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诗悯农拼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万里的诗悯农拼音 《悯农》是宋代杨万里的作品,诗中借闰年比平年时间长来表达农民对歉收 饥馑的无奈和悲凉。这首诗用层层迭加的手法,步步推进,揭示农民的苦难,作 者悲悯同情的意绪浸透于字里行间,使作品字字血,声声泪,扣动读者的心弦。 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杨万里的诗悯农拼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mǐn nóng 《悯农》 sòng yáng wàn lǐ 宋 杨万里 dào yún bù yǔ bù duō huáng, qiáo mài kōng huā zǎo zhuó shuāng.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yǐ fēn rěn jī dù cán suì, gâng kān suì lǐ rùn tiān cháng.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注释】 悯农:同情农民。悯,怜悯,同情。 稻云:水稻如云,比喻稻田面积大。 黄:成熟。 荞(qiáo)麦:荞麦,顶花生长的一种早熟的粮食作物,叶心形,互生;花 散穗状,白色*;果实近三棱锥形,果皮灰黑色*,磨成的面粉为白色*,可食。 空花:是指无实之花,即光开花没结果。 着(zháo):受到。 已分:早就料知。 分,料想,料到。 更堪:即更哪堪,哪里又经得起或经受得了。 闰:即闰月。闰月,闰月年照正常年份多出一个月。 【古诗 今译】 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 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 挨饿 的日子就更长了。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 年-1206 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 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进士。历任国子博 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 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 里。在中国文学 史上,与陆游 、 范成大、 尤袤并称“南宋四家”、 “中兴四大诗人”。 他作诗 25000 多首, 只有少数传下来。 淳煕六年(1179 年)至十一年任职广东,发现惠、潮等州外皆无军营,将 士皆居城中,遂奏请同意,在所有诸路乡间外砦盖造廨舍营房,不准士兵迁驻城 内。在惠州先后写下脍炙人口的诗作如《白鹤峰》《游东坡故居》《解舟惠州新 桥》《游丰湖》等,其中《游丰湖》是惠州西湖历代名诗之一:“三处西湖一色 秋,钱塘颍水及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其人其诗在惠州影 响很大,被祀于西湖畔的景贤祠。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 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 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 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 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 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 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 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 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 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 诗人 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 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 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给劳动者 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 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 海无闲田”, 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 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 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 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 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 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是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

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 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 但是它却 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 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 但最熟悉 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很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 明实质, 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 就会觉得很醒目, 很清楚, 从而加深了认识。 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 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 到了, 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 这 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 们天天接触, 顿顿必食的, 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 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 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 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 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像 第一首的前三句, 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 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 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 该说是可以生活 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 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 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再如第二首,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 种田怎样辛苦, 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 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 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 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 深刻且真 实。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 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 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