范仲淹放到了始祖的位置。

雖然范隋時代之前的系譜和墳墓中存在著許多不明的地方,但是蘇州范氏確實是范隋的子孫。

本文將以范隋以後的墳墓為中心進行研究。

他們的墳墓在《范文正公集》、《范忠宣公集》和《家乘》中有詳細的記載,其中《家乘》的個人紀錄和卷二十〈墳墓考〉中最詳細的進行了歸納。

這些都是清代編撰的第二次史料,但是都是宋代開始被保存下來的紀錄和根據實地調查編寫的資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對宋朝社會進行如實地反映。

本文將以《家乘》為輔助,從大形勢上進行考察。

表1,根據《家乘》的記載將宋元時代的范氏墳墓的立地、分佈和當時時代的變遷進行的分類。

從現在開始,宋代范氏的墳墓和家族的生活的特徵進行研究。

二、墳墓的立地和風水、階層、夫婦合葬
首先是墳墓的立地和風水的關係。

不論是蘇州還是洛陽,還有其他的地域,可以肯定的是墳墓的選定和風水是有著密切的關係。

正如前面敍述的那樣,蘇州的墳墓群是沿著天平山的「龍脈」而建造的,根據《過程錄》,興國軍的墳墓也得到了風水師的大加讚賞。

事實上,從後面掲示的圖3「天平山圖」以及「萬安山圖」就可以明白,所有的墳墓都是群山環繞,由此可以看出,墳墓的立地和風水有著重要的關係。

到此為止的研究可以表明,墓地風水也是風水中最重要的部
分,風水的影響也在范氏墓地中如實地顯現了出來(渡邊1990、三浦1998)。

三、墳寺和祖先祭祀
本節將對墳寺和祖先祭祀進行考察。

關於宋代的墳寺制度竺沙雅章氏和黃敏枝氏都作了很多的研究,非常明確和詳細地進行了考察。

根據這些研究,墳寺制是官僚的菩提寺是由國家認可保護的制度,特別是在宰相等高級官僚就使用這一制度對墓地的管理和祖先祭祀以及維持一族的持續。

蘇州范氏以白雲寺作為墳寺,來管理天平山和墳墓。

關於詳細內容,竺沙氏的著作中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考察。

但是,正如前面敍述的那樣在范氏家族中,不僅僅是蘇州,洛陽的萬安山也存在著同樣的墳寺。

根據《范文正公集》的遺跡〈洛陽志〉,此墳寺被稱為「褒賢顯忠寺」,出名為「法會寺」,在范仲淹逝世的時候,宋仁宗賜「褒賢顯忠」的匾額,因此更名為「褒賢顯忠寺」。

圖3「萬安山圖」的西側的一畫就是顯忠寺,就從這時開始顯忠寺就成為穎昌范氏的墳寺。

換言之,范氏家族在蘇州白雲寺的基礎上,洛陽的顯忠寺因為得到皇帝御賜的匾額,所以作為墳寺得到許可並得到恩典。

四、從墳寺到祠堂
關於宋元時代的家廟、祠堂以及祖先祭祀活動,已經有了很多的研究(小林2000所收、吾妻2001、小島2001、常2004)。

根據這些研究可以瞭解到,家廟就是祖先的牌位祭祀的宗廟,唐制中天子五廟、官僚二品以上四廟、五品以上三廟、六品以下採用祖禰正寢的祭祀方式。

雖然在宋代設置某種制度的理論已經開始流傳,但是作為國家制度還不完備,不成熟。

還有,南宋朱熹的《家禮》中提倡正式設立祠堂、五代以內的祖先在祠堂舉行祭祀活動。

本來,祠堂就是為了祭祀鄉里和官界的先人、賢人的設施,《家禮》中講道和家廟是同樣的意義。

在此之後,因為朱子學得到廣泛的普及祠堂擔負起了家廟的作用,同時祠堂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家禮》雖然作出了祭祀到五代為止的祖先排位的規定,但實際上五代以上的先祖也一直得到了祭祀,從宋末到元代之間宗祠的形態得到了完備。

還有,付隨家廟和祠堂,墓祠和影堂也出現。

墓祠就是在墓前墳寺設置的祠堂,具有何強的道教、佛教色彩。

後者影堂就是祭奠祖先遺像的祠堂,宋代特別是到祠堂的普及時代為止家廟作為代替設施被使用。

結論
第一,關於宋元的時代性和墳墓的重要性。

正如本文所敍述的那樣,宋元時代為近世宗族時代的萌芽期,與明清時代相比宗族的制度和概念還沒有在社會上得到普及。

祖先祭祀的方式也已佛教為時代的主流,儒教的方式是在南宋以後特別是在明代以後就更加明確化了。

義莊、家譜、祠堂等宗族的要素都是在雖然是在宋代出現的,但是在宋代這三點要素以一體化的形勢出現還是很稀少的。

范氏這樣的大家族除外,在普通的家族和宗族中缺少一、兩個要素還是很平常的。

第二,關於蘇州范氏的典型性。

本論文選題的蘇州范氏在北宋時代開始就已經擁有大型的墳墓、墳山、墳寺和祠堂,是近世宗族特別是近世士大夫的典型。

在這樣的背景下父子兩代中進士,幾代也官僚輩出。

還有,國家和官府也倍加保護、援助,使其成為了宗族特別是士大夫的典型。

在這層意思上看,像這一家族在宋代也是很稀少的,別說一般老百姓就是普通的士大夫也是無法比及的。

雖然到了南宋史氏家族等同樣的例子不斷增多,但從社會上來看還是非常特別。

可是,他們的規範和行動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就是當時社會的典範和模範,不論是士大夫還是一般老百姓都紛紛效仿。

可以說他們成為了士大夫的典範。

第三,關於族譜的史料性和現地調查和歷史學的關係。

本論文以宋元時代為中心進行了考察,也多次清代族譜《家乘》。

通常這樣的研究方式不是贊成的,運用宋元時代的第一材料才是正確的手段。

而且族譜中虛偽誇大的成分和大,明清時代的研究也是非常慎重應用的史料之一。

本論文引用的《家乘》關於文獻將領將討論,宋元時代的考察也要慎重進行。

范氏家族和《家乘》、義莊關係等是宋代以來史料的累計,其可信性相對比較還是比較高的。

還有,在使用族譜的時候一定要和宋元時代的第一史料並用,由於旁證資料的使用,其有效性就可以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