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题-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一个扭曲的艺术符号
抗日神剧,一个扭曲的艺术符号作者:***来源:《声屏世界》2013年第09期一颗手榴弹可以炸下侵略者的飞机,一把飞刀竟然可以灭敌重炮;穿皮衣、戴雷朋、骑哈雷,抗日英雄徒手撕烂日本兵,这是抗日剧还是抗日科幻剧?若侵略者可如此轻而易举地消灭,八年抗战怎么过来的?抗日剧比着看谁俗、争着看谁二,这是爱国还是愚民?2013年4月10日,央视《新闻1+1》节目播出《“抗日剧”可以这么拍?》,顿时将“抗日神剧”现象推向高潮,与之同时步入高潮的,还有铺天盖地的质疑与奚落。
抗日剧到底有多神国内荧屏,如同不同更迭的四季风。
近年来,先后兴起侦破剧热、婚恋(包括三角恋、出轨恋)剧热、宫廷剧热、红色经典剧热、神话剧热、谍战剧热、军旅剧热,其中抗日剧的热潮更是久盛不衰。
以2012年为例,有媒体调查发现,全国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电视剧200多部,其中抗战剧及谍战剧超过70部,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剧。
曾经推出过《闯关东》等优秀作品的知名编剧高满堂更是愤怒直言:“去横店一看,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
”网上亦曾流传着这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一位刚在北京下飞机的外籍游客想看一下中国最著名的抗日景点,导游满口答应,然后直接将其一路带到了浙江横店影视基地。
横店,被网民们戏称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大也是战果最丰的“抗日基地”。
有媒体曾测算横店一年的抗日“战绩”发现,即便按照不完全统计,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2012年使用群众演员共计30万,其中60%演过鬼子;全年48个剧组在“抗日”,一人最多一天死8次,一部30集电视剧至少拍摄四个月——这样一算,横店去年“消灭鬼子”接近10亿……实际上,八年抗战,到底消灭了多少“鬼子”呢?著名旅日作家萨苏经过调查发现这样几种数据: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中国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44万余人。
原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的数字为48万,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则采用建国后综合统计后的数字55万,而中国社科院的刘大年教授根据国民党军战地统计数字计算,日军在中国阵亡人数超过198万。
【高中议论文阅读】《抗日神剧》阅读答案及解析
【高中议论文阅读】《抗日神剧》阅读答案及解析抗日神剧陈季冰在《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手痛批那些充斥着牛鬼蛇神的打鬼子剧后,这一话题迅速成为热点,足见广大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民群众对它的反感已经压抑很久抗日神剧陈季冰在《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联手痛批那些充斥着“牛鬼蛇神”的“打鬼子剧”后,这一话题迅速成为热点,足见广大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民群众”对它的反感已经压抑很久。
从射箭拦子弹、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到村姑全裸敬礼抗战红军战士……按照《人民日报》和央视的说法,所有这些离奇的情节都折射出眼下抗日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武侠化” “玄怪化” “言情化” ……简而言之,就是娱乐化,而它的同义词是庸俗化。
“投资方和电视台,为了收视率而肆意涂抹严肃的历史,将原本应当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篡改成了迎合一部分观众低俗口味的愚昧主义……”最让我不满的倒不是“打鬼子剧”的胡编乱造,而是它的铺天盖地、一统荧屏。
如果你在每天的黄金时段拿着遥控器轮番调台,你会觉得,各个卫视的抗战剧情节,甚至都能直接连上!《人民日报》和央视的统计,明白无误地证实了这一点:,全国主要电视频道黄金档共播出200多部电视剧,其中涉及抗战及谍战的超过70部。
这就是中国电视剧产业的贫血现状。
然而,恐怕很少有人会认为,中国的电视剧投资者、制作发行人、编剧导演和电视台负责人,统统都是思想觉悟如此低下、想象力如此贫乏、审美趣味如此庸俗。
假如“打鬼子剧”的总量减少到现在的1/l0,还会有那么多烂片吗?抗战剧的“武侠化” “玄怪化” “言情化”,正在日益朝暴力、迷信和色情的方向豪迈前进,恰恰说明,本来只是电视剧宽广领域中的一个类型(历史战争剧)的抗战剧,承载了观众太多的娱乐需求。
甚至可以说,它承载了观众对电视剧的一切期待,从严肃的历史和战争本身,到动人的爱情与阴谋,直至等而下之的暴力、色情、玄怪……无奈的编剧和导演们都在动足了脑筋,把上述所有内容,一股脑儿硬塞进“打鬼子剧”这件狭窄的外衣中。
辩论赛抗日神剧
1、央视《新闻1+1》盘点镜头1:某少女全身赤裸,背对镜头,面朝战士相互敬礼致意镜头2:一位抗日英雄竟将日本兵撕成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镜头3:手榴弹炸掉天上飞机,飞刀消灭地面重炮,还有鹰爪功、铁砂掌、绣花针、弓箭……抗日奇侠们可以凭借功夫和冷兵器与敌人的机枪、大炮相抗衡,再低劣的武器“神剧”绝非爱国主义2、如果一部抗日剧出现了雷人剧情,可能是编剧、导演出了问题,但如果一部接一部的抗日剧是比着看谁俗,争着看谁二,然后去看谁更雷的话,在这些抗日剧中,历史真相与当下真实被娱乐得无影无踪,这绝非爱国主义,而是愚民主义抗日剧底线应该在哪里3、“抗日神剧”拍摄剧组多,是因为有电视台愿意播。
业内人士认为,雷剧的收视率有时并不差,尤其成为话题之后,反而会有不少人想看,虽然边看边骂,总好过没人看。
“就是因为收视率不差,投资商能迅速收回成本,摆明了要赚快钱,那就不会给编剧、导演留时间好好写好好拍,于是就会越来越幼稚,越来越荒诞。
”某卫视电视剧采购部门负责人邵先生说。
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系副教授倪骏认为,抗日剧应该有底线的,就是其情节不能超越观众作为普通人的一种认知。
4、文艺创作讲究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然而,纵观国内外经典战争题材影片,包括近年来热播的《亮剑》《历史的天空》,其中真正吸引并打动观众的,是对美好人性的传达,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是对自强不息的颂扬,是对民族精神的讴歌。
从而让观众们能在战火与硝烟中,体会英雄们血染的风采,并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
而不是雷人的、夸张化的镜头!5、抗日剧的过度播放,正面效应是不忘国耻,反日。
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抗日剧的负面效应没有人真正的去考量一下,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抗日剧宣传的思想是什么?抗日剧多表现我党英勇,以一当十,一个人挡一排鬼子,最后因鬼子狡诈壮烈牺牲。
给人一种印象就是敌人过于脆弱,实际上在太平洋战争中鬼子铁骨铮铮,和美军相比,被俘与战死比是1比7,而美军是1比就是说美军战死四个就有一个被俘,而日本是七个。
抗日神剧
7、手榴弹打飞机 !《永不磨灭的番号》中 向天上扔了一颗手榴弹,竟把一架日本飞机打 了下来。即便以飞机最低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 度来作假设,依靠投掷手榴弹来击中飞机仍属 天方夜谭。
8、包子雷!这是2012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 剧《敌后便衣队传奇》,只看第一集,观众就 能体会到他们有多“传奇”。包子,咬一口, 随手一丢,竟然炸了!
9、逆天车技!第一幕中,主角将自行车骑出直升机的 效果,旱地拔葱式直接起飞,顺便搬动火车的道闸,同 时躲开了飞来的子弹;在另一幕中,主角以自行车为武 器轻松制敌;还有一幕是主角在自行车的帮助下逃过追 兵,并飞越铁轨,直接辗压日军的机械化部队。
抗日剧成了神剧有哪些影响
1、严重影响中国人的历史价值观与民 族认同感,甚至有一些国人会因厌而生 恨,反而助长了歪风邪气,赔了夫人又 折兵! 2、抗日神剧大多没有什么逻辑思维, 受众大多以文化水平不高的青、少年儿 童群体为主,这些人明辨是非能力较低 ,难免使他们产生代入感,使得他们认 为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抗日剧成了神剧?
李博 TCJT080班
近年来抗日剧泛滥成灾,其中的 英雄都会神化,能徒手撕鬼子,又能 手榴弹炸中空中飞机,以一敌几十的 场面司空见惯。实话说,抗战剧脑残 场面太多,有的甚至让人忍无可忍。
1、手撕鬼子,不堪一击。电视上中国人杀日本 人和砍瓜切菜一样,以一敌百。就这样中国还 打了8年死了上千万人,那日本人得死多少啊。
3、这些抗日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 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 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 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 恐怕后人就很难理解与反思为何这场战 争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4、严重影响中国的此作 为否认历史的理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 走越远。 6、不利于传播健康营养的影视文化, 抗日神剧本质是充满糟粕腐朽元素的作 品,有损影视产业的阳光发展。
探究“抗日神剧”背后的伦理思考
探究“抗日神剧”背后的伦理思考作者:叶骏强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9期[摘要]“抗战神剧”一词来源于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抗战剧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题材的电视剧。
抗战剧出现初期多为展示中国人民精神上坚韧不屈、物质上的艰苦卓绝等诸多优秀品质,具有重振中华雄风,还原历史事实的使命。
然而近年抗战剧却呈现了一种逻辑混乱,过度娱乐化的怪圈。
从“抗日神剧”的由来入手,分析其呈现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梳理出其产生原因。
[关键词]“抗日神剧”;特征;产生原因[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1 “抗日神剧”的由来之所以称之为“神剧”,就是因为这一类抗战剧具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即主角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超脱了人性的制约,体现出神性,这些剧中的主角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束缚,可以飞檐走壁,可以手撕敌人,可以将手榴弹扔上天炸下飞机;使用的武器也不受二战时期的时间背景的约束,可以是冷兵器时代的杀猪刀,也可以是现代才出现的武器装备,甚至还可以是日常生活用品的绣花针。
这种以抗战题材为表皮,剧情内容上虚构和歪曲历史,表现形式上又有过分夸张、荒诞甚至戏说的成分,同时兼具武侠、科幻、穿越、言情等多剧种特质的电视剧被观众称作“抗日神剧”。
2 “抗日神剧”的特征2.1 游戏化的战争,淡化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艰苦二战时期,日本不管从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远超积贫积弱的中国,两国的实力对比悬殊,因此环境的艰苦是必然的。
同时,战争是什么?“一将成名万骨枯”便是对战争残酷的描述,战争中每一次胜利或者失败都是建立在士兵的负伤甚至牺牲的基础上的,战争本身就是一出悲剧,而现在的“抗日神剧”放弃了对人性的思索,对战争背后价值的思考,更加入了逻辑混乱的恶搞情节。
何谓温故而知新,抗战剧除了要表现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时刻提醒中国人民不忘历史,这是温故;还要表达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崇高愿景,这便是知新。
“抗战神剧”背后,是价值观在市场利益前被扭曲
“抗战神剧”背后,是价值观在市场利益前
被扭曲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爱调研和民意中国网对200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46.8%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的“抗战神剧”歪曲历史,缺乏基本的历史观。
抗战剧审查标准理应高于一般影视剧,虽然没有法律规定,但在宣传纪律上却曾有过明确的规定。
199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曾下发《关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拍摄和审查问题的规定》,其第六条规定: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影片、电视剧或纪录影片、电视专题片都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历史,不得随意虚构,不得随意拔高或贬损。
“神剧”背后,是价值观在市场利益前被扭曲。
踩着歪曲历史事实和客观真实的步子前行,制作方在追求产量,演员在谋求名气,播出方在赢取收视率,节操却碎了一地。
如果审查底线被拉低,靠行政化的“运动式”治理,不可能终结“抗战神剧”。
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严格抗战影视剧的审查底线:实事求是。
用审查底线终结“抗战神剧”,既是对抗战胜利70周年很好的纪念,也是让抗战历史得以真实传承的需要,更是正确的价值导向的需要。
对此,抗战影视剧制作方、审查方、播出方应达成一致的认知。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
抗日“神剧”的神话何时终结?——兼谈电视剧评价体系的建设韩松【摘要】一本文的“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期刊名称】《视听界》【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评价体系;抗日;电视剧;神话;历史局限;戏剧类型;“神”;生物学【作者】韩松【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节目采购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7一本文的“神剧”指抗日剧中的一个类型。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抗日题材,表现的是离现实非常近的历史,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所以在创作中,不适宜采用非现实主义的手法。
因此,“神剧”被普遍认为是胡编乱造、荒唐雷人,也有称之为“雷剧”的。
但“雷剧”这个词太情绪化,无法在学术层面使用,故本文用“神剧”不用“雷剧”。
“神剧”的题材源于“红剧”,但手法来自武侠剧。
按创作者的设想,“红剧”题材可以规避审查风险,武侠手法可以增加市场收益。
的确,“神剧”是2010年以来最成功的电视剧类型。
对于电视剧行业的四方参与者——管理者、制作方、播出方和观众,这个“成功”有不同的意义。
对制作方(特别是演员)而言,是产量(工作机会)巨大;对播出方而言,是收视率丰收。
上述两方就金钱而言都是获利者,但在制作水准、社会形象、公众评价等方面就有所欠缺。
代表市场的观众被动地参与狂欢,他们贡献着收视率;但同时,他们失去的是对电视剧类型的选择权和欣赏电视剧的快乐。
管理者的态度最有意思,前几年,“红剧”以市场取向颠覆革命传统和传统价值观时,广电总局曾经专门发文,表示要严格管控,但随后却没有强力约束。
“抗日神剧”的传播伦理研究
“抗日神剧”的传播伦理研究作者:张倩来源:《今传媒》2015年第06期电视剧作为文艺传播的一种表现形态,在广大受众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它为电视剧受众提供娱乐享受和精神思考,同时承担着向海内外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的重任,是典型的文化产品。
近年来,一股“抗日神剧”潮悄然兴起,但是受到广泛诟病。
究其原因,是因为“抗日神剧”的传播主体未能承担起应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抗日神剧”未能有效地传播中国国家意志,严重影响了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那么,“抗日神剧”关涉哪些传播主体的伦理法规政策?它与国家话语关系如何?它对跨文化传播有何影响?本文将探讨以上问题。
一、“抗日神剧”的相关研究及问题点抗战剧,是以展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和英勇壮烈为题材的电视剧。
它具有还原历史的使命,其作用是振奋中华民族的精神。
这类电视剧曾经深受广大受众的喜爱。
但是近年来,部分抗战剧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被人们称作“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就是有过分夸张、过度脱离历史、偏离真实人物形象和场景的抗日题材电视剧。
“它的情节通常是…神‟一样的抗日豪杰痛杀愚笨无能的日本鬼子。
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超级战士,基本上没有历史局限,不受生物学、物理学原则的约束,具有一定的神格。
所以,用…神剧‟这个词,表示它是一种高模仿的戏剧类型。
[1]”随着电视剧受众对“抗日神剧”的关注,学界也对典型的“抗日神剧”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的研究。
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抗日神剧”的错误价值观、“抗日神剧”中的文化消费、“抗日神剧”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等。
目前鲜有研究从文艺传播伦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此外“抗日神剧”与国家话语的关系、“抗日神剧”对跨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等研究尚待展开。
本论文将采用传播伦理分析的方法,以抗战剧《抗日奇侠》《孤岛飞鹰》《向着炮火前进》《永不磨灭的番号》为研究对象,解析“抗日神剧”传播主体的伦理、法规、政策等,总结“抗日神剧”与国家话语的关系,指明“抗日神剧”对跨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
扒一扒抗日神剧的各种阴暗心理
扒一扒抗日神剧的各种阴暗心理有时我纳闷,抗日神剧的剧情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剧情不靠谱,丑化对手就是美化自己了吗?那我们和不尊重历史篡改教科书的日本韩国,有什么区别,这样大张旗鼓地不尊重历史,胡编乱造,糊弄国人,真是良心被狗吃了。
即便骂声一片,还有导演去拍,去神化。
因为影视剧审核严格,但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往往容易通过,国家也支持这个。
常看电视剧的人不过脑子,只要有得看就行,有颜值就行。
村里的大妈都知道抗日神剧没得看,每天打开电视,在电视剧时间都是抗战片,不看不行。
看来电视台和导演是站在一边的。
事实上那些导演和编剧,都是十分聪明、极度狡猾的人,这些人多少都读过点书,他们之所以敢不断地拍,原因其实有多个:1、因为曾经打不过人家,所以只好在影视剧里面丑化人家,求得心理安慰,这是一种弱者心态,是一种怨妇心理,是一种阿q式的无能,是一种深层次的自卑,这种人不敢直接面对敌人的强大与先进,也知道自己永远强不过人家,所以索性丑化敌人,闭上自己的眼睛,我管你多强大多先进,总之我不看、不知道、不学习,不超越。
2、导演和编剧们根本不敢在影视作品中哪怕稍微”美化”一下侵略者,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一顶”历史虚无主义”的大帽子,然后把你的片子给枪毙了,通不过,这样的话,剧组的巨大投资就泡汤了,怎样确保投资安全呢?丑化鬼子,越是丑化鬼子,就越是政治正确,越是丑化鬼子,自己就越安全。
3、导演和编剧们都知道,在中国收看抗日神剧的观众,都是些唱《爱情买卖》、跳广场舞、穿西裤配运动鞋、头皮耳垢眼屎鼻毛外露、读《知音》和《故事会》的low人,这个人群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求真实,只求发泄。
你的文化产品必须要迎合这群人的口味,你才能挣到钱。
而且这个人群的数量是以亿为单位的,谁违背他们的口味,谁就是和钱作对。
导演编剧们聪明得很,挣钱远比功德重要,我不挣有人挣。
所以当这群观众从《爱情买卖》的mtv切换到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画面,他们当然条件反射地叫好,他们当然不会意识到:丑化自己的敌人,事实上就是丑化自己的先烈,因为我们有一百多万的抗日将士,死在这群窝囊废的日本鬼子手上,既然是死在窝囊废手上,那么当然更是窝囊废。
“抗日神剧”剧情产制因素分析及其历史观思考
“抗日神剧”剧情产制因素分析及其历史观思考作者:贺纪乐来源:《声屏世界》2015年第09期摘要:抗战类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风靡一时。
而一些抗战剧中荒诞的剧情、台词、人物形象却成为众多网民调侃和专家学者批评的对象,尤其是这种通过解构历史,设置生命游戏,对抗日战争历史武侠化、言情化、色情化,进而达到消费娱乐的目的更值得思考。
“抗日神剧”的涌现尤其深层次的环境因素,其中呈现出的历史观建构更值得我们反思,进而引发我们对待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所应有的立场和态度的思考。
关键词:抗战剧剧情抗战历史人文情怀“抗日神剧”并非单指某部抗战类影视作品,而是指在故事情节中出现演员台词、道具场景与史实严重不符,情节过分夸张甚至过分血腥、色情的镜头的一类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
自2011年至今的抗战类题材影视作品占据着电视剧市场的一大比例,但质量参差不齐,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频频出现,因此被网民称为“抗日神剧”。
剧中敌人被描绘得过于弱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
当前人们把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年轻一代恐怕就很难了解和反思这场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
下表列举了近五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抗日神剧”:“抗日神剧”中荒诞剧情的产制因素(一)商业运作模式决定抗战类影视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取向。
票房和收视率一直以来作为影视类文化产品创作成功与否、影响力大小的衡量标准,追求收视率成为影视创作的首要目标。
同时,影视产品市场融资需求旺盛,使得投资影视剧创作和推广的资金支持更易得到保障。
“抗日神剧”集中反映了当前影视创作中,少数“抗日神剧”的投资编创者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商业利润,毫无原则地在抗战剧的框架下植入各种所谓“看点”“雷点”和“槽点”,甚至不惜进行“自黑式营销”,以达到吸引观众注意力、扩大观众基数、获得更高收视率的效果。
①抗战题材类影视剧由于取材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描述战争场面成为主要情节,残酷激烈成为不可回避的基调。
浙江省考申论案例分析模拟题-“抗战神剧”
我要看浙江省考申论范文<<<点这里!浙江省考申论案例分析模拟题-“抗战神剧”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唯有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浙江申论频道为您提供更多帮助!这里可以>>> 在线咨询。
仍有疑惑?我们来看看浙江公务员考试课程是怎么设置教学的。
给定材料:2015年8月14日,四川广汉的一处农家中,99岁的马定新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抗战剧,叹了口气说:“抗战哪有这么容易,几个人就轻易干掉鬼子的一个联队?如果真的这样,我们还用牺牲那么多兄弟,艰难地抗战8年吗?”随着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有关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在荧幕上不断上演。
但一些抗日剧中的主人公被披上神化的外衣,“手撕鬼子”,手榴弹炸掉飞行的飞机,一个人单挑日军一个联队……雷人桥段层出不穷,抗日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
“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爱情剧、偶像剧,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元素统统裹进以“抗日”为主线的电视剧中。
“抗日剧”属于主旋律范畴,题材稳妥,而且每年的电视台需求量很大,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率,对投资者来说,性价比和安全性都很高。
一些电视台与制作方一样,也把仔细审查和严格把关的目标移到了“钱”上,只要有收视率,就可以把节目的审查标准降下来,就可以让抗日剧变成娱乐剧,甚至可以露出“大尺度”镜头,让很多年轻人对历史产生错误的认识。
只要能赚广告费,你让播什么就播什么,根本不考虑什么社会影响。
电视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应该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特别是纪念抗战70周年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必须生产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抗战剧,才能让更多的人牢记历史,面向未来。
马克思实践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观察姓名:***学号:2014********题目:论“抗日神剧”的悲哀专业:****编制时间:2015.5.20指导教师:***北京联合大学编制摘要:自从世界上第一台电视被发明出来,电视这一新媒体开始了为人们提供新的娱乐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然而,一个时期来,故事离奇、内容荒唐的抗战题材电视剧充斥荧屏。
有一电视剧中国士兵徒手将日本鬼子撕成两半。
另一部电视剧中,一个中国姑娘被一群日本兵轮奸后奋起反击,用一把弓射死了一大群鬼子。
又有一部电视剧,一名中国战士从日本鬼子的胸膛里一把挖出了心脏。
更多的抗日题材剧,常常是一个中国士兵面对一大群手持机枪的日本士兵跳跃腾挪,迎着枪林弹雨硬是用中国功夫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自身却毫发无损。
浙江横店影视基地,批量拍摄这样的抗日神剧。
有一个群众演员因为学过武功,能表演日本兵的近十种死法,大受欢迎,每天要“死”十几回,平均下来一个月“死”了四五百次。
也因此,“抗日神剧”却如雨后春笋般,而且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剧中几乎处处都是滑稽,缺乏对历史的反思,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体现了现代人的价值观。
关键词:“抗日神剧”滑稽尊重价值观电视是一种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媒体,而电视剧又是电视中最重要的部分,但自从诞生雷剧以来,尤其是抗日题材类的电视剧,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出现很多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
这里有必要对一些现象进行总结。
现象一:滥加低俗最近刚热播的《一起打鬼子》,片中的女主角银花与受伤的恋人棒子相依,而就在这时,他却牵引恋人的手伸进了自己的胸,更从自己的裤裆里掏出了一个手榴弹,而同鬼子同归于尽。
众所周知,在抗日剧中适当加入一些血腥是出于对历史的真实还原,是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衬托了当年这场战争的残酷性,比如电影《太行山上》,还原了当年真实的情景,这种尊重历史的电影也因此获得了众多奖项。
而在抗战剧中加入一些低俗情节已经是一种行业潜规则,这是影视作品不严肃的表现,因为收视率不是拍摄的唯一标准,我们要以思想价值和真实价值来评判。
“抗日神剧”剧情产制因素分析及其历史观思考
声屏世界热播冷评文艺直通车“抗日神剧”并非单指某部抗战类影视作品,而是指在故事情节中出现演员台词、道具场景与史实严重不符,情节过分夸张甚至过分血腥、色情的镜头的一类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
自2011年至今的抗战类题材影视作品占据着电视剧市场的一大比例,但质量参差不齐,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频频出现,因此被网民称为“抗日神剧”。
剧中敌人被描绘得过于弱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
当前人们把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年轻一代恐怕就很难了解和反思这场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
下表列举了近五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抗日神剧”:“抗日神剧”中荒诞剧情的产制因素(一)商业运作模式决定抗战类影视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取向。
票房和收视率一直以来作为影视类文化产品创作成功与否、影响力大小的衡量标准,追求收视率成为影视创作的首要目标。
同时,影视产品市场融资需求旺盛,使得投资影视剧创作和推广的资金支持更易得到保障。
“抗日神剧”集中反映了当前影视创作中,少数“抗日神剧”的投资编创者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商业利润,毫无原则地在抗战剧的框架下植入各种所谓“看点”“雷点”和“槽点”,甚至不惜进行“自黑式营销”,以达到吸引观众注意力、扩大观众基数、获得更高收视率的效果。
①抗战题材类影视剧由于取材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描述战争场面成为主要情节,残酷激烈成为不可回避的基调。
在娱乐化浪潮中,传媒产品意在设计武侠、青春偶像、爱情等元素加入其中,营造娱乐、酷帅的气氛,以此博取观众的眼球,增加收视率,获得巨额广告费,进而实现“造星”“创收”的目的,达到影视产品创作的经济效益。
(二)“抗日神剧”体现现代人的情感宣泄方式和民族情感的表达。
“抗日神剧”之所以异常火热,归根到底是观众的收视需求。
据统计,江苏卫视2012年黄金档共播出20部电视剧,其中抗日类占50%,黄金“抗日神剧”剧情产制因素分析及其历史观思考□贺纪乐摘要:抗战类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热播,风靡一时。
抗日“神剧”:对历史的低级戏仿
作者: 汤凯伟[1]
作者机构: [1]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出版物刊名: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
页码: 182-18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抗日神剧;后现代戏仿;抗日战争史
摘要:抗日神剧是对历史的超文性戏仿,它是以历史为母本从而派生出的一类畸形的影视剧,它具有滑稽性、含混性和破坏性的特点。
滑稽性使得抗日神剧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
审查制度也为抗日神剧的出现推波助澜,正是审查制度的高压态势催生了千奇百怪的抗日神剧,而抗日神剧的出现也是对这种审查制度的一种反讽,表现出后现代对历史的解构和反抗。
面对抗日神剧,精英分子和大众人群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精英分子指责抗日神剧对历史的遮蔽,对苦难的忽视,与之相对的是抗日神剧收视率的居高不下,大众人群在抗日剧中寻求复仇的快感,寻求民族情感的精神宣泄。
抗日“神剧”的创作矛盾
日史常识的精神麻醉师 。
电视可 以娱乐 ,但 历史不可
史真实的实际 ,在博取 观众的讶
严肃对待历史 ,是对 国家和
异和谑笑时 ,把民族经历的残酷 民族负责的表现 ,创新绝不意味 以调侃 。导演们从不同的角度或 与创伤 ,转变成充满各种刺激元 着对历史人物 ,尤其是对 历史真 层面对历史做 出不 同的解读并 以
历 史 剧 既 是 改 编 自历观 与 大 众趣 味 的 矛盾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要把艺术
创作与脱离实际的神化虚 构区分 同 质 化 题 材 饱 和 与 电 实 ,就要 有对 基本事 实 的尊重 , 在此前提下 才可 以合理想象 、丰 开 ,遵循逻辑反映事实。不少受 视 剧创 新之 间的矛 盾 教 条的历 史没人看 ,敏感 的 富细节 。实 际情形却是 ,历史题 众在观看抗 日剧时往往有一种潜
美刻画 ,突出正义方人物形 象的 的一 种方法 ,但它不适用于调侃
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刻意造
“ 高 、大、全” ,这样的演绎在 新 历史的常识与是非曲直。历史承 假行 为。 时代 遭到观 众诟 病 ,走 向 困境 。 载着民族的记忆和 灵魂 ,世 界上 游戏化的拍摄方式、传奇性 2 0 0 6年 ,从 传 统 制作 思 维 中 跳 有哪个历经二战的国家 ,将 那段 的人物形象 、 科幻式 的电视情节 ,
得好评。随后 ,一系列 类似题材 式融合 ,造成 了既 有历史又 有传 节 ,暗合着 中国观众的心理 ,但 电视剧迅 速走出了一条独特 的抗 奇、既有事 实又有 玄幻 、既有抗 忽视 战争残酷性的情节 ,缺少了
视听界 ・3 , 2 0 1 3 47
利益 面 前 被 抛 弃 ,将 历 史生 产 成 泛滥 的 商 品供 受 众 消 费 。 尽 管 电 视 剧 的创 作 者 有 选 择
投稿 时新素材 (抗日神剧
“抗日神剧”可以休矣“八路军战士”像撕鱿鱼片一样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横飞,英雄凛然一笑。
“八路军女战士”被一群日军侮辱后,腾空跃起,数箭连发,几十名“鬼子兵”接连毙命。
绣花针、铁砂掌、鹰爪功、化骨绵掌、太极神功轮番出现,取敌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如此“神奇”的镜头接连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网友戏称“手撕鬼子”为“横店名菜”,戏称此类作品为“抗日神剧”,有的还调侃道,“鬼子坚持了八年真不容易!”事实上,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
“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
五花八门背后则是惊人的一致:我方战士英俊(或性感)潇洒,神勇无敌;日本军人则猥琐而弱智、暴虐而无能。
这种做法颇具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的大胆想象力!【素材点拨】我们实在不应把“抗日神剧”中慷先驱之慨的做法称为“幽默”。
毕竟那段切肤之痛的历史相去不远,并且历史就是历史,我们得尊重,中国尽管取得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但我们的前辈付出了极为惨烈的代价,我们的胜利是用巨大的代价和民族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的基本理性。
可是“抗日神剧”连基本的公共理性也不要了。
血肉之躯铸就的抗战精神在“神剧”中被空洞化、游戏化。
央视对“抗日神剧”现象评论称:一部接一部抗日剧是比着看谁俗,争着看谁“二”。
如此粗制滥造、违背历史真实的抗日剧既浪费了资金,愚弄了观众,也嘲弄了历史,并不能创造出激发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文化。
这实际上是编剧、导演们短期的追名逐利、浮躁喧嚣的体现。
适用主题:追名逐利浮躁喧嚣违背历史浪费资金愚弄观众亵渎历史违背常识尊重历史苏州延续“活的古城”苏州用“整体保护”与“活态保护”的概念,至今保留着2500年前始建时的框架和格局,昔日姑苏的“水陆棋盘”风采依然。
苏州古城保护,做得最突出的就是“整体保护”,总格局不变、总风貌不变,还在重点地段规划了很多历史街区,延续了建筑风格和城市特征,没有千城一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风俗继续发扬。
马原实践《钢铁战士》爱国影片观后感
《钢铁战士》爱国影片观后感班级:2012211109学号:2012210264姓名:王冬青1946年夏,国民党当局集结大量兵力进攻解放区。
解放军某部排长张志坚奉命率部于某镇外高地进行阻击以掩护主力部队转移。
经过五昼夜血战,弹尽粮绝处境十分危急。
突围中张排长、炊事员老王、通讯员小刘均受伤被俘,敌政工处长为了查找解放军埋藏的粮食和军工器械,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审讯张排长等三人,但他们威武不屈,敌人又让叛徒齐德贵诱降老王与小刘,亦未奏效。
最终,老王因伤势过重去世,小刘夺枪未成,以钢笔刺伤敌政工处长的眼睛后壮烈牺牲,张排长坚贞不屈使敌兵魏见吉深受感动。
在他的帮助下,张排长幸得脱身,逃至村里隐蔽。
敌人为捕捉张排长威逼乡民,张排长不忍连累乡亲,挺身而出,又遭逮捕。
敌人又施一计抓来张排长的母亲劝降。
但张母深明大义,鼓励儿子忠于人民,令敌人一筹莫展。
不久,解放军攻克该镇,张排长得以生还。
领导授予他“钢骨铁筋”锦旗。
这部电影塑造了解放战争中张志坚、老王和小刘这三位具有钢筋铁骨般意志英雄战士形象,影片中这三位战士个性鲜明:张志坚深沉刚毅威武不屈;老王细心沉稳善于辨析;小刘年幼天真英勇无畏。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
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
那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辈、革命儿女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战,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
臧克家说过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为革命和和平献身的前辈们,他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驻留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永远的榜样。
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曾有一句这样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才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愧疚;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快餐文化时代下如何应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以抗日神剧为例
1快餐文化的内含“快餐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便于人们快捷接受的文化形式.它是伴随着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而产生,是电视文化在大众传播手段领域的扩展.[1]如今的中国已完全进入到现代经济社会,各种各样的文化发展迅速,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多重需求,从而致使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快速的发展.在此情况下产生的快餐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如商业影视剧、手机短信、速成培训班、网络文学等等,这些已经悄悄的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角落之中,更是拥有着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市场.2快餐文化下抗日神剧的特点由于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快餐文化全面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文化的娱乐、休闲、消遣功能渐渐上升.一颗手榴弹可以炸下侵略者的飞机,一把飞刀可以灭敌重炮,抗日英雄徒手撕日本兵.可见抗日神剧迎合了快餐文化的特点,具有商业性、娱乐性与大众性等一些特点.第一是商业性,据调查,在所有文化类别中快餐文化是商业性最强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作为快餐文化特征典型之一,抗日神剧也正是迎合这点.其目的就是获取更多经济利润,因为,电视广告的宣传始终贯穿于抗日神剧,企业和商家投入大量的广告资金,无疑是电视剧的主要经济来源,抗日神剧的高收视率,成了企业和商家所看重的商机.第二是娱乐性,一部部抗日剧把抗日战争的场面表演得神奇、轻松、潇洒.比如:飞刀消灭重重大炮、手榴弹能炸毁飞机、徒手撕杀日本鬼子.更加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位女侠单身匹马手持弓箭与几十个鬼子对阵,箭的速度和准度竟然超过了子弹,甚至一口气射杀所有身带长枪的日本鬼子.被网友吐槽: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奇迹”!抗日剧尽量追求娱乐效果,乃至刺激人的感官,满足受众的欲望.其三是大众性,在快餐文化下,文化消费更注重大众化,抗日神剧所营造的轻松搞笑式的快餐文化精神,完全符合人们的爱好、行为和思维方式.3快餐文化的时代下抗日神剧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抗日神剧”演绎夸张的战争场面,除了可以让同胞们感觉到“出一口恶气”外,无法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相反的,随着这些电视剧的大幅度泛滥,还会误导青年学生,让那些年少无知的学生们真的以为战争如此有趣,打败日本鬼子如此轻松和容易.像这样的“抗日神剧”从客观上并不能让人们真正的认识历史,更不能发自内心的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反而会起到负面效果,成为一种“精神鸦片”,麻痹观看者的心灵.具体地,抗日神剧从以下两方面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3.1快餐文化下的抗日神剧曲解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内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内容有:第一,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活动.第二,研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论体系等是如何演变和丰富发展的.[2]P 4抗日神剧完全颠覆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内容所传达的积极的教育精神,以恶搞、低俗的娱乐内容麻痹观众的思想,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改Vol.30No.1Jan.2014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n )第30卷第1期(下)2014年1月快餐文化时代下如何应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以抗日神剧为例王叶星(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32)摘要:由于文化消费的多元化,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雷人”的抗日神剧在内容、载体等方面影响着我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大学生之间传播.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功能,以引领快餐文化;传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精髓,保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积极利用“红色影视”的正面形象,使青年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判断力,自觉抵制低俗快餐文化的侵蚀.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快餐文化;抗日神剧;挑战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4)01-0197-02197--. All Rights Reserved.变了以往红色影视文化的教育内容,例如,《红色娘子军》、《铁道游击队》、《为了胜利》展现了中华儿女在抗击抗日战争中的战斗历程.然而,抗日神剧对历史的曲解,使得有关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知识、革命和精神等内容,无法渗透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3.2快餐文化时代下的抗日神剧无法有效发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党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能够很好的融入坚定的理想信念、优秀的先进文化和丰富多彩的革命精神.既可以丰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能向教育者提供更多的教学形式,能使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种多样,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工作的展开.低俗的快餐文化会导致青年大学生信仰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五花八门的娱乐背后是惊人的相似:我方的战士个个都英俊潇洒、神勇无敌,而日本鬼子却张的丑陋而猥琐、弱智无能且粗暴.第一眼看上去,尤为具有想象力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细细推敲,层出不穷的雷人桥段,透露出的是:近年来越来越类型化的抗日题材电视剧风靡荧屏.“抗日”渐渐的被简化为一种背景,实质却被替换成了武侠剧和偶像剧,即使其主线依然是“抗日”,但其中却裹挟着爱情、时尚、性感、武打、枪战等元素.这些低俗的快餐文化不利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有效性的发挥.4如何应对快餐文化时代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建构起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关注快餐文化对学生品格的发展、审美的能力、文化的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4.1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功能引领快餐文化目前我国的各种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多元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碰撞,通过电影、视频等传播途媒介渗透到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开展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视域、新要求为指导,以培养和谐人格为重点,以健康向上的影视作品为载体,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开展多种类、高品位的影视文化活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弘扬民族精神,使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让青年大学生自觉抵制娱乐性的快餐文化,潜移默化的诱导大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切记马列主义的指导方针,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优秀的接班人,使青年大学生在抵制快餐文化中低俗思想侵蚀的同时,能够深刻领会到正确的文化观的深刻意义.4.2传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精髓,保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在长期的革命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已形成了具有优良传统的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充分运用和传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讲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同时努力做到大学生喜闻乐见,避免僵化呆板的老路子.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快餐文化等都改变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条件和环境,改变着大学生群体对现实世界的感观.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更加要求其能够时刻保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即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成果.在理论上、思想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代进步,冲在时代的最前方. 4.3积极利用“红色影视”的正面形象,使青年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从广义上说,“红色影视”是指凡是反映爱国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浴血奋斗,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付出的艰辛努力的影视作品.[3]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包含着许多英雄人物的革命经历和动人事迹,容易被大家接受和喜爱,而且革命先烈的感召力对熏陶大学生的审美、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等方面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时代,网聊、游戏、娱乐节目充斥着眼球,他们甚至不了解《建党大业》、《建国大业》里讲述的内容,只记得一张张明星脸.以往的经典红色影视剧,从未被关注.父辈们对党的忠诚、热情.在90后大学生群体里渐渐的荡然无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重拾经典,定期组织大学生观看经典红色影视剧,树立红色影视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快餐文化中低俗的抗日神剧自然无法立足.总而言之,由于我国青年大学生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都受到了快餐文化的影响,因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快餐文化,帮助他们学会欣赏、鉴别快餐文化,传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精髓,积极利用红色影视文化的正面形象,更好地促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许瑞祥.论“快餐文化”[J].理论与现代化,1995(4):41.〔2〕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3〕胡梦恒.论红色影视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援法制与社会,2010(3):228.198--.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此抗日剧,不仅会让我们中国民众愤慨,还会让 其他国家的人笑掉大牙。我们的抗日战争史应该是一 部充满人民的血泪却又体现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勇敢 精神的写照!
P A R T 2 社会发展的动力
1、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和根本动力
3、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 用
P A R T 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一八事件,侵占我东北蒙满.华北事件策反华北五省自
制.实则占领我华北,京津地区.但是日本狼子野心,贪
得无厌.于1937年7月7日,蓄谋已久卢沟桥事变爆发.
于是我中华的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勿忘国耻!!!
当前我国抗战电视剧的现状
• 抗战电视剧的播放不断增多,我们了解和回顾那段艰苦岁 月。首先拍摄抗战剧是不犯政治性错误的。
看完了这些离奇的抗日 剧,了解了一段难忘的历 史,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 这些优秀的抗日作品吧!
主会 章丹 姜小惠 黄昕 沈杨睿 杨张凤 宁佳丽 刘正放 陶宏 沈磊 何雨田 李文杰
一个女人用一个弓箭,还 近距离把前面一排手拿冲 锋枪的鬼子打得落荒而逃?
武器神马的弱爆啦~看咋 徒手撕开日本鬼子!力拔 山兮神马的,轻轻一撕鬼 子就两半了。。亲,你这是 在撕鱿鱼片吗?
帅气逼人的墨镜 照已不算稀奇, 多个抗战电视剧 内都有这样的造 型出现。
《抗日奇侠》剧中铁掌杜大鹏一拳击 毙鬼子。
于是,这些现象就出现了:
“小米加步枪”进化为使用AK47已经不算 传奇,更为科幻的是各种神功在抗日剧出现—— “李寻欢附体,飞刀敌炮火,秒杀数百敌军;疯 狂开外挂,徒手撕鬼子,逆天血飞满天。”网友 近日总结抗日电视剧中的雷点时感慨,其实应该 叫“抗日科幻剧”。 “道兰字幕组”则发微博称,“中国抗日电 视剧中,一个孩子可以灭几十个鬼子,一个农民 能干掉几百个鬼子。21世纪的中国人,脑海中的 现代战争还是埋地雷挖地道”。
这些如此离奇的抗日剧的存在,我们都知道 会对社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那么,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这些抗日战争剧 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呢?
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
PART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 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 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 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 用。
•
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
•
1,太多的抗战剧充斥着我们的荧屏,普通民众表示反感
•
2,忽视历史,胡编乱造.•源自3.血腥,暴力,造成视觉污染.
•
4,粗制滥造,低俗犯二.
•
看,这个柔弱的女子,在 一群鬼子的包围下,用轻 功,点穴神功,太极神功 什么的穿梭于各种鬼子之 间,徒手把那些鬼子都干 掉了……
抗日剧里出现全副武装的 我军特工,还开着沙地越 野车,你这是拍的抗日题 材吗?闹呢?
从唯物史观角度
——浅谈抗日战争剧离奇剧情
1、创立者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 义历史理论” 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
2、基本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 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 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 律。
百米悬崖轻松一跳, 跳下去还能抓住人家 鬼子正在移动的汽车, 上去还能一顿杀 敌……你跳下悬崖就 已经是万福了,还指 望能矫健的杀鬼 子???
看我盖世轻功!水上漂快过摩托车。。
这几幅图片最牛了,一个抗日“英雄”拿个手雷,一拉线扔向天空, 就把鬼子的战斗机打下来了!!!!!!敢不敢吹牛啊!???
抗战剧已经开始这样了
听说,它叫AK47,完 全忽视历史,你这是 玩穿越呢!
抗战剧成了武侠剧
横店影视城一观
• 拍摄17天,打死日伪军10846人,可绕地球两 圈半。
现今,在美剧、英剧的强势围攻下,国内电 视剧光靠“打鬼子”打“爱国主义”牌显然赢不 了精心构思、剧情跌宕的国外剧。业内人士呼吁, 在文化消费多元的当下,国产电视剧是不是也该 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里露出头来,呼吸点“新 鲜”空气,给观众不同的视听享受?
3、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 的一般方法论。
既然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唯物史观,
那么我们开始了解一段历史,回顾那段 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对我中华大地,觊觎已久,
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
我中国抗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战
最终的胜利
图为日军司令刚村宁次 向中方递交投降书
日本政府向反法联盟投降仪 式,图为美国战舰密苏里号, 日方有日本外相重光葵,梅 津梅志郎,中方有国民政府 官员何应钦.
从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得知,这些离奇的 抗日剧中犯下了这些错误:
首先,它没有尊重历史,没有尊重实际。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抗日剧应该是根据中国的抗战史改编 的。历史中存在的武器应该出现在抗日剧中,那些现 代高科技产物我们那个时候有吗?如果有,我们的抗 日不是轻而易举了吗?那么,为何又会在抗日中死伤 无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