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知识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知识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知识总结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二、地球的基本特征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它的周长和直径分别是40075公里和12756公里。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

3.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

地壳最外面,是我们最直接接触到的岩石层;地幔是地壳下方的包裹地球的岩石层;地核是地幔下方的由铁和镍组成的液态态层。

三、地球的自然环境1.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指的是指地球表面和高空之间由空气组成的大气圈。

大气圈包括对地下方重量作用的对流层和电离层两个部分。

2. 水域环境:水域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水体,主要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3. 地形环境:地形环境是指地壳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等不同的地形类型。

4. 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栖息和繁衍的环境,主要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四、中国的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中国坐落在东亚的西部,是世界上东西最宽的国家之一。

2.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有高山、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地形类型。

3. 气候分布:中国气候多样,主要包括寒温带、温带和热带气候。

4.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铜、铝等矿产资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如水力发电、风能等。

5. 农业分布:中国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五、地球上的国家和地区地球上的国家和地区分布于不同的大洲。

主要的大洲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六、经纬度和时区1. 经度:经度是指从地球上任意一点到经过两极的线段的长度,也叫子午线。

0度经线叫作本初子午线。

2. 纬度:纬度是指从地球上任意一点到赤道的线段的长度,也叫纬线。

赤道是0度纬线。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地理复习资料第四章天气和气候一、气温及气温分布气温概念:大气的冷暖程度。

单位:℃(摄氏度)测量工具:温度计、百叶箱(白色)一天当中的最高气温:午后2:00(14时)最低气温:日出前后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7月,最低气温:1月;海洋最高气温:8月,最低气温:2月(南半球相反)气温的空间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位置)(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高于海洋;冬季:陆地低于海洋(海陆位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地形)——“赤道雪山”—乞力马扎罗山二、降水和降水分布降水:大气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水和液态水。

单位:mm(毫米)测量工具:雨量器和量杯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其中雨是主要形式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的平均降水量来描述。

(原因:降水的年际变化大)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2000mm)多,两极(200mm)少(纬度位置)回归线附近,东岸多,西岸少中纬度:沿海多,内陆少(海陆分布)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地形)——“雨极”乞拉朋齐(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三、天气太原市空气质量,夏秋较好,冬春较差;原因:①夏秋降水多,调节空气②树木茂盛净化空气③夏季排放废弃较少;冬春①取暖燃烧煤炭大量排放废气②天气干燥,降水少③树木少净化作用小。

会天气对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人工增雨;人工降雪。

四、气候两个因素: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其中,纬度位置是根本因素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日常生活衣:热带地区的人们全年只穿单衣;寒带地区的人们冬季穿厚厚的衣服;温带地区的人们穿衣随季节的变化而增减。

食:热带地区的人们喜欢吃清淡祛暑的食物;寒带地区的人们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喝烈酒。

住: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沙漠地区墙厚窗小的平顶屋、黄土高原的窑洞等。

行:在降水量多的地区,人们用船舶作为传统交通工具;在寒带地区,人们用雪橇运输物资。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理基本知识1.1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现象和人类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地球、大陆、海洋、气候、生物等1.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球体•地球的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地壳等1.3 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季节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位于东亚•陆地边界包括14个国家2.2 中国的地形地貌•地形:包括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地貌:包括河流、湖泊、山脉、高原等2.3 中国的气候和水资源•气候: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资源第三章:资源与环境3.1 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经济资源:包括农业资源、工业资源等3.2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等•资源的保护:包括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第四章:城乡发展与规划4.1 城市与农村的特点和区别•城市特点:人口密集、交通发达等•农村特点:人口稀少、农业生产为主等4.2 城市化进程和问题•城市化的定义和影响•城市化面临的问题:包括人口过于集中、资源紧缺等4.3 城市规划和农村规划•城市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农村规划:包括农田规划、农村村庄规划等第五章:地理与人类社会5.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的迁移和分布•人口问题:包括人口爆炸、老龄化等5.2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污染、破坏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5.3 旅游与经济发展•旅游对经济的贡献•旅游业的发展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的复习资料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2—5页)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易经•系辞》中。

2、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3、人类的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影响。

4、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白色长袍,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6—12页)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2、每幅地图上都具备的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现有①1:1000和②1:2000两个比例尺,较大比例尺是__①____,较小比例尺是_②______。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5、图例和注记:判断常用图例:(教材第10页)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6—27页)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西班牙(国)的麦哲伦;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有多大: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赤道是指在与南极、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画的圆圈。

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4、经线和纬线(横纬竖经)5、南北纬及南北半球的划分①0 º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总复习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总复习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总复习班别初一()班姓名 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一下个点的经纬度A点:纬度,经度。

D点:纬度,经度。

(2)B点在E点的方向;D点在C点的方向。

以南北半球划分(半球划分线是),F点位于半球;以东西半球划分(半球划分界线是),F点位于半球。

位于热带的点有,位于温带的点有。

(3)低、中、高纬度中,A点属于纬度,E点属于纬度。

(4)小明的家乡就在点D。

假如他家乡是早上8点,跟他家乡的时间相同的点是;假如他家乡是春天,那么与他家乡季节相同的点是。

2. 在右图中完成下列各小题:(1)标出图中所有纬线的度数。

(2)标出五个温度带。

(3)有太阳直射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

(4)有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标示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地轴上),地球的公转方向(在公转轨道上),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的四个特殊位置填上适当的日期。

(2)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而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

(3)在图中位置A、B、C、D对应的节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4)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此时我国昼夜的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短夜长)。

(5)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时,地球位于_______点。

(6)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_______点和_______点。

(7)地球公转产生()A.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出现时差4.比例尺A为1:40 000,比例尺B为1:400 000(1)比例尺B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_______千米。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第四章天气和气候1.气温是指大气的冷暖程度,用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距地面1.5米,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水银面保持平行)来测量,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2. 气温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午热晨冷(日变化),冬寒夏暑(年变化)。

3.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5.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6.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是纬度位置。

7.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

8.影响全球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

9.非洲的最高峰是:乞力马扎罗山,称为“赤道雪山”10.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统称为降水(雨、雪、冰雹)。

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霜、雾霾等不属于降水。

)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量杯,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用多年的平均降水量来表示。

11.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日降水量不能从降水量柱状图中读出。

12.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智利)。

通常表示云区,表示海洋,表示陆地。

60页“信息传递”。

)16.大气污染源: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沙尘天气、生活烟尘。

清新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害。

17.迎风坡: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成云致雨。

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上升,天气晴朗。

不是山越高降水越多。

18.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明显。

19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①滥伐森林、围湖造田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恶化②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0.缓解全球变暖的方法:使用节能灯、少吃口香糖、使用环保袋、自觉控制空调的温度、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推广素食、植树造林少开私家车等减少碳的排放。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知识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

二、地球仪的知识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象的轴。

3、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甲: 50°N 、 20°E , 北 半球、 东 半球, 中 (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 北温 带乙: 20°S 、 170°W , 南 半球、 西半球, 低 (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 热 带三、地球的运动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图):A (_0°,_60°W )B (30°S , 75°W )C (_30°S _,_0°)(1)在图中画出公转方向(2)①是_秋分_日,时间是__9_月_23__日,此时太阳直射_赤道_线。

②是_冬至_日,时间是__12月__22日,此时太阳直射_南回归__线。

③是_春分__日,时间是_3_月_21_日,此时太阳直射_赤道_线。

④是_夏至_日,时间是_6_月_22_日,此时太阳直射_北回归_线。

4、五带的划分(完成下图):在图中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略,请同在图中标出五带的名称(略,请同学们自行绘制) 热带的特点是: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南北温带的特点是:无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南北寒带的特点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四、地图的知识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图例。

初一上半学期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初一上半学期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初一上半学期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1、地理自然、人文壹.尊重自然规律。

贰。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叁。

具备可继续发展的观念。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直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

4、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

5、地轴:地球自转轴。

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9、东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本初子午线)10、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11、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12、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关系:13、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气节日期北半球季节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春分3月21日前后北半球春季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夏季北回归线昼长夜短秋分9月23日前后北半球秋季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冬至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冬季南回归线昼短夜长自转:昼夜更替地球运动:不同地方时间差公转: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14、五带的划分:北寒带位于北纬66.5度,南寒带位于南纬66.5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北温带位于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南温带位于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热带位于北纬23.5度与南纬23.5度之间,气候终年炎热。

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6、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特点: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2、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7、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一-数字比例尺。

(完整版)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版)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级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经线 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与赤道平行的线 形状 半圆 圆形(两极成点)长度 一样长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纬线等长) 指示方向 南北东西 数量 无数条线圈间关系 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平行,除了两极点经纬线的关系 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相互垂直,且只有一个交点。

(除两极点)经度纬度定义 给每一条经线标注度数 给每一条纬线标注度数标注起点 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0°纬线)度数划分 本初子午线以西(W )以东(E ) 赤道以北(N )以南(S ) 主要的经纬线 本初子午线,180°经线 赤道,回归线(23.5°)极圈(66.5°) 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20°W 和160°E ) 南北 (赤道)特殊线 东经+西经=180°为经线圈 0°—30°低纬度、30°—60°中纬度、60°—90°高纬度 度数范围0°--180° 0°--90°二.地图 (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1.方向:a.一般表示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表示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c.经纬网: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2.比例尺:a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b 表示形式:数字式:1:1000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线段式:c 大小比较: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

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

3.图例: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例如:铁路 山峰 运河 等。

EEWW18090S注记: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全)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全)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全)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汇总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XXX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绕太阳公转,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第三节地图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可以用来表示地球的各种信息。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点。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经度的变化规律是由本初子午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构成了地球的地貌。

地球上有六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北冰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一直在不断变化,包括板块运动、地震、火山喷发等。

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的温度、湿度、风速、降水等自然现象。

天气的变化是不稳定的,受到气压、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气温是指大气中温度的高低。

气温的分布受到纬度、海拔、地形、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凝结形成的雨、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

降水的分布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气候是指长时间内大气的温度、湿度、风向、降水等自然现象的平均状况。

世界上的气候多种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初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初一地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人口分布
全球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和东半球,尤其是亚洲、非 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区。
人口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受到自然 条件、经济发展、政治稳 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口增长
全球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减 缓,但仍然保持较快的增 长速度。
城市分布与特点
STEP 01
城市分布
STEP 02
城市特点
城市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 是沿海和沿河地区。
中国正在加速推进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建设,如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的发展 ,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将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Part
05
期末考试重点与难点解析
重点知识点解析
地球与地图
经纬度、方向、比例尺等基本概 念及其应用。
自然资源
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分 布、利用与保护。
STEP 03
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差异较大,有的 城市人口达到数千万,有 的只有几万。
城市人口密集,经济活动 高度集中,是国家和地区 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城市化进程与影响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城市化水 平不断提高,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 化进程存在差异。
城市化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城市 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疆域辽阔,包括多个 省份和自治区。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 石油、铁矿等,但同时也面临一些环 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
Part
02
气候与自然带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地球的形状:(1)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月亮和太阳→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卫星照片(确证)(3)生活中的例子:海岸观船、登高望远、月食等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纬线经线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由赤道向两极缩短(赤道最长,极点最短),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数量无数条无数条纬度经度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南纬(S)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东经(E)西经(W)判定:东增东经、西增西经;两条任意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相加为180,一条为东经,另一条为西经(除了0°和180°经线)特殊线(点)赤道、回归线、极圈和极点本初子午线0°、20°W、160°E、180°经线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20°W 以东到160°E 为东半球,20°W 以西到160°E 为西半球。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下图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一般情况下,横纬竖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A (0°,60°E)③(30°N,30°E)B(40°N,70°E)纬线相互平行,经线相交于极点二、地球运动: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旋转中心地轴太阳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先见到太阳)太阳东升西落季节变化形成五带昼夜长短变化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1. 地理概论- 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地球及其上层大气、水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 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椭球的。

- 地理的分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2. 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理位置:东经73°33′到135°05′,北纬3°51′到53°33′之间。

- 中国的地理特征:陆地面积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多山多水,中部为山地和高原,西部为高山和盆地。

- 中国的气候:主要分为北温带、西北干旱、东南海洋性、华南季风四种气候类型。

- 中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

- 中国的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秦岭山脉等。

3. 世界地理- 世界的大洲分布: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世界的地势特点:南北交错,高山多,河流丰富。

- 世界的气候:副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热带气候等多种类型。

4. 地图与方位- 地图的基本要素:图面、比例尺、图例、方位角。

- 地图的分类:物质地图和专题地图。

- 地图的使用:了解地理信息、辅助研究和导航等。

- 方位的表示方法:方位角、罗盘和指南针。

5. 自然地理环境- 气候与天气:气温、降水、气候带等。

- 水资源:河流、湖泊、水库等。

- 植被:森林、草原、沙漠等。

- 岩石与土壤:火山岩、沉积岩、红壤、黄土等。

6. 人文地理环境- 人口与城市: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城市化进程等。

- 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原材料、加工、能源等。

- 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的概要内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初一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初一地理上册复习资料一、地理概论地理是探讨地球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地理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主要分支。

二、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地球日夜交替,公转则造成四季变化。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导致了赤道附近气候稳定,而极地附近则呈现寒冷的气候。

三、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次。

内部层次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外部则包括大气层、水圈和生物圈。

地球板块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组合,其运动使得地球表面出现了山脉、地震和火山等现象。

四、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围绕在它表面之上的一层气体包围物。

它由不同的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水汽和稀有气体等。

大气层的变化导致了不同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如风、云、降水和温度等。

五、水圈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存在和循环的总称。

它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

水分的存在和运动使得地球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产生影响。

六、地球上的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所构成的生态系统总称。

它包括陆地和水域中的各种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与地球的气候、地形和其他自然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七、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空间数据收集、处理和展示的工具。

它可以用来分析地理问题、制定规划和辅助决策。

GIS 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八、地球上的资源地球上存在着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矿产、水资源和土地等,而人文资源包括人口、文化和旅游资源等。

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对于地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九、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如污染、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等,对地球和人类自身造成了威胁。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讲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讲义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4.1 天气和气候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概念特点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多变、不稳定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降水的可能性越大;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

3、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4、风力和风级4.2气温和降水1、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2、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对气温的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3、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的日较差。

在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海洋向后推迟1个月。

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4、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比海洋气温低,夏季陆地比海洋气温高。

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5、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6、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计,降水的单位是毫米(mm)7、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8、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3 影响气候的因素1、地球具有球体的表面,在同一天,南北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往往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太阳倾斜照射,太阳高度降低,太阳辐射变弱。

7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7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7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一)1、海陆分布大势:(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几个基本地理事物(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六块大陆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亚欧大陆(世界面积最大)、北美洲大陆。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有: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小)。

(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四面环水。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

(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世界最大的半岛: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4)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5)世界著名运河: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7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二)(1)影响民居A、南半球:房屋坐南朝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北面B、北半球:房屋坐北朝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南面C、低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小,中、高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大(2)影响服饰A、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B、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C、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3)影响人民的饮食习惯南方人喜吃甜;北方人喜吃咸;山西人喜酸;四川人喜辣;藏民喜欢吃糌粑;(4)影响农业生产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淮河以南是一年两熟;海南岛是一年三熟。

决定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

7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三)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1、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所处的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学。

2、学习地理的学习地理具备的四个基本理念。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③综合的分析问题。

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 万千米。

3、葡萄牙航海学家麦哲伦环球航行: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4、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

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圆弧(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圆形。

二、地球仪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特点: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作用:①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②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①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有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表示地理事物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②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③地球仪比地球大大缩小了。

5、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 地轴。

6、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三、经纬线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①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 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②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③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②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

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与经纬线一样,在地球表面都不是真实存有的)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经、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经纬线标明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①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 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相同纬度的纬线用南S、北N来区分)②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 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 W”为代号。

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国际日期变更线)④经、纬度在地球上的分布:纬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值90 度,在南北极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

值180 度。

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 度;30-60 度;60-90 度。

四、经纬网1、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 小时,即一天。

3、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②昼夜更替4、时差: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东早西迟,东加西减)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 个时区,时刻增大1 个小时。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 °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6、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 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相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 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及四季变化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3、时间:一年。

4、产生现象:①昼夜长短; ②四季变化5、公转轨道面:椭圆的6、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 度的夹角; 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8、1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三、五带的划分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7 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 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4、春季:12、1、2月; 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 月。

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

6、极圈:66.5 度; 回归线:23.5 度。

7、春分(3 月21日前后)、夏至(6 月22日前后)、秋分(9 月23日前后)、冬至(12 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8、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太阳高度,白昼时间最长; 冬季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

9、热带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寒冷。

第三节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 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水准。

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能够相互转换。

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

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 ②指向标定方向; ③一般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注记。

协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

四、地形图的判读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对应的海拔数值。

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能够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准确选择地图,才能即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水准也不一样。

其他知识点:1、“世界屋脊”指的是青藏高原。

2、1) 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

从B 处上山省力。

2) 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表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

71% + 29% = 5.1 亿平方千米3、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很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4、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原苏联)。

七大洲1、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大洲: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棱兰岛、台湾岛、海南岛)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突出的部分(山东半岛、印度半岛)3、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4、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

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

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5、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大。

四大洋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

(黄海、东海、阿拉伯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

(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其他问题:1、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全部或绝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 亚洲、非洲绝大部分在北半球;全部或绝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 南美洲、大洋洲绝大部分在南半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