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概论复习总结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总结
![软件工程导论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ca21fec8d376eeafaa3106.png)
软件工程导论第一章:软件工程学概论1.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 概括的说,软件危机包括两方面问题:如何开发软件已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3. 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软件的质量往往靠不住;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不及深入的趋势。
4.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在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中存在这么多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
5. 在实践过称中或多或少的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和技术,这可能是使软件问题发展成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
6. 软件不同与硬件,他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
7. 软件不同于一般程序,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估摸庞大,而且程序复杂性将随着程序规模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
8. 软件本身独有的特点确实给开发和维护带来一些客观困难。
9. 对用户要求没有完整的认识就匆忙着手编写程序是软件开发功臣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10. 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遗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的时期称为生命周期。
11. 软件是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其中,程序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的指令序列;数据是使程序能够适当的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图文资料。
12.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13. 软件工程是: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也就是吧工程应用与软件;研究前面所提到的途径。
14. 软件工程的本质特性:软件工程关注与大型程序的构造;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软件经常变化;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和谐的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他的用户;在软件工程领域中通常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体另一种具有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
软件工程概论 知识点
![软件工程概论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b19e12227916888486d771.png)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论1.1软件危机: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对开发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一般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1.2.软件工程1、软件工程的定义: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性学科,它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采用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把经过时间考虑而证明是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较少的代价获得高质量的软件并维护.2、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1) 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 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 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 采纳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 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6) 开发小组的人员应少而精7) 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3. 软件工程的方法学通常把在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
软件工程三个要素:工具、方法、过程。
1.3 软件生命周期A,可行性分析与开发项计划: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
B,需求分析:在确定软件开发可行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C,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主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
D,,编码: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换成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代码。
E,测试: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发现软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F,维护:在软件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要求.1.4软件过程1.传统瀑布模型:是一种整体开发模型,程序的物理实现集中在开发阶段的后期,用户在最后才能看到自己的产品。
2.快速原型模型:在用户不能给出完整、准确的需求说明等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的一组基本需求,快速建造一个原型(可运行的软件),然后进行评估,进一步精化、调整原型,使其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使开发者对将要做的事情有更好的理解。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a5694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a.png)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计算机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来开发和维护高质量的软件系统的工程学科。
它涉及到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需求分析到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
以下是软件工程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软件工程中重要的概念,它包含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和活动。
常见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螺旋模型等。
每个模型包括不同的阶段,如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
了解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有助于理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活动和任务。
2. 软件需求工程软件需求工程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它涉及到收集、分析、定义和记录软件系统的需求。
需求工程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规格和需求验证等过程。
通过需求工程,软件开发团队可以确保对用户需求的准确理解,为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清晰的目标和指导。
3. 软件设计原则软件设计是软件开发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软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性能。
软件设计原则是指导软件设计过程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依赖倒置原则等。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4. 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软件开发方法是根据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需求,结合特定的软件开发模型,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来开发软件系统。
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包括敏捷开发、结构化开发和面向对象开发等。
软件开发工具包括集成开发环境、版本控制工具、测试工具等。
5. 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是确保软件系统满足用户需求和规定标准的一系列活动。
软件质量保证包括软件测试、代码审查、性能优化和配置管理等。
通过软件质量保证,可以降低软件系统的缺陷率,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6.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是指对软件项目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软件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需求管理、进度管理、风险管理和团队管理等。
有效的软件项目管理可以提高软件项目的成功率和开发效率。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3eecd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2.png)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目录:1.引言2.软件工程概述2.1 软件工程的定义2.2 软件工程的目标2.3 软件工程的原则2.4 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模型3.软件需求工程3.1 需求获取与分析3.2 需求规格说明3.3 需求确认与验证4.软件设计与实现4.1 软件设计基本概念4.2 软件设计方法与原则4.3软件编码与测试5.软件项目管理5.1 软件项目组织与分工5.2 软件项目计划与调度5.3 软件项目沟通与协作5.4软件项目风险与质量管理6.软件维护与软件配置管理6.1软件维护的类型与过程6.2 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7.软件工程的质量保证7.1 软件质量的概念与评估7.2 软件测试与评审7.3 软件度量与分析7.4 软件过程改进与评估8.软件工程的伦理与法律8.1 软件伦理与职业道德8.2 软件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8.3 软件法律与合同9.总结1.引言引言部分需要对软件工程概论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软件工程的定义、应用范围等。
2.软件工程概述2.1 软件工程的定义详细介绍软件工程的定义,并与传统工程进行比较。
2.2 软件工程的目标明确软件工程的目标,包括提高软件质量、提高开发效率等。
2.3 软件工程的原则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如模块化、可维护性等。
2.4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模型详细介绍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模型,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模型等,并对比分析其优缺点。
3.软件需求工程3.1需求获取与分析介绍需求获取的方法和技术,包括面谈、问卷调查等,然后介绍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如数据流图、用例图等。
3.2需求规格说明介绍需求规格说明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等。
3.3需求确认与验证介绍需求确认与验证的方法和技术,如原型验证、软件测试等。
4.软件设计与实现4.1 软件设计基本概念介绍软件设计的基本概念,如模块化、层次化等。
4.2 软件设计方法与原则介绍常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和原则,如面向对象设计、设计模式等。
软件工程重点总结(5篇)
![软件工程重点总结(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b6246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6.png)
软件工程重点总结(5篇)第一篇:软件工程重点总结软件的定义: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软件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在结构化程序设计时代,程序的最小单位是向对象程序设计时代,程序的最小单位是类,在类中封装了相关的数据及指令代码。
软件的特性:形态特性、智能特性、开发特特性、维护特性、废弃特性、应用特性。
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支撑软软件危机的表现:软件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软件危机发生的原因:(1)缺乏软件开发的工作的计划很难制定。
(2)软件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存在障碍。
(3)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缺少方法论和规范的指导,开发人员各自为战,缺少整体的规划和配合,不重视文字资料工作,软件难以维护。
(4)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呈指数级升高。
(5)缺少有效的软件测评手段,提高用户的软件质量差,在运行中暴露出大量的问题,轻者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重者发生事故,甚至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首次提出“软件工程”的概念的时间是1968年。
按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组织软件开发工作是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性学科,它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采用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是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较少的代价获得高质量的软件并维护它。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运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衡量软件的质量的六个特性:功能性、可靠软件生存期的三个时期:软件定义、软件开定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做什么”的问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开发过程中的典型文档包括:软件需求规格计说明书、用户手册。
各个阶段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问题定义与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软件运行和维护。
典型的软件生存期模型包括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喷泉模型)。
瀑布模型的特点:1)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2b9a34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f.png)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1. 软件工程定义及概念2. 软件工程的历史发展3.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a. 瀑布模型b. 迭代模型c. 增量模型d. 螺旋模型e. 敏捷开发模型第二章需求分析与管理1. 需求工程的基本概念2. 需求获取与分析方法3. 需求规格说明书4. 需求变更与配置管理第三章软件设计与架构1. 结构化设计方法2.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3. 设计模式及应用4. 软件架构设计与选择第四章软件编码与测试1. 编码规范与风格2. 测试方法与策略3.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4. 软件质量保证与评估第五章软件项目管理1. 软件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2. 软件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3. 风险管理与配置管理4.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第六章软件维护与演化1. 软件维护的类型与阶段2. 软件维护的过程与方法3. 软件重构与演化第七章软件工程的理论与方法1. 软件需求建模方法2. 软件设计原则与方法3. 软件度量与评估方法4. 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第八章软件工程的伦理与职业道德1. 软件工程的伦理问题2.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要求3. 软件工程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本文档涉及附件:________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著作权法:________保护软件的著作权,禁止未经授权的复制、修改、发布等行为。
2.商标法:________保护软件的商标权,禁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商标。
3.专利法:________保护软件的发明专利权,禁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发明。
4.合同法:________规定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合同签订与履行等事项。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2c9f1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4.png)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1.软件工程概述1.1 软件工程定义1.2 软件工程的重要性1.3 软件生命周期2.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2.1 需求分析过程2.2 需求获取方法2.3 需求规格说明的要素2.4 需求跟踪与变更管理3.软件设计3.1 软件设计原则3.2 结构化设计方法3.3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3.4 数据库设计3.5 用户界面设计4.软件开发4.1 编码规范4.2 编程语言选择4.3 软件构建工具4.4 软件测试4.5 版本控制5.软件项目管理5.1 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 5.2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 5.3 团队协作与沟通5.4 风险管理6.质量保证与软件维护6.1 质量保证方法6.2 软件维护类型6.3 软件维护活动6.4 软件退役与替换附件:________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请附上相关文档、图表等)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软件工程:________指将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2.需求分析:________确定用户对软件系统需要的功能、性能和约束等方面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3.软件设计:________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案。
4.软件开发:________根据软件设计的方案,进行编码和调试,最终可执行的软件系统。
5.软件项目管理:________对整个软件项目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有效地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6.质量保证:________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确保其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7.软件维护:________对已投入使用的软件进行修复性、适应性、完善性和预防性等各方面的修改和改进。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4adde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6.png)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重点总结很全(第六版)第1章软件工程学概述1.1软件危机1.1.1软件危机的介绍软件危机(软件萧条、软件困扰: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软件危机包含下述两方面的问题:如何开发软件,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1.1.2产生软件危机的缘故原由1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2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1.1.3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对计算机软件有正确的认识。
认识到软件开发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应该推广使用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技术和方法,并继续研究探索。
应该开发和使用更好的软件工具。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1.21.2.1软件工程的介绍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
(期中考软件工程的本质特性: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的构造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软件经常变化开辟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和谐地合作是开辟软件的枢纽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在软件工程领域中是由具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1.2.2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保持进行阶段评审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开辟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承认不竭改良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1.2.3软件工程方法学软件工程包括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
软件工程概述考点整理
![软件工程概述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360cf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7.png)
软件工程概述考点整理●软件及其本质特性●软件的概念●指令的集合(计算机程序),通过执行这些指令可以满足预期的特征、功能和性能需求;●数据结构,使得程序可以合理利用信息;●软件描述信息,它以硬拷贝和虚拟形式存在,用来描述程序的操作和使用。
●软件 = 程序 + 数据 + 文档●软件是逻辑的而非物理的系统元素,因此,软件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性:软件不会“磨损”。
●软件的失效曲线图●软件的特性●无形性●成本主要体现在软件的开发和研制上●软件不会被用坏,只能被淘汰●软件生产方式原始●软件成本昂贵●软件的本质特性●复杂性:软件是人类思维和智能的一种延伸,他比任何以往的人类的创造物都要复杂的多●一致性●软件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环境(如硬件、网络以及其他软件)●软件必须遵从人为的惯例并适应已有的技术和系统●软件需要随接口不同而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变化,而这些变化是人为设计的结果●可变性●人们总是认为软件是容易修改的,但忽略了修改带来的副作用●不断的修改最终导致软件的退化,从而结束其生命周期●不可见性●软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逻辑实体,不具有空间的形体特征●开发人员可以直接看到程序代码,但是源代码并不是软件本身●软件以机器代码的形式运行,但是开发人员无法看到源代码是如何运行的●软件的分类●按功能划分●系统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紧密配合以使计算机各个部分与相关软件及数据协调、高效工作的软件。
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支撑软件:协助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性软件●应用软件:在特定领域内开发、为特定目的服务的一类软件●●按规模划分●微型1人1~4周0.5k●小型1人1~6月1k~2k●中型2~5人1~2年5k~50k●大型5~20人 2~3年50k~100k●甚大型100~1000人4~5年1M(=1000K)●极大型2000~5000人5~10年 1M~10M●按工作方式划分●实时处理软件:在事件或数据产生时,立即处理,并及时反馈信息●分时软件:允许多个联机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的软件●按服务对象的范围划分●项目软件:定制软件●产品软件:面向市场●按使用频度划分●一次使用的软件●频繁使用的软件●失效的影响划分●高可靠性软件●一般可靠性软件●软件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程序设计阶段,此时硬件已经通用化,但软件生产却是个体化。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3dbef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c.png)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第一篇:软件工程复习总结第1章1什么是软件危机,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
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
软件维护费用的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是加剧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
既要有技术措施,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2什么是软件,软件的精确定义。
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
3软件工程的精确定义,软件工程的7个特征,7基本原理。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
1,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程序的构造;2,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3,软件经常化;4,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5,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6,软件必须有效地支持它的用户;7,在软件工程领域中是由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
基本原理:1,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2,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采用现代程序设计的技术;5,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6,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4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精确定义,它的三要素。
二种方法学,面向结构,面向对象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两种方法学:1传统方法学2面向对象方法学 5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它有哪几个阶段(8个阶段),各个阶段分别做什么,这些阶段的重要性。
一个软件从定义到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弃用,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的时期称为生存周期。
阶段:1问题定义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4总体设计5详细设计6编码和单元测试7综合测试8软件维护6软件过程的精确定义,它与软件工程的关系,它的各种模型,各种模型的优缺点,适用范围。
软件过程为一个为建造高质量软件所需完成的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第2章1什么是可行性研究,它的目的,它的任务,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对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科学分析和论证。
软件工程导论最全复习总结
![软件工程导论最全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a9b1c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0.png)
1、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开发过程中旳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碰到旳一系列旳严重问题。
2、软件是程序、数据及有关文档旳完整集合,程序是可以完毕预定功能和性能旳可执行旳程序序列;数据是是使程序可以合适旳处理信息旳数据构造;文档是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旳图文资料。
3、软件工程学包括3个要素:措施、工具、过程。
4、目前使用最广泛旳软件工程措施学是老式措施学和面向对象措施学。
5、软件工程措施学旳软件过程基本上可以用瀑布模型来描述。
6、瀑布模型、迅速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
7、Rup把软件生命周期划为:初始、精化、构建、移交阶段。
8、可行性研究旳三方面: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9、数据流图(DFD是一种图形化技术,他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旳过程中所经受旳变化。
10、数据字典是有关数据信息旳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程图中所包括旳所有元素旳定义旳集合。
11、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旳逻辑模型,没有数据字典,数据如就不严格,没有流程图,数据字典也难以发挥作用。
12、需求分析阶段结束之前,系统分析员应当写出软件需求规格阐明书,以书面形式准确旳描述软件需求。
13、9、构造化分析措施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渐求精进行需求分析旳措施。
14、ER图中包括了实体、关系和属性,矩形代表实体,菱形表达关系,椭圆或圆角矩形表达属性,用直线把实体和其属性连接。
15、验证软件需求旳对旳性:一致性、完整性、现实性、有效性。
16、总体设计旳基本目旳是回答“概括地说,系统应当怎样实现?”,总体设计又称为概要设或初步设计。
17、模块旳独立程度可以有两个定性标量度量:内聚和耦合。
18、软件测试旳目旳:(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旳错误而执行程序旳过程;(2好旳测试方案是极也许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旳错误旳测试方案;(3成功旳测试是发现可至今为止尚未发现旳错误旳测试。
19、软件测试环节:模块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平行运行。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dc1b5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4.png)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1. 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是一门关注软件开发的学科,它涉及到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方面。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2. 软件开发周期软件开发周期通常包括以下阶段:需求分析:明确定义软件系统的需求和功能。
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结构、模块和接口。
编码:根据设计文档编写程序代码。
测试:对软件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正确性和稳定性。
部署:将软件部署到目标系统中。
维护:修复软件中的漏洞和缺陷,并进行功能扩展。
3. 软件工程的原则软件工程遵循以下原则:模块化:将软件系统划分为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
可重用性:设计和开发具有可重用性的模块,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可测试性:设计易于测试的软件模块,以便及早发现和修复问题。
可维护性:设计易于维护的软件系统,以便快速修复问题和实现功能变更。
可扩展性:设计支持功能扩展和修改的软件架构。
4. 软件工程的方法和模型软件工程采用多种方法和模型来组织和管理软件开发过程:瀑布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有特定的输出和目标。
增量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多个增量,每个增量都是一个完整的小型软件系统。
原型模型:通过快速构建原型来获取用户反馈,并不断迭代改进软件系统。
敏捷方法:强调快速迭代和响应变化,通过小团队合作开发高质量的软件。
5.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系统质量和正确性的重要过程。
常见的软件测试方法包括:单元测试:对软件的最小单元进行测试,例如函数和方法。
集成测试:测试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和兼容性。
系统测试: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
验证和验证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规格,验证软件是否正确实现。
性能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和响应时间。
6. 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涉及到以下方面: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和资源。
项目组织:建立项目团队和分配任务,确保项目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二)2024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f9e389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7.png)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二)引言概述:本文旨在对软件工程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深入阐述,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为其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指导。
本文将重点分为五个大点进行探讨,包括软件开发生命周期、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软件设计与实现、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项目管理。
正文:一、软件开发生命周期1.1 瀑布模型1.2 增量模型1.3 快速原型模型1.4 V模型1.5 敏捷开发模型1.6 迭代模型1.7 螺旋模型1.8 混合模型1.9 效益模型二、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2.1 需求获取2.2 需求分析2.3 需求建模2.4 需求规格说明书2.5 需求追踪与变更管理2.6 需求验证与确认2.7 需求工程与管理三、软件设计与实现3.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3.2 模块划分与接口设计3.3 数据设计与数据库设计3.4 用户界面设计3.5 算法设计与优化3.6 编程与编码规范3.7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3.8 可维护性与可重用性设计四、软件测试与维护4.1 测试基本概念与分类4.2 测试策略与计划4.3 测试用例设计与执行4.4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4.5 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4.6 集成测试与系统测试4.7 自动化测试与性能测试4.8 软件维护类型与过程4.9 软件维护工具与技术五、软件项目管理5.1 项目计划与项目组织5.2 项目任务与资源管理5.3 项目风险与质量管理5.4 项目进度与成本控制5.5 项目沟通与团队协作5.6 项目评估与总结5.7 软件工程伦理与法律总结:通过本文对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的概述和深入探讨,我们了解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不同模型,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的关键步骤,软件设计与实现的要素,软件测试与维护的重要性以及软件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为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点对于培养软件工程师的综合能力和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75df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b.png)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1. 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性、规范化和可量化的方法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它涵盖了软件开发的方方面面,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和维护等环节。
2.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概念到退役的全过程。
一般包括: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3. 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方法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的一种组织和管理开发活动的方法。
常见的软件开发方法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等。
- 瀑布模型:按照线性顺序依次完成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
- 迭代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
- 增量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增量,每个增量都包括完整的开发流程,通过迭代逐步完成整个软件。
- 螺旋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螺旋形阶段,每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风险评估、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
4.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用于确定用户对软件系统的需求和期望。
需求分析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建模和需求验证等过程。
- 需求获取:通过与用户沟通、观察现有系统等方式获取需求。
- 需求分析:对获取的需求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发现需求之间的联系和冲突。
- 需求建模:根据分析得到的需求,使用UML等建模语言描述需求的结构和行为。
- 需求验证:验证需求的正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确保需求符合用户的期望。
5.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软件系统的结构、组织和接口等方面的工作。
软件设计过程中常用的设计原则包括高内聚低耦合、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等。
软件设计常用的设计模式包括:- 创建型模式:包括简单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等。
- 结构型模式:包括适配器模式、装饰者模式、代理模式、桥接模式等。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3d0c131ed9ad51f01df284.png)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软件定义: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包括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特性:形态特性、智能特性、开发特性、质量特性、生产特性、管理特性、环境特性、维护特性、废弃特性、应用特性。
软件分类。
(1) 系统软件 (2) 应用软件 (3) 支撑软件 (4) 可复用软件软件危机的原因:1)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有关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的计划很难制定。
2)软件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存在障碍,除了知识背景的差异,缺少合适的交流方法和需求描述工具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3)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缺少方法论和规范的指导,软件难以维护。
4)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呈指数级升高。
5)缺少有效的软件评测手段,提交用户的软件质量差软件工程的定义:1.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性学科,它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采用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进行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把经过时间考虑而证明是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较少的代价获得高质量的软件并维护2.软件工程的目标:运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生产率,也就是要以较短周期、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并最终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
3.软件的生存周期:软件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存过程。
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三个时期组成。
软件定义: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软件开发: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分为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四个阶段;维护:使软件持久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4.开发过程中的典型文档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描述将要开发的软件做什么。
b.项目计划:描述将要完成的任务及其顺序,并估计所需要的时间及工作量。
c.软件测试计划:描述如何测试软件,确保软件应实现规定的功能,并达到预期的性能。
d.软件设计说明书:描述软件的结构,包括概要设计及详细设计。
2023修正版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
![2023修正版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d49fd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e.png)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汇总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化、规范化、可量化的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本文将对软件工程的概念、原则、过程和常用方法进行汇总和概述。
引言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软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挑战和风险,如进度延误、质量问题等。
软件工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化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概念和原则1. 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它研究如何以系统化、规范化、可量化的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
2.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需求分析到维护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软件工程师需要在每个阶段进行详细的计划和控制,确保软件按照预期的要求开发和交付。
3. 软件工程的原则软件工程的原则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基本指导原则,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模块化:将软件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便于开发和维护。
- 可重用性:利用已有的软件组件,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 高效性:合理规划开发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 可维护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文档,方便后续的维护工作。
- 可测试性:设计软件时考虑到测试需求,提高软件的可测试性。
软件开发过程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最早的软件开发模型之一,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有严格的前后关系。
2. 迭代模型迭代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模型之一,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
每个迭代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可以在每个迭代周期结束时进行评审和调整。
3. 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以迭代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发软件的方法。
它强调灵活性和快速响应变化,通过频繁的交流和反馈来保证软件按照预期的需求开发。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发现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提高软件的质量。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0830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b.png)
软件工程概论(知识点)软件工程概论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软件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软件工程概论作为软件工程学科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从软件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原理和实践等多个方面,论述软件工程概论的知识点。
一、软件工程的定义和特点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化、规范化、可度量的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与传统的工程学科相比,软件工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抽象性和复杂性:软件是以源代码形式存在的程序,相较于物理工程领域中的实体,软件更加抽象,具有复杂性和灵活性。
2. 可变性和可扩展性: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需求进行不断的更改和升级,而且容易扩展。
3. 不可见性和无形性:软件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只能通过运行结果来间接获得验证,这为软件的质量保障带来挑战。
4. 开发过程的持续性:软件的开发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需要不断地进行迭代和改进。
二、软件工程的发展历程软件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对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软件危机阶段(1960年代-1970年代):在计算机应用领域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软件开发过程无序,导致了大量的计划超支和项目失败。
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在于软件开发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
2. 软件工程方法学的出现(1970年代-1980年代初):为了解决软件危机,学者们开始研究软件工程方法学,提出了一系列的软件开发方法和模型,如结构化方法、原型法等。
3. 软件工程理论的建立(1980年代-1990年代):在软件工程的实践过程中,学者们逐渐发现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如需求变更、人力管理等,开始运用系统论、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对软件工程进行研究。
4. 软件工程的国际标准化(1990年代至今):随着软件工程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的软件工程标准,如ISO/IEC 12207和ISO/IEC 15504等,这些标准为软件工程的规范化和质量保障提供了重要参考。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_2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_2](https://img.taocdn.com/s3/m/f92b93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1.png)
软件工程复习总结1: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
它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软件: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
它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特点:(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具体的物理实体。
(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
(3)在软件的运行和使用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老化问题。
软件分类:按软件的功能进行划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支撑软件。
按软件的规模进行划分:按开发软件所需的人力、时间以及完成的源代码行数。
(微型、小型、中型、大型、甚大型、极大型)按软件开发划分:软件项目开发、软件产品开发。
3:软件工程学:是把软件当作一种工业产品,要求“采用工程化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
软件工程学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工具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工程管理学软件经济学4:软件生存周期:把软件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直至衰亡为止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计划时期: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开发时期: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运行时期:运行与维护5:现状调查和问题的定义:目的:弄清楚用户要求计算机解决什么问题。
任务:编写系统目标与规范说明书。
6: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其论证的焦点是:围绕着对系统开发的价值进行论证。
经济可行性: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评估项目的开发成本。
技术可行性:对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以及生产率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评价。
可行性论证报告包括:系统概述、可行性分析、拟订开发计划、结论意见。
7:系统流程图:是用来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一种传统工具。
系统结构图:系统工程师用结构摸板开发的系统模型。
8:需求分析的任务:一、确定目标系统的具体要求:(1)确定系统的运行环境要求: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可和用户单位其他系统使用相同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相同的操作系统和相同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2)系统的性能要求(数据不能随意更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3)系统功能:确定目标系统具备的所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软件和软件工程的概念
(1)计算机软件的定义与组成部分;
软件是程序、数据及先挂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程序+相关文档+数据+领域知识
(2)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
1.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有关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的计划很难制定。
2.软件人员与用户交流存在障碍,缺少合适的交流的工具。
3.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缺少方法论和规范的指导。
4.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成指数级升高。
5.缺少有效地软件评测手段,提交用户的软件质量差,运行中暴露出大量的问题。
(3)软件工程的概念与性质;
IEEE的定义:软件工程是开发、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
(4)软件工程的目标;
运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生产率。
(5)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和组成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是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三个时期组成。
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
开发时期: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
维护时期: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6)软件生存期模型;
瀑布模型、快速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
第二章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
(1)软件工程三要素:
软件工程从方法角度来看的三要素:方法、工具、过程。
(2)类与对象:
类可以看成是对象的抽象,代表了此类对象所具有的共有属性和行为。
类与对象的关系:类是对象的抽象和模板,对象是类的实例。
对象是包含现实世界物体特征的抽象实体,它反映了系统位置保存信息和与它交互的能力。
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对象经过抽象,,映射为程序中大的对象。
对象在程序中是通过一种抽象数据类型描述的,则中抽象数据类型称为类。
(3)封装、继承和多态
封装的定义:
1)清楚地辩解,所有对象的内部信息被限定在这个边界内;
2)接口,即对象向外界提供的方法,外界可以通过这些方法与对象进行交互;
3)受保护的内部实现,即软件对象功能的实现细节,实现细节不能从类外访问。
继承是一种联接类的层次模型,味蕾的重用提供了方便,它提供了明确表述不同类之间共性的方法。
多态是指一个程序中同名的不同方法共存的情况。
主要通过子类对父类方法的覆盖来实现多态。
(4)UML建模语言的理解;
无论在计算机学术界、软件产业还是在商业界,UML已经成为人们为各种系统建模、描述系统结构和商业过程是使用的统一工具,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人们还在不断扩展它的应用领域。
UML的特点:统一标准、面向对象、可视化,表达能力强大、独立于过程、容易使用、与编程语言的关系。
第3 章:软件需求获取与结构化分析方法
(1)需求获取的主要任务;
1.发下和分析问题,并分析问题的原因、结果关系;
2.与用户进行各种方式的交流,并使用调查研究方法收集信息;
3.按照三个成分即数据、过程和接口观察问题的不同侧面。
4.将获取的需求文档化,形式有用例,决策表、决策树。
(2)获取并理解用户的需求是软件工程师所面对的最困难的任务之一的原因。
(3)软件需求分析的4个阶段:
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定义、需求验证。
(4)可行性分析主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时间可行性)
(5)实体—联系图
数据对象:用矩形表示。
属性:用椭圆或圆角矩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属性与相关的数据对象连接在一起。
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下面的图只是举个例子。
(6)结构化分析模型的相关内容: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建模技术,它建立的分析模型如图所示。
该模型的核心是数据字典,包括在目标系统中使用和生成的所有数据对象。
围绕这个核心有3中途图:数据流图(DFD)描述数据在系统中如何被传送或变换,以及描述如何对
数据流进行表换的功能,用于功能建模;实体-关系图(ER图)描述数据对象及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用于数据建模;状态-迁移图(STD)描述系统对外不是件如何响应、如何动作,用于行为建模。
(7)数据字典中,如何描述一个事物的数据结构(如何定义相关符号的定义)在数据字典的编制中,分析员最常用的描述数据结构的方式有定义式、Warnier图等。
(1)定义式。
在数据流图中,数据流和数据文件都具有一定的数据结构,因此,必须以
一种清晰、准确、无二义性的方式来描述数据结构。
(2)Warnier图。
Warnier图是表示数据结构的另一种图形工具,它用树形结构来描绘数
据结构。
这个考点的重点在于考察对事物的数据结构的表示,要求会用图形化的模式表示数据结构!(8)决策表和决策树的画法。
蒋老师考试的时候会出怎样画决策树。
自己看吧。
第4、5章不做重点
第6章软件测试的方法
(1)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软件测试是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是软件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
(2)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的基本概念,联系和区别。
黑盒测试是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
白盒测试是对软件的过程性细节做细致的检查。
这一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打开的盒子或透明的盒子,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
因此,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
(3)确认和验证的基本概念、联系和区别。
确认是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其目的是想证实在一个给定的外部环境中软件的逻辑正确性。
验证则试图证明在软件生存期各个阶段,以及阶段间的逻辑协调性、完备性和正确性。
确认和验证的区别:
验证是检验开发出来的软件产品和设计规格书的一致性,即是否满足软件厂商生产要求,确认是检验产品功能有效性,即是否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
确认和验证的联系;
确认要求更高,要能保证所凶狠铲的软件可追溯到用户需求的一系列活动。
确认过程提供证据,表明软件是否满足客户需求并解决了相应问题。
验证是否满足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标准、时间和约定;验证为判断每一个设革命周期活动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是否可以启动其他生命周期活动建立一个新的基准。
(4)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
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第7章统一建模语言概述
(1)UML的基本内容(了解)应该不用背吧!
UML符号为开发者或开发工具使用这些图形符号和文本语法为系统建模提供了标准。
这些图形符号和文字所表达的是应用级的模型,在语义上它是UML元模型的实例。
UML模型由事物、关系和图组成。
(2)掌握UML的关系并结合类与对象,分析问题。
没有可总结的。
(3)用例图。
你要会画图,会写描述。
总之课本P169,P170看看。
第8章面向对象的分析
(1)建立用例模型的基本过程
①确定业务参与者──标识目标系统将支持的不同类型的用户,可以是人、事件或其
他系统。
②确定业务需求用例──参与者需要系统提供的完整功能。
③创建用例图──标识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用例与用例之间的关系。
(2)熟练使用Rose工具,设计各种UML图
……
第10章不做重点
第12章软件过程与软件过程的改进
(1)软件过程的定义
软件过程是解决软件问题的重要一步,以按计划生产产品,同时提高软件组织的能力,以利于生产出好的产品为目标,可预测的,用以开发软件产品的一套工具、方法和实践。
(2)软件过程的三个组成要素:
人员、技术、过程。
(3)软件过程的成熟度的概念:
一个特定软件过程得到清晰的定义、管理、测量、控制的有效程度。
(4)CMM模型的5个成熟度等级:
初始级(ML1)
已管理级( ML2)
已定义级(ML3)
已量化管理级(ML4)
优化级(ML5)
第13章项目管理
(1)成功项目的标志
达到项目预期的软件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时限要求
项目开销限制在预算之内。
(2)项目策划与估算,项目估算的重要意义。
(不确定,再看看书核对一下)项目策划是项目开展初期阶段的重要工作,主要目标是得到项目计划,或者说计划是策划的结果。
项目估算是项目策划的重要内容,缺少了这两项工作制定出计划必定是盲目的,也是脱离实际情况的。
(3)软件规模估算
P297到P301自己看吧!
(4)PERT图,根据题目化PERT图,并且找出关键路径。
一定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