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神剧调研报告
调查人:2015级8班陈相
近来,抗日题材影视剧扎堆上映,多以英雄主义为轴心,呈现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然而,部分剧情离奇,夸张,诸如徒手将敌人撕成了两半,铁砂掌、鹰爪功等,不仅与历史事实不符,亦被指有违理性,有评论甚至认为是对历史的强拆,因此被称为“抗日神剧”。其背后存在相应的市场逻辑,所遭遇的批评涉及多种价值考量。
本人将针对抗日神剧含义,由来,调查报告分析,整治几方面进行研究报告。
一.含义
过去,抗日影视剧中,英雄在战斗中屡屡获胜,所向披靡,即便不幸牺牲,在最后时刻往往也是死而不倒,即使是倒也是掷地有声,且还得透支全部的肺活量,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如今的“抗日神剧”之所以被冠以神剧,就在于它在运用这种方法论过程中,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在政治正确的基础上,夹杂着一丝玩世不恭,舞台上不仅有英雄,还有江湖,抗日+武侠,正是“抗日神剧”中常见的怪异合体。甚至在武侠中都难得一见的招数与秘诀都被派上用场。于此而言,“抗日神剧”实质上疏远了抗日主题,它更像是“抗日外传”,抗日只是噱头,只是一种笼络市场的技巧。
近段时间以来“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网友戏称“手撕鬼子”为“横店(某影视拍摄基地)名菜”,戏称此类作品为“抗日神剧”,有的还调侃道,“鬼子坚持了八年真不容易!”
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透露出的是,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
二.由来
抗日剧属于主旋律范畴,题材稳妥,而且每年的电视台需求量很大,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率,总之对投资者来说,性价比和安全性都很高。部分抗日剧为何扭曲、异化成现在的模样呢?很简单,电视剧的题材就那么多,老百姓爱看的元素也明摆着,古装剧、涉案剧被踢出黄金档,宫斗、穿越被禁止,家斗、谍战数量太多被调控,现实题材更是禁忌多边界不清难以琢磨,剩下的只有抗日剧这个旱涝保收的避风港可以做文章。可是当所有的创作者都被赶到狭窄局促的池子里,一边不可避免造成创作的同质化,一边也无可挽回地疯狂加料博出位。于是偶像化抗日、家斗式抗日、谍战加抗日、武侠抗日……牛鬼蛇神全来了。
三.调查报告及分析
因此,本人做了一次关于抗日神剧调查报告。
关于抗日神剧,你怎麽看。
A.打发时间,没什麽感觉
B.精彩,不容错过
C.虽然很无聊,但是可以培养爱国情操
D.狗血,没有任何意义,从来不看
一共发放一百份问卷,下面是调查结果
A
34%
B
14%
C
45%D
7%抗日神剧调查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抱有极端好和极端不好看法的人是占少数,认为抗日神剧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占大多数,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认为打发时间。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不难发现,只有7%的人是不看抗日神剧的。
而93%的人无论频率怎样,多多少少都有看,那麽,这是为什么呢?
1.每每中日关系紧张,激愤情绪便占据主流,甚至理性者遭到鄙夷,而冷眼旁观的无
为者甚至被视为卖国贼。那些积极的行动者,师从民国时期民间对抗日本的手段,抵制日货,尽管在此期间有身背佳能照相机却打着“抵制日货”口号的滑稽现象,但总体而言,的确不乏真诚抵制日货的民众。每到这样的节点,就有人从全球化的角度布道,解释抵制日货最终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于中国的经济、民众的生活利少弊多。抵制日货这种方式是否能有效抑制日本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组织队伍的绝佳方式。游行的民众若空喊抗日口号,在这个和平年代难免要沦为政治行为艺术,若在游行过程中主张抵制日货,并通过打砸行为展现爱国者的坚定立场,激愤情绪才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发泄。
2.回到“抗日神剧”,不难发现,剧中英雄叱咤风云的抗日表现,和那些高呼“抵制日
货”口号并企图藉此完成对日逆袭的爱国激情颇有几分神似。无论是“抵制日货”的抗日方法论,还是“抗日神剧”的抗日历史观,其实都是浪漫主义的产物,这种社会学意义上的独特的“抗日剧目”如今已不再纯粹,它不是依靠其固有的抗日作用来确定正当性,而是因为它附着了历史上的爱国激情,当代青年对它如法炮制,既是在发泄激情,也是在缅怀历史。
3.对英雄的迷念
细心的人可能注意到,在“抗日神剧”风行之前,抗日题材的影视剧出现些许变化。像《我的团长我的团》这种相对原生态的抗战片一度火爆荧屏,作品中充满小人物的嬉笑怒骂,还原了战时的残酷与不幸。另外如《滇西1944》、《雪豹》等抗日题材作品,则强化了现代战争理念。主人公或有留洋背景,是十足的“战争精英”,个人魅力有相当的技术成分;或呈现战争中小股部队的作用,尽管未完全脱离过去的英雄崇拜,但他们被赋予鲜活的个性特征,意识形态色彩被淡化。
4.人民群众的猎奇心态
毋庸置疑,在大众文化中,情爱、武打、警匪等内容其实是人的性、攻击、破坏等本能欲求的“替代性满足”,要引导受众心安理得地疏泄这种欲求,需要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进行价值观介入,所以“正义战胜邪恶”、“好人好报”等主题几乎成了所有通俗故事的标准配
置。好的故事把欲望与道德这两个“死对头”如此和谐地编织在一起,既疏泄人们内心的欲求,也再次强化了道德、价值观和公共理性,使人处于心智平衡的状态。
但毕竟,情爱、武打、警匪与色情、暴力、凶杀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果故事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因“手撕鬼子”情节广受争议的《抗日奇侠》却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播出一集200万,利润翻倍;热门抗战剧利润率普遍达到200%。
热闹的中国抗日剧“代工厂”的背后,是一条成熟而有效的营销生产线和一个正义凛然的爱国生意场。它是文化导向和资本追逐共同的产物,同时借力于民间特殊的审美志趣和历史观——这远不是一场单纯的娱乐围观。
著名的横店影视城有了个新名号——“横店抗日根据地”。这里去年接待的剧组有三成都在拍抗战剧。一名漂在横店的群众演员更是说,他最多的一天扮着“鬼子”在不同剧组“死”了八次。
许多观众也发现,在2012年,“家斗剧”和抗战剧在晚间黄金档霸着屏幕。
四.整治
名为“蓝猴子”的网友2013年5月15日发微博称,广电总局将就规范卫视黄金档电视剧播出下发通知,其中特别规定:1.所有抗日剧都需重新审查,抗日传奇剧、戏说剧等将禁止播出,抗日剧黄金档播出将被限制,播出总量将被调控;2.增加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比例;
3.之前通知规定过的都要严格执行。
接着,有网友补充了通知内容,“已有的非抗战雷剧的抗日剧只能在非黄金档播出;现实题材的剧目将占卫视播出总量的50%;古装剧、涉案剧的限制仍如2012年规定。”
有卫视在5月中旬左右临时撤换了抗日剧。原定于昨晚登陆四川卫视的抗日题材剧《尖刀战士》已经被古装剧《大明嫔妃》取代。该片的编剧前天下午还在微博上为新剧开播摇旗呐喊,几个小时之后便承认了该剧的延播,原因是“通知来了”。有网友推测,通知有可能是临时下达,让电视台措手不及。
横店影视城官方微博昨天也转发了据传广电总局要调控抗日剧的消息,并透露“5月份,唯有《裂变》一部抗日剧过审”。据悉,《裂变》将于5月22日登陆山东等四家卫视的黄金时段,但有消息称,《裂变》涉险过关后,悄悄地把自己的类型划为了“年代情感励志剧”,以方便宣传。