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的民族观念
华夏认同的过程和意义
华夏认同的过程和意义华夏认同是指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它是华夏族群的共同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重要力量。
华夏认同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渐进的、个体与集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历史的和文化的过程。
华夏认同的过程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的诞生。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黄河流域,而华夏族群也是在这片土地上形成的。
华夏族群通过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适应,发展出了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华夏认同的基础。
在华夏认同的过程中,个体与集体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通过与家庭、社区、学校等集体的互动,接受和传承华夏文化的观念和价值体系。
同时,集体也通过教育、传统习俗等手段,加强对个体的华夏认同教育。
个体与集体的相互作用,使得华夏认同在个体和集体之间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认同感。
华夏认同的过程也与历史和文化的演进密不可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古代文献、历史遗迹、传统艺术等,都是华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个体和集体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
华夏认同的意义在于凝聚民族团结和推动国家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华夏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纽带,能够让不同民族的人民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而奋斗。
华夏认同也是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促进社会各界的和谐发展。
华夏认同还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尊和自信。
通过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
这种自信不仅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还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夏认同是个体和集体共同形成的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它是一个历史的和文化的过程,通过个体与集体的相互作用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形成了华夏认同的基础。
华夏观念名词解释
华夏观念名词解释
“华夏观念”是一个涉及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认同的概念。
其核心意义是指古代中国中原地区的文化和民族认同,后来逐渐扩展为对整个中国的文化和民族认同。
1.历史背景:在古代,华夏一词通常用来指代中原地区,即黄河流
域及其周边地区,这里是古代中国文明的发源地。
华夏民族被认为是这一地区的原住民,他们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宗教、艺术和社会制度。
2.文化内涵:华夏观念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儒家思想、道
家思想、法家思想等哲学体系,以及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华夏文化的核心。
3.民族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观念逐渐演变为一种民族认同
的象征。
华夏民族被视为拥有共同语言、文字、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群体。
这种认同在历史上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
4.地域扩展:在历史上,随着中国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张,华夏观念
也逐渐扩展到整个中国地区。
不同地区的文化和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
总之,“华夏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中原地区的文化和民族认同,并随着历史的演进逐
渐扩展为对整个中国的文化和民族认同。
这一概念对于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是指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重视道德伦理、注重家庭、重视孝顺、注重和谐、崇尚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以下是中华民族的一些核心价值观:
1. 伦理道德:强调道德伦理观念,重视诚信、正直和正义。
2. 家庭观念:家庭在中华民族价值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重视家族的传承和家庭成员间的互相关爱。
3. 孝顺:崇尚孝道,尊敬和孝顺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和谐:追求社会和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强调团结、稳定和和平。
5. 仁爱:注重关心和帮助他人,在个人行为中追求善良、友爱和关怀。
6. 礼节:重视礼仪,注重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的礼貌和谦和的态度。
7. 知识智慧:强调知识和智慧的重要性,鼓励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来提升自身素养。
8. 诚信:强调诚实守信,认为信任和可靠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9. 公正:追求公正、公平和公义,强调法治和公共事务的公正性。
10. 自律:崇尚自律,注重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追求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这些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历史和文化基础上形成,并且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华夏中心主义的解释
华夏中心主义的解释华夏中心主义是一种关于中华民族地位和中华文明价值的观念,它强调中华民族对世界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华夏中心主义的出现与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背景密切相关。
本文将通过对华夏中心主义的解释,探讨它的意义、内涵和影响。
首先,华夏中心主义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达。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创造力。
华夏中心主义强调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为中国人民树立了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华夏中心主义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华夏中心主义是一种历史观的反思。
华夏中心主义强调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源泉之一。
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华夏中心主义试图回答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和作用。
它鼓励中国人民认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推动中国的崛起和发展。
再次,华夏中心主义是一种国际关系观的提出。
华夏中心主义认为中国应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
华夏中心主义主张建立和平、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它强调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此外,华夏中心主义还强调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平等。
华夏中心主义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包容的世界。
它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明可以主宰其他文明,只有通过平等对话和相互学习,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华夏中心主义的提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一方面,有人认为华夏中心主义是中国自尊心的表达,是对西方中心主义的一种回应。
它试图通过强调中国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声音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华夏中心主义可能引发中国的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无论如何,华夏中心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和国际关系观,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提醒中国人民要保持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
古代“华”“_夷”文化认同与早期中华民族观念形成
古代“华”“夷”文化认同与早期中华民族观念形成□姚武/文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中提出“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1]。
“他者”是一个与“自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参照,通过选择和确立“他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确定和认识“自我”,一个主体若没有“他者”的对比对照,将完全不能认识和确定“自我”[2]。
“自我”和“他者”是相对的,它会随着参照物的不同而改变。
从《山海经》中的“异怪”,《诗经》中的“异族”,到《史记》中的“匈奴”,唐宋诗词中的“塞外”,再到《海国图志》中的“夷”形象,中国文化典籍中的“异域”形象经历了在古代形成和发展以及在近代完成转型等阶段。
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夷”主要是对鸦片战争以前众多“异族”形象的总体称谓。
回顾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夷”形象并论述其实质,在“他者”与“自我”的互动转化中,能够揭示“华夏”“大一统”等早期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古典“他者”形象,即历代文化典籍中“夷”的群像,被华夏文化所同化,其实质是对象化的华夏“自我”形象。
基于先秦地域优势所形成的“文化自然力”及汉唐开明政治所积聚的“文化自信力”,“华夏”“大一统”等早期中华民族观念形成,“文化认同”成为早期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核心动力。
本文根据形象学“自我”与“他者”互动理论,以先秦及汉唐文化典籍中的“夷”为参考,探索“华夏主体”及“大一统”民族观念的形成。
1 基于先秦地域优势形成的“文化自然力”,“华夏主体”民族观念形成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典籍中,记载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早期的异域形象。
以《山海经》中的“异怪”与《诗经》中的“异族”形象最突出。
《山海经》《诗经》中的异域形象作为中国古典文化典籍中“夷”群像源头,描述了先秦时期基于中原“地缘优势”及“礼制文化”基础上的华夷融合情形,以“华夏”为主体的早期中华民族观念形成。
1.1《山海经》中的“异域”形象与“华夏族”主体彰显《山海经》作为中国志怪典籍,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地理书,被看作是中国最早的神话或故事文本,在内容上展现了众多的人和物的形象,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华夏认同的历史名词解释
华夏认同的历史名词解释华夏,这个历史名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先民的部落联合,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基本认同。
华夏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丰富和演变,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象征。
在古代,华夏指的是中国史前时期和封建时代的先民。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华夏先民开始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世袭为天子的社会制度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华夏指代的是具有一定文明程度和行政组织的部落集团,他们使用相同的文字和语言,拥有共同的先祖崇拜和社会价值观念。
汉朝以后,随着中央政权的统一,华夏的含义逐渐扩展。
这时的华夏已经不再是特指部落,而是广义上的中国,包括中国的边疆地区。
华夏成为了统一中国的文化标志,为日后的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然而,仅仅将华夏定义为中国的代名词是不够的。
华夏还承载着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共同记忆,在民族认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认同感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是各个民族和地区相互交融的结果。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期演变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最终融合为一个整体。
华夏成为了这一整体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自豪感。
华夏认同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还是对中国人民奋斗和牺牲的认同。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但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认同,通过努力和团结不断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
在他们心中,华夏代表着团结、自强和民族自豪感。
华夏认同还包含了对祖先智慧的崇敬和传承。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科学发明。
这些文化遗产是华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人们感受到了自己与先民的深层联系和历史使命。
当代中国,华夏认同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接受和认可。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华夏认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深入了解华夏的内涵和价值。
然而,华夏认同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古代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基因
古代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基因
古代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崇德尚礼。
华夏文明认为,德行是一
个人的品质和修养的体现,而礼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尊重和和谐相
处的基础。
古代华夏社会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睦,礼仪规范了人与人之间
的行为准则,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古代华夏文明还强调知识的尊重和追求。
华夏文明奉行重视知识和学问,认为知识是人智慧的积累和传承。
文化基因中蕴含着尊师重道的传统,注重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
古代华夏社会兴起了儒家学派,推崇儒家思想
中的仁义道德观念,将其作为社会教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古代华夏文明还注重社群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
和融合过程中,华夏文明以集体利益为重,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这种
集体主义精神表现在尊重各种职业和地位的分工合作,注重互补和互助,
以及有节制地追求个人利益。
总结来说,古代华夏文明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基因包括崇德尚礼、仁爱
和孝道、重视知识和追求、以及社群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这些价值观和
基因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道德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华夏认同的过程和意义
华夏认同的过程和意义华夏认同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民族特色的认同感,是对中国文化和民族的自豪和归属感。
华夏认同的过程和意义十分重要,不仅关乎个人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认知,更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凝聚力。
本文将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阐述华夏认同的过程和意义,并探讨其重要性。
首先,个人层面的华夏认同是每个中国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从小时候学习识字、背诵古诗文,到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个人通过吸收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逐渐建立了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
此外,个人的华夏认同还与自身的身份认同、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有关。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父母通常会强调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尊重,通过家庭教育让孩子们接受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而在社会中,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崇敬,也让个人逐渐形成了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感。
其次,国家层面的华夏认同是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表现。
华夏认同在国家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国家文化自信的内在表现。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必须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独立性,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魅力和价值。
华夏认同作为国家文化认同的表现,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其次,华夏认同对国家的凝聚力和统一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拥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而华夏认同作为共同的文化认同,有助于凝聚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国家的团结和统一华夏认同的过程和意义不仅体现在个人和国家层面上,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和文化体系。
首先,华夏认同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是华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其次,华夏认同有助于塑造公民意识和社会道德。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华夏认同作为共同的文化认同,有助于形成一种普遍的公民意识和社会道德。
华夏认同的内涵和意义
华夏认同的内涵和意义华夏认同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的认同和情感归属。
它具有广泛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华夏认同的内涵首先包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连续的文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
华夏认同意味着人们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感到自豪,对其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审美观念、文化传统等有一种认同感,并且愿意为其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华夏认同还包括对中华历史的认同。
中国历史悠久而复杂,涵盖了多个朝代和时期的兴衰荣辱。
华夏认同意味着人们对中国历史的珍视和认同,对历史上的先贤英雄、文化名人、伟大成就等有一种敬仰和感恩之情,同时也对历史上的错误和挫折有一种坦然和思考的态度。
此外,华夏认同还涉及到民族精神的认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华夏认同是中华民族认同的一部分。
华夏认同意味着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对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有一种尊重和包容的态度,保持对中华民族共同利益和发展的关注和奉献。
华夏认同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和凝聚力。
华夏认同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形成一个更加和谐、稳定、有活力的社会。
其次,华夏认同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
华夏认同能够激发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通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可以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发出更加独特、鲜明的声音,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华夏认同还有助于推动国家的发展。
华夏认同能够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每个人都对祖国充满认同和责任感,并为之奋斗和付出,才能够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综上所述,华夏认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的认同和情感归属,具有广泛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它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和凝聚力,弘扬中华文化,推动国家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观念
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观念中华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之一。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先后经历了许多战争、风雨、沧桑,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一直得以绵延不绝,并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过程。
而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观念,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中国迈向现代化、走向未来的重要基石。
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于自身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仅秉持着自己的文化,更是融合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这种中华文化的多元化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更是涵盖了多个民族间的传统文化和技艺。
因此,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不在于种族和外在相似之处的判断,而在于文化的共享和认可。
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和融洽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并能够提升民族的凝聚力。
而国家观念则是国家内部和国家间相互认知的心态和态度,是对国家内部、外部、发展、安全等方案的一种信仰和情感态度。
更进一步地说,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建立在国家观念的基础上,国家观念强大,则国家的凝聚力、整体力量都会随之提高。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强大的国家观念正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影响下,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但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仍旧坚如磐石,得到了强烈的支持和认可。
这是因为中国一直以来坚持文化自信,通过优化传统文化、引进外来文化以及创新发展等多种方式,培养并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构建起具有中华特色的现代化国家观念。
同时,中华民族在面对不同文化时,积极开放、包容,既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也广纳天下英才和智慧,为文化多样性的繁荣,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观念一直得到坚实的保证,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沃土、更高境界和未来的基石。
中华民族将继续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内涵,加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中华民族走向更为美好的未来不懈努力。
华夏认同的内涵和意义
华夏认同的内涵和意义
“华夏认同”是指对于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和中国民族传统的认同,体现了对于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和意义:
1. 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留下的珍贵遗产,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
在华夏认同中,人们认可并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文化等。
2. 对于中国历史的认同。
中国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走过的漫长历程。
在华夏认同中,人们重视与尊重中国历史,认为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应该继承并传承下去。
3. 对于中国民族传统的认同。
中国民族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强调传统美德、礼仪之邦、崇尚和平等特点。
在华夏认同中,人们重视并尊重这些传统文化特征,将其作为自身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4. 对于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华夏认同体现了中国人民
共同的价值观念,如爱国主义、尊重长辈、孝顺亲人、勤奋好学、正直诚信等。
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于中华文化和历史之中,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总之,“华夏认同”是一种对于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和中国民族
传统的认同,同时也是对于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先秦至秦汉华夏族民族观的演变路径探析
先秦至秦汉华夏族民族观的演变路径探析先秦至秦汉,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观念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华夏族民族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不同思想流派的兴起而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对先秦至秦汉华夏族民族观的演变路径进行探析,以期从中窥见华夏族民族观的发展脉络及其带来的影响。
在先秦时期,中国的统一愈发明显,各种民族关系也因此变得愈加复杂。
当时的华夏族已经形成,并且以中原地区为主要居住地,他们以黄河流域为中心,逐渐扩展和融合。
在这个时期,华夏族对民族的认知并不明显,更多的是依赖地域,政治地位等因素进行区分。
儒家思想的兴起,对华夏族民族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儒家重视礼乐制度,更加注重对华夏族民族的身份认同。
这种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华夏族民族观的形成。
而到了战国时期,不同的思想流派开始出现,其中就包括了道家与墨家。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人们要顺应自然,与自然相和谐。
而墨家则更注重强调“兼爱”,认为天下万物皆平等,无论是华夏族还是其他民族,都应当被同等对待。
这种思想对华夏族民族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人们开始思考民族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超越地域的民族认同。
秦汉时期是华夏族民族观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对于华夏族民族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对于国家的统一有着强烈的主张,他取消了分封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等,使得华夏族的认同感更加强烈。
而汉朝则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汉化政策,更加加强了对华夏族民族观的塑造。
从先秦至秦汉时期,华夏族民族观经历了由地域认同到民族认同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受到了政治制度演变的影响,也受到了不同思想流派的影响。
儒家思想加强了对华夏族民族的身份认同,而墨家的兼爱思想则更加注重了超越地域的民族认同。
而秦汉时期的统一,更加强了对华夏族民族观的塑造,使得华夏族民族观日益明晰和完善。
华夏认同观念名词解释
华夏认同观念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华夏认同观念”。
你知道吗,这就像是一个
超级大的家庭观念!
华夏认同观念啊,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有的。
想象一下,一个庞大的
族群,有着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紧紧相连。
比如说咱中国的春节吧,不管你在天南还是地北,到了春节,大家都
热热闹闹地准备过年,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这就是一种深深
的华夏认同的体现呀!这不就跟一个大家庭过年似的吗?
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认同观念那可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啊!它
让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了归属感,有了共同奋斗的目标。
就好比在古代,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大家能团结一心,共同抵抗,为啥呀?因为大
家都认同自己是华夏儿女呀!这不就跟一个村子里的人一起对抗外敌
一个道理嘛!
再看看现在,咱们的华夏认同观念依然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
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我们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又不断创
新发展。
我们一起为国家的繁荣努力拼搏,这难道不是华夏认同观念
在发挥作用吗?
而且啊,这种认同观念还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年轻一代的我们,
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把华夏认同观念传递下去。
我
们去学习武术、书法、京剧这些传统文化,不就是在延续这种认同吗?
总之,华夏认同观念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呀!它让我们紧紧相连,共同前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是深深融入我们血液中的力量!。
古代华夏文化的特点
古代华夏文化的特点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艺术形式。
在数千年的沉淀中,古代华夏文化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既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古代华夏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礼仪之道,强调孝道、忠诚和仁爱等价值观念,这些思想构成了古代华夏文化的核心。
在古代社会,儒家思想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为华夏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提供了基础。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古代华夏文化的宇宙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华夏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宇宙万物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整体。
人们相信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借鉴自然,以求得个人和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这种观念渗透在古代华夏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艺术和哲学等。
三、尊师重道的教育传统古代华夏文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令人瞩目。
古代华夏文化注重尊敬师长,将教育视为传承智慧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责任重大,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和崇敬。
华夏文化中的孔子教育思想强调以德育人,通过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来培养人的品质和做人的道德观念。
四、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古代华夏文化注重精神和物质的平衡与统一。
华夏文化认为人的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相辅相成,只有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人生的完美。
这一观念在古代华夏文化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以及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
例如,古代华夏文化中流传的许多诗词和传统艺术形式,都融汇了人们对于美感和审美追求的表达,反映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五、文化多元融合的包容性古代华夏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融合性。
中国古代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种民族文化在华夏文化中得到融合和传承。
中华民族的文化包容性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使得华夏文化更加繁荣兴盛。
例如,佛教、道教等外来文化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融合,成为古代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夏认同的产生与发展
华夏认同的产生与发展
华夏认同是中国人对自己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感。
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逐渐形成的,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核,也是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集体认同感。
华夏认同的产生与发展可以从历史、文化传承、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历史是华夏认同产生的重要因素。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明历史,自古以来就有中国文化的传承。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这是华夏认同的基础。
例如封建社会的家族观念、儒家思想的传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等,都为中国人形成了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感。
历史上的伟大成就和人文精神,如苏秦、张骞的边疆拓展、孔子的儒家文化理念、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等,也为华夏认同培养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华夏认同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时代的演进,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影响了华夏认同的形成。
例如中国的历史经历了辗转的社会变革,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开放,这些社会变革和时代风貌,都使得华夏认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了不同的强调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的加深,也为华夏认同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提供了新的机遇。
综上所述,华夏认同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历史的长河、文化传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构筑了中国人对自己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感。
华夏认同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也是中国人民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表达。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不断弘扬华夏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强化华夏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朝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
华夏五方之民——中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华夏五方之民——中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五个多世纪,而文献中明确以华夏居中,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配合四方的记述,大概出现于战国。
《左传》昭公十七年,孔子向郯子学习古代官制时曾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这是指四方之夷,而《论语》中未出现“东夷”、“南蛮”等配有方位的民族称谓。
《孟子·梁惠王上》提到“莅中国而抚四夷”,仍是指四方之夷。
《孟子》中虽已出现“东夷”、“南蛮”等称谓,但在《孟子·尽心下》说:“君好仁,天下无故焉。
南面而征北夷怨,东面征而西夷怨。
奚为后我!”证实孟子所说“四夷”仍是指四方之夷。
《管子·小匡》和《礼记·王制》中关于中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五方之民,及其习性、语言、衣服、器用等不同的记载。
《管子》为战国中晚叶齐人追叙,虽依据了管仲相主而霸的事迹与言论,但所指五方之民,方位整齐的观念,是战国中晚叶成书时对齐桓公霸业的概括。
《礼记》则是西汉中叶学者们依据先秦材料所作。
以上征引两书的记述,说明战国已出现的五方民族整齐配合的观念,到西汉得到了确立。
华夷五方配合,只是战国秦汉受华夷大一统思想支配而对五方各族的一种划分,无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只是对一方民族的统称,并非已形成五大民族集团。
同一方位各族未必都属同一族系,而且具体包括哪些地区的民族,随着时间推移,也有所不同。
本文仅对中先秦中国之四周各民族按方位作一简要的概括。
第一 东夷一、东夷的起源与分布海岱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是大昊、少昊两大部落集团的文化遗存;而大昊、少昊两大部落集团,一方面有一部分与来自黄河上游、中游的黄帝部落集团融合,构成华夏民族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泰山周围及其以东至海、以南至淮的诸部落,仍按其固有文化传统发展,即夏商周三代的东夷。
先秦文献中的东夷,专指今山东省及淮河以北那些非华夏方国和部落,即分布在今山东、苏北、淮北地区。
华夏民族观念中的国家认同
华夏民族观念中的国家认同作者:李禹阶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历史上国家的产生与演进,“一类其演进最初是由内部固有的因素引起的,另一类演进则是由外部影响引起的”。
(乔纳森·哈斯《史前国家的演进》)早期国家内部的阶级、阶层冲突与在外力压迫下人们为生存而产生的融合,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没有内部阶级冲突,国家演进就缺乏质的变量;没有外部生态、人口、种族压力,由血缘组织向地域性国家组织的转化就将非常缓慢。
国族相通构成民族、国家的基础早期华夏文明也是如此。
尧、舜、禹时期,既是一个灾异频仍的时代,又是一个部落间冲突激烈的时期。
酷虐的自然条件以及部落间无序的争战,产生出以尧、舜、禹部落为主体的庞大的部落间联盟。
夏国家与夏文化、夏民族共同体几乎同时产生,相互交织、融合,共同形成民族、国家与文化的共同体。
他们之间的互生耦合关系,是作为一种族类共识和理性而存在的。
从史实看,大禹治水、驱逐三苗成功之时,也是史前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达到最高点之时。
融合总是与冲突相伴而生。
当以夏为象征的国家和族类认同达到顶点时,阶级冲突也日益激烈。
不过,由于国家这一新兴事物对社会整合和抗击外侮的积极作用,使得其在古人心中掩盖了激烈的阶级冲突。
夏代族类融合与政治上国家体制的建立,打破了昔日部族界限。
由于夏民族、国家是由各氏族部落凝聚的共同体和政治联盟,因此在政治上它是“大国小邦”,在民族上则是“大民族小宗族”,国、族相通的组织形式构成整个民族、国家的基础,形成华夏民族与国家的同构。
“尊王攘夷”是华夏民族、国家认同新旗帜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一体化进程,华夏民族、国家意识的同一性更明显地表现出来。
春秋时期,华夏诸部的民族自我意识开始鲜明,国家意识日益高涨,交侵与反交侵作为时代主题凸现出来。
这个时代主题在春秋时代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
一条主线是政治上重整“礼崩乐坏”的局面,将邦国内阶级冲突导致的无序化转向新的社会整合的有序化。
由于打破了血缘性宗族壁垒,以地域为行政单位,过去属于宗族、“诸夏”的个人成为统一国家的成员,以华夏为主体的“大九州”观念及“定于一”的政治一体观念产生了。
华夏认同的概念
华夏认同的概念
华夏认同是指对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归属感。
它体现了个体或群体对自己身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华夏是古代对中国的称呼,代表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
华夏认同强调对中国文化的珍视和传承,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对中国历史和传统的自豪感。
华夏认同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认同:华夏认同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包括中国的语言、
文学、哲学、艺术、音乐、戏剧等方面。
这种认同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2.民族认同:华夏认同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
这包括对中国历史、
地理、血缘、传统习俗等方面的认同,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和认同感。
3.历史认同:华夏认同强调对中国历史的认同和自豪感。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
和灿烂的文明,华夏认同意味着对中国历史的尊重和自豪,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成就的认同。
4.国家认同:华夏认同强调对中国作为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
这包括对中国的
国家领土、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和国家发展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的忠诚和爱国心。
华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对中国的深情厚意和对中华民族的自我认知。
它强调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
华夏人的概念
华夏人的概念华夏人是指中国古代以及现代的居民。
这个概念源自中国古代,被用来描述中国人民的民族特质和历史文化。
华夏人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征。
在中国古代,华夏人是指黄河流域的居民,他们在农业、手工业和政治组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华夏文明是中国古代最为繁荣的文明之一,成就斐然,影响深远。
华夏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华夏人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这些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
华夏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文化产物。
华夏人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诸多的风雨和变迁,他们以勤劳、智慧和包容的品质不断前行。
在外族入侵和外来文化冲击的过程中,华夏人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华夏人在各种历史考验中历经磨难,强大而有韧性,锐意进取,坚守梦想,不断开拓,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不朽辉煌。
随着时代的变迁,华夏人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
如今,华夏人已经不仅仅指代黄河流域的居民,而是指代全体中国人民。
华夏人代表着一种综合性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集合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
在当代社会,华夏人秉承着传承和发展的使命,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他们勇攀科技高峰,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华夏人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豪。
作为华夏人,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继承先人的遗志和精神,发扬民族自豪感和自我价值。
同时,积极融入世界潮流和国际社会,开放包容,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繁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华夏人是中国的子民,是黄河文明的传承者,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不懈努力,为传承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中西方国家的历史演进看,国家内 部的阶级、阶层的冲突,与它在外部的环 境、生态、人口、种族等压力下各民族为 生存、发展而导致的族群的融合,是国家 形成、发展的重要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 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外在环境压力及 内在阶级冲突往往相互起作用,促使社会 矛盾的激化,并导致社会机制的一体化。
• •
2,国家的安全性。 在华夏族与周边各族人民的意识中,作为主 权的“中国”国家与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汉) 民族的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也成为共识。国家的职 责与民族团结的责任往往紧密相联。 • 在民众看来,国家对民族的安危存亡有着极 大的政治责任,每当民族危机来临时,人们就将 救亡与救国联系在一起,将拯救民族危亡的期望 寄托于国家身上,期望执政者能领导民众,担负 起救亡与救国的责任。这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 有无数的例证可以说明。
周人虽多次征伐徐淮夷,但始终未能 从根本铲除这一心腹之患,相反倒不得不 承认徐人僭号称王的既定事实。 • 《后汉书·东夷列传》: • “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 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 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行仁义, 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四夷的华夏化趋势开始 明显加速。如,春秋晚期的徐国受华夏文化的影 响之深可从铜器铭文中窥见一斑。 • 徐器金文不但在字体上有所创新,还在遣词达 意上还注意到韵律的运用,令人读之,朗朗上口。 郭沫若先生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收 录的七件徐器,每器铭文都有韵。杨树达先生在 《积微居金文说》中指出,“余前跋《王孙遗者 钟》,谓徐器用韵特精,证知徐文化之卓荦,今 于此器(指徐王粮鼎)复添一佳证也”。因为此 鼎之“铭文亦如《诗经》中若干篇,于句末韵之 外,兼有句中韵也。” •
民族、国家与文化“三维”合一的认同意 识,形成了我们民族、国家、文化在思想认识上 的重要特点。 • 1,族别上的兼容性。 • 自春秋以来,民族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血 缘界限越来越淡化。自春秋到近代,在华夏民族 几千年历史上,在几经沉浮的王朝更迭中,许多 氏族、部落与周边民族融合入华夏民族这一大家 庭,成为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 尤其是春秋战国、魏晋、宋元明清等时期几 次大的民族冲突与融合,加速了华夏民族的发展 与壮大。事实上,在中国,不论朝野,或士农工 商各阶层,都承认并注重民族的兼容性,而淡化 血缘界限。 •
自夏建立后,国家(夏朝)、民族 (华夏族)、文化(夏礼)三者同体而异 用。此后,国家的政治称谓不断带动民族 与文化称谓。 • 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四方 之人称华夏民族为秦人。曾被华夏集团视 为夷狄的秦人(《史记•天官书》:“秦、 楚、吴、越,夷狄也。”),却摇身蜕变 为华夏的正统。 •
同样被视作蛮夷的楚人刘邦封汉中, 建立汉朝,于是四方民人称华夏民族为 “汉人”,汉官、汉军为“汉吏”、“汉 兵”。楚文化由此成为汉文化的基石,也 成了华夏的正统。 • 晋朝建立后,四方之人称汉人为“晋 人”。唐朝时又称为“唐人”。至今世界 各国都有的“唐人街”,便当得名于唐代 时四方对汉族的称谓。明朝时,又称为 “明人”。 •
当时,凡服膺中原文化、礼仪的,则称为 “夏”、“诸夏”;凡服膺“夷”礼的,则称为 “夷”、“蛮”。 • 《国语•周语》下:“有夏虽衰,杞、鄫犹 在”。即杞、鄫等国为夏之正宗后裔。但其后杞 用夷礼,故《左传》称“杞,夷也”。其后杞又 朝鲁,复用周礼,时人又称杞为“诸夏”之国。 • 吴与周天子同姓,其公族为周太伯虞仲后人, 服膺周礼,为周室正宗后裔。以后这一族到南方, 入乡随俗,接受当地蛮夷文化、礼俗,则被称为 “蛮”、“夷”之国。如《史记•天官书》即谓: “秦、楚、吴、越,夷狄也。” •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 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尚书•顾命》中“华玉”与“文贝”并称, 可见“华”确有美好、文彩之意。“夏”通 “大”,除了空间之大,地域之大,亦作壮 大、伟岸之褒称。 • 《方言·卷1》:“自关而西,秦晋之间, · 1 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之,谓之夏”。《楚辞》 《涉江篇》、《招魂篇》有“夏屋广大”、 “夏之为丘”之说法。 • 而《说文》则将“夏”与中国之“人” 民相联系,“夏,中国之人也。”可见,不 论在地域空间、文化品性、国家定位,古人 均以同一性的理念形式将三者合而为一。 •
• •
夷人的华夏化可以徐人为证。 在今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商周时 期曾存在过一个徐国,文献中称徐方或徐 戎、徐夷,相传是少昊氏后裔所建立的国 家。徐夷在东夷族中是势力最强的一支, 是商代晚期帝乙和帝辛的征伐对象和掠夺 财富的目标。西周时期,其势力向淮河流 域扩展,成为淮河流域夷人势力的首领, 作为东方夷人的代表与周抗衡。
据文献记述,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尧、舜、 禹时期,华夏大地处于一个水旱频仍的时代。 • 《淮南子•览冥篇》记当时“四极废,九州裂, 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焱而不灭,水浩洋而 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 同时这又是一个部族战争十分激烈的时代。 《尚书•尧典》称尧、舜、禹曾“流共工于幽州, 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所谓流、放、窜、殛,实际上是对那些战败部落 的处置,可见当时部落间战争的频繁与激烈。 •
在“华夏”连称中,文化价值论倾向 是很突出的。同时,这种文化价值中心又 进一步体现了国家、民族观念上的一体性。 中国最早的阶级国家“夏”朝的建立者禹 及部族,本身不姓“夏”姓“崇”,但为 了表现出这种“天地之中央”的民族、国 家、文化的一体性,则改国名为“夏”。 • 这与当时以氏族姓氏名“国”是有很 大的不同的。故《尔雅》“夏,大也”, 《尚书正义》。“华夏,谓中国也”,都 与上述理念有关。当然,夏之得名亦与夏 朝中央政权初建在夏邑这一地域有关。 •
《礼记•王制篇》曾以生活和文化方式解 释华夏与周边民族即“夷夏之别”的差异。 • 在《礼记》作者看来,国有不一,族 (血缘种族)有所别,各族间“语言不通, 嗜欲不同”,但“中国”与四周戎蛮夷狄 的区别,正在华夏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 且不说殷周时代人们以文化价值论判 别夷夏之别的大量文献记录,即使在春秋 战国时期,以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和识 别的基本准则仍无变化。 •
论华夏民族观念中民族、 论华夏民族观念中民族、 国家与文化认同的一致性
李禹阶 教授 重庆师范大学
在华夏民族观念中,民族、国家、文 化在内涵上往往相融互渗。从国家的功能 来看,它既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又是社会 整合与稳定的工具。 • 历史上,国家的产生与演进,除了其 维护阶级利益和实行阶级压迫的功能外, 还承担着诸如治水、御侮、赈济、维护内 部规范等公共职能。 •
•
商、周的灭亡与以徐夷为首的东方夷人 的反抗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所谓“纣 克东夷,遂殒其身”的说法,西周王朝也 始终为徐、淮夷的不断反抗所困扰。在商 周中原王朝统治者眼中,强大的徐夷集团 始终是一支足以与其抗衡的势力。
•
因而徐淮夷在先秦时期常被中原人士视为叛逆 的典型,如《左传·昭公元年》有这样一句话: • “于是乎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邳, 周有徐、奄。自无令王,诸侯逐进,狎主齐盟, 其又可壹乎?” • 作为夷人势力代表的徐国,其之所以在商周 时期屡次与中原正统王朝发生冲突,除了经济上 的原因之外,文化上的差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 因。
徐器之有铭者,虽多为春秋晚期时器,但文化 之发展,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因此 我们认为,徐在殷周之际应已具备相当发达的文 化了。杨树达先生上文中对徐器铭文的遣词用韵 还作过这样的评价,“文辞至简,用韵至精,可 知徐之文治殆欲跨越中原诸国之上,宜强邻之楚 忌而必灭之为快也”。 • 难怪当时楚伐徐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竟是: “徐即诸夏故也” (《左传·僖公十五年》)。就 是说徐夷与华夏诸国靠得太近了。从作为夷人的 首领与华夏集团抗衡,到接受华夏文化,与华夏 诸国通好,至此我们认为徐夷已基本完成了华夏 化的转化。 •
我们可以用出土于江苏丹徒北山顶徐器甚六编 钟上的铭文“以夏以南”来概括徐国文化的特点, 徐人不但在音乐上兼容并蓄雅(华夏)音南(蛮 夷)韵,在文化上也融华夏、吴越和蛮夷文化为 一炉,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秀丽典雅的徐国青铜 文化,成为南系青铜文化之优秀代表。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徐夷在华夏化和不断迁 徙的过程中,不但为南方诸民族带来华夏文化的 因素,同时也反馈给华夏文化诸多南方蛮夷文化 的因素,促进了先秦时期南北文化的 华夏民族在文化观念上,有很大的开放性。 自秦汉以来,中国东西齐、秦的邹鲁、关中文化 的融合,楚汉文化的交融,不仅铸成了中华文化 的绚丽多彩,而且也影响了华夏民众的开放的文 化观念,即不限于一域,博采众长。 • 汉晋、唐宋,乃至元明清等王朝,来自东西 南北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例如西域的音乐、 舞蹈、瓜果、技艺等)不断的传入中原大地,与 华夏文化所融合,从而影响着华夏文明的进程。
西汉、魏晋自不待言,以中国历史上空前繁 荣盛大的唐王朝为例,其最高的统治阶层李氏王 族,就是一个典型的胡汉融合的混血家族。 • 据史载,李渊先辈世与关陇少数民族的贵族 家庭通婚。李渊之母独孤氏,李渊妻窦氏,即纥 豆陵氏,李世民妻长孙氏,均为胡族,应是世系 汉胡混血家族。而高祖、太宗依重的关陇贵族集 团中人,大多为西魏、北周以来之世胄或胡汉混 血世族。 • 正是因为这种胡汉夹杂的世系因素,才使大 唐统治者有着空前宽广的胸襟,吸纳各民族优秀 文化的精华,构成大唐文化的繁盛气象。 •
这种情形表现在华夏国家、民族、文 化称谓的概念、名称上,则均是以文化为 血脉,国家为外壳,民族为内涵而形成的 认同定义。 • “华夏”作为民族(华夏族、诸夏、 夏族)、国家(夏朝、诸夏)、文化(华 夏文明、夏礼)之相应的一体化称谓,是 当时一种新生的民族共同体在其国家、文 化品格上的一种自我定位。 •
这种文化优势品格在早期中原地区各 族群你进我退、你出我入中成为该地域主 体族群炎、黄部族的经脉、血液,从而贯 穿流淌于炎、黄为主体的民族共同体及华 夏国家组织中。 • 这种文化品格经久沉淀,则使史前华 夏中原地区的原始宗教、规范、风俗早早 进入到一种准制度化社会层面中,这就是 “礼”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